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發霉了》教學設計

《麵包發霉了》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麵包發霉了》一課是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冊《食物》單元第5課。這是在學生探索了食物的營養成分、經歷了食物由生到熟的觀察活動後,進一步研究食物變化的一課。它將引領孩子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食物,讓學生有聯繫地看待食物、食物的營養、食物的變化與我們的健康。

食物發霉這一現象,孩子們在生活中已經有所感知,但很少有學生仔細去觀察研究過。把麵包發霉這一現象在課堂內進行討論,從而引發他們的探索慾望,學生會提出較多的問題,他們可能會問:黴菌是什麼樣的?麵包上怎麼會有黴菌?長了黴菌的食物為什麼不能吃?黴菌會傳染嗎?……學生的觀察活動就是圍繞這些有價值的問題展開的。

教材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發現並認識黴菌。教材從引導學生觀察麵包或饅頭、橘子皮上的霉入手,首先了解食物發霉是由黴菌引起的。再用肉眼直接或用放大鏡觀察黴菌的顏色和形態。其次,組織學生用顯微鏡觀察黴菌的形狀。

第二部分:猜測麵包發霉的條件。學生觀察完黴菌之後,「為什麼會產生黴菌?」「麵包發霉與什麼條件有關?」自然而然成為學生迫切想研究的問題。同時解答這一問題是有一定基礎的,希望學生能夠再次細緻觀察,廣泛收集信息,有理有據地提出自己的推測。

第三部分:研究麵包發霉的條件。需要學生根據前面的假設和猜想,制定實驗計劃並進行實驗。

【設計理念】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因此本課本著「以學定教」的理念進行教學設計,根據四年級學生的現有水平與能力設計學習流程。四年級的學生科學學習已經經歷了一年半的時間,科學探究中的觀察、猜想、實驗等各方面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但能力發展還不能支撐起學生獨立探究活動的展開。①對微小事物的觀察還是第一次,使用顯微鏡觀察黴菌操作較難。因此「黴菌的觀察」活動設計,教師試圖通過生活中不同種類、結構明顯的材料來引導學生用放大鏡多角度觀察認識黴菌。②「猜測麵包發霉的條件」這一活動需要學生聯繫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推理有難度。先讓學生回憶家裡發生的食物發霉現象關注食物發霉環境,為猜測活動提供更有力的依據。③對比實驗的設計與操作雖然學生曾經有過一些簡單嘗試,但如此難度的對比實驗還是第一次。教師試圖給予充足的時間研究「水分與黴菌生長」,在互相探討中完善實驗過程,並且由扶到放,放手研究其他因素。扶的過程需要教師的幫助才能設計出嚴密的實驗方案,放的過程中學生還是錯誤百出,我們允許這樣的錯誤發生,至少我們的孩子嘗試中可以體驗到思考地快樂,也能深刻體會到做科學的嚴謹性。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麵包的變質發霉是黴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黴菌的生長需要適宜的環境和條件。

2.通過對黴菌的培養可以進行黴菌生活條件的研究活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黴菌,經歷一個微小事物的認識過程。

2.根據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假設,並設計實驗研究黴菌生長與環境的關係。

3.堅持記錄黴菌的生長情況,分析、整理自己記錄的數據。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對黴菌生長的實驗活動中,鍛煉較長周期實驗觀察的意志品質。

【教學重點】

觀察發霉的麵包,初步了解黴菌的構造,知道發霉的原因。

【教學難點】

根據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假設,設計實驗方案。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新鮮與發霉的麵包各兩塊、課件。

每組學生準備:放大鏡、發霉的食物一份、乾麵包兩小塊、滴管、水、塑料袋兩個。

【教學過程】

一、對比引入,揭題激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麵包(新鮮和發霉的麵包),想不想嘗一嘗? 你肯定不選哪塊?

學生髮現發霉的麵包,麵包怎麼啦?揭題:麵包發霉了!

2.說說生活中遇到過的食物發霉現象。

二、初步探究,觀察黴菌

1.初步觀察,發現黴菌。

發霉的食物發生了什麼變化?小組觀察一份發霉的食物,說說有什麼發現

(發現黴菌)

2.仔細觀察黴菌。

(1)怎樣才能更清楚看到食物上黴菌的樣子?(放大鏡、顯微鏡)

(2)指導學生用放大鏡多角度觀察。

(3)學生活動,觀察放大鏡下的黴菌。

(4)彙報交流,描述看到的黴菌樣子。

(5)觀看顯微鏡下的黴菌圖。(課件圖片展示各種顯微鏡下的黴菌)

3.小結:黴菌種類很多,顏色各異,可千萬不要被它美麗的外表所迷惑,大多數的黴菌是對人體有害的,絕對不能食用。

三、引導猜測發霉條件

1.提出問題

觀察了麵包上的黴菌,你有什麼疑問或者說還想研究什麼?

(預設:麵包上怎麼會長出黴菌?麵包發霉與什麼條件有關呢?……)

2.麵包發霉的條件猜測

(1)教師引問:麵包上怎麼會長出黴菌?你覺得與哪些因素有關?

(2)集體討論。

預設學生可能會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①黴菌長在麵包上,而離麵包最近的塑料袋上並沒有黴菌生長,這可能說明黴菌的生長需要麵包提供養分;②麵包如果是放在了溫暖的地方發的霉,這說明黴菌的生長與溫度的高低有關;③發霉的麵包還是軟軟的,有一些水分,這說明黴菌的生長需要水分……

四、設計實驗,論證猜測

1.研究實驗方法

(1)以「水分的多少」這一因素為例設計實驗計劃

①黴菌的生長可能與有沒有養分、水分的多少、溫度的高低等因素有關,這只是我們的一種猜想,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來驗證。我們先以水分的多少為例,你怎樣設計實驗證明黴菌的生長與水分有關?

②小組設計實驗方法。

③彙報交流。

在彙報中教師引導學生得出:兩塊麵包,讓第一塊麵包保持乾燥,在第二塊麵包上滴10滴水,分別裝在兩個塑料袋裡,用線紮緊。(為了讓實驗更快些我們可以在每塊麵包上都放上一些黴菌。)

④小組實驗。

⑤指導課後記錄。

(2)自主選擇一個因素小組設計實驗計劃

①黴菌的生長還可能與有沒有養分、溫度高低等因素有關,我們又該怎樣做實驗來證明呢?(小組選一個因素,進行實驗計劃設計)

②彙報交流。

(3)小結。

五、總結收穫,拓展延伸

今天我們研究了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收穫?

推薦閱讀:

教學場域的性別歧視:現狀檢視與教師職責
Youtube轉檔Mp3、Mp4下載教學!加「to」直接下載音樂、影片檔。 | 無痛教學 KiKi Note
有效教學講座四之二(有效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
木蘭劍規定套路分解教學(四十八式)附定勢方向
談視唱練耳教學與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TAG:設計 | 麵包 | 教學 | 發霉 | 教學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