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信過哪些大姨媽謠言?

你聽信過哪些大姨媽謠言?

很多姑娘都還對大姨媽的禁忌和謠言信以為真、今天小輕就來講點靠譜的~說些每個女性都該懂得的知識。希望你在理解通透後,能把文章順手轉給身邊的家人朋友,讓他們也遠離一些謠言的傷害。

這個謠言我真的信了很多年。

從小跟奶奶過,小地方信息閉塞,很多生理常識老人家也不懂。為了安慰剛滿13歲還無法接受「大姨媽要連續來40年」這個殘忍事實的我,說月經排毒流的都是污血,是好事。

長大才知道,在生殖內分泌專家主任的眼裡,月經沒有「排毒」功能。

我們可以看看月經的成分表,除了血液,還有子宮內膜碎片、炎性細胞、宮頸黏液及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可以把每樣都拎出來看:

血液是子宮內膜脫落後,小血管斷裂出血,和我們全身血管里流淌著的正常血液一樣。裡面沒有鶴頂紅,也沒有十香軟筋散。不管量多量少,鮮紅或暗紅,有沒有血塊,它都只是血而已。如果說流血能排毒,那時不時上醫院抽兩管血就可以延年益壽了嗎?醫院並不承認。

子宮內膜碎片就是脫落的子宮內膜。子宮內膜可是孕育胎兒的溫床,當然也不會有什麼毒素,不然我們每個人出生前豈不都躺在毒床上了。

炎性細胞聽起來有點嚇人,但只是名字這麼叫罷了。其實就是在我們血液、組織中都大量存在白細胞、淋巴細胞等,並不是「發炎了的細胞」。

宮頸黏液及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則是在經血流出過程中從河道裡帶走的一點泥沙而已。月經期間,宮頸口會微微打開,經血從宮頸口進入陰道,再排出體外。

這些都可看出,月經未曾排出一丁點兒毒素,也並不會殘留。

都是錯覺。

以前我就納悶,身邊有些飲食苛刻,每吃一餐飯都算著熱量過日子的妹子,怎麼一來大姨媽就什麼都不管了,各種甜食,巧克力敞開了吃!問她們,都說:「放心!國外有研究說,來大姨媽的新陳代謝比平時快30%,吃不胖的。」

造成這種錯覺,是因為和前兩天相比,體重看起來是沒變化,但孰不知月經前期體重就增加,大姨媽走後,不該是保持增加後的體重不變,而應降回增加前的水平。

你想想自己月經來的前幾天,是不是經常有預感「過幾天就要來了」。肚子漲漲的,人也感覺比平時水腫。那是因為這段時期,孕激素水平在升高,有大量水分在體內儲留,同時內膜也在增厚,體重自然就增加。

而月經來的時候,代謝加快,這些水分和一些代謝產物都排出體外,加上內膜脫落及出血,體重就下來了。

特別提醒一下愛美的你,如果這段時期放縱自己敞開吃,這些熱量同樣會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但適當吃些巧克力、甜點是沒問題的。

還有,痛經的妹子得注意了,經期要避免喝可樂、雪碧等冷飲,辣的、刺激性食物都可能會加重痛經。反之,熱的(比如熱飲、熱敷、暖寶寶)都可以舒張血管,能一定程度起到緩解作用。

關鍵要有規律,每次間隔時間,持續時間,經量都差不多,就沒問題。

偶爾出現一兩次月經不準,很正常,不要太擔心。先測是否懷孕,排除可能後再回憶一下最近的生活狀態,是不是壓力太大,休息不好,有沒有和男朋友吵架,或者過度減肥吃的太少,而運動強度大……及時調整,等下一次來月經再看能否恢復規律。

但如果已經連續兩三個月都不準,就有必要去醫院看看了。因為月經不調反應的是生殖系統或者和生殖有關的各種激素出現了問題,醫生要進行各種檢查,看到底是得了哪種疾病引起的。比如子宮肌瘤、宮腔粘連、多囊卵巢綜合症、高泌乳素血症等等。

尤其是減肥減到停經的,不要天真的以為,可以先執迷不悟幾個月,減掉後再恢復飲食,進行治療。要是等到介入激素治療都治不好的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尤其是一些學生妹妹、可能會特別迷網上那些「一個月瘦20斤」「半個學期瘦60斤大變樣」的逆襲新聞,多勵志,眼裡只看到別人表面的風光,盲目效仿節食。後期對身體傷害特別大,會落下手腳冰涼、體寒的毛病。

所以,要真的發生月經不調,也別盲目的看著廣告上說的某某補品可以調經養顏,然後你就去用了,要到正規醫院接受專業醫生的檢查和治療,有針對性的進行治療。

大部分情況是,很多女性因為工作要長期伏案久坐,這種姿勢容易導致經血不暢,該流出來的沒有流出來,經血積聚在宮腔里,慢慢凝固,顏色逐漸加深,形成血塊。等你一站起來,這些黑色的血塊就流了出來……

其實血液本就不止只一種顏色,圖中五種都是。

大姨媽期間,顏色深淺跟出血量有關,量多的那幾天,顏色偏重是正常的。

如果血液離開人體,血小板就會釋放凝血酶原,血液開始凝固,凝固的過程當中顏色就會越來越深,像擦傷後剛結痂那種顏色。

經血有時也會這樣:比較粘稠或伴有血塊。這都正常,不是什麼氣血帶淤,不需要額外調理。但還是要提醒久坐辦公室的女生,每一個小時站起來活動五到十分鐘,透透氣,促進血液循環,還能消除疲勞。

除了剛說的大部分情況,月經量超過平均值(一次月經出血量高於80ml以上)的女生,也容易出現血塊,但沒影響,只要經血通暢都行。只是月經量過多可能會有貧血的風險,如果這時出現了頭暈目眩的癥狀的話,應及時休息;如果休息後癥狀也沒有減輕,要及時去婦產科就診。

能。痛時來一粒,不痛就不吃。月經開始第1天用止痛藥效果最佳,持續 2~3 天后緩解。

90%的痛經是原發性痛經,絕大部分女生的痛經都是這種情況,和病變無關,只是痛。它主要與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的升高有關,有些常用的止痛藥物可以抑制前列腺素,使得其含量降低,讓子宮內膜平滑肌不再產生強烈的收縮。

臨床上常用的主要有布洛芬,酮洛芬,甲氯芬那酸,雙氯芬酸,萘普生,可根據你自己的情況選擇。我身邊有好幾個痛經的朋友用的必理通,口碑很好,說吃完躺半個小時能感覺到藥效,能減輕最難忍的那段疼痛期。你也可以試試看。

很多人會擔心副作用到底大不大,會不會上癮?

其實解熱止痛藥一般只在長期大量累積時才會出現對肝臟和腎臟的損傷,長期大量的標準一般是每天(或者絕大多數時候)服用長達數年,藥物累積劑量以公斤級計算,緩解痛經1個月吃1次真達不到這個程度,而且這些止痛藥可在短時間內被代謝、排出體外,一般沒有明顯的副作用。

有必要提醒下,有胃潰瘍或者哮喘的女性就不要用止痛藥,對這兩種病會有影響。若服藥後出現明顯的不適,應立即停葯並去醫院就診。

而10%的繼發性痛經就需要及時醫治了,因為它多和病症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和子宮腺肌病。這些疾病,進行婦科 B 超等檢查通常可以明確診斷。

所以真心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我們身邊的人,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能幫她們遠離一點謠言,不要把我們經歷過的錯誤再經歷一遍。


推薦閱讀:

[祝府風水服務館]如果居家戶型風水不利,那麼對人身心健康影響不小;化解辦法20例比較適用
孕早期感冒怎麼辦?
無法抗拒的甜蜜——能讓人上癮的代糖!
原始點松筋健康法 張釗漢醫師主講(10集)
一味葯、治癒乳腺增生

TAG:月經 | 健康 | 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