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基督教會出現多個宗派?

作者:張威丨審稿:李賢丨校對:小儲丨排版:徐畢凡

1宗派的大致分類

據說,當今世界,基督宗教的宗派已經超過三萬個之多。從大的方面來說,基督教由三大分支組成:天主教、東正教和基督新教(復原教)。我們通常所說的基督教,是指基督新教。單單基督教的宗派就已然類別繁多,有浸信會、長老會、衛理公會和宣道會等。

宗派和宗派主義不能劃等號。雖然有些不同宗派的人常常以自己的宗派自居,但是絕大多數宗派的人並不是山頭主義,不同的宗派都相信共同的基督宗教基本信仰。

2宗派的形成

宗派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早在初代教會,保羅帶領的教會和彼得帶領的教會就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差異,甚至出現了彼此隔離。只要有差異性的地方,就會有宗派的自然形成;即使在一間跨宗派的教會裡面,也會有一定程度上的宗派主義現象。

宗派的形成有以下幾個原因:

1

神學的差異

只要是正統的基督教宗派,在基本信仰的真理上都是相同的。但是,一些神學問題確實是導致宗派產生的重要因素,典型的就是加爾文主義和阿民念主義的不同:衛理公會是清一色的阿民念主義者,而長老會則持守加爾文主義。這種神學差異導致這兩個宗派不可能合併在一起,關於洗禮神學的不同看法也導致長老會和浸信會不能歸入到一個宗派當中。

2

宗派的體制問題

常見的、治理教會的模式有主教制、長老制和會眾制,對體制不同的選擇也是導致宗派出現的原因之一。

3

具體實踐上的不同

3宗派的積極作用

1宗派具有保護和加強信仰的作用

有人說,我們要與那些擁有共同信仰的人一起聚會,這些人不止包括那些在信仰的主要問題上與我們保持一致的人,也包括那些在體制上與我們有共性的人。宗派的作用就在於此。

宗派讓有信仰共性的人保持凝聚力,可以集體為福音做更多的事情,從而避免教會出現孤立。每個宗派有自己的信仰體系,這個堅固的信仰根基可以對宗派內的教會起到監督作用,防止個別教會的真理出現偏差。如果沒有宗派的監督,獨立的教會很容易跟著牧師或者某個領袖走,會有很大風險。當然不可否定,很多時候,整個宗派也會出現腐敗,比如美國長老會(PCUSA)出現的神學的自由化和按立同性戀牧師的問題。

2宗派體現了基督信仰的豐富多彩和真理的寬廣

浸信會注重宣教和福音;長老會高舉上帝的主權和無上的恩典;聖公會的禮儀極其優美;殉道會高舉基督徒的聖潔。從不同宗派的特色,我們可以知道,基督的真理何等豐富,以致任何一個宗派都不能夠完全持守全部。

3宗派的出現恰恰體現了信仰的合一

中國教會表面上沒有宗派,但中國教會山頭主義盛行,彼此間的隔離非常嚴重,教會之間的聯繫非常少。這種情況對中國教會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而宗派,就是在一個信仰規範里存在很多種教會,有共同的信仰告白,有共同的教會治理模式,有共同的神學觀。大量持守相同信仰規範的人彼此聯繫、交通,共同做很多事情。這是非常美好的一種情形。

所以,追求普世教會的統一規劃並不合乎聖經,也不可能做到。聖經上講,基督徒要合一,而合一併不等於「統一」。實際上,每一個重生得救的基督徒都是合一的,因為合一的工作是聖靈的工作;一主一信一洗,基督徒的生命本質上都是合一的。沒有任何人可以分裂基督徒之間的合一,宗派更不具備分裂合一的力量。

如果沒有聖靈的合一,只是追求組織上的統一沒有實際意義。普世所有的教會並沒有統一的組織原則,聖經給予上帝的子民以巨大的空間來發展教會。基督教會遍布世界各地,不但地域廣泛,且人數眾多、人員背景各異,如果要統一規劃發展模式,必定會窒息教會的發展。不同的宗派保持自己的特色,會更加有利於普世教會的發展。

4宗派間的合作

當今世界,各處的教會雖然宗派越來越多,但是,不同的教會間開始越來越重視合作。合作不是建基於自己的宗派傳統,而是建基於共同宣教、共同發展事工、共同傳福音。最典型的範例是美國的福音聯盟(The Gospel Coalition,約翰派博牧師和卡森博士發起),裡面有長老會人士,也有浸信會人士,大家在一起合作得非常愉快。

雖然宗派也會出現負面作用,比如宗派對人和教會的控制過多、宗派的集體墮落、甚至出現打壓別人、唯我獨尊的宗派主義,但是總體上,宗派對教會的積極作用要大於消極作用,並且,宗派在未來很長時間內也不會消失。在未來,中國的家庭教會也會一步一步走向宗派的軌道,這是不可避免的過程。


推薦閱讀:

契約與人生
福音使人降卑
基督徒婚禮程序中英文對照
基督徒的心志
基督徒對婚姻的5點誤解

TAG:基督教 | 基督 | 教會 | 基督教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