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輿情分析師:不只是替領導看看網

網路輿情分析師:不只是替領導看看網
孫艷敏

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測算,截至2013年7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5.95億,互聯網普及率達44.4%,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伴隨著網路的迅猛發展,輿論熱點正持續增加,網路輿情也日益複雜。在海量的網路信息中如何甄別真偽,對複雜的網路主體如何評判良莠,已成為信息化時代亟待破解的難題之一。

可以說,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網路輿情分析師應運而生。9月4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與人民網聯合啟動網路輿情分析師職業培訓計劃。今後,這門新興職業的從業人員將憑官方證書「持證上崗」。「主要替領導看網。」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副秘書長單學剛說。

網路輿情分析師應需而生

「當真理還在穿鞋的時候,謊言已經走遍半個世界。」網路的低門檻和方便、快捷是一把雙刃劍。如何管理好網路,考驗著各級領導、部門和相關網路監督管理部門的智慧和責任。

9月8日,中南大學廉政與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李滿春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在互聯網的海量信息面前,如何才能及時發現輿情風險、洞察社情民意、化解輿論危機?可以說,網路輿情分析師正是應需而生的。他們不只是替領導看網,而是人們讀懂社會輿論心態、暢通社情民意表達、處置輿情危機的得力助手。」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建立輿情彙集和分析機制,暢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把建立和完善輿情信息彙集和分析機製作為一種制度性的設計和安排,標誌著黨對輿情研究重要性的進一步認識。南通大學政治學院廉政文化教研室主任邵德進告訴記者,網路輿情分析師從一般從業者走向職業化發展道路,充分表明了黨和政府對網路輿情的高度關切,反映了民眾對網路規範有序、健康發展的迫切期待。

李滿春認為,網路輿情分析師這一新興職業的興起,也反映了信息時代和諧社會下公眾的權利意識和政治參與意識的提高。

輿情分析必須客觀公正

當前,網路反腐在激發民眾參政議政的民主意識、製造輿論壓力產生威懾效應、彌補體制內監督的缺位、形成民間反腐合力方面有著獨一無二的優勢。

與之相對應的是,網路謠言層出不窮。近期落網的秦火火、立二拆四等多位大V,就曾迷惑了不少網友。因此,邵德進認為,從網路反腐的角度看,職業化的網路輿情分析師,首先,應當全面、準確、及時地彙集群眾反映強烈的涉腐舉報信息,掌握網路輿情動態,客觀公正地作出輿情分析報告,為領導決策提供全面準確、客觀公正的輿情分析和判斷依據;其次,根據網路輿情發生髮展的特點和規律,制定周密的網路輿情應急預案,為領導提供網路輿情預警、防範策略;最後,根據網路輿情的性質和類型,進行科學分類和有效篩選,並為領導決策提供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的網路輿情應對、處置策略。

不少網友表示,網路輿情分析師這門職業成立的初衷是好的,它對於捍衛網路秩序、規範網路輿論、維護社會和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如果這股力量不能加以正確利用,結果將適得其反。

李滿春表示,網路輿情分析師對網路上的輿情科學準確地分析,對創新反腐倡廉的社會參與機制,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都是有幫助的。

有助於提高輿情處置效率

9月5日,廣東省政法委書記朱明國在該省政法宣傳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要把輿論監督作為加強和改進政法工作的幫手,增強輿論監督的「承受力」和「容忍度」。

這無疑需要專業人士對網路輿論進行分析。李滿春告訴記者,網路輿情分析師能更好地辨別研究輿情,將網路輿情收集最大限度地分析發揮其本質的作用:為決策服務。網路輿情分析師的健康發展有助於重塑官員獲知民意渠道。

網路輿情分析師將為領導幹部全面掌握輿情動態、及時處置輿情提供極大的幫助。邵德進表示,網路輿情分析師不僅有助於領導幹部及時掌握輿情動態,提高輿情處置效率,而且有助於擴大輿情處置的社會效益。不過,網路輿情分析師只能扮演「信息員」和「外腦」的角色,不能代替領導的獨立研判和最終決策。領導幹部必須成為網路輿情分析、處置專家,對網路輿情分析師依靠而不依賴、信任而不盲從、參考而不替代。


推薦閱讀:

群體性事件網路輿情管控的建議與對策之一
輿情報告怎麼寫?寫作tips整理好啦!
王鳳雅父母詐捐是假的,賓士失控是編的
「愛心媽媽」李利娟被拘,善與惡的輿論反轉
大數據淺析:許家印2900億登頂新首富

TAG:領導 | 分析師 | 網路輿情 | 輿情分析 | 輿情 | 分析 | 看看 | 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