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武陵蠻(五溪蠻)兩千年一千餘戰創歷史之最

武陵蠻(五溪蠻)兩千年一千餘戰創歷史之最一,先秦時期,根據《先秦史》、《戰國策》、《史記》等史書不完全統計,從公元前280年(周赧王三十五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公元前221年,戰事58起。考古工作者在沅陵太常、辰溪征溪口、洪江黔城等地發現大量戰國古墓,證明史料所記戰爭客觀存在。共計戰事五百餘起,平均每年五十餘起。二,兩漢時期,根據《史記》、《寰宇記》和各類地方志記載,從劉邦派蕭何統兵開發武陵設立郡縣,到劉備、孫權爭奪武陵,兩漢四百餘年有重大戰爭二百零八起。僅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至二十六年三年時間,因沅陵苗族首領相單程「起事」,劉秀派劉尚、李嵩、馬成、馬援等將軍鎮壓,就發生重大戰事二十七起,每年有戰事十九起。三,三國時期。根據《三國志》和各類地方志記載,從221年七月武陵苗族請兵蜀漢抵抗孫權,到263年十月蜀亡後吳人鍾離進剿五溪的四十二年間,有重大戰事四十三起,平均每年有一次戰爭,有黃蓋鎮壓長沙苗蠻、武陵苗酋沙珂摩參與陵夷之戰等。共計重大戰事八十二起,平均每年四起。四,魏晉南北朝朝時期,據[晉書]《資治通鑒》因北部外族入侵,漢族主支南移並努力開拓東南地區。南朝宋元嘉二年(425),「五溪蠻」起義,劉宋王朝派將軍沈慶之鎮壓,將俘掠的人口強行「遷於建康(今南京)以為營戶」。北周天和元年(566),荊州一帶的苗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以冉令賢為首,在南陽、襄陽、信州、亭州一帶舉行大規模起義,多次打敗北周軍隊。後來,北周派陸騰、司馬裔等率水陸大軍數萬人圍攻鎮壓,並對義軍進行分化瓦解,最終將義軍擊敗。這次起義,義軍被殺被俘各有一萬餘人.八王之亂,誅殺長沙王司馬乂,對戰楚王司馬瑋,趁八王之亂北上中原等。共計重大戰事三十五起,平均每年六起。五,隋唐時期,據:《資治通鑒》,《隋紀》及各地地誌縣誌記載,有隋王朝大業三年(604,黔南苗族進攻當地郡縣,「夷陵諸郡,民、夷多應之。」隋王朝派郭榮、周法尚領兵鎮壓,起義軍在清江流域與之對峙,直到第二年才告失敗。據[舊唐書]《資治通鑒·唐紀》載:開元十二年(724),「溪州蠻覃行璋反」。「以監門衛大將軍楊思勖為黔中道招討使,將兵擊之。思勖生擒行璋,斬首三萬級而歸……赦行璋以為洵水府別駕。」又《新唐書·宦者傳》載:「玄宗開元十二年十一月,溪州反抗,以宦者楊思勖為黔中招討使,率兵六萬往,執行璋,斬首三萬級。」等。共計重大戰事四十餘起,平均每年十二起。5,兩宋時期,據《宋史》及各地縣誌地誌,有仁宗慶曆三年(1043),五溪苗瑤民族起義,宋軍在鎮壓五溪人民反抗時,竟頒布「殺一蠻人賞錢十千」的告示,鼓勵官兵多殺「蠻人」。南宋紹興元年(1131),武岡楊再興及子楊正修、楊正洪領導苗、瑤、侗人民揭竿而起。「潭州帥司,嘗招徠之」。紹興四年(1134)十月,湖南安撫制置大使席益遣統制吳錫率兵征討,「大破之」。紹興二十四年(1154)三月,「楊再興復寇邊」,再舉義旗。七月,前軍統制李道「討平之」,楊再興及其正修、正洪均被擒遇害。前後延續二十餘年的起義始告平息。南宋乾道六年(1170),沅州知州孫叔傑借故出兵攻破苗、瑤寨柵,掠奪土地,盧陽「西據僚」楊添朝率領苗、瑤、侗等族人民奮起反抗。「孫叔傑派兵數千討之,敗績,死者十之七八。」最後以「招撫」才平息了這次起義。共計重大戰事三十六起,平均每年三起.6.元朝時期,據《元史·地理志》和《元史·喇濟本傳》記載:早在至元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283-1285),在今黔、湘、川、鄂四省邊區「九溪八洞」的苗族及其他民族,共舉義旗,反對元朝統治。他們憑藉山區地形陡險,谷深林密,溪流縱橫等有利地理條件,設伏險要,以「竹弩木矢」和元軍對抗,多次打敗元軍。最後,敵人分兵三路,以參政奇爾濟蘇領一軍由川東石柱南進,簽省巴圖領一軍由思、播兩州東進,都元帥托察領一軍由澧州(湖南澧縣)西進。分進合擊、三路夾攻,方才把義軍打敗。至正六年(1346),湘西的苗、瑤各族人民,在吳天保的領導下,起兵反元,起義軍達到六萬多人。義軍先是攻陷武岡,隨即佔領了辰州(湖南沅陵縣)、沅州(湖南黔陽)、敘州(四川宜賓)、靖州。又乘勝轉戰湖北,進入河南,攻佔滎陽等。共計重大戰事久十餘起,平均每年八起。7,明朝時期,據《明史》《平苗史計》及各地縣誌地誌,有明宣德元年(1426)宣德六年(1431),湘黔一帶的苗族兩次爆發起義,明朝動用軍隊12萬眾,耗時8年才平息起義。宣德五年至八年(1430-1433),吳不爾、白大蟲等領導的湘西苗民起義,明宣宗於驚恐之餘,調集貴州、湖廣、四川數萬明軍增援,吳不爾起義軍又以苗王城為軍事指揮中心「前後抗擊明軍十二萬之眾」,堅持鬥爭達8年之久。明代宗景泰二年郎(1451)7月,興隆衛苗族韋同烈起義,被清平、平越、都勻等處布依族、苗族人民推舉為「苗王」,在香爐山上「環頂立寨,堅築排柵三層,人莫能上。」起義軍先後圍攻新添、清平、興隆、平越等衛所。同年十二月,明廷急調湖廣、四川、雲南和貴州的官兵近20萬人圍剿等。共計重大戰事八十六起,平均每年十一起。8,清朝時期,據《清史.平南史》《清.平苗史記》及各地縣誌地誌,有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貴州松桃,湖南永綏(今花垣)、鳳凰、干州(今吉首)等地苗族農民在白蓮教反清宣傳的影響下,為反抗官府、地主、高利貸者的剝削與壓迫,由石柳鄧、石三保、吳八月、吳半生(本名吳天半)等人領導,發動起義。起義苗民提出「逐客民(指滿、漢地主、官吏)、收復地」的口號,以「窮苦人跟我走,大戶官吏我不饒」為號召,各地苗、漢、土家、侗族人民奮起響應起義勢力很快發展到黔東北、湘西及川東三省接壤的廣大地區。同年二三月間,清政府調遣雲貴總督福康安、四川總督和琳、湖廣總督福寧率領七省兵力十多萬人,分路鎮壓等。共計重大戰事百餘起,平均每年十三起。9,民國時期,據《平樂南蠻文化源流簡史》等記載及各地縣誌地誌,有民國二十五年(1936),湘西苗族發動了著名的革屯運動,成立「湘西苗民抗日革屯軍」,以吳恆良、隆子雍為正副總指揮,梁明元為前敵指揮。湘西大部分苗區落入革屯軍手中。運動的迅猛發展,使湖南國民政府主席何健大為震驚,急調5個保安團前往鎮壓。蔣介石亦電令28軍軍長陶廣率領所部「協助進剿」。但革屯軍士氣高昂,愈戰愈強,屢挫敵鋒。10月,蔣介石將何健撤職。繼何健出掌湖南省的張治中,鑒於國內各方要求和平解決的輿論和革屯運動的高漲形勢,遂採取「招撫」政策,提出革屯軍「改編抗日」,同意「廢屯」等。共計重大戰事五起,每均每年一起.武陵的脊樑——天門山我的故鄉湘西,有綿延不絕的大山。這座山脈,蜿蜒在湘鄂川黔交界的地方,是雲貴高原向東邊丘陵的過度,是藩護川蜀的屏障,是大中原文明和蠻族文明的分界點,是中國有名的武陵山脈。    武陵的有名並不只是因為名山秀水(譬如武陵源和桃花源),也不只是因為古時和近代的人文匯粹(譬如屈原和沈從文、黃永玉,賀龍和宋祖英),也不只是因為奇特的民俗風情(譬如世代生活在這裡的古時的巴人現代的畢茲卡,以及後來遷徙而進的苗)。武陵的有名是因為生活在這塊神奇土地上歷代先人的精神和榮光。正是因為一代又一代先人們的自強不息和堅持不懈,才使得世人對武陵刮目相看。才使武陵深入在一代又一代人們的心中。    武陵地方,上古時為槃瓠種,三代時為巴、濮。不管歷朝歷代的史書,說「蠻」者必以我蠻為首,言及「土司」者,必以湖廣土司為首。在這群山糜集的地方,衍生出中國最初的「蠻」——「荊蠻」。    夏、商的時候,「荊蠻」逐漸興起。到周朝的時候。已經很興盛了。周宣王命方叔南伐蠻方,詩人所謂「蠻荊來威」者也。又曰:「蠢爾蠻荊,大邦為仇。」說明其黨眾繁多,可以抗敵諸侯。    從東周開始,「蠻」開始寇略諸侯。晉文侯輔政,乃率蔡共侯擊破之。至楚武王時,蠻與羅子共敗楚師,殺其將屈瑕。直到楚莊王中興,「蠻」才歸服於楚。    秦昭王使白起伐楚,略取蠻夷,始置黔中郡。漢高皇帝改黔中郡為武陵郡,武陵之名由是定焉。    何為武陵?《左(傳)》曰:止戈為武,《詩(經)》曰:高平為陵,於是得名焉。可見開始的時候,武陵地方的人們是以「武」聞名的。    《漢書》沿襲《史記》,西南夷以夜郎為最,尚沒有南蠻一說。武帝後期,夜郎沒落。光武中興後,武陵蠻特盛。以至於中央朝廷對武陵連年用兵,所以《後漢書》中,武陵蠻粉墨登場,南蠻排位第一。東漢時期,武陵蠻的呼喊聲音此起比伏,喧鬧了整整一個朝代。    看看《後漢書》中所記載的活躍期間的武陵蠻:    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武陵蠻「精夫相單程等據其險隘,大寇郡縣。」(朝廷特派伏波將軍馬援率四萬大軍征討,馬援死於是役。)  建初元年(76),「武陵澧中蠻陳從等反叛,入零陽蠻界。」(澧中,今慈利、石門、澧縣、臨澧。零陽,今慈利、石門、大庸一帶)  建初三年(78)冬,「溇中蠻覃兒健等復反,攻燒零陽、作唐、孱陵界中。」(溇指溇水、在慈利。作唐、孱陵,今湖南安鄉、澧縣、南縣、華容、岳陽及湖北公安一帶)  永元四年(92)冬,「溇中、澧中蠻潭戎等反,燔燒郵亭,殺略吏民。  元初二年(115),「(澧中蠻)二千餘人攻城,殺長吏……明年秋,溇中、澧中蠻四千人並為盜賊。又零陵 (「陵」當作「陽」)蠻羊孫、陳湯等千餘人著赤幘稱將軍,燒官寺……」  永和元年(136)冬,「澧中、溇中蠻……遂殺鄉吏舉種反叛。明年春,蠻一萬人圍充城,八千人寇夷道。」(充縣,今大庸、桑植縣一帶。夷道,今湖北省宜都市)  元嘉元年(151)秋,「武陵蠻詹山等四千餘人反叛,拘執縣令,屯結深山。」  永壽三年(160)冬,「武陵蠻六千餘人寇江陵。」(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  中平三年(186),「武陵蠻復叛,寇郡界。」    以上所記均系千人以上的大規模反抗,至於百十來人的小股反抗,大約從來沒有停止過。    隨著東漢的沒落,馬良遊說武陵諸蠻效忠蜀漢,最後一代武陵蠻王沙摩柯在三國登場後,武陵蠻在有漢一代驟興驟謝,黯然走下歷史的舞台。雖然有以後的五溪蠻零星作亂,但已是非主流的歷史了。    但武陵,仍然會有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殊人。    但武陵,依然會有李清照心中的飄渺神仙
推薦閱讀:

中國不能再重蹈百年「唾面自乾」的屈辱歷史
歷史人物-高崗
書評 | 人類發展史中流淌的暗河——《中國邪教史》
為什麼說沒有小龍女,楊過一定會娶陸無雙
【歷史】袁天罡用一枚銅錢為李世民找墓,修建105年,創下三大世界記錄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