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成為孩子的情緒管理師?

2013-12-13 黃岡中學學習方法指導中心

如今,情商的重要價值已經為絕大多數人所認同,而人們評價一個人的情商如何通常會看這個人對於自身情緒的控制力。事實上,家庭是孩子學習情緒能力最重要的開始,父母更是孩子最重要的情緒教練,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情緒教育問題上通常「手足無措,煩惱不已」。今天【黃岡學法指導中心】指導家長如何管理孩子的情緒。

  孩子情緒學習經驗深受父母的影響,父母同時也是穩定孩子情緒的最主要來源。父母本身應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挫折忍受度高。提高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是現代父母的必修課。

一.三個步驟破解孩子情緒密碼

  培養情緒能力,愈早開始愈好,且要注重方法和技巧。在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時,父母可採取以下三個步驟:

步驟1: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

  如果孩子出現情緒反應,父母要先用傾聽的技巧,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知道你願意理解他的感受,就會慢慢將心情沉澱下來。

  情緒是自然產生的主觀感受,因此沒有對錯之分。它一旦湧現就需要有效抒解的管道。在孩子出現負面的情緒時,大人往往會壓抑孩子情緒,而不能提供孩子一個實際練習面對和處理負向情緒的機會。如此一來,孩子表面上可能沒事,但內心那股氣依然存在,情緒垃圾愈積愈多,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不過,接納孩子的情緒,並不代表同意孩子的行為,更不是放任孩子把情緒表現當成工具,對父母予取予求。要讓孩子明白:所有的感覺都是可以被接納的,但是不當的行為必須被規範。

步驟2:協助孩子覺察、表達情緒,並釐清原因

  父母要像一面情緒鏡子,運用言語反映孩子的真實感受,協助孩子覺察、認清自己的情緒,回應孩子的感受,可以讓孩子明了自己的感覺。用開放性的提問方式,引導協助孩子正確表達情緒,。找到情緒反應的真正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然後對症下藥。

步驟3:引導孩子調整認知,思考解決方案

  等孩子情緒緩和下來,引導他調整認知,從另一種角度看待引起他困擾的事情。引導孩子往積極的方面思考,幫助孩子脫離負面情緒。

二.四個處方箋提升情緒力

處方箋1:身心覺察,換個想法更好

  情緒管理的基礎是自我覺察。父母要多和孩子談感受,讓孩子和他的感覺在一起,幫孩子把潛藏的感覺引發出來。孩子的情緒反應,特別容易牽動生理的變化,平時可多和孩子練習身體放鬆技巧,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情緒覺察力,穩定情緒波動。

處方箋2:愛與肯定,累積快樂存摺

  童年積存的正向情緒,是孩子未來遭遇挫折時可吃的老本。正向情緒可拓展孩子的認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反的,負面情緒會削弱孩子的忍受度。正向的情緒經驗存得愈多,孩子就愈有勇氣面對困境,消除負向情緒。

  但建構孩子的正向情緒並不是教孩子盲目的樂觀,或者否認、避免負面情緒。充足的安全感、肯定孩子的自我、溫暖熱情的家庭氣氛等都能為孩子架設一張「情緒安全網」。

處方箋3:親子共讀,豐富情緒語彙

  能夠表達自我感受的孩子,比較不會把情緒反應在行為上,也比較不容易把情緒轉成生理反應。由親子共讀,讓孩子累積豐富多元的「情緒語彙」。情緒語彙幫助孩子標示不同情緒狀態,學慣用適切的語言描述自己確切的感受。

處方箋4:身教重於一切

  良好的典範勝過千言萬語。在處理孩子情緒之前,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處理情緒時要言行一致。孩子會透過觀察、模仿,不斷吸收父母因應情緒的風格,在孩子面前適當表現你的情緒益顯重要。偶爾和孩子分享自己如何從錯誤中學習的往事,也有助於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

  【黃岡學法指導中心】的教育專家認為:孩子的改變需要時間,培養情緒力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不要急於求成。只有父母投入時間和耐心,運用技巧和適當的方法,才能調好孩子的情緒體質,讓孩子可以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推薦閱讀:

家長要多關心孩子的情緒變化
你知道情緒不穩定的表現嗎?
張小嫻經典語錄-別讓壞情緒慌亂了心
情緒與生命(下)
追女孩聊天技巧:抓住她的情緒打破沉默

TAG:孩子 | 情緒 | 父母 | 管理 | 情緒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