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做一位行書大家,小楷絕對是最見功力的衡量標準...

想要做一位行書大家,小楷絕對是最見功力的衡量標準

王羲之 蘭亭序

行書的發展是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行書的書寫在楷書和草書之間,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彌補楷書書寫緩慢的不足,還可以避免書寫的像草書那樣潦草,是一種最實用、最便捷的字體。行書一經出現就極大了改善了人們的額書寫速度,深受大家的歡迎。

蘇軾 黃州寒食帖

關於行書的起源,有人說是來自後漢的劉德升所創造的。劉德升是東漢桓帝、靈帝時著名書法家。因創造了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行書」字體,又被後世稱為「行書鼻祖」。據文獻記載,劉德升的書法妍美,風流婉約,如行雲流水,被後人列為「妙品」,獨步當時。但很可惜的是劉德升的書法並沒有流傳下來,我們只能通過文獻的記載來想像當時劉德升的書法了。

王羲之 集字聖教序

在行書這個領域,最為集大成的當屬東晉時候的王羲之了,王羲之作為承前啟後的關鍵性人物,將行書這個字體發展到完善,他所寫的《蘭亭序》不僅作為「天下第一行書」而被後世瞻仰,《蘭亭序》更是作為標準的行書字體被後來學習書法的人當範本來學習。魏晉時期的行書風尚,使得行書這一字體逐漸的完善,並發展到極致。

黃庭堅書法

行書發展到了宋代,又是一座高峰,在「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的倡導下而形成的「尚意」書風,更是行書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尚意」就是注重對意態的表達、抒情,倡導書法的個性化和獨創性。在這股「尚意」書風的浪潮中,米芾就對是值得一提的「弄潮兒」。

米芾 苕溪詩帖 故宮博物院

米芾的書法以行書為主,他是皇帝御賜的書畫博士,專門寫字、畫畫,教皇族寫字能有這樣的機遇,完全來自於米芾的母親,為什麼這麼說呢?米芾的母親閻氏離鄉來到京都汴梁侍奉英宗高皇后,當時的米芾有十來歲,米芾的母親成為了後來即位的宋英宗的乳母。在這樣的機緣下,米芾撈個一官半職是沒有一點問題的。英宗即位,米芾立刻就被授予校書郎的官職,但即便如此,與米芾同朝為官的蘇軾、黃庭堅等人自然是看不上米芾這種所謂的「偽文化人」。米芾一生未能擺脫這可怕的陰影,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米芾的性格忽而狂傲、忽而謙卑、忽而慷慨、忽而吝嗇、似有變態心理。

多景樓詩帖 縱31.2厘米 橫538.1厘米 藏於上海博物館。

雖然在出身等硬性條件下沒有辦法和蘇軾、黃庭堅等人相提並論,但米芾對於藝術的熱愛卻絲毫沒有減少。在中國書法史的發展中,作為「宋四家」之一的米芾,以其獨特的創新意識對後世的影響極大,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米芾的行書,在米芾三十八歲時書寫的《苕溪詩帖》更是被奉為傳世的經典行書,但是葉恭綽卻在對米芾的評價中認為米芾小楷應該是第一,這葉恭綽是何人,他說的話可信度又有多少呢?

葉恭綽書法

葉恭綽(1881-1968年)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書畫家、收藏家、政治活動家。早年畢業於京師大學堂仕學館;後留學日本,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葉恭綽在記《宋米元章〈向太后輓詞〉》中就明確的說道「米元章書法,以小楷為最佳,但現存僅一件,即《向太后輓詞》也。其實,亦系行楷。此物,以前未入過元、明、清三朝內府,以輓詞犯忌諱也。」

《向太后輓詞》 縱 30.2、橫22.7 厘米,後頁縱30.2 厘米、橫22.3 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高清大圖,歡迎下載)

從這裡我們就能很明確的看出,米芾最擅長的書體應該是小楷,只是由於存世的作品太稀少,雖然有一件《向太后輓詞》傳世,但終究因為內容的忌諱,都一直沒有在皇家的手中收藏,甚至有可能就連乾隆皇帝都沒有見過,所以對於這件作品的記述就少之又少,今天書揚文化就帶你解開這件世間獨有的孤品《向太后輓詞》的神秘面紗。

米芾 向太后輓詞 局部高清

米芾《向太后輓詞帖》,作品的材質為紙本,尺寸縱30.2厘米 橫22.3厘米,現在藏於故宮博物院,對於故宮博物院來說,它自存在就一直是人們談論的焦點,這不,前幾日北京大雪,各種秀故宮雪景的圖片充斥著書揚文化小編的朋友圈,真是故宮哪裡雪下的最美,請看朋友圈。。。。

回到正題,通過葉恭綽的記載,我們還知道這件作品最初為端方所藏,後歸景朴孫,又歸袁珏生。袁去世後,轉入鄞人周湘雲手。最終這件國寶與耶律楚材詩卷都被收入到故宮博物院之中,這或許也是他最好的歸宿。《向太后輓詞帖》是米芾五十一歲時所書,這也屬於米芾晚年的作品,細細看這件作品,其實是介於行書和楷書之間,但這件作品筆法精鍊,從中我們就可以看出米芾對於王獻之書法的繼承與發展,是很難得的資料。

米芾 向太后輓詞 局部高清

《向太后輓詞帖》全文共120 字,詩文內容均系宮廷內部冊封、變故等事例,該帖技法成熟程度,可為技法理論研究和入門中的典範,米芾對於書法的基本功十分的紮實,據他自己說,寫小楷都是懸腕書寫。從《向太后輓詞帖》這精到的用筆來看,米芾對於筆法的熟練把控簡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輓詞》是進貢皇室的小字楷書,規格更高更為難得,因此確信這是米芾晚年自成一家的精品之作,更是米芾用心使出渾身解數的經典作品。

米芾 向太后輓詞 局部高清

米芾 向太后輓詞 局部高清

十分可惜的是,作為全才的米芾,在傳世的書法中沒有一件大字的楷書作品,但值得讓我們慶幸的是,此次書揚文化搜集了《向太后輓詞帖》的高清圖版,利用電腦的技術放大裁切,更好的將米芾的楷書通過現代科技做了處理,也算是補闕了米芾大字楷書的資料空白。喜歡的小夥伴可以點擊顯示大圖來觀看,不過要提醒大家在wifi下觀看,當然啦,土豪隨意。。。。。


推薦閱讀:

李邕行書《雲麾將軍李思訓碑》,如龍跳虎卧之姿
茅盾 行書致陳夢熊信札一通 行書十四言聯 行書詩文 隸書七言聯
鄭板橋行書欣賞:《田游岩碑》
龔賢 行書《漁歌子詞卷》
【五體書法】點擊每個字有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

TAG:標準 | 行書 | 大家 | 小楷 | 絕對 | 衡量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