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個家,顛覆了我對中式的所有偏見

看完這個家,顛覆了我對中式的所有偏見

https://www.zhihu.com/video/990653289742106624

我的好友--著名設計師姜濤,絕對是我的設計師朋友圈中把中式做的最洋氣的一位。不認識姜濤的人很難想像這個平時愛穿一席白衣,神韻十足的「神仙姐姐」居然是一個思維嚴謹每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的室內設計師!但每天工作到凌晨也不妨礙她培養無數興趣:全京城最有韻味的茶室在她家裡;她喜歡古琴、愛崑曲,一次偶然的機會感受到崑曲的風骨後,還特意請了崑曲老師來學習......

這些浸潤在中國文化中獲得的滋養,和她早年在倫敦切爾西藝術設計學院學設計的經歷交雜在一起,塑造出她這個充滿了奇妙混搭的家。傳統又現代、古典又摩登、清雅又濃烈。

所謂的家如其人,說的也正是如此吧。

# 以下涉及#中式#混搭#沙發#藝術品#等關鍵詞,已收入《家芝軟裝脫丑指南》中

1.

無柱無門,空間流動

走過被暖色光源包圍著的玄關後,眼前的景象就像一副徐徐展開的水墨畫:視覺落到每個空間都沒有阻擋,站在玄關處望眼看得到院子里光影搖曳的竹子。空間之間沒有門,自然過度,特別的靈動和舒展。

因為沒有門,視野能一直延伸下去,空間像綿延的水墨畫一樣舒展和延續。

玄關處的泛光燈帶和點光源製造空間氛圍,作為視野開闊的空間前奏,有種曲徑通幽的味道。

走過玄關,視野變得舒展開闊,進來時陽光正好,可以看得到院子里竹子流動的光影。

朝茶室相反方向走,不知不覺就到了是開闊明亮的餐廳,每個空間都過渡的非常自然。

2.

最天然的材質,最清雅的家

姜濤家自帶清雅舒暢的氣韻,除了貫通空間帶來的流動氣質以外,空間材質上也儘可能的保持天然和純粹。水泥白沙黃土牆面、淡米色水磨石、深色原木地板都是簡單天然質感佳的材料,相比起靠華貴的材料堆積起來的房子,這樣的家才正是屬於這個時代的氣定神閑。

牆面是水泥黃土白沙材質,姜濤說這樣黃色牆面就像是東方人的黃皮膚,帶著溫度和情感,沒有刻意雕琢的痕迹。

搭配米白色水磨石地面,色調統一,很適合做空間的大面積背景。

除了地面牆面的硬裝,可以用地毯和布藝來豐富空間的質感。

3.

跨時空碰撞

在這個家裡,我最喜歡也最佩服的一點,就是空間的完美混搭:鮮艷的亮紅碰撞著溫和的米黃、水泥黃沙的粗糙材質中承載著纖細精巧的亞克力和玻璃、義大利經典沙發後面是一百年前的老木雕......如果現代和古典能有一個交融點,那一定是在這裡!

米黃VS鮮紅

牆面大面積的米黃色和鮮艷的紅色碰撞,又前衛又大膽。

如果擔心面積太大駕馭不好,試試小面積亮色,不容易出錯,還能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哦。

粗糲VS光滑

表面粗糲水泥黃沙牆面搭配米白色水磨石,一個粗糙一個光滑,通過肌理的變化豐富空間的質感。

除了水磨石地面,還有這樣質感細膩的亞克力小邊幾,可以中和米色牆面帶來的平衡和秩序感,空間看上去更具靈氣。

中式VS意式

茶室中的義大利B&B沙發和多年前從高碑店淘來的羅漢床,都是跟隨自己多年的老物件。姜濤告訴我,在她的眼裡沒有東方西方義大利中國,能在對的時間相遇就是最好的狀態。

這樣的中式意式混搭也出現在另外一個茶室,中式的茶席前是B&B沙發,這些傢具都跟隨了她很多年,在姜濤的眼裡它們都是家庭成員。

傳統VS現代

茶室的水泥牆上掛著兩條清代時候建築的橫樑,姜濤形容它們刀工鋒利但質感溫潤;老木雕下面是簡潔現代的壁爐,老木雕和壁爐雖然看上去風格迥異,但其實中間也存在著某種互動。

4.

超長橫窗,流動光影

在姜濤家,讓我最流連忘返的就是這個有個超長橫窗的茶室了。在原本的牆面上開一個橫窗,院子後面種幾株竹子,室外的景就這樣被「借」了進來。有風吹過的時候,院子里竹影婆娑,茶室里光影流動,又一次沉醉在了這裡。

超長的橫窗把室外的竹子「借」到室內,光線、植物就這樣流動了起來

茶席是多年前在高碑店收的明代劍腿羅漢床;白色椅子是姜濤自己設計的,名字叫就叫「茶」。她笑著告訴我,覺得喝茶時候是最放鬆舒服的狀態,所以給椅子起了這個名字。

在這個有著竹影的橫窗前喝茶也是姜濤最喜歡的事,出現在這裡的物件都是有緣分的,她喜歡和這些老器物的互動。(我們在這個茶桌上享受下午茶的時候,也盡情地和它們互動來著)

當光線曬在長窗的茶壺上時,恍惚間好想穿越到了小津安二郎的電影。

5.

藏在山水畫中的卧室

上二樓,長長的走廊最裡面,是主人的卧室。清凈淡雅是最初的感覺,等到走進看時候才發現每個細節都別有一番韻味。

卧室的壁紙出自元代畫家李唐的【四季山水圖】,壁畫後面是海量收納櫃,也是空間整齊有氣度的秘訣。

【四季山水圖】,仔細看畫里的人物形態不一,畫中的小軒窗里有人在彈琴有人在做茶,姜濤讓我猜哪是她的心境。

鋁製單椅來自義大利品牌Ycami,金屬材質給空間增加了一絲硬朗的味道。

卧室的顏色相對更中性柔和,通過絲綢和棉麻,用同色系的不同質感的織物製造不同的肌理變化,增加手觸摸起來的豐富性。

6.

歡迎來到仙境浴室

如果說前面水泥黃沙和光滑的玻璃混搭是前戲,那姜濤家的浴室才是這種混搭的精髓。水泥黃沙牆面、中式木架、通透的玻璃和鏡面、每一種材質和器物都和諧共存。同行的小夥伴們繼竹影下品茶之後,又再一次陶醉在了這個仙境浴室里。

整面牆的大鏡面直接在視覺上讓空間增大兩倍,玻璃浴室增加空間明亮通透質感。

除了常規窗戶外還開了天窗,讓溫度和亮度都足夠。想像一下伴著晚星、點著蠟燭、泡著澡......

除了常規窗戶外還開了天窗,讓溫度和亮度都足夠。不知道夜晚是否可以邊泡澡邊看星星。

7.

兩個廚房,各取所需

雖然姜濤平日里超級忙碌,但是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廚藝高手。糖醋排骨紅燒肉水煮魚這些通通不在話下。廚房是中心分廚,需要做中餐時候就在裡面的廚房,一般簡單的冷盤就在開放式島台解決。

為了保持空間的整體性,特意在島台後面的中式廚房做了隱藏式廚房門,平日里把門關上,中式廚房就被隱藏起來了。

餐廳的水滴燈是姜濤自己設計的,燈光朝上,非常有特點;迎客松壁紙後面其實是隱藏起來的電視牆。

超長餐桌也是自己設計的,沿用了和牆面一樣的水泥黃土表面。連裝水果的盤子都充滿藝術感,真沒話說了。

全開放式西廚用於準備一些簡單食材,當製作油煙很大的食物時,就去後面的中廚操作。

8.

有插花,才是有愛的人間

熟悉姜濤的人都知道,她除了愛茶、愛古琴、愛崑曲以外,還特別喜歡插花。她告訴我她特別喜歡一句話叫「沒有薔薇的春天就像沒有愛的人間」,我環視四周的清雅的插花,頓時也覺得被愛意包圍了。

姜濤特別善於根據花枝的造型,搭配其他的草來相輔相成。就好像是在山上長成的自然狀態,而不是那種被雕塑過的花。

這樣自然生長的插花和旁邊的桃花羊可以說是相當般配了!

茶室里橫窗上的插花,和室外的竹子相互呼應。

插花都是從自家院子摘來的,和這個家裡其他的老物件一樣,都保持著自然的生命力。

太太的八卦點心:

當得知我們改名叫「家芝太太」後,姜濤開玩笑說:「我可不是太太哦。」我作證,每天凌晨兩點才回微信的她絕對不是世俗意義上的太太。她獨立、堅強、努力(雖然她總說自己「只是看著堅強」,「還不夠努力」)。

她的努力不是為了實現多大的野心,而僅是為了滿足自己對於設計的狂熱。任何一個設計細節,不達到她想要的效果絕不妥協,嘗試幾十遍她都不在乎。我覺得她身上的「仙氣」,正是來自於那種極致和純粹。

這個家裡你最喜歡的一個細節是什麼?拉到下面留言給我們哦!

推薦閱讀:

98平搞定地中海之空間設計
最靈動設計之處------唐家軟裝空間設計
絕句創作過程中空間設計的虛實處理
荷蘭阿姆斯特丹Weekend酒吧空間設計
論壇實錄|「茶與築」第二屆國際空間設計大賽論壇-心·境

TAG:家居 | 新中式風格 | 空間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