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堂成立,27萬網友問6諾獎得主,3成擔憂AI超越人類,諾獎得主怎麼答?

羅漢堂成立,27萬網友問6諾獎得主,3成擔憂AI超越人類,諾獎得主怎麼答?

來自專欄支付寶帶你飛

6月25日-26日,包括諾貝爾獎、孫冶方獎得主在內的15位全球頂尖學者雲集杭州,在西湖畔開了兩天閉門會談。

這群全球「最強大腦」們吸引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阿里巴巴秘書長邵曉鋒、湖畔大學教育長曾鳴等阿里高層前往問計。

據了解,在他們來之前,人民日報還向網友們徵集了提問這些學者們的問題,僅僅3天,就收到了27萬條網友提問,其中,與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基因工程相關的問題數量位列前三。

這兩天他們到底討論了什麼?面對網友的疑問,他們有什麼真知灼見?

當只需要1歐元買一塊巧克力 6成人願意授權個人信息

學者們這場閉門討論的話題聚焦在數字經濟時代的挑戰,數據隱私、大數據壟斷、平台經濟的創業機會等話題都成為專家們討論的焦點。

在數據隱私討論環節,前谷歌經濟學家和微軟首席經濟學家的Preston McAfee (普斯頓·麥法宜)提出一個有趣的案例:你在網上買一塊巧克力,網站說可以便宜到1歐元,但需要你提供家庭地址、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給網站另做他用。調查結論顯示,60%的人說沒有問題,只要便宜到1歐元,一直以嚴謹著稱的德國人,居然都願意授權個人信息。

話題一出,立刻引起現場多位學者激辯,有學者認為,當你使用智能收集、上facebook、在亞馬遜網站買東西,對那幾百頁服務條款點擊接受的時候,你就已經沒有隱私了。

普林斯頓大學Bendheim金融中心主任Markus Brunnermeier(馬科斯·布魯納米爾)則表示,大數據時代,我們還有沒有隱私?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在保護隱私和提供便利性之間達成正確的平衡。如果你不提供任何信息給哪些依靠數據來提供服務的公司,他們基本沒法為你提供服務。但同時,公司和監管機構需要考慮如何保護用戶隱私,與此同時提供便利的服務,這其間需要適當的平衡。

人工智慧(AI)技術可以拯救還是摧毀人類文明?

或許是受阿爾法狗顛覆人類圍棋的影響,18萬中國網友的提問中,有3成問題在擔憂人工智慧超越人類。

有網友問:人工智慧(AI)技術可以拯救還是摧毀人類文明?

長江商學院教授、香港大學經濟學教授、 2013年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獲得者許成鋼認為,實際上,人工智慧作為一個研究的題目已經半個多世紀了,真正突然之間進入實用階段是很近的事情。但是,進入實用階段,並不意味著它已經成熟了。

他說,任何技術都是雙刃劍,在AI之前,最令人震撼的重大技術,就是原子裂變反應和二戰結束時候原子彈的使用。同理,如果人類沒有管理好自己,盲目自信、濫用技術,可能就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那麼,未來20到50年,哪些技能是最有價值的?

許成鋼認為,可以肯定的是,創造性的工作是不能被取代的。「創造性的工作並不一定都是人們以為的最『高級』的工作,有許多的普通的工作都是有創造性的,比如說服務業,比如一個護士,他/她的把人照顧好的能力,肯定比機器強。再比如說餐館裡邊的服務,它能不能把人服務好,能不能讓人高興?這也一定是機器不能取代的。所有的行業里,任何的人性的創造性的那一面,都是機器代代替不了的。」

在層出不窮的新技術的包圍之下,這個世界會變成怎麼樣?

還有不少網友擔心,伴隨著我們被層出不窮的新技術包圍,這個世界會變成怎麼樣?

普林斯頓大學Bendheim金融中心主任Markus Brunnermeier(馬科斯·布魯納米爾)說,我看到今天發生的重大技術變革,我意識到必須考慮社會將如何面對這些變化,制定什麼規則制度來界定技術的邊界。要仔細考慮如何運用科技和社會科學來為人類社會創造福祉。

他認為,新技術將永遠為社會和機遇帶來新的挑戰。如果你將目標設定為火星,並開發所需的技術,你將會面臨挑戰。 「我認為,最初階段最重要的事情是召集一群來自不同背景的思想家來討論挑戰是什麼、以及我們可以採取哪些包容性的方法來解決它們。但是,我們不應該僅僅因為可能存在挑戰而拒絕新的機會。」

新技術會帶來更大的不平等嗎?馬科斯·布魯納米爾認為,一方面,新技術能夠降低成本,給社會和大眾帶來好處。在這方面,新技術能幫助讓更多人享受經濟增長。另一方面,新技術可能會帶來不平等。所以關鍵在於如何監管和管理新技術的各個不同方面,來從而能將技術帶來的好處最大化。「技術是中立的,是由手握技術的人來決定,用在好的地方,還是壞的地方。」

6月26日下午,諾獎學者們雲集西湖開閉門會的答案揭曉,原來,在阿里巴巴的倡議下,這些頂級學者們共同發起的研究機構羅漢堂成立,並召開了第一次閉門會議。

「科技的高速進步改變了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我們在享受科技帶來好處的同時,更要理解科技給社會帶來的挑戰並思考解決方案。作為一家科技公司,阿里巴巴有責任傾盡全力研究如何幫助社會適應科技進步並迎接隨之而來的挑戰。這也是我們倡議成立羅漢堂的初衷。」馬雲在和學者們交流時說,阿里巴巴將邀請全世界頂尖學者在一個開放、合作的研究平台上為此一起努力,但羅漢堂不是為阿里巴巴而建的,通過羅漢堂累積的觀點、研究報告和成果,是為全世界服務的。


推薦閱讀:

德國「國寶」: 唯一一位女性諾貝爾科學獎得主
石黑一雄:諾貝爾獎得主的10句話,字字誅心!
猶太人包攬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看人家小孩0
1945年諾貝爾獎得主:米斯特拉爾詩選

TAG:阿里巴巴集團 | 諾貝爾獎 | AI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