認識批判性思維丨批判性思維的五大思想淵源

不同學科下的批判性思維有著共同的目標——幫助學生認識學科知識演變成真知的過程。那麼,對批判性思維的理解和教學產生最重要影響的因素是什麼?事實上,批判性思維至少有五個大相徑庭的思想淵源,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跨學科教授批判性思維的努力總是付之東流。這五大思想淵源並非相互排斥,其實是相互借鑒的。例如,掌握了分析哲學建構和解構觀點的工具,有助於辨別媒體是有意傳遞錯誤觀念的,其目的是讓人們遵從主導的意識形態;接受了實用主義提倡的實驗和吸取教訓的精神,會對破除強權、建立企業和社群中的民主大有幫助。批判性思維的五大思想淵源是什麼呢?淵源一:分析哲學與邏輯學——辨別語言把戲這是迄今為止對北美批判性思維的理解和教學影響最深的思想,它對批判性思維的定義是:學生更熟練地構建和解構論證的過程。目前出版的大部分批判思維書籍中,大多數源於這一思想,它著力辨別邏輯謬論,分辨偏見和事實、觀點和證據、判斷和合理推理,善於利用不同的推導方法(歸納、演繹、形式推理、非形式推理、類推,等等)。儘管分析哲學與邏輯學顯得太過專業,主要關注建構和解構論點的技巧,但它也帶著一種道德目的。分析哲學認為,如果能理解偏見如何偽裝成經驗事實或客觀解釋,一個人就更知道該相信什麼、怎麼做。我相信,大概和批判理論一樣,這一思想淵源下的批判性思維也具有政治性,作為英語作品中被編選次數最多的散文,喬治·奧威爾的《政治與英語》(1946)一文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宣傳者和煽動者深知,語言把戲是一個有力的工具,可以幫你贏得別人的贊同,即便這不符合他們的最佳利益。下面是一些常見的語言把戲:通過生動的個人經歷來提出一個抽象的觀點,好讓人們將該論點和容易記住的個人經歷聯繫在一起。反覆重複一個歪曲的觀點,使之變成看似合情合理的事實。對對手的觀點斷章取義,歪曲其意思,強調這是對手的主要觀點。把正面的符號和思想(民主,愛國,開放)跟自己的觀點聯繫起來,把負面的符號(共產主義,欺騙,不愛國)和對手的觀點聯繫在一起。把個人的觀點偽裝成大部分人的意願,例如,以「美國人民絕不接受……」或「美國人民真正想要的是……」這樣的說法開場。把推斷偽裝成不爭的事實,而非假設預測,例如,「這一政策必然讓國家走向破產」。從某個類別中選一個例子(「我知道這個……的共和黨人」,「我有一個……的英國朋友」),進行毫無根據的概括——將個體的特殊問題概括為整體的問題。利用有威望的權威來佐證個人觀點的正確性,例如,「《聖經》清楚地告訴我們……」或者「在《憲法》中,國父們明確提出……」。對某一類現象,如人(白人、黑人、亞洲人、阿拉伯人)、狀況(不民主的聯盟、僵化的管理、腐敗的政客、虛偽的共產主義者)或藝術作品(法國電影、重金屬音樂、復古戲劇)形成模式化的看法。進行不正確的類推,讓人們不相信對手的觀點,例如,「禁止吸煙是納粹主義的前兆」。有人會說,學校教學生分辨這些語言把戲,可能會在政治上帶來爆炸性影響,如果學生明白如何把觀點聯繫在一起,讓別人相信某個觀點本質上、客觀上是正確的,抑或如何提出觀點,在犧牲他人利益的基礎上達到某種結果,那麼他們將更能明辨是非,獨立判斷是否接受這些觀點。分析哲學與邏輯學本身不附帶任何政治觀,時常被不同政治傾向的人讚譽或攻訐,當然,它也不能逃脫第一章介紹的價值基礎:一個人無理扭曲的東西可能成為另一個人的經驗事實,一個人視為錯誤推斷的可能被另一個人當作歷史的必然。所以說,分析哲學雖然不具有政治性,但和民主存在緊密的關聯。淵源二:自然科學——假說演繹法1620年,弗朗西斯·培根的《新工具》一書問世,在書中,他指出了跨學科研究的哲學基礎。培根認為,尋找真正的因果關係,最可靠的途徑是找出導致某個現象出現差異的變數,即表現同一現象的其他實例中不存在的因素。培根深信,細心的觀察實驗是可靠思維的基礎,這也是促使他提出假說演繹法的哲學信念。假說演繹法的第一步,就是培根強調的細心觀察。首先,對一系列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繫,給出一個似乎可信的解釋。嚴格來說,這一步不符合邏輯,實際上,這個解釋經常是靠高度的想像、一閃而過的想法或「打破慣性思維」做出的。對一個現象進行研究之後,研究者提出一個假想——這個現象背後存在某種因果關係。接著,她開展一項實驗,驗證實驗的預期結果是否會成為事實,在結果的基礎上,證實或證偽這個假說。如果這個假說被證偽,就綜合第一項實驗的數據,提出新的假說,再次重複這個過程。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的《科學發現的邏輯》(2002/1959)一書提出了可反證原則(Principle of Falsifiability),對這一方法做出了重要的完善。在波普爾看來,真正的科學定理是可以反證的,換言之,通過實驗最終可以被證偽的。他認為,所謂的真理應該是我們全力證偽之後留下的東西。有趣的是,波普爾認為,科學方法和政治開放的民主社會之間存在天然的對應關係,藉此對人類行為、智識演化和社會進化做出新的解釋,任何根據一套理論框架的原則建立起來的社會對新知識都是封閉的。馬克思主義、法西斯主義或原教旨主義(Religious Fundamentalism),都堅持人類歷史是可以提前預測的、將以既定的方式展開,在波普爾看來,這些都是阻礙真正的研究的體系,都犯了歷史決定論(Historicism)的毛病。歷史決定論及對研究的封閉,是開放社會的主要敵人之一(Popper,1971a、b)。波普爾的著作將可反證原則與政治開放聯繫起來,對批判性思維產生了重要影響。批判性的五大思想淵源背後,不可或缺的是一種對待新知識的開放態度和傾向。批判性思考者,顧名思義,即總對重新假設——也就是我所說的質問假設保持開放心態的人,她堅信不論是多麼堅定的信念,未來的事件都可能證明它是錯的,並不是說,這個信念不夠堅定,畢竟,任何社會變革的火花都要靠一點堅定來點燃,而是說,在證據(包括個人經驗)面前,即使最堅定的信念,也有被修改甚至被拋棄的可能。提出假設、進行檢驗的思想遠超量子力學、混沌理論和概率論,被大部分人推為科學推理的最高點。它重觀察和證據收集,對批判性思維的其他淵源也產生了深刻影響。證明或證偽猜想和原理的唯一方式,是細心地收集證據。這一思想也讓很多自認為是批判思考者的人明白,敢於自我批判,才是真正的批判性思維。淵源三:實用主義——通過實驗實現更美好的結果批判性思維的第三個思想淵源是美國的實用主義,它強調要不斷實驗,以找到更好的(按照實用主義的說法,更美好的)社會形式。它認為,在建設民主社會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地實驗、改變、修補,好讓民主更好地發揮作用,其中一項就是尋找自己或他人的錯誤之處。實用主義堅信,要想知道怎麼讓民主更好地運行,必須通過這三種方式:1)不斷實驗;2)吸取教訓;3)主動尋找新的信息和可能性。實用主義推崇的政體是民主,因為民主能促進多樣化的實驗。不幸的是,人們的口耳相傳完全扭曲了大部分人對實用主義這個詞的理解,使人誤以為,「實用」就是投機,就是不擇一切手段滿足自己的私慾,這與查爾斯·桑德斯·皮爾斯、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威廉·詹姆斯及約翰·杜威提出的實用主義概念背道而馳,他們認為,實用主義是為了實現更美好的預期結果。審美是實用主義的基本考量,所以,實驗的目的是增加世界上的美。深受杜威影響的成人教育工作者艾多拉德·林德門,也將幸福生活視為一個美好的、創造性的目標(Lindeman,1961/1926)。如果說分析哲學與邏輯學以及後來的科學方法是歐洲的思想傳統,實用主義則主要是美國的碩果。在對政治和社會行為的關註上,實用主義與批判理論也不謀而合,都強調要採取行動,以實現最理想的結果,不同的是,批判理論聚焦於社會主義,實用主義的焦點則在民主上,但兩者確有很多交集。巧合的是,不僅波普爾強調科學研究需要一個開放民主的社會支持,實用主義對民主也是推崇備至。實用主義者深信,民主是最美好的社會形式,它可以包容最大多數人的想法和參與,而不存在排除異己的政治機器。分析哲學與邏輯學下的批判性思維有時讓學生覺得過於抽象,像是在做毫無意義的智力遊戲;自然科學下的批判性思維似乎讓人望而生畏,尤其是普通人;而實用主義下的批判性思維則讓人覺得實際、有意義、有助於日常生活中的決策,所以說,那些教學生批判性思維、讓學生做出更明智的決策的本科課程,其實得益於實用主義的啟發,不管你是否承認,這些課程確是受了實用主義的深遠影響。總而言之,實用主義深刻地影響了高等教育中與批判性思維相關的大部分教學活動,它把學生自己的困境、問題和經驗作為課程的中心焦點。一般的批判性思維課程都以學生切身面臨的問題,而不是一大堆抽象的材料為對象。老師不斷嘗試新的活動和資源,讓課程變得更有針對性、更有趣,這都是受了實用主義的啟發;當老師強調要吸取教訓或以前的假設和觀念存在破綻的時候,也是吸收了實用主義的思想;當學生相互諮詢,以補充分析的缺陷時,也就成了實用主義者。淵源四:心理分析——過完整、真實的生活批判性思維的第四個思想淵源是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療,這麼說可能引起大部分老師的反感,不是因為這門學問是騙人的,根本靠不住,而是因為普通老師未經訓練,一旦涉足這一領域,試圖探索學生那複雜(甚至危險)得讓人難以理解的心理世界,可能會給學生造成巨大的傷害。一個生物老師,怎麼可能幫助學生找到他們童年遇到的、阻礙成年之後的發展的問題呢?答案在於這一思想背後存在一個不證自明的假設,簡言之,每個人都有一個核心的、真實的人格,等著被了解和釋放,這一人格的結構是完整的,照安東尼·斯托爾(Anthony Storr)在《人格的完整性》(1992/1961)一書中所說,當我們在內在的本質和外在的工作、關係之間建立起緊密、健康的聯繫時,這一人格就形成了。近年來的一些教育學著作,包括帕克·巴默爾(Parker Palmer)的《隱藏的一切》(2008),也反映了這一核心思想。這本書的副標題《邁向完整生命之旅》,完美地概括了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療的核心思想。巴默爾認為,現代生活迫使人們過著一種割裂的生活,對成功和幸福的追求與內心生活背道而馳。他相信,通過加入長期的小圈子——他所謂的「信任圈」,人們可以治癒自己的心靈,聽到內心的召喚。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療的思想為什麼對批判性思維如此重要。這一思想認為,通過批判分析自己的經驗,我們就能辨別那些阻礙我們發揮內在潛能的假設,藉助批判性思維,可以讓我們內心的渴望與外在的工作、愛的承諾協調一致,實現這一目的的主要方法,是頻繁的談話治療,通過這種方式,批判地審視那些左右我們的生活、行動和重大決策的假設。揭示和質疑左右我們的行為的假設,從不同的角度審視固有的行為和想法,這是心理治療和批判性思維的通用模型不謀而合的地方,兩者都認為,批判性思維能幫助人們做出明智的決定,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塑造真正的人格,最終提高生活質量。在這點上,批判性思維假設人們有一個核心人格等著被發覺和實現,高度體現了現代主義思想。儘管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療的影響不如分析哲學、自然科學或實用主義那麼深刻,但它強調人們要分辨那些根深蒂固的假設,認清自己,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看問題,說明它確實是批判性思維的一個思想淵源。淵源五:批判理論——對強權說真話批判性思維的第五個思想淵源——批判理論,帶有最明顯的政治性。雖然實用主義也堅信民主是保障知識開放和進步的政治基石,但批判理論汲取了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社會主義的營養,是政治性最「赤裸裸的」批判思想。這一思想認為,批判性思維的直接目的,是促進社會公正,揭露和破除權力不平等,例如,學會辨別和反抗意識形態操縱,揭露濫權現象。批判理論這個詞是由法蘭克福批判社會理論學派的思想家提出的,主張人們要學會辨別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公平的主導意識形態,這些意識形態看似正常,實則左右著我們的行為,維持著一個不公平的體系。作為一個體系,批判理論的基礎是有關世界如何運行的三個核心假設:1)看似開放的西方民主社會實際上是極度不公平的社會,其中,經濟不平等、種族歧視和階級歧視是不爭的事實;2)這種狀態之所以看似平常、自然、不可避免(從而避免可能受到的質疑),是因為主導意識形態的傳播;3)批判理論之所以研究這種狀態是為了改變它。主導意識形態由一套被廣泛接受的信念和行為組成,左右著人們對個人經驗的看法和生活方式,一旦有效地發揮作用,可以為充滿經濟不平等、種族歧視、同性戀歧視和性別偏見的社會省去不必要的對抗,意識形態的主要功能是讓人們相信,這樣的世界是完全合理的,這樣的社會能滿足所有人的最大利益。批判理論則認為,主導意識形態本質上是操縱性、欺騙性的。在批判理論看來,批判的思考者能識別這種操縱性,洞明資本主義的倫理和科層理性的邏輯是如何迫使人們助紂為虐,延續經濟、種族和性別壓迫的。因此,批判性思維的教學就是引導人們看穿日常生活的表象,認識意識形態操縱是如何讓人民萬馬齊喑、循規蹈矩的。安東尼奧·葛蘭西(1971)的思想是批判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提出的思維霸權是指人們堅信能滿足自己最大利益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實際上對自己有百害而無一益。此外,也是關鍵的一點,批判理論認為,批判的思考者會採取行動,創造更民主、更集體主義的經濟和社會形式。和心理分析與心理治療一樣,批判理論最深刻的影響也是在社會科學領域,除此以外,涉及科學的社會功能、科學家的道德責任或科學決策的倫理標準的高級科學課程,多少也受了批判理論的影響。正如實用主義重視民主的客觀價值,批判理論也認為,批判性思維是為了促進民主,但與實用主義不同的是,批判理論不僅強調政治民主,也強調經濟民主——消除階級、種族、性別等結構不平等現象,所以時常關注社會主義。同時,批判理論明確指出了批判思維的敵人——資本主義、白人至上、男權政治、異性戀等主導意識相態以及確保大多數人毫不質疑地接受這些意識形態的操縱手段。按照這種模式思考的人最有可能被當成鬧事者,不論何時何地,他們能看到的總是強權、種族、階級、性別偏見以及對殘疾人和同性戀的歧視。某種程度上,任何敢於批判質問的人都冒著被看成笨蛋的風險,你在會議上問一句「這背後有什麼假設」,別人就可能以為你在浪費時間或故意搗亂。受到批判理論的影響,批判性思維總是把矛頭對準濫權和故意排外的體制結構,其影響是爆炸性的。從這種意義上講,批判性思維的教學是要幫助學生培養所謂的結構化的世界觀,即個人問題總是被當成社會現象來分析。例如,裁員是因為資本主義要開拓新市場、最大化利潤、降低勞動成本;醫療的發展(或匱乏)是因為製藥公司和保險公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來定量提供醫療服務;離婚是因為要打三份工,上學、看病等等,壓力太大;照這種思路,學習批判思考就是要思想排毒,個人主義思想——相信命運和心靈掌握在自己手中——是被錯誤的意識給利用了。之所以有錯誤的意識,是因為被主導意識形態欺騙了,讓你以為不平等是達爾文適者生存法則的正常結果,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天賦異稟或比別人努力。本文摘自《批判性思維教與學:幫助學生質疑假設的方法和工具》
推薦閱讀:

祖墳能影響人的命運? 教你認識和分析祖墳風水.
《五為》看懂周易,二、認識八卦
(轉)對太極拳的體悟(三)對推手技藝的認識
第一章:八字基礎;第二節:陰陽五行的認識

TAG:思維 | 思想 | 批判性思維 | 批判 | 認識 | 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