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幸福感仍在下降 2010年你幸福嗎?

國人幸福感仍在下降 2010年你幸福嗎?

時間:2010年12月24日 08:36:46中財網

  幸福在哪裡?這似乎越來越成為現代人心中的一個疑問。有關數據也顯示出收入與幸福感逐漸背離的趨勢,1979年至2005年GDP的平均年增速為9.6%,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6%和7%;但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07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2004年、2005年、2006年中國城鄉居民總體幸福 感 分 別 為 3.79、3.73、3.64,呈下降趨勢。   "皮尤全球態度"項目最新調查發現,87%的中國受訪者對國家現狀表示滿意,這使中國成為滿意度得分最高的國家。但歐盟的一項關於幸福指數的調查卻發現中國在150個國家中排名第128位。而最近對5萬名大學生進行的調查表明,他們的情緒低得令人驚訝,苦悶的主要原因包括:不公、個人環境問題以及缺乏表達不滿的渠道等。  然而,有國外研究機構稱,對於月收入低於450美元的中國人,額外增加每一分錢都能提高他們的幸福感,撇開這些則要複雜得多。心理學者稱快樂的源泉包括政治和社會參與,以及良好的政府管理。  2010年你幸福嗎?無數不同的調查給了我們不同的結論:越有錢越幸福?農村人比城市人幸福?公務員最幸福?中產階層最幸福?  日常中人們都想生活的幸福,可是究竟有多少人覺得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呢?在如今的經濟社會中,不少人認為幸福是與金錢相關的,可有的人很富有卻依然不快樂,更談不上幸福感了。  2010年的中國,逐漸走出經濟危機,失業率下降,很多城市都提升了最低工資標準,這些都是提高居民幸福感的指標。  但相對於房租價格的持續上漲,高房價、高物價、高學費、低收入的局面來說,還是杯水車薪,也使人們的幸福感大打折扣。  什麼是幸福感?  字面意思的理解"幸福",幸:土,代表房子,¥,代表錢。福:一家人,要有吃的(田),有衣服穿。幸福:就是一家人吃穿不愁,有房子住,有錢花。一家人在一起,有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幸,可以和"不"字組合,不幸的人就是沒有房子和沒有錢花的人。也是因為房子和錢,"有錢人"也會成為不幸的人。福,沒有和"不"字的組合。所有有吃的、有衣穿,就是有福的人。這是幸福字面上的定義。  幸福感則是一種心理體驗,它既是對生活的客觀條件和所處狀態的一種事實判斷,又是對於生活的主觀意義和滿足程度的一種價值判斷。它表現為在生活滿意度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積極心理體驗。而幸福感指數,就是衡量這種感受具體程度的主觀指標數值。  幸福感指數是衡量幸福感的標準。近年來,美國、英國、荷蘭、日本等發達國家都開始了幸福指數的研究,並創設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數。如果說GDP、GNP是衡量國富、民富的標準,那麼,百姓居民指數就可以成為一個衡量居民幸福感的標準。居民幸福指數與GDP一樣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監控經濟社會運行態勢;另一方面,它可以了解民眾的生活滿意度。可以說,作為最重要的非經濟因素,它是社會運行狀況和民眾生活狀態的"晴雨表",也是社會發展和民心向背的"風向標"。人們也普遍認為:幸福指數,是體現老百姓幸福感的"無須調查統計的"反應,是掛在人民群眾臉上的"指數"。  荷蘭伊拉斯謨大學曾對中國國民的幸福感進行了3次調查,其中,1990年國民幸福指數6.64(1-10標度),1995年上升到7.08,但2001年卻下降到6.6。到了2009年12月,美國密歇根大學社會研究所公布的幸福調查顯示,中國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現在的中國人沒有10年前快樂了。  2010年,你幸福嗎?  按職業劃分的話,公務員無疑是幸福感指數最高的,工作穩定,收入頗豐,福利待遇好,各種保險公積金均有,生活安逸,幸福感指數最高。  魏晨,公務員,工作穩定,生活舒適,公務員的幸福感指數是最高的,但是他卻說:"很多人都羨慕我們,有時候我也告訴自己要滿足,可是我覺得穩定的工作固然是幸福,但不是幸福的全部,我還想追尋我的理想,想出國深造。  對於剛剛畢業或者是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講,多數人覺得自己是幸福的,因為有夢想,有衝勁,有希望,真正體現自我價值的時候到了,他們認為這就是一種幸福。  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幸福感也是不盡相同的。  於小海,26歲,工作2年,廣告公司銷售,他認為幸福可以從不同角度去理解,他的幸福標準是自己開心,覺得生活上,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就是幸福;他覺得不幸福的方面是在於生活在高速發展的一線城市北京,社會壓力、生活壓力、工作壓力讓80後的這一代感覺自己很疲憊,既然改變不了社會的現狀,就試著改變自己,好在自己能有個平穩的心態,調整好自己的心情。  葛琳琳,30歲,大學輔導員,生活在二線城市的她覺得她的工作壓力不低於一線城市,壓力大、忙碌、疲憊,雖然工作僅5年就有退休的想法,雖然工作成績領導給予肯定,但是心裡壓力還是很大。  金錢和幸福感成正比嗎?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高薪企業高管們的幸福感並沒有因為薪金的優越而增長。某公司市場部總監王先生,37歲,別人都覺得他很幸福,家庭和睦,孩子茁壯成長,但是他自己卻覺得不如年輕的時候幸福,他說:"現在壓力比較大,工作上,加班是家常便飯,各種應酬應接不暇,回到家裡還得準備下一步工作部署安排,和老婆孩子的溝通明顯減少,薪金的增長反而是工作壓力的提升,幸福感是下降的。  記者採訪到一位媒介經理,李春梅,37歲,孩子6歲,生活上的李女士覺得自己很幸福,即使在一線城市,生活壓力不大,女人主要就是穩定,重心偏重於家庭,孩子健康成長,家庭的幸福感對於我來說更重要一些,談起家庭的李女士一直帶著微笑;當談到工作的時候,那溫馨的微笑不見了,一聲嘆氣,工作壓力還是挺大的,尤其到了這個年紀,壓力大,競爭也激烈,時刻有人可能頂替你,社交危機也時刻存在,所以工作上還是蠻煩心的。  事實上,中國快速增長的經濟並沒有帶給居民幸福感的持續增長。美國"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在2005-2009年間,訪問了來自155個國家及地區的數千名民眾,讓他們對自己的生活進行評價,並對"是否有足夠的休息、能否受到尊重、健康狀況是否良好、是否有有益的休閑"等問題進行了回答。研究者據此進行"幸福感排名",結果顯示,中國大陸位列125位,香港排名81。  國內與幸福感相關的調查近些年也層出不窮。今年8月10日,在首屆中國國際積極心理學大會上發布的一項調查研究結果顯示,6.9萬參與者中,90%的被調查者有孤獨感,46.9%的受訪者對生活滿意度不太高,19.1%的人甚至表示對生活非常不滿意。種種數據還表明,越是生活在大城市,越感到不幸福。  幸福是主觀的,數字是客觀的。每個人都感性地去感受自己是不是幸福的,其實這些感受也是通過幾方面來決定的,主觀幸福的決定因素包括五大類:個性因素、社會人口因素、經濟因素、情形性因素和體制性因素。  純主觀的測量基於一個假設,所有的客觀因素已經影響到人們的主觀幸福感了,人們對自身的主觀幸福評價已經包含了這些客觀指標。  人們普遍認為自己有幸福的一面,也有不幸福的一面,每個階層都有不幸福的理由,但在彼此的對望中又都是幸福的他者。現在大家的感受是要麼幸福,要麼不幸福,其實最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讓自己更加幸福。
推薦閱讀:

走在一起是緣分,一起再走是幸福
修得一顆平常心,乾淨的心,時時都快樂,處處是幸福
在一起最般配的生肖,幸福財運一應俱全
正月初三,送你4個祝福,送你6個字,太美了,誰打開,誰幸福!
丈夫像丈夫,妻子才幸福

TAG:幸福 | 幸福感 | 10年 | 2010年 |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