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新自由主義的實質

認清新自由主義的實質——評米爾頓·弗里德曼《資本主義與自由》作者:周文 《光明日報》( 2016年12月06日11版)

  米爾頓·弗里德曼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貨幣學派代表人物和新自由主義的集大成者。1912年弗里德曼出生在紐約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21歲芝加哥大學碩士畢業後,主要在政府和大學工作。弗里德曼輔佐過新政,擔任過美國財政部顧問,在大學任教或參與研究小組,曾當選為美國經濟學會會長。1946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後,到芝加哥大學從教,用近30年時間打造出西方經濟學的知名流派——芝加哥學派。由此,芝加哥大學成為新自由主義的大本營,而弗里德曼成為芝加哥學派的領軍人物。弗里德曼在1976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1988年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弗里德曼辯才極佳。加里·貝克爾認為,弗里德曼可能是全球最為人認識的經濟學家,他能以最簡單的語言表達最艱深的經濟理論。

  弗里德曼在經濟學上的貢獻主要體現在貨幣、消費和自由市場經濟三大理論領域,代表性主要著作有:《對貨幣數量論的研究》《消費函數理論》《資本主義與自由》《美國貨幣史,1867-1960年》等。比較有趣的是,弗里德曼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主要理由是其在消費分析、貨幣理論領域的貢獻,但他被世人最為熟知的則是其「自由市場經濟」的思想。他曾以一支鉛筆說明自由市場原理的片段,廣為傳頌,至今依然在網路上可見其蹤影。

  1962年出版的《資本主義與自由》,是弗里德曼自由市場經濟思想的經典之作,以此奠定了他的新自由主義「先鋒」地位。此書首版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到二十年的時間,當時美國仍未脫離「大蕭條」的陰影,因推崇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導致政府開支急劇增長。弗里德曼在書中極力反對這些現象,並且指出經濟的中央集權必然導致個人和政治自由的毀滅。所以,《資本主義與自由》的主題只有一個:捍衛自由市場經濟,反對政府干預。

  用弗里德曼自己的話說,本書的主要論點為,競爭的資本主義——通過在自由市場上發生作用和私有企業來執行我們的部分經濟活動——是一個經濟自由的制度,也是政府自由的一個必要條件。本書的次要觀點是:政府在致力於自由和主要依賴市場組織經濟活動的社會中應起的作用。但是,本書的內容有三個方面值得引起注意:

  首先是反對政府干預。針對凱恩斯提出的實現「充分就業」和「經濟增長」,政府必須加大幹預,擴大政府開支的理論,弗里德曼認為,政府干預是錯誤的,正是政府干預導致經濟波動。「經濟蕭條像大多數其他嚴重失業一樣,是由於政府管理不當造成,而不是由於私有制經濟的任何固有的不穩定性。」而且政府干預影響了市場競爭的公平性,直接或者間接成為壟斷的重要來源。他甚至錯誤地認為,政府干預會扼殺個人行動的多樣化和差異化。「哥倫布不是響應議會大多數的指令才出發去尋找通向中國的道路」「牛頓、萊布尼茨、愛因斯坦、莎士比亞、愛迪生、南丁格爾……他們的成就是個人天才的產物,沒有一個是出自響應政府的指令。」

  其次是鼓吹完全市場化。弗里德曼崇尚和迷信市場的程度,只有哈耶克可以同他比肩,他們都是斯密的忠實信徒。弗里德曼相信,自由是人類進步的動力,而市場機制提供了自由盡善盡美髮揮的基礎。即使是市場存在缺陷,這種缺陷也比政府干預帶來的危害小。對此,有人批評說,弗里德曼是個天才,但是這個天才「錯的離譜」。

  第三是美化資本主義。他認為,資本主義和自由企業制度會造成更大範圍的不均等,只是一個推論,並且經常被錯誤解釋。相反,「資本主義比其他制度造成更少程度的不均等,而資本主義發展還大大減少不均等的範圍。國家愈加資本主義化,在任何意義上的不均等看來是越少,英國少於法國、美國少於英國。」事實上,恰恰是弗里德曼自己在進行錯誤的邏輯推導,因為他把資本主義實現中的不均等簡單地歸因於市場不完全性,進而把這種市場的不完全性說成是政府行動所造成。

  可以肯定的是,在一個相信政府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年代,弗里德曼充當的只是「反面角色」。因此,《資本主義與自由》首版時,並沒有太多的人欣賞弗里德曼的觀點。

  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撒切爾主義」和「里根經濟學」的名義將新自由主義推上英美兩國主流經濟學的寶座,弗里德曼才再次「名聲大噪」,其新自由主義理論才引起關注。隨著後來的「華盛頓共識」的出籠,西方國家企圖用新自由主義理論發起改造全世界的「十字軍遠征」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基於此,福山甚至宣稱這將是「歷史的終結」。

  現在回頭看,正是由於推崇新自由主義,拉美經歷了「失去的10年」,亞洲爆發金融危機,非洲經濟增長大幅下降,美國遭遇次貸危機,歐洲至今仍未完全擺脫債務危機的影響。俄羅斯更是對推行新自由主義有著「刻骨銘心」的教訓和體會。時至今日,很多經歷過那個時期的俄羅斯人仍對這種西式經濟理論心有餘悸。由此可以清晰地暴露出新自由主義給全世界帶來的災難性後果。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實踐不斷超越西方經濟學教科書中的教條,用事實改寫西方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屢屢誤判,成功地走出一條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道路。今天來看,中國經濟的奇蹟和成功,應歸功於經濟體制改革中始終堅持政府與市場的兩點論、辯證法,以及注重兩者的有機結合,而不是簡單地推行市場化,更不是西方化,中國改革與發展自始至終抵制著「華盛頓共識」的「正統經驗」,尋求適合本國的發展路徑。中國改革發展的成功,是對新自由主義理論中的政府與市場關係的顛覆和重構,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和發展。對此,弗里德曼無法理解也無法解釋,曾發出感嘆,誰能解釋中國經濟,誰就將獲得經濟學諾貝爾獎。

  現在新自由主義在國際上已經名聲掃地,但在國內,新自由主義思潮並未偃旗息鼓,還在企圖佔領理論陣地,甚至力圖影響中國改革與發展。近年來,「新自由主義」在我國以各種說辭和概念出現,讓人感到撲朔迷離甚至混亂不堪。新自由主義作為經濟理論、社會思潮和政策主張的混合體,帶有更大的理論欺騙性和社會影響力。我們要高度警惕新自由主義思潮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而且更要特別注意防止新自由主義政策主張可能造成的社會危害。

  (作者為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推薦閱讀:

金敏英 清新淡雅的衣裝,驚世駭俗的美麗
一點資訊【日本收納換新招 70平清新活力色彩窩】
手把手 教你復古清新側編髮
浙江春天不只看花海 絕美梯田雲海清新炸裂
(精美果盤)清新果盤20款(欣賞圖)

TAG:自由 | 自由主義 | 清新 | 主義 | 新自由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