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道教稱呼為「五斗米道」合適嗎?

提到道教,就不得不說大家耳熟能詳的兩個黑點:一是專家和胡人胡教們,一定要把道教定義在東漢張道陵創教,絕對不能更早了。二是你必須叫五斗米道,這即是你的小名,也是你的大名,更是你的江湖諢號,絕對不能有除此之外的稱呼了。

首先我們認為,道教絕不是肇自東漢張道陵,而是肇自華夏文明的初始,肇自三皇五帝的泛時期。伏羲作八卦、文王演周易,這種聖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以授百姓的行為,被《易》高度概括為:聖人以神道設教。當黃帝問道於崆峒山廣成子,證明當時已經有了道教師徒之間問道傳道的傳承方式。《史記》記載黃帝「且戰且學仙」,後黃帝乘龍升天,只留下衣冠冢,我們的文明始祖就是這樣與學道修仙結下了不解之緣。

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大家雖然在一些具體事務上各有主張,但百家都出自道之一源,並都以道為宗來就自己認為所擅長的領域來進行論述。而其中又以老子的《道德經》對道的總結概括成就最高。但我們不能因此說,從老子開始才有了道教。更不能說從張道陵開始才有道教,那就更謬以千里了。在此我們略舉百家中有代表性的幾家來看其對道的闡發運用。

論語·里仁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老子講道生一,孔子認為此道當一以貫之。另外,後來的那個「一貫道」只是抄了這個名,與老子孔子沒關係。)

鬼谷子·捭闔

捭闔者,道之大化,說之變也;必豫審其變化,吉凶大命系焉。……此天地陰陽之道,而說人之法也,為萬事之先,是謂「圓方之門戶」。(鬼谷子從道的高度,來講策士遊說之道。)

管子·形勢

道之所言者一也,而用之者異。(管子從道的本源概念延伸,講治國經略。)

墨子·非儒

吏不治則亂,農事緩則貧,貧且亂政之本,而儒者以為道教,是賊天下之人者也。(墨子認為,你儒家以神道設教的水平不行啊,當然這裡也很重要地出現了道教二字連用的用法。)

孫子兵法·始計篇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者,詭道也。(孫子從道的高度,來講運兵謀略。)

所以,易講日月之推移,陰陽之變化,而道則是華夏文明對於這個宇宙本源最的高度概括。道是華夏文明之本。從事物的推移變化中,掌握恆常之道,指導民眾趨吉避凶,從道的範疇中演化出了擇日、風水、中醫等多種道術本領,這些學問在當時是不分朝野的。上到國家祭祀,仰觀天文,敬授農事,下到家祭,搬遷擇日等,我們有理由認為這些學問都是上古聖王推行教化的重要內容。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參加過農村紅白事的人會有這樣的體驗,那一整套儀式流程,是很繁瑣的,可能已經沒有多少人能說出每一個儀式的背後的本來含義了,但它就是實實在在從上古傳下來的以禮儀祭祀溝通天人的手段。能主持這些儀式的,也就相當於儒者。然而後世大家狹義地以為儒者當然是要吟詩作賦考試做官的,給村裡主持紅白事那不算什麼本事。在紅白事中,去找當地有名的陰陽師父看地擇日子,也是一個重要的流程。這裡面就有道的運用。很可能在古代,能主持禮儀流程和能看事擇日擇地的人,是一體的。也可以說,當從朝廷到民間大家都在踐行這一套天文地理禮儀祭祀溝通天人的學問時,也可以說,我們上古是某種政教合一的形式。政教合一或政教分離,不一定是哪個高明,哪個落後。關鍵在於你堅持的教,是不是聖人以神道設教。但後世儒者看不上這些本事了,儒家不再追本溯源,只重禮的形式,或者說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做官高,於是堪輿擇地擇日、合方煉藥這些事,就有了陰陽師、堪輿師、方士和道士來做。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嘛。現在你去正統道觀里,有本事的道士依然可以給你做符合華夏正統的儀軌科儀,並努力學好堪輿擇日擇地盡量一條龍服務給你做了,不用你幾頭跑,我認為這個體系做法,是很有上古遺風的。

道術為天下裂的苗頭,在春秋戰國時就有了。但聖人以神道設教的事,基本上從上古到春秋,朝廷都還在做,也就是說道教此時基本還在政教合一的階段,算是大隱隱於朝。到了漢代,前面幾代繼續黃老之道,沒問題。後來獨尊儒術,當時的有道之士,可能也已經預見後面三國兩晉五胡亂華,要天下大亂了,道隱於朝的路子已經行不通了,於是道團開始往民間發展,道顯於野。這是華夏政教分離的開始,但這裡的政教分離一詞,並不帶有什麼歡喜的褒義色彩,對於華夏來說,這可能也是信仰失落的開始。於是各種道教傳承和教團流派紛紛由隱而顯。而其中最輝煌耀眼的,就是祖天師——張道陵。在諸多正統道經里,都是記載了太上大道君降授張道陵經書道法。但是我們卻在道藏中很少見到祖天師自稱自己的教派為「天師道」的字眼。頂多有「天師道陵」等稱謂,或許後世就據此截出了「天師道」的稱謂。也可見當時祖天師了無私心,一心傳太上之道,並沒有準備自立名目。漢末比較著名的還有太平教,北極教等發展成為或大或小的教團,但是更多的民間傳承也在默默潛行。所謂道家者流,隱君子者也。這其實是道家人士和流派的重要傳承形式。現在一般認為,于吉、左慈和諸葛亮等,是學的北極教,但資料一圈翻下來,沒有找到張道陵祖師自稱天師道,張角自稱五斗米道、張脩自稱為太平道的記載。實際上太平教得名主奉經文《太平經》,《太平青領書》,北極教得名奉北極天心為修道宗旨,這些都是後世區別對待的說法,他們當時都是道教 不可能另起爐灶。

天皇至道太清玉冊

  靈帝時,老子降下天台山,授葛玄上清《靈寶》、《太洞》等經。   魏陳留王時,老子降於隴右臨洮郡,謂王始曰:天下不久當太平。   後魏明帝時,老子降於嵩山,授道士冠謙之《雲中音誦新科之戒》。   太武皇帝時,老子降於嵩山,命謙之授帝以太平真君之號,遂改元太平真君。   隋煬帝時,老子降於終南山,語山人李淳風以唐公受命之符。   唐高祖時,老子降於羊角山,語吉善行,言唐祚事,五月告以成業。   高宗時,老子降於太極殿,諸王大臣及妃御咸拜禮之。又降於陽清廟。   武后時,老子降於號州,言武后不可革命事。又降於春明門。   玄宗時物老子降於蜀。又降於五鳳樓之通衢,告錫靈符在尹喜之故宅。又降於乾元閣,遂改閣為降聖閣。又降於太白山。又降於和州,以示收祿山之兆。   肅宗時,老子降於通化郡雲龍岩。   敬宗時,老子降於太清宮。   宋徽宗時,老子降於茅山。   欽宗時,老子降於洛陽,告李若水母,其子忠感天地,上帝陛之為天官矣。   自金虜亂華,變夏為夷,世不一出矣。以是考之,老君化身之跡,渺渺萬州劫,升降往來,杳乎不測,歷代尊崇封鎰,垂夫帝王,所以昭其教於無窮焉,此老子之事實也。其教傳漢張道陵,為天師,代天宣化也。   天師六合無窮高明大帝   天師姓張,諱道陵,字輔漢。沛豐邑人。其先出自姬姓,軒轅子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造弓矢,主杞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周宣王時,有張仲,其後傳八世,相韓昭侯。其後生平,平生良、字子房,仕漢封留侯,留侯子不疑,不疑次子高,高子通,通子無妄,無妄子里仁,里仁子覺,覺子起,起子大順。天師乃大順長子也。漢建武十年甲午正月十五日,生於吳天目山,暨長入龍虎山,合九天神丹,太上授以經籙秘文,是為玄教之宗。(這是說太上道君曾多次降臨,而其中降授於張道陵可謂最著名的一次。)

要修科儀戒律鈔

《太真科》曰:太上老君以漢安元年五月一日,於鶴鳴山授張道陵正一盟威之經九百三十卷、符圖七十卷,合一千卷,付授天師大洞真經二十一卷。(這裡有時間地點)

雲笈七籤

太上漢安二年正月七月中時,二十四治上八、中八、下八以應二十四氣,付天師張道陵。(這裡太上道君又給了祖天師別的好東西)

正統道藏洞真部·茅山志

聖師金闕上宰西極西城總真道君總真大君,姓王諱遠,字方平。益州西城山,即西極總真之府,領仙官五千人治其所,茅司命之師也。嘗降蔡經家會麻姑。漢安元年壬午,從老君降鶴鳴山,遺天師張道陵經符千卷。(從這裡看,太上道君降臨時,帶了隨從)

道法會元

自漢天師張道陵飛升之後,於三天外館光化堂,元輝大君勅左右二主降誥付之一印二符。大君曰:三素已分之後,純樸散矣。汝可以此符印鎮之。(祖天師功行圓滿後,修成飛升了。)

廣黃帝本行記

丹經藏於九疑之束委羽之山,承以文玉,覆以盤石,金簡玉字刻其文。夏禹得其書,合丹成道,藏於會稽之山。張道陵得其書,合丹升天,藏於雲台之山也。(再次印證飛升之說)

《升玄經》曰:張道陵曰:不敢以身傳此教。太上曰:何得顧難廢不通法?汝當建意,無謂不可傳。(太上道君降臨,賦予祖天師重任的時候,祖天師也是推辭過的。)

黃帝陰符經注夾頌解注

蒼梧何侯之家五老捧詔而飛升,又如漢之天師張道陵,晉之許旌陽、葛仙翁皆同妻子白日飛升,為金闕之臣。神仙之學誠有驗也,古今得道者奚止萬千之數焉?(飛升時連妻兒都帶上了。)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後集

張文姬,天師張道陵之長女也。適陳郡袁公子,家豪好道,久之白日抱五兒升天。 (人家祖天師不封建啊,道法傳兒又傳女,這位張文姬嫁了好人家,生了五個娃,最後修成的時候,還把五個崽崽一起抱著飛升了。) 

可以說,張道陵祖師是道教從朝到野、從貴族到平民化的轉移過程中,在天下失道即將大亂、華夏文明即將面臨五胡亂華的空前危機前,及時承擔起了整飭道團、弘揚道法的重任,為保存華夏道脈發揮了極為重要的關鍵作用。從此,就算朝廷失道,但道教依然保存於草野,從貴族才能接觸的核心文化機密,變成了普通百姓都有機會學習的大眾信仰。

張道陵之後,有張魯、張角等人嗣承其教法。張道陵承太上之教,弘道救人,被稱為「天師道」本就是強為之名。而從張魯張角起,被稱為「五斗米道」,更是無厘頭之至。我們且看史書怎麼說。

後漢紀

今道家所施符水,祖張道陵,蓋同此術也。(祖天師所傳,有符法,源遠流長。)

南唐書

譚紫●,泉州人,幼為道士,初,有陳守元者,亦道士,●地得木札數十。貯銅盎中,皆漢張道陵符篆,朱墨如新,藏去而不能用,以授紫霄,紫霄盡能通之,遂自言得道陵天心正法,劾鬼魅,治疾病,多效,閩王王昶尊事之,號金門羽客,正一先生。(祖天師的符籙在五代南唐時期還被作為文物挖出來了。有緣人學會之後主角開掛。)

文獻通考

今世所傳經典符,以為張道陵天師永壽年間受於老君者是也。而《太平經》正出於此時。(平實的記述)

資治通鑒注

嵩山道士寇謙之,贊之弟也,修張道陵之術,自言嘗遇老子降,命謙之繼道陵為天師,〔張道陵,後漢人,修五斗米道,俗所謂天師也。〕(在後世儒家的史書里,就不肯那麼客氣了,基本都要加上「自言」等字眼,表示是你自稱老君降授於你的,我就看看,我不表態。而且這個註解就更奇葩了,張道陵的時代好歹最差也叫「天師道」,為什麼讓早於張角的張道陵去學後世張角的「五斗米道」?)

太平寰宇記

蛟龍神祠,在縣一十九里,兠鍪山上,俗呼兠鍪神。古老相傳,此神昔用生祭之,不則瘴疾水潦為害。張道陵誡之,遂絶。(祖天師的道法神威如此。誡絕了上古邪神(或許只是山精水怪)的生祭血食要求,符合太上所謂聖人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後漢書

漢中有張脩為太平道,張角為五斗米道。(這裡是史書正式給他們分門別類起了別名。)

三國志·魏志·張魯傳

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又置義米肉,懸於義舍,行路者量腹取足。(道教教團發展慈善義工事業。)

晉書

孫恩,字靈秀,琅邪人,孫秀之族也。世奉五斗米道。恩叔父泰,字敬遠,師事錢唐杜子恭。而子恭有秘術,嘗就人借瓜刀,其主求之,子恭曰:「當即相還耳。」既而刀主行至嘉興,有魚躍入船中,破魚得瓜刀。其為神效往往如此。(編纂《晉書》的人還算不那麼害怕封建迷信的帽子,肯把這種神通事迹寫進史書,也沒有強行尬普此處的虛空移物是如何唯物地做到的。)

太平廣記

程道惠,字文和,武昌人也。世奉五斗米道,不信有佛。常云:「古來正道,莫逾李老,何乃信惑胡言,以為勝教。」(這人在說為啥他信道教而不信佛教。)

資治通鑒

沛人張魯,自祖父陵以來世為五斗米道,客居於蜀。(張魯表示:我祖父的天師道什麼時候更名五斗米道了?)

泊宅編

後漢張角、張燕輩托天師道陵,立祭酒治病,使人出米五斗而病隨愈。謂之「五斗米道」。(一個托字,盡顯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

蔡東藩兩晉演義

當時有琅琊人孫泰,系是西晉時孫秀的後裔,世奉五斗米道,漢張陵有異術,往學者必先奉五斗米,故稱五斗米道。聞子恭有異術,特南訪子恭,願為弟子。子恭即收泰為徒,便將生平秘技,一一傳授。(又是琅琊人,那邊信道的挺多。著名的王羲之也是。)

從以上史書和歷史小說等文獻中,我們基本可以看出,漢末道教從朝廷轉移到了民間,祖天師張道陵之後的一些道團會在給弟子傳授道法及給信眾治病的過程中,收取五斗米作為報酬,以及作為教團運營和建設治區、維護義舍的運營資費。這些道團以道之名,運用符籙道術修身救人,符合道教古今一脈的傳承,符合道教肇自上古《易·觀》的「聖人以神道設教」精神。因為史書多是儒家寫就,而當時的筆記小說中也多摻雜佛教思想,所以當時的道教教團,就被強行命名為五斗米道了。

符合太上之教、符合聖人以神道設教精神的道教教團,就因為給人傳授道法和給人治病的時候,收了五斗米作為報酬,就被人起了這麼個「諢號」,而且這頂諢帽子一扣就是上下五千年,從此以後,不管是你漢代之前,還是漢代之後,以及不管道教哪個流派,你就都是五斗米道了。你說冤不冤?

首先我們來看,以收取報酬作為一個宗教的大名,冤不冤。

孔子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這是說孔子那邊收學費是十條肉乾。然而根據這個套路,儒家並沒有被稱為「十條臘肉乾教」。

天主教基督教從信徒的薪水中定期抽取十分之一,然而根據這個套路,他們並沒有被稱為「什一稅教」。

現在好多人哭天喊地說道觀進門怎麼能收香火功德錢啦,看看人家教堂都是免費開放的啦。那是你不知道,教堂免費開門是為了擴大群眾基礎,等你入了教你就等著每月乖乖交十分之一的收入給教會吧。你有把每月十分之一的工資收入給道觀嗎?沒有,那你憑什麼喊道觀收香火錢了(而且還是進門後自願隨緣給)。很多道觀被當做旅遊景點收門票還是被相關部門圈起來收的。

安拉的使者(願主福安之)關於這等抗繳天課者而說:「凡有金銀而不繳納天課者,復生日,天使用金銀給他鑄造一個烙具,放進火中燒紅後烙他的兩肋、前額和脊樑,烙具涼了再去加熱。受刑期間,一日長約五萬年,直到萬人前面公審他,那時他才看到自己的歸宿。要麼進樂園,要麼入火獄。」[《布哈里聖訓實錄》輯錄。]

如果有人敢於挑戰而拒繳天課,那麼,就當向他宣戰,直到他順服安拉的命令,而自覺繳納天課,因為安拉說:「如果他們悔過自新,謹守拜功,完納天課,你們就放走他們。安拉確是至赦的,確是至慈的。」(懺悔章:5)

又因為安拉的使者說:「我奉命與人們作戰,直到他們作證:『除安拉外絕無應受崇拜的,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直到他們謹守拜功,完納天課。如果他們做到了這些,只要不再犯法,他們的生命、財產均受到保護,清算他們是安拉的事。」[《布哈里聖訓實錄》、《穆斯林聖訓實錄》輯錄。]

然而根據這個套路,伊斯蘭教並沒有被稱為「不繳納天課你就下火獄教」。

佛教是不事生產,專一以乞討為生的,然而根據這個套路,並沒有被稱為「乞討要飯教」。禪宗高喊「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看似境界高超,其實不過是改了印度那邊傳來的好吃懶做的毛病,才剛剛達到了華夏老農的樸實境界了而已。

考察了世界上這些有代表性的文化或宗教,我就納悶了,為啥單單是道教要被以所收取的報酬來定諢名呢?何況道教可不是那種心靈雞湯宗教,嘴巴上忽悠忽悠就說給你法布施了然後就展手跟你要真金白銀,道團給信徒傳授道法、給信眾治病,那都是實打實的付出啊,連付出勞動收取報酬都要被黑嗎?華夏祖宗自己的本土信仰得是有多好欺負啊?還有教團轄區治下整飭道路,修建義舍,定期補充米糧肉食,供行人、老病弱者和遊學修行人自行取用,這些難道不都是需要花費嗎?現在大家動輒羨慕國外教團財大氣粗,每遇到天災人禍都能及時出來做慈善順便收買人心,然後又感慨本土宗教不作為。其實本土宗教不是不作為,是當初實打實地作為過,可惜後來這種教團自治功能被朝廷忌憚而收回去了,到現在道士們也只能蹲山裡自顧自修仙去。

我們再來看,收取五斗米,到底多不多。五斗米這個話頭,最出名的大概就是陶淵明說的「不為五斗米折腰」了。網上有好事者大致折算了一下五斗米的多少。「晉朝一斗米最多4斤重,5斗米則重20斤,一天20斤,一個月600斤。按現在的米價,假設每斤米2.5元,600斤米則值1500元。」也就是說,陶淵明的日薪五斗米,也就是20斤,按每斤米2.5元,大致摺合現在的日薪50元,1500元是他的月薪。據網上資料,漢代粟畝產281斤,豆畝產264斤。而且在天下均田比較好的年頭,每戶人家應該還不止一畝田。因為古今度量衡變化,以上換算只是一個大致估算,但應該不會特別離譜。那麼請問,傳授道法,給人治病,收你五斗米,摺合現金50元,多嗎?多嗎?現在大學學費一年多少?去醫院看個病,50塊夠看個啥?50塊包傳道法,50塊針灸符水治病,不化療,痛苦少,見效快,療效好,請問還有什麼不滿意的,非要跟著磚家胡人埋怨人家收了五斗米呢?

至於符水的療效,我們這裡就不做展開討論了。現代人對於針砭和艾灸比較能接受,而對於符水則往往斥之為封建迷信了。但祝由十三科本來就是中醫的正統內容之一。藥王孫思邈的《肘後備急千金方》里也記錄了不少符咒治病的方法。你要是說他老人家老糊塗了搞封建迷信,那當我沒說。另外那種沒本事沒傳承的騙子依樣畫葫蘆的,也不在討論之列。和氏之璧和魚目瓦礫,沒有可比性。

縱觀華夏歷史,逢亂世擔當整飭承繼華夏道統的不止張道陵祖師一人, 流派也不止天師一家,但是天師道(姑且這麼叫)是其中最著者。貶低天師道的用意就在於可以貶低整個道教。將道教源頭認定在張道陵祖師,其用意是切斷道教是三皇裔脈,否定是黃老之學;自魏晉以來道教被冠以五斗米之污名,閃爍其詞意欲詆毀,以上皆是一些鼠目寸光用意惡毒者所為。而這個說法也很快就被胡人異教吸收了,迷喪本來,流毒至今。道教是在華夏文明長久的歷史發展中,理論和實踐運用高度完備的高端信仰。華夏子孫稱呼他時,請堂堂正正稱他的大名:道教。請不要再侮辱抹黑祖宗文化,不要再人云亦云、盲目跟風去叫那些諢號。


推薦閱讀:

這才是愛情里最好的合適
只屬於男人的表 合適才是最好的
性格不合適可以磨合 習慣不一樣可以適應
任志強炮轟國土部:政府預測房價下降不合適
辦公室座位後邊掛什麼字畫合適?有什麼風水玄機

TAG:道教 | 稱呼 | 合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