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與微生物的密切關係

  自然界中有種生物叫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都沒有注意這類生物,但這類生物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很多食物與這些微生物都有著密切的關係,茶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必要茶飲,而與微生物關係最密切的就是普洱茶了,那普洱茶與微生物之間的密切關係是怎樣的呢?普洱茶有分生茶與熟茶兩大類,而生茶是未經發酵直接製作而成的,但熟茶是經渥堆發酵而成的。在這發酵的過程中就會有微生物的產生,而這些微生物就會改變其茶葉中的成分,導致生茶熟茶之間的差別,而普洱茶甘甜、醇厚的味道也依賴於這些微生物。

  普洱茶的神奇,一方面是普洱茶歷經滄桑,伴隨茶馬古道產生神秘的茶的故鄉——彩雲南。雲南有著豐富的大葉種茶樹資源和多民族飲茶習俗及民族風情。關於這方面,國內外崇尚普洱茶的研究人員、文人、商人和愛茶人,都從不同的角度展開了研究和闡述,推動了普洱茶的健康發展。在普洱茶的品質形成中微生物起了重要作用。可以這麼說,沒有微生物就沒有普洱茶。有益的微生物對人體的作用表現在普洱茶上主要有兩方面:第一是形成普洱茶良好品質的特徵,甘滑、醇厚和陳香等特點;第二是代謝有益物質於普洱茶中增強普洱茶保健功效,形成茶類中的特色茶。普洱茶與微生物的密切關係如下所示:

  

  ●黑麴黴與普洱茶

  黑麴黴是一種低等真核生物,作為世界公認的安全可食用性,在工業生產和學術研討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作為參與普洱茶品質形成的重要菌種,研究其生命周期極其代謝產物變化有著重要意義。在普洱茶大生產發酵渥堆過程中,黑麴黴數量始終處於優勢地位,黑麴黴可以生產胞內、胞外兩類霉,有20種左右的水解霉,其中葡萄糖澱粉酶、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可以分解包括多糖、脂肪、蛋白質、天然纖維、果膠和非可溶性化合物等有機物。

  ●青黴素與普洱茶

  在普洱茶渥堆過程中青黴產生多種酶類及有機酸,同時,產黃青黴代謝產生的青黴素對雜菌、腐敗菌可能有良好的消除和抑制生長作用。因此,我們認為產黃青黴對普洱茶醇和品質的形成有輔助作用。

  ●根黴菌與普洱茶

  根黴菌的澱粉酶活力較高,能產生有機酸,還產生芳香的酯類物質,但由於分泌果膠酶能力強,普洱茶在渥堆中茶葉軟化也與該霉滋生有關。在渥堆中的每個階段,控制好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提高根黴菌的比例,有利於普洱茶粘滑和醇厚品質的形成。

  ●灰綠麴黴與普洱茶

  該菌種會使食品腐爛變質。生產中應盡量避免菌群的滋生。經試驗可知,在大生產中出現得較多,而模擬、滅菌渥堆試驗加工的普洱茶中出現的很少,後期消失。因此,控制堆溫、改善制茶環境衛生有利於純正普洱茶品質的形成。

  

  ●酵母屬與普洱茶

  酵母屬是普洱茶品質形成的重要菌種。在普洱茶渥堆中,由於濕熱作用為酵母菌的代謝活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增強了酶的活性,同時也給茶葉的化學成分變化提供了熱源。加之黴菌能利用各種多糖作為碳源進行糖代謝,併產生大量的多糖和單糖,為酵母提供足夠的營養後迅速繁殖。當提供有利於酵母菌滋生的環境,使其迅速繁殖,加工中茶葉的品質表現為香甜、醇滑的特點。

  ●細菌與普洱茶

  在普洱茶渥堆過程中,細菌數目極少,沒有發現致病細菌,這是各種微生物之間拮抗作用的結果。如酵母和黴菌的大量繁衍,能抑制細菌的生長。同時,國內外研究表明,茶葉中的茶多酚也能抑制對人或動物有致病性的細菌的生長繁殖。

  總之,普洱茶在微生物作用、酶促作用和濕熱作用下,茶多酚的氧化、縮合,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分解、降解,碳水化合物的消耗與分解以及各產物之間的聚合、縮合等一系列反應,使得色澤黃綠、滋味純正尚澀、香氣清鮮純正的曬青毛茶轉變為色澤紅褐、滋味純正回甘、香氣陳醇。而這一系列的變化也表明普洱茶與微生物之間那層微妙的關係,同時也證明普洱茶品質的好壞也依賴於微生物。熟茶具有很好的養胃、暖胃功效,胃不好的朋友不要選擇具有刺激性的生茶,而要選擇熟茶進行保鍵養生。

推薦閱讀:

泛著「彩虹綠」色澤的牛肉竟然還不算腐敗變質?
我們體內的微生物會是左右健康的關鍵嗎?
如果一個產品大腸桿菌超標 3 倍,是不是少吃 2/3 就沒有任何影響了?
國人為什麼忘記了湯飛凡?
有沒有微生物可以影響人的思維和行為?

TAG:生物 | 微生物 | 普洱茶 | 關係 | 普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