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修行要抓住重點「總持」一切法

修行要抓住重點「總持」一切法

我們一直在提倡「總持」的方法。總持就是把所有的見地、所有的修行方法,全部都集中在一個綱領當中。有個成語叫提綱挈領。你要拿一件衣服,只要拿住衣領就可以很輕鬆地提起來了。如果你拿到的是袖子,那就要站到椅子上去才能把整件衣服提起來。同樣的道理,修行也是有要領的,你要找到總持門。

什麼是總持門?佛教主張「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既然都是一心,全體便是一真法界。這個就是總持門。跟「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意義相當的經教文句很多,要是你沒有找到特別適合自己的經教,你可以用真觀施設的「不是句」:一切有為法皆是第八識流注種子現起的功能差別,要是離開業力與妄想,它們什麼都不是。大乘總持門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講,首先是確認「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是不可動搖的真理,這要靠觀察來確認。萬法的範圍很廣泛,初步要能確定五蘊皆是第八識所生,不異於第八識。能夠達到這個要求,即是大乘的開悟,簡稱為「悟」。第二個部分,則是安住在這個見地當中,入不二法門,簡稱為「入」。前者是觀,後者是止。觀,不離相、名、分別,所以一定是在世俗諦上才能觀行。止,則是將萬法攝歸一心,安住在離開相、名、分別的勝義諦當中。這種修止的方法,稱之為真如三昧或如幻三摩提。

萬法的範圍極廣,包括一切的現象,但可以簡略分為能取和所取。《楞嚴經》說:「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這是講:能取與所取都是一心,只要你能夠不取,就能安住在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遠離一切的差別對待相,連「非幻」都不可說,何況是「幻」?

《楞嚴經》接下來說:「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此阿毘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大意是說,這個法門稱為「如幻三摩提」,是十方諸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用的法門。(看到這裡,你還會以為另有其他更重要的法門嗎?)

「一路涅槃門」意思是說,從菩薩見道的本來自性清凈涅槃,到究竟佛的無住處涅槃,中間都不曾離開涅槃,用的都是同一個法門。這是很殊勝的優點!其他的法門都有一定的適用對象,例如不凈觀適用於三果向以前,而不適用於三果、四果向和阿羅漢。只有如幻三摩提,可以從菩薩見道一直修到成佛。如果稍微放寬標準,把見道以前的真如三昧也算進去,這個法門適用的期間就更長了。因為它這麼殊勝,所以請大家一定要重視這個法門,直到你能夠隨時安住為止;甚至可以說,直到成佛,都不能放棄這個法門。

修真如三昧的前提是般若正見,般若正見分為三種,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和實相般若。見道以前依文字般若和觀照般若而修,見道以後依實相般若而修。實相般若則必須觀察第八識的圓成實性才能發起。圓成實性有兩個意思,一者偏重於「實性」,也就是能藏的心體。一者偏重於「圓成」,也就是偏重於所藏。我們要觀察的是所藏,也就是第八識如何圓成三界萬法。

在成佛以前,對圓成實的觀察還不究竟,所以或多或少會有一點取。但是「一真法界」的見地和方法統統都是對的。所以雖然你還沒有大乘見道,但從現在開始學,學到快要成佛的時候,都還是在學這個,並沒有離開這些。

能夠明白萬法皆是自心所生,才能做到不取。因此,不取本身是智慧的成就。要是真能不取,戒律自然不會犯,所以可以把「不取」當成唯一的戒律。用「不取」修的禪定就是真如三昧、如幻三摩提。因此,「不取」本身已包括戒、定、慧三學,能夠這樣做,即是「善方便而得入」。

所以說,學佛一定要掌握總持門。如果把總持門掌握了,你會節省大量的時間。不要去走那些旁門左道,像什麼修不死之身、修雙身法,修那些都沒有用,因為它違背了佛法的修證原理。即使是正法,如果你學了很多,卻沒辦法把它們都彙集到總持門來,你也會很沒效率。你可能一會兒跑去修四念處,一會兒又去修五根、五力、四正勤、八正道、七覺支等等。當然,這些法門你都可以修,但你要知道,這些法門都不離一心。如果你能夠掌握這一點,修這麼多法也等同只修一個法,這樣你的修證會很快上路,將來一定能夠入不二法門。

按:本文摘錄自實證佛教研究中心出品佛學雜誌《實證佛教通訊》13期《衣中寶珠 ——雜阿含經隱藏的大乘法(九)》

1.推薦電子佛學期刊《實證佛教通訊》下載地址:http://url.cn/44laROf

2.推薦推薦佛學教科書《實證佛教導論》,電子版(部分內容)下載:http://pan.baidu.com/s/1pJN8FLx(用PDF閱讀軟體打開)

3.推薦修行佛法最應該珍藏的網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7c7df8590102wb5e.html

推薦閱讀:

你有沒有找到讓自己感覺生命在秒過的事?
「常快活」便是真功夫 所以要修行「快活」
妙蓮老和尚:關於勸人不需出家修行--學佛網
洛桑陀美上師開示:修行精要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文字版  定弘法師主講  (第一六三集)

TAG: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