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读书】朱智贤:了解学生必备:《儿童心理学》

【教育读书】了解学生必备:《儿童心理学》作者:朱智贤

【作者简介】 朱智贤(1908年~1991年),字伯愚,赣榆县赣马人。教育、心理学家。1930年,中央大学教育系毕业后赴日留学,考取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教育学系研究员。抗日战争开始后,他回国在高校任教。先后任香港达德学院教授、教务长兼中山学院院长,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兼教育组长,全国著名心理学杂志《心理学报》编委,《心理发展与教育》杂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儿童心理研究所所长。他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等。 观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在一般生活条件下言语和行为的变化,并且根据观察的结果判断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实验也是一种观察,只不过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即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在各种条件中,特别引起或改变某一条件,来研究儿童心理特征的变化。常用的实验法有自然实验、教育心理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除了观察和实验两种主要方法以外,还同时运用其他一些辅助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谈话法、问卷法和作品分析法。 谈话法是通过谈话来了解儿童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因为言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外部表现之一。采用这一方法的时候,首先应当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谈话对象的特点拟订谈话的话题和内容;谈话的话题和内容要求是儿童能够回答和乐于回答,并能从中分析出他的心理活动的;跟儿童进行谈话的时候,必须随机应变,随时提出足以了解有关儿童心理状态的具有灵活性而又恰当的问题;谈话的过程和结果应当由研究者本人或共同工作者作详细的记录,如能用录音机记录,则更为方便、可靠。 问卷法是用书面问题表让儿童填写,从而了解儿童心理的一种方法,如小学生阅读兴趣的调查或中学生理想的调查等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简单易行,且同时可以研究很多儿童。但缺点也比较多,儿童的回答往往不能代表真正的心理状态;且仅仅依靠书面回答来判断儿童心理发展情况,常常是不可靠的。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对儿童作品的分析来了解儿童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儿童的作品很多,如日记、作文、绘画、各种作业、工艺制作等等。通过这些作品,可以分析儿童某一方面的心理活动。如通过作文、日记,可以分析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也可以分析儿童的兴趣和理想的发展。 进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经常不是单独地采用一种方法,而是根据研究的需要采取综合的方法;或者以某种方法为主,以其他方法为辅;或者交错运用几种方法。例如,儿童心理学上常常采用的追踪研究,就是以长期观察法(日记法、传记法)为主,而以其他方法为辅。又如,在个案研究中,可能是观察、问卷、谈话或访问教师或家长、作品分析、鉴定材料分析、教育心理实验等各种方法互相配合运用。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每一门科学都以客观存在的一定领域内的事物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特定领域内去发现这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从而以这些规律来为社会实践服务。 儿童心理学是一门科学。那么,儿童心理学这门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呢?概括说来,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的科学。 关于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各点。 (1)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发展的具体规律。 (2)儿童心理发展首先是一种心理现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心理的理解是唯一正确的理解。 (3)在心理科学中,关于心理发展的研究,一般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心理的种系发展和心理的个体发展。 (4)儿童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部分。它的主要问题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软弱无能的新生儿的心理经过一定阶段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能够独立参加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的心理的? 儿童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最一般的心理规律: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一般规律。儿童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进行专门的研究。同时,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也能丰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心理和心理的发展 首先,关于心理的实质问题,主要是普通心理学的课题。普通心理学指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这就是说,心理是由客观现实决定的。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而心理、意识是第二性的。 (2)作为客观现实反映的心理,是通过脑的活动实现的。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3)心理的反映不是像镜子般机械的反映,而是一种能动的反映。人的反映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在人的言语参与下进行的,因此,人的心理、意识具有社会性和自觉能动性。 (4)心理、意识虽是第二性的东西,是一种反映,但它不是毫无作用的副现象。它一旦形成之后,就能在人的活动中起调节作用、定向作用。这就是说,人的心理在实践中产生,同时又能反作用于实践。 其次,关于心理发展的问题,在心理科学中,一般是从两个方面加以研究的。 (1)心理的种系发展。所谓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心理这一反映形式是在动物出现以后才开始产生的,是跟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相联系的。 动物心理发展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它研究从低级动物到类人猿为止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在适应自然的情况下逐步从低级形态(受刺激性)向高级形态(思维的萌芽)发展的。 人类心理发展史则是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人类的心理是由动物心理发展准备起来的,是跟动物心理有联系的,但同时又有本质的区别。人的心理、意识是人类祖先在劳动过程中、在言语的参与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人的心理、意识不但能适应现实,而且能变革现实。 (2)心理的个体发展。所谓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是否具有心理?他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在人的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中,心理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它是按着什么规律发展变化的?这些发展变化在人的生活和教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所有这些,都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史必须阐明的问题。 在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中,人的儿童时期(包括少年期和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是被研究得较多的部分,这个部分,就组成儿童心理学这门科学的主要内容。 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又叫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主要是原始人类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主要是儿童心理学)。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亦即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关于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发展时期的心理发展的研究。而儿童心理学则是关于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的研究。儿童心理学是个体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最主要的核心的部分。 儿童时期的主要特点 儿童时期是指一个人从出生(新生儿)到成熟(青年初期)这个时期而言,是一个人心理的发生和形成的时期。 儿童时期具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儿童跟动物不同。他一开始就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并向着人类社会成员的方向发展。儿童从出生的时候起,就过着社会生活,在成人长期抚养和教育下,通过跟成人的交际,通过有系统的学习,去掌握人类已有的社会经验。随着儿童的日益成长,他就不但能适应社会生活,而且也能改造社会生活,这样,他就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 第二,儿童也不完全跟成人一样。当然,从人的社会性来说,儿童跟成人是基本相同的,但从发展的水平来说,他们之间却存在很大差别。例如,儿童的脑的结构和机能还是不成熟的,儿童的思维不完全等同于成人的思维,儿童的劳动能力也不跟成人完全一样。 儿童时期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的成长发育的时期,是一个生长特别旺盛的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因而也是受教育的最好时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儿童心理学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上,涉及如下的一些理论问题。 第一,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先天遗传,遗传只给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自然前提,但不能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而教育则起着主导作用。 第二,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或内部矛盾问题。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或根本原因,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的内部,即存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这在儿童心理发展上,也是一样。 第三,关于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问题。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但并不是机械地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它必须通过儿童心理的内部原因来实现。 第四,关于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儿童心理一方面是不断发展的,但同时又是有阶段性的。只看到不断发展的一面,或只看到发展阶段的一面,都是不对的。 这是我们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的理解。这几个问题是儿童心理学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的一部分,本书第三章将作详细的论述。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学不但要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或基本规律,而且要研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规律,这些具体规律是通过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表现出来的。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例如,两三岁的儿童情感是易变的,自我控制力是较差的,因而很容易破涕为笑,转怒为喜。又如,有经验的小学一年级教师把儿童初入学时在课堂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表现(如坐不住、下位子、说话、注意力不易集中且不持久等)理解为这一时期的特征,并且善于根据这种客观存在的特征而采取正确的措施。但是在一个没有经验的教师,则往往引起厌烦、急躁的情绪,以致把事情越弄越糟。在教学观察中可以发现:虽然同是小学时期的儿童,低年级和高年级也是不一样的。低年级儿童还跟学前儿童有某些共同之处,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有意注意还不很发展,因而在一堂课中往往运用着不同的作业形式,更多地注意直观性,而对高年级儿童就不需要这样做了。 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我们作以下理解。 第一,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起来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它是和年龄有联系的(因为年龄是时间的标志,一切发展都是和时间相联系的),但不是由年龄决定的。同时,它是从许多个别儿童的心理特征概括出来的,它只能代表某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而不能代表这一年龄阶段所有儿童的个别特征。 第二,在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是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年龄特征是受许多比较稳定的因素支配的,例如儿童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发展是有一定过程的,知识本身的深浅也是有一定顺序的,这就决定了儿童心理发展在一定时期或阶段内不可能没有一定的、不能突破的限度;另一方面,年龄特征又是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变化而有一定的变化的(当然,也不是毫无限制的),例如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一年级儿童的识字量,可以比以前多一些,算术程度也可以适当提高一些,儿童个性品质的发展方面也是如此。 第三,教育的目的方向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不是由年龄特征决定的。但在教育的目的方向决定了以后,就不能不考虑:教材如何安排就能使儿童既容易接受,又学得更好更快;创设什么条件,采取什么方法,就更适合于儿童发展的特点。……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不能不认识和运用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规律。 在教育中运用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规律,必须同时兼顾:①积极发展儿童的能力;②不使负担过重。资产阶级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把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看成是固定不变的,限制了儿童的发展,这是片面的、错误的,我们反对这种观点。积极发展儿童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不使儿童负担过重,不超越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 儿童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首先,儿童心理学要以自己的科学规律来为新一代的教育事业服务。 一个儿童出生以后,他的发展,首先取决于教育的质量。所有的父母和教师,以及其他一切儿童教育工作者,如果要想有效地把儿童塑造成为优秀的新一代,只有一种良好的教育愿望是不够的,必须同时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依据这些特点和规律进行教育时,既要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又要恰当地提出新的要求,并把这种要求变为儿童自己的需要,才能使教育工作更好地进行,教育质量不断地提高。 作为新一代的每个儿童的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合子)开始的。母亲在怀孕以后,要注意些什么,是与儿童出生以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儿童心理学可以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提供这方面的知识。 儿童出生以后,或者在家中抚养,或者在托儿所养育,不论如何,儿童早期的发展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起点,起点不好,以后改正或补救就困难了。父母或保育工作者必须知道乳婴儿身心各方面发展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进行保教工作,才可以恰当地为孩子打下最初的良好的发展基础。 对于幼儿来说,他和乳婴儿不同,也和小学生不同,因为幼儿心理发展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例如,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如何发展儿童的言语能力和计算能力,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等等,都必须认真考虑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从幼儿时期过渡到小学时期,是一个带有关键性的时期,父母和教师如何共同帮助孩子完成这个过渡,是很重要的。进入小学以后,在品德发展方面,如何引导儿童从具体的道德示范逐步学会掌握道德准则,提高道德自觉性,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在认知发展方面,如何从初级的、具体的认知水平逐步发展为较高的、抽象的认知水平等等,儿童心理学可以对这些方面提出有益的启示。 青少年时期身心发展同样有自己的新的特点,父母和教师要很好地理解这些特点,既不把他们当孩子看,也不把他们当成人看,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这个新的过渡时期。 其次,儿童心理学在其他实践领域中,也具有很大的意义。 在儿童医务工作方面,一个儿科的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有医学方面的知识,而且也要有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特别是在儿童神经质和精神病的治疗上,儿童心理学的知识更是重要。 在儿童文艺工作方面,儿童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首先应当考虑的是思想政治道德方向,与此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高尔基在《论主题》这篇论文中,曾经说过:“想写儿童文学的作家应该估计到读者年龄的一切特征。不然,他写的书会成为儿童和成年人都不需要的无着落的东西。” 在儿童社会工作方面,例如儿童广播工作者、儿童玩具工作者等等,若能结合自己的业务来掌握和体会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就可以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工作,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 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不仅具有实践的意义,而且具有理论的意义。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认识论和辩证法是由很多科学构成的。他认为:各门科学史、儿童智力发展史、动物智力发展史、语言史、心理学、感官生理学是“构成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知识领域”。 认识论要研究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意识的起源问题、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认识发展中的矛盾问题和量变质变问题等等。所有这些哲学理论问题,当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很多科学中概括出来的。儿童心理学正是从人的个体心理发展方面来论证这些问题的一门科学。例如,儿童心理学要揭示:儿童心理、意识是怎样在一定的物质条件(脑和客观现实)下产生和发展的,儿童的认识是怎样密切依存于他的实践活动的,怎样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等等,所有这些,都可以直接为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的论据。 儿童心理研究的基本原则 唯物辩证法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最一般的方法论,也是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最高指导原则。同时,由于各门科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不同,因而每一门科学又各有它们自己研究的基本原则。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年龄特征的科学,它应该以下列基本原则为自己研究的指针。 (一)客观性原则 儿童心理是客观存在在儿童头脑中的反映,因此,必须依据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以及儿童机体的发展,特别是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发展来进行研究。 (二)实践性原则 儿童心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机械的反映,而是在儿童的实践活动中的能动的反应。因此,必须从儿童的行动和活动中去研究,从儿童主体跟其客体(环境和教育)的矛盾统一的关系中去研究。 (三)矛盾性原则 儿童心理发展也跟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一样,是一种矛盾运动,是按照矛盾法则进行的。因此,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来研究,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上来研究。 (四)教育性原则 一切儿童心理的研究,都必须符合教育的要求。不允许进行足以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研究(例如,资产阶级行为主义所进行的关于儿童惧怕的研究,或那些不考虑儿童健康情况的心理实验),不允许向儿童提出跟共产主义教育目的任务相矛盾的图片、问题或作业等等。 (五)理论与实际结合原则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应当密切结合我国儿童教育事业中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来进行。在研究过程中应当注意更多地通过实际来进行,而不是脱离实际地研究而研究。当然,这也决不意味着把研究工作局限在很狭小的“实用”范围内,更不是排斥那些跟实际相结合的理论问题的研究。 (六)一般与个别结合原则 儿童心理发展既具有一般性,也具有特殊性,因此,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事实和规律,也应当考虑到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个别差异,而不应当把一般和个别绝对对立起来。 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 从研究时间的延续说,可以区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纵向研究就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儿童或一些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也叫做追踪研究。例如,研究儿童口头言语的发生发展,可以从新生儿发音起,经过一系列发展过程直到连贯性的言语为止,从而查明儿童口头言语发生发展的路线和规律。又如,有的研究者对同一被试,从新生儿起经过各个阶段直到青年时期为止,对他的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定期的追踪考察 [如美国格塞尔(A.Gesell)的研究工作] 。因此,纵向研究的时间有的比较短些,有的比较长些,甚至很长(可以是20~30年)。纵向研究的范围,可以是某一方面行为的发展,也可以是整个行为的发展。纵向法的优点是可以比较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的规律,这些特点正是儿童心理研究所要求的。但也有它的困难和缺点,如:研究的时间较长,不易同时进行大量的研究;影响被试的各种条件不易查明或控制,因而由于被试的生活条件变化,不易有效地进行前后比较,等等。 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个年龄或某几个年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一般的实验研究大多属于这种类型。例如,为要了解儿童运算能力,可以给一组6岁儿童以20以内或100以内的各种试题,让他们计算,然后找出这一年龄的各种运算水平。又如,一个经典的小实验:选定三个年龄的儿童——两个月的、五个月的、八个月的,把毛巾分别放在他们脸上作为自变量(刺激变量):两个月的儿童盲目地全身挣扎,五个月的儿童双手向毛巾方向乱抓,而八个月的儿童则不费力地拉下毛巾,并且觉得好玩。横断法的优点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找出同一年龄或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或特点,并从中分析出发展规律。但由于时间较短,不易看到发展的连续过程和关键的转变点。 混合设计或叫做“动态研究”。这就是把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教育和发展的关系,从而解决时间方面的两难问题。例如,研究儿童运算能力:可以同时测查不同年龄的儿童,并进行比较,这是横断方法;然后集体追踪几年,这是纵向方法;再对这几个年龄组同时测验、比较,这又利用了横断法。具体讲,开始对某些追踪组测查和比较,若干年后再测查和再比较。这种方法吸收了纵向法和横断法的长处,而避免了其缺点,起到了扬长避短的作用。 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 从研究的范围或内容说,可以区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 整体研究也叫做系统研究,就是把儿童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结构来研究,主要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整个面貌。例如,研究某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活动结构、智力结构或个性结构等等。对这些内容可以进行全面的研究,也可以进行某一方面的研究。前者如6岁儿童或初入学儿童心理特点的研究,或者学前儿童游戏活动的心理特点或学龄初期儿童学习活动的心理特点,学龄初期儿童智力活动的特点或少年期个性发展的特点等等。这种类型的研究有很大的优点,因为儿童的心理面貌是整体的,通过这种研究可以认识儿童心理发展的全貌,便于找出心理发展整个规律以及它和教育工作的关系。当然,这种类型的研究内容是比较复杂的,必须有理论上的和设计上的全面的准备才行。否则容易顾此失彼,不一定能充分而深刻地看到发展的全貌。 分析研究就是对儿童心理发展中某一个别的、局部的、比较小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例如,在儿童智力方面可以研究某一过程或能力,如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也可以研究感知或思维的某一方面。在个性和其他方面也是一样。分析研究的优点是便于对某一心理机能进行比较专深的研究,但它的缺点是容易忽略它与整体的联系,甚至变成所谓官能主义,即把所研究的能力看成是孤立官能的错误。 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都是必要的,因为,一方面各种心理过程是互相制约的,智力和个性是互相联系的;另一方面,它们又是分别属于不同范畴可以独立研究的课题。问题在于要在正确方法论的指导下加以正确地处理。 观察法 所谓观察,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在一般生活条件下言语和行为的变化,并且根据观察的结果判断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由于观察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各种不同的观察法。 1. 从观察的时间分 (1)长期的观察,即在比较长的时期(一般可以长到几个星期、几个月或若干年)内继续进行有系统的观察。很多心理学者对儿童心理发展所作的日记式或传记式的记录和分析,就是属于这种观察法。如达尔文(C.Darvin)的《一个婴儿的传略》和我国陈鹤琴的《一个儿童发展的程序》等。这种观察法有时也叫日记法和传记法。 (2)定期的观察,即按一定时期进行观察。例如,为研究学前儿童游戏活动的心理特点,可以每周观察一两次,每次一两个小时,如此观察若干次,到一定时期,把记录的材料加以整理分析。 2.从观察的内容分 (1)全面的观察,即观察儿童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的心理表现。全面观察由于涉及的项目比较多,因而观察的时间常常是比较长的。例如,幼儿囱或学校教师为了给儿童作出正确的个性鉴定而进行的全面而经常的观察,就属于这一类。很多所谓个案研究,主要也是一种全面的观察法。 (2)重点的观察,即有重点地观察儿童在一定时期内某一活动(游戏、学习、劳动)或某一活动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或几个环节的心理表现。例如,观察小学一年级儿童上课时的特点(或上课时注意的特点)、小学儿童在集体活动中的心理特点(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等)、初中学生在劳动中的心理表现等。 观察是一种专门的技术。观察者必须对所要观察的问题先有基本的了解;观察的目的要明确;要使被观察者尽量处于自然的状态;观察时要做到客观和精确;要善于记录跟观察目的有关的事实,以便事后进行整理、分析,并且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意见。 在观察过程中,为了能更精确地研究儿童的心理特征,也可以利用照相、电影摄像、录音等。 实验法 实验也是一种观察,只不过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即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在各种条件中,特别引起或改变某一条件,来研究儿童心理特征的变化。 在儿童心理学上常用的实验法有以下几种。 1.自然实验 所谓自然实验,即在儿童日常生活活动(游戏、学习、劳动)的自然情况下,引起或改变影响儿童的某些因素,来研究儿童心理特征的变化。 2.教育心理实验 教育心理实验可以说是自然实验的一种重要的形式。这是儿童心理的研究跟一定的教育和教学过程结合起来,从而研究儿童在一定的教育和教学过程的影响下某些心理过程或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例如,为要研究小学各年级儿童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发展的水平,可以结合教学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阅读材料;儿童学习了这些材料之后,完成指定的口头复述和书面复述的作业。从这些作业材料的整理和分析中,可以看出不同年级儿童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发展的某些情况和特征。 自然实验,特别是教育心理实验,是研究儿童心理的重要方法。因为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结合教育实际,为教育实践服务。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容易精密地控制实验条件,因而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适当地跟实验室实验结合起来,常常是必要的。 3.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在特别创设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时要利用专门的仪器和设备。例如,在研究儿童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发展舶特点的时候,常常采用实验室的实验方法。实验室实验主要有以下特点: (1)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 (2)对实验情景和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控制; (3)实验结果量化,记录非常客观、准确; (4)使用大量的实验仪器。 至于实验研究技术上的要求,我们已出了专著。这里不拟赘述。 实验室实验的一个很大的优点是能够精密地控制实验条件,但它的缺点是有很大的人工性,跟儿童的实际生活隔离。因此,用它来研究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如儿童的活动的特点或个性品质的特点,就有一定的局限性。 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如果说,心理学正式成为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冯特(W.Wundt)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算起,那么,儿童心理学正式成为科学则从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1842~1897)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算起,因为这在心理学史上是第一部用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比较有系统的科学的著作。 但是近代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并不直接导源于心理科学的建立,而是有其自身的独特的历史背景的。 推动儿童心理学产生的第一个原因是由于近代社会的发展。在西方,中古时代的封建社会,也和其他各国的封建社会一样,妇女和儿童是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的,并且甚至是受迫害的,因此,不可能产生关于儿童心理的研究。约从十四五世纪文艺复兴起,新兴资产阶级从经济上、政治上以至意识形态上进行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开始提出尊重儿童、发展儿童天性的口号。例如,17世纪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编写了第一本儿童课本《世界图解》。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J.Locke)提出对儿童的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法则”。18世纪法国启蒙教育家卢梭(J.J.Rousseau)发表了有名的儿童教育小说《爱弥儿》,他抨击当时的儿童教育违反儿童天性,指出:“……他们总是用成人的标准来看待儿童,而不去想想他在末成年之前是个什么样子。” 推动儿童心理学产生的第二个原因是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科学的三大发明:细胞、能量转化和进化论,推翻了形而上学的科学观,促进了辩证的自然观,要求科学要从发展变化上来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心理科学受到这一影响,从而也先后开展了动物心理发展、民族心理发展、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伟大的进化论的创造者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记录写的著作《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关于这样的著作是很少的,这就为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准备了直接的前提。 推动儿童心理学产生的第三个原因是由于近代教育的要求。近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求了解儿童、尊重儿童。除上面提到的夸美纽斯、卢梭外,在教育理论中还有一种所谓的“心理学化的教育”观点,主张教育应以心理学的规律作为依据。其中著名的有裴斯泰洛齐(J.H.Pestalozzi)、福禄培尔(P.Froebel)、赫尔巴特(F. Herbart)等人。裴斯泰洛齐在1774年还特别对他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用日记法写下了大约一个月观察记录。虽然现在看来,科学价值不大,但这应当算是儿童心理研究的先声。由于这些教育家的推动,到了19世纪后期,研究儿童的著作和组织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 普莱尔——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普莱尔是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他对他的孩子从出生起直到三岁,每天做有系统的观察,有时也进行实验,他把这些记录整理出来,写成了一部有名的著作《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第一版,由于这部书的出版,就给科学的儿童心理学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普莱尔的书共分三编:第一编讲感觉的发展(关于视觉、听觉、肤觉、嗅觉、味觉和机体觉的发展);第二编讲意志的发展(主要关于动作的发展);第三编讲智力的发展(主要关于语言的发展)。直到现在,这部古典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还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和参考价值。 应当在这里指出的,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研究工作,并不是从普莱尔开始才有的。除了上面提到的裴斯泰洛齐、达尔文等以外,早就有很多学者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也可以说是给普莱尔的集大成的工作提供了前提条件。以下按照时间的次序列举一些主要的先驱性的研究。 (1)提德曼(Tiedemann),德国人,医生。用日记法对自己孩子的发展作了详细的观察记录,1787年发表他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一书。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过了五六十年,到了19世纪中期,才受到国际上的注意(1863年译为法文,1897年译为英文),产生很大的影响。 (2)罗别许(Lobisch),法国人,儿科医生。1851年发表他的《儿童心理发展史》,偏重儿童生理发展的研究。受到当时人们的热烈欢迎。 (3)席格门(Sigismund),法国人。1856年发表他的《儿童与世界》,记录他的男孩出生以后的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研究。 (4)库斯谟(Kussmaul),德国人。1859年发表他的《新生儿心理生活的研究》一书,这是对较多婴儿进行观察实验以后统计整理的结果,在当时说来,是一种具有新的特点的研究。如他用糖水、盐水、奎宁水等分别放在新生儿口中,观察他们的反应。这已经接近实验法了。 (5)太因(Taine),法国人。研究儿童和种族的语言发展,1876年出版《儿童与民族语言的研究》一书。 以上这些研究,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①大多限于早期年龄,特别是三岁以前; ②大多限于感知觉、动作、语言发展的研究,思维、个性方面的研究很少; ③大多是用日记法(或传记法),规察研究较多,其他方法较少; ④由于方法上的问题,科学性一般不是很高的。但是它们却为普莱尔的研究工作积累了经验和材料. 霍尔和复演说 霍尔(G.Stanley Hall,1844年~1924年)是受冯特影响而在美国创办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心理学家,同时也是在推动美国儿童心理学研究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他把普莱尔的著作译成英文,1891年他创办了《教育学报》,大量刊载有关儿童心理研究的论文报告(这个刊物在霍尔逝世后改名为《发展心理学杂志》,作为对他的纪念,现在仍继续出刊)。他主要是用问卷法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虽然积累了大量的材料,但由于方法的不完善,科学价值不很高。他的《青年期》(1904年)一书是他的代表著作,中译本《青年期的心理与教育》是《青年期》一书的缩写本,这书的特点,除了在方法上广泛运用问卷法以外,在理论上他把当时生物学上复演学说运用来解释儿童心理发展。他认为,胎儿在胎内的发展复演了动物的进化过程(如胎儿在一个阶段是有鳃裂的,这是重复鱼类的阶段);而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过程。这是儿童心理学上的复演学说,一直引起心理学界很大的争论。 鲍德温的儿童心理学思想 鲍德温(J.M. Baldwin,1861年~1934年)生于南卡罗来纳州。他曾任美国第四届心理学会主席、国际心理学联合会主席,和卡特尔合办过《心理学评论》《心理学家索引》《心理学专刊》和《心理学公报》等刊物。他的著作也很多,主要的有《心理学手册》《儿童与种族的心理发展》《心理发展中的社会性与伦理的诠释》。 鲍德温的儿童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为融合理论,用他自己的话说,其目的在于勾画出“发生心理学体系”的轮廓,以期创立一种将“最新的有机体适应的生物学理论与婴儿发展的学说融合生成的理论”。他要阐述的核心问题是贯穿于进化过程中的某种现象的心理顺序的发展。鲍德温将发展分析为三个部分:儿童认知的发展;人格的社会和认识基础;行为的个体发生与种系发生的关系。且三者是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在鲍德温的著作里能见到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和认知发展思想的雏形。 杜威的儿童心理学思想 杜威(J.Dewey,1859年~1962年)生于美国的佛蒙特州,是美国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论著很多。1886年出版第一本美国心理学教科书,1896年他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了《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一文,被认为是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正式开始。杜威的重要贡献之一是把心理学运用到教育和哲学方面,使三者结合起来。他强调教育促进儿童本能生长,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他认为,儿童心理学的内容基本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习惯、情绪、冲动、智慧等天生心理机能的不断生长的过程。教育就是本能的生长过程。他还大声疾呼:必须以儿童为教育的出发点,把儿童当做目的,而不是当做手段来看待,教育措施一定要围绕着儿童来实施。这种儿童中心主义对皮亚杰有很大影响。 施太伦和人格主义学派 在普莱尔以后,20世纪初期,德国的施太伦(W.Stern,1871年~1938年)是一位出色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六岁以前早期儿童心理学》是一本权威性著作,他受普莱尔的影响,和他的夫人一起对他们的孩子进行了长期的系统的观察,直到六岁。过去的儿童心理观察研究,包括普莱尔的工作,大多限于三岁以前,而施太伦则把它扩充到六岁年龄。同时,他的一些研究也是有开创性的,如他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虽然在某些观点上(如固定化和一些不完全恰当的解释)存在一些问题,但总的说来,是有很高的科学性的,对以后的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影响。他的研究材料值得我们批判地吸收。 当然,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他在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上很多是错误的,施太伦是属于人格主义哲学观点的心理学家,他认为在宇宙中,人格是唯一的实在,个人是这一人格的具体体现,这完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他并且认为人格是有目的性的,目的的实现又和客观环境分不开,一方面,目的要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环境;另一方面,环境又可以影响目的的实现。因此,他在遗传环境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所谓“辐合说”,认为遗传环境是不可分的,表面是折中调和论,实质还是唯心主义的遗传决定论。他和霍尔一样,特别强调复演说,这是和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分不开的。 比纳和测验学派 过去儿童心理学研究上所用的日记法或传记法,大多一次只能忻究一个或少数儿童。霍尔广泛应用的问卷法,虽然可以用于较多儿童,但科学性较差。测验方法出现以后,对于用比较精确的数量方法研究较多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法国心理学家比纳(A.Binet,1857年~1911年)是这种测验学派的代表人物。 当然,测验法并不始于比纳,在比纳以前,就有人提出并加以应用,如美国的卡特尔(J. M.Cattell)、德国的艾宾浩斯(H.Ebbinghaus)都是。只是他们还没有给测验法以有系统的、精密的设计,只有到了比纳的智力测验出现了以后,测验法才真正完善起来。 比纳和西蒙(T.Simon)合作制成了由许多题目构成的第一个测验儿童智力发展的标准量表(如儿童应通过哪几个测验)叫做1905量表。1908年加以修订后,叫做1908量表或第二个量表,同年他发表了他的著作《儿童智力的发展》。1911年又对1908量表进行过一次修订。比纳、西蒙量表只提智力年龄(即通过某些测验就算达到某一智力年龄)。后来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推孟(L. M.Terman)继续研究,对比纳、西蒙1911量表再加以修订,成为1916斯坦福修订量表,在这里,他将施太伦心理商数改为智力商数(1Q),其公式是: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IQ 测验法至此算是达到比较成熟的地步。自此以后,一方面,各种儿童心理测验不断出现,如奥地利彪勒(C.Bühler)的维也纳发展量表、美国格塞尔的耶鲁发展量表等。另一方面,除了智力测验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心理测验出现,如能力测验、品格测验等。当前西方各国还把测验当做一个重要的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工具。 测验在儿童心理研究上是有一定用处的,但由于这种测验的一些理论问题还搞不清楚(如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测验的是智力、能力还是知识经验,以及测验本身的信度、效度等问题),过分滥用它来贸然断定一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是有问题的。 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S.Freud,1856年~1939年)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精神分析理论,是弗洛伊德根据他对病态人格进行研究提出的人格理论,其核心思想是情欲说。认为人生而有追求快乐(特别是性欲)的本能,但这种本能和欲望同社会道德、风俗习惯、法律规定等往往是不相容的,因而被排挤到意识阈之下。这就是人的心理生活深层的“潜意识”。由于潜意识中的成分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足,就构成了人的行为背后的内驱力。弗洛伊德后来修改了这种意识与潜意识的“二分法”,提出了他的人格学说。人格的组成成分为三个:伊特、自我和超我。“伊特”类似于弗洛伊德早期理论中的“潜意识”的概念。“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超我”包括两个部分:良心和自我理想。 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理论是弗洛伊德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他把里比多(libido)作为划分发展阶段的标准,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之所以有区别,是由于其性生活的发展所造成的。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具体划分如下: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早期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或13岁开始)。 弗洛伊德的一个学生叫阿德勒(A. Adler),特别注意儿童心理的治疗。他和他的老师不同,他不强调情欲,而强调个人的优越感,所谓优越感,就是要求比别人优越,如果优越感受到压抑,就产生自卑,这就成为心理疾病的根源。他著有《儿童教育》一书,总结了他的一些研究成果。 精神分析派提倡本能决定论,否认人的意识作用,基本上是荒唐的、错误的,但他们深入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精神和方法,则是可以借鉴的。 华生和行为主义学派 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J.B. WatSon,1878年~1958年),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他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用内省方法,主张用实验方法。他提出S—R公式,认为有什么刺激,就有什么反应;知道用什么反应,就可以推想出是由于什么刺激所引起。他的主要实验方法是条件反射法。他的重要著作是《行为主义的心理学》(1919年)和《儿童心理教养法》(1928年)等。 华生的儿童心理研究工作主要是在美国一个医院中进行的。他和他的同事们一起观察了婴儿的各种反射活动、情绪表现等,并且布置情境,进行实验。在儿童心理学中应用实验的方法,并不从华生开始,但由于行为主义者注意行为的客观研究,因而推动了儿童心理学中的实验研究方法的大量应用。 例如,他应用条件反射法研究儿童情绪的发生发展。儿童本来是不怕兔子的,但如每次都和引起惧怕的刺激(如大声)同时出现,因而二者形成了条件反射关系,以后见了兔子也害怕起来。 他和巴甫洛夫(И.П.Павлов)不同,他反对内部的心理活动,如思维、意识、动机等等。他认为思维不过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活动。 众所周知,行为主义者对心理、儿童心理进行客观研究,是应当肯定的。但他们这种否定意识、否定儿童的主动性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则是完全错误的。 考夫卡勒温和格式塔学派 德国的格式塔学派在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主要代表人,可以提到考夫卡(K. Koffka)和勒温(K.Lewin)。 考夫卡著有《心的生长》,勒温著有《拓扑心理学原理》(1924年)。考夫卡的《心的生长》并不是总结实验的结果,而主要是用格式塔学派的原则来说明心理发展的事实。众所周知,格式塔学派是反对元素主义的,他们反对心理学上的构造主义(构造主义认为高级心理事实是由低级心理元素构成的)、联想主义(如感觉联合为知觉,知觉联合为思维等)和行为主义。他们认为整体先于部分,整体不是部分的机械相加,而是具有和部分不同的质的特点。例如,婴儿的动作,最初是整体反应,以后才逐步分化。又如思维不是由感知觉元素拼凑起来的,而是有其自己的本质的。格式塔学派这些规点是有一定的合理成分的。但是他们否认物质决定意识,把心理发展归之于先验的所谓“格式塔”(Gestalt)的形成,则是错误的。 勒温主要是从格式塔学派的观点对儿童个性形成进行了实验研究。他用拓扑学的概念,来说明儿童心理现象。他认为儿童个体和其环境组成不可分的心理生活空间,在心理生活空间中有各种区域关系,有各种力量相互作用,这就决定了儿童心理活动。例如,在儿童心理生活空间里存在着母亲和玩具时,儿童可以很高兴地玩耍,但如果只有玩具存在,母亲不存在时,儿童可以变成相反的心理表现。勒温所谓心理生活空间虽然强调了心理的内部运动和关系,但完全是一些主观臆想的东西,因为他是否定物质环境的决定作用的。 彪勒和维也纳学派 彪勒夫妇(K.Bühle和C. Bühler)是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教授,是维也纳心理研究所的领导人。在20世纪20~30年代,他们关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是很有特色的,是欧洲最重要的学派之一。 K.彪勒的主要著作是《儿童心理发展》(1930年)。C. 彪勒的主要著作有《人生第一年》(1930年)、《儿童发展测验》(1934年)、《从出生到成熟》(1935)等。他们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但他们研究工作的方面则是各有特色。K.彪勒偏重儿童思维的研究,C. 彪勒则偏重儿童发展测验的研究。 彪勒夫妇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主要是从生物发展来看儿童心理发展,是属于所谓复演学说的。他们认为,动物行为发展经过三个层次:本能阶段、训练(熟练、习惯)阶段、智力阶段。儿童心理发展也服从于这个规律,他们通过实验证明:新生儿属于本能阶段(如吸吮动作、反射情绪),生命的头半年主要是训练阶段(如抓、握、爬、坐等),约从一岁开始(10~12月)进入智力阶段(或黑猩猩智力阶段)。他们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内部素质向着自己的目的有节奏的运动过程。这个观点实质上是一种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K.彪勒关于儿童思维的研究,主要属于德国的符兹堡学派,即思维心理学派,对儿童概念的形成、判断和推理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资料。C. 彪勒对儿童心理发展测验更有兴趣,做了大量工作。她和她的助手赫泽(H.Hetzer)编制了儿童发展量表,也叫做维也纳量表。这个量表包括从出生到六岁的各种行为的年龄常模,每一年龄包括六个项目:①感觉作用;②身体运动;③社会行为;④学习;⑤运用物体能力;⑥心理创造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格塞尔和成熟势力说 格塞尔是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著作很多,主要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1925年)、《儿童发展研究》(1948年)、《儿童生活的最初五年》(1940年)、《儿童从五岁到十岁》(1946年)、《青少年,从十岁到十六岁》(1956年)等。 格塞尔研究工作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追踪式研究或纵向研究。对儿童心理发展作长期的追踪考察,是具有一定特点和价值的。格塞尔研究工作的另一主要特点是着重测验的研究。他差不多和C.彪勒同时,编制出自己的儿童发展量表,叫做耶鲁量表。 这个量表包括从出生到五岁的各种行为的发展常模,每一年龄包括四个项目:①运动;②语言;③适应;④社会行为。每一大项目又分为许多小项目,评定的等级用A、B、C等字母表示。格塞尔的研究工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更多地运用摄影记录。 格塞尔的主要观点是所谓“成熟势力说”。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二:成熟和学习。他更着重于成熟,认为成熟与内环境有关,而学习则与外环境有关。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型式在环境影响下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过程。这个顺序与成熟(内环境)关系较多,而与外环境关系较少,外环境只是给发展提供以适当的时机而已。他的一个双生子爬梯实验是很著名的。在这个实验中,双生子T和C:T从第48周起每日进行10分钟爬梯训练,连续6周;在此期间,C不作爬梯训练,只从第53周起开始作爬梯训练。根据他的实验结果,C只接受2周的爬梯训练,就能赶上T的水平。因此,他得出结论说: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对于这个实验的解释曾经引起很多人的兴趣和争论。 皮亚杰和日内瓦学派 皮亚杰是当代国际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卢梭研究所所长。他和他的同事们以研究儿童的认知,特别是儿童的思维或智力的发展闻名于世,人们称之为日内瓦学派。 他的早期关于思维的五本著作,即《儿童的语言与思维》(1924年)、《儿童的判断与推理》(1924年)、《儿童的世界概念》(1926年)、《儿童的因果概念》(1927年)、《儿童的道德判断》(1932年),基本上都是通过个案调查和测验,对儿童思维作质的分析,是一些很有特色的作品,并为他以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约从20世纪50年代前后起,他对儿童思维或智力的发展进行了规模庞大和系统完整的研究。他以数理逻辑作为刻画儿童思维发展的工具,他的一篇讲演录《逻辑学与心理学》(1956年)对此有简要的说明,在儿童思维研究的领域中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他的《智力心理学》(1950年)和《儿童心理学》(1969年)是两本比较系统的儿童心理学的理论著作。他的《儿童智力的起源》(1953年)、《儿童的心理意象》(1971年)、《儿童逻辑的早期形成》(1964年)、《从儿童到青年逻辑思维的发展》(1958年)等书分别就各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思维发展作了深入的研究。他的晚年代表作是《结构主义》(1968年)和《发生认识论》(1970年),这表示他的发生认识论体系的确立,并公开标榜他的结构主义的哲学立场。 在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研究上,皮亚杰认为他自己是属于内因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理论的。在心理学史上,他列举了和他不同的一些理论: (1)只讲外因不讲发展的(如英国的罗素B.Russell); (2)只讲内因不讲发展的(如K.彪勒的思维研究); (3)讲内外因相互作用而不讲发展的(如格式塔学派); (4)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如联想心理学派); (5)既讲内因又讲发展的(如桑代克E.L. Thorndike)的尝试错误学说]。 而皮亚杰自己则与这五种理论不同,是既讲内外因相互作用,而又讲发展的。从这里可以看到皮亚杰的发展理论是有丰富的辩证思想的。 但是,皮亚杰的理论主要是从生物学的理论演绎而来的(皮亚杰原来是一个生物学家)。他认为智力或思维只是一种适应。儿童心理或行为乃是儿童的心理或行为图式(如吮乳动作、抓握动作以及其他心理活动,这是内因)在环境(外因)影响下不断通过同化、顺应(或异化)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从而就使儿童心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他认为这种发展是和环境条件有关的,但环境(包括社会、教育和语言)却不起决定作用(或者用他的话说:环境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这样一来,就充分暴露了他的唯心主义的或先验主义的立场。 皮亚杰一般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 (2)前运算阶段(2~7岁)。表象或内化了的感知或动作在儿童心理上起重要作用,词的功能开始出现,从而儿童能用表象和语言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这就扩大了儿童生活和心理的范围。但在这一时期,他还没有所谓“守恒”和“可逆性”,只能从自我考虑问题,不能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如只能从自己身体的标准辨别左右,而不能正确辨别对面人的左右),这就限制了他掌握逻辑概念的能力。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开始出现“守恒”,开始能独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正确的逻辑运算(如分类等),但还离不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帮助。这一时期的运算,主要属于群集运算阶段(即分类和序列)。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这时儿童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在不断发展,开始接近成人的思维水平。关于皮亚杰的这些研究,国际上很多人在做重复验证的工作,有的证实了他的一些结论,也有的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儿童什么年龄才能出现“守恒”和“可逆性”,就有各种各样的争论性的意见。 瓦龙和巴黎学派 瓦龙(H.Wallon)是法国共产党党员、法兰西学院名誉教授,曾主持“心理学与儿童教育”讲座,是西方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的儿童心理学家,他这一研究集体一般被称为巴黎学派。 瓦龙力图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捍卫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并跟各种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儿童心理学观点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瓦龙的主要著作有《从行动到思维》(1942年)、《儿童心理发展》(1941年)、《儿童思维的起源》(1943年)、《学校心理学》等。 瓦龙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如下。 (1)强调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他不同意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是从所谓“自我中心主义”逐步达到社会化的观点,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2)强调儿童心理发展的辨证规律。 ①强调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瓦龙认为,外因和内因的不断相互作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他和皮亚杰不同,特别重视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的作用。他认为所谓内因,是指个体的机体生长、兴趣、学习等主观因素,而不像皮亚杰所说的那种主要来源于先天的行为图式。瓦龙指出,儿童心理发展就是在这种外因和内因不断相互作用、不断矛盾和平衡过程中进行的。 ②强调儿童心理发展的质变。瓦龙认为,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不只是产生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经过量的积累产生质的变化,不同的发展水平就是不同的质的变化。他还认为,不同发展水平与儿童心理发展上内化作用的程度有关,同时也与整合作用的程度有关。从内化作用看,低级水平的心理机能更多是外化的,如反射活动;而高级的心理机能则更多是内化的,如思维活动。从整合作用来看,越是高级的心理机能,越是具有较高的整合作用,智力或思维就是一种具有高级的自我整合、自我调节作用的心理机能。 瓦龙在儿童心理研究方法上也有自己的特点。首先,他认为在儿童心理研究上,各种研究方法都有一定的作用,如观察、实验、测验、统计、临床研究等。例如,他认为年龄量表的研究是有一定价值的。其次,他特别强调要注意运用方法时的观点,他称之为参照体系。他认为,不同的观点决定对材料的不同选择,同时也会作出不同的结论。瓦龙的研究重点和皮亚杰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又有本质的差别。例如,瓦龙和皮亚杰都着重研究儿童思维,但瓦龙又同时注意研究儿童心理的整个面貌,研究儿童的个性发展。又如,瓦龙和皮亚杰使用的术语有许多是相同的,但解释不同。以“可逆性”为例,瓦龙的研究认为,儿童四岁年龄就出现“可逆性”,就有初步的逻辑思维。瓦龙还有一点是和皮亚杰不同的。瓦龙在早期也注重理论研究,但后来,则更多注重实践性课题的研究,他的著作《学校心理学》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以上我们把从普莱尔出版《儿童心理》起到20世纪70年代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变化作了简单扼要的介绍。由于种种原因,这种介绍是不全面的,也不可能是非常准确而深刻的。 新行为主义的儿童心理学 大约从20世纪20年代华生建立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后,这个学派一直在心理学,包括儿童心理学研究中保持着强大的势力,它的强调S—R的简明而又富于实用主义的观点,它的强调环境作用和实验方法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外貌,都对西方的心理学界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第一,这个学派只能很好地研究一些较低级的心理过程的发展,如感知觉、动作、情绪等等,而把思维、语言、智力、动机等等统统排斥于研究课题之外。第二,这个学派的S—R公式虽然简单明了,但却非常粗糙、贫乏,缺乏一种系统的、深刻的理论。由于这种原因,各种以“新”行为主义作为旗号的学派先后出现。这些新学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承认S—R之间有一个机体的内部过程作为中介,而不是S对于R的简单的、直线的决定作用。关于这些新行为主义派别的评述不是本书的任务。在这里只想指出对儿童心理学研究有较多影响的一个学派,即以斯金纳(B. F.Skinner)为首的这一派别。在属于这一派别的比乔(S. W.Bijou)和贝尔(D.M.Bear)等人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工作中,他们标榜自己的观点是自然科学的发展观点,他们声言只研究那些可以观察的行为,而不研究他们认为不能观察的东西(如动机、冲动、欲望等等)。他们根据S—O—R公式,主张研究操作性的(operant)行为,即根据对儿童过去历史和现在情况的了解给以刺激,以引起所要引起的可以控制的行为。为了控制儿童行为的发展,在进行研究工作时要考虑四种条件的变化: (1)第一基线水平,即儿童在实验操作以前的状态,例如小学一年级新生上课时的不安定、下位子等表现; (2)第一实验期间,即给予一定刺激(如指示儿童坐好并加以强化),观察儿童行为的变化(与安静坐下的关系); (3)第二基线水平,即取消第一实验期间所给的刺激,以检查第一实验条件的作用(如不加指示和强化以观察对儿童安静坐好行为的关系); (4)第二实验期间,即把第一实验期间给予的刺激再度给予儿童,从而确定第一实验期间所给予的刺激的作用。 根据以上的实验处理可以画出儿童行为变化的曲线,找出行为变化的规律。他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儿童心理各个方面(感知、运动、语言、学习、情感等)的发展。 新行为主义儿童心理学根据斯金纳的思想,特别强调操作性或工具性(instrumental)条件反射和积极的有步骤的强化。所谓工具性条件反射和巴甫洛夫古典的条件反射最大不同之点在于:条件反射(如动物学习开门跑出去的行为)是它在学习中逐步发现的,无条件刺激(如食物)对条件反射起着积极的奖惩作用,即强化作用,使条件反应不断在改进。而巴甫洛夫实验中的唾液反应(条件反射)则和学习关系不大。而且,新行为主义主张为了形成和控制一种行为(如儿童学习词汇),还必须有大量的、及时的强化。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或机器教学就是根据这个观点提出的。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软件程序编制的需要,髓着儿童早期发展和早期教育的要求,新行为主义的这些观点和技术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但他们把人和动物等同起来,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机械观点则应当坚决加以反对。 新弗洛伊德主义的儿童心理学 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在20世纪的几十年里,一直在西方,特别是美国非常流行。但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情欲说却受到了各种批评。前面已经说过,甚至在弗洛伊德提出这个学说的当时,在他的学生中,如阿德勒等人就提出过不同的意见。大约在20世纪40~50年代,一种新的所谓精神分析社会学派开始出现,代替并系统修正了弗洛伊德的思想,成为所谓“新”弗洛伊德主义。他们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本能主义情欲说,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如焦虑、不安全感、寂寞感等等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以致失调的结果。认为只要有了良好的社会、教育措施和预防治疗,这些变态的心理现象就可以防止和消除。这种不触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妙计,当然会受到这种社会的赞许和欢迎。在这方面有独特表现的学者很多,如弗洛姆(E.Fromm)、霍妮(K.Horney)、沙利文(H.S.Sullivan)等都是。在儿童心理学上有特殊影响的美国的埃里克森(E.H.Erikson)可算是当前比较突出的代表。作为例子,下面简单谈谈他的观点。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而从出生到成人则经过六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由于发展任务完成得成功或不成功,就有两个极端,靠近成功的一端,就形成积极的品质,靠近不成功的一端,就形成消极的品质。每一个人的个性品质都处于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展积极的品质,避免消极的品质。如果不能形成积极的品质,就会出现发展的“危机”。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在17岁以前经历如下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对立的品质是: 第一阶段,信任感对怀疑感(0~2岁); 第二阶段,自主性对羞怯或疑虑(2~4岁); 第三阶段,主动感对内疚感(4~7岁); 第四阶段,勤奋感对自卑感(7~16岁)。 第一阶段0~2岁的儿童,需要有规律的满足和舒适的照料,能做到这一点,就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就会对周围世界产生怀疑,形成消极品质。因此,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信任感。 第二阶段2~4岁的儿童,和过去处于依赖状态的儿童不同,由于行走和语言的出现,开始探索世界,要求独立性,要求我“自己来”。如果此时处处束缚他的手脚,横加限制,就会形成羞怯、疑虑,甚至孤独感和反抗。因此,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在成人关怀儿童安全的条件下培养儿童自由活动的自主性。 第三阶段4~7岁的儿童,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应当培养他们在没有成人控制的情况下,能靠自己的良心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形成正确的父母子女关系。因此,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儿童自已的主动性。 第四阶段7~16岁的儿童,这时主要是进入学校学习。要帮助儿童勤奋学习,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正确对待学习竞争。如果顺利发展,就能为一生勤奋工作打下基础。否则就会出现自卑感,自暴自弃,无所作为。因此,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的勤奋心。 埃里克森对于儿童个性品质发展的研究,对我们也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的,但他改头换面的弗洛伊德学派的反理智主义的观点,则是和我们格格不入的东西。 乔姆斯基与心理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兴起的一门语言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主要是探讨和研究语言产生、理解的心理活动中的有关现象、机制,以期从这个角度为深入理解人类本质开创一条新路。心理语言学自其产生之日起,便引起许多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的注意。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其研究的中心内容已几经改变,从五六十年代的句法研究,到七八十年代的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研究等等。心理语言学发展的每一历史进程,都与乔姆斯基的理论紧密相连。乔姆斯基理论的精髓在于他的“言语获得装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LAD)。他认为儿童的大脑里有一种天生的“言语获得装置”。这是人类头脑中固有的内在的语法规则。儿童运用这种普遍语法,就很容易理解别人的言语,从而掌握这种语言。 为了证明这种先天机制,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linguistic performance),及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和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等概念。所谓语言能力,就是指说话人和听话人对于本族语的潜在的知识;而语言运用,则是这种能力的具体运用。语言运用并非语言能力的简单反映,它涉及许多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如,有的人因为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心绪不好,会说出一些不合语法的话。关于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乔姆斯基认为,每个句子都有两个结构层次——深层和表层。深层结构显示基本的句法关系,决定句子的意思;表层结构则表示用于交际中的句子的形式,决定句子的语音。句子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变为表层结构。乔姆斯基认为,通过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理论,可以把表面不同而意思相同的句子联系起来。如“约翰吃了苹果”和“苹果被约翰吃了”,表层结构不同,但深层结构却相同。乔姆斯基把语言看成是句子的无限集合。所谓掌握语言,即听懂和说出无限多句子的能力。句子的创造是有规则的,其一是短语结构规则,它与深层结构相联系;其二是转换规则,即把句子的深层结构转换为表层结构的规则。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对心理学有着巨大影响,但他过分强调先天的作用则是我们不能完全接受的。 西方儿童心理学研究课题方面的新进展 首先,早期心理发展的研究,特别是新生儿乳婴儿心理发展的研究,成为具有战略性的新课题。 1.关于乳婴儿认知能力的研究 长期以来,关于乳婴儿认知能力的研究,由于方法技术上的困难,一直处于落后状态。60年代以后,由于美国心理学家范兹(R.L. Fantz)、吉布森(E.J.Gibson)等人的创造性工作,使得这方面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新的成果。近年来,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已采用一些新的方法和技术研究乳婴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1)注视时间。这是目前研究者采用较多的一种探索婴儿感知能力发展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偏视方法。这种方法的具体程序是,将两个不同的刺激物同时呈现于乳婴儿面前,观察被试是否对其中之一注视的时间更长,如果是这样,则表明乳婴儿对该刺激的偏好。 (2)动作表现。动作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就开始发展了。很多心理学家以动作作为另一项测查儿童早期感知能力发展的指标,如吉布森的“视崖”实验。 (3)物体辨别。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如范兹等人,用“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方法研究早期儿童辨别不同物体的能力。当实验者反复向乳婴儿呈现一定结构的图形或一定色调的颜色时,开始,由于刺激物的新颖性使得乳婴儿对它产生偏视,但是,当不断地呈现同一刺激时,乳婴儿就不再注视了,这就是出现了习惯化。如果这时呈现另一不同刺激,儿童又积极注意了,这是去习惯化。由习惯化到去习惯化的过程,证明了乳婴儿能够辨别两种不同的刺激。用这种方法可以研究乳婴儿的图形知觉、深度知觉及颜色知觉等各种感知能力,也可以研究乳婴儿的记忆力。 (4)心率及其他生理变化。研究者发现,当乳婴儿在睡眠中被突然叫醒或受惊时,心率就加快;而在这时,若呈现新颖、有趣的刺激,则心率就减慢。心率的下降和平稳状态表明乳婴儿此时在积极感知某一刺激物。在这方面,研究者常使用的其他生理指标有脑电、皮肤电等。 以上所举的这些研究,只是表明一些新进展,但尚不很成熟。 2.早期智力、早期经验及教育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通过追踪研究,发现人的智力发展的50%是在4岁前完成的;30%是在4~8岁完成的;另20%则是在8~17岁完成的。由此可见,儿童在出生后的最初4年,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70年代以后,西方心理学家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更为重视。如,美国一些心理学家对不同家庭背景的儿童进行追踪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他们建立教育发展中心,编印儿童发展的材料,采取多种形式,向家长提供教育咨询等等。心理学家们同时还开展了早期经验和早期教育问题的研究。 3.儿童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关键期的概念最早是由奥地利生态学家洛伦兹(K.Lorenz)提出的。近年来,有关关键期的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例如,有人试图通过研究某一特定心理能力的变化,来探讨特定的环境和经验在关键期中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戈特利伯(Gotllieb)于1976年提出了知觉发展的三种模式,以此来描述在关键期中,经验对于儿童知觉的影响。1982年,阿斯林(Aslin)等人对这三种模式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在结论中,更加突出了经验的作用。 其次,关于儿童个性研究的重点,明显转向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课题,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自我系统的发展,性别化、攻击性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道德发展,社会认知发展,学校、社区及其他文化环境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等等。下面就主要课题的研究情况作简要介绍。 4.亲子关系的研究 一般认为,亲子关系是一种双向作用关系,儿童在双亲的抚养下长大,同时,儿童的身心反应又影响着双亲的行为。亲子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母婴依恋关系的研究。研究者首先对动物进行了观察和实验,进而又研究了人类乳婴儿,发现,乳婴儿对母亲有一种天然的情感依恋。目前,对于依恋的研究涉及动物的依恋行为、人类依恋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依恋的起源及其发展变化、依恋产生及其消失的原因、早期依恋的后果、不同依恋类型的特点,以及母亲和乳婴儿在依恋关系中的作用等。亲子关系的另一方面的研究,是探讨父亲对于儿童发展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父亲对于男女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那些早年未与父亲有过接触的男女儿童,在其性别的社会化方面,往往是不完全的。 5. 同伴关系的研究 同伴关系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受到了心理学家们的关注,后来由于某种原因中断了,近年又研究了起来。主要的研究课题包括:不同年龄阶段的同伴活动的特点及其发展,儿童友谊的发展,儿童群体的形成、结构、活动特点和功能,以及儿童同伴关系对个体社会化的作用等。关于同伴关系的研究还有许多新的领域,例如,有关同伴关系的情感基础,儿童友谊的研究等等。 6.自我系统或自我意识发展的研究 这是儿童心理学的传统课题。近年来,在这方面的主要研究有:自我系统的起源及各年龄阶段自我系统的发展特点、自尊心和自我控制的发展。具体研究内容包括:自我认知,即儿童如何认识自己的面貌和身体;自我命名,即儿童如何理解和学会使用“我”之类的人称代词;儿童如何确认自我和他人以及如何发展理想的自我等。自尊心和控制点(个体将自己的行为是归因于内部原因还是归因于外部原因)发展的研究,相对来说是在儿童个性领域中出现较晚的研究倾向,但近年来也有了很快的发展。 7.性别化的研究 在最近的十多年中,性别化的概念有了很大变化,男性化和女性化已不再被看作是截然相对的两极,它们在某种意义上被赋予了能相容和相并列的综合性色彩,性别化的研究涉及个体的活动内容、兴趣、人格特点、社交行为、成就领域、职业倾向和家庭生活等方面。关于儿童性别化的研究重心也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强调动机的精神分析法转向强调认知的发展。在儿童性别化的研究中,还包括下面一些课题:性别化中认知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儿童对同伴的性别爱好倾向,性别化对儿童完整的社会性发展的意义等。 8.攻击性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这是儿童典型的交往方式中两种相对应的社会行为。近十多年来,人们对攻击性行为的一般观点有所变化。首先,人们认识到,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对于儿童来说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次,认为攻击性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主要强调生物遗传因素和环境情境因素对发展攻击性的作用;再次,人们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置于不断运动的社会背景中去理解,这种背景包括家庭、同伴、团体以及整个文化环境。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问题,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心理学家开始研究,40~50年代,这方面的工作不太多,到了60年代后期,这类研究又逐渐多了起来。70年代以来,在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领域中出现了大量的新研究,由于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开始与社会认知、观点获取、角色获取及人际推理等问题联系起来研究。在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研究中包括以下一些课题:亲社会行为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内部机制,亲社会行为的习得条件,亲社会行为的情感体验以及亲社会行为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再次,更加重视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9.关于儿童电视、电影的研究 目前,电视对成人和儿童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如何使电视节目对儿童产生正向的、积极的引导,成为心理学家研究的课题。良好的适合儿童的电视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例如,美国的儿童电视教育片“芝麻街”(Sesame Street),就是在广泛吸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意见基础上,采用将娱乐手段和教育目的相结合的原则制作的。 10.关于儿童学习的研究 自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出现以后,在关于儿童学习的研究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课题,包括:如何教会儿童利用计算机学习,如何把学生的自学与教师辅导及同学间的讨论更合理地结合起来。 11.关于儿童心理卫生和治疗的研究 由于儿童个性的早期发展、问题行为等研究的开展,由于临床或诊断心理学的出现,对儿童心理卫生和治疗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美国、瑞士和加拿大的心理学家们的工作都很出色。以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为例,他们在医院里及在学校里各有一套工作程序,收到了良好效果。 12. 在自然情景中研究儿童心理学 近些年来,在西方心理学界,出现了“生态运动”(the ecological movement),自然也波及到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界的生态运动,是强调在自然与社会的生态环境中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这是儿童心理学领域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另一表现。而研究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使这种生态学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思想倾向成为可能。 西方儿童心理学在研究方法方面的新进展 过去许多关于儿童心理的研究,大多是属于横断研究,特别是一些实验研究,多数是关于个别心理过程发展的,这样偏重局部、分析的研究,就看不出发展的整个面貌和完整的发展过程。因此,这些年来,有些人特别强调从整体观点去研究儿童的发展,要把儿童看作是多因素不断变化的整合再整合的过程。当然,研究个别心理过程也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从生理的、心理的、活动的相互关系上去研究。 还有人把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观点引进儿童心理研究,使之与现代化科学的步伐密切协调起来。 对于儿童心理学研究中过多地强调实验法,也有人提出批评,认为在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中应该更多应用长期自然观察的方法,才能真正掌握儿童发展的规律。 西方儿童心理学研究技术方面的新进展 1.强调两种效度 强调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所谓内部效度,就是指某一项研究所得出的行为变化产生于操作变量变化的结论的确定性程度。所谓外部效度,就是指将研究结果概化到其他情景和总体的程度。 2.准实验设计 准实验设计是指在自然情景下不用真正的实验设计来控制无关变量,而是用真正实验设计中的某些方法去收集材料,获得结果。准实验的条件控制没有实验室实验那么严密,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观察情景的自然性。 3.观察手段的改进 现代观察法有一些新的特征:①观察规则和程序越来越复杂和详细;②重视信度,和效度的统计;③观察器材越趋现代化。观察手段的改进,主要体现于现代观察技术的应用上。在对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时,许多心理学家采用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如录音机、录像机、计算机等,还有装有单向玻璃和监听、监视设备的儿童观察室。 4.重视因素分析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如遗传因素、生理成熟因素、营养因素、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因素、实践活动等。使用现代因素分析的方法,可以从众多的可观察的变量中,概括和推论出少数的因素,用最少的因素来概括和解释大量的观察事实。 西方儿童心理学发展简评 在我们对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情况作了简要的论述以后,我们作为中国的儿童心理学工作者,有必要谈谈我们应有的一些看法。这里想提出几点评论。 第一,对于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成就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在世界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以后,西方在科学上一直是比较先进的,儿童心理学也是一样。我国儿童心理学本来是比较落后的,加上“十年动乱”的干扰破坏,就更加落后了。我们承认落后,不是自卑,而是要找出差距,更快地赶上去,并且要创造条件超过他们。如上面所介绍的,西方儿童心理学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的形势,有各种独到的理论,也有丰富多彩的资料。研究文献是大量的,研究方法是多样的,研究装备也日益现代化。对于这些,我们不能采取虚无主义、无动于衷的态度,必须加强向西方儿童心理学学习,要有计划有系统地翻译介绍西方具有权威性的各种儿童心理学著作,要加强科学情报工作。要知道他们已经搞了些什么,正在搞什么,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才能迎头赶上。当然,学习西方的儿童心理学,绝不能采取迷信的态度,而要采取科学的、一分为二的态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真正为我所用,才能真正起到借鉴作用。 第二,对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各种理论成就,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加以鉴别。 对西方的心理学采取蔑视的态度,动不动扣上“资本主义”的帽子,是不对的。但也不能采取崇洋媚外、奴颜婢膝的态度,这同样是有害的。在西方儿童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上,有许多心理学家,是受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或二元论支配的。这就使他们的理论和结论的正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使我们在借鉴西方时不致迷失方向,就要时时注意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他们的理论和结论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只有这样,才能从他们的成就中真正吸取营养。 第三,对西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资料,必须采取“洋为中用”的方针。 西方儿童心理学研究资料是大量的,在我们运用这些资料时,除了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外,就是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去选择那些对我们有益和有用的东西。例如,在当前的阶段,在西方儿童心理学的领域中,新行为主义、新弗洛伊德主义、皮亚杰学派,它们各有特色,我们一方面从观点上鉴别它们的有益方面和错误方面,另一方面更要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根据它们研究资料的有益或有用与否,分别加以去取。例如,新行为主义者在早期教育、教育手段现代化上,新弗洛伊德主义在对儿童个性发展深入研究的精神上,皮亚杰学派对儿童智力发展结构的探索上,都有很多有益有用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维果茨基的儿童心理学思想 维果茨基(Л.С.Выготский,1896年~1934年)是苏联建国时期卓越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思想是在20世纪20~30年代形成的。他企图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来建立新的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他的主要著作有《思想和语言》(1934年)和《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1960年),都是在他去世以后刊布的。 维果茨基的观点,尽管在当时曾引起很大争议,但就是在这些观点的影响下,却产生了一批很有影响的儿童心理学家,如:艾利康宁(Д.Б.Эльконин)、赞可夫(Л.В.Занков)、查波罗塞兹(А.В.Запоржец)、达维多夫(В.В.Давыдов)等。 维果茨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于解释人类心理在本质上不同于动物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 维果茨基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在人类适应自然和生产过程中借助工具改造自然的作用的思想,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引起人的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的间接的方式,而不像动物一样是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基本上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所制约。 当然,工具本身并不属于心理的领域,也不加入心理的结构,只是由于这种间接的“物质生产的工具”,就导致在人类的心理上出现“精神生产的工具”,这就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生产工具和语言符号的类似性就在于它们使间接的心理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所不同的是,生产工具指向于外部,它引起客体的变化,符号指向于内部,它不引起客体的变化,而是影响人的行为。控制自然和控制行为是互相联系的,因为人在改造自然时也改造着自己。 维果茨基指出必须区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靠生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是靠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 维果茨基正是用这两种心理机能的理论来创建他的儿童心理学的。他认为,由于人的心理是在人掌握间接的社会文化经验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在儿童心理发展上,作为传递社会文化经验的教育就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说,人类心理的发展不能在社会环境以外进行,同样,儿童心理发展离开了教育教学也就无法实现。在社会和教育的制约下,人类或儿童的心理活动,首先是属于外部的、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以后就内化而为人类或儿童自身的内部活动,并且随着外部和内部活动相互关系的发展,就形成了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 维果茨基这些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的学说,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的学说,是今天苏联儿童心理学的基石,也是马克思主义儿童心理学理论宝库中的犀利武器。 此外,他从“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出发,探讨“发展”的实质;他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教学与智力发展酌关系的思想,这是他的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分析了智力形成的过程,提出了“内化”学说;他研究了儿童的思维与言语,提出了儿童思维与言语发展的理论;他强调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创建了一套诸如“双重刺激法”等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方法。 巴甫洛夫学派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 巴甫洛夫所开创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是现代生物科学中重大贡献之一,它给心理学、教育学甚至哲学从生理学方面奠定了自然科学的基础。 在儿童心理学中,作为儿童心理的生理基础的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是苏联儿童心理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儿童高级神经括动的研究,在十月革命前就已有人从事研究了,克拉斯诺高尔斯基(Н.И.Красногорский)在1907年第一个开创了儿童条件反射的研究方法,取得了儿童大脑活动的客观指标。 在克拉斯诺高尔斯基以后,人们对于儿童高级神经活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方面的文献真可说是非常丰富的。 在新生儿的五条件反射,即先天反射方面(如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定向反射等),如布朗斯坦(А.И. Бренштейн)等人的研究工作是很有趣味的。 在婴儿条件反射方面,特别是个体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发展上,卡萨特金(Н.И.Касаткин)等人的工作是很著名的,因为这涉及到个体心理活动的起源问题。 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的儿童心理学观点 20世纪60年代以后,艾利康宁在维果茨基的思想基础上,借鉴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系统地提出其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他的学生达维多夫是这个理论的积极推崇者,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个理论。 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的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心理学思想体系。它大致包括下述几方面。 1.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 首先,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是对维果茨基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分期观的继承,又是他们自己研究的成果。 其次,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分期的标准是儿童发展的主导活动。 再次,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强调主导活动与儿童心理,特别是个性形成的一致性。 最后,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强调要研究儿童心理的整体发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整个面貌,要研究儿童心理从一个阶段转变到另一个阶段的条件、特点等等。在这个前提下,个别心理机能(如感知、记忆、思维等)是可以研究的,但孤立的、官能主义的研究是应当反对的。 2.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认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1)直接的情绪性交往活动(0~1岁); (2)摆弄实物活动(1~3岁); (3)游戏活动(3~7岁); (4)基本的学习活动(7~11岁); (5)社会有益活动(11~15岁); (6)专业的学习活动(15~17岁)。 3.儿童心理发展是按两类主导活动交替进行的 达维多夫认为,第一类主导活动是儿童的需要、动机的发展占主导地位,它包括三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学前期(3~7岁)、少年期(11~15岁)。第二类主导活动是儿童的智力、认识的发展占主要地位,它也包括三个阶段,即先学前期或婴儿期(1~3岁)、学龄初期(7~11岁)、青年初期(15~17岁)。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是,从以需要、动机发展为主的时期有规律地代以智力、认识发展为主的时期。 4.关于“关键年龄”问题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年龄是3岁、7岁、11~12岁。这是一种转变的年龄,是产生急剧变化的年龄,或者叫做危机年龄,即三岁危机(在先学前期之末)、七岁危机(在幼儿园与小学年龄之间)、少年危机(在小学年龄末期)。危机时期具有两个特点。 (1)危机时期是比较短暂的,但变化是急剧的,危机时期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表现为容易发生否定现象(如学习兴趣低落,和周围的人容易发生冲突等),但如教育及时,也可以不发生。 (2)危机时期如能正常度过,就随之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出现新的面貌。如三岁危机正常过渡后,可以看到儿童心理上自我抑制能力的迅速发展。七岁危机正常过渡后,可以看到儿童更大的独立性,和别人的关系上更加丰富多彩。 他们还认为,在危机年龄过渡之后,儿童心理发展就进入了一个平稳期。 艾利康宁、达维多夫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是当时苏联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很多可供参考之处。但是也有许多问题还是很不清楚的,例如,何以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是以需要、动机为主和以智力、认识为主两者互相交替的过程,还缺乏充分的科学性的阐明。 解放前我国儿童心理学发展概况 虽然在我国古代学者的著作中有很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也包括儿童心理学思想,但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在我国科学史上的出现,则是晚近的事情。 近代中国心理学也和其他学科一样,是随着资本主义侵人中国时一起进来的,是和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之道和近代文明文化的运动分不开的。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到解放前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性质的。各种科学也都打上这个烙印,大多是原封不动地把资产阶级的东西照搬进来,而且是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服务的。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也是一样。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学,只有在解放以后才有建立的可能。 最早的心理学著作是什么时候被介绍到中国来的,现在还不确切知道。有人说,1907年王国维译的、丹麦学者哈甫定(H. Haffding)著的《心理学概论》,算是最早的,也有人说,比它更早的,可能还有。儿童心理学著作被介绍进来,则比较更晚些。大约在五四运动前后,已有几种资本主义国家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翻译过来,如艾华编译的《儿童心理学纲要》,陈大齐译、德国高五柏(R. Gaupp)著的《儿童心理学》等都是。与此同时,当时的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也开始开设儿童心理学课程。例如,我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于1919年留学回国后,就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讲授的内容也大都是根据西方儿童心理学家如普莱尔、鲍德温、霍尔、华生等人的著作编译而成的。 最早的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可能要算陈鹤琴的日记法的研究。他对他的儿子陈一鸣从出生到大约三岁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作了日记式的记录,而且还作了摄影记录 [见陈鹤琴著《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年)] 。在他的影响下,以后有很多人从事和这类似的研究,如葛承训的《一个女孩子的心理》、费景瑚的《均一六个月心理的发展》等。同时,在陈鹤琴的指导下,在南京鼓楼幼稚园也进行了一些有关幼儿心理的研究。 儿童心理的测验研究引进我国也是比较早的。1921年出版了陈鹤琴、廖世承合编的《智力测验法》,对智力测验作了详细的介绍。1924年陆志韦等修订的比纳一西蒙智力测验》。随后,先在南京、上海一带,以后在全国范围内测验就流行起来。 也有人用问卷法对儿童心理进行研究,例如,葛承训通过用问卷表来对儿童兴趣进行调查并加以统计说明,出版了《儿童心理与兴味》一书。以后这样研究,散见于刊物上的也很多。 弗洛伊德学派的心理学传入中国也很早。在这个学派的影响下,在我国一些医疗和儿童福利机关也开始了儿童行为诊疗和指导工作。以后,儿童心理卫生的研究也逐渐发展起来。 在新中国成立前这一时期内,西方有关儿童心理学的著作(其中也包括儿童学的著作)陆续被译成中文(如霍尔、华生、阿德勒、考夫卡、勒温等人的著作),但翻译没有计划,不系统,也不完整。 解放前在儿童心理学研究上贡献较大的是陈鹤琴,这在上面已经说过了。其次是黄翼,他在浙江大学主讲儿童心理学,创办培育院,进行研究工作。他著有《儿童心理学》《神仙故事与儿童心理》《儿童绘画心理》等书。他曾重复皮亚杰的一些实验,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在他的指导下,还研究了儿童语言发展、儿童性格评定等。 解放后我国儿童心理学发展概况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广大的中国土地上成立了社会主义共和国,为建立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提供了政治条件。 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十年间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大体上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8年。主要是学习苏联的儿童心理学,学习苏联儿童心理学工作者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所取得的成就,学习他们探索建立马克思主义儿童心理学的经验(正面的、反面的),以及学习他们关于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在这些方面,我们的学习是有很大收获的,它为以后建立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儿童心理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学习苏联儿童心理学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都能够注意中国实际,当然,也有少数是教条主义的学习,但这不占主要地位。有些人在学习苏联儿童心理学的过程中,结合中国儿童实际进行了试探性的研究,如学前儿童方位知觉的研究,词在儿童概括认识中的作用的研究等。特别是为了配合教育改革进行了6、7岁儿童年龄特征的比较研究、小学生学习代数知识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有些人进行了我国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特别是儿童两种信号系统相互关系的研究。此外,为了建立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解放前我国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影响很大的美国实用主义者杜威的心理学思想也进行了系统的批判。 但是,到了1958年,这种学习和建立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势头却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当时在心理学界进行的一次批判运动,完全否定解放以来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成就,而且对学术问题采取了违反“双百方针”的方式,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从此陷于万马齐喑的局面。 第二阶段:1958~1965年。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恢复和繁荣的阶段。1958年的“批判”引起了心理学界的普遍愤慨,心理学中断的工作局面引起了党和群众的关怀。为了扭转这个尴尬的局面,1959年“五四”以后,各地有关学校和报刊在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领域中重新恢复了“百家争鸣”的讨论,允许并鼓励被批判的心理学家发表自己的意见。从此,又为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气氛。 60年代初期这一段时间内,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第一个繁荣时期。 首先,在60年代初期的五六年中,仅仅在举行过的第二次心理学代表大会(1960年)、第一届教育心理学术年会(1962年)、心理学会第一届年会(1963年)上提出的儿童心理学论文就达到百篇以上。就年龄阶段说,从儿童早期到青少年期都有研究,其中以关于幼儿心理和学龄初期儿童心理的研究较多。就研究的方面说,也是丰富多彩的。在生理机制方面,除了古典的儿童高级神经活动之外,还研究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脑电活动。在心理过程方面,从感知觉、记忆、语言思维到个性发展,都有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特别是结合教育教学进行的思维发展的研究占有突出地位。在马克思主义儿童心理学理论的探索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成绩,关于建立马克思主义儿童心理学理论的尝试,受到国内外的注意,其中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或内部矛盾的研究,包括已发表和未发表的就有几十篇论文,提出了各色各样的意见,真是做到百花齐放。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理论问题,也发表了一些很好的论文。 其次,在1961年文科教材会议上,组织编写了高等学校用的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教科书。 《儿童心理学》于1962年开始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在培养我国儿童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也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至于对西方儿童心理学的评价工作,这一阶段也开始有所注意。如有了一些关于皮亚杰、瓦龙等人的儿童心理学的介绍、评论及翻译资料等,甚至还有人重复了他们的实验,逐步转变解放初期那种对于西方心理学的轻视态度。但是评价工作仍然做得很不够。 第三阶段:从1966年到现在。这是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从濒临毁灭再度走向繁荣的阶段。“文化大革命”前夕,文痞姚文元从对一个儿童心理学的实验报告的批判开始,袭用1958年心理学“批判”的腔调和手段,对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发动了新的围攻。接着,在“四人帮”打击迫害知识分子和扼杀科学文化的险风恶浪中,心理学被宣布为资产阶级的“伪科学”,老一辈的心理学家普遍受到批斗,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下马了,人员失散了,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再度陷于毁灭状态。 1976年,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挽救了党,挽救了人民,也挽救了心理学。在党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号召下,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再次走向繁荣的道路。 党中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现代化,而基础在教育。为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就给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提出了研究这些课题的光荣任务。我国儿童心理学工作者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更好地为四个现代化服务,虽然目前的工作条件是困难的,但大家意气风发,干劲十足。仅以1978年两次心理学专业学术会议收到的儿童心理学论文来看,不仅数量上是比较萝的,而且质量上也在逐渐达到甚至超过“文化大革命”前60年代初期的水平。经过一段努力,达到甚至超过国际上先进水平,实现儿童心理学的现代化,也是完全有信心的。 我国儿童心理学前进的道路 为要实现儿童心理学为现代化服务,为要实现儿童心理学本身的现代化,在前进的道路上,要抓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以下四个基本问题,是应当优先加以考虑的。 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问题 没有正确方向的研究,就会产生很大的盲目性,甚至可能给实践带来不良后果。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方向呢? (1)在理论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前面说过,马克思主义是经过考验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理论。在研究儿童心理学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必须坚持唯物论、辩证法、社会实践和主观能动性这样一些基本观点,反对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折中主义的观点。 (2)在实践上必须坚持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要为实现现代化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特别要对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中学教育以及各种校外儿童教育工作中提出的有关儿童心理学的课题进行研究工作,提供科普知识。 (3)在吸收外国科学资料上,必须贯彻“洋为中用”的方针。对待外国的儿童心理学资料,必须重视,但既要反对盲目崇拜,又要反对虚无主义。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要进一步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问题 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来为实践服务。为要完整地、正确地掌握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问题。 (1)先天与后天的关系问题。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根据科学材料,探明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及其辩证关系。 (2)内因与外因的关系问题。必须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实验材料阐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内因)和外部条件(外因)的辩证关系。 (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弄清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如何在教育中既要考虑发展的因素,又要通过教育不断促进发展。 (4)年龄阶段特点与个别特点问题。必须根据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年龄阶段特点与个别特点的关系。 3.关于儿童心理发展速度问题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发展速度是一个国际性问题、战略性问题,它涉及很多问题。 (1)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动机、目的、兴趣、意志问题,也就是调动儿重的主观能动性问题。 (2)早期心理发展与早期教育问题,也就是如何促进儿童的学习和智力能够更早、更快发展的问题。 (3)教育内容现代化与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也就是既要教育内容不断现代化,又要适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 (4)教育手段方法现代化与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也就是在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方法的同时,注意促进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例如,西方儿童滥用电子计算器,反而会阻碍儿童计算能力的发展。 为了全面研究这些问题,要靠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的密切合作。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问题 (1)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的问题。既要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整体面貌(如主要矛盾、活动特点、认识特点、个性特点),也要在进行整体面貌的研究条件下,就智力或个性中的各个方面(如感知、记忆、思维、性格等)进行分析研究。 (2)研究技术问题。对研究技术要在正确方法论指导下采取百花齐放的方针,对现代化技术装备既要争取采用,又不采取单纯依赖的态度。 (3)专业队伍和群众队伍相结合问题。儿童心理学专业工作者要和广大家长、幼儿园教养员、小学和中学教师以及校外儿童教育工作者密切合作。 今后,在我国儿童心理学前进的道路上,必须正确处理以上这些问题,才能逐步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密切联系我国现代化实际的、正确运用现代化科学成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心理学。 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一)承认遗传是先天的东西,但并不是神秘的东西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通过遗传,传递着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而言,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等。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做遗传素质。 研究遗传素质的物质基础和遗传规律的科学,叫做遗传学,这是在19世纪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科学。 伟大的进化论者达尔文对于遗传的本质和规律还是很少了解的。第一个发现遗传物质的是奥地利的孟德尔(G.J. Mendel),他通过豌豆杂交试验,提出“遗传单位”的概念,并且总结出遗传定律。以后,德国的魏斯曼(A. Weismann)和丹麦的约翰逊(W.L.Johannsen),分别通过实验研究,提出“染色体一基因”的概念,认为:性细胞的染色体内含有一定数目的、占有一定位置的、按直线排列的遗传物质,它决定下一代的不同遗传性状,就叫做“基因”。再以后,由于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已经弄清楚各种生物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的数目。例如,人的染色体的数目是23对,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同时,由于生物化学的研究,进一步发现了“遗传信息”(或“遗传密码”)的概念,认为基因中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的化学物质,它是贮存一定遗传信息或密码的单位,它通过一定的过程控制着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决定生物和人类千差万别的性状。现在的遗传工程就是在这种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育种技术。 (二)既不否认遗传的作用,也不夸大遗传的作用 一方面,应当承认,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自然条件,没有这个条件是不行的。例如,无脑畸形儿生来不具有正常脑髓,因而就不能产生思维,最多只能有一些最低级的感觉,如关于饥、渴的内脏感觉等。一个生来就是全色盲的孩子,就无法辨别颜色,更无法成为画家。而且,由遗传带来的解剖生理特征,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征,在儿童心理发展上是有一定作用的。例如,儿童自出生的时候起,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就表现出天然的差别;在产房中可以观察到那些出生几天的孩子,有的安静些,容易入睡;有的手脚乱动,大哭大喊。当然这些天然的神经类型在后天的生活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在人们进行护理工作的时候,却不能不考虑到这些特点。又如,儿童生理发展的情况和特征(像青少年时期的性成熟和由此引起的两性差异),虽然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条件,却是儿童教育上必须注意的一些起作用的条件。 研究也证明:有许多遗传疾病是直接与儿童智力低下有关的。例如,有一种“三色体病”,是在遗传过程中,第21对染色体上多了一条染色体,这种儿童一生下来就有躯体和智力上的缺陷,也叫做“先天愚”(大约占产儿中的1/650)。又如,有一种“苯丙酮尿症”,由于在遗传过程中,血液中缺乏一种分解苯丙酣酸的酶,以致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儿童严重的智力低下。如果在6岁以前,通过饮食治疗(通过饮食降低苯丙酮酸),也可以使智力恢复正常。 另一方面,也决不夸大遗传这个条件。因为它只能提供儿童发展以自然前提和可能性,但决不能预定或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谁都知道:一个言语器官生来很健全的儿童,如果出生以后不与人类社会接触,就不可能学会说话,甚至不可能形成人的心理。所谓“狼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920年10月9日,在印度米德那波尔地区的狼洞里,发现了两个“狼孩”。救回来以后,这两个孩子的行为完全和狼一样,白天睡觉,夜晚嚎叫,爬着走路,用手抓食。过了四年(约七、八岁),才开始能讲一点话,智力约相当于正常婴儿的水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尽管一个儿童生来听觉器官是健全的,但如果没有适当的音乐环境或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成为音乐家,如果没有适当的外语环境或外语教育,就不可能学会外语。因此,父母和教师在教导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就轻率地诿罪于儿童的遗传素质,那是很不正确的。 总之,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着一定的作用,否认这一点是不对的。不过它只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而不是决定的条件。儿童心理向什么方向发展,并不决定于遗传,而是决定于环境和教育。 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决定作用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由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决定的。其中教育条件起主导作用。 (一)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以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例如,儿童虽然同样地生来就有健全的头脑和眼睛,但有的孩子可能读书识字,有的孩子可能目不识丁。如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子女失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又如,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同是属于所谓“不可遏制塑”的孩子,其中一个由于受到良好的教育,就可能比“强而平衡型”的孩子更守纪律些,而另一个由于受到的是比较差的教育,就可能使这个神经类型的一些弱点(如暴躁、放纵等等)得到发展。对动物进行的所谓“感觉剥夺”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两组同样的老鼠:一组从小饲养在形色丰富的环境里,一组饲养在视觉刺激缺乏的环境里。结果,在智力表现上,在脑细胞形态结构的发展上,后者都比前者差。谢切诺夫和巴甫洛夫根据反射论的观点,一致地指出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在人的心理发展上起的决定作用。谢切诺夫指出:人的心理千分之九百九十九都是由人的生活条件决定的。巴甫洛夫也指出:人的行为,不仅受神经系统的生来特性所制约,而更重要的是决定于个体存在的时间内已经受到的或正在受到的那些影响,也就是决定于广义的教育和教学。 (二)社会生产方式是环境条件中最重要的因素 在儿童的环境条件或生活条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生产方式,即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心理发展有巨大作用。生产力发展不但影响国民经济生活,而且影响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的发展,从而也影响儿童智力的发展。在生产关系方面,也很明显。众所周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里,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女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就是少数能受教育的儿童,也广泛地受到半封建半殖民地意识的侵蚀,思想品质得不到健康的发展。1949年以后,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下,我国广大儿童有了进学校学习的机会,而且儿童的道德品质正在迅速形成,儿童的心理面貌起着根本性的变化。但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儿童和青少年受“读书无用论”“打砸抢”的毒害,很多人智能得不到正常发展,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由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新的学习风气、优良道德品质正在恢复和发展,这也就为儿童心理健全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社会生活条件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常常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来实现的。 (三)教育条件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着主导作用 教育受社会性质的制约,它本身也是人的一种社会生活条件,从这一意义说来,教育和社会生活条件一样,也是一种环境影响。 但是教育又跟一般的社会生活条件或环境影响不同,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它是由一定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来对环境影响加以选择,组织成一定的教育内容(包括教材、设备等),并且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来对儿童心理施行的有系统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就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把儿童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在我们国家里,托儿所、幼儿园有了很大的发展,小学教育在很多地方已经普及,因此,大多数儿童都在受着社会集体的教育。党和国家对儿童的希望和要求,主要是通过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实现的。新一代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的提高,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形成,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的培养,以及从事建设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掌握,主要是由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决定的。因此,我们说,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着主导的决定作用。 (四)环境和教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机械地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一方面承认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同时又反对把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作机械的、简单化的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和机械论根本不同,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总是通过个体或主体的活动,通过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来实现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所指出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谁都知道,我们不能强迫幼儿园的孩子去学习系统的数学,更不能学高等数学,因为这时儿童仅有关于简单数量的表象和概念,而不能掌握复杂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同样,我们用讲抽象理论的方法对小学低年级儿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一定不会有多少效果,因为它们还没有掌握那些高深的道德概念,当然无法理解抽象的道德理论。一个教师,如果不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状况,一味地强调教育的决定作用,而在所谓“教育的决定作用”不能实现的时候,不去虚心地考虑问题,反而急躁、埋怨,强调儿童不好,其结果必然会由于违背客观规律,而给儿童的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父母和教师为要使教育工作真正能对儿童心理发展起良好的作用,在教育方向确定以后,还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考虑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内部矛盾以及教育跟这个内部原因、内部矛盾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遗传是先天的东西,环境和教育是后天的东西。先天的遗传是在生命出现以后才有的现象,它是物质运动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而且,前面说过,先天的遗传对一个儿童来说,只能提供发展的可能性,而不能决定发展的现实性,决定发展现实性的则是先天的环境和教育,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从人发展的总体上可以说:先天来自后天,后天决定先天。在先天和后天的关系问题上,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同时,绝不能不分主次地加以并列、折中、调和,否则必然会陷入二元论和唯心主义。 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我们承认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同时,又反对把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作机械的那种简单化的理解。也就是说,一方面,应当承认环境和教育对心理的决定作用,因为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由客观现实决定的;另一方面,也应当承认环境和教育只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部原因(外因),亦即是外部矛盾。这个外部原因如果要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就必须通过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内因),亦即内部矛盾,才可能实现。离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环境和教育这个外因或外部矛盾就无法起作用或不可能很好地起作用。 那么,什么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呢? 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目前还有各种不同的理解。一般认为: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亦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包括广义和狭义的社会因素)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 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第一,应当指出: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亦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离开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离开了儿童不断的积极活动,也就没有什么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可言。        —→新的需要(原有水平4)      环↑教      境|育        —→新的需要(原有水平3)   环↑教   境|育      —→新的需要(原有水平2) 环↑教 境|育 ——遗传(原有水平1)儿童心理发展动力直观剖析图 从原有水平1到原有水平4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儿童心理正是以这种不断量变质变的形式得以发展的。 儿童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不是消极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在不断的积极活动中反映客观现实——反映客观现象中的各种矛盾,反映客观现实和儿童主体之间的各种矛盾。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就是这些矛盾在儿童头脑中的反映。例如,当新生儿饿了的时候,就哭起来,积极地探索食物,这时跟他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就可能组成各种不同的矛盾关系。例如,母亲的乳头和母亲的指头在满足他的食物需要上,关系是不一样的,是有矛盾的,因此,在他的头脑里就产生不同的反映。也可能过些时候,要用牛乳代替母乳,这时儿童跟他的环境就产生了新的矛盾关系,这种新的矛盾关系也必然会在他的头脑中产生新的反映。因此,儿童心理的矛盾是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中客观事物的矛盾,客观事物跟儿童主体的矛盾在儿童头脑中的反映。 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不但产生于儿童的活动中,而且矛盾双方的转化和统一,也都是在儿童的活动中实现的。事实证明:7岁儿童如果继续留在幼儿园中,他在一定时候内仍保留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仍以游戏为主导活动,从而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的思维形式等等。儿童及时进入小学和在新的生活条件下从事正规学习活动以后,就能更快地实现着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或转化。 第二,所谓需要,也是一种反映形式。任何需要都是在一定生活条件下,即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的要求下产生的对一定客观现实的反映。需要这种反映和一般反映活动不同之处在于,需要是一种追求和倾向于某种事物的关系的体验,它是由个体和社会的需求所引起的反映和体验。 需要可以因个体的要求而产生。例如,由于口渴这一生理上的要求,就产生对于水的追求和倾向。由于求知欲这一心理的要求,就产生了对于书籍的追求和倾向。需要也可以因社会的要求而产生。 需要可以属于物质方面(如对水的需要),也可以是精神方面(如对阅读的需要)。而人的需要总是带有社会性的。 需要可以表现为各种形态,动机、目的、兴趣、理想、信念等等乃是需要的不同表现形式。 需要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经常代表着新的一面、比较活跃的一面,需要总是不断发展的,主客观的关系也在不断发展着,人的周围的事物变了,人的需要也就跟着改变。一种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另一种需要。 第三,所谓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是过去反映活动的结果。人们已形成的认识水平、心理特征,也就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水平或状态。从生理机制上说来,也就是已经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已经形成的动型。 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经常代表着人的心理活动中旧的一面,比较稳定的一面。 第四,新的需要和已有的水平或状态之间的对立的统一和斗争,构成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这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1)儿童心理上的新的需要和已有的水平或状态是统一的、互相依存的。这是因为,需要总是在一定的心理水平或状态上产生的,换言之,需要依存于一定的心理水平或状态。例如,3岁的儿童,只有最初步的口头言语发展水平,因此,他只能掌握某些日常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来跟别人进行简单的言语交际,而没有掌握书面言语的需要。 反过来说,一定心理水平或状态的形成,也依存于儿童是否有相应的需要。例如,小学一年级儿童有了学习加减法的需要,才能逐步掌握加减法的运算。同样,只有儿童进入小学以后,有了掌握书面言语(阅读和书写)的需要,才会推动他努力去提高自己的阅读和书写水平。 (2)儿童心理上的新的需要和已有水平或状态又是互相斗争、互相否定的。这是因为:新的需要总是否定着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换言之,心理发展的水平或状态总是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需要。例如,一岁半左右的儿童,在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词像“爸爸”“妈妈”“娃娃”“球球”“帽帽”等等以后,自己非常高兴,周围的人也很高兴,但是跟着这种水平的形成,就会产生新的需要。因为单靠这些简单的词,并不能满足他进一步交际的需要。当他对成人说“帽帽”的时候,并不能使人了解他是要戴帽子,还是要玩帽子,还是帽子上脏了。因此,就推动他进一步去学会一些简单的句子。 反过来说,一定心理水平或状态的形成,也就意味着原来的需要的否定。儿童进入小学以后,形成了从事正式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因而,游戏不再像学前时期那样是他的主导需要了。这就是说,心理水平提高了,原来的需要也就逐步被否定了。在心理水平或状态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就会不断地产生更新的需要。 (3)在社会和教育的影响下,儿童的新的需要跟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不断处于矛盾统一的运动过程中,这就推动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这也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第五,对于儿童心理发展来说,内部矛盾是它的内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据。但是内部矛盾的运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一定的外因,教育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主要的外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主要的条件。辩证唯物主义在强调事物发展的内因的时候,决不把内因和外因形而上学地对立起来。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说:“唯物辩证法是否排除外部的原因呢?并不排除。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教育这个外因、这个条件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真正发挥它的主导作用,就必须考虑儿童心理发展的新的需要和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就必须考虑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这个内因,内因是发展的依据。外因只有充分考虑了内因这个特点,才能调动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是说,外因离开了内因就无法起作用,更不用说主导作用,甚至会起反作用。因此,所有的父母和教师,为了更好地按照客观规律进行教育工作,就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了解和研究儿童的个别特征和年龄特征。 可能有人会问:把教育说成是儿童心理的外因或条件,是不是降低了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主导作用呢?既然说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作用,为什么又说内因是发展的依据?究竟是教育起决定作用还是内因起决定作用? 也可能有人会问:如果教育这个外因能够适合儿童心理的内因,是不是儿童的心理就立刻得到发展了呢? 这两个问题都属于教育和发展的相互关系问题,我们将在相关章节详细讨论。 儿童心理发展上内外因的关系 关于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我们认为:如果不通过儿童心理的内因、内部状况,即需要和心理发展水平的矛盾状况,教育这个外部条件就无法起作用。可是如果只有儿童心理的内因、内部状况,而没有适当的教育条件,儿童的心理也就无法得到发展。儿童心理如何发展,向哪里发展,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内因的一定外因决定的,也就是说,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儿童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决定的。 具体说来,一方面,教育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因为教育总是不断地向儿童提出新的要求,总是在指导着儿童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本身又必须从儿童的实际出发,从儿童心理的水平或状态出发,才能实现它的决定作用。下面一个事例,它很生动地说明了教育上外因和内因的相互关系。 教师是外因,是发展的外部条件,因此,这个主导作用只有在教师努力分析具体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他的内因,促成其内在矛盾的转化时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一位老教师在学习这个问题时,谈起他过去的一件事:有一个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被老师发现了,在恼怒之下,老师把他带到宿舍,拍桌瞪眼,然而孩子却一言不发,毫无悔改之意。第二天,老师平静下来了,又带学生到宿舍,给他倒了水,让他坐下,好好谈,孩子仍是一言不发。两次失败促使老师苦苦思索一个问题:要用怎样的一把钥匙才能打开这个孩子的心呢?老师想到孩子有些关系很近的人都为革命献出了生命,这孩子平时也是有志气的,要求上进的。第三天,他就从这里谈起了,这次谈话打动了孩子的心。孩子才谈到自己思想上的矛盾。……老师明白了这个情况,就一方面说明了党和政府对他的关怀,另一方面要求他改掉毛病,积极向上。现在,这个孩子已经是一个大学生了,早已加入了共青团。每到寒暑假,还常来看望老师。有一次他对老师说:“你教育了我好几年,但是我一直不忘的就是那一次。第一天对我发脾气时,我心里想的是:好,您这样气势汹汹地对待我,我索性不理您好了。第二天,您的态度是和蔼的,可我不相信这是真的,想的是:只不过是为了骗我说出自己的错误来,我偏不说。经过第三天的谈话,我才知道您是相信我可以改好的,是愿意我好起来的……”大家通过这个事实,对教师的主导作用和通过学生的内因教育学生的统一性认识得更加明确了。 由此可见,强调教育这个外因必须通过儿童心理的内因、内部矛盾起作用,决不是限制和贬低教育的作用,恰恰相反,是为了更好地按照客观规律来发挥教育的巨大作用。 由此可见,把外因和内因、把教育和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绝对对立起来,是不对的,而应该把它们看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至于如何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来创造条件,使它向人们所希望的方面不断转化、发展,这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共同课题。 从教育到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教育条件必须适合于儿童心理的内因,才能使儿童心理不断得到发展。但是,从教育措施到儿童心理得到明显的发展,又不是立刻实现的,而是以儿童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或掌握为其中间环节,是要经过一定量变质变过程的。 (1)领会是教育和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教育并不能直接、立刻引起儿童心理的发展,亦即本质性的变化,它引起儿童心理的发展总是以儿童的领会作为中间环节的。这就是说,教育必先引起儿童对知识、技能、道德、品质的领会、掌握、学习,然后才有可能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教给儿童的东西,儿童都能立刻领会。教育和领会之间总有一定的距离。对于儿童来说,从教育到领会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过程,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过程中的一些渐进性的细微的质的变化。 教育条件对儿童起什么作用,可以有种种不同的情况,例如,教材太容易了或太难了,都同样不能引起儿童学习的需要,甚至还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使矛盾向不正常的方面转化(如对学习感到乏味或畏惧、厌恶等)。只有当教材的难度适当的时候,只有当教材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又为儿童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加以克服的时候,才有产生真正领会、掌握或学习活动的可能。这就是说,教育并不等于领会。教育能否引起儿童的领会,首先是以学习内容的难度、结构的复杂性是否适合于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并能引起学习的需要为转移的。 例如,对于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只能从教他学会10或20以内加减法运算开始,使他掌握算术知识,而且要从实物运算开始,否则就无法使儿童领会。 关于教育如何可以更好地引起儿童的领会,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应当由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共同来研究和解决。 (2)从领会到发展是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质变过程。儿童在掌握某些知识、技能以后,并不能立刻引起他的心理发展。掌握知识、技能是新质要素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过程,只有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基础上产生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的时候,我们才能说儿童心理真正得到了发展。 例如,儿童在掌握新词的时候,这些词起初只是消极的,还没有包括到儿童的积极词汇中去,或者只是初步地成为他的积极词汇,而这些词汇还没有熟练地经常地参与到他的言语活动中去。因此,他虽然掌握了一些新词,但是并没有达到明显的质的变化,并不能引起儿童言语的发展。 又如,小学儿童学习5的乘法,他虽然能求出5×2、5×3、5×4等等算式的得数,但是他们的计算方式是:5×2就是5+5,5×3就是5+5+5,5×4就是5+5+5+5。这时,乘法运算还没有成为他们熟练的智力活动,因而还没有达到明显的质的变化,还不能引起智力活动的发展。只有当他真正掌握乘法九九表时,不假思索地就可以计算出5×2、5×3、5×4、5×5等等,并能熟练地解答算题的时候,才能看作是智力活动上的一个小的比较甲早的质变,这就是智力活动上的一个小的发展。 苏联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从教育到儿童领会教材、到儿童智力活动的发展,是经过很多阶段的。例如,一年级小学生领会算术的时候,智力活动形成的一般过程是: ①听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获得一般表象; ②运用具体的事物(如石子、小棍)实地完成计算活动; ③在儿童掌握实物计算以后,开始不用实物,而是用出声的口头言语来完成计算活动; ④在儿童掌握了出声的口头言语计算以后,开始在脑中用内部言语,即“心算”的方法来完成计算活动; ⑤上述活动的各个环节逐渐消失了、简化了,一看算题就能很快地进行运算。这就是说,儿童真正掌握了运算的智力活动。 当儿童真正掌握了某种运算(例如乘法九九表)的智力活动,达到熟练的、稳定的程度并能熟练地用以解答算题以后,也就是说,当旧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改造成为新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以后,就可能在他心理上产生以细微的量变质变为基础的一些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新质的变化。许多小的、部分质变和发展,就能构成千个大的质变和发展。在儿童思维的发展上,从先学前期的直觉行动思维,到学前时期的具体形象思维,到学龄时期的初步抽象思维、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就是一些较大的质变,较大的发展。这些较大的质变、较大的发展又是在一些小的质变、小的发展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儿童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在于:揭示儿童心理发展上这些小的和较大的质变或发展的一般过程、具体指标和形成规律。 父母和教师的任务在于创造条件,使学习的内容适合于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在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上引起新的学习需要,从而有节奏地、循序渐进地引导儿童健康地、尽最大可能地向前发展。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实质 我们知道:儿童心理发展也跟一切事物发展一样,是一个不断矛盾统一;量变质变的发展过程。儿童时期(从出生到青年时期)心理发展全部过程的总的矛盾、总的质变是由软弱无能、不识不知的状态(一种质的状态)转化为具有一定的思想观点、知识文化和劳动能力的独立社会成员的状态(另一种质的状态)。 但是,我们只掌握了这个总的矛盾、总的质变是不够的,为了具体地理解和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还必须进一步了解在整个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各个不同阶段的特殊矛盾和特殊质变。 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也称之为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第一,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的年龄阶段特征说的。 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从出生到成熟大约经历了六个重大时期: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初期、少年期、青年初期。这些时期也就是一些不同的年龄阶段。年龄阶段的长短是不一样的,有的一年,有的二三年,有的三四年。这些阶段是相互连续的,同时又是相互区别的,一个时期接着一个时期,新的阶段代替着旧的阶段,不能躐等,也不能倒退。虽然由于种种条件的不同,每一个时期或阶段的时距的幅度可以有些摇摆,但从总的发展过程来说,这些时期或阶段的次序及时距大体上是恒定的。 第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说的。 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是从许多具体的、个别的儿童心理发展的事实中概括出来的,是一般的东西、典型的东西、本质的东西。例如,儿童从出生到成熟的六个时期中,每个时期的品德都有一个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乳儿期主要是适应时期,婴儿期为品德的萌芽时期,是一个以“好”与“坏”两义性为标准的品德时期,学前期主要是情境性品德发展阶段,学龄初期是品德发展协调性阶段,少年期为动荡性品德发展阶段,青年初期品德发展的明显特点是成熟性。又如,每个时期的思维也都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婴儿期为直观行动思维阶段,学前期为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学龄初期思维的明显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向逻辑抽象思维占优势方向过渡,少年期是经验型的逻辑抽象思维,青年初期为理论型的逻辑抽象思维。 由此可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某一阶段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本质特征说的。而在这一阶段之初,可能保存着大量的前一阶段的特征,在这一阶段之末,也可能产生较多的下一阶段的特征。甚至同一年龄的儿童,他们的特征也不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只有用辩证的观点来掌握这些特征的个别性与一般性、典型性与多样性的矛盾,而不能用个别性来否认一般性,用多样性来否认典型性。 儿童心理年龄阶段的划分 正确地、科学地划分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迄今为止,还是远远没有得到适当解决的问题。 古代的教育家和哲学家曾提出这样的问题,近代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曾进一步探索过这个问题,苏联心理学家和现代西方心理学家也在不断地研究这个问题。为了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简单回顾一下历史上已有的有关这个问题的若干主要意见是必要的。 第一类意见是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标准。最典型的是柏曼(L. Berman)关于以内分泌腺作为分期标准的意见,如胸腺时期(幼年时期)、松果腺时期(童年时期)、性腺时期(青年时期)。在考虑划分儿童心理年龄阶段时,注意到生理方面的因素是必要的,但如果把儿童心理发展看成是由生理来决定的,就显然不对了。 第二类意见是以种系演化作为划分标准。施太伦的分期可以作为代表。他把儿童发展分为:幼儿期(6岁以前)是从哺乳类动物到原始人类的阶段;意识的学习期(从小学到13岁)是人类古老的文化阶段;青年成熟期(14~18岁)是近代文化阶段。施太伦分期的理论依据即所谓“复演说”,复演说的主要错误在于把个体发展史同种系发展史完全等同起来,从而引向生物决定论(预成论)。但是,人们也不能因此就根本否认个体心理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重复着动物和人类的心理发展史,因为个体发展史同种系发展史是有一定联系的。 第三类意见是以智力或思维水平作为划分标准。皮亚杰的分期可以作为代表。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 [运算(operation)即内部化的智力操作或动作];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第四类意见是以个性特征作为划分标准。埃里克森的分期可以作为代表。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第一阶段,信任感对怀疑感(0~2岁);第二阶段,自主性对羞怯或疑虑(0~4岁);第三阶段,主动性对内疚(4~7岁);第四阶段,勤奋感对自卑感(7~16岁)。 第五类意见是以活动特点作为划分标准。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的分期可以作为代表。他们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直接的情绪性交往活动(0~1岁);摆弄实物活动(1~3岁);游戏活动(3~7岁);基本的学习活动(7~11岁);社会有益活动(11~15岁);专业的学习活动(15~17岁)。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意见,不复一一列举。 智力(或思维)和个性是心理发展的核心部分,用它们作为划分儿童心理年龄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可以的。但如果偏重某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总使人感到不全面。以主导活动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志,能够看出儿童心理发展的整体面貌,是比较好的。但现在还缺乏一种确切的划分标准。 我们认为: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时,以下两点是应该特别加以考虑的。 (1)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时期的重要的特殊矛盾或质的特点,应该是划分儿童心理年龄阶段的主要依据。 (2)在划分儿童心理年龄阶段时,既应看到重点,又要看到全面。 因此,儿童心理年龄阶段的划分标准,可以初步地规定为: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内的特殊矛盾或质的特点。这些特殊矛盾或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儿童的主导活动上(儿童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他们的活动形式),表现在智力(或思维)水平和个性特征上,同时又表现在他们的生理发展(特别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发展)和言语发展水平等等上面。 但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这些特殊矛盾或质的特点,还揭露得很少。因此,提出以比较确切的特殊矛盾或质的特点为标志的具体的时期划分,目前还是有困难的。而这正是我们今后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一般说来,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如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都是稳定的、共同的。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在儿童身上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就是所谓的可变性。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随着各种条件的不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或程度内,可以发生某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是有限度的,而不是毫无限度的。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之所以是稳定的,主要原因在于: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在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的活动中,心理机能不断经过量变质变而实现的改造和提高的过程。 首先,人类知识本身是有一定顺序性的,儿童不能违背这个顺序来掌握它。谁都知道:先要学整数四则,才能学小数、分数;先要学算术,才能学代数;先要学平面几何,才能学解析几何;先要学动物植物,才能学生物进化;先要知道历史事物,才能懂得社会发展史;先要识字,才能阅读;先要朗读,才能默读;先要阅读,才能写作;如此等等。再好的教育方法,也绝不能使不懂算术的儿童掌握代数,不懂欧几里得几何的学生掌握解析几何。 其次,同是掌握一门科学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也是循序渐进的。小学生可以掌握代数,但就其掌握的水平或深度说来,是和中学生不同的,更不同于大学数学系的学生。同样,幼儿园的孩子或小学儿童也能理解一些道德概念,但和青少年的理解比起来,也是大不相同的。 再次,从儿童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得到改造、提高,也是一个要不断经过量变质变的过程。儿童从直觉行动思维上升到具体形象思维,再上升到抽象逻辑思维,是在掌握知识经验的过程中实现的,但却不是立刻实现的。最初,儿童的智力或思维活动主要是依靠感知运动来调节的(如乳婴儿),以后,可以主要依靠表象来调节(如学前儿童),最后,才逐步学会主要依靠逻辑思维,即逻辑概念和判断推理来调节(学龄儿童)。 最后,谁都知道,掌握知识经验是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活动,是学习活动。而儿童的脑是有一定的发展过程的,同时,在学习某一事物时,脑中所建立的联想也是有一定次序的。 儿童心理特征之所以是可变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是受社会和教育条件所制约的。 首先,社会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是不完全相同的。 其次,教育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也是不完全相同的。这在我国的教育改革过程中,由于某些学科按照儿童学习的规律重新编排了教材,改善了教学方法,使儿童能更快地掌握知识经验,从而在一定限度内使儿童心理有更快的发展,就是最显著的例证。 由此可见,必须全面地、辩证地理解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相互关系,才能揭示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实质。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年龄问题 近些年来,由于强调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发挥儿童学习潜力鞠早期教育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关于年龄阶段,特别是早期年龄阶段上的关键年龄(或临界年龄、最佳年龄、敏感期)问题,也成为普遍关注的课题。在这里,有必要简单谈谈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最初是从动物心理实验研究提出来的。据认为,在动物早期发展的过程中,某一反应或某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易于获得,最易于形成,如果错过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好的“时机”。这个关键的“时机”,也就是所谓的“关键期”,或“关键年龄”。 这种现象最初是由奥地利的洛伦兹发现的。这种无须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做“印刻”(imprinting)。印刻发生的时期叫做关键期。例如,小鸡或小鸭在出生后不久所遇到的某一对象或刺激,印人它的感觉中,以至产生一种偏好和追随反应。以后再遇到这个或和这类似的对象或刺激时,就容易引起它的偏好和追随。小鸟辨认它的母亲和同类,就是通过这个过程实现的。这个现象在其他哺乳类动物身上也有所发现。据认为,小鸡的“母亲印刻”的关键期是生后10~16小时,小狗的关键期约在生后的3~7周。过去都认为,动物出生后不久就会认识母亲,是由于亲子本能,后来发现,并非如此。因为实验证明,在关键期内,不仅对自己的妈妈可以发生“母亲印刻”,如果自己的妈妈在小动物生后就离开了,也可以对其他类似动物发生“母亲印刻”。 以后,人们又把这种动物实验研究的结果应用到早期儿童发展的研究上,于是就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关键年龄问题。例如,有人认为2~3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言语的关键年龄,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年龄。错过这个时期,效果就会差些,等等。 关于关键年龄在早期教育、早出人才问题上,是一个值得大力研究的问题。例如,我国近年发现的许多超常少年儿童就是很好的研究对象。但这个问题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对此,应当采取审慎的态度。首先,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具体而深入的研究。例如,几岁学习外语、几岁入学从事正规学习,会更好地适合儿童心理发展,儿童在某一特定年龄时期学习语文、数学的潜力究竟有多大,应从什么年龄开始最好……都要经过审慎的态度去实验研究,才能获得可靠的结论。其次,根据已有的知识,也不能认为儿童过了某种年龄就不能有效地进行某种学习。再次,抓住关键年龄及时进行早期教育,也仍然要考虑到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的规律,绝不能孤立地或过分地夸大这个现象。 胎儿的形成过程 一,胚种阶段 一旦一个精子和一个卵子成功地结合了,合子将开始分裂再分裂。最初的细胞形成一个小球称做胚种,在以后的三天,这个小球中大约有六十个细胞。这个胚种充满液体,很快完成几次变化,随后分成三个不同的层:上层或外胚层,后来发展成为表皮、指甲、头发、牙齿、感官及神经系统;内胚层,将变成消化系统、肝、胰脏、唾液腺和呼吸系统;中胚层,最后成为真皮、肌肉、肌腱、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 约受孕后一周,胚种附着在子宫壁上,称做移植物。胚种是逐步把自己像种子一样埋在子宫壁上的,这个过程大约是一周。所有移植的胚种现在就称为胚胎。 二,胚胎阶段 胚胎阶段的发展展示了一个从头到脚、由近及远的发展模式。这样,头、血管和心脏等的发展早于胳膊、脚、手和腿的发展。在胚胎期,心脏已经形成,胚胎内也已形成一个小的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当这些变化发生时,胎盘就在母体和胚胎间形成。通过胎盘,母亲给胚胎供氧和营养物质,胚胎也可以把它血管中的废物送还给母亲。在胎盘中,有来自于两个循环系统的上千个小血管,只要很短的时间,血液就可以分散到若干分支小血管。它们之间的这些运动好像被一台水泵推动着。其他物质则通过这个过程穿过血管壁自由漂浮,称做渗透。胚胎有幸的是,母体中的许多有毒化学物质和药物很难于泛渗透。 胚胎通过脐带与胎盘相连,脐带由三根大血管组成,一根提供营养,另两根运送废物进入母体。脐带在一个地方进入胚胎,形成它的腹部小凹。脐带中无神经,所以不传递信息,剪掉它也不感觉疼。 在第8周末,羊膜囊发展了。囊是一个不光滑的充满咸液体的袋子,它完全围绕着胚胎并给它以保护。胚胎安详地漂在其中直到降生。 三,胎儿阶段 8周以后,胚胎发展了它的第一个骨细胞,它象征着结构分化的结束。在这个基点上,胚胎获得一个新名字叫胎儿,从而开始了某些小特征,如手指、指甲、眼睑、眉毛等的发展过程。它们的细小,并不意味着不重要,例如,眼睛在这个阶段完成它们的主要发展。胎儿新发展的眼皮闭合大约在第10周,直到眼睛本身基本完成才睁开,这大约发生在第26周时。不仅眼睛,在这个阶段,大部分生物特征也变得更像成人。 第3个月末,胎儿已能同时移动它的头、腿和脚了。如果触及他的手掌,他会握紧拳头形成抓握反射;如触及他的脚掌,他的脚趾就会张开,形成巴宾斯基反射;如触及他的唇,他将做吸吮反射。另外,胎儿的心搏能透过子宫壁听到。当肌肉更完全发展时,出现在第2个月中的最初的反射将更增强。 在第4或5个月,母亲可以感受到胎儿的振动,或在她子宫中的移动。许多母亲经常能感觉到胎儿踢腿、伸胳臂等。 虽然体重增长贯穿整个孕期,但大量获得是在将出生时。在第20周时,胎儿长度是它出生时的一半,但体重只有10%。 到第7个月时,胎儿说哭喊,呼吸、吞咽、消化、排泄、移动等,还能吸吮他自己的拇指。第8个月时,胎儿开始长脂肪,它有助于调节出生后的体温。 新生儿的一般特征 儿童心理学所要研究的是儿童从出生到成熟的一段时间内心理发展的历史,新生儿时期是儿童心理的发生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历史的第一页。 如前所述,儿童的生命并不是从新生儿才开始的。儿童在出生以前,在母体内度过了大约十个月(约280天)的寄生生活,它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逐步变成一个完整的胎儿。这就是所谓胎儿时期。胎儿时期是儿童个体发生的时期,它为儿童心理的发生准备了自然的物质前提。 胎儿出生约一个月(28天)的时间,叫做新生儿时期,这是一个具有质的特点的时期。 第一,从生理上的寄居生活转变为独立生活。胎儿生活是一种寄居生活,胎儿的营养、呼吸、排泄等新陈代谢机能都是通过母体来实现的。儿童出生以后,开始与外界直接发生关系,他必须独立地进行生理活动,这是一种新的矛盾。由于这种新的矛盾,就引起了儿童主体适应客观现实、独立调节自身行为的需要,就为儿童心理的发生提供了直接的基础。 第二,心理现象开始发生。心理不是先天的东西,它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新生儿时期是心理现象的发生时期,是个体心理活动的起点。 第三,本身的软弱性和发展的巨大可能性。新生儿是软弱无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差,处处需要成人的关怀和照顾。但是同时他又是富于无限发展前途的,他是社会生活的新血液,他将发展成为新的社会成员。 新生儿心理的发生 人的心理、意识的起源问题,是哲学和科学共同关心的课题。 儿童心理学从人的个体发展史上来探索这个问题。 儿童心理是怎样发生的?这是人们争论已久的问题。唯心主义者认为儿童的心理是先天带来的,是由遗传决定的。而一些不可知论者则干脆宣称:这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照他们的说法,心理现象只有经过主观内省才能研究,而新生儿不能内省,他不能告诉人们他是否有心理活动,因而新生儿心理的起源问题永远是一个不可解的谜。 只有在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正确观点的指导下,只有在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前提基础上,人们才有可能正确地、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从个体心理发展史看来,儿童出生时并不具有心理现象。儿童心理的发生是跟儿童在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下儿童的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的结构的发展分不开的,是跟儿童的脑反映外界刺激物的机能的发展分不开的。因为心理不是别的,而是在客观现实的影响大脑的活动的产物。 还在胎儿时期,神经系统就在不断地发展着,首先发展的是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以后大脑两半球也跟着发展起来。六七个月的胎儿的脑,已经基本上具有跟成人的脑一样的沟和回以及皮质上的六层结构。但是,这只是大脑形态上的初步的发展,脑细胞的内部组织结构,如皮质细胞的体积的增大和分化,神经纤维的增长以及神经髓鞘的形成等等,还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 正是由于这种情况,因而很多实验研究表明:胎儿还不能形成条件反射。或者说,迄今为止,还无法确切证明胎儿能形成条件反射。儿童刚刚降生以后,主要是依靠由皮下中枢实现的无条件反射来保证他的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最初适应。 新生儿的条件反射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照理,无条件反射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总会同一定的条件刺激物形成一定的条件联系(例如,吃奶的时候,不是跟奶瓶相联系,便是跟母亲相联系)。但是,由于刚出世的新生儿的神经系统的特点,他并不能立刻形成这种条件联系。 条件反射是大脑皮质的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是暂时神经联系,它的形成,除有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以外,还要求大脑皮质结构和机能的一定成熟程度和分析器的一定发展水平,亦即要求大脑皮质的一定的兴奋和抑制机能的发展和优势兴奋中心及其联系的形成。 儿童出生后几天,虽然在大脑结构上已初具成人的脑的规模,但它的重量、容积特别是机能方面还远远发展得不够。例如,大脑上主要的沟已经有了,但是还不深,神经细胞的体积还小,神经纤维还很短很少,而且大部分没有髓鞘化,因此,就不容易在大脑皮质上形成比较稳定的优势兴奋中心。 观察证明:儿童出生后几天,大部分时间是处于睡眠状态。这是由于新生儿大脑皮质还不能适应外界刺激物的强度。虽然对于一般人说来,是一些普通的刺激,而对新生儿来说,则是一些超强刺激,这种超强刺激就引起保护性抑制——睡眠。 由此可见,没有大脑皮质及分析器的相当成熟的程度,条件反射是不可能产生的。 新生儿明显的条件反射的产生,根据研究材料,是在儿童出生后两周左右。这时儿童醒着和舒适的时候,自发的整体性的动作就活跃起来。同时,由于儿童的大脑皮质和分析器的一定成熟程度,因而开始有可能在外界刺激影响下,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条件反射。儿童最初的条件反射常常是由母亲的喂奶姿势所引起的、由皮肤感受器迷路刺激而产生的食物性的条件反射。在这种条件反射形成以后,每当母亲把他抱在怀里的时候,他就积极去寻找母乳,于是母亲高兴地说:小东西“知道”要吃奶了。 另外也有人通过实验认为新生儿很早(出生后两三天到一周)就能形成条件反射,只是条件反射的质量有差异(如形成的速度、稳定性等)。 新生儿形成的条件反射具有种种特点。 第一,形成的速度慢,要求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根据研究材料,在某些情况下需要100次以上的结合。 第二,形成以后,不很稳定,如不继续练习,就容易消失。 第三,不易分化。例如,对母亲各种抱的姿势都产生条件反应。 因此,这种最初的条件反射是很低级的,适应性还是很差的。虽然如此,这却是一个新的事物,是由脑来实现的一种信号机能,它反映和揭示刺激物的意义,从而使人能根据事物的信号和意义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按照心理的科学的意义来说,心理不是别的,它是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根据这种理解,可以说条件反射的产生是儿童心理发生的标志,标志着作为个体的人的心理、意识的最原始的形态(人的意识是在言语产生以后出现的)。 没有脑这个反映器官,就不可能有人的心理产生;没有人脑对客观现实特别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也不可能有人的心理产生。如众所周知,无脑畸形儿是没有心理活动的,只有一些最低级的饥渴之类的五条件感觉。而“狼孩”虽然能产生动物的心理,但是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 关于新生儿心理产生的另一种观点 按照心理的科学的意义来说,心理不是别的,它是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根据这种理解,可以说条件反射的产生是儿童心理发生的标志,标志着作为个体的人的心理、意识的最原始的形态。 在这里,还必须谈到:近年来提出的关于新生儿心理产生的另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感觉的产生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20世纪50年代西方和苏联就有儿童心理学家持这种观点,特别是60年代以后由于范兹、吉布森等心理学家正式提出研究新生儿、乳婴儿心理实验技术,如感觉习惯化与去习惯化、偏视与偏爱等等以后,研究成果更多。这些研究都是以感觉定向和感觉分化为指标的。例如,在生后2~8小时的新生儿吃奶的时候,同时听口琴或敲击的声音,开始时,他们一听到声音,往往停止吃奶,但次数多了;就没有这种反应了,这是习惯化。以后,突然改变音调或另一种不熟悉的声音,他们又会发生停止吃奶的动作,这是去习惯化。这被认为,新生儿很早就有区别声音的感觉发生。又如,对出生后10小时的新生儿面对的上方,呈现正常的人脸图片或乱七八糟的脸形图片,似乎新生儿生来就喜欢看人脸,特别是正常的人脸,而不喜欢怪脸。他们还发现:新生儿对比较规则而复杂的图形比对简单而单调的图形(如圆、三角形等)注视时间长些(范兹,1963年),这种对刺激物的偏爱,被认为新生儿有区分不同图形的感觉发生。在我国,有人重复过这种实验,得出同样的结论(冯晓梅等,1988年)。有些人因此得出结论,认为:以感觉为标志的“新”观点推翻了以条件反射为标志的“旧”的观点。 我们认为,这是一偏之见。其实,这两种观点只是视角不同,起点不同,标准不同,而不是互相否定的,恰恰相反,它们是互相补充的。的确,儿童一生下来,就有这种感觉。感觉的生理基础是分析器,儿童出生后各种分析器先后成熟,能对事物作初级的粗糙的分析,这基本上是为无条件反射服务的。把无条件的感觉视为心理产生的标志,是一种比较广义的看法。因为无条件感觉是以皮下中枢制约的无条件反射作为基础的,而条件反射则是以脑的成熟为主要条件的。儿童生理学告诉我们:神经系统成熟的标志是它的髓鞘化。儿童出生时,脊髓、脑干传导通路的髓鞘化过程已经完成,而大脑两半球的髓鞘化过程,主要是在儿童出生以后,在外界刺激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而且它的各个部分的髓鞘化过程也是不平衡的。在大脑两半球上,首先是感觉系统的髓鞘化,而后是运动系统的髓鞘化,而和高级智力活动有直接关系的部分如额叶、顶叶区等髓鞘化最迟。从严格科学意义上(而不是从广泛的意义上)说,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的生理基础是条件反射,而不是无条件的、本能的感觉。但无条件反射又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前提。因此,从这个意义说,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不是矛盾的或谁否定谁,而是二者可以互补的。 重要的无条件反射 重要的无条件反射有以下几种。 (1)食物反射。接触儿童的嘴唇,就引起吸吮动作。 (2)防御反射。儿童出生后的头几天就能对温度刺激或痛觉刺激产生泛化性的反应(刺激一处,全身反应)。 (3)定向反射。儿童出生后不久,约在两周左右,就能对强烈的刺激(如强光或大声)产生定向反射(如眼睛转向光源或暂时停止吸吮动作)。 以上几种无条件反射具有有关生活适应的生物学意义,但是还有一些无条件反射,并无明显的生物学意义,可能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它们有过一定的生物适应的意义。 (1)巴宾斯基反射。轻轻地抓或刺激儿童的脚心的时候,就引起脚趾向上张开的动作。以后(约在八九个月时)这个反射就逐渐消失了。 (2)抓握反射。物体接触手掌的时候就握住不放,甚至可以把物体悬挂起来(又叫达尔文反射)。大约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反射就消失了。 (3)惊跳反射。当新生儿突然失去支持或受到大声刺激时,常常表现为惊恐状态,如双臂伸开,又迅速收回胸前,紧握拳头等,这个反射约在生后四个月消失,又叫摩罗反射。 (4)游泳反射。托住新生儿的腹部,他就会做出像游泳样的动作。这种反射约在生后四个月以后消失。 (5)行走反射。用两手扶在新生儿的腋下,使其脚心着地,就会做出行走样的动作。这个反射约在生后两个月消失。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无条件反射,如眨眼反射、瞳孔反射、吞咽反射、打嗝、喷嚏等等。 无条件反射是遗传下来的,是本能性的,是固定神经联系,因此,它的适应性是非常低的,但是它同时又是形成条件反射的自然前提。 乳儿的一般特征 在整个儿童时期内(从出生到成熟时期),乳儿期是一个发展最快的时期。在出生后大约一年的时间内,儿童身心各方面都有了极为显著的发展。 这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在成人的影响下,儿童不断产生的掌握随意动作、跟成人进行交往、获得对简单事物的初步认识的需要跟儿童机体和心理发展水平极低的状态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 第一,对于机体的发展来说,儿童从吃奶过渡到断奶,他逐步学会吃普通的食物,这无论在生理或心理发展上都有重大的意义。 第二,从躺卧状态、完全没有随意动作过渡到用手操作物体和直立行走等随意动作。 第三,从完全不能说话过渡到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词来跟成人进行最初步的言语交际。 这一年的变化确实是非常巨大的。作为人类特点的直立行走、双手动作,言语交际的能力,经过逐步的发展,终于都开始出现了。这使儿童的独立性比初生下来的时候有了极为显著的增长。 必须指出,这个矛盾的顺利解决,主要有赖于成人的正确的养护和教育;如果没有成人的正确的养护和教育,不但心理发展受到不良影响,甚至儿童本身也很难生存下去。 乳儿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  (一)脑重量的不断增加 由于脑细胞的体积和神经纤维的增长,使脑的重量不断增加。 新生儿的脑重平均为390g,相当于成年人的1/3(成人脑重平均为1400g)。9个月的时候增加到660g(约增加一倍)。2.5~3岁的时候,脑重量增加到900~1011g,相当于成人的2/3。到7岁的时候,脑重达1280g,已基本上接近成人的脑重。比较起来,乳儿期是脑重增加最快的时期。 (二)神经突触的数量和长度的增加 保证皮质细胞形成联系的神经突触,无论在数量上或者长度上,都在不断增加,并且以不同的方向向皮质各层深入,这就给儿童个体跟外界环境发生复杂的暂时联系提供了物质的前提。 (三)神经髓鞘的形成 保证神经兴奋迅速传导的神经髓鞘的形成,是脑内结构成熟的重要标志。神经髓鞘形成以后,就像电线加上了包皮一样,能使神经兴奋沿着一定的道路迅速传导,而不致蔓延泛滥。神经纤维髓鞘是逐步形成起来的,全部皮质神经纤维的髓鞘化,还要经过很多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乳儿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 皮质抑制,即中枢抑制或内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就使大脑有可能更细致地分析综合外界刺激。对于儿童心理发展来说,皮质抑制机能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和调节、控制自身行为的生理前提。 从儿童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关系来说,儿童年龄越小,兴奋过程越比抑制过程占优势,兴奋就特别容易扩散。这也是小儿容易激动的生理上的原因。但同时应当看到,在外界事物的影响下,乳儿的皮质抑制机能也开始发展着。 大约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月的后半月,分化抑制就已经明显地出现了。实验研究表明:出生后第二个月的儿童能够分辨糖水和白水的味道,分辨小铃和电铃的声音。如果在抱他的时候,左右摇晃,就给以强化(吃奶);上下摇晃,就不给强化,他也能很快学会对上下摇晃不再期待吃奶的动作。到第三个月的时候,儿童能分辨红色和黄色,两种不同音高的声音,咸的、甜的和酸的味道等等。不过,这种分化抑制的形成,最初还是非常缓慢的。例如,分化两种不同的嗅觉刺激物,出生后40天的儿童,要经过315次,并且在55天之后才能形成;而出生后108天的儿童只要经过33次,并且在8天以后就能形成。 除了分化抑制以外,在儿童出生后的前半年,其他各种内抑制,如消去抑制、条件抑制、延缓抑制,也都能形成起来。在出生后的第二个月,可以看到明显的消去抑制,条件抑制和延缓抑制则因形成较为困难,一般要在出生后第五个月才能明显出现。 乳儿条件反射定向强化作用的增长 乳儿时期皮质机能发展的另一特点,是在外界刺激物的影响下,形成条件反射时起强化作用的基础反射也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 新生儿时期,条件反射形成时起强化作用的,主要是食物反射和防御反射。到了乳儿期,除了这两种反射的强化作用以外,定向反射的强化作用开始不断增长,并且逐步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第一批条件性的定向反射,在儿童出生后第三个月就已经形成,在第五个月,它们就非常巩固了,而到第七个月,只要经过几次的结合,定向反射就已经能形成起来。这样,儿童就开始能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如发声的、光亮的、活动的东西等等)产生定向探究反应。 在以定向反射为基础的条件反射中,儿童对于照顾他的成人相联系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探究反应,就迅速地发展起来。大约在儿童出生后第二个月末和第三个月初,可以明显地看到儿童对照顾他的成人发出的一种特有的所谓“天真快乐反应”。每当他见到熟悉的成人的时候,他总是注视着成人的脸,手脚乱动起来,甚至有些像微笑的样子,而对其他的人则无此反应。这种行为是人类幼儿所特有的,也可以说是儿童最初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形式或“社会关系”。为了发展儿童的心理,建立新的暂时联系,成人跟儿童多多接触,并且经常引起这种天真快乐的反应,是非常必要的。 至于言语强化,在乳儿时期,特别是乳儿后期,虽然也可以用到,但作用不大。这只有在儿童发展的以后的时期里,由于儿童掌握了语言,并且跟成人进行言语交际,成人对儿童用词来表示的要求和对儿童行为的赞许或斥责,才开始在儿童新的暂时联系的形成上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正是由于儿童机体和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机能一天一天地增强,儿童每天醒着的时间也逐步加长,睡眠时间相对减少。到儿童一周岁的时候,每天醒着的时间可达7~8小时。这样,儿童积极活动的时间就逐步增多起来,从而为形成更多更复杂的暂时联系、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乳儿动作的发展 儿童的心理也跟成人心理一样,并不是对外界事物的直观的、机械的、像镜子般的反映,而是在自己积极的活动中,在跟周围事物积极交往中的能动的反映。 儿童从很小的时候起,就不是消极地接受外界刺激,而是在积极的活动中反映现实。例如,饿了就叫起来,饱了就安然睡去,对甜的东西就表示欢迎,对苦的东西就表示拒绝。当然,在这里,活动的意向性是很低的,但它正是在这样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过程中反映了或者逐步认识了客观事物的性质。就这样,儿童通过积极的活动形成和发展着自己的心理,同时,已形成的心理又反过来调节以后的活动。 儿童各种动作的发展是儿童活动发展的直接前提。因为从心理方面来看,活动是由动作组成的。 在谈到儿童动作发展的时候,指出儿童的动作发展和动物动作发展的本质区别,是必要的。 人生第一年的乳儿时期,在动作的发展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特别是作为人类特有的动作——手的动作和直立行走的出现,标志着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很多观察证明:在儿童动作发展史上,从一开始就跟动物动作的发展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路线。动物出生后不久,动作能力就发展得很好,可以自由行动起来。而人类的幼儿,在出生后的前半年,首先发展的是一些感觉的能力(如味觉、嗅觉、听觉、视觉等),至于动作,特别是手的动作、爬和行走等,都发展得较晚。 这个事实表明,具有高度复杂性的儿童的动作,特别是手和行走的动作,是在大脑皮质的直接参加和控制下发展起来的,而动物的动作机能则在出生不久经过一定的练习就逐步成熟了,大脑皮质的支配作用则远远不能与儿童相比。 乳儿期是动作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这种发展是按一定顺序或规律进行的。 (1)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才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例如,C.彪勒指出:把毛巾放在2个月儿童的脸上,就引起全身性的乱动,5个月的儿童开始出现比较有定向的动作,双手向毛巾方向乱抓,而8个月的儿童,能毫不费力地拉下毛巾。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如果使乳儿俯卧在平台上,他首先出现的动作是抬头,至于俯撑、翻身、坐、爬、站立,以至行走,则是按着一定顺序发展起来的。 (3)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乳儿首先出现的是躯体大肌肉动作,如头部动作、躯体动作、双臂动作、腿部动作等,以后才是灵巧的手部小肌肉动作,以及准确的视觉动作等。 同时,应当指出:儿童的心理也不是儿童行为和活动中的一种消极的副产品或副现象,而是始终积极地参与在儿童的动作和活动中的。一方面,它作为动作和活动的前提,调节着全部动作和活动的过程;另一方面,它又作为动作和活动的结果,来进一步参加到以后的动作和活动中。 有的研究指出:3岁前儿童动作的发展,第一年和第三年是发展较快的时期,第二年则是第一年动作发展的巩固时期;并指出,为了使儿童的动作获得更好的发展,除注意儿童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外,重视教育、鼓励和实行有计划的体操锻炼,可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为了发展乳儿的动作,应该使他有一定的练习动作的机会,这就要求供给适当的设备,例如,使儿童在干净的地板上爬来爬去,在有木栏的床上学习站立和迈步。同时,也要供给一些适当的玩具,如活动的、颜色鲜亮的、发声的、大的玩具,以及乳儿喜欢的图片,如胖娃娃、小白兔等。 乳儿手的动作的发展 作为人类特点的手的动作的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具有无比的巨大意义。 儿童约从出生后第三个月起,一种不随意的手的抚摸动作就开始了。他无意地抚摸着襁褓或被褥,抚摸着亲人或玩具,抚摸着自己的小手。到第五个月左右,由于抚摸动作的不断反复,同一个动作总是引起同一个结果,这就形成了反映事物关系的稳固的感觉——运动表象,这就成为一种“学会了”的动作,从而使动作带上了一定的随意性,以后,当他看见亲人或玩具的时候,他不但会发出快乐的声音,而且要伸出手来抓抓摸摸。这样,儿童开始把手作为认识的器官来感知外界事物的某些属性。 儿童动作的重复,是由定向反射来强化的,因为通过儿童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发现事物的新的方面或新的因素。而成人的言语的强化、组织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从儿童出生后下半年开始,手的动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第一,儿童逐步学会拇指与其余四指的对立的抓握动作,这是人类操作物的典型方式。随着这种操作方式的发展,手才有可能从自然的工具(跟动物的肢端一样,五指不分)逐步变成使用或制造工具。第二,儿童在抓握动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眼和手,即视觉和动觉联合的协调运动,这就发展了儿童对隐藏在物体当中的复杂的属性和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这就发展了儿童的知觉和具体思维的能力。 手的动作继续发展下去,情况就越来越复杂了。从两只手在跟眼的合作下玩弄一个物体,到同时玩弄两种物体,到用种种不同的方式来玩弄各种物体。例如,把小盒子放在大盒子里,用小棒敲击铃铛等等,儿童就进一步认识了事物的各种关系和联系。 随着儿童动作的发展,动作的随意性也日益增长。但是,在整个乳儿期内,有目的、有计划、有预见性的随意性动作还是看不见的,因为有目的、有计划、有预见性的随意性动作是跟儿童言语的发展直接相联系的。 乳儿行走动作的发展 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意义也是非常巨大的。 行走动作的发展同样要经过一个漫长9(道路。首先,大约三个月的时候,开始能够翻身。到第六个月的时候,能够坐起来。大约八九个月的时候,开始会爬。而到一周岁的时候,就会站起来,并有可能开始行走。当然,由于种种条件,例如营养状况、练习的机会等等,儿童之间是有个别差异的。 下面六幅图显示了行走动作发展顺序中几个关键步骤:从站到走的过程。

图4-3 乳儿行走动作发展顺序 开始直立行走,不但使儿童有可能主动去接触各种事物,而且有利于各种感官(听觉器官、视觉器官、言语器官)的发展,从而大大地扩大了儿童的认识范围。 在人类发展史上,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重要的契机。恩格斯认为:“这就是从猿转变到人的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同时,直立行走也为人类意识的产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以设想:如果猿猴总是用四只脚行走,而不直起身子,那么它就不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肺和声带,因而也就示能说话,而语言是人类意识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猿猴总是用四只脚行走,总是向下方看并从下方摄取印象,也就没有可能向上方看,向四周看,因而也就没有可能使自己的头脑获得的印象较四脚动物为多,就从根本上阻滞着作为猿猴后代的人类意识的发展。 由此可见,儿童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儿童心理的发展,首先是跟儿童的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分不开的。 言语获得的理论 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了几种言语获得的理论。 其一,是以斯金纳的工具性条件反射为基础的强化说。这种理论认为:父母总是对孩子的发音活动进行鼓励和反应,以刺激孩子发出更多的音;同时,父母又总是以正确的语音词进行强化,所以乳儿期的咿呀语(babbling)也越朝着正确的语音、语义方向发展。 其二,是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模仿说。这种理论认为:乳儿和父母从事相互模仿的游戏,他们中的一个发出一种声音或咿呀,另一个则以同样的声音愉快地回答。在这样的游戏中,乳儿不仅仅练习了语音,也练习了相互谈话这种方式,还获得了语义。随着乳儿开始学会一个词或说有意义的语音,他的父母也得意地重复这个声音,使其更容易理解。 其三,是乔姆斯基的“LAD”即“语言获得装置”。他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获得言语的先天倾向,这是由于人类有一个天生的获得语言的体系,图示如下:

有三个事实支持这种理论: (1)所有健康的儿童获得本民族的语言无须专门训练; (2)没有任何动物可以获得与人类同等程度的语言; (3)大脑的某些区域显然有特殊的言语机能区。 其四,是以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为基础的,特别是以两种信号系统学说为基础的理论,这种理论是研究词如何代替具体事物而获得“信号的信号”功能,并在词与词之间形成相互联系的言语系统。这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直接刺激物→直接反应 第二阶段 词的刺激物→直接反应 第三阶段 直接刺激物→词的反应 第四阶段 词的刺激物→词的反应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这四种理论各有可取之处,但就四种中的某一种理论来说,是不能说明言语获得过程的。 父母对乳儿言语获得的影响 父母能够影响儿童言语获得的过程。他们如何去做呢?父母要把他们的小宝宝当成羽毛丰满的谈伴,耐心地经常地同他们交谈。 例如一个母亲同她3个月的孩子谈话,内容如下。 母亲:儿子今天好吗?(停)你好吗?(停)好,你说。/你觉得好吗?/我很高兴那样。/是的,我是。你现在想要什么?/你的奶瓶?这是你想要的?好,它在这儿。 在这个交谈中,通过问问题,母亲假设了她的孩子是有能力回答的。更进一步,母亲保持了停顿,这是母亲给她的小宝宝回答的机会,然后又轮到她自己。母亲的这些行为,至少向小宝宝表达了她的愿望,希望他们间彼此能够交谈。当小宝宝终于开始谈话时,父母仍可继续这种方式。但要注意: 第一,尽量使他们自己的言语简化、句子变短、词义要简单,因为这种保持儿童自己言语特色的交谈方式更能刺激他们的言语发展; 第二,谈话速度要慢,要使用比正常更高的音调和更多变的频率; 第三,要对关键词进行强调,并重复和解释某些词。 乳儿感觉的发展 新生儿就已具备各种感觉,但这些感觉基本上是为无条件反射服务的。随着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机能的发展,在日益多样的、丰富的环境刺激影响下,各种感觉迅速发展起来。 (一)皮肤觉 儿童皮肤觉很早就开始出现,在触觉方面,儿童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能对于跟身体接触的襁褓或被褥的任何不舒服的刺激表示强烈的反应,特别敏感的是嘴唇、手掌、脚掌、前额、眼帘等处。例如,在物体接触嘴唇的时候,就立刻把物体抓握等等。在温冷觉方面,感受性也是比较敏锐的。儿童刚出生的时候,由于外界环境较冷,因而大叫起来,如果放在温暖的地方,就不哭了。在洗澡的时候,如果水太冷或太热也会大哭起来。吃牛奶的儿童,如果牛奶太冷或太热,他甚至会因而加以拒绝。在痛觉方面,目前还不十分明确,但儿童遇到痛刺激以后,就能立刻引起全身的或局部的反应,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在许多不同文化中,有的父母常常用一个单子把乳儿裹起来,或者仅仅是抱着他,就可以减少哭叫。因此,有心理学家提出乳儿的“皮肤饥饿”理论,认为儿童在很小的时候,皮肤具有“饥饿感”,只要成人轻轻抚摸或抱起来,他就会感到安全和解除“饥饿感”。这就是为什么通常当小孩子哭的时候,把他们抱起来,哭声即止。 (二)嗅觉和味觉 嗅觉和味觉也发生得较早。嗅觉在儿童寻找母乳时起一定作用,根据研究材料:约在儿童出生后第一个月末,经过23~24次的结合就可以形成用香味引起的食物性条件反射。4个月的儿童,就能比较稳定地区别好的气味和不好的气味。新生儿时期就能对不同的味觉物体发生不同反应。新生儿生来就喜欢甜的味道,对甜的味道有积极的反应,而对苦和酸的东西产生一种特有的消极的表情:皱脸、闭眼、张嘴等等。出生后第二个月就能比较明确而精细地区别酸、甜、苦等不同味道。例如,吃惯了母乳的儿童,在刚刚换吃牛奶的时候,往往会加以拒绝。 (三)视觉 视觉和听觉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儿童出生后的两三周内,常常可以看到两眼的不协调运动,如一只眼睛偏左,一只眼睛偏右,或两眼对合在一起。同时,一遇光线,眼睛就眯缝着或闭合着。这就说明儿童集中的视觉活动还未形成。约在两三周之后,两眼不协调运动就消失了,并且可以开始看到儿童对光线或物体有视觉反应,但不能长久地把视线集中在一个物体上。例如,儿童能开始注视燃着的火柴,但不能随火柴的移动而长久地注视。约从第一个月末到第二个月初起,可以看见儿童的集中的视觉活动,并且逐渐能随着移动的物体而移动自己的目光。 第三个月视觉更加集中而灵活,特别是对亲近的成人的面孔的集中视觉能维持长久的时间。这时成人能用忽而隐藏忽而出现的方法来逗儿童发笑。约从第四个月起,儿童开始能对颜色有分化反应,特别是对红色的物体最能引起儿童的兴奋。约从第五六个月起,儿童开始能够注视远距离的物体,如飞机、月亮、街上行人等。此后,视觉的进一步发展,就已经不只是集中注视,而是对事物的积极观察了。 (四)听觉 新生儿出生后,因耳内羊水还未清除干净,因而听觉不甚灵敏。当羊水完全排除后,听觉就有了显著的改善,例如,对强烈的声音可以发生震颤、抽搐及眨眼等表情。 集中的听觉从何时开始还没有一致的研究结果。有人认为在出生后的两三周开始,有的认为在出生后的两三个丹开始。一般认为:出生后三个月能看到明显的集中听觉,能感受不同方位发出的声音,并且向声源转头。出生后三四个月,能倾听音乐的声音,并且对音乐(如催眠曲)表现愉快的情绪,而对于强烈的声音则表示不快。从第四个月开始,能分辨出成人发出的声音,如听见母亲的说话声就高兴起来,并开始发出一些声音,似乎是对成人伪回答。 儿童辨别声音能力的不断发展,就为儿童言语的发生准备了条件。 乳儿知觉的发生和发展 感觉是通过一定的分析器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由于各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而产生的复合刺激物(即事物的整体)分析综合的反映。关于新生儿知觉的发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新生儿出生后约两周左右,就有距离知觉,如物体向新生儿面部徐徐移动,当靠近时就产生防御反应。如果说这是知觉的话,这只能说是知觉的一种低级形式。乳儿知觉的发展,常常在视觉和运动觉协同发展时出现的手眼协调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即他不仅看见物体,而且摆弄物体,从而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等。这一般发生在生后五个月左右;因此,关于乳儿知觉发生发展的问题,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以后,关于乳儿期知觉发展的研究有许多新的成果和看法,以下作一扼要介绍。 (一)视知觉 1.图形知觉 有的研究表明,刚出生后2天的儿童就可以分辨人脸和其他模型。他们看人脸的时间比看圆盘或不规则盘的时间长。而对出生至6个月的乳儿的研究更进一步说明了这种视觉偏好:他们凝视人脸图片的时间几乎两倍于任何其他图片。乳儿似乎天生对人感兴趣。 关于图形知觉的更近期的研究,又修改了这种结论:认为乳儿并非对人脸感兴趣,而是对它的轮廓线、复杂化和曲度感兴趣。新生儿特别容易被轮廓线或光和暗的交界线吸引;到了2~3个月时,他们的知觉兴趣转移到了复杂化和曲度,在这个年龄,乳儿更喜欢看许多小矩形组成的图案,而不愿意看仅仅几个大方块。他们更喜欢看曲线而非直线,人脸正好提供了这种性质,人脸上的发际线提供了明暗交界线。 2.深度和空间知觉 深度和空间知觉是对一个物体是在多远、多深的认识。乳儿大约在两三个月左右时,即有了这种能力。最有力支持了这个结论的是吉布森的视崖实验。实验大致是这样的:在一个桌子上盖上很厚的玻璃,玻璃下面是一张由颜色矩形组成的质料,质料的一部分直接贴着玻璃,另一部分隔开几英尺,这样,爬过桌子的乳儿就似乎在水面上的一只小帆板上,感觉有掉下去的危险。 在这个装备上,即使2个月的乳儿,也能分辨出视崖的两边。当他们探索这个崖时,更有趣的是心率通常减慢。这个发现证明,他们主要是对视崖的好奇而不是害怕。 当乳儿长大到能爬过视崖的时候,表现出明显的视崖恐怖。他们的心率明显加快;他们不往深的一边爬,尽管他们的父母在对面,尽管他们也能感觉到玻璃板的坚固支撑。这种从好奇到害怕的变化,也许是因为乳儿爬动作的发展,使他们能更实际地观察深度和距离,也因为他们从经验中得知摔倒很疼,所以他们对高度格外小心。 (二)听知觉 乳儿对声音的反应很早就有,但是他们能从听到的声音中领悟到什么,心理学家们研究了几个事例: (1)每天大约17点钟时,佳佳(2个月)就开始莫名其妙地哭,她父亲发现吸尘器的声音能使她立刻平静下来; (2)明明(10个月)有时吵闹,他母亲发现开录音机能使他很快平静,流行歌曲能使他平静最久。 大多数人猜测明明从他听到的音乐中领悟到了某种意义,如歌曲的优美构成或甚至歌词,但是佳佳不可能从她所听到的吸尘器的声音中领悟到任何意义,似乎是这种噪音唤起了她的听觉,她的确感到了噪音的不良刺激,所以平静了。 还有的研究表明:一个来自左边的声音,到达左耳的时间比右耳快千分之几秒,六个月左右的乳儿就能分辨这个千分之几秒的差异。 (三)知觉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和客体永久性(object permanence) 知觉常性是由于儿童过去经验而使知觉完善化的结果,即一个物体尽管由于移动而距离不同,它传递到人眼中的感觉改变了,但它仍以同样的形状和大小保留在人脑中,知觉没有变。如:一个儿童喜欢的玩具鸟,它总是飞来飞去,在儿童的视网膜上从一秒钟到另一秒钟,从来不能精确投射同样的像,这个像依距离和角度的不同总在变化。乳儿必须知道这个千变万化的像实际只是一个永恒的鸟——它是不变的,尽管看起来不同。 有人分别对乳儿的大小常性和形状常性做过实验研究,结论是三个月左右的儿童即有了这两种知觉的能力。而有人则认为要到六个月以后才有这种能力(皮亚杰)。 客体永久性是知觉常性的进一步发展,它指客体从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这客体并非不存在了。如和乳儿做“藏猫儿”游戏时,你藏起来,不见了,他还用眼睛到处寻找。这个概念是由皮亚杰提出的。实际上,这已进入了表象的范畴。一般认为乳儿要到8~12个月时才有这种能力。 乳儿注意和记忆的发生和发展 注意是与定向反射相联系的。无条件的定向反射在第一个月内就可以出现。因为形成条件反射的时候,对于物体的集中定向是必备的先决条件。但这还说不上是一种注意,或者最多是一种无意注意的萌芽。约从第三个月开始,由于条件性的定向反射的出现,儿童开始能比较集中注意某一个新鲜的事物;第五六个月起,能够比较稳定地注视某一物体,但是时间还不能持续很长。 由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发展,记忆的能力也随着初步地发展起来,这时的记忆还纯粹是无意记忆。就记忆的表现来说:首先出现的是再认,一般说来,五六个月的乳儿就可以再认妈妈,但此时再认的保持时间很短,只能再认相隔几天的事物。再认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最初再认自己的妈妈、亲人,以后是周围的事物。至于重现,则还不发展。 乳儿思维的萌芽表现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它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以表象为中介,借助于词、语言和过去经验而实现的一种高级的心理过程。 儿童刚生下来,是没有思维的,他们只有从先天带来的一些无条件反射。虽然在整个乳儿时期(包括新生儿期),从心理的产生到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确实有非常巨大的变化。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还是没有真正思维现象的出现。。因为人的思维是和第二信号系统,即言语相联系的。如果从整个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乳儿时期只能说是思维产生的准备时期,或者最多也只能说是逐步出现了思维的一些萌芽表现。 从儿童心理的产生到儿童思维的萌芽,是在儿童机体与生活环境不断相互作用中,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在分析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语言开始出现,以及生活经验逐渐丰富的条件下实现的。 儿童生后的头半年,主要是感觉和知觉的发展时期。 在儿童五条件反射中,主要的认识成分是一些感觉。而在儿童条件反射形成以后,不但发展了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各种感觉,而且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反映事物的整体知觉。知觉是高一级的认识能力,它是在各种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复合刺激物(即整个物体)的反映,是分析综合能力统一发展的产物,它本身包含着概括能力的最初萌芽。但只是对有关事物属性的直观的、泛化的概括,还不是内部化的、表象或词的概括。 由于儿童知觉的概括性的萌芽,因此,在儿童知觉中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认识机能,这就是逐步认识到物体的常住性或稳定性,即知觉或认识到物体的经常存在。当然,儿童知觉或认识物体的经常存在,要有一个发展过程。一般认为,大约到一岁左右,儿童就逐步形成了认识物体的经常性和永久性的能力。这种知觉能力主要表现在知觉常性和客体永久性。 如前所述,知觉常性是指当知觉条件(如距离、形状、明度等),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变化时,而个体的知觉映象仍能保持相对稳定。例如,虽然某一事物的距离、远近或形状大小发生一定的变化,但这事物的主要特征不变时,还是被知觉为同一事物。这是外界事物的变化性和稳定性的矛盾统一在人脑中的反映。关于儿童知觉常性出现的时间,有不同的意见。有的研究认为,形状常性和大小常性在儿童头一年的下半年出现(J. Piaget,1953年)。也有的研究认为,3个月的乳儿也可以看到知觉常性的最初表现,而6个月的乳儿则可以追视一个滚走的物体,虽然距离远了些,看起来,应当小了些,但他还能看成是同一物体(H.Mcgurk,1972年)。知觉常性的出现,就使儿童能更好地认识事物的稳定的属性。 和知觉常性有密切联系的是客体永久性,即儿童对过去曾经接触或采取过行动的某一客体,当它不在面前时,还能“想起”(重现)这个客体。一般认为,大约在儿童8~12个月时,即将满1岁的时候,由于动作(特别是手的动作和行走的动作)的发展和言语的产生,客体永久性也开始出现。前面说过,例如,在这以前,你和孩子“藏猫儿”的时候,你一躲开,他看不见了,也就不找了,以为世界上不存在“你”这个人了。可是在一周岁左右时,你再和孩子做“藏猫儿”游戏时,你叫他一声,然后再躲起来,孩子就会用眼睛到处找。客体永久性,实质上,也就是表象的最初形态。 表象,这是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它是个体过去已经感知过但现时并不直接感知的那些事物的感性映象,它是个体过去对事物的反映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在以后的活动中的恢复、重现和不断完善。它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1)它不再受客体知觉的直接制约,而是在客体不在的时候,也能在脑内“想起”这个客体,它是真正离开客体的“内部化”的心理活动; (2)表象是由于对脑内保留的关于外界刺激痕迹的分析综合,而不是像感知觉那样只是对当时的直接刺激的分析综合; (3)由于儿童言语的产生,更加强了这种“内部化”的表象活动的概括性和间接性,即词的概括作用; (4)表象不但能使个体回忆起过去,而且也能使个体预见未来(例如寻找消失了的东西),加强了主体的能动性。 由于表象的这些新的特点,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参加,就为从感性认识向萌芽状态的抽象思维过渡提供了可能性。 总之,在儿童生后的第一年中,由于动作的发展,由于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发展,由于语言的产生和经验的积累,具有一定概括性和间接性的思维活动就开始产生了。虽然它实质上,只能说是思维的萌芽,但它有着无限的发展前途。在儿童今后的生活活动(游戏、学习、劳动)中,儿童的思维就从这种萌芽状态开始,一步一步地发展成为典型的、高级的人类的思维。 乳儿情绪的发生和发展 新生儿时期,由于开始适应新的环境,消极的情绪较多。两个月以后,积极情绪逐渐增加,当吃饱而又温暖的时候,可以看到比较活泼而微笑的表情,特别对妈妈或亲近的人,有一种特有的表情。在五六个月后,对于颜色鲜艳而发声的玩具特别感兴趣。因此,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状态,经常跟儿童交往,并且提供适当的玩具,是必要的。 如果儿童没有活动的自由,也没有适当的工具,不跟成人交往,即使满足他的生理需要,也不会有良好的情绪状态,例如呆滞、爱哭等等,而这对儿童身心发展是不利的。 乳儿的气质差异 乳儿时期是说不上有什么稳定的个性的,但儿童降生以后,就表现出行为的个别差异。只要到产房观察一下,就可以看到:有的孩子生来好动些,有的活泼些,有的安静些,有的则似乎急躁些,这些个别差异,也就是先天带来的气质差异。有人研究了儿童出生后几个月的行为表现特征,结果归纳为三种主要的气质类型(A.Thomas,1970年)。 (1)“容易护理的儿童”。他们的行为倾向于有规律性,容易适应。他们是愉快的儿童,一般会对新的刺激以积极的反应,容易感到舒适,有安全感。他们也似乎少有行为问题。 (2)“慢慢活跃起来的儿童”。他们是不积极的,对新的经验适应比较缓慢,他们很少表现强烈的情绪——无论积极还是消极的情绪。他们总是缓慢地适应新情境,开始时有点“害羞”和冷淡,但这些儿童一旦活跃起来,他们就倾向于适应得很好。 (3)“困难的儿童”。他们在吃、睡和一般活动中都不规律。他们是情绪型的。他们对新经验往往有强烈的反应。他们的安全感的形成比较困难。 以上各种气质类型,只有在乳儿期表现得最充分。随着儿童的长大,各种因素都会影响他们,那时表现出的气质特征就比较复杂了。 虽然儿童的个性发展是以气质为原始基础的,但父母的特点、家庭的环境以及社会生活环境均对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新生儿乳儿的气质差异,可以影响父母对他们的照看方式。如:被认为“可爱”的新生儿或乳儿明显接受更多的爱抚;反之,如果父母一开始就发现他们的孩子是属于“困难”特点的,他们也许会以对待“困难”儿童的方式对待他们。久而久之,这种方式会影响他们的个性发展,甚至会影响他们生理的、情绪的、社会的和智力的特征。虽然儿童出生时就带有自己的气质特征,但个性的差异很大部分决定于儿童的经验,尤其是同其他人相互作用的经验。这是父母以及那些保育人员所应当注意的。 乳儿的社会关系 乳儿的社会关系,总的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他们主要是同照看者发生关系,而一般的主要照看者自然是父母。如果是别的照看者,如保育人员、祖父母等,情况一样。 (一)母—婴同步性 母亲和乳儿之间,似乎多少有些神秘的色彩,。他们彼此不用言语,却能很好地协调起来。当小乳儿需要母亲的时候,母亲似乎总是恰好准备要去看她的小宝宝;而当母亲去看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似乎总是正在等待着她的到来。这种紧密协调的相互作用模型被称为母—婴同步性。据观察,仅仅几个星期的乳儿在接触母亲时睁开和合上眼睛。用摄像的研究表明,母亲和她的小宝宝之间实际存在着“交谈”关系,在许多方面类似于成人间的对话,只是乳儿不会用词而已。 这样的交流如何进行的呢?一个母亲也许凝视着她的小宝宝,平静地等待着他谈话、动作或至少注意她。当这种行动实际发生时,即小宝宝天真地作出了反应时,母亲也许通过模仿乳儿的姿势,或者对着乳儿微笑,说某些事情来回答乳儿。母亲每这样做一次,中间都略有停顿,以给乳儿一个轮流“交谈”的机会,好像乳儿是在这种社会交流中的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当这种交流持续时,乳儿明显地表现了紧张:他的动作和声音不仅变得更频繁,而且更突然和不稳定。在某些时候,乳儿放松和打断这种紧张,不去注视他的母亲,而是用一小会儿时间注视或触摸其他的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在一个适当的间隙之后,母亲和乳儿都又回到对彼此的注意上去,同时使这个循环一直持续。 直到乳儿几个月时,这种母—婴之间的协调活动仍旧保持着。但这时的交流有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小宝宝开始主动影响他的母亲,他们友善地同母亲微笑、注视并咿咿呀呀地谈话。这样,母—婴之间实际上彼此强化着他们的关系。 (二)同父亲的相互作用 在对乳儿的影响方面,父亲和母亲确实有很大的差异。比如,父亲和母亲同乳儿玩同样的游戏,但他们的方式不同。同父亲的游戏往往倾向于出现高峰和低谷——较高的激动状态,例如,有些父亲喜欢忽而把孩子高高举起,忽而又放在床上。同母亲相比,父亲倾向于更多的竞争感,而更少的交谈式。父亲总是喜欢用更多的时间同孩子玩,而不是“交谈”。 如何解释这种差异呢?研究者同时调查了作为主要照看者的父亲组和作为辅助照看者的父亲组,发现:第一组父亲的行为和母亲的无大差异,而第二组父亲的行为和前面所说的情景类似。因为乳儿大部分时间主要由母亲照看,所以第二组父亲占了绝大多数。 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都能以适当的形式同他们的小宝宝发生相互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应当相信,父亲和母亲在培养、教育自己的幼小子女中有着同样的义务和能力。 乳儿依恋的形成和发展 依恋(attachment)是指乳儿和照看者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这种关系被具体描述为乳儿和照看者之间相互影响并渴望彼此接近,它主要体现在母—婴之间。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依恋行为是有生物学根源的,它同吃饭一样也是儿童生存的基本需要,最有力支持这一观点的是著名的哈罗(Harlow)的猴实验。用两个假的“母亲”:一个是用金属做的,但能提供食物(乳汁),一个是用柔软的布做的,但不能提供食物。 实验中发现,如果强迫婴猴作出一种选择,它们宁愿同一个温暖的、柔软的、毛巾质料的“母亲”接触,尽管这个“母亲”不能提供食物;而不喜欢同一个冰冷的、硬的、金属质料的“母亲”接触,虽然这个“母亲”能提供食物,但它不可以拥抱。哈罗也发现,被剥夺了肉体接触的婴猴,虽然其他方面给予很好的照看,但它们极端胆小和畏缩,无能力和同伴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生病和死亡率也较高。 (一)依恋形成的阶段 依恋形成和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前依恋期、依恋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在乳儿期主要表现为前两个阶段。 前依恋期(0~2个月)。新生儿对所有的人都作出反应,但不能将他们进行区分,没有对特殊人的特殊反应。在出生时,他们用哭声唤起别人的注意,似乎他们懂得,成人绝不会对他们的哭置之不理,而必须同他们进行接触。随后,他们用微笑、注视和咿呀语同成人进行交流。这时的乳儿对于前去安慰他的成人无选择,所以此阶段又叫无区别的依恋阶段。 依恋建立期(2个月至7~12个月)。乳儿对他人的社会性反应强度增加,对熟悉的人有特殊友好的关系,能从周围的人中区分出最亲近的人,并特别愿意与之接近。这时的乳儿一般仍然能够接受比较陌生的人的注意和关照,也能忍耐同父母的暂时分离,但是带有一点伤感的情绪。 (二)对依恋形成的影响 1.母亲的影响 依恋中个体差异的形成,关键阶段是乳儿期。在这个时期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母亲。母亲与乳儿关系的性质,包括母亲是否能够敏锐地和适当地对乳儿的行为作出反应,母亲是否能积极地同她的小宝宝接触,母亲是否能正确认识小宝宝的能力及软弱性,母亲是否能在拥抱她的小宝宝时更小心体贴,母亲能否在孩子哭的时候给子及时的安慰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孩子依恋的形成。在一个母—婴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乳儿在1个月、3个月、9个月时接受的来自母亲的刺激的多少会造成今后依恋类型方面的差异。 2.父亲的影响 大多数研究认为,乳儿期儿童在依恋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乳儿对母亲和父亲几乎同等的依恋,尽管母亲通常和他们在一块的时间多。但如前所述,母亲和父亲同他们孩子的相互关系中有区别,父亲通常更充满活力和体力,母亲更安静和有更多的语言。 总之,在我们对依恋的讨论中,有两点应该指出: 第一,大多数乳儿表现出强烈的和持久的倾向去形成同他们主要照看者的亲密依恋关系,这些照看者一般是他们的母亲和父亲; 第二,乳儿依恋安全感的形成,主要有赖于同照看者之间的关系的性质及稳固的程度。 儿童在第一年的生活中,身心各方面获得了非常巨大的进展,在正常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影响下,机体方面,特别是神经系统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儿童从躺卧状态发展到能够直立行走,开始产生了最初的言语活动,出现了各种基本的心理过程,发生了同照看者最初的社会关系,他虽然还很软弱,但是比起刚出生的时候,心理发展的水平可以说已经有了大大的提高。这种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为儿童过渡到下一阶段提供了可能性。 婴儿的一般特征 婴儿期是指儿童从1~3岁的时期。因为这是学前期以前的一个阶段,又叫做先学前期。 这一时期是在前一时期所获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前一时期的发展,儿童开始能够初步地独立活动,能理解和运用最简单的言语。在这些成就的基础上,环境和教育就有可能向儿童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儿童能够自由地独立行走、操纵物体、进行言语交际,并且初步理解周围事物。当这些新的要求变成儿童的需要并且跟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发生矛盾的时候,就推动儿童心理向新的、更高的水平发展。这样,儿童生活范围逐步扩大了,活动能力也日益提高了,独立性开始有了明显的表现,因而从本质上改变着儿童和周围事物的关系。 在婴儿期内,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了极其重大的变化。 第一,在这个时期内,儿童学会了随意地独立行走,这就扩大了他的生活范围,手的动作也有了相当的发展,因而可以准确地玩弄和操纵他所熟悉的物体。 第二,在这一时期内,儿童的言语在迅速地发展着。他不但能理解成人的言语,也能够运用语言跟成人进行交际。词的概括作用和对行为的调节作用(遵从成人的指示),也初步地发展起来。 第三,由于动作和言语的发展,儿童开始出现了最初的游戏活动,同时逐步有可能开始进行最简单的模拟活动和自我服务性的劳动。这在儿童心理发展上有重大的影响。 第四,在儿童初步的独立活动中,儿童心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玩弄物体和初步游戏及其他活动的过程中,儿童能更好地知觉和理解事物,特别在言语的帮助下,儿童开始能对事物的性质进行最初步的综合和概括,从而加深了对于物体和现象的认识。但同时由于他的经验还比较贫乏,言语能力还较差,因而各种心理活动都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这就是说,各种心理活动总是受他当前直接感知的事物和实际活动所制约。认识的抽象概括性和计划预见性还很差,注意和情绪也都很不稳定。教育的任务,就在于依据我国教育的要求和儿童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儿童心理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婴儿独立行动的倾向 由于儿童能够自由地行动,并且逐步获得了运用物体的动作的能力,成人就对儿童提出了更高的独立行动的要求,因而儿童的独立行动的倾向就日益发展起来。这种倾向表现在“我自己”这个词上。儿童对于自己可以完成的动作,总是要求自己独立来完成,而不要成人的帮助。例如,“我自己吃”,“我自己扣纽扣”,等等。这种独立行动的倾向,给儿童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因此,成人应该积极地加以鼓励和引导。 婴儿实践活动的萌芽 儿童心理的发展也跟成人心理的发展一样,是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但是也应当指出:儿童的实践活动又是跟成人的实践活动有区别的。众所周知,成人的实践活动,首先是改造世界的生产劳动、阶级斗争以及科学艺术活动。儿童出生以后,并不能立刻参加这些实践活动,儿童只能在成人教育影响下,首先发展着各种动作和行动,以后才逐步出现了最初的有目的的活动——实践活动——的萌芽。 儿童的实践活动是有自己的发展过程的。否认儿童的实践活动是不对的,夸大儿童的实践活动,以至抹杀儿童实践活动和成人实践活动的差别,也是不对的。 约在儿童生活的第三年,在儿童动作发展的基础上,在言语的帮助下,逐步从运用物体的动作过渡到最初的有目的的活动。这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萌芽。 首先,是最原始的游戏。 这种游戏的水平是很低的。最初只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运用物体的动作,以后在成人生活的影响下,在儿童言语的帮助下,开始通过这些比较复杂的动作来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因而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例如,儿童看见母亲如何喂自己吃东西,也就在玩布娃娃的时候,学着“喂”布娃娃吃东西,或者按母亲照料自己睡觉的情况来安置布娃娃睡觉等等。 这种最初的有目的活动的出现,是儿童在言语调节下对过去的表象和当前的知觉印象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是动作和表象概括化的结果。例如,儿童已经开始能够按照自己当前的目的把一个物体当作不同的东西来使用。一个小棍,有时可以当作刀子,有时可以当作匙子,有时也可以当作体温表等等。 当然,这时活动的目的性还是很差的,而且也是不稳定的、容易变化的。 婴儿时期的游戏和学前时期的游戏是有本质差别的。 第一,这时的游戏还离不开实物或玩具的帮助。也就是说,游戏是包括在玩弄物体或玩具的动作之中的。一旦物体或玩具拿走了,游戏也往往随之停止。例如,当拿起布娃娃的时候,就用匙子喂它;当放下布娃娃的时候,游戏也就停止了。 第二,这时的游戏是非常简单、贫乏而片段的。在游戏中,既没有什么主题,也没有什么角色,儿童还不能把自己跟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妈妈、司机等)分开,而只能模仿这些角色的个别动作。例如,正在喂布娃娃吃东西,忽然又放到自己的嘴里;而且往往单调地重复喂这个动作,没有其他更复杂的情节。只有到了婴儿末期的时候,在儿童的游戏中,才开始出现角色。 第三,这时的游戏,想象的成分是非常低的,大约要到三岁的时候,才能看到一些最初的想象活动。例如,这时开始可以看到给布娃娃“看病”、把竹竿当马骑等等。 其次,是最原始的劳动活动。 婴儿时期也开始了劳动活动的萌芽。第一,由于儿童独立行动倾向的发展,到婴儿后期,已经开始做一些自我服务的活动和最简单的劳动活动(如摆碗筷、洗手、穿衣、吃饭、抹桌子、搬椅子、拔野草、拔萝卜等)。第二,儿童开始模仿成人运用劳动工具的活动(如使用小锤子、小铲子等)。这就表现出儿童参加成人实践活动和掌握劳动对象的意向。 婴儿动作发展中的个别差异 关于婴儿动作的发展,前面所介绍的是指一般情况或大多数情况而言。比如,我们说,一般说来,在一岁左右能掌握行走技巧。 实际上,就每一个儿童来说,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又如,两个在其他方面相似的儿童学习走路的时间却很不相同,一个在10个月时就开始走,另一个到18个月才开始走,二者都属于正常范围。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般归为三个方面:遗传和经验、性别及种族差异。 (一)遗传和经验 在婴儿的动作发展中,体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它充满整个发展心理学:遗传和经验共同促进发展。有几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例一,胖孩子显然比瘦孩子活动少,它可能引起胖孩子的运动技能不如瘦孩子发展得好。在这里,遗传可能引起原始的体重差异(当然,有些孩子越来越胖,也和食物有关)。在这个基础上,胖孩子一开始就动得少,学习、练习的机会自然也少,而瘦孩子则相反,这样造成了最终的动作技能差异。 例二,是一个近期的实验研究。在这个实验中,实验者帮助新生儿学习如前所说的行走反射;他们把新生儿举起来,让他们的脚轻轻接触桌面,刺激他们“行走”。结果,这些孩子后来学习真正行走早于平均水平。显然,这种早期的练习经验促进了婴儿行走,但这种学习是建立在先天的行走反射基础之上的。这个例子同样说明,在动作技能发展中,遗传提供生物前提或发展的可能性,教育和经验促进或延缓发展的速度,将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 (二)性别差异 有的研究认为,在整个婴儿期,性别并不在能力方面表现差异,但有时在动作和活动中有所表现。 在活动方面的性别差异,首先表现在男婴和女婴活动的兴趣不同。这种不同,不但表现在活动内容方面,也体现在运用大动作和精细动作方面。据观察,在婴儿期,男孩比女孩的动作量更大些,男孩更喜欢到室外去跑、跳等活动;而女孩则喜欢呆在家中做一些精细动作,像观察妈妈的针线包等。这种差异也许是由于父母的不同鼓励,也许是由于儿童自己渴望模仿“正确”的性别行为。但无论如何不应当排除,这种差异是有遗传、生理差异基础的。 活动方面的性别差异还表现在男婴和女婴动作的能力不同。一般来说,女孩更经常地表现出精细动作技能,她们通常可以比男孩更高、更快、更少错误地建一座积木塔;女孩也更常表现出平衡和韵律方面的技能,像舞蹈等。男孩则在速度和力量方面超过女孩,他们在室外跑得更快,更喜欢玩打仗游戏等。 这种差异部分地由于在婴儿时期实践、学习的不同,部分地由于婴儿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也由于不可否认的性别方面的生物学差异,虽然有时不很明显,但它是存在的。 (三)文化和种族差异 生理发展及其动作发展,也受到文化背景和种族的影响。例如,瑞典人的孩子出生时体重约为3.8公斤,比出生在印度的印度孩子重40%,后者为2.3kg。美国黑人孩子的体重比白人孩子少10%。我们中国儿童出生时的体重一般为3~3.5kg。这些差异显然不是由于简单的营养或其他明显的健康问题。 随着婴儿的成长,根据他们生活的文化和社会,显示出更进一步的差异。一般地说,在非洲国家长大的孩子比在北美洲长大的孩子动作技能发展得好,这种差异特别表现在坐和走方面:非洲婴儿能做这两种动作比美国白人孩子早两个月。这种动作技能发展的早熟的原因尚不清楚,但至少某些差异是由于文化实践。一些研究者报告了几种非洲社会的情况:他们主动教孩子坐和走,通过把婴儿放在一个小的凹坑里和用被褥或衣物支撑着他们,教他们坐;通过在婴儿很小时把他们举起来,帮助他们练习新生儿反射。在不发达的某些非洲国家,尽早获得坐和走的技能也许能对家庭有所帮助,所以,穿过了时间隧道,早期的动作发展也许变成了一般的文化评价。 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儿童的心理,主要是跟成人交际过程中吸取人类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在这里,言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巴甫洛夫指出:词、言语、第二信号系统给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带来了新的原则,从而使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有了本质的差别。 词、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作用有二。 其一,概括作用。列宁指出:“任何词(言语)都已经是在概括。”在直观的即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词的联系即第二信号系统以后,人就能凭借对外界刺激物进行不同等级的抽象概括,从而使人有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例如,“桌子”一词可以概括各色各样的桌子,而“家具”一词可以概括桌子、椅子、床、衣架等等用具在内。 其二,调节作用。通过词、言语调节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成为有意的、自觉的行为。 但是,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词、言语的这些作用并不是立刻实现的,而是要经过一定的发展过程逐步实现的。 儿童在生活的第一年末,就有可能理解并说出很少的词,在这个基础上,儿童经过了婴儿时期,在教育的影响下,言语才逐步发展起来。 婴儿期言语的发展阶段 婴儿期言语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从一岁末到一岁半):这主要是理解言语的阶段。即儿童对成人所说的言语的理解在不断发展,但是儿童本身积极的言语交际能力却发展得较慢。 前面已经说过,儿童满l岁,就能懂得成人说出的某些词。当成人说出这些词的时候,儿童就用定向反应或运动反应来回答。例如,成人问:“小猫呢?”儿童就会注视小猫或转头去找小猫。成人问:“饼干呢?”儿童就会把饼干放到成人嘴里。1岁以后,儿童也能说出某些词,但是数量非常少,这只能算是言语交际能力的开始。 约从一岁半起,儿童对言语的积极性就大大高涨起来。随着对言语的理解,儿童也开始更多地表现出言语活动。言语交际的机会也日益增多,从而使儿童的言语过渡到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阶段(约从一岁半到三岁):这是儿童积极的言语活动发展的阶段。在儿童言语发展上是一个跃进的阶段。儿童的积极言语表达能力也很快发展起来,言语结构也更加复杂化。这就为儿童心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条件。 从1.5~3岁这段时间,儿童的言语具有许多新的特点。 第一,1.5岁以前主要是单词句时期,即用一两个词来代表一个句子。 例如,儿童说“帽帽”(儿童常用重叠词,如宝宝、咪咪、汪汪、灯灯等),这可能是说“我要戴帽帽”,也可能是说“我的帽帽给哥哥拿走了”,等等。因此,它不能很好地表达儿童的意思,而且发音也常常有不准确不清楚的情况。去理解儿童的这种单词句也比较困难,即使是父母也包含着许多猜的成分,他们有时借助于儿童的非言语信息,如姿势、面部表情等去理解。 第二,1.5岁以后,儿童的词汇数量明显增加,词类范围也明显扩大。一般认为:1岁左右出现20个左右的词;2岁出现300~500个词;3岁接近1 000个词。我国有研究指出:2.5~3岁的词汇为860~1 065个。 各类研究结果,尽管存在一定差异,但可以看出一个共同趋势,即1岁半以后,在儿童的口语中,除了名词、动词之外,其他各类词,如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等都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 正是由于上述能力的增长,1.5岁以后儿童开始出现了多词句。 第三,1.5~3岁儿童运用句子能力的发生和发展。 1.5岁以后,由于词汇数量的增长,词类范围的扩大,使儿童有了说出句子的可能。虽然这些句子开始时很简单,也谈不上什么句法规则,但毕竟运用句子的能力开始产生了,国内的一些研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婴儿注意的发展 婴儿时期无意注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有意注意才刚刚开始萌芽。 从儿童生活的第二年起,随着儿童活动能力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儿童开始对周围很多事物感到兴趣,这就使婴儿的无意注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无意注意是整个婴儿期占主导地位的注意形式,它表现在许多方面。第一,对周围事物的无意注意。2岁的儿童对周围事物的留意程度有时超过我们的预料。例如,一个2岁2个月的孩子注意到对面楼顶上有几只鸽子,于是他每天都扒在窗上看它们,想跟它们玩。他还注意到奶奶家窗户外面经常有一台拖拉机,可回到自己的家扒在窗上看就没有了,于是问妈妈:“怎么没有拖拉机呀?”第二,对别人谈话的无意注意。两岁左右的儿童很留心别人的谈话,他们经常出其不意地接上别人的话茬。例如,一个2岁3个月的孩子,每当听到大人谈论有关他的话题,无论正干什么都立刻停下来,说:“说我呢。”第三,对事物的变化的无意注意。两岁多的儿童不仅注意到周围不变的事物,而且对事物的变化也很敏感。例如,一次,托儿所的一个儿童穿了件新衣服,老师说“XX真漂亮”,一个小男孩马上鲍过来说“我先看见的”。又一次,妈妈的眼镜打碎了,这个儿童问:“妈妈怎么没戴眼镜?”据天津和平保育院的调查,对有兴趣的事物1.5岁儿童能集中注意5~8分钟;1岁9个月儿童能集中注意8~10分钟;2岁儿童能集中注意10~12分钟;2.5岁儿童能集中注意10~20分钟。 同时,由于言语的作用,由于成人的要求,儿童的注意也开始能服从成人提出的活动任务,因而也出现了有意注意的萌芽。比如,成人要求婴儿看电视里的少儿节目,他们能集中注意看一小会儿,但如不感兴趣,很快就把注意转移了。据观察:婴儿在成人要求下看电视的时间不如他们自动去看电视保持的时间长。 在教育上,一方面可以利用无意注意来引导儿童的注意指向于富有教育意义的事物,另一方面应当通过组织儿童的活动来培养儿童的有意注意的能力。 婴儿记忆的发展 儿童注意的范围在扩大着,他能记忆更多的人、物和事实。因而儿童的经验一天天地丰富起来。 婴儿的记忆,主要以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刚刚萌芽。2岁以前,婴儿的识记幸要是无意识记,他们还不能为了设定的目的而去识记什么。对于他们,最容易记住的是那些印象强烈的或带有情绪色彩的事情。这一时期,婴儿再认和重现的能力也都比较低。1岁的时候,只能再认相隔几天或十几天的事物。 2岁以后,婴儿的有意识记开始萌芽,同时无意识记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意识记的萌芽是和言语的发展、词汇的扩大直接相联系的。这一时期,婴儿不但可以记住成人的一些简单的委托,并付诸行动,而且可以记住一些歌谣、故事等。一个2岁3个月的男孩,成人只教了两遍,就可以记住一首长达40字的歌谣。他们再认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时的婴儿已能再认相隔几十天或几个月的事物了。一个两岁多的孩子,在奶奶家跟奶奶学了两遍歌曲“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一个多月之后,妈妈又唱,他马上说:“这是奶奶教的,”这个时期,儿童记忆能力的发展还表现在重现能力的发展上。约在两岁的时候,可以观察到儿童重现的表现。如一个2岁5个月的孩子在去奶奶家时,发现对面楼房某窗口有一只锅,一个多月之后再去,他又打开窗口向对面看,同时问奶奶;“锅哪去了?”重现是跟词相联系的,是凭借着词来恢复过去的印象的。 当然,儿童的记忆能力的发展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有的儿童发展早些,有的晚些,这一方面和生物学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教育有关。 婴儿思维和想象的发展 在儿童生后第一年心理发展的基础上,终于产生了带有一定概括性和间接性的人的思维的萌芽。到了婴儿时期,即约从一岁末到三岁,在儿童个体及其环境条件,特别是社会和教育条件的相互作用下,这种萌芽状态的思维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思维的直觉行动性 婴儿时期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其基本特点是:这种思维与儿童的感知觉和行动密切相联系,儿童只能在感知行动中思维,与此同时,由于儿童的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也逐渐加强了这种思维中的概括性和间接性。 直觉行动思维是在直觉行动中进行的思维,因此,儿童只能在自己动作所接触的事物、只能在自己的行动中思维,而不能在感知和动作之外思考,更不能考虑自己的动作、计划自己的动作、预见动作的后果。例如,儿童身旁如果有布娃娃,他就拿起来做喂布娃娃的“游戏”,布娃娃被拿走了,“游戏”活动也就停止了。当儿童骑在竹竿上面的时候,就想到骑马的活动,等把竹竿丢掉了,骑马的事就忘掉了。因此,儿童还不能离开物体和行动来主动地计划和思考什么。观察证明,当儿童的皮球滚到床下的时候,他立刻就往床下窜,如果成人提醒他“你想想该怎么办”,儿童就会回答说:“是要想,是要把它拿出来。” (二)直觉行动思维中最初的词的概括调节作用 婴儿时期直觉行动思维中的词的概括调节作用是逐步产生的。 一般说来,2~2.5岁的儿童的思维吏多地依赖于直观和动作,而2~3岁的儿童的思维,词、语言的概括调节作用才比较明显。 研究表明:2.5岁以后的儿童在完成认知任务时,有三个不同层次:①不知有错误;不会改正错误;②在直观对比后,发现有错误,能加以改正;③在头脑里进行思维,不需直观对比就能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 (三)想象的发生 在婴儿时期,也可以开始看到想象的最初形态。想象是借助于词实现的对已有的表象所进行的带有一定创造性的分析综合活动。 新生儿没有想象。1~2岁的儿童,由于经验的缺乏,由于言语发展较差,只有想象的萌芽,实际上,还说不上是想象,最多只是一种生动的重现而已。例如,当儿童拿到布娃娃的时候,就给布娃娃“穿”衣服、“喂”东西,这时,在儿童的头脑里重现妈妈或阿姨给自己穿衣或喂食的情景。 3岁的时候,随着经验和言语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带有最简单的主题和主角的游戏活动。例如,把布娃娃当做主角,给他穿衣、洗脸、喂饭等等。在这种游戏活动当中,想象也就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 但是,在整个婴儿时期,想象的水平是很低的。第一,想象的内容总是非常简单贫乏的;第二,想象经常缺乏自觉的、确定的目的,因而总是零散片段的。 (四)人的意识的萌芽 直觉行动思维虽然仍是第一信号系统和外部行动占优势,但这已是人的词的思维的开端。人的意识是跟人的言语分不开的。由于儿童初步掌握了词的思维,因而也就有可能初步地意识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己本身的存在,从而开始出现了最初的意识和自我意识。 婴儿依恋发展的阶段 如前所述,在乳儿后期,依恋开始建立。随着婴儿期的到来,依恋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婴儿期依恋的发展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依恋发展的后两个阶段。 1.依恋关系明确期(7~12个月至24个月) 在此阶段,婴儿对于特殊人的偏爱变得更强烈。由于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他们可以去主动接近亲近的人和主动探索环境,同时他们把母亲或看护人作为一个“安全基地”,从此点出发,去探索周围世界;当有安全需要时,又返回看护人身边,然后再进一步去探索。此阶段的婴儿不但形成了分离焦虑——离开照看者时感到不安,而且形成了陌生焦虑——对陌生人的谨慎与回避。他们以反抗、紧握、恐惧等对待与亲人分离。 2.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上) 2岁以后,婴儿能较好地理解父母的愿望、情感和观点等,同时能调节自己的行为。例如他现在能够忍耐父母迟迟不给予注意,也能够忍耐同哥哥、姐姐或同电话铃声和家务竞争注意的需要,还能够忍耐同父母的短期分离,他相信父母将会返回。 依恋的类型 最广泛使用的评价依恋类型的方法为“陌生情境”技术。最先使用它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她通过对婴儿的依恋行为进行实验研究,指出婴儿的依恋行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A 型(约占20%)为回避型,这个类型的婴儿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 B 型(约占70%)为安全型,当最初和母亲在一起时,这个类型的婴儿很愉快地玩;当陌生人进入时,他们有点警惕,但继续玩,无烦躁不安表现。当把他们留给陌生人时,他们停止了玩,并去探索,试图找到母亲,有时甚至哭。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显得比以前同母亲更亲热。当再次把他们留给陌生人,婴儿很容易被安慰。 C 型(约占10%)为反抗型,这个类型的婴儿表现出很高的分离焦虑。由于同母亲分离,他们感到强烈不安;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另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 婴儿属于哪种依恋类型,与母亲的教养方式及婴儿本身的气质特点等因素有关。 不同的依恋类型影响着儿童在其他方面的行为。例如B型儿童倾向于和父母有良好关系。他们更常遵守一些规则,也更愿意学习新的东西。这些儿童也更容易适应新环境。C型儿童则经常用焦虑和反抗来对付父母的帮助。他们很难从父母的经验中得到教益。 如果母亲刚刚返回,这些儿童也许用尽所有时间在同母亲生气和亲昵之间交替,而不是同母亲玩。A型儿童似无特殊问题,但是因为他们的被动性,也许使父母在某些方面对他们丧失信心。 这样的区别一直延续到学龄期。B型儿童喜欢直接同教师接触,他们发现,直接接触可以引起教师的注意。A型和C型则频繁地请求帮助,但很少对得到的感到满意。其中A型和C型寻求注意的方式不同:C型显示长期的抱怨;A型则间接通过羊肠小道接近教师,他们总是被动地等待教师通知。 儿童的依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将不断地反映父母一儿童关系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家庭情况及父母一儿童关系的变化,会改变早期依恋的性质。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 所谓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个方面、一种形式,即关于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意识,特别是关于人我关系的意识,例如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等等。 认识自己,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客体中区别出来,这是人的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这也是人类意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儿童生活的第一年,是说不上什么自我意识的,他甚至还不能知道自己的身体的存在,在吸吮自己的手和小脚等,像吸吮自己以外别的东西一样。 一些心理学家的意见认为:只有在儿童l岁末的时候,儿童才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才能算是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以后进一步能把自己这个主体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 例如,儿童开始知道由于自己扔皮球,皮球就滚了;由于自己拉床单,小猫就给吓跑了。儿童从这里认识了自己跟事物的关系,认识了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力量,这就使他产生了工种“自豪”之感。 但是,这时的所谓自我意识,实质上,只能算是一种自我感觉,还不是明确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形成是跟儿童(在跟周围的人的共同活动中)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相联系的。 开始是知道自己的名字。 约在出生后第二年,儿童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例如,成人叫他“宝宝”,他也学会把自己叫做“宝宝”,像叫在他以外的别的事物一样。此时,儿童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身体的各部位,也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他可以告诉你“这是宝宝的眼睛,或“宝宝饿了”等等。 但是,这时儿童只是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信号,因此,在遇到叫同名的别的孩子的时候,他就感到有些困惑了。 以后是掌握代名词“我”。 儿童从知道自己的名字过渡到掌握代名词“我”,这是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困难的任务。 一般说来,儿童是先掌握物主代名词“我的”,以后才掌握人称代名词“我”。 儿童约在两三岁的时候,才有可能在关于自己的表象的基础上,通过言语交际开始掌握这些代名词。 掌握代名词比掌握名词困难得多。因为在言语交际中,代名词跟一般名词不同,它有明显的相对性。别人对你说“你”,而你自己对自己则说“我”;反过来也是一样。例如,别人问你:“你吃不吃?”你自己只能回答:“我吃”或“我不吃”,而不能回答“你吃”或“你不吃”。要学会这一点,就必须进行复杂的抽象和概括,就要把过去已经形成的用第三人称的名字(“宝宝”)那种简单的固定的联系打破,代之以新的具有灵活性的联系。 当儿童开始掌握“我”这个词的时候,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可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即儿童开始从把自己当做客体转变为把自己当做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从此,儿童的独立性开始大大增长起来,这在儿童常常说的“我自己来”这句话中获得明显的表现。 随着儿童把自己当做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他们也就逐步学会了对自己的评价。首先是成人对儿童的行为的评价,例如成人说“乖”或“不乖”,“好”或“不好”。以后儿童也学会自己评价自己,而这就可能出现最初的道德判断。 儿童初步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 儿童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是在成人的影响下,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一定条件下产生的。 1岁儿童还不可能有道德判断,也不可能有意地做出什么道德行为。1岁以后,在儿童与儿童之间,就可以看到各种积极的和消极的关系,这可算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一种初级的表现,也可以算是道德行为的最初的形态。 根据观察,1~2岁儿童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良的相互关系,攻击性的动作,如夺取玩具;防御性的动作,如哭泣。 (2)良好的相互关系:情绪上良好的游戏关系;共同游戏,如使用某些玩具的共同游戏;配合其他儿童的动作,如以自己的行为动作去配合或帮助其他儿童;儿童对别的儿童的评价。 防止儿童间的不良关系的发生,培养和巩固儿童间的良好关系,应当是婴儿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儿童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是在儿童掌握言语以后才逐步产生的,而且也多少包含着一些意志行动的成分在内。当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良好的行为的时候,成人就有愉快的表情,并且用“好”“乖”这些词给以阳性的强化;当儿童做出不良的行为的时候,成人就有不愉快的表情,并且用“不好”“不乖”这些词给予阴性的强化。在这样的过程中,儿童就能不断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从而养成各种道德习惯。以后再遇到一定的类似的场合,儿童就能不加迟疑地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来。而对于不合道德要求的行为,采取一种否定的态度。例如,当两三岁的儿童看到别的孩子有新奇的玩具的时候,一方面很想拿过来玩,但是又觉得强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这也就是儿童道德感的源泉。 婴儿的道德判断,也是在跟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的。凡是成人表示赞许并说“好”“乖”的行为,儿童便认为是好的行为;反之,凡是成人表示斥责并说“不好”“不乖”的行为,儿童便认为是坏的行为。因此“好”“不好”是儿童最初的道德判断中的两大类别。3岁的儿童已经能把人分为两类:好人和坏人。 应当指出:婴儿期的儿童只有一些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萌芽的表现,决不能作很高的估计,也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原因有二。 第一,儿童还不可能掌握抽象的道德原则,企图用抽象的道德原则影响儿童,显然是不正确的。成人只能用简单明了而具体的事例来使儿童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第二,儿童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也是不稳定的;经常需要成人加以鼓励和督促。例如,当儿童看见别的孩子折花的时候,他正确地提出警告说:“妈妈说的,折花就是不乖。”但是也可能过了一会儿,他、自己也忍不住地折起花来。 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用合乎儿童年龄特征的方法来培养儿童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对儿童以后的个性品质的形成有非常巨大的意义。 学前儿童的一般特征 学前期是指儿童从三岁到六七岁这一时期,这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以前的一个时期,所以叫学前期。又因为这是儿童进入幼儿园时期,所以又叫幼儿期。 这一时期,是在前一时期发展的基础上,在新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我们知道,儿童出生以后,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下,经过三年的时间,已从一个软弱无能的个体发展到能够直立行走,广泛操纵物体,进行初步的言语交际,并且能从事一些最初步的游戏活动。就在这样发展的基础上,儿童进入了学前时期。 进入学前时期的儿童,由于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初步产生了参加社会生活的愿望。同时,由于考虑到儿童独立生活能力的增长,成人也对儿童提出了比以前更高的要求,开始要求儿童独立地担负某些简单的职责,如自己穿衣、吃饭、收拾玩具、当值日生等等。开始要求儿童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活动。 这就是说,学前儿童开始产生了新的需要,即渴望参加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劳动和学习活动的需要。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会看到,学前儿童的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他还不能很好地掌握自己的行动,他的知识经验还非常缺乏,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比较远大的目的。因此,就在儿童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新的需要跟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之间产生了重大的矛盾。这是学前期儿童心理上的主要矛盾。而游戏活动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儿童心理的主要矛盾逐步得到解决,从而也就推动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这是学前儿童的第一个特点。 学前儿童的第二个特点是: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只是刚刚开始发展。 学前儿童由于知识经验的贫乏,由于言语还不够发展,因而主要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来认识外界事物。当然,学前儿童也在不断形成一般表象和低级的概念,他们已能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但是无论如何,这些概念和逻辑思维都具有很大的直观形象性的特色。他们一般不能给事物下抽象的定义,而只能下功用性的定义。例如,花是好看的,果实是好吃的,椅子是可以坐的东西等等。学前儿童也能掌握数的概念和进行计算,但是同样需要直观形象的不断支持和强化,否则就会有很大的困难。 同时,也正由于学前儿童知识经验的贫乏和言语的不够发展,儿童还不能经常有意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一般心理过程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他的心理活动也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学前儿童还是受外界印象的调节支配的,他很容易受外界新颖的事物的吸引而改变自己的心理活动,有目的有系统的独立思考能力很差。当然,在整个学前时期内,在教育影响下,这种特点正在逐渐发生改变。一般说来,从中班开始,特别是到了大班的时候,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的随意性和稳定性都在不断地增长着。学前儿童心理过程的随意性和稳定性的不断增长,就为儿童进入学校学习准备了重要条件。 学前儿童的第三个特点是:从这时期起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婴儿的行为主要是受直接作用于他的事物所支配的,把这些事物挪开了,儿童的心理活动也就随之而停止或改变。到了学前时期,由于儿童在教育影响下,皮质抑制的迅速发展和言语系统的初步发展,因而行为的自觉性就逐渐发展起来,能逐渐使自己的行为服从较远的目的,这就为形成儿童最初的个性倾向提供主要条件。这种最初的个性倾向在人的一生中都会保留它的痕迹,因而在人的心理发展上具有一定的作用。幼儿教育工作者和父母们应当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道德行为,使儿童的个性从一开始就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 学前儿童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发展 在学前期,儿童的大脑两半球开始显示不同的作用——左半球和右半球开始执行不同的功能。一般说来,左半球处理的信息是关于每一个条目本身的内容;右半球处理的信息是关于各个条目之间的关系或联系。这种功能之间的区别是相当明显的,举例如下。 例一,关于视觉方面。 让儿童观察一张很简单的画。如果你要求他们把画一点一点地描下来(强调条目),则把画放在右侧视觉区做得更快、更正确;但如果你要求他们把此画同另一幅画比较(强调模型),把两幅画都放在左侧视觉区做得更好。 例二,关于听觉方面。 让儿童把一个听筒放在耳朵上,然后播放不同的声音,如果播放的是一列数字(强调条目),右耳的功能更好些;但如果播放的是一首乐曲(强调模型),则左耳的功能更好些。 例三,关于触觉方面。 给学前儿童一个简单的三面体,如木制积木,放在一个袋子里,不让他们看,而让他们摸。一般说来,儿童感觉出它的完全的形状(强调模型),通过左手更容易些;但如果数这个积木有多少个角(强调条目),通过右手更容易。 以上实验充分说明大脑两半球的分工在学前期儿童已经很明显,而且说明了对侧支配的问题。 游戏在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上的作用 第一,游戏是适合于学前儿童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 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性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通过游戏,儿童体验着我国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和道德面貌,同时,也就理解和体验着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游戏的主题和内容都是由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都是跟儿童周围的生活条件密切联系的,都是社会性的活动。在一定意义上说,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就像活动、工作和服务对成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样。 但是,游戏又跟劳动、学习这些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性活动不完全一样。 首先,游戏跟劳动不同,劳动要生产物质财富,而游戏并不生产什么。其次,游戏也跟学习不同,学习虽然也不创造什么财富,它却是一项必须完成的社会义务,例如,要回答课题或完成作业,而游戏则不是一种强制性的义务。 因此,游戏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一方面,它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性活动;另一方面,它又像劳动和学习活动那样是一种社会义务。在某一意义上,也可以说,游戏是在假想或想象中完成的一种现实活动,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形式。 学前儿童由于身心发展的情况,由于心理发展上的特殊矛盾,即一方面渴望参加成人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经验能力又差,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以游戏作为主导活动,而不能以劳动或学习作为主导活动。这也就是说,游戏是适合于学前儿童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 第二,游戏是促使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形式。 游戏不但是适合学前儿童特点的活动形式,而且是促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在正确组织的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能够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首先,在游戏中,儿童的运动器官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由于儿童担任游戏中某一角色的任务,必须努力去完成,他的动作就更富有目的性和积极性,而身体的运动器官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其次,在游戏中,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也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个性品质也在游戏中获得发展。 研究表明:社会游戏与角色游戏之间有密切相关。假装游戏有助于提高儿童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观点的能力。社会扮演(角色)游戏的频率与各种承担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不管什么年龄、性别、智商和活动性水平的幼儿,经常与同伴进行假装游戏的,比其他幼儿更易与同伴相处,更受同伴欢迎,社会技能更强。 必须指出: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决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而是跟成人特别是教师的正确组织和指导分不开的。成人一方面要关心、组织、指导儿童的游戏,同时,也不要流于包办代替,更不要随意打断儿童的游戏。教师更应该根据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有计划地把游戏作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 学前儿童学习的特点 学习也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性活动,这种活动的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儿童有系统地去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儿童的优良的个性品质。 对于儿童来说,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单单依靠日常生活经验的方式,是不能有系统地掌握人类创造的全部科学知识的。为了使儿童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就必须要求他们从事有系统的学习。 但是,由于学习活动本身的性质,它并不是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能正式开始的。正规的学习活动,或者说,以学习为主导活动,是从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开始的。 学前儿童也有自己的学习活动,这就是幼儿园的作业,如故事、音乐、美工、计算等。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既不同于婴儿时期的学习,也不同于学龄时期的学习。 广义地说,儿童出生以后,或者说,从能建立条件反射以后,就有了学习活动的萌芽,但这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因为这不是儿童有目的、有系统的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只有到了婴儿时期,我们才可以看到最原始的学习活动。但是在这里,成人经常并不向儿童提出专门的学习任务,学习本身也往往缺乏系统性。这就是说,学习还未完全从儿童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明显的有目的、有系统的活动。 学前时期的学习,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儿童身心的发展,成人开始有可能向儿童提出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并且逐渐教会他们有系统地去完成这些任务,从而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个性品质。幼儿园里的作业正是以有目的、有系统的教学形式来进行的。 幼儿园的作业与小学上课的区别 幼儿园里的作业虽然也是以有目的、有系统的教学形式来进行的,但是也不应该把幼儿园的作业跟小学上课一样看待,它们之闻有某些共同点,但更重要的是它们有原则的区别。 第一,众所周知,小学儿童的上课被看作一种社会义务。上课的时候,不仅向儿童进行教学,还要对他们的学习进行检查、提问和记分,并且把儿童完成这些学习义务的情况作为对他们评价的重要依据。幼儿园的作业,跟这些要求毫无共同之点,因为在幼儿园中,没有这种可能也没有必要这样做。 第二,由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情况,不但作业不是儿童的主要活动,而且作业的时间不能过长,作业的内容不能过难(当然,过分容易也不对),谁都知道,作业比之游戏,儿童要付出较大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时间过长,内容过难,就容易使儿童疲劳。 第三,一般说来,幼儿园里的学习还不能像小学的教学一样跟游戏严格分开。幼儿园教师经常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游戏就是这种活动的形式之一。 因此,学前儿童的作业,与其说是正规的学习活动,毋宁说它是进入学校从事正规学习的准备。 学前儿童学习的发展 在整个学前时期,学习活动也在不断发展着。小班儿童的学习是跟游戏分不开的,是在游戏当中进行的。儿童总是把作业的任务当作游戏来完成的。例如,通过教学游戏就能更好地掌握词汇和计算。而且,自己在进行作业以前,并不经常能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和任务,计划和预见学习的目的任务的实现,如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完成什么样的作业等等。在作业中,儿童感兴趣的是活动过程的本身,而不是力图去完成什么任务、实现什么目的。 中班儿童在教育影响下,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开始能把作业和游戏分开,虽然他们仍喜欢用游戏的方式来完成作业。但他们逐渐知道在做作业的时候不能随便游戏。而且,他们开始能对自己的能力采取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这种情况,在学前时期的后半期,才有可能把教学分为各种专门作业。在这些专门作业中,儿童更好地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学习的能力,这就为儿童进入小学从事正规学习作了准备。 近些年来,由于对学前儿童学习潜能的进一步认识,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早期教育的问题,由此也引起一些争论。 有的人认为,幼儿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代,过了这个时期,就永远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了。因此,很多人拟订幼儿学习计划,并进行试验,而且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的成果。 但也有人认为,幼儿时期在心理发展上确实有很大的潜能,应当适当改变幼儿教育计划以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但如果强调得太过分了,以为人的一生的心理的发展完全决定于幼儿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就无法弥补,这也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至于不顾幼儿的身心情况,使幼儿从事过分紧张的学习活动,超越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反而是有害的。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这一方面也作了一些探索。例如,有的研究认为,儿童从4岁起,就可以通过直观教具、动作和情景、游戏、唱歌、故事等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方法开始学习外语。有的研究认为,5~6岁的儿童普遍具有识字的可能性和巩固性。有的研究认为,在正常的教育条件下,多数6岁幼儿能掌握10~20的数概念。在我国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早出人才的客观要求下,如何适当地把小学的语文、外语、数学课程下放一部分到幼儿园里,确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值得我们大力研究和积极注意。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学前儿童,在实践活动(游戏、学习、劳动)进一步复杂化的基础上,在跟成人交际的范围日益扩大的基础上,言语能力也随着更加发展起来。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语音方面,对于声母、韵母的发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的。学前期是儿童学习语音的最佳时期。 (2)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词类的范围不断扩大,积极词汇(主动词汇)不断增加。 (3)从言语实践中逐步掌握语法结构,言语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4)从外部言语(有声言语)向内部言语(无声言语)过渡,并有可能掌握书面语言。 学前儿童内部言语的发展 内部言语是言语的一种形式: (1)内部言语是一种无声的言语(默语); (2)内部言语是一种简略的、压缩的言语; (3)内部言语是在对话言语,即外部言语或有声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 内部言语虽然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却具有跟外部言语不同的新的机能。内部言语跟抽象逻辑思维有更多的联系,它主要执行着自觉的自我调节的机能。因此,可以说,内部言语是和人的自觉性,即真正的人的意识的产生直接联系的。 在婴儿期,是完全看不到内部言语的表现的,最多只有言语自我调节机能的萌芽。内部言语是从学前期开始产生的,它是在儿童外部言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逐步派生出来的。它的原始形态或过渡形态是一种介于有声言语和内部言语之间的言语形式,即出声的自言自语。 自我中心言语 首先发现这个现象的是瑞土心理学家皮亚杰,他把这种言语形态称之为“自我中心言语”。 以后有许多心理学家[穆孝(M.Muchow)、卡茨(D.Katz)夫妇、麦卡蒂(D.McCarthy)、维果茨基、黄翼等]对皮亚杰的研究结果做了检查性研究,虽然由于种种条件不同,结果互有出入,但学前期有自我中心言语现象存在,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问题在于怎样正确理解自我中心言语这一现象。 皮亚杰认为:第一,自我中心言语是一种非社会性的言语,是儿童特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唯我思维)的表现;第二,自我中心言语和社会化言语是互相对立的,只有儿童到了七八岁时,自我中心言语才逐步消失,而让位于社会化的言语。 维果茨基和苏联的一些心理学家都不同意皮亚杰的这种解释。 维果茨基根据他的观察和实验所得的结果,认为: (1)所谓自我中心言语也是社会性的言语,而不是什么自我中心的表现; (2)儿童在没有交谈者的情况下,才有自我中心言语,这实际上是思维的有声表现,是一种言语的自我调节的机能; (3)儿童在行动中遇到困难时,经常会出现自我中心言语,这实际上是思维的有声表现,是一种言语的自我调节的机能。 因此,维果茨基认为:所谓自我中心言语,实质上,是由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中的一种过渡形态。这是人的言语发展中的一个新的质变,是真正人的意识的开始。 由此可见,自我中心言语和社会化言语不是对立的东西。学前晚期自我中心言语的下降,也不是意味着它的消失,而是意味着它向内部言语转化。 学前儿童书面言语的掌握 学前儿童,由于对言语的积极态度,由于掌握了较多的词汇和一般的语法结构,也由于言语的自我调节机能开始形成和发展,到了学前晚期就有可能初步掌握一些最简单的书面言语。 幼儿掌握书面言语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他们开始以词、言语本身作为分析综合的对象。例如,要从句中分出字词,从字词中分出音节,从音节中分出字母;反过来,要把字母组成音节,把音节组成字词,把字词组成句子。这是一种复杂的能力,一般要到学前晚期才可能具有这种能力。 汉语拼音教学的基本要求是: (1)认识字母; (2)会拼音; (3)会辨四声; (4)会写。 这是四个难易不同的顺序,每个项目都包括一系列特定的能力,也就是包括着一系列特定的心理学问题,幼儿园教师在这方面有很多经验可以总结,并有必要对这些经验进行心理学的分析。例如,在认识字母这一项工作中,就有这样一些经验: (1)通过直观可以较快地掌握(如h像小椅子;n像城门洞,m像两个城门洞等等); (2)突出空间知觉(如上下左右),可以较快地掌握(如.b、d、p、q的认识); (3)通过分化、比较,可以较快掌握(如ai、ei……)。 至于通过汉语拼音的教学来进一步使儿童掌握一些汉字,也是可能的。但问题在于:在幼儿教育上,这不单是是否可能的问题,而且也是是否必要的问题,而是否必要的问题就不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了。 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 学前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 所谓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是指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而主要不是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即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儿童的这种具体形象思维,是跟儿童知识经验的贫乏分不开的,是跟儿童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分不开的。 当然,在整个学前时期内,思维的特点又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例如,学前初期儿童还保留着相当大的直觉行动思维的成分,而学前晚期儿童,抽象逻辑思维则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学前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 这就是说,学前的思维结构的材料,主要是具体形象或表象,而不是理性的或抽象的概念。 我们所说的“主要特点”,就暗含了还有“次要特点”。虽然具体形象性思维是学前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但婴儿期的直观行动性思维还没有彻底销声匿迹,学前期的抽象逻辑思维也已开始萌芽。 在学前期,直观行动思维还占有一定地位,但这时的直观行动性,比起3岁前儿童的特点来,发生了质的变化。突出的特点是概括性的提高,如第二个研究中所示,直观一言语性的概括正在替代直观一动作和直观一表象性的概括。这样,学前期儿童解决直观问题的复杂性和直觉性就比婴儿时期高得多。产生这个质变的原因,是言语对直观行动思维的作用逐步增加。因此,学前期继续发展着的直观行动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3岁前的思维,这个阶段新发展起来的直观行动思维,向“操作性思维”或“实践性思维”靠近了一步。学前期也有抽象逻辑思维,但仅仅是个开始。 所以说,学前期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 2.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学前期儿童在知识经验所涉及的范围内,是能够开始最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的,上述两个材料说明了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学前儿童进行最简单的逻辑思维的例子。如:4岁的儿童可以猜中像关于“花生”“星星”的谜语;5岁的儿童已知道“把桃核种在地下可以长出桃树来”这一类因果性的联系。 当然,对于不熟悉的事物,要想去发现它的本质的逻辑关系,就不容易了。其实,不仅学前儿童如此,学龄儿童甚至成人也是如此。例如,小学低年级儿童往往不能理解一些在成年人看起来很简单的寓言或谚语。 在正确的教育下,到了学前晚期,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增长,随着儿童言语,特别是内部言语的发展,儿童认识活动中的具体形象成分相对减少,抽象概括成分就开始逐步增加起来。当然,学前儿童,特别是学前晚期儿童,虽然开始能进行一些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但是他们的思维的自觉性还是很差的。他们还不能像学龄儿童那样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逻辑思维过程。 3.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也改变着思维中言语跟行动的关系。 实验证明:小班儿童的动作主要是受视觉映象或表象调节的,言语还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只是在他做完了这个动作以后,他才能在言语中把它反映出来;中班儿童往往是一面动作,一面言语,言语的计划作用还很差;大班儿童就不同了,他能在行动以前就用言语表达他要做什么,如何做等等。这样,儿童的行动就带上了明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思维的抽象概括性和对行动的自觉调节作用是人的意识的两个基本特点。我们在学前儿童那里,开始可以明显看到这些特点。 学前儿童最初概念的掌握 1.最初的词的概括和概念的掌握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概念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是用词来标志的。 从种系发展来看,概念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起来的。但从个体发展看来,对于人类长期形成的概念只能逐步来掌握。虽然概念总是以一定的词来标志的,但是,每个儿童所掌握的同一概念的广度和深度是不同的,同一儿童在其不同发展时期,对同一概念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也是不同的。这个过程也就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 儿童最初概念的掌握跟儿童最初概括的特点相联系。儿童要对某一类事物进行概括,首先需要对这些事物能够理解,也就是说,要有关于这些事物的经验。同时,要有相应的作为概括用的词。而这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 儿童知识经验水平的高低、词的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儿童概括水平的高低、概念水平的高低。学前儿童的词的概括水平还是很低的,跟成人的概括水平是不同的,因而学前儿童概念的水平也跟成人概念的水平有所不同。 学前儿童的特点有三: (1)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学前初期儿童还跟两三岁儿童一样,只能进行初步的概括,概括的内容极其贫乏。每一个词,基本上只代表一个或某一些具体事物的特征,而不是代表某一类的大量的事物的共同特征。例如,“猫”只代表自己家里的小花猫或少数他所看过的猫,“树”只代表自己家门前的树或少数他所看过的树。到了学前晚期,概念所概括的内容才逐渐比较丰富。 (2)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儿童虽能概括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但常常把外部的和内部的、非本质的和本质的特征混在一起,还不能很好地对事物的内部的、本质的特征进行概括。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学前儿童大多以功用性的定义来说明关于事物的概念。例如“杯子”,这是喝水的;“衣服”,这是穿的。 (3)概括的内涵往往不精确。儿童还不能进行本质的概括,因而概括的内涵往往不精确。有时失之过宽,例如,把桌椅、柜子概括为“用的东西”,把萝卜也归为“果实”这个概念里。有时又失之过狭,例如,4岁小孩以为“儿子”一词就代表小孩,因此,有一天看见一个高大而嘴上有短胡须的男人,说是幼儿园里保姆的儿子,就感到非常惊奇。 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学前儿童概念掌握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很差的,他们一般只能掌握比较具体的实物的概念,而不易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性质概念、关系概念、道德概念。只有到了学前晚期,儿童才有可能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例如野兽、动物、家具、种子、勇敢等等。 儿童对事物理解的发展 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决定于他们的知识经验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学前儿童,一方面由于知识经验不丰富,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性,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一般是不深刻的;另一方面由于在教育影响下知识的不断积累和第二信号系统的不断发展,理解也在不断地提高和不断地深入。在整个学前期内,对事物的理解,一般是沿着以下的方向进行的。 (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进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例如,儿童在理解一幅图画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个别的人物,以后,在成人的影响下,逐步认识到人物之间的关系,以至达到对整个图画的理解。又如,儿童理解成人的言语,也往往首先是理解成人言语中某些他们熟悉的个别的词,他把这些词跟他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儿童才逐渐理解整个句子和这个句子的中心思想。 (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进到主要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学前初期儿童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性来理解事物的。词虽然有一定的指引和调节作用,但是不能单独起作用,随着儿童年龄、经验的发展,儿童就有可能主要依靠词来理解事物。例如,小班儿童理解故事,还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图画或儿童熟知的事物的形象;而大班儿童就能领会完全用词的描述来讲述的故事。 (3)从对事物的比较简单的、表面的评价进到对事物的比较复杂的、深刻的评价。小班儿童对事物的评价往往是很表面的,例如,对故事中的人物,他们只能说出好人或坏人;而大班儿童则能说出很多理由,对事物作出比较深刻的评价。 要促进儿童理解力的发展,首先,成人必须适当地把直观材料结合起来,对小班儿童多用直观材料,并且加以适当的词的说明;对大班儿童,词的讲述就可以适当的增加起来。其次,成人的提问对促进儿童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成人的提问能促使儿童的思维沿着一定的逻辑方向前进。 在儿童对事物的理解上,儿童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不同,因而理解不一样。例如,儿童一般是喜欢小猫的,但是,如果成人告诉小孩这是一只不好的小猫,它常常欺侮小鸡、小鸭等等,这样儿童对小猫的理解、评价就完全不同了。又如,在一张图画上画着一架飞机,儿童也许很喜欢这架飞机,但是,当儿童知道这是外国侵略者的军用飞机时,他们就非常憎恨这架飞机了。培养儿童用正确的情感和态度来理解事物是培养儿童高尚的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婴儿时期只有最初级形态的想象,简单贫乏,有意性很差。在教育影响下,由于儿童活动的复杂性、儿童言语的发展和经验的扩大,想象也就进一步发展了。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特别是跟儿童游戏活动的发展有关。在儿童的游戏,特别是创造性游戏中,要求儿童有丰富而有目的的想象,例如,“骑马”、“开火车”等等。此外,故事、艺术活动也都能促进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中的有意性和创造性正在初步发展,但总的说来,这种有意性和创造性还不占主导地位。 (一)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整个学前时期,有意想象正在发展,但无意想象仍占主要地位。 1.想象的主题容易变化 不能按一定的目的坚持下去,很容易从一个主题转到另一个主题。例如,在游戏中,一会儿喜欢玩这个,一会儿又喜欢玩那个;在画画时,一会儿画一头牛,一会儿画一个人。 2.想象有时跟现实分不清 还不能把想象的事物跟现实的事物区分开来。例如,儿童常常说自己没有看见过的东西,如:“我看了什么什么……怎样怎样……”又如,儿童还不能完全意识到童话中的人物的虚构性。 3.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 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和情节,例如,儿童很喜欢“拔大萝卜”的故事。 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想象常常并不指向于某一预定的目的,而是以想象过程本身为满足,因而富有幻想的性质。 在教育影响下,学前晚期儿童,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长起来。大班儿童不但想象内容更加丰富,而且想象的独立性和目的性也逐渐增大。想象逐渐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心理过程,并能服务于一定的目的。儿童开始有可能意识到童话虽然是有趣味的,但是那些人物故事都是虚构的。 (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整个学前时期,创造想象正在发展,但是再造现象仍占主导地位。 小班儿童想象的创造性很低,基本上是重现生活中的某些经验。中班儿童开始有一些创造性,如在游戏中不单纯重复成人或较大儿童提出的主题,而是通过自己的构思来加以补充。大班儿童想象的创造性才显著地发展起来。大班儿童对教师提出的游戏主题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加以充实。例如,对老师提出的“开火车”游戏,就能主动地提出游戏的情节、角色的分配及其玩法等等。 想象的发展对儿童入学准备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很多知识的学习或技能的掌握是有赖于有目的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组成个性的一个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使个性各个部分整合、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正是自我意识。 在教育影响下,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表现在如下的一些方面。 (一)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 学前初期儿童对自己或别人的评价往往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再现,而且,对成人的评价,有一种不加考虑的轻信态度。例如,他们评价自己是(我不是)好孩子,因为“老师说我是(或不是)好孩子”。到学前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渐对成人的评价持有批判的态度。如果成人对儿童的评价不客观、正确,儿童往往会提出疑问、申辩,甚至表示反感。 (二)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学前初期儿童一般只能评价一些外部的行为表现,还不能评价内心状态和道德品质等。如,问幼儿“为什么说你自己是好孩子?”4岁儿童回答“我不打架”或“我不抢玩具”。而6岁儿童则可以说到一些比较抽象、内在的品质特点,如“我听话、遵守纪律”或“我会谦让、对小朋友友好”。 (三)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学前初期儿童对自己的评价是比较简单、笼统的,往往只根据某一两个方面或局部进行自我评价,例如,“我会唱歌”“我会画画”。学前晚期儿童的评价就比较细致、比较全面些。如,大班儿童会指出“我会唱歌,也会跳舞,可是就是画画得不好”。 必须提出的是,在整个学前期,甚至学前晚期,儿童对自己评价的能力还是较差的,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在儿童个性发展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必须适当、客观、公正,对儿童任何过高、过低或其他不恰当的评价都是有害的。例如,如果成人对儿童说“你永远也学不会”“你总是不会安静”“你老是爱打人”等等,儿童就会认为自己真的是毫无希望的人,以致失去力求前进的信心与动力。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对学前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自我意识发展的进一步研究中发现: (1)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各年龄间存在明显差异,而5岁是自我意识明显提高的转折点; (2)自我意识各因素的发展速度与程度不同,自我评价能力(SA)略高于自我情绪体验(SE)和自我控制能力(SC),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速度比较平稳,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则呈明显的转折点,在5岁左右变化较大。 学龄初期儿童的一般特征 学龄初期是指儿童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这一时期,这时儿童进入学校,开始以学习为主导活动。学龄初期大致相当于小学教育阶段。 学龄初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这个时期的第一个特点是:从这个时候起,儿童开始进入学校从事正规的有系统的学习,学习逐步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 学习和游戏是不同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因为这是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延续和发展所必需的。学生的学习和成人的劳动具有同等的社会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儿童必须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养成适应学校集体(班集体、少年先锋队集体、全校集体)的个性品质。他不仅要学习自己有兴趣的东西,而且要学习他虽不感兴趣但必须要学的东西。这就是说,学习和游戏比较起来,不但具有更大的社会性、目的性和系统性,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学习之所以成为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需要和旧的水平不断矛盾统一的过程中实现的。 学前晚期儿童在动作方面,已能作较长时间(如20~30分钟)的行走,初步掌握书写用具和使用日常工具(如剪刀、锤子等)。在言语方面,已能自由交际开始产生内部言语。在心理发展方面,虽然无意性和具体形象性仍占主导地位,但是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也在开始发展,个性倾向正在形成。所有这些成就都为儿童进入学校从事正规学习准备了必要的前提。 就在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达到的基础上,一方面,社会和教育开始有可能向儿童提出更高的要求——进入学校从事正规学习,亦即要求儿童系统地掌握人类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经验,自觉地服从和执行集体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儿童所达到的心理发展却又不能完全适合于这些新的要求,如前所述,学前晚期儿童无论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注意、识记的能力,或者抽象逻辑思维和意志行为的能力,都还是很差的。这样一来,就使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入学学习的要求所引起的种种需要和儿童已经达到的心理水平之间产生了新的矛盾。在教育影响下,这些新的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就推动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不断地向前发展。 在学校的生活条件下,儿童的学习和儿童的心理总是互相促进、交互发展的。儿童心理的发展给儿童的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儿童的学习又反过来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的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言语能力特别是书面言语能力,积极自觉地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义务和符合集体要求的个性品质,就能更好地发展起来。 正确地、有计划有节奏地引导学龄儿童心理发展的矛盾运动的过程,也就是有计划有节奏地引导学龄初期儿童不断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过程,同时,也是儿童心理的新的品质——有意性、自觉性、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学龄初期儿童的第二个特点是:逐步掌握书面言语和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学前儿童也能初步掌握书面言语,但是占主要地位的仍然是口头言语。学前儿童也能初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但是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具体形象思维。这就大大地限制了儿童掌握人类知识经验的可能性和它的广度及深度。 儿童进入学校从事正式学习以后,他的首要任务就是掌握读、写、算这些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以便为进一步掌握人类的知识打下最初的基础。在掌握读、写、算这些最基本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同时发展了儿童的书面言语能力,发展了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了儿童各种心理过程的有意性和自觉性。 从小学时期起,言语,特别是书面言语成为儿童学习的专门对象。儿童在识字、阅读、作文、数学等学科中,掌握书面言语,扩大知识范围,这就为儿童进一步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在掌握书面言语、扩大知识范围的过程中,也就发展着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这时,儿童不但要去思考,解决各种问题(如算术应用题),而且要去记住那些应该记住的东西,要注意如何去识记和熟记,以便记得更好些。这就促使儿童掌握概念和进行判断、推理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起来,同时也就发展了各种心理过程的有意性和自觉性,如有意知觉(观察)、有意注意、有意识记、有意想象等等。 当然,学龄初期儿童书面言语的发展和抽象思维的发展还是初步的,但却是一个真正的开端,它为以后少年和青年时期掌握有一定体系的科学知识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学龄初期儿童的第三个特点:儿童有意识地参加集体生活。 学前儿童也初步参加集体生活,不过他们还不能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与集体的关系,意识到集体生活的目的和要求,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任务。 儿童从进人小学时期起,就使他有可能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小学生”这个称号已和“孩子”这个称号不同了,这就意味着他已开始成为参加社会集体生活的成员,他从事的系统学习是为了准备参加祖国的建设。从此,他在家庭和学校里的地位,他和周围人的关系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就突出地表现在儿童的新的义务和权利上。 儿童进入学校后,就按一定时间睡眠、起床、学习、完成作业。在上课时必须端正而安静地坐着,用心听讲,不能随便走动,也不能随便玩。要守纪律,要及时完成作业。要很好地掌握知识技能,获得优良成绩。他和周围人的关系开始以他对这些新的义务完成的情况如何来转移。如果他既能遵守纪律,又能得到好的成绩,他就会得到周围的人的肯定的评价,否则他就会得到消极的评价。 儿童在担负新的义务的同时,开始享有新的权利,儿童入校学习以后,就要求成人,特别是家长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他的学习,例如,给他以固定的学习地点,保证他的学习时间,要为他准备课业用品等等。 当然,学龄初期儿童关于集体生活的意识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刚入学的儿童,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义务,意识到自己是这个学习集体的成员。在教师的影响下,儿童逐步意识到自己和班集体的关系,逐步意识到班集体的荣誉也就是自己的荣誉,而自己的成绩又和全班的成绩息息相关。以后,通过少年先锋队集体,通过学校集体,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儿童和集体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儿童的集体生活的范围也越来越扩大了,儿童的集体意识也就越来越强了。 在和周围的人新的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在集体生活和集体意识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也就发展了儿童新的个性品质,发展了儿童的意志和性格,发展了真正的友谊和人际关系,发展了对党、对祖国的热爱,发展了对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责任感。 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相互关系的转变 学龄初期儿童的第二信号系统,在学前时期发展的基础上,在新的生活条件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学龄初期儿童的第二信号系统,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在与成人交际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儿童要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言语,完成口头的和书面的作业,从而逐步改变两种信号系统的关系。 如果说,学前儿童还是第一信号系统占主要地位的话,那么,学龄初期儿童由于言语的进一步发展,第二信号系统活动就日益发展起来。学前儿童和初入学的儿童在进行计算时,往往要更多地依靠直接刺激物(实物、图画),但在教学的要求下,计算就逐步成为独立的、不需要过多地依靠直接刺激物的思维过程。在其他学习活动上,如学习识字、阅读、常识等等,也有同样的情况。 由于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日益发展,儿童就形成更多的而且更抽象的、概括性的联系(在小学课本中有大量的概念和概念的联系),这样,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就有了可能,同时,也就加强了儿童各种心理过程的有意性和行为的自觉性。抽象思维的发展,行为自觉性的发展,又为儿童进一步学习间接的、系统的知识和掌握道德行为准则准备条件。 当然,在整个学龄初期内,儿童第二信号系统初步占有主要地位,还不能作过高的估计。事实上,这一时期内,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掌握道德行为准则的能力还是很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道德行为培养上,特别是重视直觉性原则(直观教具、口头讲述的直观性、行为榜样等等),仍然是必要的。 学习和游戏的区别 1. 游戏的目的包含在游戏活动的本身中。在游戏中,成人并不向儿童提出在游戏活动以外某种外加的、遥远的目的。学习就不是这样,在学习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求儿童明确认识学习的目的,要求儿童善于使自己的全部活动服从于这一目的,并在以后适当的时间里,对这一目的实现的情况进行检查。 2. 游戏和学习虽然都是有指导性的活动,但在学习中,这种指导具有更大的组织性,也就是说,对儿童提出更高的和更复杂的要求。例如,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要更有计划地组织儿童的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过程,要更好地组织教师和儿童的口头的和书面的言语活动,而游戏就不完全如此。 3.学习和游戏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学习带有严格的强制性。一般说来,儿童对于游戏,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兴趣去参加或不参加,而学习就不能这样,学习是社会对儿童提出的要求,是儿童必须做到的,是不允许完全按意愿或兴趣行事的,是一种具有严格要求的社会的义务。 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地利用游戏,但决不等于说学习等于游戏。 学前时期和学龄时期的学习 以前说过,学前儿童也在学习,但这种学习经常还不是一种独立的活动,而是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中进行的,学前儿童不可能以学习为主导活动,而只能以游戏为主导活动。学龄儿童就不一样了。从学龄初期开始,在教师指导下,把系统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学习活动当作一种独立的活动,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也包含游戏部分,但主要是为了学习,而且和学前儿童的游戏相比较,目的要求也不一样。 当然,学前儿童,特别是学前晚期儿童也有作业,这种作业是和学龄初期儿童的学习相接近的。但是,第一,对于学前儿童说来,作业并不是他的主导活动;第二,成人也不把学前儿童的作业当作一种社会义务来提出严格的要求。学龄儿童就不一样了,从学龄初期开始,学习变成儿童的主导活动,变成社会义务,因此儿童只能在学习之余来游戏,而不能用游戏的态度来对待学习。 学龄初期和少年期、青年期的学习 就普通教育的范围说来,中小学时期的主导活动都是学习,小学时期的学习和中学时期(相当于少年和青年期)的学习固然是有联系的,但同时又是有区别的。 小学时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读、写、算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参加学校集体所必需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例如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中学时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一定体系的科学知识,逐步培养系统的道德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等。这种质的区别是由客观事实和规律决定的,人们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图来随意废除这些事实和规律。从一方面说来,识字、阅读、书写,计算等等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必须占有主要的地位,因为只有儿童掌握了这些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才能为他进人中学以后从事有系统的基本科学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另一个方面说来,小学时期和中学时期的身心发展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就思维发展来说,学前晚期和小学时期只是抽象逻辑思维的开始发展时期,中学时期却是抽象逻辑思维相当发展的时期。因此,不积极发展小学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是不对的。但是不顾小学儿童思维的特点,过分强调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甚至辩证思维的训练,也是不适当的。 由上述可见:从学龄初期开始,学习就变成一种狭义的学习,它和游戏、劳动是有区别的。同时,学龄初期的学习既和学前时期学习不同,也和少年期、青年期的学习不同。看不见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不对的,但抹杀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不对的。 学龄初期儿童入学学习的准备 从学龄初期开始,学习有可能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但这并不等于说,儿童从进入学校那一天起,学习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他的基本活动,因为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总是有一定的距离的。从学前时期以游戏为主导活动转变到学龄初期以学习为主导活动,这中间有一个过渡的过程,有一个从旧质向新质转变的过程。而这个过渡或转化是否顺利实现,直接决定于儿童入学学习的准备情况。 在做好儿童人学学习的准备工作上,幼儿园教师要负起很大的责任。但这不单是幼儿园教师的任务,而且是小学教师,特别是低年级教师和家长的责任。 儿童入学学习的准备,除生理的准备(如行走动作和手的动作能力等)外,还有心理准备,心理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学习态度的准备 入学学习的准备,首先表现在儿童能热爱学习,对学习有严肃认真的负责态度上。例如,按时到校,上课时用心听讲,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工作,按时完成作业,把游戏和学习区别开来等等。 许多观察材料证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到达入学年龄的儿童,一般都有认真学习的要求和愿望。他们向往着成为一个小学生。升学的时候,他怀着好奇而又自豪的心情,早早起来,背着书包,来到学校。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注意听讲,力求更好地完成教师的要求,如果偶尔因病不能来校,他们会感到非常难过。 但是,这种情况并不能说明所有的儿童在学习态度方面都已有了很好的准备。事实上,初入学的儿童对学习的态度是各种各样的,而且正确的学习态度是长期不断地培养起来的。 有的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常常不是为了学习,而是学校的外在现象的吸引。例如,学校的校舍、桌椅、墙上的图画、很多同学在一起等等。有些儿童不能或不愿按教师的指示进行学习,不按时完成作业,或粗枝大叶地去完成。也有些儿童还保留着学前儿童的特点,把学习和游戏混在一起,对学习抱着游戏的态度,喜欢学就学,不喜欢学就不学,甚至在上课时乱玩,在作业本上乱画。所有这些,都说明这些儿童还没有形成对待学习应有的正确态度。 对于在学习态度上还没有适当准备的儿童,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办法有系统地进行必要的教育工作。例如,用具体的范例来鼓励儿童、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参加班上的共同活动,培养他们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工作的愿望,并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他们对待学习的负责态度,教会他们把学习和游戏区别开来,在学习的时候专心学习。 有些初入学的儿童之所以不去执行教师的要求,一般说来,不是他故意不做或存心捣乱,而是他们不善于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这时教师不应急躁、埋怨,而应耐心地考虑如何教会儿童去进行学习。 在整个学龄时期内,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绝不是在儿童入学时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在教育影响下,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学习态度的水平和品质也在不断提高和发展。 (二)学习习惯的准备 在学习活动上,儿童单有学习的愿望是不够的,而且还要有正确而又熟练的学习习惯。 初入学的儿童,还不能完全掌握有关学习的习惯。例如,听到铃声就按时走进教室,教师来到教室时,起立向老师问好,坐的姿势要端正;要带齐学习用品,并把它放在一定的地方;要发言先举手,动作要轻一些,不要弄出响声;上课用心听讲,遵守秩序,不乱动,不乱说话等等。这就有待于教师在这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有经验的一年级教师都知道,开学后的常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常规训练的任务主要是要使儿童掌握最基本的学习习惯。 在常规训练上,第一次讲话或第一次上课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师生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留下愉快的情绪,学会了初步的学习的习惯,这就为以后的巩固和进一步的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础。否则第一次就留下了一些消极的印象(班上乱叫乱动的景象),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以后再来纠正就困难了。 学习习惯的培养,不能完全采取讲解的办法,而要采取讲解和实际相结合的办法。例如,要培养儿童坐的姿势端正,要发言先举手的习惯,教师不但要作口头的指示,而且要结合学习活动使儿童实地练习,等儿童都已做了,再进一步要求做得更精确了,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坚持下去。 一般说来,初入学的儿童都愿意学会这些学习习惯,并且能够学会,但有时学会了以后;不能坚持,以致常常发生违反规则的行为。教师必须学会正确对待这些违反规则的行为,而不能急躁。儿童发生违反规则的行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或不善于完成教师的指示。例如,不小心将桌子弄响了;走动时碰着别人;因一时兴奋而忘了行为规则,如在抄写或图画时忽然大声叫起来;模仿其他儿童的行为,如看见别的孩子说话,自己也说起话来;由于疲倦,坐的姿势不好;等等。这时教师应当考虑具体的情况,找出真正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而不能一味责备儿童:“你们多不听话啊!”“你不愿意听我的话呀!”这样反而会给师生关系带来不良的影响。 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上,教师应当具有预见性,应当力争主动,绝不能放任自流,等发生了问题以后再来处理和补救。有的教师认为等儿童吵闹得连自己也感到不满时就能及时抓住机会,建立秩序,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三)学习方法的准备 儿童入学以后,为了能够顺利地进行学习,除了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准备以外,还有学习方法方面的准备。国际心理学界近二十年提出的学习策略,主要还是指学习方法。 有一些儿童,对学习表现出良好的态度,也很能遵守行为规则,但是不善于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学习,以致影响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计算时,还保留着用手指计算的方法,还习惯于运用逐一计算的方法,而不会用口算或心算的方法,不会用成组计算的方法。在学习语文时,还常用顺序背诵的方法,而不善于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在教师提问或考查的时候,不是开动脑筋去思考,而是乱猜,重复别人的答案,甚至抄袭等等。 这是因为,这些儿童还保留着学前儿童的特点:各种心理过程的有意性很差,不能把学习当作独立的活动从日常活动中区分出来,还没有学会进行智力活动的各种技巧,不知道动脑筋。 对于这样一些在学习方法上还缺乏适当准备的儿童,教师要在这一方面加强指导。 (1)对儿童的学习,不仅仅注意学习的结果,例如答案是否正确,还要注意学习方法、学习过程是否正确。 (2)各种不同的学习活动,方法是不一样的。例如,上课听讲的技能、书写的技能、做作业的技能、心算的方法、识字和阅读的方法、记忆的方法等等,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教会儿童从掌握最简单的方法开始,然后逐步掌握比较复杂的方法。 (3)教育儿童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观察证明:小学优等生经常能按一定时间准备功课,甚至玩得很高兴的时候,也能立刻停止自己的游戏而开始准备功课。在生活制度改变的时候,也能很快地适应新的情况。在完成作业时,能重视教师的指示,能确定作业的难易程度,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并且努力地去完成。所有这些成就都不是自然而然地实现的,而是教师进行有系统的工作的结果,同时也是儿童积极努力的结果。 做好儿童的入学准备工作,不只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家长积极协助教师做好儿童入学准备工作,就能更快更好地促使儿童从学前时期的发展水平向学龄初期的发展水平转化。 儿童入学时家长的准备工作 家长在儿童入学准备工作上,应当做的工作也是很多的。以下几点是比较主要的。 1.在学习态度方面 (1)培养儿童对学校的热爱和对教师的尊敬,鼓励儿童对入学学习产生向往的心情,不要用学校或教师来恫吓儿童。例如,有的父母常常恐吓孩子:“再闹!把你送到学校里去,让老师管你。”这是不对的。也不应该在儿童面前随便议论教师,因为这样会损害教师的威信。 (2)培养儿童认真学习的态度,经常鼓励儿童认真做功课。为儿童布置固定的做功课的地方。要求儿童做功课时要细心,不潦草。及时对儿童是否完成作业以及完成的质量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指导。 (3)锻炼儿童的注意和意志,教育儿童在上课时集中注意听讲,用心完成作业,能克制自己的行动。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能努力克服困难,坚持完成学习任务。为了培养儿童的注意和意志,使儿童在家庭中担负一定的家务劳动,是很有意义的。 (4)用正确的态度鼓励儿童学习,用儿童能理解的正当理由来鼓励儿童学习(如学习好了才能建设祖国),而不应用责骂的办法(如儿童得了坏分数就横加责骂)或用物质奖励的办法(如用物质引诱来鼓励儿童获得好的分数)。 2.在学习习惯方面 (1)养成儿童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帮助儿童养成按时起床、按时上学、放学后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等良好的习惯,注意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2)教育儿童爱护书籍和学习用品。给儿童准备必要的学习用品,指导儿童爱护书籍和文具。不弄脏弄破书籍和本子,书籍和文具用完后及时收拾并放在一定的地方。 (3)培养儿童守纪律爱整洁的习惯。配合学校的要求,督促儿童在家庭中也坚持执行守纪律爱整洁的行为。绝不允许儿童在学校里是一种行为表现,在家庭里是另一种相反的行为表现。 3.在学习方法方面 经常督促和帮助儿童。一方面,不要放任自流,要及时加以督促,另一方面,也不要包办代理。例如,当儿童做功课遇到困难时,家长不应代做或代为回答;应启发儿童,鼓励儿童积极思考、克服困难。 在儿童入学学习准备上,教师和家长应密切合作,统一影响。教师应及时访问家长,了解情况,家长也要主动联系教师,反映情况。在这里,教师应起着主导作用。 学龄初期儿童的游戏 一,学龄初期儿童的游戏特点 儿童进入小学以后,游戏不再是儿童的主导活动。他不能过多地从事游戏活动,只有在学习的余暇才能游戏。这是学龄初期儿童游戏的第一个特点。其次,学龄初期儿童游戏的作用,也和学前时期不同。学前儿童游戏本身就包含着自己独立的教育目的和意义,而学龄初期的游戏,主要是为教育和教学目的服务的。例如,利用游戏可以加强学习动机,帮助掌握教材,提高复习的兴趣,克服学习上的某些困难等等。再次,随着儿童身心的发展,游戏的形式和内容也和学前时期不完全相同。例如,游戏的目的性、组织性更加提高了,集体分组竞赛的因素更多了,对智力活动更感兴趣了,游戏的内容越来越多地反映复杂的社会事件等等。因此,在小学里,不是儿童要不要游戏的问题,而是如何适当地运用游戏活动来对儿童进行教育教学的问题。 二,学龄初期儿童游戏的发展 1.创造性游戏 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也还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创造性的游戏,但无论是在形式或内容上都与学前儿童不同。第一,学前儿童对游戏本身较感兴趣,学龄儿童对游戏的结果较感兴趣。第二,学龄初期儿童的游戏有更大的组织性和目的性,因而能更好地按规则进行游戏。第三,游戏的题材比学前时期更加广泛和深入,很多题材来自于社会生活事件。有些游戏的主题虽和学前儿童相同,所反映的生活却更加复杂深刻。 2.教学游戏 在低年级利用游戏的形式来帮助教学的教学游戏,对于儿童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不能过多地运用这种游戏形式,运用过多了,反而会引起儿童的厌烦。至于中年级以上,偶尔利用一下教学游戏的形式是可以的,但不宜经常运用。作为教学游戏形式之一的智力游戏,也是学前初期儿童比较感兴趣的游戏,例如下象棋、下跳棋、猜谜语等等。 3.活动性游戏 学龄初期儿童仍非常喜欢活动性游戏,例如跑、跳、爬高、跳绳等等。但也具有新的特点:第一,集体性更加发展;第二,采用更多的竞赛形式,儿童常常分成小组进行比赛;第三,中年级以上的儿童对球类运动更感兴趣,如足球、乒乓球等等。 游戏在学龄初期儿童的学习上,个性品质的形成上都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把指导儿童游戏作为自己的教学内容之一。第一,教师要善于组织和利用游戏来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有些学校的少年先锋队利用“在祖国各地”的假想旅游的游戏方式,来介绍祖国各主要城市的形势、物产、人民的新生活等等,收到了很大的教育效果。第二,要注意教育儿童按照规则游戏,不能让他们无组织无纪律地游戏,防止儿童在游戏中吵闹。第三,要注意不要使儿童受游戏中反面人物的感染,对反面人物要事前做出分析和解释。 儿童阅读的心理过程 从言语的角度,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大声的或无声的)过渡。在这个过渡中,不是机械地把原文说出来,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或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思想变成读者自己的思想。 要实现这一过程,有赖于很多条件。首先,文字必须是读者自己所理解的,为要做到这一点,识字达到一定的自动化(即熟练)的程度是必要的。其次,内容要符合读者的知识经验,否则虽然认识一些个别的字,也无法读下去。 儿童最初的阅读活动只能是朗读。因为,这时儿童的言语运动分析器的活动在阅读过程中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好像一个感性的支柱,通过它来保持言语视觉分析器和其他分析器的联系。这也就是说,通过读出词和句子的发声动作来再现看到的词(文字)和词的含义(内容)的联系。而这又是和儿童的内部言语不够发展这一事实紧密联系的。 儿童掌握阅读,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分析阶段。这时儿童由于识字不够熟练,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常常是一个字、一个字或一个词、一个词地读,而不是整句地读,停顿很多。 第二阶段主要是综合阶段。这时儿童由于有第一阶段的经验,常常忙于读出整个的词或句子,但同时往往会对组成词的字或组成句子的词缺少精确地分析和了解,以致对词或句的感知和发音不能对词或句子的理解完全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因而常发生念错或理解不清楚甚至错误的情况。 第三阶段主要是分析综合阶段。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阅读时分析和综合两个方面逐渐均衡起来,读出的音和词句的理解逐渐统一起来,从而达到由看到的词向说出的词迅速而准确的过渡。这个阶段就是流畅地朗读的阶段。 朗读和默读 朗读和默读是两种既相互联系而又各有特点的阅读活动。 从阅读的能力发展过程来说,朗读为默读准备了条件,默读是阅读的高级阶段。同时,反过来,朗读又可以用来作为检查默读的手段。这就是它们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朗读和默读又是各有自己的特点的。 第一,朗读的特点在于言语视觉分析器的活动和言语运动分析器的活动相互配合,默读则略去了明显的言语分析器的活动,读者看读物的时候,就同时理解了读物的内容,从而省去了发音器官的活动。因此,默读的速度大大超过朗读的速度。这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采用默读的原因。 第二,当然,这并不是说,朗读是没有用处的,也不是说,朗读是一种坏的阅读方法。事实上,朗读和默读的内容各不相同,因而它们的功用也不同。朗读或者是为了发展自己的阅读能力,以便进行自我检查,或者是为了读给别人听,例如朗读一首诗歌,因而要求读得精确而富有表情。默读主要是为了自己掌握读物的内容,因而默读更重于理解。人们在默读的时候,常常不像朗读那样一字一句地读,而是力求抓住主要的词和句子,力求跳跃前进,这又是默读比朗读速度快的原因。 儿童写作能力的发展 写作能力的形成是和一系列因素相联系的。首先,它是以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基础的,特别是独白言语能力在写作能力的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它又是以掌握一定程度的阅读能力为基础的。一个人只有掌握了阅读能力以后,才能把注意力转到领会读物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方法,从而学习着如何取材、布局、选择词汇,如何使写作重点突出,如何使写作合乎语法、修辞的要求而更富于表达力等等。再次,写作更和内部言语的发展,特别是言语意识(即对言语本身进行分析综合活动)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在写作之前必须预先考虑作品的组织结构,在写作的过程中,必须时时考虑如何用字遣词,而这一切都要求内部言语的积极参加,都要求有一定程度的言语意识的发展。 初入学儿童还不会有意识地进行写作,还不善于有意识地组织自己的言语活动,更不能根据读者对象的特点来考虑自己写作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在语文课中,教师必须耐心地引导儿童自觉地以言语作为自己的学习对象,学会善于使用和组织词、句子来表达思想,力求使自己的言语能为听者或读者所了解。所有这些工作,是从口头言语、从阅读向写作过渡的必经的准备阶段。 小学儿童写作能力的发展,大体上经过如下的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主要是口述的阶段,如口头造句、看图讲述等等。口头叙述是书面叙述的基础,必须加以重视。 (2)过渡阶段。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过渡:一个是从口述向笔述过度,即把口述的内容写成书面的东西;一个是从阅读向写作过渡,如模仿作文(读了一篇《我们的老师》的文章,也模仿着写一篇)、改写或缩写(读了一篇诗歌把它改写成散文)。 (3)独立写作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在于:要求儿童独立地考虑、计划写作的进行,如主题、选材、布局、选词等等。 在刚刚独立写作的时候,常常是受外部事物的逻辑支配的,如叙述一件事或一个活动时,总是“后来……后来……后来……”。随着儿童言语意识的发展,写作就更多地受作者内部逻辑即写作本身的逻辑所支配了。 学龄初期儿童内部言语的发展 内部言语是和逻辑思维、独立思考、自觉行动有更多联系的一种高级的语言形态。它的重要特点是:先想后说或先想后做,对有关自己所要说的、所要做的思想活动本身进行分析综合,用批判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活动。换句话说,内部言语的主要特点在于以自己的思想活动作为思考对象。例如,儿童在回答教师的问题时,必须先考虑怎样回答;在作文或做书面作业的时候,必须先考虑怎样写或怎样做;在演算习题的时候,必须先考虑运算的层次、方式方法等等。 学前晚期儿童,已初步表现出内部言语的萌芽,但很不发展。初入学的儿童还和学前儿童差不多。学龄初期儿童的内部言语是在学前时期言语发展的基础上、在学校教学的条件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儿童进入学校开始了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新的生活。这时,无论是在上课时回答问题、复述课文,或者在课外完成书面作业,都需要仔细想一想,然后再说或再做,这就促使儿童的内部言语迅速地发展起来。 学前儿童还不善于把言语和行动分开,还不会在行动之前通过内部言语来想一想。这个特点,在初入学的儿童身上,也表现得很明显。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初入学儿童的困难之一,就是不善于把教师的言语指示当作动作的指针,不善于在教师指示之后,先想一想再说或再做,例如在上体操课的时候或抄写的时候常常这样。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很多学习活动和作业都需要预先听教师的指示,都需要自己先想一想,才能说或做,这就把儿童的言语和儿童的行动逐渐分离开来,使儿童的言语对儿童的行动逐步起着自觉的调节作用。 内部言语也和书面言语一样,是在口头言语,即在出声言语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学前儿童主要是以出声言语作为自己的思维的物质外衣的。儿童在入学以后,出声思维仍然是可以常常见到的,出声思维便于对思维本身进行检查,同时,它又是过渡到无声思维的重要环节。无声思维是以内部言语作为思维的物质外衣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发展儿童的内部言语能力,亦即发展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师提出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后,不要性急地要求儿童仓促回答,而应该使儿童有想一想的机会,并且有意识地指导儿童如何去想(当然,有些非常简单的问题是不要多想的)。在要求儿童解决一些困难的问题或完成一些困难的作业的时候,应该先用一些例题(例如算术)让儿童先进行出声的思维(回答教师的提问或同学间互相商量),然后再转入无声的思维。 内部言语的发展也是和书面言语的发展密切联系的,书面言语永远需要事先加以思考,如要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样说法等等。因此,一方面,书面言语可以促进内部言语更快地发展起来;另一方面,由于内部言语的发展,又可以反过来使书面言语越来越完善。 内部言语的发展又是和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特别是思维水平密切联系的。一方面,内部言语的形成和发展是儿童智力活动,即抽象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发展的重要前提;而另一方面,儿童智力活动的形成和发展又给内部言语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内部言语不断向前发展。众所周知,学习越复杂,思维越复杂,就越需要复杂的内部言语活动。 由此可见,内部言语的发展,是以儿童的口头言语的发展、书面言语的发展和智力活动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它又反过来促进儿童的口头言语、书面言语、智力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学龄初期儿童内部言语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出声思维阶段。 初入学儿童还不善于考虑问题,这时,主要是通过出声的思考和回答教师的问题来培养内部言语能力。 第二阶段:过渡阶段。 最初,在比较容易而简单的问题中,培养儿童在出声思维的同时,学会短时间的无声思维,这时教师常常提醒儿童:“想一想。”以后,就以通过向儿童提出比较困难而复杂的问题,要求儿童进行比较长时间的思考,与此同时,内部言语也就具有了更加复杂的性质。 第三阶段:无声思维阶段。 在教师的教学影响下,随着儿童学习内容的复杂化,随着抽象思维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要求日益提高,内部言语从一个年级到另一个年级就日益复杂起来,它在儿童的有意识的生活中也就占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内部言语的发展不是在小学时期就全部完善了的,在人的以后的各个时期,以至终身,都在不断地发展着和完善着。 听觉的发展 人的听觉感受性随着人的年龄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虽然各个人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但年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 很多研究一致指出:儿童时期的听觉感受性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的。 根据研究材料,儿童辨别音调高低的能力,从6~19岁之间有显著的提高。如以6岁儿童辨别音调的能力为单位(单位为1),则7岁为1.4,8岁时为1.6,9岁时为2.6,10岁时为3.7,19岁时为5.2。 实验研究表明:人们常常不能用听觉分辨节拍器音响的微小差别,但在实验室中,由于专门练习的结果,人就能够客观地分辨出每分钟118响到120响的振动数。 有人广泛地研究了儿童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声音听觉、言语听觉)的感受性,指出:学龄初期儿童比学前儿童的听觉感受性有一定的增长,特别是言语听觉增长得比较快。这是因为在学校学习的条件下,要求儿童掌握读和写,对言语提出很高的要求,因而言语听觉就很快地发展起来。儿童在学习阅读过程中,必须学会正确地听教师发出的语音,同时,自己也要学会正确地发出语音,因而语音听觉就很快地发展起来。 儿童的声音听觉和言语听觉是有区别的。这是因为作为声音刺激物的词具有更大的复杂性。为了感知词,不仅需要良好的声音听觉,而且需要能在第二信号系统的水平上对这种语音进行复杂的分析和综合。例如,汉语中四声的区别是极为细微的,这种声调的微小的不同常常会导致意义上的很大的差异(外国人学习汉语时辨别四声是主要的困难之一)。这种细微的辨别能力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逐渐锻炼出来的。同时,声音听觉和言语听觉又是互相促进的。在言语听觉的发展过程中,有赖于声音听觉的发展;而言语听觉的发展,反过来也能促进声音听觉的发展。 在教学中积极发展儿童的感觉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积极地发展儿童的各种感觉。为了做到这一点,着重指出以下几点是必要的。 第一,各种感觉的感受性都是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特别是在专门训练的条件下,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以至可以达到高度的精确和灵活的程度。例如,在通常的情况下,要求受试者目测一条长线改变时的差别,如果这种差别低于0.01,受试者常常不能觉察出来,这就是说,这种差别只有在不低于0.01时才能觉察出来。但在对受试者进行了专门训练以后,他们甚至能通过目测辨别出0.003的差别来。不仅在视觉方面如此,在其他各种感觉领域内,也都有同样的情形。 第二,各种感觉主要是在各种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在发展儿童的感觉上,为儿童创设一定的外部条件(如必要的设备、卫生条件、防止疲劳等)是必要的,但单靠这些条件,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儿童感觉的全面发展主要是同各种各样的活动相联系的。例如,在绘画、书写和制作的活动中,视觉和运动觉就能很好地发展起来,在音乐的学习活动中,可以培养复杂而完善的音乐听觉,在听讲、朗读、复述等言语活动中,就能更好地发展言语听觉等等。 第三,特别重要的是,在发展儿童感觉的各种活动中,只有这种活动的内容对儿童具有重要的意义,才能对儿童感觉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不言而喻,在儿童的各种活动中,就有各种各样的刺激物作用于儿童的感觉器官,这是培养儿童感觉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单单具有这个条件还不够,必须把这个条件组织成为对于儿童生活上有一定意义的条件;才能起着真正的培养感觉的作用。只有当儿童的活动对儿童具有重要意义,即儿童活动的成败完全依赖于能否对物体的属性有良好的辨别,才能有效地导致感受性的发展。在这些情况下,甚至像视觉敏度这样一种比较简单的机能,也能显著地发展起来。 小学儿童知觉有意性、目的性的发展 一年级儿童的知觉还具有学前儿童的特点,在知觉过程中,无意性、情绪性仍然表现得很明显。很多观察证明:小学一年级儿童观察图画或标本、实物的时候,常常容易离开观察的目的,而把注意力放到次要的、与观察要求不相干的方面去。在教学的影响下,儿童知觉的有意性、目的性就逐渐发展起来,知觉过程逐渐成为儿童所能自觉支配的过程。 众所周知,在课堂教学中,儿童不能只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他必须学会摆脱一切不相干的事物的引诱,而使自己的知觉服从于一定的目的。否则他将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这也就是知觉的有意性、目的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小学儿童知觉的有意性、目的性的发展,首先表现在知觉的选选择性上。 一切知觉都具有选择性,这就是说,没有“一般的”知觉,任何知觉都符合于一定的目的任务。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儿童必须知道应当看什么,应当听什么,而不是随便地看,随便地听。但是,初入学的儿童还不善于支配自己的知觉活动来更好地完成某种学习任务。因此,他们知觉的选择性还很低级,知觉过程常常受不相干的情绪或兴趣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发展,随着儿童心理的有意性的发展,儿童知觉的选择性逐步提高起来。儿童日益能够迅速地、熟练地从知觉对象中分出基本的需要感知的东西来。 小学儿童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的发展,同时表现在知觉的持续性上。 一年级儿童由于注意不稳定,常常不能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去知觉和观察某一事物。例如,如果让一年级儿童在地图上找出一个地名,一般说来,这常常是一个很困难的任务。低年级儿童,在知觉一个不大复杂而又跟自己的经验和兴趣相符合的事物的时候,是可能持续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的。但是,如果这个任务比较复杂、比较困难,那么,他们就常常不能坚持地完成知觉和观察的任务。在小学时期内,在教学的影响下,随着儿童知识经验和智力的发展,他们不但可以去知觉比较复杂的事物,而且能长时间地、有效地进行知觉和观察。 小学儿童知觉分析与综合统一水平的发展 在知觉中,分析与综合统一的水平不同,标志着知觉完善和发展的水平不同。 人们知觉一个新的事物,首先只能对这个事物有笼统的、不精确的、初步的综合印象,以后,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就深入一步,对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比较精确的分析,然后,在这个比较精确的分析基础上,才能再进一步理解这一事物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这是一个新的综合。这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性发展的一般过程。 恩格斯在谈到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关系时指出:“我们首先看到一个整体的图画,在其中个别部分还多少是隐蔽着的……然而,无论这种见解怎样正确地抓住了现象的整个图画的一般性质,可是要解释整个图画所构成的个别部分,则它实在是不够的;但若我们不知道这些个别部分,那么整个图画对我们也是不清楚的。”当然,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分析与综合统一的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着。 在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分析与综合统一的水平很低的现象。 首先,在初入学儿童的知觉中,常常表现出笼统的、不精确的分析综合的特点。一年级儿童,甚至部分二年级儿童,在知觉事物时,往往只限于对事物的外表的认知和叫出名称,而不能深入地全面地对事物进行分析概括。例如,要求儿童画一幅关于彩色水罐的写生画,他们大多稍微看一看,就动手去画,尽管主试者有意引导他们去作较详细的分析,但效果不大,以至画出来的水罐形形色色,很不准确。在课堂教学中,低年级儿童知觉的不精确性,是很明显的,例如,他们很容易把相似的数字(6和9、5和2)、字母(b和d、p和q)、文字(已和己)混淆起来。 其次,在初入学儿童的知觉中,也常常表现出不能看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或特征,以及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在上述研究中,同样指出了这些特点。例如,在一些描绘蝴蝶的实验中,发现:一、二年级儿童只能抓住个别细节,不能分出主要特征和次要特征,不能再作进一步的分析。而三、四年级儿童的分析就比较精确而深入得多了(如比较蝴蝶翅膀的大小、斑点、花纹等等)。又如,在一次观察插在软木上的甲虫的实验中,一、二年级儿童往往注意一些次要的特征,只列举一些个别特点,不能说明这些特点的意义。而三、四年级儿童,就能够有效地分析甲虫的结构,注意到它的颜色、形状等等,而且能够做出比较富有内容的说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儿童知觉和观察事物的时候,经常要求他们精确地分析和综合,要求他们找出主要的东西,看到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例如,学习读、写,要从句中分出字词,要把字词联系起来。学习算术,要分析习题中的各种条件,并把这些条件综合起来。观察直观教具,要看到事物的各部分(如耳的构造),又要把各部分联系起来(例如耳的机能)。教师要求儿童分析事物,不是要求儿童把事物分成孤立的部分,而是要求儿童能够理解到这些部分是组成整体的部分,同时各部分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就在这样的要求之下,儿童逐渐学会精确地分析事物,学会分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和次要特征,学会概括各个部分间的关系。这样一来,儿童知觉中分析的精确性和综合的概括性就不断地发展起来。这就为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准备了直接的前提。 在小学儿童知觉发展的问题上,应当和资产阶级心理学家唯心主义的观点划清界限。资产阶级心理学家从唯心主义的观点出发,把儿童知觉发展的过程看成命定的、“内部成熟”的过程。例如,法国的心理学家比纳认为:儿童知觉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3~7岁是列举阶段,儿童只能列举事物的一些个别特性;7~12岁是描述阶级;从12岁起才是解释阶段。德国的心理学家施太伦则分为四个阶段:7岁是物体阶段,儿童只能在图画上看见物体;8~9岁是行动阶段,只能在图画上看见人和行动;以后是关系阶段,儿童开始看到物体间的关系,如物体和人的空间位置;最后是性质阶段,儿童才能解释物体的性质。 我们认为:儿童知觉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存在的,然而它并非命定的、不变的,它是和教育影响密切相依存的。同时,它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的,在知觉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儿童不完全一样,同一儿童在知觉不同事物的时候,水平也不完全相同。而这种不同,主要和儿童的经验有关。 在上述关于儿童在绘画过程中知觉彩色水罐的实验中,曾强调指出:如果对儿童进行有系统的教育工作,一年级儿童,甚至学前晚期儿童,也能在绘画过程中对彩色水罐进行比较精确的分析。相反,如果不对儿童进行教育工作,或教育工作组织得不好,甚至四年级儿童在这方面的知觉水平,也可能处在很低的状态。 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儿童的有目的、有系统的观察力的发展,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同时,它又是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 第一,发展儿童观察力的首要条件是在进行观察之前向儿童提出并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具体方法。 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时,首先必须给儿童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组织儿童的注意,使它指向于必须知觉的方面。 其次,教师也要有计划地培养儿童善于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而不是处处依赖教师的指示。一般说来,小学儿童还不善于自觉地随时地给自己提出观察周围有关事物的任务。儿童常常东张西望,而不会有目的地去观看,常常随随便便地听,而不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听。但是,这种情况是可以改变的,在教师有意识地培养下,儿童是可以学会有意识地、细心地观察和他的学习内容有关的事物的。 再次,教师不但要向儿童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而且要指导儿童进行观察的具体方法,即有计划、有次序地去观察。对于低年级儿童说来,单有观察的目的任务还不够,还必须把观察活动分成一定的步骤来进行。例如,先要看一个事物的大概的整体,然后再去看它有哪些个别的部分,以后又怎样把这些个别的部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等等。当然,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就可以帮助他们事先确定观察的计划。这样,儿童就可以逐步学会合理地组织自己的知觉和观察的能力。 第二,培养儿童知觉和观察技能是发展儿童观察力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时,首先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并把目的任务加以具体化,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单依靠这一点是不够的。要想使儿童的知觉和观察富有成效,还必须培养儿童善于观察的技能,首先是看和听的技能。 在小学低年级儿童面前展现一幅图画,他们常常会被整个图画吸引着,忽而看看这里,忽而看看那里,这样,当然就不能很好地进行知觉和观察。教师必须培养儿童善于支配自己的视觉,有目的地去看那些应当看的东西。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进行有系统的教育工作。 儿童在进行知觉和观察时的另一个缺点是:不能把主要的东西和次要的东西区别开来,有时只是抓住次要的东西,而把主要的东西丢掉了;为了培养儿童在知觉和观察时能抓住主要的东西,首先要求教师组织儿童知觉和观察的对象和过程。例如,在挂图上把主要部分加以扩大,或运用比较图,使需要观察的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对于比较复杂的、有连续性的事物或活动,要引导儿童有步骤地观察,并能时时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中高年级的儿童,就可以逐步培养他们自觉地掌握知觉和观察的技能,而不要处处依赖教师的指示和帮助。 第三,在知觉和观察时,要尽可能有较多的感觉器官参加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使儿童尽可能有较多的感觉器官参加活动是保证儿童更好地掌握教材的条件之一。儿童在学习某一教材时,如果单单听讲,就不如既听讲,又观察物体,又动手操作,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因为这样可以提高皮质的分析综合活动,从各方面来加强儿童所形成的暂时联系。例如,教师在讲“蔬菜”时,只是口头讲,效果不大,如果能在讲的时候,让儿童看到各种蔬菜的样子,又能尝到它们的味道,那么,他们的印象就会深刻得多。又如,在让儿童感知画片上的物体时(共十张画片,每张画片上画着一个物体),一组只用听觉来感知,一组只用视觉来感知,另一组用视觉和听觉来感知,同时还让儿童高声地说出这些物体。结果只用听觉的一组能正确重现60%,只用视觉的一组能正确重现70%,而听觉、视觉和言语动觉同时并用的一组则正确重现86.3%。 第四,在知觉和观察时,要尽可能有儿童的言语参加活动。 在儿童知觉和观察时,有言语参加活动,可以提高知觉和观察的质量。因为人的知觉形象,通常总是用词来表示的,是和词有联系的,而且有词参加知觉和观察过程,人就能更好地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概括。通过词,把所感知的事物归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它们。 第五,在教学中正确运用直观性原则。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直观性,可以保证儿童对于所学习的内容有完整、鲜明而精确的表象,使儿童所掌握的知识具有更坚实的感性基础。为要正确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应该特别注意如下几点。 (1)应使直观教材的形象和实际事物相符合。有些教学挂图上画的物体常常和实际事物不符合,这就会给儿童造成错误的表象。例如,把马、熊、狗都画得差不多一样大小,以致儿童以为熊比马大,这是不对的。一幅良好的教学挂图,既要能突出主要的方面,而不流于繁琐,又要能和已熟悉的物体作比较,使儿童更容易理解。 (2)应注意言语和直观的正确结合。在教学中使用直观教具,必须注意使言语和直观正确地结合起来。言语和直观相结合可以按时间配合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先直观后讲解;二是直观和讲解同时;三是先讲解后直观。三种不同方式应当如何正确运用,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说来,三种方式在引起儿童的心理活动方面是起着不周的作用的,讲解前运用直观教具偏重于激起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提供感性经验作为抽象概括的基础。与讲解同时运用直观教具,偏重于以感性经验支持抽象思维的进行和继续保持儿童的注意。讲解后展示直观教具,可以帮助儿童把已学过的教材进一步加以具体化,以加深儿童的理解。 (3)直观教材,的运用要适当。直观教材的运用应掌握一定的限度,不可太滥。例如,儿童已很熟悉的事物,就不必再用直观教具,每次提示的直观教具不宜太多,应从教学的需要来加以选用。演示直观教具的时候,特别像实物、图片或影片,速度应该适当。 第六,结合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实习作业。 在教学中,结合所知觉和观察的事物进行实习作业是可以加强学习效果的。例如,不只看标本,而且采集标本;不只看教师的演示实验,而且亲自做实验;不只看电路图,而且实地去装置电线等等。 第七,注意对儿童观察活动的监督和检查。一方面,教师应关心儿童在观察过程中是否按照教学要求进行观察,在必要时,要求儿童做出口头的或书面的观察报告;另一方面,教师应培养儿童能够对自己的观察过程和结果进行自觉的监督和检查。 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 注意是对事物的定向活动,是对于某些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产生各种心理过程时必不可少的心理属性。没有对事物的注意,就不能有对事物的认识。平常我们说:某人没有注意,这只是说某人没有注意这一事物,而是把注意分散到或转移到另一事物上去了。一切学习和工作如果没有集中的注意,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僦不可能获得成效。注意一般可以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 学前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已有很好的发展,而有意注意还在逐步形成中。初入学的儿童也带有这个特点。但是由于儿童入学以后,在新的生活条件下,从事新的活动——学习活动,这些新的生活条件和新的活动,不断向儿童的注意提出新的要求,在这个新旧矛盾的过程中,小学儿童的注意就获得了本质上和学前儿童不同的新的发展。 小学儿童注意的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在教学影响下,儿童的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展,而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 初入学的儿童,有意注意还是不发展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例如,一年级儿童上学时常常会由于匆忙而忘记了带学习用品,这时父母应该多多帮助他,提醒他。又如,低年级儿童上课时,如果教材是比较没有兴趣的,而教师又不能运用一些有兴趣的教学方法,那么,保持注意就很困难。这就说明: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还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儿童提出努力学习的要求,要求儿童有意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到必要的对象上,有意注意就逐步发展起来。因此,在小学教学上,充分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并积极发展儿童的有意注意,是使教学获得成效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二,在教学影响下,儿童对抽象的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而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注意上,仍然起着重大的作用。 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抽象思维正在开始发展,而具体形象思维还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如乌申斯基所指出:“儿童,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一般地他是按照形状、颜色、声音和形象来思维的。”因此,一些直观的、具体的事物,比较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而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或道理,却不大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换言之,小学儿童一般还不善于把注意集中在事物的主要的本质的方面,而常把注意分散到一些次要的、非本质的方面去,以致被一些不相干的细节所吸引而注意分散。随着儿童学习活动的发展,随着儿童知识和智力水平的发展,儿童逐渐学会把注意指向并集中到与学习任务有关的一些必要的方面去,儿童对于为自己所能理解的一些抽象的教材也逐渐能够积极地加以注意。当然,这也不是说,小学儿童已经可以像青年或成人一样,专门学习一些抽象的道理,这样的估计也是不符合事实的。因此,在整个小学时期内,教学的直观性,都是引起儿童注意的重要条件。 第三,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绪色彩。 小学儿童还和学前儿童一样,容易为一些新异刺激所激动而兴奋起来,而且注意的外部表现很明显。这是和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关的。当然,小学儿童在对这些情绪状态的控制上,跟学前儿童比起来,已经有很大的进步。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如果教师的讲述非常生动,儿童注意中的情绪反应就特别明显。有经验的教师也都有这样的体会:小学儿童注意的外部表现特别容易显露,教师可以毫不费力地判断他们是否在注意听讲,甚至有些儿童想表面上装作用心听讲的样子,也常常做得不像,而中学生就不是这样了。 因此,小学教师一方面要在教学上利用可以引起儿童兴趣的因素,另一方面也要锻炼儿童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从而以自觉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学习。 如何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也就是不随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事物本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没有既定意图的、不需特别努力的一种注意状态。对于小学生说来,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学的直观性,由于对课业本身的兴趣(例如画图、朗读),由于在课堂上听到或看到的东西所引起的情绪激动,都能引起儿童的注意,所有这些,都是无意注意。 在小学教学上,应该怎样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呢? 首先,应该充分利用儿童的学习兴趣。 教师善于了解儿童学习兴趣发展的特点,就能有助于掌握和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低年级儿童往往对学习过程本身更有兴趣,以后才逐步对学习内容感到兴趣;低年级儿童对具体事物更有兴趣,以后才逐步对抽象的事物感到兴趣;低年级儿童一般还没有分化性兴趣,以后才逐步产生分化性兴趣;等等。 其次,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直观性。 小学儿童的无意注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的具体性和直观性,因此,适当运用直观教具,教师特别注意言语的直观性等等,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运用直观性时,也必须竭力避免把儿童的注意引到不必要的方面去。为此,在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时,必须积极组织儿童的注意,使无意注意沿着必要的方向前进。例如,为要使儿童注意挂图上“松鼠的形状”,就要向儿童提出问题:它的嘴是什么样子?它嘴上有没有胡须?它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等等。 再次,也应该利用儿童的情绪态度。 教师的讲述不应该是干巴巴的,而应该是生动的、有情感的,用有感情的言语和表情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当然,教师的态度、表情应该是适当的。教师不是演员,夸张性的表情是完全不必要的。 最后,要积极防止可以分散儿童注意的因素。 例如,教室附近不要有嘈杂声音,设法消灭迟到现象,训练儿童课前准备好课业用品等等。在上课时,如果个别儿童有注意涣散或破坏秩序的倾向,教师也要早加注意,用各种带有暗示性的方法,使全班儿童的注意始终集中在课业的学习上。 儿童有意注意的培养 无意注意的缺点在于:这种注意一般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一旦可以引起兴趣的因素消失之后,注意也就不再保持下去了。而且,无意注意常常不能保持在事物的本质方面,而容易溜到事物的非本质方面去。因此,大力培养儿童的有意注意是必要的。谁都知道:有意的稳定的注意始终是儿童学好课业的必要条件。 有意注意,也就是随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不同,它主要是在活动中培养起来的、有一定自觉的目的方向、需要做出特别努力的一种注意形态。 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有意注意还不占有主要地位,在教学影响下,有意注意才逐步发展起来。 有意注意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注意形态。从生理机制上说,它是和高度发展的皮质抑制机能相联系的,是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相联系的。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皮质抑制机能和第二信号系统还不够发展,因而有意注意还不能成为主要的注意形态。 对于儿童的学习来说,有意注意是非常必要的。儿童只有能够主动地控制和集中自己的注意到必要的方面去,他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乌申斯基早就指出这一点,他说:“当然,如果你把课讲得生动些,那么,你就不会担心儿童会闷得发慌,但是要记住在学习当中,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有趣的,一定有,而且也应当有枯燥无味的东西。应当教导儿童不仅去做有趣的事,而且要做没有趣味的事,即为了完成自己的责任而做的事。” 那么,怎样发展儿童的有意注意呢? 首先,发展儿童对学习的自觉的责任感,在发展儿童有意注意上具有重大意义。 低年级儿童还没有建立起对学习的自觉的责任感。这时,儿童虽然也能暂时为一定目的任务而控制自己的注意,但往往很难持久。儿童还不会自觉地“强迫”自己去为了完成一种比较远大的目的而坚持不懈地注意必须注意的事物。低年级儿童在学习中之所以能有意地去注意,常常是由于教师的督促。儿童知道,他必须听教师的话,按照教师的要求行事,否则将会受到教师的斥责。因此,这时儿童的有意注意,基本上是被迫的,而不是自觉的。 在教学影响下,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随着儿童对自己学习责任的认识的发展,儿童才逐步学会在某种程度上自觉地组织自己的注意,从而使有意注意从被迫的水平提高到自觉的水平。 其次,把有意注意发展为“有意后注意”,是保持和巩固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 有意注意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的有意注意是,在学习时,要求做出紧张的努力,以便自己能把注意集中到困难的和没有趣味的教材上,并使自己不因受外物干扰而分心。另一种类型的有意注意是,在学习时,开始是伴随有意注意的,以后这个工作或学习逐渐变成有兴趣的、富有吸引力的,以至不再要求一种特别的紧张的努力,或者由于间接的兴趣而把困难的课业变成有趣味的学习。这后一种类型的有意注意,也叫做“有意后注意”。 在学习上,把有意注意发展为有意后注意,是保持和巩固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乌申斯基早就说到这一点,他说:“教育者在利用有意注意的时候,也应当注意使它成为无意注意,这样,这些学课的课业,就会由勉强而逐渐地变成对于这些课业的爱好。” 也应指出:小学儿童的有意后注意和中学生的有意后注意不是完全一样的,小学儿童的有意后注意大都表现在具体活动或事实的掌握上,而中学生的有意后注意不只表现在具体活动或事实的掌握上,而且表现在抽象的理论材料的研究上。例如,为了装置收音机而去钻研电学原理。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 在谈到儿童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发展时,还应当特别指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虽然代表儿童注意发展中的不同水平,但丝毫也没有否定无意注意的意思。无论在儿童的学习上或在成人的工作中,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节奏地交替,都是十分必要的。 这是因为,有意注意必须付出巨大的紧张的意志努力,不能一直保持很久的时间。观察材料证明: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平均是15分钟左右,7~10岁是20分钟左右,10~12岁是25分钟左右,12岁以后是30分钟。在有意注意以后,就需要用无意注意来加以调节。 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使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节奏地互相轮换。一般说来,小学儿童在每一节课中,在正常的条件下,平均每次能保持10~20分钟的有意注意(当然,这是随年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具体情况而不同的),这时可以进行比较困难的课业或讲解教材的主要部分。在紧张而努力的有意注意之后,教师就要运用直观教材、有趣味的语言或其他方法来引起儿童的无意注意。在无意注意以后,还可以再度引起有意注意。这样使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互相轮换,就可以使课业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并可以减少儿童的疲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考虑到无意注意,一味迁就儿童的兴趣、情绪,这将会阻碍儿童克服困难的意志的发展。如果只考虑有意注意,时时需要儿童紧张的努力,那也会使教学失去丰富多彩的吸引力,从而引起消极的学习态度。 注意的集中性的发展 注意的集中性,即注意指向于一定事物时的聚精会神的程度。当儿童专心注意某一事物时,在他的意识中,。极其鲜明和清晰地反映这一事物,同时,他的注意离开其余的一切事物,在注意高度集中的时候,甚至可以看不见或听不见周围发生的事情。 在教学上,儿童高度集中注意是非常必要的。 小学儿童和学前儿童比较起来,注意的集中性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无意注意或者有意注意都比学前儿童集中的时间更长些,强度更大些。 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注意的集中性也是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年级儿童注意的集中性还是很差的。观察证明,一年级儿童对学习的聚精会神的状态,往往不能持续很久。他们的注意常常会从教师的讲课中“滑到”一些不必要的方面去。 从对一年级儿童的观察中可以看到:初入学儿童的注意是容易动摇的,因此常常产生破坏秩序的行为,并影响学习的进行。在教师的正确影响下,这种特点会很快地消失。 有人曾举出一年级儿童注意分散的一些独特的事例: 有一次,在整整一节课的过程中吸引住全班注意力的是一个算术箱。一年级学生从来没有见过它,另一位女教师把它拿进教室来,放在桌子上,而在上课的时候却没有应用它。原来就是它使得全班学生被好奇心折磨了足足一节课,因而不能注意到学习。 有时,由于提出考虑不够的、不恰当的问题,教师也会把儿童的注意力引向不符合教学目的的方面去。例如,有一次,一年级学生在一节课上本来应当学会在哪里点句号,在哪里点感叹号,当时念了一句话:“帮帮忙!”紧跟着女教师便问儿童们在家里是否帮助自己的父母。这个问题使得全班都活跃起来,很多人举起手来,某些儿童低声地谈论着什么,还有些人大声地谈着,教师不得不花很多精力和时间,才把儿童的注意力引回到标点符号上去。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不要由于某种不必要的教具、事物或者由于某种未经审慎考虑的问题,而把儿童的注意引向不必要的方向去。 在组织得当的教学中,儿童的注意可以保持很长的时间。如果教学的进行使每个学生都必须投入工作,如果他们顺利完成的一个作业能够合理地引出另一个作业,一年级学生便会养成不仅对自己的行动,而且对教师的话一贯注意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甚至那些儿童没有多大兴趣,然而却使他们不断忙碌的教材,也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同时,使儿童明确认识自己的目前任务,可以有利于儿童注意的集中。例如,在同学朗读时,如果只一般地让别的儿童注意书本,那么,儿童就会认为朗读只是某一个同学的事情,似乎与自己无关。如果教师向儿童提出一项任务,例如要儿童注意同学读得对不对(听较差的同学朗读时),或注意同学什么地方读得好(听较好的同学朗读时),并在同学读完后提出评价意见。这时,儿童的注意就能积极起来。 在正确的教学影响下,中年级以上的儿童,注意的集中性就会有很大的进步。许多观察证明:在一些小学的中高年级里进行观摩教学时,虽然很多人坐在后面,但儿童可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到学习上来,以至似乎是没有看到这些观摩的人一样。而在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的儿童,就会不时地看望观摩的人,以至忘了学习。 在小学儿童注意的集中上,也可以明显地看出:对于一些具体性、直观性的教材注意比较容易集中,而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教材,注意集中就比较困难些。 多动症或注意障碍 一小部分学龄初期儿童,看起来似乎过度地活动,同时又很难把注意力较长时间地集中在某一项活动上。他们经常表现出过多的自主的甚至非自主性的动作,注意力涣散,行动先于思考。他们的问题被称作多动症,目前西方心理学将其称作注意障碍(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简称为ADD)。 (一)多动症或注意障碍的原因 对于多动症或注意障碍的原因,迄今为止似乎还不能十分肯定。但有三种可能性是存在的。第一种是遗传方面的原因。某些儿童因遗传产生了较强的活动倾向和更经常改变注意的素质和气质或意向。持这种观点的依据是,儿童几乎总是在他们刚会运动就表现出差异。第二种是妊娠和分娩方面的原因。据调查,大部分在妊娠和分娩期间受到脑损伤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儿童,表现为活动过度和注意力涣散。这个事实指出,过度活动和注意涣散的儿童反映了其大脑的差异,或其他生理问题。第三种是家庭和其他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父母或教师也许意外地为儿童创设了过度活动的条件或环境,比如:过于严格的纪律要求往往会产生相反的结果,长时间的看电视也会导致多动儿童。 (二)多动症或注意障碍儿童的现实问题 多动症或注意障碍儿童往往引起父母和教师的担心,几乎多数的父母和教师认为,儿童的活动水平是他们注意的主要方面,并指出过度活动者主要是男孩。 多动症或注意障碍儿童在某些情况下存在更多的现实问题。如:参加一些活动,多动儿童很难坚持到底,他们或者在活动中做一些其他事情,或者干脆溜掉;在课堂上,这些儿童随便跑到座位以外,他们不但影响了自己,也影响、干扰了他人。由于他们的多动,他们往往学习成绩落后,人际关系也较差。虽然在学龄初期,很多儿童看起来似乎超量活动,但只有少数足以引起专家的注意,这少数人的表现是:第一,显然在不合适的场合发生多动和注意涣散,比如表现在马路上行走和坐下吃饭时;第二,成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制止他们的活动;第三,他们总是以同样快的速度做事情,甚至他们自己想慢下来时也无法做到,比如画画;第四,他们的注意力高度分散,连交友都困难。 (三)对于多动症或注意障碍儿童的治疗 因为对于导致活动过多症或注意障碍的原因尚不确定,所以很难对症下药地去治疗。有人主张用药物治疗,所用的药大都是一些镇静药(这些药也用于成人),其目的是使这些儿童安静。但结果证明,用药物很危险,稍有不慎,则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副作用,例如,语言损伤、吃饭问题(厌食等)和警觉性降低,尤其是对年幼的儿童。 传统的心理治疗,效果也不很好。大概因为这些儿童不能坐很长时间进行谈话。目前学校心理学家采用四种方法显示了效果。其一,是在游戏中治疗。比如:多动儿童和治疗者均参加游戏,他们利用“假装游戏”进行交流,在交流当中,治疗者把自己的意图告诉多动儿童,他也许编一个故事,关于“一个从不停止跑的儿童”,这个故事的结尾有助于儿童最终慢下来。其二,是言语治疗。当游戏治疗在一个儿童身上继续时,言语治疗开始在同儿童生活在一起的,可能造成问题的其他家庭成员中进行。其三,是认知方法。引导儿童去观察某一事物,矫正他们因注意障碍发生的错误,并逐步改变他们的认知策略,以提高注意的集中。其四,是行为矫正。这种方法也较有效。比如:在一个教室里进行一项行为矫正实验,研究者利用那些方面表现好的儿童作为样板,让患多动症的儿童观看他们完成一项任务,他们做得有条不紊,而不是很快地做完,然后让多动的儿童练习同样慢的动作,当较慢的行为发生时,教师马上给予表扬;进行及时强化。反复练习之后,这些儿童的动作有所放慢和减少。 小学儿童记忆能力的发展 小学儿童的记忆能力和学前儿童比较起来,正在发生着本质的变化。这些本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从记忆的目的性来说,有意识记和有意重现逐渐占有主导地位。 学前儿童记忆的有意性和目的性,还是很差的。在大班儿童那里,只能看到一些初步的发展。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在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条件下,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不能只去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且要学习那些自己虽然没有兴趣但是必须学习的东西,因为学习和游戏不同,这是一种必须完成的社会义务,这也就是说,他们必须把学习当作一种目的任务,并使自己的记忆服从于这种目的任务。因此,在小学儿童的记忆上,有意识记和有意重现就逐渐占有主导的地位。当然,有意识记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排除无意识记的作用。事实上,在整个小学时期甚至以后的中学时期,一方面,有意识记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无意识记也在起作用,因为儿童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兴趣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第二,从记忆的方法来说,意义的、理解的识记逐渐占有主导地位。 学前儿童对于自己经验范围内的事物,也能进行意义的、理解的识记。例如,用事物的各种联系、对比关系等等,来进行记忆。但是由于他们的经验还很不丰富,他们的抽象思维还很不发展,这就决定了他们对于很多材料,宁肯用机械的、逐字逐句的办法来识记,而不愿更多地通过对事物的意义的、内在关系的理解来识记。 众所周知,学前儿童识记故事,一般总是从头记起,逐字逐句地重现。儿童进入学校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虽然还可以用逐字逐句的办法来识记故事和诗篇,但是不能单纯地用逐字逐句的办法来识记数学运算方法和有关历史、地理、自然的教材,在这里,他们必须学会分析出主要的东西和次要的东西,必须学会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合乎逻辑的联系,也就是必须学会对识记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或逻辑加工。当然,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但是在合理的教学影响下,儿童是有充分可能掌握意义识记的能力的。 在这里,也应该指出,在学习上,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不是对立的东西,因为它们在学习上都是必要的,是相辅相成的。 第三,从记忆的内容来说,词的、抽象的记忆也在迅速地发展着。 学前儿童的具体形象记忆优于词的抽象记忆,他们长于记忆具体的事物、事实、形象,还不善于记忆关于事实的一般解释、公式、法则、规律等等。这是和他们的经验贫乏相联系的。儿童进入学校以后,不但要记住一些具体的事实或形象,而且要记住一些概念、公式、原理,此外,儿童的词的抽象记忆就迅速地发展起来。当然,也不应该有这样的误解,似乎具体形象记忆是一种不好的、应当克服的东西。事实上,在学习过程中,具体形象记忆和词的抽象记忆都是必要的,因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的,教师的任务在于:使儿童掌握充分的具体的实际材料,并且从这些具体的实际材料出发,不断发展儿童的词的抽象记忆,从而使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在小学时期,所有这些记忆上的质的变化,都不是自然而然出现的。儿童只是在过去发展的基础上,具备了发生这些质的变化的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是否顺利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工作质量。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皮亚杰认为7~12岁儿童的思维是属于所谓具体运算阶段,实质上,也是同样的意思。 儿童在入学以后由于教学上向他们提出这些新的要求,就促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开始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 小学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不是立刻实现的,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第一,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在逐步发展,但是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低年级儿童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要求低年级儿童指出概念中最主要的本质的东西,常常是比较困难的。只有在中高年级,儿童才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主要的东西和次要的东西,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 第二,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在开始发展,但是仍然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低年级儿童虽然已学会一些概念,并能进行判断、推理,但是还不能自觉地来调节、检查或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他们常常能够解决某种问题或任务,却不能说出自己是如何思考、如何解决的。这是由于对思维本身进行分析综合是和内部言语的发展分不开的。只有在正确的教育下,教师指导儿童逐步从大声思维(讨论)不断向无声思维过渡的时候,儿童自觉地调节、检查或讨论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能力才逐步发展起来。 第三,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在不断提高,儿童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和抽象逻辑成分的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是它的发展的一般趋势。但是具体到不同学科、不同教材的时候,这个一般的发展趋势又常常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例如,在算术教材的学习中,儿童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抽象水平,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的思考,但是在历史教材的学习中,仍旧停在比较具体的表象水平上,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还感到很大的困难。又如,儿童已能掌握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而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可是,当他们开始学习分数概念和分数运算时,如果没有具体事物的支持,就会感到很大的困难。 第四,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逐步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关键转变点,这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一个比较明显的“质变”或说“飞跃”,这个质变发生的时期,就是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在小学四年级(约10~11岁)。当然,其中也有可变性。如果教育适当,关键年龄可能提前,有的教育性实验报告就指出,这个“关键年龄”可以发生在小学三年级;反之,如果没有适当的教育条件,这个“关键年龄”也可能推迟发生。 小学教师的任务在于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言语,特别是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丰富儿童的经验,特别是间接的经验,因为儿童的思维水平是在掌握言语和经验的过程中实现的。当然,教学和思维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是直线的、简单的,从掌握言语和经验到思维发展是有一个量变质变过程的,而且这个量变质变过程又常常会由于学科的不同、教材内容的不同、儿童学习方法和个人特点的不同而不同。 在教学过程中儿童思维的培养 在整个小学时期内,积极培养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教学的重大任务之一。只有儿童逐步从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导的思维形式过渡到以抽象概括性为主导的思维形式,儿童才能顺利地掌握人类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财富。 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是掌握知识经验的重要前提,同时,抽象思维能力又是在正确的教学活动中锻炼和发展起来的。它们是互相依存的、矛盾统一的。 培养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教师既要根据儿童思维的水平创造条件,积极促进儿童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同时又要耐心而机智地、循序渐进地进行这项工作。 第一,从具体、从感性的实践引向抽象概括是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一般规律。虽然教学过程和人类的认识过程有一定的差别,教学过程并不需要完全重复人类的认识过程,但是,为使儿童能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发展抽象逻辑思维,以一定的感性的基础为出发点,逐步引向抽象概括,始终是必要的。因此,我们说,要引导小学儿童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这绝不是说具体思维是坏的、毫无作用的东西。为了发展儿童的抽象概括能力,既要提供合乎儿童经验的具体的东西,又要在可能范围内很快离开具体的东西。数学老师都知道:为要使儿童理解加法、乘法或分数的意义和运算,从具体的事物开始是必要的,但是长期停留在具体事物的帮助上也是不对的。 第二,有意识地帮助儿童学会并逐步提高思维过程中的各种基本能力,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传授知识,而且也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思维过程的一些基本能力包括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等。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组织儿童的思维活动,同时要教会儿童有意识地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很多研究以及教师经验证明: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如能注意组织儿童的智力活动,并启发儿童自觉地组织自己的智力活动,使儿童不但掌握知识,而且掌握思维方法,就能大大提高儿童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 第三,在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时候,首先使儿童对学习材料有充分的理解,是发展儿童思维的直接前提。只有学习材料能被儿童理解,才能导致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如果向儿童提出过高的、他们不能理解的材料,儿童只能形式主义地去“鹦鹉学舌”,对于思维的发展来说,是没有好处的。当然,过低的、没有困难的学习材料,不能使儿童学到什么新东西,同样不利于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部分到整体等原则正确地组织教材,使儿童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是一些能够经过思考、经过努力而可以克服的困难,从而不断地、有节奏地在旧经验的基础上去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 第四,帮助儿童正确地掌握概念,是发展儿童逻辑思维的基本环节。首先,儿童应当掌握什么概念,应当在什么样的抽象水平上来掌握,取决于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力水平。其次,在掌握概念的时候,要根据儿童的水平,力求概念具有一定的精确性和全面性,也就是使儿童更好地掌握概念的含义和范围。再次,不应该孤立地去掌握概念,而是要在概念的系统中去掌握概念,亦即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运动发展的观点去掌握概念。 第五,培养儿童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是培养儿童运用概念来恰当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的能力。所谓恰当的判断,就是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关系和情况,或者是“是”,或者是“否”,或者有多种可能,或者指部分现象,或者是现象的基本情况。例如,把“基本上”当作“完全是”,或者把“主要是”当作“全部是”,那就不对了。所谓合乎逻辑的推理,即要求一切论证都能从真实的前提出发,而且推理必须是不矛盾的、一贯的。不要用“我想”“我认为”这些口吻作为论证的前提。论证要力求有说服力。在进行推理的时候,不以个别当作一般,也不匆忙地随便下结论。儿童要学会善于把归纳和演绎结合起来,从许多个别事实中找出一般规律,又能用一般规律来解释个别事实。 第六,抽象思维是从具体事物开始的,最后还要回到具体事物中去。因此,要培养儿童善于把概括和具体化适当地统一起来。儿童掌握了一些抽象公式、原理以后,常常不能应用,或者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应用,而不能很好地用来解决新的问题,处理新的情况。这说明儿童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抽象逻辑思维。儿童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标志,不仅表现在抽象规律的掌握上,同时表现在对这些抽象规律的运用上。 最后,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即有目的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抽象思维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初入学儿童由于思维的具体性很大,因而不但思维的逻辑性很差,而且思维缺乏灵活性。例如,解答算题或编拟算题的时候,常常千篇一律,照猫画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儿童思维的逻辑性,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儿童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多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原理,多提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儿童思考,在要求儿童回答问题的时候多让儿童“想一想”,这样就可以避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形式主义的倾向。 小学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在教学的影响下,想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第一,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儿童按照教学的目的产生符合教材内容的想象,因此,想象的有意性、目的性就迅速增长起来。例如,在阅读课中,要求儿童进行有系统的、生动的讲述或表情朗读;在作文课中,要求儿童围绕主题进行连贯的构思;在绘画中,要求儿童通过想象来设计富有美感的构图等等。 第二,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低年级儿童的想象,还和学前儿童差不多,想象中富于模仿性、再现性,儿童想象的内容常常是事物的简单重现。这种情况是和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发展很低这一事实密切相联系的。在教学影响下,随着儿童言语和抽象思维的发展,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便日益增多,想象也更富有逻辑性。例如,同是一个作文题目(如描写秋天的景物或记一次参观游览活动),低年级儿童写的内容就比较简单、贫乏,而中高年级儿童就能写得比较细致、丰富,并且有逻辑布局。 当然,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想象的复杂性、概括性、逻辑性的水平,还是不高的。他们对于缺乏必要的知识经验或不熟悉的事物,想象总是简单而贫乏的。 第三,想象更富于现实性。学前儿童的想象常常不符合现实事物,或不能确切地反映现实事物。小学低年级儿童也具有这个特点。例如,学前初期儿童只能以几根乱七八糟的线条来表现一个人、一只动物、一幢房子或一棵树。而学前晚期和小学低年级儿童,就能有简单的布局和突出的细节。但是由于他们知识经验水平的限制,他们所画的事物还常常是不完整的,而且大小比例、前景后景一般表现得不正确,不符合现实事物。在教学的影响下,由于儿童知识经验的积累,中年级以上的儿童,在绘画的时候,就能不但注意所画的事物的完整性,而且能初步运用透视关系来更好地、更真实地表现事物。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 再造想象是根据某一事物的图样、图解或言语描述而在头脑中产生关于这一事物的新形象。创造想象是人们按照一定目的在头脑中独特地创造某一事物的新形象。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虽然都有一定的创造性成分,但是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比起来,具有更大的创造性,因此,创造想象是更加复杂、更富有独立性的想象。例如,让儿童复述听过的故事和让儿童独立编造一个故事,所要求的想象水平是不一样的,前者主要是再造想象,后者主要是创造想象。 小学儿童在教学影响下,由于表象的积累,由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不但再造想象更富于创造性成分;而且以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想象也日益发展起来。 首先,一般说来,小学儿童的想象,最初具有复制和简单再现的性质,以后独立性和创造性才逐渐发展起来。 低年级儿童的想象还和学前儿童差不多,具有明显的复制、模仿的性质。例如,在复述中,在游戏活动中,常常是重复成人的讲述或模仿成人的(例如在电影中看过的)动作,创造加工的成分是不多的。随着年级的升高,在中高年级儿童的想象中,复制和简单再现的性质就逐渐减少,而对表象的创造性改造就日益明显,日益增多。 其次,小学儿童的想象,不论是再造想象或创造想象,最初都有很大的具体性、直观性,以后概括性、逻辑性才逐渐发展起来。 研究证明:小学一、二年级儿童在朗读或讲述的时候,经常需要图画或具体形象作为支柱,否则描述或想象人物、情景就感到困难。 研究也指出:一、二年级儿童在游戏的时候,仍然需要一定的实物来支持,否则不能长时间地坚持担任某一角色。 因此,对低年级说来,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从儿童的直接印象和所熟悉的事物出发,以便使儿童的想象能更好地发展起来。 三、四年级的儿童就不同了。在三、四年级儿童所能理解的事物范围内,已经可以很少利用实物来进行想象,这就是说,他们已经可以在词的思维水平上进行想象,想象的构思已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内部逻辑性。这样,想象发展就逐步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再次,小学儿童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发展上的另一特点是:最初想象常常是不精确、不完整、不符合现实事物的,以后精确性、完整性、现实性才逐渐发展起来。 有人研究了小学不同年级儿童在口头描述他们所不大熟悉的事物(如火山、小船等)时再造想象发展的年龄特点,结果表明:无论在想象的数量上(以再现事物的细节为指标)或质量上,各年级儿童的差别都是很明显的。 从想象的数量上看:一年级儿童只能再现事物的一些轮廓,很多细节被遗漏了。例如,在画“火山”的时候,应该在火山上面画出所冒的烟,但有40%的儿童遗漏了这个主要的特征。 二、三年级儿童虽然也不能完整地再现出事物的主要特征,但是所画出的细节的数量较一年级为多。 四年级儿童已能再现事物的更多的细节,当然,他们一般也还不能完全反映出事物的一切必要的特征。 从想象的质量上看:随着年级的发展,不但想象的事物的细节更完备些,而且事物的结构安排得更合乎现实、合乎逻辑。例如,所画的小船,不但主要的细节都画出来了,而且小船的结构安排得更合理,更富于真实性。 幻想的发展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很多创造性的活动常常是从幻想开始的。例如,宇宙航行最初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已。 幻想可以是从实际出发的、鼓舞人们向上的,这是有益的幻想。但如果净想象一些荒诞的、引导人们脱离现实甚至歪曲现实的东西,就成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或者叫做空想、梦想。 学前儿童的想象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带有较多的幻想的性质,在这种幻想中,常常把现实事物加以夸大或缩小(如指头大的小孩),甚至可以使事物随意变化(一会儿变成青蛙,一会儿变成仙人)。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年幼儿童之所以特别喜欢童话和神仙故事,是和心理发展的这些特点有关的。 初入小学的儿童,想象仍然带有幻想的性质,仍然非常喜爱童话和神仙故事,但是他们和学前儿童想象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小学儿童虽然很喜爱童话和神仙故事,但是他们日益明确地懂得童话和神仙故事的虚构性。只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对童话和神仙故事的爱好才逐步降低,而代之以更富有现实性的或结构复杂、想象丰富的文艺作品,如描写英雄人物的作品,或像《西游记》一类的小说。这也足以表明:小学儿童的幻想正处在从远离现实的幻想逐步向现实主义的幻想发展的过程中。 教师的任务在于:积极引导儿童从远离现实的幻想逐步发展到现实主义的幻想,使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更好地结合起来,并引导儿童的想象向正确的、有益的方向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儿童想象的培养 想象过程也和任何心理过程一样,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儿童的想象也和儿童的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一样,是在教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想象是一种纯粹内部的机能,是自然成熟的。他们认为:儿童的想象是一种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人不应加以任何的干预,否则就会妨害儿童想象的发展。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一些研究证明:在小学儿童绘画的时候,如果只是听其自然地让儿童随便画什么,那么,画出来的图画常常在内容上和结构上都很贫乏。反之,如果在主试者的“干预”之下,事前加以指导,儿童绘画的内容和结构就常常比较丰富而多样。教师的经验也证明:小学儿童在进行文艺写作或模型制造等想象活动的时候,不能专靠所谓一时的“灵感”,而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有关的知识技能。因为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定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想象,这是发展儿童独立思考能力、避免学习上形式主义倾向的重要条件。 1.丰富儿童的表象 想象的水平是依一个人所具有的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的情况为转移的。对于同一事物,成人和儿童想象的广度和深度都不一样,这主要由于他们的表象的积累,即已有的知识经验各不相同。例如,讲到“人类祖先用石刀、石斧来从事劳动”这件历史事实的时候,低年级儿童所能想象的内容是比较贫乏的,如“祖先”就是“爷爷”的形象,“石刀”就是石头做的切菜刀等等。而一个成人所能想象的内容就丰富得多了。因此,在教学中,为要发展儿童的想象,首先应该根据儿童心理水平,通过实物、图片或参观等等,使儿童获得足够的有关的表象。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常常为了使儿童深切理解关于描写“秋天”的词句,带领儿童到郊外观赏秋天的景色,这种用意是值得学习的。 2.利用生动的言语描述 教师的言语是启发儿童想象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带有情感的言语,来描述儿童所要想象的事物的形象。例如,在讲述历史人物的时候,教师不应该冷淡地、死板地讲一堆死的史实,而应该在儿童所能理解的范围内,用生动的言语、恰当的表情,来描绘有关的史实,使儿童的想象活跃起来。 当然,教师必须注意:言语必须是儿童所能理解的,否则就毫无作用。实验研究指出:词只是在它能够使过去知觉中那些与当前想象形象有关的成分活跃起来的时候,才能改变或充实想象的形象。如果学生在过去知觉中获得的印象很贫乏,词就不能促使想象的形象更为完善。 3.培养正确的、符合现实的想象 想象常常是直接和人的思想意识、个性品质相联系的。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儿童正确的符合现实的想象。例如,在语文、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激发儿童热爱祖国、准备将来更好地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崇高愿望,同时及时纠正儿童的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或不良的愿望等等。 4.指导儿童阅读文艺作品 文艺作品是培养儿童想象的最好的材料,因为文艺作品一般都是通过艺术的语言来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它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教师应该积极关心和指导儿童阅读良好的、适合儿童水平的文艺读物,借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 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掌握道德原则和信念是道德意识形成的主要标志。自觉地运用道德意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是从小学时期才开始形成的。 在小学儿童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上,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儿童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 小学低年级儿童初步掌握了一些抽象的道德概念和道德判断,但是他们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有关的研究指出,小学儿童在四、五年级期间对道德准则的理解才可能达到初步本质概括的水平。在教师的正确教育影响下,小学儿童关于道德知识的理解,逐步向比较精确、比较本质的水平发展。 第二,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儿童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小学儿童由于道德知识的理解不精确、不全面,在道德评价上,常常有很大的片面性、主观性。 皮亚杰曾以故事的方式来测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结果指出:小学儿童(具体运算阶段)往往是以造成损坏的大小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而不管出于什么动机。 一般说来,小学低年级,甚至中年级儿童,在评价道德行为的时候,主要是根据行为的效果,主要是看这种行为是否和预期的效果相一致(如遵守某种法则,完成某种作业)。在教育的影响下,大约到了高年级的时候,儿童评价道德行为才逐步注意到行为的动机,并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考虑。例如,他们开始能对出于无心而犯错误的同学,表示一种责备、惋惜、同情和谅解的复杂心情。 第三,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儿童的道德判断从受外部情境的制约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道德信念的制约。 小学儿童在很多情况下,判断道德行为还不能以道德原则或道德信念为依据,而常常受外部的、具体的情境所制约。因此,他们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对同一人物做出不同的评价,有时取决于他们的印象的强烈性,有时取决于某些品质是在什么情境中表现的。 道德信念是儿童在已有的道德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和一个人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情感相联系的道德意识的高级形态。一种道德知识,可能成为形式主义的,也可能成为产生道德行为的推动力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种道德知识是否发展成为道德信念。 对儿童亲社会道德推理的研究发现,儿童的亲社会道德推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学前儿童处于享乐主义、自我关注的推理水平,小学低年级儿童基本上处于需要取向推理水平,即关心他人身体的、物质的和心理的需要,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基本上处于赞许和人际取向推理水平和移情推理与过渡推理水平,即使小学六年级儿童也还没有达到强有力的内化推理水平。这说明小学儿童的道德推理并不是基于内化了的价值、规范和信念等,而是处在向内化推理过渡的水平上。 儿童道德信念的产生以及它的深刻性和坚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集体的教育、教师的影响、家庭教育和儿童道德经验发展的水平。教师从低年级起,就抓住机会,特别是在儿童由于认识和行为不一致而产生的思想斗争中,逐步使儿童学会独立地辨别是非,并能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这是培养儿童道德信念的重要条件。 小学儿童还缺乏稳定的道德信念,但这不等于说,小学儿童就不能做出很好的道德行为来。事实上,小学儿童已经可以做出很使人感动的道德行为,不过这常常是由于道德情感或道德习惯,而不是由于高度的道德信念。 根据小学儿童的道德认识发展的研究,有研究者指出:小学儿童的道德认识有从具体形象性向逻辑抽象性发展的趋势,上述三个方面的特点,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形象抽象性具有一致性。 研究还指出,小学儿童已初步掌握了道德范畴,但对不同范畴的理解有不同的水平,显示出发展的不平衡性。比较而言,对己方面的道德概念发展水平较高;对社会方面的道德概念的发展水平次之;对人方面的道德概念的发展水平最低。 总之,小学儿童的道德知识已初步系统化,即初步掌握了社会范畴的内容,开始向道德原则水平发展。 儿童言行脱节现象的原因 儿童有了道德意识,并不能保证一定会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从道德品质的发展和道德教育的要求看来,更重要的是怎样将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正如教师经验和观察研究所证明的,儿童在道德品质上,言与行、认识与行动脱节的情况是很普遍的。 儿童的言与行、认识与行动脱节的情况,不只在道德现象领域中存在,在非道德现象领域(如知识与技能技巧)中也存在。同时,这种现象虽然具有一定的年龄阶段特点,但是,在正确的教育下,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认识与行动脱节的情况都是可以相对减少的。 某些研究者认为:儿童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越大。其实,在这里,主要不是年龄特点问题,如果说有年龄特点问题的话,那只是由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行为比较简单,比较外露,他们还不善于掩饰自己的行为;而年龄较大的儿童,行为就比较复杂,也日益学会掩饰自己的行为。 在正确的教育下,小学儿童比学前儿童更能把道德知识运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但是言行脱节的现象仍然是存在的。根据一些观察和实验研究看来,小学儿童道德品质上言行脱节的现象,主要有以下的情况和原因。 第一,由于模仿的倾向。小学儿童还有强烈的模仿倾向,他们往往喜欢模仿同学或成人的行为,模仿电影或戏剧的角色,模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等等。他们感到这种模仿很有意思,以致明知被模仿的举动是不正确的、不好的,但仍然照样做了。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注意教育儿童正确对待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并为儿童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事实也证明:教师或家长本身的言行脱节会对儿童发生很坏的影响。例如,教师要求儿童整洁,而自己却很不整洁,这样,教师的要求就不能对儿童起教育作用。 第二,由于无意。有些儿童明明知道道德规则,但是无意地做出了不好的行为来。他们常常在做错以后很惋惜地说:“不知怎的就做出来了。”这在低年级儿童更是常有的事,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形成必要的道德习惯。因此,教师注意改造儿童的旧的不良习惯和建立新的合乎道德要求的习惯,是很必要的。 第三,在不同的人面前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有些儿童虽然知道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但是他们在某些人的面前表现得言行一致,而在另一些人的面前却言行不一致。例如,有些儿童在父亲面前听话,在母亲面前却不听话。有些儿童在某一教师上课时守纪律,在另一个教师上课时却不守纪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常常是由于教师或成人的教育不统一所造成的,当然,也有其他一些原因,如教师的教学法不良或成人本身有缺点等等。 第四,只会说,不会做。有些儿童一般是理解道德原则的,他们能够正确地说出在什么样的场合应当怎样行动,但是他们的行为中却不力图按照这些道德知识去行事。道德知识是一回事,道德行为却是另一回事。例如,他们称赞一些英雄人物的道德品质,并给很高的评价,但是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常常不能努力学习,不能遵守集体纪律,而且并不感到什么惭愧和不安。 如何促使儿童保持言行一致 根据一些心理学的研究看来,要想比较有效地消除儿童在道德品质上言行脱节的情况,促使儿童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保持一致、统一的关系,必须全面考虑和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了解儿童的内心情况和内心体验 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一致指出;环境和教育不能机械地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这在儿童个性的发展上,也是一样。谁都知道,同一教育影响,对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效果。正如维果茨基所指出: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是通过儿童心理的“中介”或“折射”而发生作用的。他认为这个中介就是儿童当时的内心体验,这种内心的体验就像一个三棱镜,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它的折射才能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 对一些成绩落后和品行不好的儿童的研究证明:儿童成绩落后,常常不是由于智力落后,而是由于学习态度不好,例如,不愿意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漠不关心,缺乏学习的自信心等等。而儿童学习态度不好,常常是和儿童在一定的生活条件或教育下所形成的内心体验相联系的。一年级儿童虽然有了很好的入学条件,有了从事学习的准备和愿望,但是这并不等于他就可以毫无曲折地、顺利地学习下去。他能否顺利地进行学习,还要看他能不能克服困难,好好学习;看他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怎样,看他和周围的人的关系是否正常;等等。如果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能克服,而又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及时帮助,甚至相反,还受到教师和同学的斥责或讥讽,这时候,儿童往往会用不好的行为来“抗议”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他开始用捣乱、丑角表情等等维护自己、肯定自己。这就形成了儿童的内心体验和周围的人的要求的矛盾和冲突。 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正确了解儿童的内心情况或内心体验,了解儿童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才能适当地提出教育要求,并使这种教育要求成为促使儿童个性发展的有效因素。 (二)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在了解儿童的内心情况以后,教师必须针对这些情况,采取有效的道德教育措施来促使儿童具有积极履行道德要求的愿望,具有把道德知识付诸行动的愿望。也就是说,应当设法把对儿童的外部要求逐步变成儿童的内心要求,逐步成为儿童的动机和需要,使儿童能够主动地按照道德意识来调节自己的行动,从而自觉地完成道德行为。 首先,必须激发儿童的道德行为的动机。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首先要在积极的动机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实现,一切强迫、惩罚的方式是无效的。所谓积极的动机,就是外部的要求变成了儿童的“内心的”需要,社会的动机变成个人的动机。有些研究者提出,唤起儿童的同情心,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是激发儿童的道德动机的一个重要手段。移情是儿童采取道德行为的一个基础。 其次,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有坚持不懈的反复实践的机会。道德行为不是一两次尝试就可以形成的,因此,必须创设条件,使儿童有反复练习的机会,必须使道德行为变成道德习惯。 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 在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中,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占有很显著的地位。 所谓自觉纪律,就是一种出自内心要求的纪律,而不是依靠外界强制的纪律,是在儿童对于纪律的认识和自觉要求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学前儿童在教师的要求下,也能遵守一定的纪律,但是主要不是出自内心的自觉,因而还谈不上自觉纪律。儿童进人小学以后,在教学条件的影响下,不但自觉纪律的形成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但是,初入学的儿童是否能形成自觉纪律?他们的自觉纪律的一般形成过程是怎样的?怎样形成和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关于这些问题,心理学工作者曾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初入学的儿童虽然有遵守纪律的良好愿望,但是由于他们还不善于记住和运用规则,有好模仿的倾向,以及易疲劳的特点,以致常常容易产生违反纪律的行为。同时,在教师的细心指导下,一年级的儿童是完全有可能形成自觉纪律的。 关于儿童纪律行为的形成过程和条件的专门研究指出:儿童的纪律行为是从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变成儿童的内心需要的过程。 这个形成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如下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依靠外部措施(详细的规定、及时的检查等)。 第二阶段——教育要求可以具有比较精简概括的性质(只以提示的方式进行检查)。 第三阶段——教育要求具有一般的原则性(儿童开始以自我检查为主要形式)。 研究者还认为:上述阶段只是一般的发展过程,具体到每一个儿童,情况可能是各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了解这些情况,及时采取不同的措施。 少年期学习活动的变化 少年期是指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这一时期,又称学龄中期,大致相当于初中教育阶段。 少年期的主要特点在于:这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也就是说,少年期具有过渡性。正如有的心理学著作所描述的那样,在少年与成人的关系上,少年正处在“听话的道德”向“平等的道德”过渡的阶段。 儿童进入初中以来,表面看来,仍然以学习为主导活动,但是和小学时期比较起来,在学习活动的性质和内容上,都有本质不同的新的特点。 初中的学习和小学的学习比较起来,有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在学习的内容方面:中学学习的科目比起小学来有了很大的分化,学科的分类比以前显著地增加了。以前的数学主要是算术,现在主要是代数和几何;以前只有自然常识,现在有了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和化学。不但学科加多了,而且每一学科的内容比以前扩大和加深了。在学科的系统上,已经接近于科学体系。在学科的内容上,已经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常识,而是反映事物一般规律的、有系统的科学基本知识。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为了掌握有系统的科学规律,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就迅速地发展起来。当然,在初中的各门学科中,抽象的程度是不同的,有些学科抽象的程度比较大(如代数、几何),有些学科抽象的程度比较小(如历史、地理、生物),但是,少年要领会这些知识,都需要一定发展水平的抽象逻辑思维。 其次,在学习的方法方面:随着各门学科的分化和学习内容的改变,学习的形式也有了新的变化。从中学开始,科任教师增多了,每个教师都要向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这就要求少年学会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同时,在学习方式方法上也和小学时期不一样,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善于听讲,会记笔记,会按照教学的要求组织自己的智力活动,例如,更好地理解教材,更好地熟记教材等等。在课后,要求学生能独立主动地完成作业,例如,做图解、提要,分析综合复杂的习题等等。这一切,就要求少年在学习上必须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这一新的变化。 中学教师,特别是初中一年级的教师,应该认识到少年开始适应这些新的变化的时候,可能发生一定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预先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少年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事实证明:对于新的学习要求缺乏适当的准备,常常是少年学习成绩突然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少年期的社会化任务 在初中时期,少年开始从幼稚向成熟过渡,为了能够成功地适应成人社会,他们要学习许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这实际上就是少年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就是其社会化任务的内容。 少年的第一项社会化任务是谋求获得独立,即从他们的父母及其他成人那里获得独立。 谋求获得独立之所以是少年的社会化任务,是由三方面原因导致的。第一,少年在青春发育期所发生的身体外形、内部机能、性等方面的急剧变化,使得他们开始更多地关心自己,开始产生“自己不再是孩子”的感觉。第二,随着少年身心的发展厂他们应付周围事件的能力大大增强,他们的日常生活几乎不再需要父母帮助,这种自立能力增强了他们谋求独立的信心。第三,少年的体格由于身体发育而健壮起来,显得不再像儿童那么弱小,于是社会要求他们独立的压力也骤然增加,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少年在谋求获得独立的过程中,他们开始抵抗在儿童时期甘愿执行的那些要求,当成人限制他们的独立性并把他们当作“小孩”而加以监护、指导,不重视他们的兴趣、态度和意见时,他们就抱怨,并且提出抗议。此时少年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感到自己不能被压制、被剥夺独立的权利。所以,他们开始扩大自己的权利,并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尊严,他们要求一定程度上与成人平等,并且竭力使成人承认这一点。 在少年谋求独立的过程中可能与成人(尤其是父母)产生冲突,其主要原因是成人不善于或不愿意鼓励初中学生的这种独立的倾向,并使他们获得和自己平等的新地位。为了减少这种冲突,一方面,父母如果不是鼓励这种独立的倾向,也应该学会容忍;另一方面,少年自己应该抛弃儿童期的某些社会行为。 少年的第二项社会化任务是确定自我,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 有几方面的原因使得确定自我成为少年的一项社会化任务。首先,身体的变化成熟使得他们开始对自己有了更多的关心,迫使他们开始考虑自我知觉方面的问题。其次,在初中时期,更高级的思维能力的出现,使得少年对自己的评价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了自我概念的改变;另外,初中学生独立倾向的增强,同伴关系的日益突出和重要等等都促进了自我概念的变化。 初中时期作为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的时期,自我概念开始持续不断地发展变化,但是整个发展过程是稳定而缓慢的, 少年的自我概念作为他对自身的认识,对别人关于自己的看法的认识,它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如果少年形成了积极的自我概念,则他们更可能在社会情境中获得成功,更可能适应初中时期的社会情境和以后的成人社会,而消极的自我概念则导致少年的失败、逃避。另外,具有较高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的少年一般有更高的职业意向,并且选择那些需要领导地位和权力的职业,而避免辅助性的或受制于人的职业。再者,糟糕的自我概念可能是促成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对于自我的这种消极的看法是由于感到被社会抛弃,而消极的自我概念又强化了这种感觉。 父母和其他成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少年培养和发展积极的、良好的自我概念。 少年的第三项社会化任务是获得性别角色,即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价值感和行为。 性别角色的获得实际上是一种长期的社会化过程。每一个人一出生就由于先天的性别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对待,之后,在婴幼儿时期,儿童逐渐对自己的性别形成确认,他们对性别永久性的认识保证了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 性别角色的获得在初中后期基本完成,主要是由于此时少年的思维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形式运算的发展使得他们能够重新思考自己以前获得的关于性别角色的认识。 性别角色作为长期文化历史因素的积淀,它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发生了一些变化。传统上,大家都认为男性应该是独立的、竞争性的、自信的、控制的,是环境的主人;而认为女性是有教养义务的、被动的、依赖的、非攻击性的。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内容,即所谓的中性化的性别角色。这是指个人同时具有男性的传统性别角色特点和女性的传统性别角色特点,这样的人既能按传统男性化的方式行动,也能按传统女性化的方式行动。中性化代表了性别角色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关于中性化性别角色发展趋势的研究表明: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中性化的男性增多,中性化的女性却下降,她们向着女性性别角色发展。 少年社会化的第四项任务是适应性成熟。 少年在青春发育期,伴随着他们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在性的机能方面也成熟起来,性意识也开始觉醒。性成熟方面较为显著的变化是初中男生的遗精、女生的月经;此外,少年开始意识到性的存在,对性产生关注和好奇;同时少年的性驱力也明显增加,他们感受到了性的兴奋和冲动。所有这几方面的变化对少年的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 少年要良好地适应遗精、月经,他们就必须对这种变化有所准备。他们必须掌握有关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形成正确的理解,懂得这是人正常发展中所必然要遇到的变化,同时也是他们长大成熟的标志。但是,对这些正常生理变化的错误理解则会导致对少年心理的创伤,甚至使他们走上歧路。所以为了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这方面的知识,适应这些新的急骤的变化。 另一方面,在少年性成熟的同时,他们的性驱力也在不断增加,即他们要求宣泄自己内部的性兴奋和性紧张的倾向越来越强。为了应付增加了的性驱力,少年必须学会与之有关的、为社会所接受的恰当的行为;否则,不恰当地宣泄性驱力可能会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比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就发现,少女性犯罪的初犯高峰年龄就在月经初潮后一年。,虽然有不少少年男女通过手淫宣泄了他们的性驱力,并且手淫本身对生理、心理不会造成危害,不过最好还是通过体育运动等积极的方式。 从少年本身来看,他们也表现出需要接受性教育的愿望。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需要学校进行性教育,他们想从学校的性教育课程中获得更多更好的性知识,他们认为在学习性知识时有机会接触有知识的教师会有助于他们发展成熟的性观念,并且感到在教室的气氛中讨论性问题没有与父母讨论时那么窘迫。同时,他们还表示性教育课程应该教生殖的生理学和妊娠方面的知识,以及伦理道德和有关的社会问题。同时,研究者还指出:少年通过性教育课程能获得大量的性知识。 少年的第五项社会化任务是学习适应成人社会。 从初中时期开始,个人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为了成为一个正常的成人,良好地适应成人社会,少年必须学习许多各种各样的为成人社会所接受的、为适应成人社会所必需的行为。虽然不要求少年初中一毕业就成为一个成人,但是,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从此时开始学习。 少年要学习的一项内容是适应新的社会情境。随着少年的逐渐长大成熟,他们自身的能力发生了变化,外界对他们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必须学习新的社会行为,抛弃儿童期旧有的社会行为,他们需要形成一套能使自己很好地适应成人世界的社会反应。经历过各种社会情景的少年可以获得有关的经验,可以比较容易地去应付新的情境。 解决价值观方面的问题也是少年为成为成人所要遇到的。因为一个成人所持有的价值观可能是与社会所要求的有所不同,甚至可能相悖,但是,作为一个成人,他有能力保持自己的价值观,并且在按照这一价值约束生活的时候不会感到有很大的冲突。然而,少年则由于其自我中心性而无法做到这些,这就需要他们克服自我中心性以适应复杂的社会。 同时,少年还要适应同伴关系的性质的变化。因为进入成年期以后,青少年时的同伴关系在某些方面会发生变化,同伴之间会谈到工作、配偶等,所以少年有必要通过父母提供的这方面的榜样,学习有效的适当的有关行为,以免发展与正常状况相差甚远的成人同伴关系概念。 另外,少年也需要注意到他们以后的职业选择。这对人一生的发展是很关键的,因为实际上很多人都是由于青少年时的选择,而终生从事了某一职业。为了选择一个恰当的职业,少年需要考虑到自己的智力能力、兴趣甚至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 影响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少年的社会化过程是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的,但是主要的影响来自父母、同伴以及学校。 首先,就父母对少年社会化的影响而言,它的作用是最明显最主要的。由于少年经常地接触到父母的言行,这种长期的紧密的联系使得父母的影响超过了其他方面。 父母对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他们对子女的教养方式起作用的。研究资料表明:对子女表示无条件的爱的父母,帮助少年发展了积极的恰当的与他人的关系,培养了对他们自我概念的信任,以及积极的自尊。而表示拒绝和敌意的父母则会导致少年在学习、智力、同伴关系、与成人的关系等方面的困难,会导致心身疾病,甚至犯罪。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少年社会化之间的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少年对父母的教养方式的看法。研究资料表明:较为积极的自我概念与少年认为其父母比较接受他们,很少使用心理控制、以及父亲很少严格控制有关。少年感到被接受、有人需要以及感到一定程度的独立对于其自我价值感和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父母对于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主要在价值观和独立观念方面。这当中可能蕴含着冲突。如果父母和少年之间在价值观、理想上有相同的地方,那么这种冲突就较为平缓,双方可以发展一种相对和谐的社会关系。否则,就可能产生“代沟”。 第二,同伴对于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相对于儿童期来说,有了实质性的变化,此时的同伴关系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少年与同性同伴、异性同伴之间的关系更接近成人的同伴关系,他们的朋友是可以信任的、忠诚的,他们从同伴关系中得到了更多的自信和对困难的理解。忠诚可信的朋友使少年无须害怕与朋友分享隐秘的感受时会受到嘲笑或传给别人听,与亲密的朋友分享失望和喜悦的感受,使他们能很好地应付这一时期的感情波动。当然,这种同伴关系也可能导致不利的影响,一旦朋友背叛,则打击相当大,可能导致他们自我价值感的下降,形成对自己的消极感受。 同伴在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与父母的影响相比,这种影响更为表面化,范围更小,时间更短。它主要集中在赶时髦、音乐、服装等方面,而父母的影响却在价值观、道德和行为方式上起决定作用。并且,同伴关系的形成一般都是由于有相似的背景和价值观,所以,同伴关系实际上可能强化了父母传授的基本价值观。因此,可以认为父母和同伴在不同的方面满足了少年的不同需要。 虽然大多数时候同伴的价值观与父母的是一致的,但是,当双方对于价值观、理想的看法完全不一致时,就会产生真正的困难;少年必须选择采纳其中的一种。这种情境对初中学生的自我概念和一般适应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第三,对少年社会化产生影响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学校,少年每天在学校度过大量的时光,为这种影响提供了机会。 一方面,学校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教育,这就意味着学校给少年传授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是每个人将来成为经济上独立的有能力的社会成员所必需的,所以学校实际上在为少年以后进入成人社会做准备,学校教育引导着少年接受更高的教育和从事未来的职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前途。同时,学校也使文化的信仰、价值观和传统得以延续,通过学校树立的榜样和学校进行的训练,少年了解了各种角色期望,并承担了这些角色。 另一方面,由于少年在学校所花的时间很多,实际上学校已经成了一种社会场合,学校中发生的各种事件、体育活动等都成了影响因素。并且,学校为少年结交朋友、建立亲密的友谊提供了机会,而同伴又对少年的社会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学校的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做出了成人的榜样,初中学生跟着教师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和技能,同时还从他们那里学习行为的方式。 研究证明:学校经历对少年对于自己的能力的评价产生了影响。常常成功的学生把新奇的问题看作是一种挑战,在这种挑战中他们受到鼓励去赢得成功;而经常失败的学生开始认为自己无能,并失掉了去尝试的动机。 少年社会认知的发展 社会认知是指个人如何看待他人(包括这些人的内部心理状态),以及如何看待与他人有关的自我,也就是说,个人如何了解、理解并概括客观世界,特别是其他人。 通过考察儿童对社会两难问题的反应结构(而不是内容),即考察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区分能力,以及儿童协调自我的视野和他人视野的能力,研究者认为儿童的社会认知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少年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处于第四阶段,即所谓的“获得共同的角色”。此时少年能够“跳出情境”,采取全面的观点来看待社会情境,这是一种第三者所采取的角度。因此,此时少年能够协调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这样,他们就能够理解社会关系的互惠性质,能够采取中立的客观的立场看待社会交互作用。同时能够考虑到自己和别人的看法。比如,少年关于父母的惩罚的理解是这样的,他们认为惩罚只是控制行为的一种方式,而不是最好的方式。但是他们理解父母也要表达自己的需要和个性,惩罚只是满足了这样一种需要。可见,少年的社会认知已经较为复杂了。 少年社会认知的发展是以其认知发展的能力为基础的,少年所处的社会认知阶段与皮亚杰的形式运算的A阶段相对应。研究者指出:有的人认知发展达到了某一个特殊水平,然而却没有达到相应的社会认知阶段,但是,不可能已达到某一社会认知阶段却未达到相应的认知发展阶段。 少年社会认知的发展与其社会行为有明显相关。研究者指出:少年的社会知识越多,他们就越可能轻松地应付社会情境,能更好地评价他们的行为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的后果。他们还能更好地运用计策来解决社会冲突。此外,这些能更有效地应付社会情境的挑战的少年,他们帮助别人、参与社会、与父母和同伴友好相处的意向更为强烈。 青年初期学生的一般特征 青年初期是指从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这一时期,大致相当于高中教育阶段。这一时期结束的时候,即年满18岁的时候,青年的身心各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年满18岁的男女青年就可以取得公民的资格,享有公民的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和履行公民的各种义务,正式担任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这就是说,青年时期是走向独立的时期,是一个人开始独立地决定自己生活道路的时期。 当然,青年时期并不是在18岁的时候就结束了,而是延长到25岁左右,18~25岁,一般称为青年晚期。青年初期的特点是在少年期发展的基础上,在新的生活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高中学习的青年,深切地体验着自己生活中的各种巨大变化。 首先是学习上的新要求。 青年初期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但是和少年的学习比较起来,在学习的要求上,显然有很多不同之处。第一,高中各科学习的内容更加复杂更加高深了,反映着自然、社会和精神现象的有系统的基本规律。这就要求青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表达能力具有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水平。第二,由于学习内容的复杂性和深刻性,在学习过程中,就要求青年进一步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发挥更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第三,高中学生开始系统地学习政治课,并且通过各科教学和其他教育措施,要求青年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其次是集体生活中的新的地位。 在高中时期,许多少先队员加入共青团。共青团是对广大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学校,通过它,不断提高青年的政治觉悟,培养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逐步在政治上成熟起来。有一部分团员还积极争取加入共产党,使自己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许多团员还是少先队的辅导员,因而担负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 在学校集体中,高中学生占有特殊的地位。他们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要起着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要成为低年级同学的榜样。 此外,高中时期的师生关系也与初中时期不一样了。高中学生不再将教师看作是父母的化身,教师的权力也不再那么大。在高中生眼中,一个“理想教师”的身上首先体现出来的是他的个人品质,即“理解”能力、情感反应能力、对人的亲切诚挚的态度。也就是说,高中生愿意将教师看作是一位年长的朋友,其次才看重教师的职业专门知识和教学质量,最后是其对权力的正确使用。 同时,学校集体也仍然是高中学生结交朋友的最主要的场所。高中生同伴关系的选择性和稳定性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表现出多样性的形式:从简单一起度过时光,到最深刻的自白和自我解剖。他们表现为强烈的希望结交朋友,并建立良好友谊的要求。 高中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发生显著的变化。一方面,青年日益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职责。同时,高中生十分强烈地要求独立支配自己的时间,选择朋友和度过余暇的方式等等。另一方面,父母和成人日益尊重他们的独立性,要求他们能够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尽管此时父母的榜样不再像童年时期那样被绝对地、不加批评地接受,但是好的父母仍旧是高中生重要的行为准则,高中生迫切需要年长者的生活经验和帮助,他们非常希望把父母看成朋友和参谋。 高中生在集体生活中的新的地位,是他们个性发展的新的动力。 再次是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 高中生,特别是将近毕业的学生,选择未来的生活道路,成为他们意识中的重要问题。毕业以后既可能到高校去学习,又可能去参加各种劳动,这就迫使他们不能不去考虑自己未来的志愿。小学和初中的学生也常谈到自己未来的志愿,但那多半属于想象的性质,而高中学生在考虑自己的志愿时,具有更大的现实性和严肃性。父母的职业榜样,个人的智力和能力、需要、动机、努力工作的意愿、同伴、教师等都影响着高中生的职业态度和选择。这种对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无论是在青年的学习上还是个性发展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最后是生理上的接近成熟。 高中生的身体发育已经逐渐接近成人的水平。他们的身高和成人差不多,骨骼已经全部骨化,肌肉力量在不断增强,从而提高了从事体力工作的能力。他们在皮质结构和机能方面已经发育完成,并达到成人的水平;性机能的发育已经成熟,因而进一步意识到两性关系问题。 所有上述情况,就使青年的自觉性和独立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因此,父母和教师要尊重和鼓励他们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展青年人特有的朝气和活力。但是应该看到,青年刚刚达到成熟时期,他们的智力水平还是不够高的,他们看问题往往不全面,他们的个性倾向还不稳定,因此,在加强青年的自我教育的时候,应该给他们以积极的关怀和指导。 青年初期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 青年初期的学生,由于学习内容的日益复杂和深刻,由于逐步意识到自己未来的生活道路,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性进一步发展起来。他们用更多的时间从事学习,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更加专心和主动。 (一)在学习动机方面 在正确的教育下,青年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少年比较起来,是更加远大、深刻和稳定。青年学生由于进一步意识到自己的学习和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由于考虑到自己毕业后的前途,比较远大而深刻的、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学习动机经常是青年的主要的学习动机,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已经不占有重要地位。同时,青年已经能够自觉地追求知识,顽强地学习,并且这种自觉性已相当稳定。 (二)在学习态度方面 青年初期的学生已经能够用自觉的严肃负责的态度来对待学习。他们一般都能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教师。思想好、学识好、教法好而又关心学生的教师,就能获得青年的尊敬。当然,个别对教师态度不好的学生也是有的,这常常是因为教师本身有缺点或教育不良的缘故。在对待集体的态度上,青年学生具有更高的自觉性,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和集体的关系。青年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比少年学生更自觉主动和认真负责。分数对于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已经不像对儿童和少年那样强烈了,他们所关心的,与其说是分数,不如说是真正的知识学问。 (三)在学习兴趣方面 青年的学习兴趣同少年比较起来,更加广阔、深刻了,而且有更大的选择性和稳定性。青年学生不但对文艺性的材料感兴趣,而且对理论性的材料感兴趣。不但对课内书籍感兴趣,而且对课外书籍和报刊杂志感兴趣。他们不但阅读这些读物,而且喜欢深入地探讨和思考各种问题。青年对学科的兴趣更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首先常常是和自己的未来志愿相联系的。青年学生一般都对抽象性较大的、需要多动脑筋的学科比较感兴趣,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在学习兴趣上,个别差异也是存在的,例如,有些青年学生用同样的态度对待各门学科,没有特殊的学科兴趣,而另一些青年学生兴趣过于狭隘,只对某一门学科(如数学或语文)感兴趣。教师要依据高中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给予必要的指导。 (四)在学习能力方面 青年学生已经能够独立自觉地掌握教材和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如听讲、记笔记、练习、复习、课外阅读等;能够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创造性地完成各种作业;并且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监督。由于过去几年教育的结果,青年学生不但学会进行智力活动的各种方法,而且能够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智力活动,考虑自己的思想方法,这是少年学生做不到的。 由上述可知:青年学生的学习活动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青年学生都可以自然而然地达到这个水平。有些青年学生,由于过去教育上的缺点,或者由于学生本身的不良习惯,以致学习活动处于较低的水平。高中教师,应该在学生刚升入高中的时候,就密切注意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水平,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缺点及时得以纠正,使优点得到更好的发展。 影响青年初期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父母、同伴和学校仍然是影响青年初期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父母对高中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也是最明显和最主要的,这是由于他们经常地接触到父母的言行。这种影响仍然是围绕着父母的教养方式和高中生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看法来发挥作用的。 研究者指出:和少年初期一样,热爱孩子的父母能促使高中生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尊。相反,对子女表示拒绝和冷漠的父母,则会导致高中生在智力、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困难。 另一方面,高中生如果感到被父母接受、有人需要,并感到自己有一定的独立自主,就会促进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和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发展。 父母对高中生社会化的影响也是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和独立观念方面,而对其他方面的影响则减少,这可以看作是父母影响的质量的提高。 同伴的影响在青年初期又有了新的内容。这时,高中学生的友谊是以感情的共鸣和体验的分享为基础的,择友是在个性和他们互相奖励的友谊的基础上进行的。在青年初期,少年友谊的那种强烈性和热情有所下降,这时的友谊是出于个性特征的一致性,而不是与之共享秘密的需要了。 另一方面,青年初期异性同伴关系也有了新的内容,此时高中生对异性的消极感受几乎都消失了,一半的男生和大多数的女生都跨过性别界限建立了友谊,信任和安全感是这种友谊的组成部分。当然,异性友谊的增长并不是要代替同伴朋友的亲密性,它只是高中学生亲密友谊的又一种类型。 同伴对青年初期社会化影响的领域与父母不同,他们主要是提供了更多个人需要的满足和必要的娱乐消遣。 学校对青年初期社会化的影响表现为它为高中生进入成人社会做准备,传给他们知识和技能,引导他们进行职业选择,同时也使文化传统得以延续。 此外,学校提供了一个社会场合,而教师又提供了成人的榜样,学校发生的事、教师的行为都对高中生的社会化产生影响。 自我意识的发展 青年学生在过去知识积累和智力发展的基础上,由于即将毕业而必须考虑自己未来的生活道路,因而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般说来,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中三年级的学生,都能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主观世界,他们不但关心和认识客观现实,而且关心和认识主观本身。他们都能够独立自觉地按照一定的目标和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品质和能力。 研究者指出:高中生能认识到一些无意识的心理体验会影响人的思维和活动,他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待自我,把自我看作是思想和行动的操纵者。 研究者的结果证明:高中生进一步从个性的特点、态度、信念等方面来看待自我。他们的自我系统更抽象更复杂,其描述自我的方式中允许把可能有分歧的行为看作是一致的。同时,高中生能够理解他们自我中的变异,并做出判断和调整,他们有一套整合原则使他们理解其行为可以在相似但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得判若两人。 青年的自我评价能力和少年比较起来,有了一些新的特点。第一,他们一般都能提高到具有概括性的个性品质上来分析自己,例如,意志坚定或意志薄弱,粗枝大叶或工作细致,具有原则性或丧失原则,孤僻或热情等等。第二,他们一般都能够提高到价值观,甚至于思想政治品质上来分析自己。 高中生由于能够自觉地认识自己的个性品质,就能更好地锻炼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当然,高中生的自我意识还是不十分成熟的。第一,在整个高中时期内,常常只有一部分学生,如共青团员和高中二年级学生,能够从政治品质上来分析自己,而另一些学生还只停留在以一般个性品质作为分析自己的标准。第二,在整个高中时期内,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的分析评价还没有达到全面而深刻的水平。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往往只能列举一些自己的优缺点,而没有找出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第三,在整个高中时期内,大部分学生已形成自我批评的态度,但有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或形成得不稳定。有人研究了高中生自我批评态度的形成问题,指出大体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我批评态度已经形成,并成为稳定的个性特征;第二类是虽然已形成,但很不均衡;第三类是还没有形成。 由此可见,青年学生的自我意识正接近于成熟时期,但是仍然存在着缺点和问题。 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是人的个性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关心和帮助青年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特别是从政治上评价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发挥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


推薦閱讀:

6歲就語出驚人,讓人不寒而慄的孩子
如何看待別人說的,你爸媽不容易啊之類的話?
一個有趣的心理學實驗告訴你,為啥別忽視孩子夢想
如何教育一個問題多多的二年級男生?
直面恐懼,就能戰勝它

TAG:教育 | 心理 | 心理学 | 儿童心理 | 了解 | 童心 | 读书 | 儿童 | 学生 | 儿童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