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短片《父與女》中的情感表現

— 父與女《父與女》講述父親帶著女兒一起騎單車,他們穿過林間小路,騎過草地,騎上高坡,來到平靜的湖邊,而父親在河岸揮別而去。思念父親的女兒,騎著單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來到河畔等待------三段式敘事結構演繹父女之情影片的故事可以劃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父親與女兒離別前。並肩騎著自行車來到湖邊,依依惜別。女兒目送父親消失在天際間,久久不肯離去。第二部分是女兒終其一生對父親的等待。影片通過四季的變化、女兒生命成長的變化,不斷重複、強調著女兒騎車往返於湖邊,等待父親這一簡單的情節。根據女兒的成長階段。第二部分又可以細分為七個小節,影片通過自行車、湖水、湖岸、船、手電筒等元素的十次穿插展現女兒一生漫長的等待,將變化寓於不變之中,把女兒往返湖岸這一重複的過程展現得生動、鮮活。第三部分是父親與女兒重逢,開頭與結尾呼應。短片的結尾。導演採用了超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年邁的女兒依偎在半掩於泥沙中的小船,彷彿穿過時間的歷史逐漸又變回了從前,是夢境還是虛幻,女兒變回了少時的模樣,稚顏如初,美好的願望變成了現實。女兒和朝思暮想的父親重逢了。歲月以寬廣的胸懷包容了這份永恆的愛。 深入的細節刻畫表達眷戀之情《父與女》這部影片中,人物沒有任何對白,父女之間感情的流露是通過細節展現的。影片開始,父親和女兒依依惜別,當父親即將踏上小船的時候,他卻突然轉身跑向岸邊,將女兒緊緊抱住。父親放下懷中的女兒,一步一回頭地走向湖中的小船,然後面向女兒劃著小船消失在天際之間。雖然影片中沒有人物的任何面部表情的特寫,但父親對女兒的愛卻在情不自禁的動作中展現出來。  女兒對父親的眷戀是影片描述的重點,導演抓住細節描述,讓女兒對父親的愛在不經意間自然流露,打動人的心靈。女兒每一次來到湖岸,總是朝著父親離去的方向眺望。企盼載著父親的小船歸來。雖然影片沒有對女兒惆悵的面部表情給予特寫。但是觀眾能夠體會那種對父親的思念。結尾是整個影片的高潮,也是對主題的升華。腰背佝僂的女兒推著自行車來到堤岸,將倒下的自行車一次次扶起,慢慢地走下乾涸的河流。默默地偎依著小船。通過這一串動作的描述,一種人到暮年的滄桑感,一種女兒對父親的眷戀之情油然而生。 獨特的藝術風格強化情感體現色彩是視覺衝擊力最強的畫面構成因素,它對影片的情緒表達、風格基調、氣氛渲染起著重要作用。《父與女》這部動畫短片主要選取四種顏色為主色調,即黑、白、灰、黃褐色。從色彩帶給受眾的感受上來看,白色暗示寒冷、單薄、純潔、空靈,黑色意味著寂寞、悲哀,灰色意味著索然、失望,而黃褐色則意味著溫暖。在這部動畫短片中,導演通過色彩的微妙變化。將感人肺腑的父女情懷在平實無華之中傳達出來。  畫面表現方面,影片中導演大量使用毛筆的筆觸和線條繪製的感覺,吸取歐洲插圖藝術的經驗。以淡雅素靜的色彩,黑白光影的設計意念,採用逆光剪影的表現技法。抒寫細膩感人的父女情懷。作品中沒有華麗的特效。沒有煽情的對白,也沒有特別曲折的故事,平淡得就像人生,但正是這樣樸素得如鉛筆畫一樣的畫面卻有直入人心的力量。它們是個人情緒的傳達,是女兒在目睹父親出海之後,每天每月每年甚至用其一生來盼望父親歸來的故事。 唯美的背景音樂營造溫情與憂傷《父與女》背景音樂以鋼琴和手風琴為主,悠揚的手風琴在故事中跳躍起伏地穿梭,表露了熱切的渴望和孤獨的思念……一方面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另一方面表達了女兒對父親的思念與呼喚。影片中沒有對白或旁白配音,採用《多瑙河之波》第一圓舞曲為背景音樂,只聽見悠揚的手風琴拉出的簡單音符,旋律舒緩委婉,如同緩緩迴旋流淌的河水,優美、舒展而略帶淡淡的哀愁。在靜靜的畫面和悠揚的風琴聲中,觀眾慢慢地被感動。 小貼士欣賞這部作品,觀眾會發現導演不露痕迹地將至美的音樂和流動的畫面融匯在一起。畫面中無時無刻不流淌著溫情與憂傷。這樣的作品讓人靜下心來,退後遠觀,反覆斟酌,體會到源自心底的感動。
推薦閱讀:

當年 在你追求女孩的時候都發生過哪些現在想想驚為天人 蠢掉下巴的事情?
一個男性的哪些地方讓女性覺得他值得託付終身?
什麼樣的人最容易單身太久?
80後為何能看到《聖鬥士星矢》《灌籃高手》《變形金剛》《美少女戰士》這種進口動畫?總菊不管么?現在呢?
結婚半年,老婆提出離婚,不知道該怎麼辦?

TAG:情感 | 動畫 | 表現 | 動畫短片 | 短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