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教學】關於橫拍反手拉球以及相關內容的一些體會

乒乓球興趣部落

首先一個問題,業餘反手拉球是為了什麼,反手拉球的目的性應該很明確:為了給正手創造機會,過渡,防守,當然,當反手強到可以媲美歐洲兇猛打法,那也無可厚非了。

這個問題延伸下去,就是一個,反手到底要旋轉,還是速度,個人意見,要旋轉,製造旋轉為正手創造機會和空間,高吊創造機會,側旋創造空間。速度不要嗎?不,速度是反撕反帶,過渡球,防守要的,一個良好的擺速,能夠封死對方的高質量弧圈,為自己的進攻就埋下了伏筆。反手個人不提倡前沖弧圈打法,一則,能前沖的都能反撕回去,有前沖那工夫不如擺速加快,封一個角度,為下一板創造機會。二則,前衝動作太大,一旦還原動作慢,被防死,得不償失。

下面說說各種拉球手法,以及身體大致位置。

本人是橫板雙面反膠打法,全外套,蝴蝶。圖的就是旋轉,在彈擊上一樣不弱。這裡就針對外套的反手拉球做心得說明。至於國套,現在有點迷茫,畢竟太久沒打國套,但是手法應該不會差太遠,局部小範圍調整的問題,不作闡述。

一 近台反手拉弧圈球。

近台反手拉弧圈球,動作要領是動作小,前提是判斷正確來球旋轉,近台也可以拉出前沖,高吊和側弧,全是手法問題。

近台擰,高端技術,現在越來越多業餘球友也運用,擰弱下旋簡單,手腕抖動,帶點挑球就可以。擰弱下旋的側弧需要在擊球瞬間,球拍作傾斜狀,不是垂直於球台,有70到80度,觸球的左下部,以右手橫握球拍為例。手腕翻轉向外畫圈。擰弱下旋,前臂動作無須太大,動作太大反而造成球線路不穩,易飄。擰高吊弧圈則是球拍由下向上的過程中,在球的底部觸球,也不能說是底部,是球的下方,或者是來球的中部,手腕向上翻轉,同擰側弧動作,上臂前臂動作不大。這裡的旋轉製造主要在於手腕的翻動速度,由於來球弱下旋,吃球不會太深,所以手腕翻轉速度影響了回球質量。擰弱下旋可以做出假動作迷惑對手,需要長期練習,把高吊於側弧動作做小,幾近相同,便有了迷惑性,更重要的,在這裡,必須指出,擰弱下旋要的更多的是角度,是你的下一板的構想,是給正手相持,還是壓反手找機會側身。這才是這個球的最終目的。順便提及,要想近台沖前沖,最簡單的就是反撕,當然也可加假動作,作出擰的動作來迷惑對手,卻是反撕一板,沖一板前沖,這種球要加前臂的爆發力,還有腳步的快速移動,如果自己沒那身體條件,衝過去效果不好,反而失了身位,盡量遵循以球尋套路,才是好的。

近台擰強下旋,時常看張繼科做近台擰這個動作。說實話,弱下旋也就罷了,強下旋對於業餘球友,實在是難事。最基本的一個問題就是,手腕的強度。你的手腕到底有多強,手腕鬆了,發不上力,手腕緊了,太僵硬,擰不出好弧線。本人擰球把手腕擰到痛,甚至現在手腕可以扳動聽到咔嚓一聲。言歸正傳,擰強下旋,就去學張繼科,看比賽視頻的時候,認真看播放的高清慢動作回放,簡單說來,幾個要點。一,手肘為軸心,手肘是擰強下旋的根本,手肘不穩,則一切徒勞。二,手腕向下球拍幾乎平行於球台,在來球落台後,手腕向上向右翻動,畫圈,同時前臂以手肘為軸,向上向右轉動,手腕轉動速度快於前臂速度,協調。三,關於吃球,吃球的深淺,決定了這種球的質量,如果沒吃住,可能直接下網,在球拍上旋轉抵消不了,擰一個吃一個。所以,在觸球瞬間,一定要發力,要敢發力。翻動手腕要盡量在吃住球的情況下,要是自己感覺練了許久依然吃不住球,還是老老實實搓吧,別折磨自己。四,擰高吊和側弧的區別。同擰弱下旋,擰強下旋也可製造出高吊和側弧,這裡說來,高吊是相當難,本人自己擰強下旋,基本都是側弧居多,高吊甚少。手法同擰弱下旋。補充說明,擰強下旋,要盡量用底板的底端,用膠皮的末端,這個問題在於,這裡的轉動幅度,速度更能製造好的弧線,往往擰上去,落台即拐,側弧效果明顯,對手如想強行側身,不熟悉者往往會漏球,這裡製造的是一個逆旋轉,相對於右手選手正手正常拉弧圈球。擰強下旋實在是個很難很難的技術,如有興趣,第一加強手腕訓練,第二多找感覺,多看視頻,看馬龍張繼科如何用力。還有個問題,關於腳步,擰球一般是右腳向上提,身體呈弓形,反彈狀把球噴出來,擊球過後務必回位,求側身或者反手壓制。

近台反手拉前沖,近台反手拉前沖實在有點不科學,強下旋根本吃不住球,這裡就不說明了,有興趣的朋友自己去試,要是成功了,望指導。

近台反手接上旋球。近台反手接上旋球,以側抹,反帶,反撕為主要技術。側抹,這個技術個人感覺用最好的還是水谷隼,請看他接上旋逆旋轉發球,側抹這個動作小,手腕成立狀,與球台基本垂直,在判斷來球旋轉方向的基礎上,弱砍一下,或者只是輕輕抹一板,只是要注意力度與旋轉的控制,盡量運用到位做小球,讓對方不易起板上手。反帶反撕這裡不做闡述,主要是要說明,反帶反撕一定要有角度選擇,打比賽時盡量能控制住對方,不可隨意。

補充說明,何時脫板,這是近台處理球的最關鍵問題。手法到位了,卻發現球飛了,為何,脫板時機不正確。擰球盡量在還未把球帶到網高時脫板,讓球有一個自然的弧線飛行過去,落台速度便有所保證,若是到比網高時脫板,往往會造成高吊直接飛出台,不說天花板,打打旁邊桌還是有可能的。近台前沖,也是盡量保證滯板時間不長,以擺速取勝。上旋球,如是切球,或者側抹,瞬間發力,不可使球長時間獃滯板上,否則回球易出台。

器材導購1國人正手套膠一定要用狂飆三嗎?2新球改革,你還用40毫米賽璐璐球?3馬龍用W968,里約奪金,你想試試嗎?4兩面異質球拍的頂級之作!!!


推薦閱讀:

關於戴玉的一些規矩(很有用吆)
2016年讀了140本書,向你力薦這一些(上篇)
命理閑扯:給新手算命同學的一些建議
給等待一點耐心,給愛一些機會。愛,始於相遇,止於被動~~。
明報的一些舊聞00.7.9

TAG:教學 | 內容 | 關於 | 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