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這個能,這個所

每個人都會在不同的能所中。比如貪著,貪的本身是能,貪的不同對象為所,如事業、地位、感情等。再如我慢,我慢本身是能,然後你的能力、身份就是讓你生起我慢的所。  我們會有很多念頭,生起一個念頭,就是能。而每個念頭都伴隨著相關影像,就是所。我們整個的世界,就是被這些念頭和影像所主宰。想想看,在我們心頭徘徊不去的,哪一樣不是念頭,不是影像呢?  為什麼這些念頭和影像會對我們產生作用?會左右我們?既是因為它們自身的強大力量,更是因為我們把這些念頭當做自己。這個設定就像陷阱,讓我們一下子落入其中。而當我們撤除這些設定時,念頭就只是念頭,影像也只是影像,它的來去就不會讓我們如此在意了。  禪修要培養觀照力,就是幫助我們看清這些念頭和影像,更重要的,是由此獲得不被念頭和影像左右的能力。在此之前,凡夫始終執著於念頭,執著於與之相關的影像,這個能和所無比堅固。當心陷入能所時,覺性就會被遮蓋。所以祖師用機鋒棒喝的凌厲手法,直接將學人的能所打掉,使覺性了無遮蓋,豁然顯現。  所以,禪宗的教育是讓學人直接體認覺性。但對於能所固若金湯的人,祖師也是奈何不了的,這就是禪宗只接引上根利智的原因。所謂上根利智,就是他本身的執著很薄,能所形成的串習很弱,在輔以特殊環境和特定手法,就可能在一個臨界點上豁然開朗,徹見本性。  當然,這個「向上一著」不是人人可以遇見的。作為學人,必須根性極利;作為老師,也得有高明的引導手段,並能準確把握火候,給予關鍵一擊。具備這兩個條件,才能「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否則,是指不到也見不著的。

佛教導航網 佛教電影網 佛教音樂網 佛教電視台

佛教網址網 佛教博客網 佛教家園網 佛教百科網

———————————————————————————————

【敬請轉載流通。功德無量。隨喜讚歎。南無阿彌陀佛】

http://user.qzone.qq.com/289788885/blog/1341746888#!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41746888
推薦閱讀:

索達吉堪布回濟群法師有關藏傳佛教的十九個問題(三)
濟群法師:《道次第》修學釋疑?講於「西園道次第專修班」(1)
濟群法師:有聲有色,無心無相
從住持三寶到自性三寶--- 濟群法師
修學佛法的正常途徑 - 濟群法師

TAG:法師 | 濟群法師 | 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