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孩子做不做家務  未來大不一樣

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

在美國,孩子不論年齡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員,所以告訴孩子他們在家庭中應該負起的責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擔家務則是最好的方式。

凡是從小就好吃懶做、不愛勞動的人,長大了多不能吃苦,獨立自謀能力差,工作成就平平。

因此,望子成龍的父母從孩提起就應為孩子創造一種環境和條件,對孩子進行早期勞動訓練,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生成一雙勤勞的手,使其終身受益。

美國專家談孩子學做家務

你的孩子是否已經到了可以幫你干一些簡單的家務事的年齡,應該如何幫助孩子養成幫助做家務的良好習慣:

如果你曾經有過要求你的孩子收拾桌子或是他的玩具的經歷,你就會知道這絕對是一場艱難的戰爭,一個處於學齡前階段兒童的孩子已經開始能夠對大人的要求表現出不耐煩和抵制的情緒。

對父母來說,剛開始時與其說是讓孩子幫忙,還不如說是給父母增加負擔。但這卻是培養孩子養成幫助人的良好習慣的大好時機。

即使他們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意圖,對孩子來說也家務勞動是益處多多。父母要充分信任孩子,讓他們發揮自信去獨立完成某件工作。

如何讓孩子輕鬆的,持久地養成這個好習慣,以下幾點家長必須注意:

1、讓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迎合這階段孩子渴望被看作大人的需求,告訴他,他的工作對家庭帶來很大的幫助,會因此節省出更多的時間,讓全家人一起娛樂。

2、給孩子提供選擇的權利

給你的孩子提供一份所有他能夠做的家務的清單,讓他/她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兩項工作,這會讓他/她感到,自己擁有選擇和控制的權力。

3、把任務細緻化,並給孩子做示範

把一個任務分拆成數個步驟(把玩具裝進玩具箱里,把書放到書架上擺整齊等等),這樣他才會確切的理解你的要求。

另外,父母應該親自給孩子做示範,回答他所有的疑問直到他能夠獨立完成。

4、忘記「完美主義」

對這個年齡孩子來說,積極地參與比起結果來說更為重要。如果你的孩子洗的襪子不夠乾淨,擦的桌子不夠亮,不要去批評他的工作,批評會挫敗孩子的自尊,更會降低他與人合作的意願。

5、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父母千萬不要當著孩子抱怨做家務的繁瑣和無聊,這會給孩子傳達一個信息---做家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6、不要強迫孩子

不要採用強迫的方式,給孩子留一個緩和的過程或一點餘地。比如「我可以讓你玩十分鐘,十分鐘一到,你必須立刻去收拾你的書桌。」這樣的方式。

7、合理安排所有任務

對學齡前兒童來說,重複做某件事就會讓孩子感到乏味。所以應該不斷地變換任務內容,但絕不要打破傳統的習慣分工,例如讓男孩子拖廚房的地,女孩子就讓她去做一些需要細心的工作。

8、給孩子發展的空間

一旦孩子掌握了之前交給他/她的工作,就應該給他/她提出更高的要求,擴大他/她的工作範圍。

比如,他應經可以熟練的完成洗衣前的衣服分類工作,那在你的指導下,就應該讓他學習如何使用洗衣機了。

(內容來源於:新浪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當她毫不畏縮地凝視未來丨讀詩
這就是中國未來的「賺錢」邏輯,你再不懂就徹底晚了!
開心笑話:第一次去未來老丈人家,被灌了個不醒人事
這三類人貴人最多,遇事總有人幫,未來一路暢通!

TAG:孩子 | 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