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古代文學概述

古代文學概述

歐洲古代文學包括古希臘文學和古羅馬文學。古希臘古羅馬文學是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西方文學的開端。

古希臘古羅馬文學反映了歐洲從氏族社會向奴隸制社會過渡時期的現實生活,特別是對古代的戰爭與和平、人與自然搏鬥的英雄行為、社會歷史的重大變遷等,表現得尤為深刻,因而具有豐富的歷史文獻價值。古希臘古羅馬文學表現了古希臘古羅馬人對宇宙、自然與人生的理解和思考,其中蘊含著他們較為原始的精神、心理、情感和文化的內容。古希臘古羅馬文學在描寫人對現世價值的追尋、人與命運的矛盾和抗爭中,表現了人類童年時期的自由、樂觀與浪漫、生命意識、人本意識和自由觀念。這是古希臘古羅馬文學的基本精神,以後也成了歐洲文學與文化的基本內核。

古希臘古羅馬文學種類齊全,既有神話、史詩、悲劇、喜劇,又有寓言、抒情詩、散文、小說,有的文學樣式雖然不夠成熟,卻為後來的歐洲文學提供了範例。古希臘古羅馬文學與民間口頭文學的關係十分密切,尤其是神話、英雄傳說和史詩,具有文人創作所沒有的豐富而瑰麗的想像、純樸的氣息和粗獷的風格。古希臘古羅馬文學在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上還比較粗糙和原始,除了史詩以外,一般篇幅都比較短小,構思單純,主題明確,技巧單一,具有原始的拙樸美。古希臘古羅馬文學已經具有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種因素,而且在文藝理論上也基本形成了以再現說和表現說為哲學基礎的兩種創作傾向,為後來的歐洲文學的發展

奠定了基礎。

一、古希臘文學

古希臘位於歐洲南部、地中海的東北部,包括今巴爾幹半島南部、小亞細亞半島西岸和愛琴海中的許多小島。特定的地理條件使古希臘人難以在田地里依靠農耕方式謀生,而是在海上靠經商、做海盜或到海外開闢殖民地來求生存。這種生存環境和生活方式造就了古希臘人自由奔放、充滿原始情慾、崇尚智慧和力量的民族性格,也培育了古希臘人追求現世生命價值、注重個人地位和個人尊嚴的文化價值觀念。由於古希臘海灣、海島眾多,航海業發達,因此同其他地區特別是同埃及和西亞各國有著廣泛的商業、文化聯繫。

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是古希臘從氏族公社制向奴隸制社會的過渡時期,史稱「英雄時代」,又稱「荷馬時代」,文學的主要成就是神話和史詩。

古希臘神話是原始氏族社會的精神產物,是古希臘人集體的口頭創作,是歐洲最早的文學形式,大約產生於公元前8世紀以前。希臘神話的內容是一個廣闊浩繁的系統,支脈派系龐雜,具有明顯的家族色彩,大體可分為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大部分。

希臘神話中的神祗,像人一樣,有情慾,有善惡,有計謀,互有血緣關係,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這就是「神、人同形同性說」。但神祗和人的區別也很鮮明,長生不老,可隨意變形,各具特殊本領和巨大威力,其好惡態度對人類的生死禍福起著決定作用。

英雄傳說中的英雄都是神和人所生的後代,是半神半人式的英雄,具有過人的才能和非凡的毅力,都在某一神祗保護下完成一番驚人的業績,體現了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展示了希臘初民對勤勞勇敢和英雄主義精神的讚美和嚮往。

從神話和生產力的關係看,它是生產力發展的低級階段的反映。希臘原始初民因生產力水平很低,缺乏科學知識,認識不了外在世界,只能用幻想的神話去解釋自然的和社會生活各領域的種種現象,神成了自然力的化身,成為人格化了的自然物,表現出人類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的美好理想。隨著人類對自然力的不斷認識、開發和利用,有關神話便自行衰亡。

從神話和時代特徵的關係看,它是氏族公社社會基本特徵的表現。那時階級還未出現,人和自然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希臘神話反映了這種主要矛盾。如大量故事都是講述狩獵、放牧和航海等基本的生產和生活活動。老輩神譜,表現出母系氏族社會中母權制的許多特徵。以宙斯為首的十二主神,則更多地反映了父權制的許多特徵,他們很像一個古希臘人的大家庭,大家尊宙斯為「父」,視他為一家之「長」。全部神祗故事,都表現出原始時代的群婚制特點。

從神話和宗教的關係看,它也是希臘宗教崇拜的起源。神話和宗教的關係極為密切,如果沒有希臘神話,就不會有古希臘的宗教崇拜。其宗教崇拜的古老對象,就是神話中的眾神和英雄,如宙斯、赫拉、阿波羅、雅典娜、赫拉克勒斯等。所以,希臘神話作為宗教,實際上是崇拜他們的部落和城邦,隨著城邦的衰亡,神話作為宗教也就失去了意義。

希臘神話的藝術特徵主要有三點:第一,想像力極強。它把自然界萬事萬物擬人化、神話化,也把人類精神領域、感情領域和社會生活領域的現象擬人化、神話化了,而且人情入理,合乎邏輯,創造出令人難忘的意境和鮮明的形象。如阿波羅的愛情故事,潘多拉盒子的故事等。第二,故事性極強。希臘神話故事普遍具有來龍去脈、前因後果,而且情節曲折,起伏跌宕,娓娓道來,十分動聽。如宙斯和伊娥的故事,哈得斯的婚姻故事,普羅米修斯的故事等。第三,哲理性極強。希臘神話是古希臘先民勞動積累和生活經驗的凝聚,也是早期人類智慧和思考的結晶,許多故事都寓意頗豐,引人深思,成為後世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如金蘋果的故事,西緒福斯的故事,安泰俄斯的故事,赫拉克勒斯選擇人生道路的故事等。

希臘神話在文學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古希臘文學的最高成就是荷馬史詩。荷馬史詩從一開始就在創作方法和文字技巧方面達到成熟的水平,這說明荷馬史詩的原始材料來自多個世紀里積累起來的口頭神話傳說和英雄故事,是在一個早期文化的基礎上產生的。

荷馬史詩之後,在公元前8世紀末至公元前7世紀初,出現了一位著名的敘事詩人赫西俄德,他給後人留下兩首長篇敘事詩:《工作與時日》和《神譜》。《工作與時日》這首教誨詩,規勸弟弟走正直勞動的道路,不要走巧取豪奪的邪路。詩人講到人類經歷了金、銀、銅、英雄和鐵五個時代,農民的生活每況愈下;還通過「老鷹和夜鶯」的寓言,反映了氏族貴族仗勢欺凌小農的現實。《神譜》敘述諸神的由來,是最早關於宇宙起源和神的譜系的系統描述。

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是氏族社會進一步解體、奴隸主城邦逐漸形成的時期,歷史上稱大移民時代。這一時期,文學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詩和寓言。

抒情詩源於民歌,它是伴著音樂歌唱的。主要有雙管歌(或稱哀歌)、琴歌和諷刺詩等,其中琴歌的成就最大。琴歌以豎琴伴奏,分為獨唱體和合唱體。獨唱體抒情詩的代表是薩福(約前612一?)和阿那克里翁(前570一?),合唱體抒情詩的代表是品達(前518一前442或前438)。女詩人薩福是古希臘最著名的抒情詩人。她共寫了9卷詩,但流傳下來的甚少。她的詩多半是抒發個人感情的愛情詩,也有歌頌崇高的母愛與緬懷友人情誼的詩。柏拉圖稱她為「第十位文藝女神」。阿那克里翁的詩歌頌生活的樂趣,歌頌大自然,歌頌愛情,以清新、優美、形式完整取勝。這種詩後來被稱為「阿那克里翁體」。品達的詩主要讚美神和描寫體育競技,特別是讚頌奧林匹克運動的優勝者,風格莊重凝練,具有崇高美,對17世紀的古典主義文學產生了較大影響。

在抒情詩流傳的同時,希臘民間還流傳著許多以動物生活為主要內容的小寓言,相傳作者是一個名叫伊索的奴隸,後來整理出來的這些寓言就被稱為「伊索寓言」。伊索寓言主要表現下層平民和奴隸的思想情感,是他們的生活教訓和鬥爭經驗的總結,比較著名的有《狼和小羊》、《狐狸與葡萄》、《農夫與蛇》等。伊索寓言對後來法國的拉封丹、德國的萊辛、俄國的克雷洛夫等都產生過影響。

公元前6世紀末到公元前4世紀初,是希臘奴隸制發展的全盛時期,史稱「古典時期」,文學的主要成就是戲劇、散文和文藝理論。

在希臘歷史上的「古典時期」,雅典是當時全希臘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帶來了希臘文學的繁榮,而代表這種文學繁榮的是戲劇,誕生了以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為代表的三大悲劇家和喜劇家阿里斯托芬。

古希臘的散文並不是一種單獨的文學樣式,而是一些哲學、歷史著作和演說辭。著名的歷史學家有希羅多德、修昔底德;著名的哲學家和演說家有蘇格拉底。「古典時期」的文藝理論為後來歐洲的文藝理論奠定了基礎,主要理論著作有柏拉圖(前427一前347)的《理想國》和亞里士多德(前384一前322)的《詩學》。

公元前4世紀末至公元2世紀,史稱「希臘化」時期,文學的主要成就是新喜劇和田園詩。

二、古羅馬文學

古羅馬屬於內陸民族,主要以耕牧方式生存,具有上古農民與牧民的勤勞、勇敢、粗鄙和蒙昧的性格特點。他們憑藉自己的軍事力量和社會團結力創造了橫跨歐、亞、非三洲的羅馬大帝國。他們在武力與政治上超越並征服了希臘,但在文化上卻被希臘所征服,古羅馬成了古希臘文化的直接繼承者。然而,古羅馬人崇尚武力,追求社會與國家、法律與集權的強盛與完美,富於犧牲精神和責任觀念。這種民族與文化性格就使古羅馬文學具有比古希臘文學更強的理性精神和集體意識,因而也具有更強的莊嚴崇高的氣質,但又缺少了古希臘文學那種生動活潑的精神靈氣和無拘束的兒童式天真與爛漫。古羅馬文學在藝術上強調均衡、嚴整、和諧,重視修辭與句法,技巧上偏於雕琢與矯飾,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古希臘文學的自然質樸的特徵。

古羅馬文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共和時期、黃金時期和白銀時期。共和時期是一個政治概念,而黃金時期和白銀時期則是兩個主要根據拉丁語言的發展和文體特徵定性的名稱。 『

(一)共和時期(公元前240一前30年)

利維烏斯·安德羅尼庫斯(約前280一前204),古羅馬文學的奠基人。他翻譯(或編譯)了荷馬的《奧德修紀》,譯介了古希臘抒情詩,並於公元前240年編譯了一出古希臘悲劇和一出新喜劇。

普勞圖斯(約前254一前184)從事譯編古希臘新喜劇的工作。他的改編大刀闊斧,經常有意識地選用「改造」某些類型的場段,以適合尚未形成高雅的欣賞習慣的羅馬觀眾的口味。他行文潑辣、果敢,用詞機警,形式多變,善用雙關語,在對格律的把握上顯示了功力。

(二)黃金時期(公元前lOO一公元17年)

「黃金時期」即為拉丁語和文義上的拉丁文學(包括修辭、歷史和哲學)發展史上的古典或輝煌期,涵蓋兩位著名人物的活動年代,即「西塞羅時期」(公元前70一前30年)和「奧古斯都時期」(約公元前31一公元14年)。西塞羅(約前104一前43)是公元前1世紀首屈一指的修辭學家和哲學家,他和這一時期的文學家們一起,共同推動著拉丁語朝著正規化、學術化和文學化的方向發展。

盧克萊修(約前98一前55)的《論自然》是一部說教性的詩作,著重闡述伊壁鳩魯的哲學思想,間接地介紹了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表達了物質不滅,凡人不必懼怕死亡的生活觀。奧維德(前43—18)是古羅馬歷史上最擅長編寫故事的詩人。在史詩型作品《變形記》里,詩人用流行於西方和近東地區的神話及趣聞編寫光怪陸離的故事。他還寫過悲劇、愛情詩和「書信」等。薄伽丘和喬叟等後世文人曾得益於他的創作。

賀拉斯(前65一前8)是奧古斯都時期傑出的抒情詩人、諷刺詩人和文藝評論家。《詩藝》是他文學批評的代表作。他繼承亞里士多德的摹仿說,提出了「寓教於樂」的原則,主張創作要學習古典,形式要講究完美。《詩藝》在古典主義時期被視為經典。

維吉爾(前70一前19)是古羅馬最偉大的詩人。《埃涅阿斯紀》是維吉爾的代表作,全詩12卷,約1萬行,是作者按照渥大維的旨意花了11年心血寫成的。史詩追述了羅馬建國的光榮歷史。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特洛伊的一位英雄,戰敗後,他在母親維納斯的保護下逃出特洛伊,按神的旨意到義大利去建立一個新國家。在漂流的第7年,迦太基女王狄多愛上了他,兩人結為夫妻。後來天神命令他離開狄多,狄多因絕望而自殺。埃涅阿斯來到西西里島,由女巫帶領遊歷地府,見到了陣亡的特洛伊英雄們。亡父向他預示了未來光榮而輝煌的羅馬前景,從而使他堅定了締造羅馬帝國的決心與信心。他來到了義大利的拉丁姆地區,當地國主遵照神意要把女兒嫁給他,此事觸怒了另一求婚者魯圖利亞國王圖爾努斯,從而引發了戰爭。最後,埃涅阿斯與圖爾努斯決戰,並把他殺死。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詩。它以荷馬史詩為範本,前6卷類似《奧德修紀》,寫主人公的漂泊生活;後6卷類似《伊利昂紀》,寫特洛伊人與拉丁姆人的戰爭。維吉爾有不少地方摹仿了荷馬史詩,但《埃涅阿斯紀》仍體現出古羅馬文學的特色,表現出較強的理性意識、集體意識、責任觀念和自我犧牲精神,這與個體意識很強的荷馬史詩有所不同。在藝術上,它沒有荷馬史詩的自然質樸的特點,缺少口頭文學的活力;它的風格哀婉嚴肅,格律嚴整,在心理刻畫上超過荷馬史詩。 『

(三)白銀時期(公元17—130年) 』

這一時期承續了黃金時期末年的崇尚文風的花哨、新奇和濫用修辭的傾向,使文體顯得臃腫,給人過度雕琢的感覺。白銀時期也產生了一些頗有造詣的詩人。尤維納利斯(公元60—140)是古羅馬歷史上最傑出的諷刺作家,他的諷刺詩語氣尖利,稜角分明,時而淋漓盡致地嘲笑,時而又表現出辛辣感很強的幽默。亞歷山大』蒲柏受過他的影響,而斯威夫特是最得尤維納利斯「真傳」的英國諷刺文學家。


推薦閱讀:

農業節氣概述
十二地支概述
楷書創作概述 ▼
易經概述--如夢道人
《凈法概述》第六章 以觀想輔助持名

TAG:文學 | 古代文學 | 古代 | 歐美 | 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