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F1 上海站的賽道紀錄還是 2004 年舒馬赫創造的? |

【知乎用戶的回答(270票)】:

好問題!

其實,不止上海的賽道紀錄停留在2004年,一大堆賽道的紀錄都停留在2004年……

因為本人是數據流(好吧其實是實在很無聊-_-),所以有空查查數據做做圖,整理了從2000年以來所有出現過在F1賽歷里的賽道紀錄。(賽道按分站國家名排序)

藍色區塊代表出現在F1分站的年份,紫色圓圈代表這條賽道的賽道紀錄所在年份。藍色區塊代表出現在F1分站的年份,紫色圓圈代表這條賽道的賽道紀錄所在年份。

而半透明的的藍色區塊代表當時這條賽道和現在最新版本的賽道不同(像 Hokenheim 02年開始賽道砍了一半,Spa 前後經歷兩次 Bus-stop S彎修改,等等)。因此半透明的紫圈便代表當時舊版本賽道的最速圈。單獨列出,是因為賽道被修改,無法橫向比較了。

看到2004年有多誇張了吧!在2000年以後出現在F1賽歷里的27條賽道中,現在賽道紀錄仍停留在04年的有14條,超過一半。

但還不只這麼誇張!剔除沒有參與過06年之前比賽的新賽道的話,剩下20條賽道裡面有16條賽道的最速圈在04年產生!而在例外的4條賽道里:奧地利A1是因為只參加到2003;伊斯坦布爾是因為2005才開始;鈴鹿是因為2004年是颱風影響全場雨戰;只有加泰的賽道紀錄是05年名正言順地勝過04年(那是 Fisichella 05年在最後一圈用幾乎空油刷出來的)。

所以你基本上可以認為:目前為止F1速度的極限出現在04年。

為了更清楚地看清每一年紫圈的走勢,也為了方便比較,我們挑墨爾本、聖保羅、蒙扎、雪邦這四條賽道來比較。這四條賽道滿足:1. 從2000年到現在每年參與;2. 賽道沒有改動。

剔除一些奇葩的數據點(比如03年巴西和08年蒙扎兩個下降得很誇張的數據是因為雨戰)之後,我們大致可以看出一些趨勢:就是賽道最速圈基本上以04年為分界,04之前穩步變快,04之後圈速逐步放慢。到這裡,我們基本上已經把最近15年的F1最速圈狀況摸清了。剔除一些奇葩的數據點(比如03年巴西和08年蒙扎兩個下降得很誇張的數據是因為雨戰)之後,我們大致可以看出一些趨勢:就是賽道最速圈基本上以04年為分界,04之前穩步變快,04之後圈速逐步放慢。到這裡,我們基本上已經把最近15年的F1最速圈狀況摸清了。

-----

扔了一堆乾貨之後我們再來說這是為什麼。(終於進正題了orz)

其實就是因為規則限定。(是的就是這麼簡單……)

FIA這近10年來的規則幾乎每年都有大小不一的變動,在以下方面或大或小地限制賽車速度:

  • 引擎。在04年以後:05年開始規定一台引擎必須使用兩站才能更換。06年將V10引擎降級到V8引擎並凍結引擎研發。而在今年,大家都知道的,引擎再被更換為V6渦輪增壓引擎。引擎馬力輸出是賽車速度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對引擎的限制自然對賽車速度影響最大。
  • 載油。2010賽季開始,賽車將不被允許在正賽中加油,而必須搭載足夠跑完整場比賽的油量出戰。賽車重油出戰,比起之前的輕裝上陣,更限制了單圈表現。
  • 其他方面。對於空氣動力學套件,FIA一直在修改一些細微限定(像05年稍稍前移後定風翼),以減小賽車獲得的下壓力;電子系統方面,像08年就取消了TCS(Traction Control System,牽引力控制系統)。(←原來寫錯成 ECU,謝謝 @劉堯@孔祥舟 提醒!)
  • 可是,FIA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其實照著現在的科技發展速度F1要繼續快下去是沒有問題的,強大的引擎馬力輸出再搭配日趨極致的空氣動力學運用,要提升速度絕對不是難事。但FIA的考慮,我個人認為還是在提升賽事的觀賞性上。科技發展得很快很好是沒有錯,但問題是不是所有車隊都能發展得這麼好,一直放任這樣下去的結果很可能就是強弱差距過大,比賽變成賽車性能的比拼而並非車手技術的比拼,這樣的比賽也不好看,悶。從這一點來看,F1和其他的體育項目還是差不多的,都是通過修改規則來抑制一家獨大的狀況。

    因此,FIA一方面限制引擎要求,降低引擎研發成本,努力縮小強弱差距;另一方面限制電子系統和空氣動力學套件過度使用,努力讓賽事留在讓車手拼技術的狀態。另外,也有安全方面的考慮,像不再允許加油是為了避免之前PIT裡面偶會出現的漏油、火災、拔油管之類的意外發生。而限制速度本身也可以降低車手發生意外所遭受的損失。

    (當然……這樣好像其實也沒有限制得太成功……好像火星車一直都存在呀……)(我只是小小吐槽一下而已)

    所以!那麼多賽道紀錄停在10年前不關車手的事呀!!!車手儘力了車手做不到啊!!!

    那麼多04年的紀錄都是FIA搞的鬼!!!大家快去找FIA投訴!!!?(·? o ·? ?)

    【知乎用戶的回答(5票)】:

    因為F1的規則在不斷的部分抑制著技術進步對賽車速度的影響。(為了安全而不至於過快)

    如果沒有F1的各種規則抑制的話,F1賽車平均速度超400我敢保證是分分鐘的事情。

    【知乎用戶的回答(2票)】:

    因為F1的引擎氣缸數每年都在砍。

    【李明義的回答(1票)】:

    心塞啊,以前忠實f1車迷,每次修改規則就少一個觀賞性,以前進站三次為多,之後變成普遍兩次進站,現在只換輪胎,進站策略都被砍掉了,越改越無聊

    【知乎用戶的回答(0票)】:

    心塞,現在都是輪胎啊輪胎

    【趙XX的回答(0票)】:

    為了車手安全,他們把最高速度降低了

    【fuyangzhang的回答(0票)】:

    改天得再次重溫04法國站的經典4停

    【羅天遠的回答(0票)】:

    其實並不是因為發動機閹割導致圈數下降的……這代f1的kers系統馬力比起以前的3.0 v10以及2.4 v8並沒有下降多少,反而中低速扭矩升的碰碰碰的

    (不過轉速限制1w5,極速不就被閹了嗎)

    (關於發動機,舉個不恰當的例子,918跑賽道比拉法快不就是拼的中低速扭矩更大嘛……拉法雖然馬力大但必須中後程才能發揮,初段連911 turbo s都干不過)

    按道理來說,這是不合常理的,混動+增壓跑賽道還沒自吸快,誰信,要說耐力的話,我倒是沒話可說。

    關鍵還是fia規定的那些蛋疼制度和限制,就比如說大家都很頭疼的進站策略問題,現在只能進站換胎,車手敢把車逼到極限嗎?以前都是拿命玩的,各種策略對抗精彩的一逼啊!

    【李志的回答(0票)】:

    引擎功率不斷減小輪胎限制變速箱限制引擎限制,現在隨便什麼百萬級的跑車都能和F1跑個不相上下,更何況一輛用著舊輪胎舊引擎舊變速箱的F1

    原文地址:知乎

    推薦閱讀:

    創造自然與生創造自然與生命的神――父親(李子勛)
    8年稱霸全球背後:海爾顛覆世界家電的五大扛鼎創造
    回歸主業
    創造性思維
    保健脾,為美麗增加創造力

    TAG:上海 | 創造 | 賽道 |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