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職教內涵發展之路怎樣走

  「互聯網+」行動、《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圍繞各類經濟帶、產業帶和產業集群的國家戰略不斷對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提出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教育部8月20日發布《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既是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回應,也意味著職業教育拉開了又一輪以質量為核心的內涵發展大幕。

  從「規模」到「內涵」

  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分別占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曾經是令人津津樂道的成績,然而同時,職業教育「招生難,招好學生更難」「就業易,滿意就業不易」一直是難以迴避的現實。這矛盾的背後,是質量。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相關負責人在介紹《意見》出台背景時也坦陳:「一些職業院校還存在著培養定位不清晰,理念相對滯後,學生文化基礎薄弱、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強,教學模式、課程教材體系不能很好適應發展需要等問題,嚴重影響了現代職業教育的快速健康發展。」

  「《意見》提出的發展策略適應我國人口和招生情況的變化趨勢,作為重要的辦學風標,各類職業院校勢必以更大的投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做強』勝於『做大』,以質量論英雄,不是單純以規模論英雄。」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校長劉洪一說。

  從「碎片化」到「系統設計」

  《意見》包括8個部分、26條。其中第二至七部分從立德樹人、專業布局、培養水平、產教融合、教學等方面提出具體政策措施。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意見》要求職業院校緊貼市場、產業和職業設置專業,重點設置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鼓勵類產業相關專業,減少或取消設置限制類、淘汰類產業相關專業。同時建立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機制,及時發布專業設置預警信息。《意見》同時提出,強化行業對教育教學的指導,推進專業教學緊貼技術進步和生產實際。

  劉洪一認為這種關聯性系統化設計非常重要,因為職教領域在過往的改革創新中,如工學結合、頂崗實習、訂單式培養、職業精神養成、國家精品課建設等方面,存在「碎片化」現象,有時會發生腳痛醫腳、以偏概全的情況。

  當前職業教育領域的一些瓶頸問題正是由於頂層設計不足導致的後果,比如低水平重複建設。近十餘年,全國職業院校計算機應用、會計、護理、文秘等專業招生、在校生人數一直位居各專業前列,雖然有社會需求量大的因素,但有些職業院校開辦這些專業的原因主要是辦學成本低、投入較少、老師好找。

  「這種低水平重複建設,不僅難以形成特色,而且容易讓人覺得職業教育就是職業培訓。」湖南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副調研員汪忠明說,「目前,東、中、西部不同區域產業發展基礎不同,對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需求也不一樣,迫切需要地方加大統籌力度,協調職業院校建立健全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機制,前瞻性地調整區域職業院校專業結構和布局,加快形成與區域現代產業相適應的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和布局。」

  從「技能」到「育人」

  2012年,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面向全球數十個國家的中學生組織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檢測學生能否掌握參與社會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上海商業會計學校43名中專生作為上海市代表隊成員參加了測試,上海市代表隊獲得了全球第一的輝煌成績。

  長期以來,由於職教生多數是應試教育中相對低分錄取的學生,導致有些人認為他們上學就是學一門手藝,混口飯吃。有些職業教育學校也把就業率放在首位,而忽略了育人。此次《意見》特彆強調堅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強文化基礎教育,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把提高學生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高度融合。並且拓寬技術技能人才成長通道,為學生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搭建「立交橋」。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校長李洪渠說:「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要求『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根據未來社會的需要構建學生合理的知識結構和文化素質,參照社會對職業院校畢業生素質能力的要求,對學生知識、素質和能力培養進行『查漏補缺』,幫助學生提高綜合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 (記者 李玉蘭)

推薦閱讀:

八字十神的功能和吉凶內涵
個內涵笑話:老婆,怎麼都是黃瓜啊
解讀「和諧」的文化內涵
貔貅所包蘊的豐富內涵你了解嗎
有內涵的句子大全

TAG:互聯網 | 發展 | 內涵 | 時代 | 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