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曾瀕臨滅亡,卻因俄羅斯再起,但又因中國而敗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積極對開擴張,先後擊敗清朝和俄羅斯,取得了一定成果,奠定了世界二流強國的地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一敗塗地,最後無條件投降。

投降後的日本,已經站在了亡國滅種的邊緣,不僅近代對外擴張的戰果被幾乎全部剝奪,國內辛辛苦苦積攢的工業家底也在戰爭中消耗殆盡,連基本的國家主權,都只能交於人手,任人宰割。

要是當時接管日本的是蘇聯,日本這個國家估計從此就不存在了。畢竟日本正好位於蘇聯遠東板塊與太平洋之間,這樣的地緣區位,以及俄羅斯文明的侵略擴張傳統,決定了蘇聯多半會趁此將日本收入囊中,以此確立對東北亞板塊的全盤掌控,並確保通往太平洋戰略通道的控制。

不過接管日本的是美國,這便給了日本保證國家生存的戰略空間。

隨著二戰結束,冷戰大幕拉開,美國與蘇聯在全球範圍內展開全面對抗。而美蘇爭霸的兩大焦點,除了歐洲,便是東亞。而在東亞的美蘇博弈中,日本有著特殊的地緣價值:

第一,日本孤懸於東北亞海上,特殊的地緣區位決定了,如果日本能夠成為美國的戰略基地,蘇聯通往太平洋的通道便被美國鎖死。

第二,蘇聯是個典型的大陸文明國家,陸上影響力十分強大。而日本是個島國,跟俄羅斯之間隔著汪洋大海。雖說在工業文明條件下,海洋的地緣阻斷功能大不如前,不過依然可以在相當,削弱大陸地緣影響力的投射,進而增加戰略基地的安全係數。

最後,雖說從國家角度而言,僅僅只有近40萬平方公里疆土,一億人口的日本,其地緣實力算不上強,但如果僅僅是作為一個前方戰略基地的話,這個分量還是相當不錯的。

而就日本而言,美國本土遠在大洋彼端的北美洲,美日的地緣關係遠較美蘇為遜。這也就是說,美國對日本的掌控力度,天然不可能達到俄羅斯的地步。甚至,如果要想日本這個前方基地起到更大的功效,美國非但有必要給予日本一定的自主權,在經濟層面也需要有所幫扶。

綜上所述,雖然此時的日本,業已註定只能受人宰割,但想較之於蘇聯,把刀交與美國,下場肯定會好很多。兩害相權取其輕,日本當然更樂意接納美國。美日一拍即合,二者間的親密同盟便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而除了上述地緣政治角度的考量外。就當時的形勢而言,中國國共內戰的結果,以及後來的朝鮮戰爭,更推動了美國與日本的深度合作。

國共內戰以共產黨的勝利結束,新成立的紅色政權倒想蘇聯,東亞大陸由美國的盟友,轉變為敵對方。(1949紅色中國選擇向蘇聯一邊倒的戰略權衡,雲石君將在後面的俄羅斯和美國系列中篇中詳盡解讀)東亞國際形勢的變化,導致美國必須趕緊扶植日本。後來的朝鮮戰爭,更加劇了美國的緊迫感。

日本也因此幸運的死灰復燃!雖說在政治與軍事領域,日本仍然被美國高度鉗制,可是在經濟領域,日本卻得到了美國的鬆綁乃至扶植,並趕上了接下里的經濟全球化東風,快速恢復元氣,甚至遠超戰前,在極短的時間捏發展為全球第二經濟大國。

當然,話又說回來,甭管日本經濟多牛,政治與軍事上仍需聽命於沒。但當時的美日都面對蘇聯這個強勁對手,所以兩國的利益還是大致趨同的。甚至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蘇聯積極開拓,美國卻受越戰之困,實力下降,日美的戰略承壓加劇,所以都對跟紅色中國緩和關係大感興趣,希望借這個雖則落後,但卻地緣勢力強大的東亞大國,來分擔蘇聯的壓力。

這一和諧共處的狀態一直維繫到上世紀八十年代。

到在這一階段,美國的對日立場慢慢發生了變化,由以前的扶持,轉變為一定程度的壓制

為什麼會這樣?

第一,當時的日本,已經穩居全球經濟的次席,儘管政治與軍事依然被美國控制,不過在經濟領域,業已對美國經濟形成重大衝擊;

第二,此時的西方剛從滯漲中緩過氣,而為了冷戰的開支又只能增不能減,因此美國也想刮刮日本的地皮,換點錢用。

第三,冷戰已經到了收尾階段,蘇聯頹勢盡顯,日本在戰略上的意義有一定削弱,所以也沒必要再像以前那樣大力扶持。

在這種形式下,美國啟動了對日打劫模式。以《廣場協議》為標誌,日本慘遭美國洗劫,經濟有聲轉衰

《廣場協議》是二戰後日本遇到的最嚴重挫敗。而同一階段,中國開始復甦,這更加重了日本的緊張意識。

日本經濟高度依賴工業品的出口。隨著中國打開國門,加入全球化競爭,日本的工業品輸出遇到了巨大的挑戰。

中國的地緣實力本就在日本之上,改革開放後,中國製造業的體量優勢慢慢展現出來,而且中國有大量適宜工業生產的平原,工資低廉,體制也有利於工業發展,這諸般原因交匯,其後果就是中國在一個又一個領域裡,搶走了本來由日本掌控的市場份額。

鍊鋼、家用電器重工、電子科技,一大批日本的優勢產品,被中國製造擠出了市場。

當然,日本畢竟起步早,技術積累豐厚,所以在部分中高端技術和領域依然佔據優勢。可是這種技術上的優勢並非恆久不變的。隨著中國產業升級的逐步深入,兩國產業間的差距正在不斷被填平。何況,中國的更新換代,有龐大的規模優勢做支撐。而伴隨著基礎製造業的猥瑣,日本的所謂高端技術,已失去了進步的基石,繼續向前顯得有心無力。

文明發展程度的高低是後天因素所致,能夠改變,但地緣潛力的大小乃先天形成,無法改變。

對這個道理,日本其實也心知肚明。因此才會竭盡全力的攻打中國,冀圖利用自己在工業化過程中的先發優勢,把中國收入囊中,這樣便能徹底改變自己的地緣劣勢。

可是二次大戰的結局,意味著日本已然喪失了這次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後來雖然在經濟上重振旗鼓,但軍事和政治均受美國的嚴格限制,而且戰後世界的規則也跟以前大不一樣,再想像近代那樣,已經沒有可能。

而中國改革開放後,國力突飛猛進,再加上中國在規模上的巨大優勢,短短几十年便完成了對日本的反超。

這下,該日本畏懼中國了。

日本之所以會忌憚中國,第一因素當然是擔心中國翻舊賬,但拋開這個歷史積怨,其實日本還有更加深遠的考量。

這個所謂的深遠所指為何?關於這點,雲石君在接下來的《地緣政治27:日本現在會怕中國》中繼續為大家剖析。

此篇文章選自雲石地緣看世界第28節——日本之第5章。喜歡這一地緣政治系列的朋友,可關注微信公眾號:yunshi911(長按可複製),即可閱讀雲石全部地緣看世界系列文章。


推薦閱讀:

湖北竟藏著這麼多「九寨溝」!這個夏天又有地方可去了~
《法醫秦明》編劇楊哲:責編這個事情得好好說一說,本質上是行業的焦慮!
這個冬天最潮流的打扮,秒殺所有男人
這個時間段是產後減肥的「黃金時期」,一旦錯過身上的肉可就難減
臉上這個部位有痣、斑、疤,小心漏財哦!

TAG:中國 | 國家 | 俄羅斯 | 這個 | 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