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推介一本基礎性科學哲學著作

這是一篇二十年前的文獻,但從當代科學哲學發展的軌跡看,讀來仍然引人入勝。作者所評的書是教科書性質的,但卻頗有獨到見解,因為它觸及到科學哲學的最基本的問題——科學的本性。作者堅持科學的事業是理性的事業,評價了理性科學觀的幾種解決方案,特別突出了當代科學哲學和科學社會學之間在這一重大問題上的對立。評論點出問題的癥結在於科學合理性問題:「對科學合理性模型的探索仍然有很長的路好走」。二十年後的今天,這一探索仍在繼續,看來需認真梳理一下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到現在這一探索取得了那些進展?還有哪些難題橫亘在我們面前?

評彼得·里格斯《科學的難題和道路:科學哲學和科學社會學導引》*

(英)安德列·貝爾塞**著孫慕天譯

科學哲學在後現代主義時期有一種頗不穩固的地位。作為科學擴散的元理論和方法論並不一致,他們中的哲學家在論證,而其中的大批社會學家卻試圖挖牆腳。彼得·里格斯的著作是就近來的一些爭論,特別是科學哲學家和科學社會學家之間的衝突,向大學生所做的介紹。本書的中心章節包含對新近的科學元理論的討論,我覺得是很成功的。我倒是對第一章頗多質疑,這一章丟棄了某些哲學基礎,後面一章卻試圖反對科學社會學而捍衛哲學。

主要的論述是從第二章開始的,里格斯十分詳盡地分析了庫恩對科學的解讀——大部分是《科學革命的結構》中的最初假設——所藉助的是一個絕妙的流程圖,它真實地描繪了所假設的結構是什麼。但是,里格斯也指出庫恩的文本中的某些含混和困難,包括「範式」和「常規科學」概念中的不一致性,以及庫恩理論和實際科學史之間的不適合性。里格斯令人信服地指出,庫恩未能就科學和非科學之間的劃界提供一條明晰一貫的界線。

再下一章是論拉卡托斯。這裡也做了清楚的批判性說明,給出了另一個有所裨益的流程圖。這裡的主要問題是,里格斯專註的問題是眾所周知的:「即時理性」(instantratinality)。拉卡托斯想把科學解釋成一個理性過程,但是反過來對競爭的研究綱領的合理性選擇只能由事後的認識來決定。因而無論藉助「正面和反面的啟發法」分析後來的研究綱領是多麼有益,但卻沒有那樣一種決策程序能夠區分當下的進步綱領和退化綱領。這樣一來,拉卡托斯也沒能在科學和非科學(或「偽科學」)之間做出明確的劃界,這使他的規劃目標一敗塗地。

勞丹是所考察的下一個哲學家。我同意里格斯的看法,勞丹不僅堅持經驗問題在科學發展中的重要性,而且堅持概念問題重要性,僅就這一點說,他已經是一位值得關注的哲學家。當然遠遠不止於此,特別是勞丹把通常認定的進步與合理性之間的關係顛倒過來,以致認為合理性在於,根據對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而選擇更進步的研究傳統。還有就是出於對前兩章已經提出的觀點的強烈關注所做的明確的批判性討論(但這次卻不是流程圖):這就是「反常」概念的模糊性。但是卻沒有提到勞丹那個屢遭詬病的觀點,即他相信科學史上存在破壞科學史和科學哲學循環關係的特例。

接下去里格斯轉向對科學的社會學解讀,從默頓主義傳統開始,然後進入到爭論的核心部分,「科學知識社會學」,特別是愛丁堡學派的「強綱領」,它的支持者「主張科學理論的實際內容是社會地組建起來的」(第141頁)。里格斯討論了這一主張的含混不清之處在於,難以確定——到底什麼是所說的「內容」,而它又是怎樣社會地建構起來的?他考察了幾種可能的答案:包括根據利益對科學的分析和拉圖爾的理論——通過社會協商進行的實驗室科學生產。

里格斯根本不信服科學社會學家的理論。他認為,這些人的反理性主義和相對主義結論已經違背了他們所依據的前提。他明確提出質疑,如果科學是社會建構的,那它為何竟然如此成功就是無解的。遺憾的是,當里格斯說「科學在工作」的時候,他關於科學在經驗上的成功的主張實際上並不明確。我假定他的意思是指,登月,微晶片,核武器,轉基因遺傳工程的動物個體(當然倫理上的成功是另一回事)。從前技術是獨立於科學的(想一下古代金屬工匠發現了合金的優點)。但是今天當技術實踐如此深重地立足於理論進步時,這一論斷卻不是真的了。這樣一來就使關於科學是什麼沒有共識的說法成為無稽之談了。

但是,科學的實踐成果使純粹的社會學解釋不可置信,而且認定在科學實踐中仍然有發現作為一種基礎的合理性的視域。里格斯並沒有完全摒棄社會學進路,但是他斷言「與某些社會學家的主張相反,科學的合理性是充滿活力和極具優勢的。」(第194頁)不過,該書結尾部分的論證中存在一個問題,他試圖說明「理論的合理性闡釋」怎樣「不必以僅僅指出明顯的反例那樣的反駁為條件」(第193頁)。這些「反例」——那些未能做出合理性選擇的科學家的行為——被「過濾性證據」所排除,這類證據設定為表明該行為是不科學的。但是由於里格斯的整個論證都指向對科學和理性的闡釋,顯然他的「過濾性證據」導致了循環論證的因素。不過他承認,探索科學的合理性模型仍然有很長的路好走。

我認為,大學生讀者會發現最後這一章最困難。但是他們對第一章也應該小心。這裡引進了以後主要章節所使用的一些哲學機理,特別是由於事實和觀察的理論荷載和演繹邏輯的粗略所造成的理論不確定性。所有這些都對,但是我不相信在庫恩和其他人的工作之前,對於科學哲學這些方面已經足夠了。在前庫恩的科學哲學中有三個片段,其調子足以在讀者中激起惡劣的編史學偏見!例如:

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為科學行為提出了一種方法,而這種方法觀要比1500年其它觀點更值得重視!弗蘭西斯·培根(1561-1626年),一度是英格蘭大法官,推翻了亞里士多德學說在科學上已經建立起來的權威。(第2頁)

然而,本書對現在這場爭論是一個值得稱道的貢獻。不錯,後面有不多幾處談及培根,而且一併對歸納主義做了簡要的討論,但是,要理解科學哲學中的現代爭論,卻不在某種程度上把握這些爭論怎樣通過對波普爾(有幾處提到他,特別是在論拉卡托斯的一章)和對實證主義(邏輯實證主義和其他實證主義)的不足的反應而取得進展,我不相信這是可能的。邏輯實證主義對科學提供的說明作出了太多的承諾,但卻以慘敗告終。當代科學哲學仍然嘗試在這塊廢墟上挖掘,但是本書卻未向讀者揭示這一困境,結果並沒有給讀者一條重要的線索,以指出為什麼關於科學本性的看法共識如此之少而爭論卻如此之多。

但是,本書是對當下這場爭論的一個值得稱道的貢獻。對於思考和捍衛科學理性而言,這部著作本身就表明了一個極端重要的問題。它清晰地批判性地描述了這場爭論,專註於這些論爭的重要和引人注目的方面,而且說明了它們之間的共同主題。本書附有一個有用的文獻目錄,使讀者能夠追蹤觀點的進展。因此儘管還有一些保留,我認為這部著作是應該受到歡迎的。

*彼得·里格斯(PeterJ.Riggs),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教授,這裡所評的是他的著作《科學的難題和道路:科學哲學和科學社會學導引》(WhysandWaysofScience:IntroducingPhilosophicalandSociologicalTheoriesofScience),墨爾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Molbourne:MolbourneUniversityPress,1992)

**安德列·貝爾塞(AndrewBelsey),英國威爾士大學哲學系(Cardiff:DepartmentofPhilosophy,UniversityofWales)教授

譯自TheBritishJournalforthePhilosophyofScience,Volume47,Number2,June1996

2014年8月27日譯訖


推薦閱讀:

歷代風水經典著作
讀錢鍾書著作札記——錢鍾書有鄉愁嗎?
出離心開示 大藏寺祈竹仁寶哲著作2
《周髀算經》:古代數學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
一本註定會成為傳世經典的著作:《性命之學:儒門心法新四書闡微》

TAG:科學 | 哲學 | 科學哲學 | 性科學 | 著作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