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江蘇近年行政區劃調整 蘇南已無縣

區劃調整帶來哪些利好?

為什麼要搞區劃調整?調整後究竟會帶來哪些影響?筆者通過資料梳理,發現無論在推進城鎮化建設還是集聚資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區劃調整都有利好。

第一,優化行政區劃格局,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例如大豐市改區後,媒體報道稱將有利於大豐融入鹽城大市區,城鄉統籌發展等將獲得更多要素支持和項目支撐,實現「同城待遇」。

常州金壇撤市設區也是因「金壇地區經濟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影響了區域統籌協調發展。」

連雲港將新浦區與海州區合併設立新的海州區,並將贛榆縣撤縣設區,連雲港中心城市的發展空間得到顯著拓展,區劃格局更為合理。南京溧水、高淳撤縣設區也有利於融入主城,加速城鄉一體化進程。

第二,區劃調整鑄就經濟新地理,集聚資源。以揚州為例,置身於「大揚州」發展框架中,江都、廣陵、邗江有了更為明確的產業定位和發展方向,也有了更為強勁的發展動力。截至2014年,常州市轄區行政區域面積、人口和地區生產總值最大倍差分別約為40倍、13倍和17倍,行政區規模差異懸殊,影響了空間布局優化,資源要素流動,客觀存在行政管理成本偏高、行政管理資源配置不盡合理的問題。區劃調整之後,常州市的發展更加順暢了。

連雲港區劃調整也有利於促進港口、產業、城市聯動發展,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對江蘇積極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突破體制機制障礙,有利於精簡機構簡政放權。南京撤銷白下區、下關區,設立新鼓樓區、新秦淮區,合併後的兩新區各有14名常委,相比之前一個區就有11名常委,領導班子人數大減。

2012年蘇州滄浪、平江、金閶三區為姑蘇區,縣級市吳江市撤縣設區。此次蘇州調整行政區劃可減少2個縣級行政建制,有利於減少機構設置,總體上降低管理成本,提升行政效能。

揚州在區劃調整後,廣陵區通過簡化流程、並聯審批、提前介入、跟蹤督辦等方法,做到「關口前移、重心前移」,為重大項目開闢了一條快速通道。據悉,自2011年行政區劃調整以後,揚州市向廣陵區下放了529項市級行政權力,使之與邗江區實現相對等的「責權利」關係。據《人民日報》報道,蘇州吳江區在鄉鎮撤併後,多個辦事處人員從100多人精減到7人,改革措施跟進,「濃縮版小政府」向服務轉型。

【1】【2】【3】


推薦閱讀:

風水道先生講風水的三大解法:看了你也懂風水調整!
改善家庭關係,先調整夫妻間差異(南洋商報)
抻筋拔骨 調整經脈
怎樣調整化解2018流年凶煞
求職碰壁不少女性調整生娃計劃 為跳槽提前生

TAG:行政 | 行政區劃 | 盤點 | 江蘇 | 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