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叫「中國製造」!(這項技術,世界現在要向中國看齊)

這才叫「中國製造」!(這項技術,世界現在要向中國看齊) 還有兩周,世界第二高橋——中國貴州清水河大橋將正式完工並投入使用!

曾經,綠水青山間,一條蜿蜒的河硬生生阻隔了兩岸人的往來,貴州甕安周邊的人們想去一趟貴陽,得繞好遠。如今,幾分鐘就可以跨河到達彼岸。從甕安到貴陽,原本160公里的路程,一下子就縮短到36公里。

  ▲橋建成前,160多公里的路程

貴瓮高速是國家高速公路調整規劃中新增的銀川至龍邦通道的組成部分,也是推動黔北、黔中、黔東經濟區建設的重要通道。位於甕安縣和開陽縣交界處的清水河大橋是貴瓮高速甕安段4個控制性工程點之一,該大橋為主跨1130米、主塔220米的懸索橋,主跨長度為貴州省第一,也是目前亞洲山區第一鋼桁梁懸索橋。

一座橋左右連通,整個畫面因此變得完整。這座被譽為世界跨徑最大的山區板桁結合加勁梁懸索橋的清水河大橋,不僅安慰了當地人的心,也讓國人讚歎。

就連英國媒體近日也刊登報道了這一宏偉工程:這座橋橋面至谷底深達406米,花費2年、耗資15.4億完成。全世界僅有一座大橋比清水河大橋更高,不過這座橋也在中國,就是湖北四渡河大橋(高496米)。而美國舊金山那座聞名世界的「金門大橋」只有227米高。

  ▲湖北四渡河大橋

  ▲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

造橋,現在得向中國看齊

縱觀世界橋樑建設史,上世紀70年代前要看歐美,90年代看日本,而到了21世紀,則要看中國。目前,全球已建成的28座和在建的13座跨度千米以上懸索橋中,中國分別佔11座和9座;全球建成和在建跨度600米以上的21座斜拉橋中,中國則佔17座。

中國邁向橋樑強國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橋樑建設者和科研人員緊跟國際前沿技術,在橋樑結構體系設計、核心材料研發、關鍵施工工藝、施工裝備創新上刻苦攻關,使中國橋樑的技術高度不斷攀升、難度不斷刷新——

2003年,集斜拉橋、拱橋、懸索橋三種類型橋樑工藝於一身的上海盧浦大橋以剛勁有力的箱型肋拱承托起550米跨越,成為世界上首座箱型拱肋結構的大型拱橋。

2005年,擁有中國第一鋼橋塔的南京長江三橋以主孔跨徑648米的鋼箱梁斜拉橋跨越大江,215米高的頂天立地「人」字形橋塔聳立江中。它以「在技術與材料創新、美學價值、環境和諧等方面有著突出貢獻」獲得2007年度美國國際橋樑會議「古斯塔夫斯—林德恩斯」獎。

2008年,在潮差大、潮流急、颱風多等極為複雜的自然條件下,我國建成了以630孔橋樑跨越36公裏海面的杭州灣大橋。它創造了「樑上運架梁」、預製箱梁「二次張拉」、柔性防撞等多項「世界第一」,共獲得250多項技術革新成果,形成了九大系列自主核心技術,被譽為「海灣橋樑建設的里程碑」。同年,主跨1088米的蘇通長江大橋建成,開創了當時跨徑最大、基礎最大最深、橋塔最高、斜拉索最長4項世界第一,目前位於世界斜拉橋排行榜第二位。

2009年,由5座跨海大橋組成的舟山大陸連島工程建成通車。其中,主跨長度世界第二的西堠門大橋成為世界上抗風能力最強的橋樑之一。主跨552米的重慶朝天門長江大橋也在2009年建成,位列世界鋼拱橋排行榜第一位。

港珠澳大橋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同時也會為中國增添世界公路建築史上技術最複雜、施工難度最高、工程規模最龐大的跨海新地標。

中國造橋樑已佔近半全球市場

從趙州橋到武漢長江大橋再到港珠澳大橋,橋樑一直是我們國家乃至一個時代裝備製造業、材料業的典型集成代表和最高技術體現。

在國際橋樑大舞台上,中國造的橋樑已經接近了全球市場的一半左右,馬來西亞檳城二橋、巴拿馬運河三橋、韓國仁川二橋、美國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和我國繼三峽工程、青藏鐵路、京滬高鐵等項目之後的又一世界級工程港珠澳大橋等,都是中國橋樑人留給世界的華麗名片。

「大跨度橋樑技術上世紀在美國、歐洲,之後在日本得到了發展,而進入本世紀後,中國在質與量兩方面都引領了世界。」對於中國橋樑,前任國際橋樑與結構工程協會主席、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伊藤學曾發出過這樣的讚歎。

「目前世界最大跨度混凝土梁斜拉橋——巴拿馬運河三橋,是國內設計公司通過聯合體形式,與國外企業同台競爭、競標成功的。」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公司副總工程師許春榮對我國橋樑企業「走出去」的情況很熟悉,他說:「我們現在『走出去』,能夠輸出成套技術,把設計和施工全部承包下來。」

2014年12月18日,塞爾維亞澤蒙—博爾察大橋正式竣工通車。這座投資約1.7億歐元、橋身長1500米的大橋由中方提供貸款並主持設計和施工,是中國基建企業在歐洲承建的第一座大橋。這也意味著,中國製造的橋樑已與歐洲標準相當。

內容綜合自:環球時報(ID:hqsbwx,作者:木木)、人民網(作者:劉志強)、中國經濟周刊、貴州商報等。


推薦閱讀:

五千年中國人性隱秘首次大披露【1】
讀《中國命理學史論》二
嫁給老外的中國女子,你在他鄉還好嗎?(一)
中國佛學66句震撼世界的禪語句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易理篇(85)

TAG:中國 | 中國製造 | 技術 | 世界 | 現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