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走進武松:東風吹醒英雄夢(第三部)

走進武松:東風吹醒英雄夢(第三部)

第三部 東風吹醒英雄夢

無題

葡萄美酒夜光杯

群仙去兮青春頹

東風吹醒英雄夢

於無聲處聽驚雷

題頭。

第一回 蜈蚣嶺

武松走在半路上,看到蜈蚣嶺:走過林子那邊去打一看,只見松樹林中, 傍山一座墳庵,約有十數間草屋,推開著兩扇小窗,一個先生摟著一個婦人在那窗前看月戲笑。

此情此景,顯然頗為詭異。

武行者看了,「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這是山間林下,出家人卻做這等勾當!」便去腰裡掣出那兩口爛銀也似戒刀來,在月光下看了,道:「刀卻是好,到我手裡不曾發市,且把這個鳥先生試刀!」

出家人不守戒律,是不是有什麼隱情?是不是應該先調查再問罪?就如武松報武大之仇那樣?可是武松現在變了,一方面痛恨破壞規矩的人,如這個道士,一方面完全放棄了當初自己的對法律,道德規範的尊重,現在,老子武松就是天,我說你有罪,就有罪。現在武松已經完全放棄的道德上的善與惡的觀念,跳出了善惡,解除了道德對自己的束縛,崇尚的是以力制力的黑社會法則。

那先生手輪著兩口寶劍,竟奔武行者。

武松大笑道:「我的本事不要箱兒里去取!正是撓著我的癢處!」便去鞘里再拔出那口戒刀,輪起雙戒刀來迎那先生。

我的本事不要箱兒里去取!什麼意思?法律,道德規範這些就是箱子,就是約束!武松說,我不要那些束縛了。

  武松蜈蚣嶺之行的所做所為,半正半邪之事,讓人無從說起。

  說他正,從事後看起來飛天蜈蚣王道人所做所為確實該死(張太公女兒所說應為實情),說邪吧,先不說武松先殺人,後找道理,單說小道童是個幫凶,罪不至死,卻被武松當頭一刀,先砍了腦袋。武二哥因鴛鴦樓一案所引發的惡氣還沒消嗎?只能如此理解了。

武松連殺兩人,有點兒發泄過了,開始給自己行為找理由了,看來武松心中還存有一些天理,這也是武松後面能悟道,走出來的原因:武行者大叫:「庵里婆娘出來!我不殺你,只問你個緣故!」 只見庵里走出那個婦人來,倒地便拜。武行者道:「你休拜我;你且說這裡叫甚麽去處,那先生卻是你的甚麽人?」那婦人哭著道:「奴是這嶺下張太 公家女兒。這庵是奴家祖上墳庵。這先生不知是那裡人,來我家裡投宿,言說善曉陰陽,能識風水。我家爹娘不合留他在莊上,因請他來這裡墳上觀看 地理,被他說誘,又留他住了幾日,那廝一日見了奴家,便不肯去了;住了 兩三個月,把奴家爹娘哥嫂都害了性命,卻把奴家強騙在此墳庵里住。這個道童也是別處擄掠來的。這嶺喚做蜈蚣嶺。這先生見這條嶺好風水,以此他便自號飛天蜈蚣王道人。」

蜈蚣 ,乃無公,沒有公平正義。飛天蜈蚣,那是已經黑暗的無邊了。顯然,無論對王道人的行跡,還有即使王道人該殺,但武松隨意殺人的行為,都是無公了。當初審判潘金蓮,審判蔣門神的武松,已經不在了。

武松殺人,不圖女色,不圖金銀財寶,就是要以正義的化身來審判王道人,不過,此時武松,顯然比王道人也好不了多少:武行者道:「你還有親眷麽?」那婦人道:「親戚

自有幾家,都是莊農之人,誰敢和他爭論!」武行者道:「這廝有些財帛麽?」

婦人道:「他也積蓄得一兩百兩金銀。」武行者道:「有時,你快去收拾。我

便要放火燒庵了!」那婦人問道:「師父,你要酒肉吃麽?」武行者道:「有

時將來請我。」那婦人道:「請師父進庵里去吃。」武行者道:「怕別有人暗算

我麽?」那婦人道:「奴有幾顆頭,敢賺得師父!」武行者隨那婦人入到庵里,

見小窗邊桌子上擺著酒肉。武行者討大晚吃了一回。那婦人收拾得金銀財帛

已了,武行者便就裡面放起火來。那婦人捧著一包金銀獻與武行者,武行者

道:「我不要你的,你自將去養身。快走!快走!」那婦人拜謝了自下嶺去。

第二回 鬥不過狗的武松

英雄也有狗熊事!強搶孔亮的酒肉吃,是武松的狗熊之事吧。武松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什麼約束,自己力強於人,那就不用講道理,看見喜歡的,那就搶過來:武行者偷眼看時,卻是一瓮灶下的好酒,風吹過一陣陣香味來。武行者不住聞得香味,喉嚨癢將起來,恨不得鑽過來搶吃。只見店主人又去廚下把盤子托出一對熟雞、一大盤精肉來放在那漢面前,

便擺了菜蔬,用杓子舀酒去燙。

武行者看自己面前只是一碟兒熟菜,不由的不氣;正是「眼飽肚中飢」,酒又發作,恨不得一拳打碎了那桌子,大叫道:「主人家!你來!你這廝好欺負客人!」店主人連忙來問道:「師父,休要焦躁。要酒便好說。」武行者睜著雙眼喝道:「你這廝好不曉道理!這青花瓮酒和雞肉之類如何不賣與我? 我也一般還你銀子!」店主人道:「青花瓮酒和雞肉都是那二郎家裡自將來的,只借我店裡坐地吃酒。」武行者心中要吃,那裡聽他分說,一片聲喝道: 「放屁!放屁!」店主人道:「也不曾見你這個出家人恁地蠻法!」武行者喝道:「怎地是老爺蠻法?我白吃你的!」那店主人道:「我到不曾見出家人自 稱 『老爺』!」武行者聽了,跳起身來,叉開五指,望店主人臉上只一掌,把那店主人打個踉蹌,直撞過那邊去。

想殺就殺,想吃就搶,武松已經沒有約束了。心中無公的武松,其戰鬥力如何呢?

酒醉之後,武松更加沒有底線了,開始跟狗鬥了,結果跌個發昏!沒有道德約束的武松,竟然連狗都鬥不過。更別說當年的老虎了。當年的打虎英雄已經不在人世間了。

施大爺並沒有因為武松是個英雄就處處維護,實際上如此,英雄的面目才更真實可信!

  此際的武二哥,內心是非常非常悲涼的,自己的清白之身,上了二龍山,即將都要毀滅了,都要付之東流了。只要是個普通人,此時顯然也要尋事的,發泄自己心中的無名之火。儘管施耐庵老爺子如此寫,特別是還讓二三十個垃圾漢子拿住武二哥,被痛打一頓,也無損武二哥在我心中的形象。樓主說了,沒有在半夜痛哭者,不足以語人生,同樣,沒有在半夜痛哭者,不足以語水滸。在這裡,如果你不能理解武松的痛苦,說明你的人生還很順利。當然,人生最好能一直順利下去,誰願意被折磨呢?

籌筆驛

  拋擲南陽為主憂,北征東討盡良籌。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

  是啊,運去英雄不自由!武二哥此刻,也是如此。

第三回 宋江的大喜

被痛打之後的武二哥,就像軟體BUG清掉之後,顯然升級了。我們且看宋江對武 二哥的表現:當晚宋江邀武松同榻,敘說一年有餘的事,宋江心內喜悅。

  是日,村中有幾家街坊親戚都來謁拜。又有幾個門下人,亦來拜見。宋江見了大喜。

  顯然此刻的武二哥都讓宋江吃驚了,沒想到一年不件,武松見識如此不同了,這

  樣的兄弟,必須成為我一輩子的兄弟啊。這才有了日後宋江送別武松時對武松的真心話!

  武松的思想上有什麼升級了呢?

有人說了,樓主你把宋江作為書中的第一梟雄,把武松做為英雄來看待,他倆一個黑,一個白,有什麼共同語言?難不成武松此時就如宋江般,儼然就是一個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梟雄了?

  不是不是,英雄梟雄本同源,奈何日後各自飛啊。綜觀全書,能與宋江進行哲學意義上的對話,也就武鬆了。這也是水滸武十回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他不光是寫了個精彩的故事,也不光是埋藏了一個精彩的故事等待我們去發掘,更重要的是,作者從以後武松與宋江的關係發展,樓主以為,作者寫出了他對這個世界真相的看法。

第四回 三境界

宋代青原惟信禪師說過一段很有名的話:「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人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是執迷於塵世外物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是對世俗的否定;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是放下一切,萬法隨緣。

  近人王國維在更廣泛的意義上,發揮了這一傳統。他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無不經歷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

  第一境界是人生孤獨的瞭望,第二境界是人世艱辛的執著,第三境界是世事洞明的喜悅。

  三種境界,三樣人生。

樓主的看法,與他們有所不同。總體上看,這個三重境界討論的是一個人如何從局部看問題上升到整體看問題的方法,步驟。

  第一重境界,看者心中沒有整體統一的想法,他的眼中只有局部的山山水水,山山水水是分離的,是各自的。

  第二重境界,看者心中顯然發現了問題,不對啊,山的周圍環繞著水,水還是從山頂發源的,哪個是真正的山,哪個是真正的水?

  第三重境界,看著不再把山和水分離了,他們本就一體,山和水是不能分離的。這個是標準的整體論!

  其實樓主認為應該還有第四問,第三重境界雖歸為一,但混沌不應該是我們的指導啊,我們應該還有追尋的方向,這才是我們人類與動物的區別:山從何來,水從從何來?為何山與水不同呢?為何要有山水的區別呢?

第四回 太極圖:宋江與武松

武松秉承著善惡不兩立,正義邪惡不兩立,以打盡天下不明道德的硬漢和不明道德的人為己任,結果自己卻落到個如此下場?難道是老天沒有眼睛嗎?

  這個我想是武松自身是要負一定責任的。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指導著我們的行動,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那是要走很多彎路的。人生觀暫且不論,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歧異不同就多了。

  人是生來是善的還是惡的?世界上的人是趨利的還是取義的?我們該如何面對這麼紛繁複雜的世界?

  武松致力於心中的正義,致力於真相,除盡天下不明道德的惡徒,理當如此。不過,不能認識世道人心,可能就會過猶不及,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說的一點不錯。

  何為世事?不外乎人是自私的,人是逐利的,還有作為一個生物體,維持生命和繁衍生命的DNA本能。何為洞明?應該充分了解人性的弱點,譬如如何感動他人啊,如何說服他人啊諸如此類的技巧,卡內基寫了本人性的弱點—影響力的本質,就是談洞明二字的。

  難道人就沒有公心了嗎?當然不是!如果沒有公心,我們還會有我們的這個世界嗎?這個說明我們為了整個族群的發展壯大,我們每個人都願意犧牲一點,否則這個世界還不血流成河,就如禽獸的世界了嗎?顯然,法律是我們的最低的公心,道德自律是我們最高的公心。

顯然,我們這個世界,99%的人都是以逐利為主的,公心為輔的,包括樓主在內。

  面對這樣的世界,作為人群中的佼佼者如宋江和武松,該做如何選擇呢?

  宋江是充分認識這個世界的,他認為,這樣的世界,從我內心逐利出發,爾等芸芸眾生,就應該為了我的成功,奉獻你們的一切,這個不是我對你們的苛刻,而是你們的命運.王權統治,以天下而奉一人,也是同樣的邏輯。這個就是曹操,宋江的梟雄邏輯。

  英雄則何為呢?英雄則為芸芸眾生而發,不是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而是通過自己的所做所為,提升大眾的公心,為建立更好的美好社會而奉獻所有。故英雄的故事,業績,就如黑夜的明燈,照著我們前進的路。

  雖然英雄梟雄都來自我們的內心,可說是同源,就如一棵大樹,它的兩根樹枝也是一南一北,沒有交集。我們前面所說的第四問,我們應該還有追尋的方向,我們應該還有提升的方向,我們不應限於混沌。

武二哥在孔家莊上,他是如何思考的呢?

  樓主想,他是應該到了第二重境界,他開始懷疑善與惡的鬥爭了,也就是說,看善不是善,看惡不是惡了。顯然,與宋江一席話,宋江那是大喜,這位兄弟居然能跳出善惡看問題,不簡單啊,如此能力,日後必能助我啊!

  不過我想,以武松之公心,是與宋江不同的。臨別一席話,暴露了宋江為己打算的嘴臉,這樣的人,哪是武松求道的隊友呢?

第五回 宋武的分道揚鑣和二龍相聚

觀全書,宋江的狐狸尾巴一直藏的很好,從書中,大部分人能指責宋江利欲熏心,把眾兄弟當成自己功名的踏腳石,手段很辣,嘴上卻高舉仁義大旗。但是,宋江具體的惡好像也說不出來。但是武宋為何決裂?全書中,宋江初次見面就說聞兄大名,如雷灌耳之類的,好像就兩人。

  一是武松:宋江道:「江湖 上多聞說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卻在這裡相會。多幸!多幸!

二是魯智深:宋江答道:「不才何足道哉!江湖上義士甚稱吾師清德;今日得識慈顏。平生甚幸。

  可見,宋江可不是對所有人廢話的。名著惜字如金,武魯二人在作者的分量,可見不同。

  不同,這二人又有所不同。宋江對魯智深明顯是虛偽客套,對武松真摯的多!用清德和慈顏來形容魯智深,雖然不能說大錯,但是明顯的就是客套。宋江對武松的看重,可說是書中第一。當然,武二哥如此英雄好漢,也當的起。

但是,為何武松與當初曬淚結拜的人決裂了呢?

  當然書中沒有詳細寫,但書中留了線索!

  武松在張都監行陷害之計策,把武松收監關押,意圖結果武松性命。武松此關顯然是人生的一大難關,引發了鴛鴦樓血案。

  此後武松逃難江湖,再見宋江,宋江大喜。宋江就欲拉兄弟一把,讓武松與自己同行,去花榮處避難。

  我們且看武松對答。武松道:「哥哥怕不是好情分,帶攜兄弟投那裡去住幾時;只是武松做下的 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發心,只是投二龍山落草避難。亦且我又做了頭陀,難以和哥哥同往,路上被人設疑,倘或有些決撒了,須連累了哥哥。便是哥哥與兄弟同死同生,也須累及了花知寨不好。只是由兄弟投二龍山 去了罷。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

武松回答真令人佩服。在這麼一個危機的關頭,還能替宋江和宋江朋友著想,不愧為英雄好漢。武松並不反對招安,武二哥也願意過正常人的生活。宋江感佩,就沒有多啰嗦了。

  不知道諸位同不同意我的看法:我們的真面目往往在自己最親密的人和最要好的朋友才能吐露出來。宋江也是如此!在自己最看重的武松面前,在臨別之際,宋江說了全書迄今為止的真心話!

  宋江道:「不須如此;自古道: 『送君千里,終有一別。』兄弟,你只顧自己前程萬里,早早的到了彼處。 入夥之後,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攛掇魯智深投降了,日後但是去邊上一槍一刀博得個封妻蔭子,久後青史上留得一個好名,也不枉了為人 一世。我自百無一能,雖有忠心,不能得進步。兄弟,你如此英雄,決定做 得大事業,可以記心。聽愚兄之言,圖個日後相見。」

人說了,宋江如此說,初看沒毛病啊!確實如此,但此段話禁不得細看,反覆看!

1.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攛掇魯智深投降了。攛掇魯智深投降,簡直露了宋江一片為武松打算的真心啊!

  顯然,這句話重點如此:兄弟啊,碰到招安的好機會,千萬不能放過。什麼?你說招安萬一朝廷對領頭的魯智深不利,那怎麼辦?兄弟啊,話是沒錯,但要我說,自己的前程才是主要的。至於魯智深領頭的,朝廷或許可能對他們不利,但是兄弟那時候可以儘力量去維持幫助魯智深嗎!實在不行,也沒有辦法是不是,還是自己的前程最重要啊。

2.我自百無一能,雖有忠心,不能得進步。

  兄弟啊,不是我想在體制內升官發財,怎奈沒有人欣賞啊!功名利祿,那是人人追求的,大丈夫生當鼎食,死當鼎煮啊!

  顯然,聞玄歌而知雅意,武二哥絕頂聰明,開始心下沉吟,此後雙方顯然話不投機半句多!對比前面武松所說,我們就知道雙方人格差距太遠了!武行者聽了,酒店上歇了數杯,還了酒錢。此後,拜別。

我們看武松與宋江拜別的前後兩次對比:

  第一次:武松墮淚拜辭了自去。

  第二次:三岔路口,武行者下 了四拜。宋江灑淚,不忍分別;又分付武松道:「兄弟,休忘了我的言語。

  第一次,武松被宋江真情感動,留淚了。第二次,宋江感佩武松人格又高,能力又強,真的希望武松能有個好結局,或許能一輩子成為自己的好兄弟,流淚了。

  只不過啊,一個為自己打算的人怎能得到武松這樣人格的人傾心!!

  武松下拜了四拜,在這個三岔路口,與宋江開始分道揚鑣了!

而與魯智深的二龍山一聚,魯智深天生的俠義精神,無我的境界,這才能與武二哥互相印證,互相提高啊。

第六回 一盞青燈對古佛

這個世界的惡能靠武力盡除嗎?顯然不能啊。善與惡,就如陰陽,有善就有惡,武二哥此前以打盡天下不明道德的硬漢為己任,以除惡為己任,可是單憑個人的力量,能改變天下嗎?不行啊,最後差點自己都淪落魔道,墜入深淵。

  東風吹醒英雄夢,於無聲處聽驚雷。

武松此後反對招安,顯然武松修鍊已經到了第三重境界了,不再以大宋官府為白,也不以梁山為黑,世俗的黑白在武二哥看來,已經不再是標準了,他開始遵循自己的內心了。

武松就如行者,一直苦苦追求著內心的正義和理想。不過,這個黑暗的世界,武松求不到,武二哥最後選擇了佛,六合寺出家,平靜了心中種種的善惡衝突,樓主相信,武松最終他有所悟,他求到了答案。否則,作者不會說武松活到了八十高壽。至於宋江飲毒而亡,作者只給了我們因果報應的解答,作為現代教育的我們,也許其中的思考更應該能超越施耐庵先生。 (全文完)


推薦閱讀:

在都柏林談談電影和文學
諾貝爾文學獎是不是在「亂劈柴」?
法語專業前輩推薦應讀的法國文學書
人文社不僅有「哈利·波特」,還有很多其他的優秀兒童文學……
文學史增添

TAG: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