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東野圭吾《惡意》筆記

東野圭吾《惡意》筆記

6 人贊了文章

隨書筆記 為了記得。

封面為內頁隨拍自修。


1》簡單來說,現在的父母自己都不看書了,卻一味逼著小孩去讀。可是由於自己沒有閱讀的習慣,所以也不知道該給孩子看什麼才好,結果只能把政府推薦的圖書硬塞給他們。不過,那種書通常內容生硬又無趣,只會讓孩子更討厭書本。這種惡性循環應該會周而復始吧。

2》事發當晚他顯得異常興奮而多話。我和上司都知道,這是真兇顯露面目的典型表現之一。

3》想記錄印象深刻的體驗似乎是作家的天性,哪怕那是自我毀滅的記錄。

4》我回憶起記憶中的野野口修。那時在初中任教的他,總是冷靜過人,凡事照本宣科,從未出過差錯。就算學生臨時惹出什麼麻煩,他也絕對不會自亂陣腳,而是參考過去的案例,在第一時間作出最無爭議的決斷。說難聽一點,他不會加進半點私人情感,一切公事公辦。

5》曾經有一位女英文老師跟我談過他的這個特點:「野野口老師真的很不喜歡教書這份工作。正因為他不想操心學生的問題,也不想擔負額外的責任,才會儘可能冷靜處理所有事情。」

6》我不知道教師這份職業對野野口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不過,有一次他曾經親口對我說過:「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建立在一份錯覺上。老師錯以為自己可以教學生什麼,而學生錯以為能從老師那裡學到什麼。重要的是,維持這份錯覺對雙方而言都是件幸福的事。因為看清了真相,反而一點好處都沒有。我們在做的事,不過是教育的扮家家酒而已。」

7》我想,痛苦的時候要假裝快樂是很困難,但快樂的時候要假裝痛苦卻好辦。

8》犯罪的潛在因素往往是女人,這句話人們耳熟能詳。

9》一問到男女關係,就算口風很緊的人,也往往會出乎意料地積極提供線索。

10》對於上了年紀的人,特別是女人,我總是讀不出他們真正的想法。

11》西陣織:舊時日本貴胄常用的高級織物,色彩鮮艷、工藝精緻。

12》我覺得他很厲害,卻又妒忌著他,這點我不否認。因為當時的我也以寫作為終生抱負。

13》「我聽我媽說,你成老師了。有份安定的工作真好,我到現在都還過著既沒薪水又沒獎金的日子,都不知道明天會怎麼樣呢。」

說完,他似無力機地笑了。他之所以這麼說,當然是因為潛意上的優越感作崇,不過我並沒有不愉快的感覺。

14》「你的意思是整體格局安排不好?」

「好像是。不過就一個業餘作家而言,這樣算是很不錯了。文筆還過得去,起承轉合也有了,就是缺乏專業作品的魅力,如果只是故事好看,是無法成為商品的。」

雖然我早有心理準備,但聽到這樣的評價,還是覺得失望。如果真有明顯的缺點,將它修正過來就罷了,可是「好看卻缺乏魅力」的評語令我感到無從改起。換個說法,那就是「天生缺乏才能」的意思了。

15》此時,我深切體會到單身生活的苦楚,一個人縮在冰冷的被窩裡,悲慘的感覺幾乎將我淹沒。

16》相聚的時候有多快樂,分開的時候就有多痛苦。每到她非回去不可的時候,我們倆總是相對無言,幽怨地盯著時鐘的指針。

17》那到底是什麼呢?我實在想不出來。我望向初美,她的臉色一片慘白,只有眼眶紅著。人類竟然會有如此悲容,我從來沒有見過,之後也再沒見過。

18》湊巧?雷同?如果那都不叫「抄襲」,乾脆把這兩個字從字典里刪掉好了。

19》或許某些植根於潛意識的部分,正好被你的作品引發出了。

20》他很安靜,讓人心裡猜不透在想些什麼,總是一臉茫然地望著窗外。

21》據我推斷,這些存心攻擊的人應該都是日高邦彥的書迷,真正的文學愛好者恐怕很少。不,說不定這其中大部分人從頭到尾就只知道日高邦彥這個名字。這種人凈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還一天到晚注意那裡有這樣的機會,至於對象是誰,他們根本不在乎。

22》「小說里,濱岡非常憎恨主導所有暴力事件的主角。我可以感覺到,那股憎恨的情緒飄蕩在字裡行間。雖然書里沒有明白指出,可是濱岡會對曾經折磨自己的人之死感興趣,明顯就是因為他心底有著很深的怨恨。少年濱岡就是作者。「

23》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走錯了路,現在必須回到原點,從頭開始才是。

24》就好像某天突然被貼上惡魔的符咒一樣,校園暴力事件就這麼開始了。這可說是古往今來所有校園暴力的共同點。雖然他不想屈服,但漸漸地,內心終被恐懼與絕望支配。

25》令他害怕的,並非暴力本身,而是那些討厭自己的人散發的負面能量。他從來沒有想過,在這世上竟然會有這樣的惡意存在。

26》當人遇到校園暴力事件時,很遺憾,父母的親情和老師的開導並沒有多大幫助,只有友情才是最好的武器。然而目睹濱岡遭受欺負,「好朋友」卻只是袖手旁觀?

我可以肯定,這種人絕對不是朋友。

27》那些壞蛋確實以捉弄人為樂,何況,要是能像這樣讓一般的學生也沾上邊,把那些道貌岸然的人拉到和自己一樣的水平,不是也很有趣嗎?這個道理我現在才明白。

28》總之。那個有本事毫不在意地折磨他人,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殘忍。

29》但這種時候真正能發揮效用的,還是朋友。能阻止野野口走上歧途的,不是父母也不是老師,而是朋友。我講的是日高。日高不是很出色的學生,卻是個很有骨氣的孩子。他討厭不正當的行為,只要覺得不對,就算對方是老師,他也會據理力爭。

30》邦彥不只對小修一個人親切。他對每一個人,特別是比自己小的孩子,總是很和氣。

31》與其說日高在命令他,不如說是在拚命地照顧他,所以他們的關係倒也不是頭目和嘍啰,更像兄弟——雖然年紀一樣。

32》雖然這些資料就像散落一地的拼圖碎片,我卻隱約可見它們拼湊完整的圖形,而那正是此次事件的原貌——我確信如此。

33》遺憾的是,現在的警察處理對被告有利的證據時會比較嚴謹,處理對被告不利的證據時則傾向於寬鬆。你很了不起,看穿了警察的弱點。

34》你特別厲害的地方,在於你不自己言明這個偽造的動機,而要警方東查西訪才找到。你巧妙地引導警方走入錯誤的偵查方向。

35》仔細一想,你當時承受的最大暴力,就是被迫成為那場暴行的共犯。

36》雖然你們初中之後就沒再碰面,日高仍大方地接納了曾在初中時期仇視他的你,恢復了你們的友誼。 不只如此,他還替你介紹出版社,讓你能在兒童文學界立足。而在與藤尾美彌子的多次談判中,他一直沒有提到與《禁獵地》這本書有密切關係的你。

37》當作者想讓讀者了解某個人物的時候,直接說明陳述的效果。遠不如配上適當的動作和台詞,讓讀者自己去建構人物的形象。這就是「性格描寫「吧。

38》你必須想出一個當案情被公布時,世人同情的目光輝集中到自己身上,反倒是被害人日高受人唾棄的動機。如果順利,你甚至能夠得到日高問世作品之真正的作者的美譽。

39》你費勁心思想出計劃,就是為了破壞日高辛苦構築的一切。而殺人這件事,只是這個計劃的一小部分。

40》就算被捕也不怕,即使賭上自己所剩無幾的人生,也要貶低對方的人格。這是怎樣的一種心態啊?

41》「我就是看他不爽」

野野口先生,你的心境怕是也跟當時的他一樣。在你心裡深藏著對日高的惡意,這仇恨深的連你自己都無法解釋,而它正是造成這次事件的緣由。

42》這股惡意到底從何而起呢?我非常仔細的調查過你們二人的過去,然而沒有發現任何理由足以讓你怨恨日高。他是個非常好的少年,又是你的恩人。你和藤尾正哉曾經聯手欺負她,他卻反過來救了你。

43》但我知道這樣的恩德反而招致了怨恨。因為在它面前,你不可能沒有自卑感。

44》然後你長大成人了,又不得不陷入忌妒日高的泥淖。這世上你最不想輸給他的人,竟然率先一步成為作家。我試著想像你獲知他奪走新人獎時的心境,不禁全身汗毛都豎立起來。

45》你相信和日高保持聯繫將助你早日實現夢想,於是,你暫時鎮封住心底隱藏的惡意。

46》我相信你心裡的封印是在意識到死亡的那一刻解開的,你無法忍受就這麼抱著對日高的惡意離開人世,而引燃這股惡意的,是日高握有你過去的秘密這一事實。

47》從你和你母親過去的言行,我感到你們好像對日高以及當時的鄰居存有某種偏見。

48》但我敢說,不論如何醜惡的偏見,它的產生絕對不是歷史和地域的錯。

49》青少年時期,你之所以討厭日高,理由之一恐怕是你母親不自覺的流露出的那份輕蔑,我想這有必要澄清一下。

50》不管怎樣,我都希望你能夠活下來。因為法庭正等著你。


「我就是恨你,明明你是我最親密的朋友,明明你是那麼善良,明明你知道我猥瑣的過去還幫我保密,明明你一直在幫我實現理想。可是我就是恨你。我恨你搶先實現了我的理想,我恨你優越的生活,我恨當初我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我也恨我自己的懦弱,我恨我自己運氣不夠,才華不夠,我恨我自己還沒來得及成功就得了癌症。我把對我自己的恨一併給你,全部用來恨你。」


推薦閱讀:

《解憂雜貨店》:世間所有的相遇 都是久別後的重逢
從東野圭吾的文字窺探人性
一生所學最終為了隱藏的愛——讀《嫌疑人X的獻身》
東野圭吾《嫌疑人X的獻身》讀後感
《誰殺了她》—真相只有一個

TAG:東野圭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