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tfulness》一本讓那些知識問答羞愧的必讀書

《Factfulness》一本讓那些知識問答羞愧的必讀書

來自專欄混沌巡洋艦

當你說一本書是必讀書的時候,多半需要給出一些解釋。比如今天說的這本今年4月3號的新書叫《Factfullness》,我給出的中文翻譯是認清事實這件事。這本書的副標題是十個我們為什麼會把世界認錯的理由以及為什麼事情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糟,這本書的封面還有比爾蓋茨的大力推薦。但這些都不是這本書為什麼必讀的第一個理由。

這本書的作者在寫作這本書的時候,已經知道自己患上了胰腺癌,只有不到一年的生命。當一個人在臨終前還要寫作時,Ta多半是有話不得不說,若是Ta說的話不是關於自己而是關於整個世界,那Ta多半覺得說出這些話會對未來有所改變。這樣的書通常都不會很長,也不會只是說理,臨死的人總會對他人講自己曾經的故事。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這本書的作者Ted講座很值得推薦,作為一個會用統計學講有趣故事的醫生。作者更想治癒的是人類的無知。幸好這無知是系統性的,這意味著有辦法緩解,但難以根治。也正因為這種無知是系統性的,作者覺得自己有一種道德責任,去為這種無知開一劑藥方。在這本書的第一章,作者列出了13道問題,關於這個世界的一些基礎事實。你可以先看一看你在這十三道題目上表現怎麼樣。(ks.wjx.top/jq/25128345. 提交後可以看看自己答對了多少道)

這些問題你肯定可以在網上找到答案,那為什麼你要知道了?這些題目也不會出現在曾經流行的答題贏錢中,知道這些知識,似乎也無法幫助你撩到妹子,那為什麼要關心這些知識了?大部分人僅僅關心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不會在意世界正在變好還是變壞,那為什麼這樣一本書還會是必讀書了?

《Factfulness》的作者曾在世界各地的各個行業的人群中進行了類似的知識問答,得到的答案是是不管在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上,還是面對BBC紀錄片的製作者,在群體水平上,對於類似的問題,沒有哪個群體的答案勝過了大猩猩的隨機選擇,這意味著有一些普遍的認知偏見,在妨礙我們認識到世界的真相。

而了解當下,認清趨勢,對於心存高遠的讀者是必修課;即使對於佛系的讀者,活在真實中也會少一些焦慮,多一些淡定,這也是我為什麼會說這本書是一本每個人都必讀的書籍。這本書不會只告訴你事實是什麼,還會授之以漁,告訴你是什麼讓你看不清事實,讓你以後在面對任何問題時,都能避免常見的認知偏差。

上圖列出這本書中給的十種讓我們犯錯誤的衝動。在我逐個解釋之前,讀者可以反躬自省,看看自己最近最近有沒有不小心屈從了其中一個魔鬼。你若是難以回想起自己的錯誤,可以想想自己玩的遊戲中,自己是怎麼輸掉的。如同現實里,遊戲中的失敗最大的可能是你自己的認知出了偏差,只是遊戲中的反饋來的更快一些。

1 Gap:從你身處的環境移開,去關注更大的圖景,要知道自己熟悉的不過是少數派,更多人的生活中有著截然不同的需求和心智,從飛機上看去,所有的動物都一樣大,但事實上卻不是這樣。Gap還意味著在談論群體的時候,不管比較平均情況還是極端情況,都要謹慎,更普遍的情況大多在中間地帶。

2 Negativity:新聞喜歡報道壞事,我們也會更願意關注負面新聞。但要記住著更多的負面新聞不意味這壞事在增加,好事大多不會成為新聞。

3 Straight Line: 線性思維這個預測未來時的默認選項決定著人們會忽略指數增長的可怕,同樣也會忽略S型的曲線會讓增長走向平緩。默認的線性選項大多數時候都不對,你需要在上述的兩種對未來的預測中進行動態的調整

4 Fear:恐懼讓人們無法集中注意力,忽略數據和大的趨勢,從而變得短視.關於這一點,可以參考(稀缺)這本書。記住風險是一個期望值,你不只要關注風險的大小,更重要的是發生的可能性和自己能不能承受損失。

5 Size:不談論問題的大小的討論都是無意義的。可以參考(Scale)這本書。任何一個統計數字,都需要放在相應的環境下,除以這個數曾經可以看出趨勢,乘以這個數影響的人群可以看出其重要性。

6 Generalization: 以偏概全,意味著忽略群體中的的差異性,也意味著忽略群體間的相似性。適用於一個群體一個標籤的不適合另一個群體,適合於大多數人的可能對49%的人有害,容易記住的例子不一定有代表性。

7 Destiny:緩慢的變化也是變化,只要有變化,就不會有恆定的命運。人們總過度關注短期的起伏,而低估長期的大勢。人們也會將當下的習俗投射到過去和未來,而忽略文化的改變可以很徹底。

8 Single Perspective: 任何人的認知都是T型的,你的強項會讓你在你熟悉的環境中過度解讀,你需要主動的證偽自己的觀點。不要輕信專家在自己不熟悉領域的觀點,不要相信統計數字可以完全的代表事實,更不要相信任何單一導向的解決方案能一勞永逸。壞事總會發生,在你想不到的地方。

9 Blame:帶來壞消息的人不是造成壞事的,第一個發現事情正在變壞的人也不應該被指責。不管好事還是壞事,尋找問題的根源,系統性的制度上的起因而不是某個壞人或者英雄。

10:Urgency:當問題看上去十萬火急時,要先看看這是不是自己的想像還是事實。先查查事實到底是怎樣的,再做決定不急。緊急的情況不意味著需要激進的改變,小步快走比大步但走偏了方向好。不要人為製造緊張,就像狼來了故事告訴我們的。同時要持續關注不緊急但重要的隱患,尤其是那些我們還不了解的隱患。

上面的這十條,可以分成兩類,一是由於我們的情緒導致的(Negativity,Fear,Blame,Urgency),剩下的由我們的大腦偷懶造成的(Gap,Straight Line,Size,Generalization,Desitiny,Single Perceptive)。這些認知陷阱打著組合拳,讓我們難以認清事實。這一切的過錯,不應該指責個人,而應該歸咎於進化,在《亂亂腦》這本書中對此有詳盡的闡述。不過既然我們已經認清楚問題,又有了解藥,就要勤加操練。這本書中提到的十個魔鬼,就如同我們的影子,是你一生都無法根除的,你要做的只是讓自己多一些警惕,多一些批判性思考的工具,多一些自制力的練習。

更多閱讀

這10種認知扭曲會讓你倍感焦慮、增添壓力

從人民的名義想到的《國家為何失敗》以及我們從中能做的認知升級


推薦閱讀:

雙一流跟985/211有什麼區別?

TAG:人文 | 一本大學 | 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