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父母:社會才不會慣著你的孩子

◆◆◆

「慣孩子,就是害孩子。」

from溫暖-第690篇原創文每早六點 遇見每一個 向陽而生的你

1

前幾天,小區里的幾個孩子,在一起瘋玩。

一個三歲的小男孩,估計在家就是個小霸王,因為他沒有徵得其他孩子的同意,就非常粗魯的去搶人家手裡的玩具。

此時,其他孩子就表示不同意。

而這個小孩的媽媽,也試圖去勸說孩子,可是孩子,又哭又鬧,還大發脾氣。非要拿到別人手裡的玩具,才肯罷休。

於是這位媽媽,實在沒轍,就由他任他,然後去給其他孩子道歉說,弟弟還小,你們讓他玩兒一會兒。

如果他給你們弄壞了,阿姨出錢賠一個新的給你們,好不好?

而此時我剛好,在旁邊聽到了。

我心裡在想, 如果這孩子的父母,再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和教育,等到他長大後,這樣的行為,估計會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煩。

也許很多父母,會覺得我言過其實,畢竟才三歲的孩子,什麼都不懂,不過是搶了一個並不值錢的玩具而已,沒必要這麼小題大做。

這讓我想起了,一則伊索寓言。

一個偷竊的少年犯被當場捉住,犯縛了雙手,被牽到劊子手那裡。

疼愛孩子的母親跟在後面,捶胸慟哭。兒子迴轉身來,說要對她說句心裡話。

母親走近去,想不到卻被兒子一口把耳朵咬了下來。母親罵兒子大不孝,犯了罪還不夠,又把母親的耳朵咬下來。

那少年犯說:「假如我初次犯偷了同學的寫字板拿去給你的時候,你打了我,那我何至於膽子越來越大,被牽去處死呢!」

在父母的眼裡,孩子永遠長不大,無論他們是三歲,還是三十歲,都是你的心頭肉,你會無限的包容他們,袒護他們,甚至溺愛他們。

但是你並不知道,也許你可以有權利慣著孩子,孩子的行為習慣不好,你也可以想方設法護著他們,

可是等到他們長大成人,出了社會以後,沒人有義務慣著他們,甚至他們的惡習,還會受到排斥,歧視,甚至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2

我曾經有個同學,因為她父母40歲左右,才老來得子,生下她,自然對她寵愛有加。

她在家裡,真的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一切以自我為中心。

她吃飯,會把喜歡吃的菜,全部倒在自己碗里。誰要是敢勸她幾句,她就發脾氣不吃飯。

她看電視,要把聲音開到最大聲,要是誰敢把音量關小一點,她就口無遮攔的亂罵。

她特別愛撒謊,犯錯了總是把責任推給別人,她沒有禮貌,對爺爺奶奶總是大呼小叫。她暴躁易怒,跟別人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

因為父母總覺得,等她長大一點,自然就會懂事,於是就一直沒有管她,讓她自由發揮。

但是長大以後,她卻因此,吃了不少虧,受了不少罪,走了不少彎路。

比如她工作能力很強,可一直找不到工作,因為領導們都很討厭,她目中無人,傲慢無禮的性格。

比如她喜歡交際,可是身邊卻沒有一個朋友,因為大家都不喜歡她獨斷專行,為我獨尊的做事風格。

比如她長得漂亮,人也美,可是一直沒人追,因為很多男孩子,都特別排斥,沒有禮貌,又霸道的姑娘。

有一次,她跟一位年長的客戶,因為一個很小的分歧,吵了起來,本來對方都在理智的跟她溝通。

可是她當時,指著客戶的鼻子說,你算老幾,我父母都不敢說我一個不字,你居然敢說我的不是,

她的不當行為,激怒了對方,結果人家直接把她打到醫院躺了三個月。

當時,她父母心疼到不行,但同時也在懺悔,要不是小時候,對她太溺愛,她現在也不會如此偏激,更不會三天兩頭,都在惹是生非。

也許父母可以原諒孩子的出言不遜,父母可以包容孩子的出格行為,父母可以理解孩子的頑皮任性,

可是社會是個大集體,在這裡,沒人慣著你,甚至你的言行舉止,稍有不妥,就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3

胡姐,是我見過,最理性的媽媽。

她的兒子,從3歲開始,就要做很多事情,自己刷牙洗臉,自己吃飯睡覺,每天早上起床後,還要自己疊被子。

甚至4,5歲時,就學著洗自己的小襪子,小內褲,小帕子。

剛開始她日子在洗臉時,不是把水撒在衣服上,就是擰不幹洗臉帕,

剛開始疊被子,總是把被子疊的歪歪扭扭,他洗的小衣物,每次不是沒洗乾淨,就是肥皂泡泡還留在上面。

甚至吃飯時,稍不注意,就把嘴巴,燙了好幾次了。

有人就曾說,孩子那麼小,你喂他的飯,幫洗臉,洗幾件衣服,能花多少時間?為什麼非要折磨孩子?

可是胡姐,堅決認為,要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也許他因為年紀小,做的不會太好,

但是讓他去做的目的,就是讓他知道,自己的事情,永遠要自己做,不可以讓別人代勞,也不能偷懶。

後來胡姐的兒子,到了初中,高中,上大學,都沒讓她操過心,因為他完全可以自己照顧好自己, 甚至他們學校每年軍訓,胡姐的兒子,都是班級標兵。

如今當很多成年人的父母,還在擔心自己的兒子女兒,一個人生活習不習慣,會不會做飯,有沒有穿暖時,胡姐完全沒有這個顧慮,

而且她兒子很優秀,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物質上,精神上都特別獨立,他的成長速度,早就超過了許多同齡孩子。

其實普天之下,有誰不愛自己的孩子,但如今有許多父母,對孩子是過度溺愛。

他們生怕孩子會受傷,生怕孩子會累著,生怕孩子,吃一點苦,可是真正的愛孩子,不是把他們藏在密不透風的保護傘下,

而是教會他們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如何面對挫折,這樣的愛,才會讓他們受益終生。

畢竟父母終有一天,會提前老去,你不能照顧他們一輩子,就不能掠奪他們學會自我生存的權利。

4

也許每個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

也許你在父母那裡,你可以撒嬌,賣萌,任性。

可是到了一旦出了社會,你的老闆,不會因為你懶撒慣了,就給你特殊待遇。

你的同事,不是因為你本來脾氣不好,就輕易原諒你,你的顧客,也不會因為你說話太沖,語氣不對,就買你的賬。

甚至你遇到的任何人,無論是熟人,鄰居,陌生人,也只會在你懂規矩,講規則,遵守秩序的情況下,

才會對你友好相待。一旦你為所欲為,就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懲罰和教訓。

別人不理你,故意捉弄你,有意對你使壞,這些都是算是輕的,嚴重的會傷及到你的根本利益。

記得,麥家在致信兒子里寫道: 「我愛你,真想變作一顆吉星,高懸在你頭頂,幫你化掉風雨,讓風和日麗一直伴你前行。但這是不可能的,

即便可能,對不起,兒子,我也不會這麼做。為什麼?因為我愛你,如果那樣做的話,你的人生必定是空洞的、蒼白的、弱小的,

至多不過是一條缸里的魚,盆里的花,掛著鈴鐺叮噹響的寵物。這樣的話我會感到羞愧的,因為你真正失敗了。你可以失敗,

但決不能這樣失敗,竟然是被太陽曬死的,是被海水咸死的,是被寒風凍死的。作為男人,這也許是莫大的恥和辱!」

所以父母們,必須要知道,過度的寵愛孩子,完全是在害孩子。

而對他們最好的愛,就是教會他們,做人做事的道理,學會自力更生的能力,有一定的抗挫力和忍耐力。

因為你可以慣著孩子,可是等他們出了社會,殘酷的現實從來不會,慣著任何人!

寫於2018.6.7

作者:李思圓,微信公眾號:溫暖的女子(ID:wennuan-312),新浪微博:@飲水-思圓,新書《生活需要儀式感》正在熱銷中。專欄作者,寫安靜從容,有溫度,有力量的原創暖文。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在噹噹網購書。

推薦閱讀:

為了孩子的自信,請您要避免十種行為
孩子不吃蔬菜必備小妙招!趕緊來試試!
幾歲和孩子分開睡?做父母的應該知道
哪些食物適合孩子補腦?
你對孩子發過的脾氣,孩子遲早會還給你

TAG:社會 | 孩子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