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效應(定律)中感悟哲理

瓦倫達效應:   心態平和,勿重結果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瓦倫達效應」。瓦倫達是美國著名的高空走鋼索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後說,我知道這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總想著走鋼絲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後來,人們就把專註於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態,叫做「瓦倫達心態」。      解讀:愈是看重結果,愈是想把事情做得完美無缺,反而愈是會出差錯甚至禍患。因此,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要太看重結果,保持平和的心態比什麼都重要。   【適用話題】心態、過程與結果、成敗與心態等。      狄德羅效應:   慾壑難填,知足常樂      18世紀法國有個哲學家叫丹尼斯?狄德羅。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質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羅非常喜歡。他穿著華貴的睡袍在書房走來走去時,總覺得傢具不是破舊不堪,就是風格不對,地毯的針腳也粗得嚇人。於是,為了與睡袍配套,他把舊的東西先後更新,書房終於跟上了睡袍的檔次。狄德羅有了富麗堂皇的書房,又覺得很不舒服了,因為他發現「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脅迫了」,更換了那麼多原本不必要更換的東西。他把這種感覺寫成文章《與舊睡袍別離之後的煩惱》。200年後,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朱麗葉?施羅爾在《過度消費的美國人》一書中,據此提出了一個新概念――「狄德羅效應」。      解讀:慾望是無盡的,得到之後總想得到更多,不知不覺中,就會淪為物慾的奴隸而遠離真正的幸福與快樂。   【適用話題】知足常樂、追求、慾望與幸福等。      共生效應:   在競爭中走向成功      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單調,沒有生機,會枯萎乃至死亡。當眾多植物一起生長時,不僅根深葉茂,而且生機盎然。人們把植物界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      解讀:無論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時時處處都存在著競爭。只有競爭,才能激發潛能,促進生命體不斷成長。   【適用話題】個體與群體、競爭、生存智慧、大自然的啟示等。      布里丹毛驢效應:   有舍才有得      有這樣一則寓言:法國哲學家布里丹養了一頭毛驢,他每天都要向附近的農民買草料。一天,送草料的農民出於對哲學家的敬仰,額外送了一堆草料。這下,毛驢站在兩堆數量、質量和與它距離完全相等的乾草之間犯難了,因為它兩堆都不想放棄,結果無所適從,最終被活活餓死。這就是著名的布里丹毛驢效應。      解讀:捨得,捨得,有舍才會有得。只有學會了取捨並善於取捨,才不會為外物所困,輕裝前行,最終走向成功。否則,一旦墜入患得患失的陷阱,最終得到的只能是慘痛的失敗。   【適用話題】捨得、成敗自有因、人生感悟等。   套裁效應:   學會統籌兼顧      在一塊布料上裁剪兩件以上服裝時,需要進行合理安排,以免浪費。所謂「套裁效應」,是指在考慮問題時要統籌兼顧,恰當處理各種矛盾,以求得最合理的收益。      解讀:生活是紛繁複雜的,關係是錯綜交織的,處理不好,事倍功半;處理得當,化解矛盾,提高效率,事半功倍。學會統籌兼顧,一切都會得心應手,問題會迎刃而解。   【適用話題】統籌兼顧、方法與效率、對立與統一等。      跨欄定律:   上蒼髮出的成功信號      一位名叫阿費烈德的外科醫生在解剖屍體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些患病器官並不如人們想像的那樣糟糕,相反,在與疾病的抗爭中,為了抵禦病變,它們往往要比正常器官機能更強。在對某所藝術學院的教授進行調研過程中,他又發現,一些頗有成就的教授原來大都有生理缺陷,缺陷不僅沒能阻止他們,反而促使他們走上了藝術道路。阿費烈德將這種現象稱為「跨欄定律」,即一個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決於他所遇到的困難程度。      解讀:縱觀古今中外,無數成功者的經歷告訴世人:成功的路上總是伴著凄風苦雨,荊棘榛莽,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當不幸降臨時,與其懼怕、逃避,倒不如勇敢地去抗爭。不幸,能磨鍊人的意志,最終促使人走向成功。   【適用話題】成功路上、缺陷與成功、逆境與成功、強與弱等。   
推薦閱讀:

了解雅居樂,我從陳卓林先生身上下手
生活感悟30則25
老Q感悟錄(474)
這是一篇文章
人生感悟目錄

TAG:感悟 | 哲理 | 定律 | 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