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解味筆記之妙玉、巧姐、李紈、香菱

妙玉

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

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這是妙玉的判詞。

妙玉這個人太有潔癖了,劉姥姥喝過的茶杯,她嫌臟,直接扔掉。

但是,寶玉對她而言,卻是個例外,她給寶玉喝的茶杯卻是自己日常用的綠玉斗。

這個細節挺耐人尋味的,我估摸著:她內心裡是喜歡寶玉的,只是因為已入佛門,所以強裝淡定。

事實上,妙玉跟袁紫衣一樣,是「六根未凈」的佛門弟子,所以曹雪芹說「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就是說她並非真正地覺得一切虛空。

真正的佛門之人,哪還有骯髒和乾淨之分?

妙玉祖上是讀書仕宦人家,她因自幼多病,買了許多替身(舊時迷信認為命中有災難的人應該捨身出家做僧、道,有錢人家買窮人家子女代替出家,叫替身),皆不中用,她只得入了空門,身體才好。

她父母已亡,身邊帶兩個老嬤嬤,一個小丫頭服侍。妙玉極通文墨,極熟經典,模樣又極好。十七歲時隨師父到長安都修行,師父圓寂後,被賈家請入櫳翠庵帶髮修行,寶玉生日,她特地派人送去「檻外人妙玉恭肅遙叩芳辰」的字帖。後賈府敗落,她被強人用迷魂香悶倒姦汙,劫持而去。

賈寶玉、林黛玉和妙玉都是大觀園裡有異於他人的人,因志趣相投結成了以櫳翠庵為象徵意義的「三玉聯盟」。他們三個相互之間構成一個立體的支撐結構,撐起一片反抗的光明天空來。

只可惜黛玉的真性情、妙玉的高潔氣質有別於人,故不免受到世俗的誹謗和非難。在封建泥潭之中追求高潔,就如同在覆巢之下求完卵,結果是註定要以悲劇而結局的。

巧姐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

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這是巧姐的判詞。

曹雪芹把巧姐也列為金陵十二釵之一,這頗讓人有些意外。

她是賈璉與王熙鳳的女兒,因生在七月初七,劉姥姥給她取名為「巧姐」。巧姐從小生活優裕,是豪門千金,但在賈府敗落、王熙鳳死後,舅舅王仁和賈環要把她賣與藩王作使女。

在緊急關頭,幸虧劉姥姥幫忙,把她喬裝打扮帶出大觀園,後嫁給一個姓周的地主。

從一位侯門小姐到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巧姐兒的命運無疑是十二釵中最離奇的一位。王熙鳳死的時候,她還小。面對她成長的這個世界,她有什麼樣的感受我們不知道;大難來時,她又是如何驚惶,我們也不知道。

賈府正在一天一天的衰敗下去,她的命運也有了戲劇性的變化。當年王熙鳳無意積下的陰德,讓巧姐「巧得遇恩人」。這一系列的機緣巧合,也對應了一個「巧」字。自己出身名門望族的親人狼狽為奸,喪盡天良,而當年被嘲笑戲弄的劉姥姥卻仗義救出巧姐,一個大家閨秀最後於鄉野終老,又充滿了矛盾與悲劇的意味。

曹雪芹將其列為十二釵之一,大概也是因為她最能體現這種反諷吧。

李紈

桃李春風結子完,

到頭誰似一盆蘭。

如冰水好空相妒,

枉與他人作笑談。

這是李紈的判詞。

李紈,賈珠之妻,生有兒子賈蘭。她出身金陵名宦,她從小就受父親「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教育,「也就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幾個賢女罷了,每日以紡織女紅為要」。

賈珠不到二十歲就病死了,李紈就一直守寡,雖處於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聞不問,只知道撫養親子,閑時陪侍小姑等女紅、誦讀而已。

她是個恪守封建禮法的賢女節婦的典型。如果一個人自己主動去恪守封建禮法,那就算不上是受到戕害。在整部紅樓里,李紈整個人的做派,用她自己的話說便是:我只自吃一杯,不問你們的廢與興。

插一句,以前看《京華煙雲》的時候,我覺得林語堂這部書是在向《紅樓夢》致敬。你看,紅玉就是活脫脫的黛玉,都一樣的麗質、聰慧、而又多愁多病多疑。莫愁圓通沉穩,似寶釵;曼娘守寡,命運似李紈。

香菱

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

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

這是香菱的判詞。

香菱,原名甄英蓮,甄士隱的女兒。三歲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燈時被騙子拐走,十二三歲時,被薛蟠強買為妾,改名香菱。

她生得裊娜纖巧,做人行事又溫柔安靜,夏金桂極為嫉妒她。香菱備受夏金桂的折磨,不僅名字被改為秋菱,還險遭謀害,薛蟠出獄後,把香菱扶了正,後難產而死。

香菱有良好的資質,入園前儘管家務繁忙,卻能忙中「偷空兒」讀幾首詩,這證明她絕非一個「俗人」;入園後聽黛玉講詩,她的反應極快,例如黛玉談到「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她立即悟出「格調規矩竟是末事,只要詞句新奇為上」,這又證明她的感悟能力非同尋常。

大觀園是個美好的地方,跟園外黑暗、污濁的環境形成強烈的對比,香菱來到這裡,彷彿到了另一個世界,特別是寶玉、探春等人對她的關愛和讚揚,更使她感到人間的溫暖。她得到了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聰明才智終於顯露了出來。

香菱三易其名;一為英蓮(應憐);二為香菱(相憐)三為秋菱(求憐)。香菱命運可見一斑。香菱一死,紅樓已殘秋。

結語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真要認真研讀《紅樓夢》,找到同樣的紅學愛好者嘮嗑兒,這裡面的是非曲折恐怕三天三夜都講不完。

關於紅樓,無論是劉心武的揭秘,還是馬瑞芳的妙解,抑或是紅樓痴周汝昌的解讀,還有網路里的專家細解,我基本上是或深或淺的看過讀過,其間的妙處真是讓人叫絕,不無感嘆。

我自身的感受讓我絕對有理由相信,紅學者們為著作里的每一個字而嘔心瀝血而痴而狂。掩卷而後思,不覺莞爾,後來人對它的種種解讀,其實,也許和作者的意思完全背道而馳也不無可能。

每次看《紅樓夢》,看到後四十回總是覺得很是敗興。

我忘記了具體是哪一回,黛玉居然勸寶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而且黛玉病重時夢見賈母趕她出大觀園,在夢裡的黛玉的唯唯諾諾的表現讓我覺得完全不符合這個人物的性格。

黛玉死那一夜,寶釵和寶玉完婚那一段堪稱全書的高潮,豈料寫得很混亂,交代得也不是很清楚。

曹雪芹在寫這部書時,用了「諧音寓意」的手法。在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時,警幻仙姑讓他飲的茶「千紅一窟」,是「千紅一哭」的諧音,又讓他飲「萬艷同杯」酒,這酒名是「萬艷同悲」的諧音,這幾乎已經預示了大觀園眾姐妹的結局。

大觀園裡的所有的花都從這個世界凋謝了,她們以不同的方式盛開,以不同的方式凋謝。大地一片白茫茫真乾淨的時候,還有人記得她們嗎?

誰還記得她們如花的容顏、大好的青春,她們的眼淚和歡笑,她們的傷痛和苦衷,她們的壓抑和隱忍,她們曾經的掙扎以及微弱的吶喊?

那讓寶哥哥往返流連的女兒國,讓讀者心馳神往的群芳園,終究不過是一座諾大的葬花冢,紅粉窟。


一點碎碎念:這些都寫得比較淺顯,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等我再通讀一遍紅樓後,再跟大家掰扯點詳細些的。可惜啊,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有時間。


推薦閱讀:

妙玉原來是到賈府避禍來的
紅樓斷案,妙玉情人探源
紅梅與妙玉
黛玉分身——妙玉,是否也與寶玉互相愛慕?
十八歲的妙玉為何放不下紅塵的情緣?

TAG:筆記 | 妙玉 | 李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