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就診指南】腦癱兒童治療的關鍵在於早發現、早治療

【就診指南】腦癱兒童治療的關鍵在於早發現、早治療

  腦癱患兒一般會出現運動發育落後、姿勢異常以及肌張力的改變。有的患兒還可伴有程度不同的智力、語言、視力、聽覺、攝食吞咽、癲癇等異常。從臨床發現,腦癱患兒早期發現、早期診斷、綜合治療是康復的關鍵。

  作為家長來說,怎樣才能做到對小兒腦癱及早發現?一般來說,腦癱患兒在早期就會有明顯異常,具體癥狀是:嬰兒出生3個月以內,常常會出現驚厥或異常啼哭,並伴有吞咽困難。3個月大時仍無站立的表現,也不會抬頭。4個月以後,雙手仍呈握拳狀,無法自主張開,或者能張開但看到眼前有活動的物體時,卻不會用手去抓,嬰兒的四肢活動不靈活,肌肉鬆軟。穿衣服時其上肢難入袖口,換尿布或清洗臀部時,嬰兒的下肢不易外展。嬰兒雙腳著地時,下肢呈伸展交叉狀,或者僅足尖著地等現象。

  雖然腦癱患兒的病變發生在腦,但一般會累及四肢。所以一旦得到確診之後,就應儘早進行手術及康復治療。需要注意的是,腦癱康復治療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手術應在康復訓練的基礎上選擇適當時機進行,手術必須和康復訓練密切結合。換言之,腦癱除了針對性的手術治療之外,康復訓練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而及早進行康復也是很關鍵的。

  常崇旺教授講解:腦癱治療的原則是手術與康復相結合,這點必須牢記。經過多年臨床治療總結,小兒腦癱的治療必須由及多學科介入進行綜合性的康復治療方可見效,且應針對每個孩子制訂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對腦癱患兒來說,單純康復訓練常不能達到滿意效果,必須先施行外科手術解除原發病根,再在此基礎上進行康復運動訓練才能更好的幫助康復進行,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即對這類腦癱患兒採取康復訓練→外科手術→康復訓練的手段。這些腦癱患兒通過手術治療能獲得不同程度的功能改善:如痙攣型腦癱患兒(包括以痙攣為主的混合型腦癱患兒)可接受FSPR術(即功能性選擇性脊神經後根部分離斷術),通過對脊髓神經後跟的處理,全面患兒調整肌肉張力,使痙攣肌肉的肌張力盡量接近正常狀態,為運動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復提供了前提條件。

推薦閱讀:

總覺得寶寶哪裡有問題?這些表現是可以排除腦癱的
【診治心悟】多法並施使腦癱兒行走自如
腦癱的中醫治療概況——相信愛會創造出奇蹟!
慈母溺死腦癱兒一審獲刑 法網柔情詳解判5年理由
腦癱的早期干預方法

TAG:腦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