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島:歷史與主權》日 井上清(連載三)

釣魚島·歷史與主權 (作者:[日本]井上清)

這一群島不僅在經濟上如此重要,在軍事上也極為重要。如果在這裡建造軍事基地,就等於把槍口架到了中國的鼻子底下。……釣魚群島沒有任何條約依據,是日本乘甲午戰爭勝利,掩過中國及其他國家的耳目竊取的。……它現在的歸屬,除了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外,不能有別的歷史學的結論。

第三章 眾所周知,釣魚島自明朝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日共的見解和《朝日新聞》的社論說:關於「尖閣列島」的記錄「自古以來」在日本和中國的文獻上就「有所見」,但都沒有明確表示那些島嶼是中國領土。似乎他們充分調查了古代文獻,但實際上他們一份也沒看,只是在那裡信口雌黃。不用說,在1867年以前,中國、日本都不會出現關於「尖閣列島」的島嶼記錄,並且關於釣魚島及其附近島嶼的「古時」(指1867年以前)記錄,在日本也只有一份,那就是林子平的《三國通覽圖說》(1785年版)的附圖——「琉球三省並三十六島之圖」。如琉球 政府聲明所說,它是根據中國冊封副使徐葆光的《中山傳信錄》 編成的,所以其價值不僅不低,而且極高。這一點在後面還要做 詳細敘述。   在琉球人的文獻中,釣魚群島的名稱也只出現過兩次。一次是在琉球王國執政官向象賢於1650年所著的《琉球國中山世鑒》①卷五中;另一次是在琉球出生的大儒學家、地理學家程順則於 1708年所著《指南廣義》的「針路條記」一章及附圖中。在《琉球國中山世鑒》里,自中國冊封使陳侃的《使琉球錄》中摘錄了由中國福州至那霸的航行記事,其中出現了「釣魚嶼」的名稱,而並非向象賢本人所書。 ————————————————————————   ① 見伊波普猷、東恩納寬敦、橫山茂合編的《琉球史 料叢書》第五章。 ————————————————————————   另外,程順則的書是第一部向清朝皇帝和清政府介紹福州至琉球的往返航線、琉球的歷史、地理、風俗、制度等的書。寫有釣魚島情況的「福州往琉球」的航線記事,依據了中國的航海書 及中國冊封使的記錄。當時,程是以清朝皇帝陪臣的身份(皇帝之臣為中山王,程是中山王之臣,所以他是清朝皇帝的臣下之臣,故稱陪臣)寫的這本書。因此,這本書雖說是琉球人所著,但從 社會學、政治學的角度來看,它是一本地地道道的中國書。   總之,甚至可以說,日本及琉球在1867年以前實際上沒有一 份脫離了中國文獻而獨自言及釣魚群島的歷史文獻,這不是偶然 的。對琉球人來說,這些島嶼不過是散落在從中國福州到那霸來的航線上,此外沒有任何關係。因風向和流向的影響,從福建、台灣去釣魚群島是順風、順流,而從琉球去則是逆風、逆流。以當時的航海技術,除極為例外的特殊情況外,一般是不會從琉球去這些島嶼的。所以,琉球人有關這個列島的知識,只有先通過中國人才能多少有些了解。他們沒有能獨自記述有關這些島嶼情況的條件,同時也沒那個必要。   與琉球及日本方面正相反,中國方面有許多關於釣魚群島的文獻資料。明、清時代的中國人對這個列島十分關心,這是因為琉球冊封使回國時要經過列島附近。另外,15、16世紀的明朝政府為了防備倭寇對中國沿海的襲擊,必須對東海的地理情況了如指掌。   最早記載有這個列島情況的中國文獻是出自公元多少年呢?我無法確定。但至少在16世紀中葉,釣魚群島就有了中國名字。如釣魚島(或稱釣魚嶼)、黃毛嶼(或稱黃毛山,後又稱黃尾嶼)、赤嶼(後又稱赤尾嶼)等等。   被認為是16世紀所著、作者不詳的航海指南《順風相送》一書中的福州至那霸航線指引記中,就出現過釣魚群島。但這本書的寫作年代不詳。年代清楚的文獻有1534年從中國福州東渡去琉球的、明朝皇帝的冊封使陳侃所著的《使琉球錄》。書中寫道:使節一行乘船,是年5月8日,自福州梅花所出外洋,向東南航行。在雞籠頭(今台灣基隆)海面轉向東,10日過釣魚嶼。   十日,南風甚疾,舟行如飛。然順流而下,(舟)卻不甚動。過平嘉山,過釣魚嶼,過黃毛嶼,過赤嶼。目接不暇……十一日 夕,見古米山(琉球記載為久米島),乃屬琉球者。夷人(在冊 封使船上做工的琉球人)船上雀舞,喜抵家鄉。  中國第一次向琉球派遣琉球冊封使是在1372年,陳侃是第11 任冊封使。在他之前的10任使節出使琉球時也一定是出福州,沿與陳侃一樣的航線東渡——此外沒有其他航線。如果他們寫有使錄,裡面也一定會以某種形式記載有釣魚島等情況。可現在看來他們或許原本就沒寫,或許寫後早巳失傳了。陳侃之後,1562年的冊封使郭汝霖在他的《重編使琉球錄》中也說,撰寫使琉球錄始於陳侃。   郭的使錄這樣寫道;1562年5月29日,自福州出洋,「閏五月初一日,過釣魚嶼。初三日至赤嶼。赤嶼乃界琉球地方山也。再一日若有風,即可望姑米山(久米島)矣」。   以上引用的陳、郭兩篇使錄是記錄釣魚島情況的最早期的文獻。人們不僅應該注意到這一點,而且,陳侃將久米島說成「乃屬琉球者」,郭獨霖把赤嶼寫作「界琉球地方山也」,這也是很重要的。在這兩個島之間有條水深約2000米的海溝,沒有任何小島存在。所以,陳自福州東渡那霸時最先到達的琉球領土是久米島,故寫到這裡即是琉球領土;郭將中國東端的小島赤尾嶼說成是琉球地方以此為界的小山,表明他們是在以不同的角度記述同一件事情。   前面提到過,琉球的向象賢的《琉球國中山世鑒》以「嘉靖甲午使事紀曰」的形式,摘錄了大段的陳侃使錄。其中原文照抄了5月10日和11日的記事,並未加任何註解。當時琉球統治階層中,親華派與親日派的對立十分激烈,而向象賢是親日派的筆杆子。《琉球國中山世鑒》與其說是部客觀的歷史書,不如說它是為把親日派的立場當做正確歷史的、政治色彩很濃的書更恰當些。然而,即使是在這樣的一部書中還原文照搬了陳侃的記述,這說明當時不僅中國人,而且任何琉球人也明白:久米島是琉球領土的邊界,赤嶼以西不是琉球的領土。琉球政府聲明中說:「琉球方面及中國方面,任何一方面的文獻都沒有表明尖閣列島是本國領土。」但是,這「任何一方」的文獻.中國的自不必說,就連琉球執政官、最大的學者也清楚地承認釣魚群島不是琉球領土。然而琉球和中國的「任何一方」也絲毫沒有寫到那裡不是中國的領土。   誠然,在陳侃使錄中,只表明了到達久米島之前的赤居、黃尾、釣魚等島不是琉球的領土,但它們是哪國的領土呢?從這幾行文字中不能說明什麼,但郭講到赤嶼是琉球地方的界山。這個「界」是琉球地方與何地的分界呢?郭從中國的福州出航,經過了花瓶嶼、彭佳山等中國島嶼,又駛過了許多中國人早就知曉的、冠有中國名稱的一個個島嶼,到達了這個列島的最後一個島嶼——赤嶼。郭在此想到如果順風再行一日便可看見琉球領土久米島了,回首望來程感慨道,這個赤嶼就是與「琉球地方分界」的島啊。這個「界」肯定是與他離開的、現又遠隔座座小島的那個國家,即中國的分界。如果把這牽強附會地說成是琉球與無主地的分界,那他一定是對中國語言的表達方式過於無知了。   如此看來,陳侃在到達久米島之後才說這裡是琉球領土。這也不僅僅是廖廖幾個字,而我們應該抓住他記述整個航程的文脈——從中國領土的福州出航,經過許多中國島嶼,到達久米島,這樣一來就可以看清,他認為從福州到赤嶼是中國的領土。這對他及全體中國人來說是不言自明的。所以,他不會想到要特意寫出來這裡是中國領土,而到了久米島後,正因為他想到了這裡已不是中國領土,而是琉球領土了,才有意記上一筆。   日本政府、日本共產黨、《朝日新聞》等主張釣魚群島本來就是無主地。他們的推論大概和國土館大學國際法助教奧原敏雄在《中國》雜誌1971年9月號上發表的「尖閣列島主權與《明報》的論文」的推理邏輯是一樣的。奧原敏雄這樣寫道:陳、郭兩篇使錄只說明了久米島往前是琉球的領土,即在到達那裡之前的釣魚、黃尾、赤尾等不是琉球的領土,而沒有寫出這些島嶼是中國的領土。「《冊封使錄》是中國人寫的,所以如果他們意識到赤嶼是中國領土,就應該記述出來。」然而,他們沒有那樣記述,是因為陳侃和郭汝霖沒有這個意識。因此說,釣魚島是無主地。   的確,陳、郭兩位使節「應該能夠」以積極的方式明確記述赤嶼以西是中國的領土。但經常有這種情況,即使「應該能寫出」的東西,卻因沒必要就不去寫它。從「應該能寫出」卻不寫來斷定他們沒有「是中國領土」的意識,進而說那是無主地,這樣的推理邏輯實在大荒唐。並且,郭汝霖的「界」字的意思除上述曲解釋之外,可能再沒有什麼其他的解釋方法了吧?   還有一種文獻可以證明,至少在16世紀釣魚群島就是中國的領土。那就是幾乎與陳侃、郭汝霖同一時代的胡宗憲編纂的《籌海圖編》(上有1561年的序文)。胡宗憲是位著名將軍,他與當時在中國沿海四處作惡的倭寇打過幾百次仗,並把他們趕出了中國。《籌海圖編》的主要內容是總結作戰經驗,說明防禦侵寇的戰略戰術和要塞哨所的配置,以及兵器艦船的製造方法。   該書卷一《沿海山沙圖》的「福七」至「福八」記載了福建省羅源縣、寧德縣沿海的各個島嶼。其中有「雞籠山」、「彭加山「、「釣魚嶼」、「化瓶山」、「黃尾山」、「橄欖山」、「赤嶼」,由西向東排列著。這些島嶼是現在的什麼島,我還沒有一一做出考證。但這些島嶼位於福州以南的海面上,從台灣的基隆海面向東排列著,所以它無疑也包括釣魚群島。   這個圖表明,釣魚群島位於福建沿海的中國島嶼中。《籌海圖編》卷一收錄了整個遭受倭寇襲擾的中國沿海地圖,以西南到東北為序,但中國領土以外的地區都沒有編入,所以,找不出只有釣魚群島不是中國領土的根據。   1971年12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聲明指出:「早在明代,這些島嶼就已包括在中國的海上防禦區域內了。」其根據可能也是這張圖。實際上通過這張圖便可知道釣魚群島是處在當時中國防禦倭寇的防區內的。對此,日共的「見解」說什麼:「有尖閣列島『包括在明朝海上防禦區域內』的說法,但這與主權問題不是一回事兒。」然而,將非本國領土,而且是距本國本土最近也有200多海里的小島劃入防禦區,這種事只有將中國的釣魚群島納入自己「防空識別圈」的日本自衛隊等美國、日本這些近代、現代的帝國主義才做得出來。可他們卻把這種事情強加在明朝頭上,說什麼防禦區域與主權不是一回事兒。這不過是他們為釣魚群島無論如何也不是中國領土的謬論進行狡辯的一派胡言。

推薦閱讀:

媒體回顧釣魚島爭端:日本等國侵佔我利益陰謀史
爭雄釣魚島,打響反圍剿第一槍!(原創首發)
中國漁政船在釣魚島海域遭日本7艘軍艦圍堵
奧巴馬會晤安倍 稱反對用強力改變釣魚島現狀
釣魚島是中國最有利證據

TAG:歷史 | 主權 | 釣魚島 | 釣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