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柬華人故事(1)華人勛爵楊國璋

編者的話

  「讀別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吳哥時報》正在徵集在柬埔寨奮鬥和創業的各行各業華人、華僑的故事,推出《在柬華人故事》系列連載,希望對更多在柬工作生活的同胞有所啟迪和幫助。

  如果您身邊有這樣的例子,或者您認為自己的經歷就是一部在柬奮鬥史,歡迎向我們提供素材。吳哥時報記者聯繫電話:069408298

洪森總理為楊國璋授勛

  他曾在而立之年功成名就,也曾受過戰爭摧殘散盡家財。年過半百後二次創業,重新打造出西哈努克國父口中「柬埔寨民族工業驕傲」的本地品牌力士大補酒和金力士酒。

  他就是柬埔寨著名華商,祖籍潮州的楊國璋勛爵,老漢興酒業集團的締造者。

  提起楊國璋,柬埔寨華人圈可謂家喻戶曉。他曾經是柬埔寨的首富,曾擔任在柬埔寨有100多年歷史的免費中華醫院院長;他曾經在紅高棉炮彈已打到金邊機場的危難時刻,用自己的私人大型客機送走了一批批逃難的華人華僑,而他最後一位離開陷入戰亂的金邊。

年逾古稀,壯志仍在

  這些年來,楊國璋辦公室外牆上貼著一幅幅他與柬中兩國政商各界領導人及名流的合影,每張珍貴的歷史瞬間定格,都記錄了他歷經滄桑,篳路藍縷,隱忍與蟄伏,崛起與輝煌的人生。

少年意氣風發 立穩腳跟

  楊國璋生於柬埔寨,21歲時子承父業,從父輩手中接過了楊家開創的基業——釀酒。

  他對父親用中國傳統工藝釀造的白酒加以革新,改進窖藏工藝,延長窖藏時間,減緩白酒烈性,並汲取中國中醫理論之精髓,挖掘吳哥王朝時期的宮廷秘方,在窖藏的白酒里添加一些對人體有益的中草藥,經過精心炮製,半年後研製出了更加貼近柬埔寨酒文化和民眾飲酒習慣的新型保健養生酒。

  就連西哈奴克國父都曾對楊國璋精心打造的酒品讚不絕口,稱他是創造柬埔寨具有自主產權民族品牌酒品的先祖,是柬埔寨民族工業的驕傲。

商界大亨變成難民

  1975年4月17日,是柬埔寨這個有著燦爛文明的古國最黑暗的一天,這一天紅色高棉佔領金邊,這一次浩劫,楊國璋全部產業毀於一旦。

  當時,楊國璋只剩下載他逃亡泰國的一架私人飛機。從此,力士大補酒沒有了,柬埔寨一個血腥、黑暗、殘暴的時代開始了。

  逃到泰國後,他意識到必須從新謀劃自己的未來了,他果斷地將飛機低價賣掉,帶著家人輾轉來到了香港。他很快融入了香港社會,用賣飛機剩下的錢做小額貿易,將香港的物資悄悄輸入物資匱乏的大陸,再從大陸搞回比較廉價的農產品,他的生意很快又有了起色。

  他頻繁地往來於香港同大陸的貿易,在別人剛開始同大陸做生意時,他已完成了人生的第二次跳躍,淘到了人生的第二桶金。

  1986年,已近古稀的西哈努克國王到訪香港,專門召見了楊國璋等華商名人。西哈努克國王對他說:柬埔寨終歸要走向和平,相信不久一個安定繁榮的柬埔寨就會展現在世人面前,國家重建需要大批的有實力、有智慧的有識之士。國王盛邀楊國璋回國參加柬埔寨的經濟建設。

1986年在香港受到西哈努克國王召見

年過半百再次創業

  人生匆匆白駒過隙,轉眼數十載迎來了千禧年,彼時的楊國璋62歲,青絲已成白髮。而在這個本應退休頤養,盡享兒孫福的花甲之年,走到又一個人生十字路口的他卻選擇了重返商海,在百廢待興的柬埔寨再度開疆闢土,重新打造出自己的一片事業。

  重任壓肩,楊國璋感到了壓力,但他風趣地說:我已騎到老虎背上,只有抓住虎頭,牢牢駕馭著它向前跑,而自己卻不能掉下來,掉下來就死定了。

  於是,他以常人不敢想,也不敢做的勇氣,背水一戰,將有限的資金拿出一半去做廣告,代言人、文娛活動冠名、公益贊助、在全國發展代理等在當時新穎的廣告形式鋪天蓋地,這在當時的金邊堪稱前所未有,堪稱楊國璋的經典之作,但就是這在一些人看來近乎瘋狂的宣傳攻勢,不到半年,使得他的保健養生酒成了柬埔寨家喻戶曉的品牌。

目標國際化 品牌出國門

  人們說 楊國璋有「野心」,他不僅要讓力士大補酒佔據柬埔寨市場的江山,還想讓它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他說:一個有民族氣節的商人,這樣的「野心」越多越好,越大越好,這樣的商人越多,民族工業復興有望,走向世界有望。因此,他在做穩柬埔寨市場後,考慮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要做成國際品牌。

  於是,楊國璋堅持「走出國門,擴大市場」的戰略,先後打入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市場。連續10年參加在中國廣西省南寧市舉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

  鄧小平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中國中央電視台之前熱播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的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楊國璋幾乎集集不落的觀看了,而且對鄧小平的評價很高。他很關心中國的改革開放,回顧歷史,把握現在,展望未來,他相信自己的產業通過積極開放的自由競爭,也能在國際市場,尤其是在持續改革開放的中國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情系祖籍國 譽滿華人圈

  楊國璋一生愛國,對中國有著難以割捨的情誼,對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耳熟能詳,對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敬重有加,每當說起毛澤東的功績,他更是娓娓道來。

  楊國璋還很喜歡中國的地方民歌,《烏蘇里船歌》、《在那遙遠的地方》等傳統民歌他都如數家珍,信手拈來。他還每年堅持「端午送粽子、中秋送月餅、新年送掛曆」給柬埔寨各華校華社。

  楊先生一生勤勉節儉,對自己衣食住行從沒有多大的要求,早上一杯清茶,一份果條就是一頓早餐,然而他對柬埔寨的華教事業卻是有求必應,慷慨解囊。如果到各地的華校去參觀,會發現很多學校都有楊國璋捐建的校舍或其他教學設施。

中國國務院僑辦為楊國璋頒發證書

  楊國璋歷經磨難,年過半百二次創業,從一無所有到柬埔寨家喻戶曉的知名華人企業家,幾十年來,企業發展了,他有了更大的實力去踐行他所追求的愛國慈善事業。華人華僑有難他一次次伸出援手,祖籍國發生災害他慷慨解囊,每逢佳節他送出的雖然是一點小小禮物,但幾十年的不懈的奉獻,彰顯的是一位柬埔寨愛國華人的大義之舉。(秀林)


推薦閱讀:

我在加拿大遭遇華人搶房
華人歌手任你點
為了她,美國華人也該團結起來
澳洲華人你被盯上了!如果接到中國駐澳大使館的電話,千萬要當心…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TAG:故事 | 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