懇談李:與自卑者一席談 - 心理自助精品文章 - 社交恐懼症朋友之家論壇

懇談李:與自卑者一席談

生活中,許多人實質上都有一定的潛能甚至才能,只不過自我評價很低,總是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自己瞧不起自己,在這種負性的暗示下,以至於在無形中錯失了一次次原本可以成功的機會。非但如此,還可能因此而整天情緒低落,意志消沉,自覺生活在灰暗的天空下,甚至到了興趣越來越狹隘,食慾越來越差,性慾越來越低,交往逐漸減少,走向孤僻與自閉、沮喪、失望甚至絕望的地步。這就是自卑者的整體畫像。自卑是一種通過不合理的方式,尤其是過多地與他人進行不科學的比較而產生的自我否定、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阿德勒有一本名為《自卑與超越》的論著,談到了自卑是每個正常人都有的情感。他指出,人之初都或多或少地隱藏著一種深刻的自卑,這可以從每個嬰兒柔弱和無能為力中找到根據。自卑感是兒童拼搏奮爭的驅策力和起始點,它決定著兒童的生活方式、目標與風格。它作為驅動力,極力克服前進中的障礙,超越自卑,贏得自信與自尊,從而走向成功,實現自我。因此,他認為,自卑可以屬於積極的情感。可是,我們這裡所要討論的自卑,不是成長過程中有動力作用和積極意義的自卑感,而是一種病態的自卑,相當於「自卑情結」的簡稱。(以下不再說明)自卑情結,是指一種根植於潛意識,也時常被認識到的過低的自我評價,它使當事人漠視自己的潛能,消蝕自己的意志,淡漠自己的情感,妨礙自己的認知,令自身的心理機能全面退縮乃至退化。伴隨著這種認識機能的是「我不行」,「我真的不行」,「什麼都不行」,「怎麼也不行」「我就是不行」……這樣一連串的意識與潛意識,它們經常在自卑者的腦海里盤旋不去,阻止著他向這個世界開放,降低了面對問題、參與學習的能力,令其精神一再退縮,以至於發展到最後產生了嚴重的心身病症。以下我們運用心理理論來檢視自卑的種種側面,並在此基礎上提供超越自卑的對策。用精神分析法剖析自卑的形成機理自卑感強烈的人,往往是在學習、工作、生活等社會實踐中,曾經有過極大的困難、逆境、挫折與失敗,或本來就有著身體缺陷、疾病等造成心理挫折而難以化解,內部歸因為自己的無能,進而產生自卑。可是,另一些也經歷相似磨難的人,卻依然保持了自信。例如:失聰不失志的貝多芬、集盲聾啞於一身的著名學者海倫·凱勒等,不愧為挑戰自卑的楷模。因此,也可以說自卑不完全取決於外因,更有內因,即個性的完善程度。一個謹小慎微、內向、孤獨、偏見、完美主義的人,是特別容易導向自卑的。性格是遺傳因素、智能天賦、後天環境與教養的綜合產物,前二種基本恆定,較少差異,而環境與教養卻千變萬化,在性格形成中佔有重要性地位。各種性格特質的形成與小時候的種種經歷,尤其是家庭、學校的教育密不可分。在過分嚴厲而缺乏關愛、專制而缺乏民主的父母的監護下長大的孩子,自卑感比較重。這種父母的教育傾向(越嚴格越好;棍棒底下出孝子……)決定了對孩子的批評、挑剔、處罰多於肯定、鼓勵和讚賞,結果就是孩子無法感受進步的歡欣,成功的喜悅,卻只能在不斷的反省自我中檢查自己的「錯誤」、追求所謂的「完美」,無法看見自己的長處,滋生並培養喜歡自己、悅納自我的情感體驗。這種父母對孩子的過失不是理解、寬容與勉勵,而是指責、謾罵甚至侮辱,造成孩子對犯錯誤有種神經質的恐懼,傷害了孩子心理的正常發育。自卑伴隨抑鬱。能力不足,作為少年兒童成長現象的一種必然,不是被允許讓孩子們平和理性地接受,而是讓其帶著怨恨不得不很委屈地承認,是上述不良家庭教育的一個特徵。這種教育下的孩子不僅恨父母,也恨自己。因為不能、也不敢公開表達對不民主的父母的不滿,不敢抗議,所以只能通過壓抑把這種敵意轉化為焦慮、恐懼及不安全感。這樣,不但形成了強烈的「我不行」的自卑感,而且還因為愛的匱乏而對自卑本身有著特殊的敏感。這句話的意思是,一方面自卑,另一方面對超越自卑的渴望過分強烈了,以致於時時刻刻為自卑而煩惱,為不能順利地克服自卑而焦慮,進而在屢遭失敗的挫折感之下產生抑鬱。自卑、抑鬱相互影響互為因果,最常見的最典型的自卑情結,經常可以從抑鬱症患者中發現。忽視縱向比較、特殊性是自卑者的思維自卑總是在對比中形成並加深的。有一個教師,很自卑,有社交障礙,一遇到同事就會手發抖。可是,當她面對自己的兄弟時,挺正常的。而要是與一些小孩子們一起玩,玩得也挺開心的。這是為什麼?因為她總是想著要勝過同事,至少也不能在同事面前丟臉啊,同事對她來說就成了一種競爭性的存在,是必須加以比較的對象,如果自己有什麼能力(當前就是社交上的應對自如、從容不迫)竟然比不過對方而且被披露出來,就很糟糕了。就是這樣的比較,不肯承認自己有局限性的想法,令自己感到尷尬,覺得不適,心理失去平衡,無法面對同事,從而產生社交困難。而與兄弟的關係相對自由、放鬆,沒有壓力,無需進行比較,所以也就能自如地交往;至於那些小孩,更是不在話,因為他們還不懂事,不屑成為自己的比較對象,他們也不會發現自己有何拙劣表現,故爾玩得不亦樂乎。深入探討自卑者的比較模式,可以發現他們常常希望自己無所不能,希望自己什麼都比別人強。他們喜歡比總體水平,苛求自己,不允許在某些方面不如人。他們過分重視某些價值,而忽視了另一些重要價值。或者用平均主義的辦法來分配價值。在他們認定的價值上,他們太執著了。如果在這個方面(如上述社交障礙的教師,很在意與人交往時的能力,怕出醜)不如人,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了。他們沒有認真想過人各有所長(這個老師教學上年年先進),也各有所短(只不過社交上有些困難),因此根本不必自慚形穢或自輕自賤的。他們忽視了每個個體的差異性與特殊性。另外,在他們的比較方式中經常忽略的是時間因素。他們漠視自己的進步,一味地苛求於自己。他們很少或不屑於進行今天與昨天的縱向比較,難以為比較中獲得的進步而歡欣鼓舞、自強不息,卻固執於與別人的橫向比較,顧影自憐、自暴自棄。在進行橫向比較時,又習慣於與現實中最好的、楷模式的人物進行非理性的比較,從而更覺得自己的能力每況愈下,自嘆勿如。這正是他們經常感到自我挫敗的原因。你如果告訴他們可以另闢蹊徑,開發自己的特殊才能而出奇制勝,他們會感到不可思議。他們很不情願承認哪怕是必然的失敗與自己無法超越的無能,不承認人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局限性。缺乏理性也是難以超越自卑的原因之一。自卑者的心理根源在於潛在的自負與自我中心自負與自卑是一對孿生子,而它們的母親是自我中心。自我中心者的心理活動,很多時候是這樣的:我應該成為人人羨慕的人;我可不能在別人面前出醜;如果讓別人知道我有所不能就會有失自尊;我不應該被人看不起;哪怕我知道自己實際上不能做某些事,也不能當著他人的面承認它;……所有這些思想意識的核心,就是唯我獨尊,自我中心。自己把自己理想化了的種種觀念構成了霍妮所說的「自負系統」。這種系統,會用各種「必須」來強化自己的形象:我必須受到人人尊重;我必須能避免任何錯誤;我必須對每一個人都有禮貌;我必須每天都做出成績;我必須在什麼方面都不落人之後;我必須……這些「必須」,象是暴君一樣強制性地命令當事人不惜一切地追求某種虛假的目標,維護自負系統的完整性。而實際上,這種自負的目標一開始就是虛假的,也就註定了它的追求必然是失敗的,於是就產生了神經症。當自負系統運轉起來的時候,可以帶來一時的熱情高漲,意氣用事。但在挫折之後,立即就變得沮喪灰心、頹廢和不知所措。從自負走向自卑,易如反掌。這當中缺少的是彈性,靈活性。自負者對自負的虛假目標追求十分機械刻板,自然會影響到對挫折歸因與認識的片面性,走向極端。這樣,當挫折發生時,最容易產生對自我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善,憎恨自己的無能為力,由此強化了自卑感,使自己變成了低人一等的「賤民」。不管是自負還是自卑,都是過分關注自我的必然結果。自卑-自閉-無學習性-發展停滯-更自卑…是自卑者的惡性循環自卑不僅是個性發展的一個結果,它反過來還會對個性發展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這種自卑對個性的反作用,可以從自卑-自閉-無學習性-發展停滯-更自卑…這個循環方式一目了然。一個自卑的人,對別人與外界的興趣會減低,對一般的刺激很少做出積極的反應;不但如此,他們還要極力迴避刺激,不願與人交往,不想研究問題,不願承受壓力,心理上消極退縮,個人傾向於自欺欺人地認為喜歡孤獨,愛好沉思默想,苦思冥想,甚至於胡思亂想。這樣的退行心理,使其與社會產生隔離,與新生事物缺乏聯繫,個人所面對的都是早已習以為常的自我的狹小天地,坐井觀天,作繭自縛,視野狹隘,觀念陳舊,失去了一個個鍛煉自己才能的機會,把風險估計得很大,看不到任何進步的可能,感受不了任何成長的喜悅,也漸漸麻木於得過且過,讓希望的火種泯滅,個性停滯不前。自卑者的開放性、學習與創造性都很差。「我不行」的預感,通過預言的「自勝效應」得到了驗證。不良的自我暗示,令自卑者越來越覺得自己所認定的「我真沒用」,通過惡性循環,被「證明」完全「符合事實」。這個負向的皮格馬利翁(Pygmalion)效應,使自卑者更加喪失信心,更加覺得自己就是墊底的命。自卑者的最後歸宿就是宿命論,悲觀論。放棄努力就是一種邏輯的結果了。沒有外因的介入,扼制上述的惡性循環,而讓自卑者自己覺悟,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們總有很好的理由來維護他的自卑論調,把「我不行、就是不行」當成是推卸責任的借口,並不自覺地從自卑中獲取某種逃避義務、規避風險等精神利益。以自卑的無能為理由來為自己的懶惰進行辯護者也不在少數。 習得性失助是自卑者最生動的心理學描述習得性失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M·塞利格曼杜撰的術語,指這樣一條普遍法則,即失助是由於處在無可逃避或迴避的有害的、不愉快的情境中所產生的一種習得性狀態。在比擬人類產生這種效應的實驗演示中,對狗進行反覆的不可躲避的電擊,就會造成一種非常嚴重的病理性失助,這時,即使給它一條逃跑的通路,這隻狗也不會逃跑。還有一個實驗是關於跳蚤的。把一隻跳蚤置於一個四壁及頂蓋都透明的杯子中,一開始它總是不斷地試圖跳出這個杯子,幾經碰壁,就漸漸地放棄了這樣的努力。最後,就是打開這個蓋子,它也不會再跳起來企圖逃走了。跳蚤通過學習,習得了「跳也無用不如不跳」的生存法則。在自卑者的自卑心理作用下,產生了「我不行」的預期,於是就漸漸學會了不努力,(我怎麼努力也無濟於事)。這樣的狀態時間一長,就變成了某種習慣。這種習慣就是「自卑者的習得性失助」。在學校里很多學生的天資其實挺好,可就是因為陷於這種習得性失助的狀態里無以自拔,從而放棄了自身的切實努力的。遇上好老師,一經點拔,自信滋長,那扇通往成功的大門就豁然打開了,成績可能就會蒸蒸日上,匪夷所思,令原來對其已形成偏見的某些人感到「士隔三日當刮目相看」了。自卑者的習得性失助與M·塞利格曼所謂的失助,有著這樣的不同:後者的起因「有害的、不愉快的情境」是「無可逃避的」,而且是客觀的;而在自卑者的情況下,這種不愉快的情況本來是可以避免的,卻又是預期的,命中注定的會來臨的。高度自卑的抑鬱患者,之所以很難矯治,原因就在於這種習得性失助的頑固性。 突破自卑的幾條黃金法則¨ 學習森田療法包容問題,建立正性暗示阻斷軀體化自卑者要承認自己有一些心理問題,允許自己帶著一點問題來學習生活,不急不躁,在學習中提高自我。對於比較嚴重的軀體化癥狀,如頭暈頭痛、心悸乏力、食欲不振、失眠健忘、性慾低下等,也要首先考慮把它們包容進來,而不是為此感到焦慮與抵觸。非但如此,還要儘可能地對自己進行正性的自我暗示,比如,我會好起來的;我相信自己會不斷進步;這點問題應當不在話下;心理健康的目標一定能達到;超越自卑,增強自信……軀體化的癥狀,只要是屬於神經症的,都不必太關注;因為你越是關注,它就越是頑固,越是嚴重。「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對癥狀不理不睬,它帶來的精神困擾就隨之減輕了。而只有在不被癥狀所困擾的情況下,我們才能更好地學習如何超越自卑情緒的糾纏。¨ 認清自己有局限性的事實,放棄完美主義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一個人都是能力有限的,我們不可能隨心所欲。我們經常會有遺憾,不能如願以償。我們不可能什麼都比別人好,比別人強。我們承認自己的無能,無知,無助。我們是一種不完美的存在。 只有想像中的自己可以是完美的,而我們卻生活在現實中。 完美主義的自我要求之下,最容易產生自卑感了。我們不需要完美主義。 人,總是會生病的,總是會死亡的。 拚命地追一個完美的自我形象,就會變得易激惹,心理承受力就會下降,而它又為自己的挫折感加重提供了一個不良的人生哲學基礎。而挫折感經常是形成自卑感的催化劑。所以我們要愉快地接納一個不完美的自己。¨ 重視獨特性的價值,建立自己的個人風格我不必樣樣出色,但我可以有自己的特色。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我以我的獨特性在人群中找到自我的價值感,而決不試圖什麼都比別人好。我不嫉妒別人在他的領域裡取得好成績,也不為自己某些領域的落後而憂心忡忡。我堅持我的方向不後悔,我堅持我的價值不放棄。我的自尊心是由我自己來維護的,而不是靠他人的肯定、讚賞、恭維來維持的。我是我,我是唯一的,無人可以與我完全相同的,無可替代的;就為了這個,我也有十足的理由喜歡我自己,熱愛生活。我相信自己通過持續的努力會建立自己的風格,找到自己社會中的位置。許多成功人士也不過是在自信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而已。¨ 開放自我以提高學習性,增強自信以突破自卑者的惡性循環自卑者的惡性循環並非一個穩定系統,因為當事人是一個有生機體,有著主觀能動性。有了主觀能動性的人,就可以變自卑為自信,變封閉為開放,從而打破自卑者的惡性循環。打破惡性循環之後的因果鏈是這樣的:自信(基本自我肯定的不怕挫折、甘冒風險、面對問題、積極干預的內在精神)——開放自我(有希望地)——介入現實(勇敢地)——接受刺激(坦然地)——解決問題(認真地)——增長才幹(必然地)——收穫成果(欣慰地)——增強自信(正反饋地)——更加開放——更多的學習性與更好的創造性——面對更多的問題——更高的才幹……這正是與自卑者的惡性循環相反的「自信者的良性循環」。從主觀能動性、自信著手,正是打破惡性循環的關鍵。而一個人自卑與自信,是可選擇的;正如一個悲觀主義者與一個樂觀主義,對同是半杯水的評價各不相同:一個說「唉,只剩半杯了」;另一個說「啊,還有半杯呢!」——自卑與自信也不過是不同的自我評價而已。你選擇自卑便有理由自卑,你選擇自信便有理由自信。而你一旦選擇了,自卑者便擁有昏暗的惡性循環,而自信者則擁有光明的良性循環。孰優孰劣,何去何從還不一清二楚?¨ 了解習得性失助以克服惰性,強化意志努力以求機能自主習得性失助的自卑者,最大的困難在於改變自我時的巨大惰性。「我反正沒用,所以我才懶得動呢。你讓我試一試,我倒要問你,我萬一又失敗了呢?以前那麼多的失敗,我還不知道我自己有幾斤幾兩啊?我是沒救了。橫豎都一樣,我就這樣過了」,自卑者這樣想道。那隻跳蚤一直不再跳,已經有些日子了,而那個杯蓋打開與否,它早已不去關心更不想去注意了。所以,自卑者要反思,是不是形成自卑時的情境與現在已今非昔比?是不是可以再試一試?Try and try, try again.(試一試,再試一次!)成功與絕望往往只差一步!另外,也許我們開始時興趣不大,投入的積極性不高,但隨著事情的開始、深入、發展,說不定我們的興趣會提高,會從嘗試中汲取力量,產生新的興趣增長點,動機被有效地激發起來呢。——這正是「機能自主」。奧爾波特引用了一個例子說明了機能自主這個概念:「……一個大學生剛開始學習一門課程時,很可能是因為這門課是必修的,或因為家庭需要,或由於時間寬綽而選取學,但也許在最後,他會完全被它所吸引,或者一輩子迷戀這門學科了。這裡,原發性的動機也許喪失殆盡,達到目的的手段本身卻變成了目的。」自卑者何不勉勵自己帶著冒險精神參與某種活動,哪怕是那些以前令自己感到害怕的、通常要迴避的活動,然後穿過習得性失助,借道機能自主,持之以恆地努力以求漸漸形成並鞏固自信,抵達成功?自卑不可怕,可怕是沉湎於因自卑而造成的惰性,陷落於自卑者的惡性循環而不醒悟!不自救! 英美人經常強調的一個重要詞語就是嘗試try。沒有嘗試,就沒有成功。勇於嘗試,甘於冒險,善於開拓,生活的疆界才會越來越開闊,人生的視野與疆界才會越過常規,越過傳統,走向創新,走向成就。走!試一試去,再試一試去!Try and try. Try again.

推薦閱讀:

亞投行,國際金融體系新的一頁(權威論壇)
振波浪清中國詩聯論壇對句專題  (12701...12800)軍民挽臂膀,南海長城紅日千秋耀
模擬天下論壇 - Archiver
五四運動:留下怎樣的遺產? |歷史天空 - 雅虎論壇
【教育論壇】蒙氏、杜曼與讀經

TAG:心理 | 朋友 | 恐懼 | 文章 | 社交恐懼症 | 自卑 | 恐懼症 | 一席 | 精品 | 社交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