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奧運與難民,誰偷走了我的夢想?

奧運會難民代表團-我們為何而來

今年的里約奧運會上,有這麼一支特殊的參賽隊伍——「難民代表團」,由10人組成,兩名游泳運動員來自敘利亞,兩名柔道運動員來自剛果(金),一名馬拉松運動員來自衣索比亞,5名田徑運動員來自南蘇丹。

在奧運比賽中,「國家」似乎是個格外鮮明,格外引人注意的辭彙,當國旗被升起,當國歌被奏響,不論是運動員還是觀賽的民眾,都會深深地感覺到自己與自己所在的國家的羈絆。可是,這些去參加奧運會的人,沒有國家啊,他們被認證的身份是「難民」。就算贏了比賽,也不會聽到國歌,不會看到國旗,他們的背後沒有國家和國民。

難民代表團的10名選手

里約奧運會開幕式上,當他們進場時,新晉段子手白岩松說:「奧運歷史上首支難民代表團走進現場!掌聲雖然熱烈,但不是喜慶的時刻,這說明我們還有很多問題。我們希望這是第一支,又多麼希望這是最後一支難民代表團!」

8月5日,里約奧運會開幕式,難民代表團入場。

奧運會上出現難民代表團,不算是一個光彩的現象,但它卻也以這種方式迫使我們再次把目光轉向已經非常嚴峻的難民問題。網路上有關於此次難民代表團的各種言論,有人說這是西方意識形態的一次「作秀」,是一種虛偽的人權,是件沒有意義的事情,也有人感嘆難民團參加奧運會這一行為,把美國的臉打得啪啪響,是一種無聲的抗議。但不管怎麼說,它引起大家的「探討」了,它讓大家「發聲」了,它終於讓更多人體味到難民的困境了。

偷渡中,因船體超載遇難的3歲敘利亞男孩

聯合國難民署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底,全球共有6530萬人因戰爭等原因流離失所,僅2015年上半年,就大約至少500萬人流離失所,2015年,約150萬難民湧入歐洲大陸。2004年左右的時候,難民大約1900萬左右,而現在,我們卻面臨著二戰後最大的難民危機。

這些難民大多來自經受戰亂紛擾的國家,而戰亂從哪裡來?捷克總統米洛什·澤曼曾說:今日難民危機的根源來自美國軍事干預中東地區!

申請避難的人大多來自敘利亞、阿富汗和伊拉克這三個國家,其中尤以敘利亞為甚。蘇聯解體之後,美國趁機擴大它在中東的勢力範圍,使了吃奶的勁兒去挖俄羅斯的牆角,到處扶植親美勢力。

911事件之後,固執的布希總統還努力在海外宣揚西方式民主,力爭讓美國的意識形態滲透到世界的角角落落。但後來,各種各樣的革命此起彼伏地興起了,那些國家原有的政治進程被擾亂了,人民依然處於水深火熱中,難民也增多了。

與此同時,像ISIS這樣的極端勢力盯著這些「有縫的蛋」,藉機發展壯大起來。這個時候,美國在哪裡呢?ISIS跟兵乓球一樣大的時候,美國不去打,後來ISIS養得跟西瓜一樣大了,大家都開始去打這個大西瓜了,山上「修鍊」已久的美國想起來下山表表態了。

美國凱托學會防務與外交問題高級研究員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曾說,難民多來自於敘利亞、伊拉克等地並不是一種巧合:「這些國家具有一個相同的特點,它們是美國領導下的政權顛覆目標。」他進一步指出:「美國的政策打亂了這些國家的社會秩序,引發了當下的難民潮亂局。」這裡面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是,發現勢頭不對的美國並沒有積極去收拾自己折騰出的爛攤子,還給自己的盟友增加了很多負擔,畢竟很多難民都跑到歐盟去了。奧巴馬本來承諾2016年接收1萬名敘利亞難民,但現在美國國會正審議對赴美難民身份核查的法案,小馬的承諾估計也是沒戲了。現在很多恐怖分子也會混跡在難民中,伴隨著恐怖襲擊的增多,美國有著無數的理由拒收這些難民。

我們再來看看這些難民,在逃亡的過程中,許多難民還沒找到他們的「家」就離開了這個困難的世界。據國際移民組織的最新統計,今年以來已至少有3000人在跨海偷渡時因船隻沉沒而葬身海底。

擁擠的難民船

我游泳,是為了活下來

這次奧運會代表團上,有個美麗的女孩瑪蒂妮(Yusra Mardini),來自敘利亞,今年18歲,真的是花一樣的年紀啊。默默感謝祖國,大貝的十八歲是在明亮的教室中渡過的。

瑪蒂妮說了這麼一句話:我游泳,是為了活下來。當初瑪蒂妮差點在逃亡希臘的愛琴海上遇難,本只能載6人的逃難船載了20多個人,船隻不堪重負慢慢下沉,瑪蒂妮拉著船上的繩索,在冰冷的海水中遊了三個多小時,將船上的生命安全地帶上了岸。瑪蒂妮在敘利亞訓練時,訓練場所也多被炮火摧毀,但她也是幸運的,來到了里約奧運會,有那麼一些日子,單純地為了夢想而奮鬥著。這種精神比那些個雖然獲獎,但惡意攻擊他國運動員的霍頓之流要高尚得太多。

來自敘利亞的難民,美麗的18歲女孩瑪蒂妮

沒鞋穿的人,一樣想要奔跑

瑪蒂妮這個事兒容易讓人想到代表伊拉克來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短跑選手達娜·海珊,當初伊拉克奧委會解散,國際奧委會決定對伊拉克進行臨時禁賽,達娜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哭了好幾個小時,教練安慰她說你還年輕,還有機會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會。達娜說四年的時間很長,可以發生很多事,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活到2012年,達娜出生於1986年啊,對她來說,活著就是一件難事兒。

經過苦苦努力,伊拉克在奧運會開幕前不到10天才得到參賽資格。然而,作為短跑運動員的達娜,卻連一雙像樣的跑鞋都沒有,穿著從二手市場淘到的運動鞋,出戰奧運會。

達娜·海珊

戰火中,用足球贏得驕傲

2003年薩達姆政權被推翻後,伊拉克足球隊已經連續四屆亞洲杯殺入8強了,其中2007年還奪冠了。他們從戰火中走出,他們沒有像歐美運動員那樣豐厚的物質待遇,但他們的夢想卻沒有凋零。

他們讓大家明白,原來世界上有這麼一批人,不知道明天能否還「活著」,但卻依然有著堅韌的信念。

2007年奪冠的伊拉克足球隊

此時此刻,又是誰在地球母親的懷裡哭泣?

此時此刻,又有多少人流離失所?

此時此刻,又有多少人的夢想死去?

其實,難民一直都在,但現在,難民已成了國際性問題,誰該為此買單?里約奧運會之後,難民團又何去何從?他們的夢想還能延續嗎?願世界多一點和平少一點紛爭,願真正的奧運精神能得到傳承。


推薦閱讀:

中國30萬難民:非國籍、非公民、非人口
歐洲:深陷難民危機 尚無良策以對
春秋時的「難民國家」許國:70年間舉國遷徙6次
「資源詛咒」焦慮里的茶葉「難民」
「死亡貨車」藏71具腐屍 歐洲難民危機再添慘案

TAG:夢想 | 難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