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無巧不成書 戲言成巧禍—— 宋元話本《錯斬崔寧》賞析

無巧不成書戲言成巧禍——宋元話本《錯斬崔寧》賞析

著名宋元話本《錯斬崔寧》,見於《京本通俗小說》。話本寫到一個為人做妾而又無辜被處死的陳二姐。陳二姐是陳賣糕的女兒,出身城市貧民。丈夫劉貴住在南宋都城臨安,話本說他「祖上源是有根基的人家」,大約屬於官僚地主階級。劉貴早先還讀書做文章,求取功名,後來家道中落,就改行學做生意。但這個富家子弟讀書不長進,做生意也是外行,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他妻子王氏,娘家還算富有。陳二姐是他沒有窮困時娶的小娘子。他與妻子王氏,去給丈人王員外拜壽,王員外留他住了一個晚上,送他十五貫錢,去開個柴米店,以便維持生活。劉貴拿了錢回家,進城遇到個相識的朋友,留下喝了一會兒酒,到了家門口,已是點燈時分。陳二姐一人在家守到天黑,閉了門,在燈下打瞌睡。那劉貴敲門,敲了半天才把她驚醒。劉貴抱怨她開門開遲了,又帶著幾分酒意,就故意嚇唬陳二姐,說是把她典給了一個客人,典了十五貫錢,待以後有了錢時,再把她贖回來。從這裡可以看出婦女可以被人隨意買賣,自己絲毫做不得主。作品這樣描寫陳二姐:「那小娘子聽了,欲待不信,又見十五貫錢堆在面前,欲待信來,他平白與我沒半句言語,大娘子又過得好,怎麼便下得這等狠心辣手?」陳二姐思前想後,拿不定主意,最後決定回娘家去告訴父母,又怕有人來把她帶走,當晚就輕輕出門,與鄰居朱三媽借宿了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上路,遇上一個賣絲的小夥計崔寧。這崔寧與《碾玉觀音》里的崔寧同名同姓,不是一個人。他從城裡討賬,收了十五貫錢往回趕,順路伴送陳二姐一程。誰因陳二姐離家後,小偷摸入房中,殺死劉貴,拿走了劉貴的十五貫錢。鄰居追上陳二姐,連同崔寧送去臨安府衙門。崔寧身上正有討賬的十五貫錢,臨安府尹就認定他是姦夫,夥同陳二姐謀死親夫。崔寧與陳二姐,有口難辯,被打得死去活來,二人受刑不過,只得屈招。臨安府尹把崔寧判「斬」,把陳二姐判「剮」。話本作者說:「這段公事,果然是小娘子與那崔寧謀財害命的時節,他兩人須連夜逃走他方,怎的又去鄰舍人家借宿一宵?明早又走到爹娘家去,卻被人捉住了?這段冤枉,仔細可以推詳出來。誰想問官糊塗,只圖了事,不想清楚之下,何求不得!」

話本通過陳二姐的冤死,著重揭露封建官吏的昏庸無能,草營人命。全篇在「錯」字上設計情節,先寫造成冤案,後寫昭雪冤案。而從冤案當中,使讀者認識到封建社會的婦女,尤其是平民百姓的婦女,命運是十分可悲的。

這篇小說既有主導的積極的一方面,又有次要的消極的一方面。

從積極的主導的方面看,小說通過善良無辜的陳二姐和崔寧被冤屈處死以及最後得到昭雪的故事,揭露了封建官吏濫施刑罰、胡亂判案、草菅人命的罪行。出於強烈的義憤,作者不禁在小說里直接出面發表議論,他還對昏官率意斷獄、任情用刑作了揭露和批判,而期望有「公平明允」的清官出來為人民主持正義,這反映了封建社會裡廣大被壓迫人民的願望和要求。作者鮮明的愛憎傾向是值得肯定的。不過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作者沒有認識到冤案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封建制度的黑暗和腐敗,而過分地著眼於問官個人的賢明與昏庸,因而後文便寫由於「換了一個新任府尹」,陳二姐和崔寧的冤案便得到了昭雪,矛盾的解決是多少帶有一些偶然性的。

從次要的消極的方面看,作者將這個社會悲劇的產生歸結為「戲言成巧禍」,奉勸世人不可隨便亂開玩笑。這種認識反映了生活視野不夠開闊的市民階層的思想意識和心理特徵。在「世路窄狹,人心叵測」的黑暗社會裡,生活在下層的市民群眾,靠著自己的勤勞奮鬥「持家養生」,希望平平安安地生活,卻隨時有可能遭到從天而降的不測之災。他們從自己狹隘的生活經驗出發,往往將社會災禍解釋為個人的命運不好,或者是由某種偶然性的因素所造成。說話人便反映了市民聽眾的這種狹隘落後的思想和心理,通過這個故事來幫助人們總結經驗教訓,以避禍得福。但是這種認識削弱了小說揭露昏官草菅人命的批判的社會主題,其實際的社會效果也是消極的。

俗話講,「無巧不成書」。巧則奇,奇則巧,奇巧即偶然。偶然是必然中的偶然;意料之外是情理之中的意料之外。偶然必經得住必然的檢驗,意料之外必合乎情理。「奇」要不悖情理,「巧」應事所必然。作為宋元時代走向成熟的小說話本的代表作,《錯斬崔寧》的敘事藝術(也就是說話人講故事的藝術)有不少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周詳細密的藝術構思。小說從一開始介紹人物的身世和人物關係,就跟全篇的思想傾向和整個故事情節的發展緊密地聯繫起來。也就是說,故事怎樣發生,又將怎樣發展、結局,說話人在開講以前就已作了通盤的考慮設計。因為全局在胸,講述時便閑閑敘來,從容不追,講前面時眼光直射到終篇,講後面時又處處照應前面,設伏布置,呼應映照,使得前因後果,脈絡分明,井井有條,順理成章。如十五貫錢是小說情節發展的關鍵,矛盾的產生、誤會的造成,都由此而來。(大家想過沒有,十五貫銅錢有多重?中國的銅錢,自宋元以後,單枚的重量有個大致規範,約在3—4克之間。按3克算,一貫錢一千文,就是3000克,3公斤。十五貫銅錢重45公斤,摺合今製為90市斤,比兩袋麵粉還重。俗話說:「遠路無輕載」,崔寧是個收賬的小夥計,要馱著90斤的重物長途跋涉,還要一路照顧萍水相逢的小娘子,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個問題得不到解釋,這個故事也就失去了起碼的邏輯依據。但我相信,我們的祖先是聰明的,決不至於讓一個明顯違背生活邏輯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而且竟然沒有一位說者、聽者提出質疑來。因此不能不考慮,在這個故事中的十五貫錢,真的是體積大、分量沉的銅錢嗎?有無可能是另類貨幣?其實你如果熟悉中國貨幣史,就會知道,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從西周時就有類似紙幣的貨幣,是皮革製成的。唐朝的紙幣叫「飛錢」,宋代的紙幣叫「交子」、「會子」。到了元朝,就幾乎完全使用紙鈔了。元代的紙鈔號稱「寶鈔」,用一種特殊的紙印刷的,單位和銅錢一樣,有「貫」有「文」,面值分十等,有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也有一貫、二貫等等。朝廷硬性規定:民間不準金銀、銅錢流通,紙鈔是當時唯一的法定貨幣。後來又發行一種「銀鈔」,單位和白銀一樣,也按「兩」、「錢」、「分」、「毫」、「厘」等標誌面額,由二厘至二兩,共分十三等。所以我們讀元代文獻,說到多少貫,多少文,或是幾錠、幾兩、幾錢,指的其實都是紙鈔。這樣一來,十五貫錢的問題就解決了。導致三個人死於非命的這十五貫錢,其實應當是紙幣。這個故事應當發生於宋元時期,在元代「說話」時做了修改補充,因為元代社會上全部使用紙鈔,說故事的人直接說多少貫,不著解釋「這是紙鈔,不是銅錢」。可是到了明代,紙鈔不流通了,「三言」作者在整理小說時,把十五貫描繪成銅錢,於是出現上面所說的紕漏。)陳二姐被出賣的戲言,劉貴的遭竊被殺,崔寧的被牽累蒙冤,都因為有十五貫錢。為了後面情節的發展,作者在開頭介紹劉貴時就作了伏筆。特別寫他家道中落,時乖命蹇,半路出家不會做生意,以致消折了本錢等等,便是為了後文寫他丈人資助他十五貫錢開設米店,以及劉貴回家跟陳二姐開玩笑說是將她出賣得了十五貫錢等等情節,提供生活的依據。交代陳二姐小妾的身分,也為了後文寫她聽了劉貴的戲言後信以為真,以至連夜出逃的情節。因為小妾地位低賤,可以買來,也可以賣出。這樣就使得情節的演進合情合理,真實可信。同時作者又特意交代劉貴跟妻妾三人和睦相處,這樣在小說一開始,就從人物關係上將陳二姐不會殺死丈夫而系無辜蒙冤暗示給讀者。這樣精細周到的構思,標誌著話本小說在藝術表現上的成熟。還特別注重故事結構的完整性,講究開頭,注重結局,嚴謹完整,以適應市民群眾的心理要求與欣賞趣味。正如《醉翁談錄》「小說開闢」條里所說的那樣:「說收拾,尋常有百萬套,談話頭,動輒是數千回。」收拾,指故事結局。話頭,指故事開頭。意思是說要注重並研究故事的開頭結局,不使落入陳規俗套,做到多種多樣別開生面。

第二,在情節結構上,採用雙線發展組織全篇故事,分合有致,轉接自然。舊小說中常有「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套語,是說話藝人轉換情節的一種藝術手段。這篇小說運用這種手段極為嫻熟。全篇故事情節,以劉貴的被殺分為前後兩大部分,前後兩部分都是雙線發展,但又略有不同。前面部分,一條線是劉貴的活動,一條線是陳二姐的活動,交錯發展,時合時分。後一部分,一條線寫王員外、大娘子,眾鄰里,一條線寫陳二姐和崔寧,也是交錯發展,時合時分。篇中多處以「放下一頭」、「不題」、「閑話休題」等,輕巧裕如地完成了情節的轉換銜接和穿插分合。因此,情節雖然曲折,卻顯得繁而不亂,井井有條。

第三,善於利用偶然性因素,巧妙地組織和發展情節,這就是俗話說的「無巧不成書」。這是作家通過虛構對生活進行藝術概括和集中的一種手段,通過偶然揭示了生活的必然。例如,劉貴戲言將陳二姐出賣,以至造成她的出走並蒙冤被殺的悲劇,這一偶然性情節是建立在封建社會裡夫權統治下婦女悲慘命運這一必然性的基礎之上的。又如,陳二姐與崔寧同行,是引起鄰里誤會和昏官誤判的偶然因素,但也是建立在封建禮教統治的時代認為男女同行非奸即盜的必然基礎之上的。這樣,不僅使情節的發展合情合理,而且揭示出深刻的社會內容。

第四,作者在對情節進行提煉的基礎上,做到了精心剪裁,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小說的主旨在揭露和批判問官的糊塗,但審案過程卻寫得十分簡略,而對劉貴的被殺以及陳二姐借宿鄰居、夜裡出走在路上遇到崔寧等種種情形,不僅詳加敘寫,而且通過不同人物之口,多次重複,不斷加以強調。這樣的藝術處理是十分高明的,因為把死者善良無辜的事實寫得越充分,她蒙冤被殺的真情在讀者的心中就越清楚,就越能引起讀者的同情,因而問官的昏庸可恨就毋須多說便意在不言中了。

第五,運用生動的白話口語敘事狀物,成功地做到了用白話來描寫社會日常生活,敘述駭人聽聞的奇聞逸事,並用以抒發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這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件了不起的成就,它第一次用白話文來描寫敘述社會日常生活,把當時社會上的人情世態,做出生動的描繪。

第六,很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畫,並善於通過對人物的內心活動以及人物言行等的細緻刻畫來表現人物,塑造了許多生動鮮明具有個性的人物,如崔寧、陳二姐等。這些人物都是個性化很強的形象,讀後在人們心中無不留下深刻的印象。雖然尚有粗糙之處,但它卻是可貴的開始,對以後的小說、戲曲的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

推薦閱讀:

沈胄山水畫賞析:質樸淡雅的色彩 濃郁的古典氣息
〖詩詞鑒賞〗宋代詩詞賞析:《辛棄疾篇》169首<121-140>
古詩詞對句賞析
風水考察:抗日悍將,上將祖墓賞析

TAG: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