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周伯戡 07 :道教的起源

道教的起源2007-06-17 19:03

1、道教是產生於中國的宗教,它淵源於古代的巫術、秦漢時的神仙方術,黃老道是早期道教的前身。公元142年(東漢順帝漢安元年)由張道陵倡導於鶴鳴山(今重慶境內)。道教奉老子為教祖,尊稱"太上老君",以《道德經》為主要經典。經過歷代的發展,道教正式分為正一、全真兩大教派。全真道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道徒為出家道士,蓄髮留須,頭頂挽髻,不娶妻室,不食葷腥,一般多居宮觀之內,以清修鍊養為主要宗教生活內容。正一道派道徒一般為在家道士,可有家室,不忌葷,可不蓄髮,主要從事齋醮儀式活動,也叫"作道場"。兩派道士都以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為最高天神。   道教的基本觀點是神仙觀念,得道成仙是道教的理想。道教的經典基本上是以肉體成仙為核心,闡揚延年養生之理,宣揚"金丹黃白"是延年大葯,提倡"內修外煉"是神仙要道。   道教最根本的信仰是"道"。一切教理教義都是由此衍化而生。道教認為,"道"無所不包,無所不在,是一切的開始。與"道"並提的是"德",即道之在我者就是德。道教認為信徒要"修道養德",並認為"修道"可以使人返本還原,長生久安,生活康樂。道教是一種以生為樂、重生惡死的宗教,因此長生久安就是道教的基本教義和信仰。?  道教信奉的經典主要有《道德經》。《道藏》是道教經籍的總集。道教經書很多,但一般道士只念誦《玉皇經》、《清靜經》、《三官經》等。文化高一些的道士才奉習《道德經》、《南華經》、《黃庭經》以及《悟真篇》、《坐忘論》、《參同契》等。

2、名稱:道教

  發源地:中國

  創始人:老子

  創始時間:公元前4世紀

  經典代表著作:道德經

  信徒數量及分布概況:道教在南北朝以後在全國廣泛傳播,元代以後,北有全真道,南有正一道。我國的港、台、澳也很盛行。現在東南亞、東亞國家、美國、歐洲、大洋洲以及亞洲其它國家和地區均有道教的流傳。

  標誌性圖案:太極圖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它從先秦時代的神仙思想信仰,經過長期的發展,與道家思想及古代的巫術相結合,在東漢末年形成為道教。道教成立以後,神仙思想便以道教為主流,發展出一定的方法和傳承修道的目的,自然是要成仙。

  神仙思想在道教上,確實看到的記載主要是在修道方法上,可以分為煉養、服食、符籙、術法、科教等。煉養,主要就是藉由身心的修鍊,脫胎換骨,返本歸真。服食,即是靠吃丹藥來變化氣質,去蕪存菁。術法,則是研究星相、堪輿、占驗等,以求先知先覺。符籙,即是藉畫符來趨吉避凶,或役使鬼神的方法。科教,是諷誦經文,藉修善積德以上格天心。尤其方術,譬如隱形幻化、呼風喚雨、水行土遁、點樹還陽等,皆是道教上之寶藏。

  神話傳說,存在於楚文化和燕齊文化兩個系統中。神仙說是以人類對長生不死的追求基礎為煉養功夫,我們可以從《左傳》中晏嬰與齊景公的對話以及齊國彝器的銘文,看到這方面的數據,能夠長生不死的人就是神仙。

  神話即是對神仙長生信仰的表達和發揮,這樣的神話有兩種:一種是崑崙神話,它說在西向的昆崙山上有神人居住,他們食玉石的精英而不死;另一種是蓬萊神話,它說在渤海中有三神山,山上有仙人和不死之葯。但《莊子》和《楚辭》中記述崑崙和蓬萊兩個神話作系統之融合。從這兩個神話系統的產生及其間關係,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假想,它在西洋人講神、東方人講仙、印度人說佛,但蓬萊神話是由崑崙神話所引發的,則崑崙神話發源於西部的高原,是神奇瑰麗的故事,流傳到東方以後,又跟蒼莽窈冥的大海這一自然條件結合起來,在燕、吳、齊、越沿海地區形成了蓬萊神話系統。

  其實,道教本身在魏、晉之世出了兩個重要的人物:一是魏伯陽,他著有《參同契》,是修鍊理論化的書;另一人是葛洪,他著有《抱朴子》,將各種修鍊、藥草、符咒等,從理論到實踐,都有完整與詳細的研究。這兩本書,為道教和神仙思想奠定了理論基礎和實踐方法,影響神仙思想既深且巨。不過這兩大神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又被人結合起來,形成為新的統一神話世界。譬如「頤頡剛」的研究圖,可以探尋戰國以前神仙信仰的情況;依圖上說明,神仙信仰並非是中原文化和東夷文化的產物。而道教信仰的源頭,應該在西羌文化中尋找,但是日本學者認為神仙的傳說源於燕、齊人對山的崇拜。總而言之,自齊威王至漢代,屢有君王派人搜討仙方或至海上尋三神山。秦始皇並天下,相信方士之話,派人至海上尋不死草;遂至漢武帝時的李少君、少翁、欒大、公孫卿等人,加以在社會上鼓吹,以及得到君主之寵信,使神仙信仰的影響日益擴大。

3、

一、殷周時代的鬼神崇拜

  在公元前一千幾百年:漢民族古帝王 「成湯」開國,建都於亳 ( 今河南省商丘縣 ) ,傳了二十代以後, 「盤庚」又遷都於殷 ( 今河南省偃師縣 ) ,所以史書上有 「商、殷」兩個國號。商殷時代的統治階級最喜崇拜鬼神,以求消災降福。他們自己無法和鬼神直接交通,必須憑藉巫、祝之力。巫能以歌舞降神,祝能以言辭悅神。巫的專業就是發揮靈感作用,把鬼神意旨傳達於人;祝的專業就是奉行祈禱儀式,把人的願望申訴於鬼神,因此巫、祝兩項都是在祭祀時所不可缺少的主要職務。後世神廟中司香火者葉作廟祝,還是古代留下的一個名稱。

  周朝繼商殷而統治天下,自王公大臣以至百姓,皆信仰多神。《周禮》上說: 「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祇之禮」。天子當每年冬至日就要於南郊之園丘祭昊天上帝,當每年夏至日就要於北郊之方澤祭地祇 ( 北京正陽門外有天壇,是圓形;安定門外有地壇,是方形。天壇即古之園丘,地壇即古之方澤,二壇皆明朝嘉靖九年開始建築,清朝復加維修,現為首都著名的古迹 ) 。此外,屬於天神一類的,還有青、赤、黃、白、黑五帝和日、月、星、斗、宿、風、雲、雷、雨諸神;屬於地祇一類的,還有社稷、山川、五嶽、四瀆、城隍、土地諸神,也應該享受祭祀。屬於人鬼一類的,主要是各姓的祖先,其次即為本民族的聖哲賢才和忠孝義烈之土。祖先祠堂歸各姓子孫奉祀,其它一切大小廟宇皆由政府或地方公會派專人照管香火,並撥給經費開支。料當時建立許多祠廟,未必都迷信人死真有鬼、鬼皆有靈,也不過象今日建立紀念碑的意思罷了。

  以上所說,皆歷代封建社會的情況,唐宋以來至於明清,國家祀典和民間風俗,也都大致相同。這些天神、地祇、人鬼三類,就是中國道教所以成為名神教的來源。後世道教做法事,如建醮壇、設齋供,即等於古人祭祀之禮;唱讚詞、誦寶誥,即含有言辭悅神之意;上表章、讀疏文,也不外申訴和祈禱作用,因此可知漢代以後的道教還是古代巫祝遺風而再加以宗教化。道教所供奉的神,大多數早巳列入國家祀典,並且得到社會上一般的信仰,因為這些神都具有歷史性和民族性。假使當初沒有這樣悠久的歷史根據和這樣廣泛的群眾基礎,憑空的就創造出多神教的道教來,那是不可能的事。 ( 道教只崇拜最尊貴的天神,其餘諸神,不過隨世俗心理供奉香火而已,並不視為重要。 )

二、戰國秦漢時代的方士

  戰國時,當齊威王、宣王朝代 ( 公元前 378—前 324) ,有鄒衍這班人,著書講論五行之德遞為終始的氣運,到秦始皇即位時,齊國人把此書奏呈,始皇就採用了書上所說的辦法。那時燕國另有一些人如宋毋忌、正伯僑、充尚、羨門子高等,創立 「方仙道」。

  據說此道能令人肉體解脫,與鬼神同其變化。鄒衍當日以陰陽主運之說顯名於諸侯,燕齊海上的方士們雖流傳鄒衍之書,而不能通曉其說,許多人都成為怪誕迂僻諂佞的投機分子。

  齊威王、宣王及燕昭王 ( 公元前 311—前 279) 等,皆曾經使人往渤海中尋覓蓬萊、方丈、瀛洲三個神山,傳聞此山距離塵世不遠,但苦於船未到岸,就被風吹跑了。問或有到者,即可遇著仙人,拜獲得長生不死之葯。山上的飛禽走獸儘是白色,宮室樓閣普為金銀所構造,遠望,景物如在雲中,近視,三山反似居水下,等到船將要靠攏,風又把船牽引而去,竟莫能到。當時各國君王對此還戀戀不合,總想設法滿足他們自己的心愿。

  泰始皇一統天下 ( 公元前 221) 之後,將至海上,聽許多方士散播這些神話,始皇恐怕錯過好機會,就迫不及待的親自趕到海上來。於是派遣專使帶了童男童女往海外求仙採藥,去的人回來都說,船到海中,為風所阻,不能登山,只能望見山而巳。此後十餘年間,始皇仍常出遊巡,登琅琊、碣石、會稽諸山,拜考驗方士們所言是否可信,至死不忘海中三神山之奇葯。

  漢武帝時 ( 公元前 140 —前 87) ,方士李少君對武帝說: 「如果祭祀灶神;就能召來靈異之物,靈物若到,丹砂就可變為黃金,用這個黃金製造裝飲食的器具,人吃了這些飲食就能夠延長壽命,可以看見海中蓬萊山上的神仙,見到神仙后,再行封禪典禮 ( 祭祀天地 ) ,就可以不死,古代軒轅黃帝就是這樣成仙的。我已往在海上遇見神仙安期生,他給我棗子吃,棗子象瓜那麼大。安期生常常通行於蓬萊山中,凡人與他情投意合者,就能見到他,不相合者,他就隱藏不見。 」於是漢武帝開始親台祀奉灶神 ( 即爐火之神 ) ,又差遣方士到海中求蓬萊安期生,同時又從事把丹砂和諸藥物變化為黃金之術。後來李少君得病死了,武帝還認為他是化去,不是真死。 ( 以上根據《史記·封禪書》、《孝武本紀》、《前漢書·郊祀志》,字句略有改變,文義完全相同 ) 。

  當時方士得漢武帝寵幸者不止一人,還有齊人少翁,拜為文成將軍;有樂大,拜為五利將軍;有公孫卿,拜為郎 ( 郎是漢朝的宮名 ) 。他們自己都說,知道秘方,能求神仙。日久其方不見效驗,又想用欺騙手段,暫時矇混過關,那些事情被皇帝所發覺,少翁、樂大皆先後伏誅,但公孫卿和其他方士們仍在繼續求仙。武帝聽公孫卿說: 「仙人好樓居」,遂於長安作「蜚廉桂觀」,於甘泉作「益延壽觀」,又於甘泉宮作「通天台」高五十丈,以招致神仙;更於建章宮旁立「神明台」亦高五十丈,上列九室,常置九天道士百人;其餘勞民傷財的建築物尚多,不可勝數。自元光二年遣方士求神仙,到征和四年才悉罷諸方士,中間經過四十五年之久,此時漢武帝已六十八歲,嘗對群臣曰:「鄉時 ( 即昔時 ) 愚或,為方士所欺,天下豈有仙人,盡妖妄耳,節食服藥,差可少病而己 」。後年余遂卒。我們看武帝最後這幾句話,還算是聰明的,可惜他覺悟太遲了。

三、兩漢時對黃老的概念不同

  西漢初期,天下經過大亂之後,朝廷用黃老清靜之術以治天下,人民稍能安居樂業,所以文景兩代 ( 文帝在位二十三年,景帝在位十六年;公元前 179—前 141) 比較已往幾十年可稱太平。當時所謂黃老之術是專就國家政治而言,尚未與神仙發生關係。漢武帝即位二十八年,汾陰巫人於土中得寶鼎獻於帝,方士等遂捏造妄語,謂黃帝當年亦得寶鼎,廣事封禪,常與神會;又言:「黃帝為五城十二樓以侯神人 」;又言;「黃帝且戰且學仙,百餘歲然後得與神通」,結果是騎龍上天。武帝聽了這些話,很為羨慕。從此以後,講神仙之說者皆託名於黃帝,而老子仍屬道家。淮南王劉安 ( 武帝之叔父 ) 雖喜神仙,但他所著《淮南子內篇》中亦未曾把道家和神仙混為一談。《前漢書·藝文志》列舉各家書目,在道家有黃帝又有老子,在神仙家只有黃帝而無老子,可見西漢時的老子還是他本來面貌。到東漢時,老子身分才起了變化。《後漢書·楚王英傳》: 「英晚節更喜黃老,學為浮屠 ( 佛跎 ) ,齋戒祭祀 」;明帝永平八年 ( 公元 65) 給他詔書,有 「楚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等語,此時所謂黃老與西漢初期的黃老性質大不相同,前者專屬於政治哲學,後者已近於宗教信仰,前後相距不過百餘年。再過八十餘年,到了東漢桓帝時代 ( 公元 147—167) ,老子地位更被抬高了。《後漢書·桓帝紀》:延熹八年 ( 公元 165) ,兩番派人 「之 ( 往 ) 苦縣祠 ( 祠是祭祀之義 ) 老子」;次年又「祠黃老於濯龍宮」;紀論又引前史云:桓帝「設華蓋以祠浮圖 ( 佛陀 ) 老子 」。《後漢書·祭祀志》:「桓帝即位十八年,好神仙事,延熹八年初,使中常侍 ( 中常侍即宦官 ) 之 ( 往 ) 陳國苦縣祠老子,九年,親祠老子於灌龍。 ( 宮 ) ,設華蓋之坐 ( 華蓋,天子寶座上所用以蓋復頭頂的裝飾;據說創始於軒轅黃帝 ) ,用郊天樂 ( 天子祭天所用的音樂 ) 」。此時的老子,在人們心理上既與黃帝之神仙無所分別,又與佛陀之教主同其莊嚴,簡直是一位最尊貴的天神了。

四,東漢張道陵始創道教

  張道陵創立道教,已接近桓帝時代,他奉老子為教祖,也是客觀的形勢所造成,不是單憑自己主觀的願望就能辦到。根據當時社會情況,除老子而外,實在找不出第二位有這樣資格能夠和儒教的孔子、釋教的佛陀相抗衡。

  或問:戰國時代,孔、墨都號稱顯學,兩家弟子滿天下,老子並沒有許多弟子,而且墨子的書中宗教色彩也比老子為濃厚,張道陵何故獨看重老子而捨去墨了 ? 這個問題可分作幾層研究。 ( 一 ) 西漢初期偏重黃老,漢武帝才兼事儒術,到了東漢,朝廷又信仰佛教,墨子之教始終無人注意。 ( 二 ) 老子是孔子的先生,這件事世所公認,墨子身分在當初王名與孔子平等,並未能駕於孔子之上,自從受了儒家的排斥 ( 孟子、荀子昔批駁墨子 ) ,墨子名氣更低落了。 ( 三 ) 墨子主張節用、節葬、非樂,富貴人是一概反對的;至於 「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這樣就是有勞而無逸,非但違背富貴人的心理,雖貧窮人亦不歡迎。 ( 四 ) 墨子崇拜鬼神,老子不信鬼神,張道陵偏看重了不信鬼神的老子,而捨去了崇拜鬼神的墨子,有些人很難明白這個理由,現在特為指出:宗教是隨著時代進化的,崇拜鬼神,還是上古時代的宗教,儒教只重人事,不重鬼神,佛教更藐視鬼神。張道陵創教,本意要和儒佛二教相抗衡,如何肯自貶其聲價,所以 「天師道」首先要降伏鬼神,並從而役使鬼神,設若奉墨子為教祖,即等於自己取消了自己,豈非絕大的矛盾。老子雖不信鬼神,但同時又承認鬼神之存在,並不是極端的無神論者,這樣正合於張道陵所要求,因此他就說,他的道法是老君 ( 即老子 ) 所傳授。

結  語

  前面所講的道教起源,如商周時代的巫祝祭祀鬼神,戰國秦漢時代的方士求仙採藥,雖不能算正式道教,但後來道教卻是由這些因素沿變而來,故特依次詳加論述,以見我國道教萌芽在歷史上逐漸發展的過程。自東漢張道陵於漢安元年 ( 公元 142) 得受 「正一法文」和「正一盟威秘籙」,遂在各處名山遍設「二十四治」,訂立規條,廣收徒眾,從此道教中第一個教派就開始形成。 張角的 「太平道」尚在以後幾十年才出現;三國兩晉時代,道經道派陸續增多,皆比較更晚。張道陵一生事迹是編寫道教史者必不可少的資料,留待將來再作具體研究。今日所講到此為止。

類別:中國的中國(道教) | 添加到搜藏 | 瀏覽()
推薦閱讀:

東初法師:中國佛敎宗派之起源及其盛衰
人類的起源(下)
百家姓——辛姓起源 辛姓介紹
艾灸的起源

TAG:道教 | 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