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時間BCA】城南計劃系列視頻之「都市實踐:院中之院」

以前門大街、鮮魚口街為代表的前門西區近年來進行了大量修繕和更新,而向東與之相鄰的前門東區卻成為都市核心的衰落區域,其殘舊的街巷院落與周邊現代化的城區景觀形成了劇烈反差。如何以最小的代價換取區域的復興?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護舊城的民生和文脈?如何平衡經濟發展與環境需求?

「城南計劃-前門東區2014」展覽及學術研討會,秉持舊城有機更新與復興的理想,由國內外專家牽頭的跨界活動,將致力於以學術層面的研究討論,全新探尋城市的功能和空間演進、舊城改造與民生保障、歷史文脈的保護與傳承等幾大綜合性問題。

了解更多請點擊「閱讀原文」

此次「城南計劃-前門東區2014」活動中,都市實踐呈現項目:

前門東區規劃概念

在這半年間,都市實踐的團隊對場地搜集了大量的信息,並用計算機參數化的方法,重疊設計、保護及市場的信息,形成了對街區整體的規劃。這個規劃希望能夠平衡舊城改造開發、城市歷史記憶的延續及北京創新生活的發展。我們將片區定位為具有老北京風味的創新生活區,除了編製了整體開發的城市設計外,還分別為片區中四百八十個院落的院落改造指引及新生活功能插件設計,鼓勵在整體風貌延續的基礎上,積極鼓勵更多的創意設計參與及新的生活模式的加入。

「院中之院」

與北京北城衚衕中制式化的高宅大院不同,南城前門東片區的合院模式很多是小院、歪院、散院、雜院,院落尺度小,型制也不規範,院落也隨著衚衕的走向而變化。它們雖然缺少嚴格的朝向和嚴整的布局,卻也因地制宜,率性而為,使南城四合院街區的肌理更加細碎微妙,靈活多樣,因此更具有承載真實生動、混合包融的當代城市生活的潛力。

一組纖細的鋼管在玉河現有的四合院中勾畫出一繁一簡 、一新一舊兩座屋宇的輪廓線,這其實是移植來的一座南城小院真實比例的輪廓。這既是嚴格的測繪,又似一處當下司空見慣、被拆空了的院落構架,在四周新建的四合院厚實嚴整的背景下,時隱時現。這座院中之院凸顯了與周圍尺度的反差,它也是一個問號,預示了未來無限的可能性。

在空寂的屋宇正中陳列了一排數百張前門東區四合院改造的信息卡供觀眾查閱。它既像圖書館的舊式檢索卡片,又像今日流行的售樓書,400多座院落的產品類型、改造原則和限制條件等海量信息都用圖標和編碼濃縮展示在卡上。這是一套鼓勵自主改造、循序漸進、有機更新的城市改造的「遊戲規則」。通過這一展示方式,揭示了南城小院類型並不一定合適於傳統的封閉式居住,反而激發了更多的可能性,這個片區有可能從純粹的封閉社區轉化為開放的城市生活空間。

展覽在一個大院子的宏大敘事的語境中,講述院子中小院子的空間,大故事中小的故事,平庸的現實中可能的未來。

孟岩:

其實我跟前門東區還是有一點歷史淵源的,因為很多年前我的戶口曾經就在這個地方。如果仔細看的話,這個地方整個四合院的肌理和北京很多我們通常想像的四合院的機理是不太一樣的。

為什麼我說小院子有這麼大潛力,我認為。小院子在空間機理上我們說叫像素,像素點小,就是說他的肌理非常瑣碎、非常細碎。對於北京這樣的城市來講,這恰恰是所需要的,北京的東西都太大了。

我們的工作實際上是研究的一個階段性成果,我相信是這麼一個定位,實際上是一個研究性展覽。片區里幾百個院子,每一個院子我們都做了調研和研究。這部分我們做了一個手冊,有點兒像四合院改造的一個導覽。為什麼這麼做呢?其實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在四合院的改造里能不能不用這種一刀切的模式,就是一次性大規模的改造,而是分期、分批,甚至分個兒。

人為什麼要住四合院?它有些根本性的問題在裡面。古代的不說,現代人為什麼要住四合院?其實很多人就說我就是想要享受那片天,享受那片地氣。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在當今,這個城市已經是超高密度的。中國的城市這種超高速度的發展情況下,如果城市中心本來可以蓋十層房子、甚至蓋一百層房子的地方,蓋一層房子,其實這是巨大的一個挑戰。這是一個巨大的空間資源懸在你的頭上。很多人只是簡單得覺得在城裡面有一個四合院,就是想過一種城市中間的郊區生活,這是一個巨大的誤解。

無論是建築師、開發商,還是規劃師,我覺得在四合院改造這件事情上應該有一種非常虔誠的或者說是一種很忐忑的心態。就是你不應該那麼信心百倍地說能怎麼怎麼樣,而是說我們抱著一個慢慢來試試看的心態,不斷調整策略的一個過程。

王輝:

南城這個地方的地理位置,有很多水系啊水道啊,所以每個院子的生長是因地制宜的,有很強的個性,不是正南正北的。房子的開間、布局非常有特點,這種特點很容易被制式化的保護或重建所抹殺。這個地方的院子相比北城的院子要小很多,恰恰是這種小,使我們看到同等的院落裡面實際上有更多的多樣性和個性在裡面。

空間越小恰恰是個體能夠掌握的,恰恰給了個體很大的發揮想像的餘地和空間。不需要進行一種所謂的整體設計、整體規劃。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小的空間它還有一種"設計平權"的概念在裡頭。怎麼講,這個設計不是由上游的建築師規劃師來做的,它會把好多空間給使用者,讓每個人都參與設計參與空間的經營,那麼這個還是一個很大的機遇。續上設計師的這根筆,接著往下畫、往下做,這樣讓每個院子都有使用者自己的特徵在裡頭。

但是我們千萬別忘了,就是我們做這樣一個設計,這樣一個改造,還是基於當下的現實,基於城市居民對當下社會生活的一種訴求。

URBANUS都市實踐

URBANUS都市實踐,當今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團隊之一,由劉曉都、孟岩和王輝創建於1999年,目前在北京、深圳及香港設有分支機構。

URBANUS都市實踐既是一個機構,更是一種理念。它旨在從廣闊的城市視角和特定的城市體驗中解讀建築的內涵,緊扣中國的城市現實,以研究不斷湧現的當下城市問題為基礎致力於建築學領域的探索。都市實踐的工作以其對城市的社會和歷史結構的敏銳,整合複雜的城市環境里潛在的空間和社會文化資源,準確找到有效的應對策略而受到國際關注。

都市實踐多項建成作品成為城市生活新地標,在世界各地展覽並出版,獲得重要建築獎項:T A 年度建築設計機構獎、WA設計獎、中國建築傳媒獎、美國《建築實錄》多項設計大獎及年度全球設計先鋒並兩次獲得阿卡汗建築獎提名。合伙人應邀在世界各地重要學術機構講座並擔任國際競賽評委。

BCA

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

2014年,精心籌劃的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新空間將在北京平安大街玉河一號隆重開幕,玉河東銜南鑼鼓巷,西臨地安門外大街及什剎海,位於北京城市的中心地區。

天安時間玉河新址由兩個三進式四合院構成,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將打造成為老北京核心地區唯一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頂級當代藝術、創意設計、前衛演出以及時尚生活為一體的複合型文化中心和交流平台。並以此平台為契機彙集廣泛關注,激發藝術與環保、科技、公益等新興領域的跨界創新。


推薦閱讀:

二十四節氣都吃啥?吃對時間才能長壽!
晚上吃蘋果好嗎 教你吃蘋果的最佳時間(2)
時間,讓你逐一看清每一張臉!
時間是把殺豬刀---獻給自稱「89老女人」的女伴們
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水果能!但果種、時間和數量有講究   錢江晚報

TAG:視頻 | 時間 | 實踐 | 計劃 | 都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