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魏永康退學就值得感傷嗎?

這是一個有關「神童」和他母親的故事。媒體在講述這個故事時,充滿了哀傷的調子,「傷仲永」的典故一再被提及,彷彿這是一個現代版「傷仲永」故事。

4月7日的《廣州日報》報道說: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因為母親曾學梅從小的悉心教育,從兩歲起,魏永康就被人稱為「神童」。他13歲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但像古時「傷仲永」一樣,神童魏永康並沒有在長大後依舊延續神奇。2003年7月,已經讀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連碩士學位都沒拿到,就被學校勸退了。從此,「神童」魏永康和母親曾學梅,就陷入了命運的「漩渦」之中。

「傷仲永」的故事可謂婦孺皆知。它講的是一個名叫方仲永的人,由幼時的通達聰慧最終變成一個普通人的故事。作者王安石之所以感傷,是因為方仲永「泯然眾人矣」。從人物的經歷看,魏永康和方仲永的經歷確有相似之處。可是,對於這種變化,今天的我們,還需要像近千年前的王安石一樣,重複發出感傷的浩嘆嗎?大可不必。

由於文化傳統等多種原因,中國人的潛意識裡總有種期待子女光宗耀祖的情結。許多父母,特別是感到自己人生不如意時,希望在子女身上彌補遺憾,或移植自己的某種理想。就像新聞中的「神童」母親曾學梅一樣,自己沒有上過大學,但還是堅持學習,並用自己的學習方法影響兒子。兒子1歲多就開始教他寫字,甚至,為了讓兒子專心學習,還代勞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喂飯。可是,等到孩子獨自面對生活時,才發現他已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遑論成為她眼中的所謂天才。

曾學梅的痛苦是真實的,教訓是深刻的,但是她和許多父母一樣,可能至今不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在權利意識已經覺醒的現代社會,任何一位父母都並不享有將孩子做教育「標本」的權力,即使是出於善心和好意。

教育實踐已經證明,就人的智商而言,智商特別高的和特別低的均為少數,大多數人的智商差異並不大。個人的成就,主要取決於後天的勤奮和積累。再者,父母的任務是要盡到撫養義務,給孩子足夠的愛和關心。所謂天才也好,庸才也罷,根本上那是孩子自己的事。

因此,作為曾經的「神童」之母,曾學梅其實沒必要如此悲傷。兒子魏永康目前已有穩定的工作,有了平靜的家庭,只要人格健全,積極向上,做回一個普通人,又有什麼不好呢?難道一定要成為高學歷、高收入的所謂功成名就者才算是成功的人生嗎?並非如此。

雖然「神童」情結自古有之,但是現代教育並不需要尋求所謂神童。教育家蔡元培有雲,「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現代教育應重在對孩子科學精神的培養和人格的養成。反之,以成人的視角去拔苗助長、灌輸知識,將是有害的,這不但會侵害兒童的童年生活權利,還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家長不必迷戀製造「神童」,新聞媒體報道所謂「神童」時也應更理性客觀。


推薦閱讀:

神童是怎樣煉成的:天才與庸才的區別
品學兼優的天才神童,長大為何變成食古不化的臭嘴巴
2歲智商135,看胎教如何造就神童
孩子八字若帶「學堂詞館」星命里天資聰穎是神童!
11,洛林

TAG:退學 | 神童 | 永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