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張守世工筆花鳥畫——尚古求新 北方意韻

張守世,1945年生,甘肅人。自幼喜愛繪畫書法,自習學書,塗鴉弄墨,天趣自然。對繪畫書法情有獨鍾,與書法結下了不解之緣,執著追求,幾十載苦讀修行,辛勤耕耘,在藝術之道上腳步從來沒有停息。書法作品師古不泥,厚積薄發,雄健中含儒雅之風,飄逸中蘊金石之氣。國畫山水則傳統中立新意,粗獷中見筆墨,情為景生,意由心發。多次參加各省市以及全國的書畫展屢屢獲獎,作品也多次被各種報刊雜誌收錄,現擔任天水市美術家協會理事。

他的花鳥畫追求北方花鳥畫題材的大幅面、大意境、大氣魄。他以宋元兩代的繪畫精神為依託,站在全新的學術視角上,向世人展現蔚為大觀的中國北方氣象。其作品氣韻獨到、儒雅大氣,既有北方鄉土生活的情趣,也有藝術學術內涵,而畫面中的意境、格調、氣韻則顯現一種尚朴之風。

元人趙孟頫曾言:「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他強調的意:即對精神的要求,張守世強調並強化了這一美學思考,他主張學習古人,要創造性去學習,畫中有古亦有己。承接古風,彰顯地域特色。他筆下的花鳥都特別重視形似。他認為「以形寫神」,是形在先,神在後,如果花鳥的形態結構都搞不清楚,再「生動」的筆墨也落不到點子上。所謂「其形不似,神無從出」,他的花鳥畫以深厚的筆墨功力、準確生動的花鳥造型、如臨其境的視覺張力,充分表現出「以形寫神」的藝術精神。這樣的作品用筆細膩,飽含詩意,用色淡雅,洋溢著一種蕭瑟、清幽、淡然的藝術風格和境界。

張守世是一位遊走在新舊之間、傳統與心靈之間的畫家,他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北方生活,既能把握傳統精髓,強調寫生與傳神,又在筆墨中注入創新意識。他將花鳥的格局放大了,在更為豐富的背景下,花鳥無不形神兼備,各具其態。以大合大開的法式,創立了大境界、大氣象的北方花鳥畫畫風。融古而又革古,開拓了自己具有北方地域特色的當代花鳥畫創作的新面貌。

張守世生長於西北,這片土地上的風俗風情給予了他許多源於記憶的回味,他的工筆花鳥作品也大都涌動著生活的情致,並重於情景化與敘事性的展開。張守世並不局限於用色的裝飾性對花鳥客體進行視覺還原,而是在融入完整的審美意象後從整體上進行把握,既能演繹客體的風貌,又能依據主觀感受傳達不同的氣氛、情緒以及心境,從而在主、客觀相融的理性意識中塑造起一個情感化的色彩空間。

與其人相符,其所為畫,也有一種達古的氣質與違俗的格調,語言語義皆然,形式內涵無二。紙上風光,筆端氣韻,都是性情與心跡的傳寫,也力求文化和思想呈示。他的畫,多取於北國風物。畫雖以花鳥為主,但每幅作品的題材都是綜合的,花鳥不是主體,但是點睛。山水樹木及生活景物等在我的畫中都與花鳥有較好的配合和呼應。」這是他造大境之必然。他生於軒轅故里,濃郁的文化氣息和遼闊的土地,讓他領略了廖廓曠達之美,同時也體味了謐婉幽深之境。

從他的題材來看,基本是以自己熟悉的生活為主,作品洋溢著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在軒轅故里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是它的靈性蒙養了張守世的心靈,觸發了他那敏銳的靈感,玉成了他那工筆華章。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喚起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嚮往,其要義就在於他畫出了「真景物,真感情」,畫出了具有這種「情」,這種「境」的藝術境界。

師造化、師自然是獲得藝術本真的唯一泉源,悟神理、運創新是形成作品鮮明個性的必備能動性,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張守世中國畫語言革新分別從生活的根據和藝術的表達兩條線進行,使得每一次實驗都擊中了中國畫語言現代性轉型的命脈。張守世一直在努力地追求著,踐行著。


推薦閱讀:

安倍當眾挑釁普京:日本要討回北方四島!
北方和西北諸衛所的內遷
金鎖玉關風水八方斷語之論西北方乾卦
開發商白送了一個玄關,快用起來(北方別看了,你沒有)
[轉載]金鎖玉關北方見水

TAG: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