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不是葯神》對於中國電影市場的深遠意義

淺談《我不是葯神》對於中國電影市場的深遠意義

在此之前,國產電影里文藝片和商業片結合最好的是《讓子彈飛》,但其6.3億的票房如今只能在國產電影票房排行榜上排名第54位(截止2018年7月4日)。但從現在開始,國產電影里文藝片和商業片結合最好的將是《我不是葯神》。

該片將於7月5日公映並且已在6月29日至7月1日、7月3日至7月4日進行了點映,在觀看了兩次點映以後,我決定做這部電影的點評,以下內容真實可信、童叟無欺,不摻加任何宣傳和劇透,各位可以放心食用。

該片由新人導演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監製,徐崢、王傳君、周一圍等人主演,故事以陸勇假藥代購案為原型進行改編,影片聚焦慢粒白血病人這一特殊群體,對人性以及「天價葯」這一社會問題進行了討論。

影片以滑稽的印度音樂作為開篇,前50分鐘都是在歡聲笑語中進行的,給人一種喜劇片的錯覺,但歡笑的同時,既交代了每位角色的身份和背景,又為接下來劇情的轉折埋下了伏筆。接下來的70分鐘里,角色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戲劇衝突逐漸加深,並最終在片尾達到高潮。整體結構清晰流暢,不拖泥帶水,情感處理上拿捏得當。在對比了真實事件以後,我發現該片在劇情上相對於真實事件的改動比例較大,但又恰到好處,這種原創劇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影片的可看性,在故事上更加跌宕起伏,在角色塑造上更加充實飽滿,這充分體現了韓家女、鍾偉、文牧野三位新人編劇的深厚功底。該片的淚點有三處甚至更多,大部分在電影的中後段,感人但不刻意煽情,剋制但又充滿力量,相信我,你一定會在觀影過程中被感動的。

角色塑造方面,沒有一個角色是多餘的,沒有一處表演是不驚艷的。毫不誇張的說,徐崢、王傳君、周一圍、譚卓、章宇、楊新鳴都獻出了他們職業生涯的最佳演技,每個人的表演水平都有了質的飛越,僅僅是表演這一個方面,該片就足以碾壓近些年來所有的國產影片,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都是真真正正地去用心演這部電影,王傳君為了飾演好白血病人這樣一個角色,不惜每天跳繩8000次,減重20斤,並且在一場戲裡兩天兩夜不睡覺,以表現憔悴的病人狀態,已經61歲的國家一級演員楊新鳴,在沒有任何英語經驗的情況下,為了演好一位基督教牧師而苦練英語,譚卓為了20秒的鋼管舞鏡頭練習一整月,每天三小時。這才是演員該有的職業態度,這才是真正的演員。至於王傳君拒絕出演《愛情公寓》電影是否是一個正確的決定,我們不得而知,但《我不是葯神》絕對會成為王傳君職業生涯里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他在這部電影里演技的突破、表演經驗的積累,是他拍二十部《愛情公寓》都無法達到的。

這部電影最重要的意義在於,他證實了在國產電影里,探討人性和社會問題的現實題材影片與票房大賣是不矛盾的。

首先來看一看豆瓣2017年度電影榜單——2017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第一名,探討未成年性侵的《嘉年華》,豆瓣評分8.3,榮獲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終票房2222萬,第六名,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探討社會底層精神病患者生存狀況的《一念無明》,豆瓣評分7.9,榮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新晉導演,最終票房只有940萬。

再來看國產電影票房排行榜,從第三名開始依次是《唐人街探案2》、《美人魚》、《捉妖記》、《捉妖記2》、《羞羞的鐵拳》、《前任3》、《功夫瑜伽》,豆瓣平均分不足6.0分,這其中不難看出喜劇佔據了大多數,這也促使越來越多的新人導演選擇了拍攝喜劇。

為什麼《嘉年華》和《一念無明》品質這麼高卻票房不佳?有人說太文藝了,有人說排片量太低了,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在於——電影中的社會議題沒能夠引發全社會的討論。如何引發全社會的討論?電影不同於新聞報道,電影能夠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將事件還原給觀眾,如果很多人看過這部電影,也就自然知道了電影中的故事。一個好的故事未必能夠拍成一部優秀的電影,雖然有了真實事件作為素材,但票房大賣還需要一個吸引人的講故事方式。

以韓國電影《7號房的禮物》為例,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聚焦一起已經過去了許多年的冤案,該片上映以後迅速引發全社會的討論,最終累計觀影人次1281萬,成為2013年韓國電影年度票房冠軍,韓國影史票房第六。而《7號房的禮物》的講故事方式是什麼?總結一句話:先笑後哭,笑中帶淚。人是感情動物,我們會被藝術作品中的人物所感動,而相較於其他藝術門類,電影是總容易抒發感情的,透過屏幕我們能夠很直觀的感受到角色的情感變化並融入其中。大量的韓國電影都採用了這個模式,以真實事件為原型加以改編,在歡笑中逐漸引出深刻的主題,引發反思和討論的同時,還能夠推動口碑以及票房水漲船高,這雖然有些套路,但只要不刻意煽情,就足夠打動每一位觀眾。而能夠打動人的電影,就是優秀的電影。無論是《嘉年華》還是《一念無明》,雖然題材不同,但未免都過於壓抑了。

雖然《我不是葯神》還沒有正式公映,但通過百度指數提供的數據來看,在該片點映之前,平均每天「陸勇」的搜索指數為200左右,但在該片點映以後,「陸勇」的搜索指數就開始保持指數型增長,並在7月1日時達到了12590,增長幅度為6295%,而當天該片主演「徐崢」的搜索指數為10701,在正式公映以後,勢必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去關注陸勇案、關注中國藥品制度,一篇驚世駭俗的新聞可能會流傳300天,但一部優秀的電影卻可以一直流傳下去,這就是電影的力量。

以本國真實刑事案件為基礎加以改編、先笑後哭的敘事方式、精湛的演技、深刻的現實意義,上一次看到這麼驚艷的國產現實題材電影,還是2012年的《萬箭穿心》,但《我不是葯神》顯然格局更大、更具有票房大賣的潛質,雖然還沒有正式公映,但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該片就是國產電影史上文藝片和商業片結合最好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將填補國產電影票房排行榜上現實題材電影的空白,成為空前絕後的現象級影片。豆瓣評分於7月4日上午出爐,目前為9.0分,試問一下,你有多久沒有見到9分以上的國產電影了?應該很久了吧。個人預計票房30億+,滿分10分,我給這部電影9.5分,實至名歸的國產電影年度最佳。作為一位新人導演,文牧野為他的第一部長片電影交上了滿分的答卷。

這部電影可能無法像《熔爐》一樣,一部電影改變整個國家的法律,但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領我們去正視一些社會問題,而不是僅僅通過一部電影了解到了一個還不錯的故事。對於中國電影市場來說,我們需要的就是這類電影。

個人認為,該片在中國電影史上將會有著里程碑的意義,他不僅告訴了世人中國可以拍出這樣優秀的現實題材電影,他還告訴了世人中國電影正在越來越好,就像中國藥品制度一樣。

未來的某一天,或許將有更多的現實題材電影登上國產電影票房排行榜,甚至超越《我不是葯神》,希望這一天早點到來吧。


推薦閱讀:

TAG:電影市場 | 中國電影 | 我不是葯神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