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全國小小說(2003

全國小小說(2003—2016)年度熱點人物

楊曉敏

全國小小說學會聯盟屬民間性的文化交流平台,其成員由河南、河北、廣東、山東、黑龍江、吉林、遼寧、浙江(舟山)、江西、四川、北京市、福建省(三明)、陝西省、金麻雀網等14家小小說學會(藝委會、沙龍)組成。其宗旨為:攜手合作,共享資源,致力於小小說文體的倡導與規範,推舉佳作,成就作家,促進小小說事業的良性發展與繁榮。每年對小小說領域年度內的重要事件、重要作家、新銳力量和優秀作品給予關注和評估,對當代小小說未來發展趨勢與走向進行探索和研討。(2003--2011各年度由小小說作家網評選、2011--2015由小小說名家沙龍評選、2016年由全國小小說學會聯盟評選)。

2003年度小小說十大熱點人物

1、楊曉敏:過去的一年,他是中國小小說領域研討、評獎、編書等多項活動的主要策劃者和組織者。他長期致力於文學期刊與文化市場接軌的研究探索,在「全國文學報刊改革與發展研討會」上的演講論文《文學期刊的出路與對策》,在業界引起廣泛關注,《文藝報》、《中國新聞出版報》等均以整版篇幅推介。

2、孫方友:他在2003年成為專業作家;他用自己的創作詮釋小小說的更多可能性:他嘗試將自己的小小說名篇《女匪》改成長篇小說;他的小小說集《孫方友小小說》榮獲「河南省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他的小小說創作,「能夠以現代意識對傳統文化進行理性的反思」,從而榮獲「首屆中國小小說金麻雀獎」。

3、侯德云:2003年是侯德雲的豐收年。他榮獲「首屆中國小小說金麻雀獎」;他結集出版了《誰能讓我忘記》和《手很白》兩本作品集;在《小小說選刊》開設「星座速寫」專欄,品評小小說領域的重要作家,並撰寫理論隨筆,直言批評一些不良現象。

4、滕剛:他的創作是2003年小小說領域的一個亮點。他出手不凡,劍走偏鋒,在《微型小說選刊》上開闢「滕剛專欄」,每期推出兩篇小小說作品,語言詼諧,構思奇崛,在虛化的環境中,表現出人類自身生存的尷尬與無奈。他的探索,富有挑戰意味。

5、陳毓:在「首屆中國小小說金麻雀獎」評選中,她是唯一獲此殊榮的女作家。2003年,她用憂鬱、空靈的文字,「把藝術的想像力發揮得瑰麗奇特」,繼續在《一個人的生活方式》與《報恩的豺》等作品中,構建著濕潤而晶瑩的獨特的藝術世界,並結集出版了小小說選集《藍瓷花瓶》。

6、李永康:他堅守川中一隅,立足《微篇文學》,觸覺敏銳,思想犀利,及時反映中國小小說領域的各種動態。2003年,他采寫了數篇關於小小說領域的訪談錄,選取有代表性的編輯家、作家為採訪對象,用他自己的勞作方式,顯示了一位「小小說民間推動者」的堅韌不拔的意志。

7、秦俑:2003年6月,他將自己的個人主頁擴建為「小小說作家網」(www.xxszj.com),這一極富創意的舉動給小小說帶來了一種新的傳播方式,也為他自己加盟百花園雜誌社創造了最好的條件。短短半年,他的網站首頁訪問量超過30萬次,小小說作家網成為國內最專業、最權威、人氣最旺的小小說站點。

8、、石鳴:從2002年15期起,他在《小小說選刊》主持「域外擷英」專欄,評介東南亞華文作家的小小說作品與創作情況,為我們了解更為廣闊的外部世界和進行心靈交流提供了條件。他的專欄,讓我們見識了他不俗的眼光,體現出他深入作品內核的富於張力的文字功底。

9、宗利華:他是一位創作與評論雙棲的作家。2003年,他多種藝術探索的小小說創作,帶給了我們新鮮的感覺;他發表於《百花園》的系列評論,如《目睹小小說現狀》、《小小說的邊緣狀態》、《小小說的雅與俗》等,懷著深深的憂患意識,對小小說領域的現狀給以剖析,其勇可嘉。

10雪弟:以學院派批評家的目光,對小小說理論投入極大的關注。他的一些評論文章,如《當代小小說理論研究之火花》、《小小說:規範與權威的命名》、《小小說「三原則」在當代中國》等,用主流、規範的專業語言,對當代小小說的理論研究進行了審視。他的碩士畢業論文《中國當代小小說理論批評史》是他這一理論視角的總結與升華。

2004-2005年度小小說十大熱點人物

1、王蒙:近兩年來發表的系列小小說《笑而不答》,機智幽默,詼諧有趣,受到讀者歡迎。2005年4月,受邀赴鄭州參加首屆金麻雀小小說節開幕式,熱情洋溢地預言:小小說的明天會更美好。

2、王曉峰:以朋友兼批評家的姿態,長期對鄭州所營造出的小小說現象給予深切關注和研究。2005年11月15日,《文藝報》發表其長篇論文《小小說:溫暖和諧的審美藝術》,是他對小小說這一新興文體的深度思考。

3、孫春平:作為著名作家,對小小說創作同樣投入了巨大熱忱。《講究》、《深入》、《妻子的生日》等作品攜帶著自覺的文體意識,好評如潮,並帶動了其他名作家如女真、津子圍、周建新等加入小小說創作隊伍。

4、謝志強:結合自己多年的創作實踐,從理論角度構建屬於自己的小小說王國,不斷發表系列研討文章。2004年2月,結集出版理論隨筆集《小小說講稿》。

5李利君:長期以創作與評論雙重身份棲居於小小說領域。2004年9月,他出版小小說理論隨筆集《小小說的九十年代後》,從小小說與文化產業角度給予觀照,形成自己獨特的思考。

6、高海濤:在《滄州日報》做副刊編輯長達11年之久,編髮了大量的優秀小小說作品,有強烈的小小說陣地意識。2005年,他與人合編的《小小說十五家》,投入文化市場後受到各界讀者的好評。

7、袁炳發:以小小說創作躋身黑龍江省文學院新一屆簽約作家。在省級刊物《北方文學》主持專欄「小小說靚點」,每期向讀者隆重推介一位有影響力的小小說作家,為小小說創作的繁榮積極拓展陣地。

8、劉建超:長期主持《牡丹》雜誌「小小說超市」欄目。相繼撰寫出兩萬餘字的小小說隨筆《首屆金麻雀小小說節散記》和批評文章《別拿「精品」嚇唬人》,敢於秉筆直書,且文風硬朗,被譽為小小說領域的「佐料大師」。

9、於德北:2005年,從第13期開始主持《小小說選刊》「小小說課堂」專欄。以通俗的形式和雋永的語言,向廣大讀者評介小小說佳作,為提升小小說文體的審美和鑒賞水平盡心竭力。

10、馬新亭:兩年以來,主持小小說論壇(www.xxszj.com)「批評與爭鳴」版塊,陸續撰寫了「百家爭鳴」系列帖子,內容涉及到六十餘位活躍在小小說領域的編輯家、作家和批評家,在網路上構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2006年度小小說十大熱點人物

1、湯吉夫:作為知名作家、評論家和中國小說學會主要負責人之一,他以敏銳的目光關注當代小小說的繁榮與發展,積極促成小小說·微型小說在2005年度進入中國小說排行榜。

2、穆愛莉:她是美國的大學教授,能站在世界大眾文化的角度,對中國的小小說現象進行綜合性觀察研究。11月,由她組織編選翻譯的英文版小小說選集《LoudSparrows》(《喧鬧的麻雀》)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出版。

3、王毅:2006年初,《文學港》改版,原有的微型小說欄目改成「小小說專刊」,每期發表小小說達三十餘篇。《文學港》多年來對小小說的固守與開發,與欄目主持王毅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4、劉海濤:在他的組織指導下,湛江師範學院成立了一個有數十名大學生參與的「學院派」小小說研究團隊,以小小說論壇為依託,對十餘名新銳小小說作家的作品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討。

5、任曉燕:從2005年開始,她主持《百花園·小小說原創版》「名家訪談」欄目,相繼采寫了田中禾、南丁、吳秉傑、吳泰昌、丁臨一、許行、湯吉夫、夏康達等評論家、作家的訪談錄。

6、張子秋:她是《羊城晚報》副刊編輯,在「花地·小小說」堅持每周以專版的形式推出數篇小小說作品,為小小說寫作者增添了一個新的原發陣地。

7、秦德龍:2006年,《微型小說選刊》推出「德龍專欄」。他的作品以幽默見長,用荒誕、變形、誇張等手法,表現生活中的小人物、小事件,以另類眼光透視現實世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8、高軍:2006年,他的評論集《小小說內外》正式出版,分「文體論」、「作品論」、「作家論」等幾塊,就小小說文體和作家作品進行探討,是小小說理論批評的新成果。

9、王瓊華:作為一位新銳小小說作家和熱心的小小說事業的推動者,他與百花園雜誌社、郴州市文聯、資興市委宣傳部一起,策劃、組織了「東江湖」全國小小說創作筆會,有六十餘位作家、評論家與會。

10、王霆:長期堅持把《芒種》辦成小小說的重要陣地,作為小小說欄目的責任編輯,她在2006年內編髮了《伊人寂寞》、《馬子》、《鋤禾日當午》、《蜂窩煤有幾個眼兒》等優秀作品,數十篇被《小小說選刊》等轉載。

2007年度小小說十大熱點人物

1、馮驥才,身為著名作家和文化名流,也是小小說文體的倡導者和實踐者,曾發表過大量膾炙人口的小小說。今年5月,他在二屆小小說節上作了《小小說讓鄭州揚名》的發言,熱情洋溢地說「鄭州小小說是中國文學的事情」,小小說與短篇小說、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一起,是支撐中國小說大廈的「四個柱子」。

2、胡平,作為有影響力的資深評論家,今年,他為《第三屆小小說金麻雀獎獲獎作品集》撰寫序言《小小說有確定的發展前景》,並在二屆小小說節高層論壇上進行題為《小小說與文學創造的要求》的長篇演講,從純文學的角度對小小說文體的繁榮發展進行理性梳理和理論觀照。

3、寇雲峰,他長期擔任《小小說選刊》副主編,12年來堅持為500多篇小小說配寫「寇子評點」,精心解讀佳作,引領讀者閱讀。「寇子評點」已經成為《小小說選刊》的品牌亮點之一,今年出版了《寇子評點鑒賞》。

4、蔡楠,今年2月,《蔡楠的博客》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國內小小說作家的第一本博客集,是集小小說理論、小小說人物、小小說隨筆於一體的圖文並茂的情感讀物,書中還有對王蒙、馮驥才、陳建功、楊曉敏等小小說倡導者的另類詮釋。

5、奚同發,今年出版的作品集《最後一顆子彈》收錄了他歷年來創作的數十篇小小說佳作,並配發了周大新、李佩甫、朱秀海、閻連科、劉慶邦等國內文學名家的相關評論。今年8月8日,《最後一顆子彈》在鄭州舉行了隆重的首發式,10月13日,又在市購書中心進行了簽售活動。

6、陳月媛,今年6月7日,她主持的《魯南商報》副刊以6個版面的篇幅,從多個角度對中國鄭州·第二屆金麻雀小小說節進行全面報道,同時,她還撰寫了《小小說的品牌和產業》的文章,對小小說現象進行深度剖析和觀察。《魯南商報》今年還陸續推出聶蘭峰、王洋、蔡楠等多個小小說作家的專版。

7、陳永林,他「以逼近生活的原汁原味的草根寫作」,迄今共累計發表2000多篇原創小小說,作品遍及全國各級報刊,以不懈的努力實踐著對於小小說文體的可貴堅守。今年,他榮獲第三屆小小說金麻雀獎。

8、周波,在堅持小小說創作的同時,他熱心服務於小小說作家網的管理工作,出任小小說論壇副總版主。今年9月,他參與策劃和組織了2007全國小小說新秀選拔賽,以其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熱情寬容的待人方式和忠於職守的公益精神,贏得了廣大網友的擁戴。12月,他又籌資創建了舟山小小說網。

9、聶蘭鋒,今年,《天池小小說》為她開設個人專欄,年內共推出她的小小說作品24

篇,《香椿芽和水蓮》、《感謝一場雨》、《老羅瘋了》等語言和構思極具個性化追求,被《小小說選刊》、《青年文摘》等轉載,成為小小說領域第一位在報刊開設專欄的女作者。

10、韋妙才,他是一所大學的副教授,也是一位有造詣的小小說文體研究者,今年,他在學院中文系開設主講《小小說理論與創作》,向學生系統介紹小小說的重大活動與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並在《欽州日報》上組織學生的小小說專版,在所在地掀起了一股小小說熱潮。

(2008--2011中國小小說十大熱點人物待補)

2012年度小小說十大熱點人物

1、蔡楠2012年,蔡楠帶領下的河北小小說藝委會成果豐碩,成為引發熱議的中國小小說「河北現象」。在從小小說作家到地方小小說事業領導者的遞進中,人們看到了一個著名作家與優秀組織者的蔡楠。

2、凌鼎年凌鼎年在中國小小說對外交流與聯繫世界華文小小說作家方面做過重要貢獻。2012年,他主編《亞洲華文微型小說選》和《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經典叢書》(40卷),為小小說與世界接軌而努力。3、沈祖連作為中國當代最早的小小說拓荒者,沈祖連所率領的小小說桂軍日趨壯大,成為小小說業界的一支朝氣蓬勃之師。2012年,廣西小小說學會好戲連台,不斷推舉和鍛造出一批有潛力的小小說新秀。4、顧建新每月聚焦《小小說選刊》,顧建新教授以紮實的理論根基,宏觀的戰略眼光、專業而獨到的文學評述,對2012年的全國小小說創作進行梳理和總結。理論與個例兼顧,成為點評小小說創作的嶄新模式。5、申平身兼廣東省惠州市小小說學會會長,申平不僅是出色的小小說活動的組織者,也是創作上的勞模。他引領下的「惠州小小說作家群」現象影響全國,其動物小小說的個性化寫作也被專家與讀者認同。6、袁炳發小小說文體的薪火相傳,才能帶來事業的良性發展。袁炳發是全國小小說創作高級研修班優秀輔導老師,言傳筆教,一年間為20餘名學員修改發表小小說作品近400篇,贏得小小說業界內外的喝彩。7、戴 希戴希是任勞任怨、競競業業的區域性小小說活動家兼組織者。2012年,他組織的筆會和圖書出版讓常德的小小說創作和團隊成功納入事業發展的快車道,使聞名天下的桃花源故里成為全國小小說重鎮。8、吳富明2012年成立三明小小說學會,以極大的熱忱為小小說事業推波助瀾。創作之餘,他在小小說作家網撰寫的數十篇「小小說讀寫隨筆」,生動活潑,有感而發,頗多見地,顯示了一個作家的視野與襟懷。9、何光占身為《小說月刊》的首席編輯,何光占以智慧的眼光堅持推舉名家、扶持新人,連年編髮了諸多膾炙人口的小小說佳作,轉載率美譽度位居小小說期刊的名編前列,被廣大讀者和作家譽為知音和伯樂。10、卧 虎連續兩屆擔任小小說高級研修班的教務主任,以身作則,兢兢業業,以服務小小說教學事業、推出新人為己任,同時在小小說作家網對當下小小說現象與創作進行評論,贏得了學員與廣大網友的好評。

2013年度小小說十大熱點人物  

1、劉紹英  2013年1月,在湖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小小說作家劉紹英當選為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劉國芳  劉國芳參與策劃、編選《撫州小小說大系》(6卷)精裝本。該套叢書包括四部個人專著和兩本合集,共收入撫州70多位作家400多篇作品,計120萬餘字。  3、莫樹材  莫樹材積極推進橋頭小小說事業發展,努力把小小說打造成橋頭鎮文化名片。退休後,他依然老驥伏櫪,矢志不移地致力於小小說創作和扶掖文學新人。  4、馬國興  馬國興緻力於開展小小說出版活動,策劃編選《第六屆小小說金麻雀獎獲獎作家自選集》、《小小說·美文館》、《最美中國小小說文叢》等圖書,數百名小小說作家作品入選。  5、李伶伶  李伶伶(筆名天空的天)曾入選"2007全國小小說新秀賽"全國十強。2013年,她在《天池》開闢小小說專欄,向社會傳遞出一種身殘志堅、追求夢想的正能量。  6、孫新運  2013年,孫新運發表了23篇有影響力的小小說評論,包括小小說現象解析、小小說文體探討、名家作品研究等,並出版小小說研究專著《孫新運評論集》。  7、李立泰  李立泰是山東小小說學會、魯西小小說學會、聊城小小說學會的主要組織者之一,近年來熱心構建區域性的小小說團隊,在小小說創作上也堅持尋求突破。  8、趙明宇  身為邯鄲市小小說沙龍的主要組織者,趙明宇以邯鄲學院雁翼文學館為活動地點,堅持每月固定一次活動時間,把小小說讀寫活動搞得豐富多彩。  9、陳美華  陳美華堅守《南方日報》小小說原創陣地,面向全國約稿,不斷推出小小說優秀作品。2013年,她被評為首屆"鍾宣杯"全國小小說"雙刊獎"優秀責任編輯獎。  10、徐水法  2013年,徐水法主編出版《浦江小小說優秀作品選》,協助組織全國性的小小說大賽,並在縣作協沙龍開設小小說創作課程。

2014年度小小說十大熱點人物  1、戴 希  借一方之力,戴希和武陵小小說作家群一起,將常德打造成為中國小小說的重鎮。2014年,他策劃與組織「德孝廉」小小說大獎賽,策劃與啟動「武陵小小說獎」,為業界所稱道。  2、劉海濤  劉海濤是高校小小說教學與研究的先行者。2014年,其教改成果《小小說研究型課程的研發與實踐》獲廣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評論專著《智慧與創意:小小說解惑》由中國社科出版社出版。  3、張曉林  身為《東京文學》主編,張曉林不僅充分利用好刊物陣地,不遺餘力地推出優秀的小小說作家作品,而且還堅持創作不懈,其系列筆記體小小說《書法菩提》研討會在今年10月召開。  4、謝志強  每一個王國的崛起或消退,都有一段隱秘的歷史。謝志強在《王國秘史》專欄中為我們構建了一個天馬行空的異想世界。他用一種飛翔的創作姿態,為我們打通了幻想與現實的通道。  5、劉克平  劉克平是中國東莞(橋頭)小小說創作基地的主要策劃者與實施者。今年以來,橋頭基地承辦2013年小小說年會,創刊出版《荷風》雜誌,並發布兩年評選一屆的「揚輝小小說獎」。  6、劉國芳  劉國芳是小小說創作領域的長青樹,其作品《玉米》一改往日的溫情和詩意,以犀利、冷峻的文風解剖人性,拷問人生。2014年,他還策劃、組織了「臨川之筆」小小說大獎賽等系列活動。  7、蔡中鋒  蔡中鋒是中國閃小說學會會長,是中國閃小說的主要倡導者與代表作家。他主編《當代閃小說》會刊,組織閃小說大賽與教研活動,編選閃小說類圖書,為閃小說文體的崛起盡心儘力。  8、夏 陽  以經典老歌為題,重新演繹時光流轉里那些酸甜苦辣的人生故事。2014年,夏陽專欄《時光翻唱》在《小小說選刊》連載,以獨特的藝術魅力,唱響了一個年輕實力派作家嶄新的征途。  9、於德北  2014是於德北小小說創作的轉型之年。《絕望》、《水草》等作品體現出其創作詩意地表達哲理的藝術追求。創作之餘,於德北長期致力於東北小小說沙龍建設,在長春組織召開了沙龍首屆年會。  10、江 岸  近年來,江岸通過地域特色黃泥灣系列小小說創作,形成了一個作家的風格優勢。2014年,他倡導成立信陽小小說學會,為小小說依靠團隊力量做大做強,作出了表率。

2015年度小小說十大熱點人物1、馮驥才(天津)馮驥才《俗世奇人》系列被視為當代筆記體小小說扛鼎之作。今年第3期《收穫》又推出《俗世奇人新篇》,以文化視角書寫地域性格,塑造了又一批清末民初天津衛的奇人異士。2、陳 毓(陝西)2015年,陳毓舉辦了自己的小小說作品研討會,並榮獲「首屆(2014年)武陵小小說獎年度作家獎」。她以二十餘年筆耕不輟的堅持與努力,開拓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小小說世界。3、王金石(河北)王金石是河北省作協小小說藝委會副主任、郭小川文學院副院長。2015年,他多次組織小小說大賽,在多所學校設立小小說啟蒙教育基地,獲河北省政府「燕趙文化之星」稱號。4、萬芊(江蘇)多年來,萬芊主持《崑山日報》小小說版面,推出大量優秀作品,將之打造為東南小小說重要的原創陣地。2015年,他還策劃組織了周庄系列小小說活動,引起業界廣泛關注。5、雪弟(廣東)教學之餘,雪弟編刊物,辦活動,在課堂內外積極推廣小小說文體,培養了大量的90後寫作者。2015年4月,他組織召開了《小小說時代》創刊一周年暨全國小小說創作座談會。6、周 波(浙江)2015年,周波「輕官場小說」《鎮長手記》系列在《小小說選刊》以專欄形式陸續刊發,於風輕雲淡之間知人情冷暖,於輕描淡寫之間見人性善惡,於舉重若輕之間覓人生真諦。7、游睿(重慶)游睿是80後小小說代表作家之一,他在201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其作品《父親的證明》同時摘取了「第六屆《小說選刊》獎」與「首屆武陵小小說獎年度優秀作品獎」兩項大獎。8、李 迪(北京)自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李迪創作的系列小小說《警官王快樂》在《人民公安報》連載,並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小小說選刊》等報刊轉載,影響廣泛。9、程思良(江蘇)程思良曾出版閃小說集《仕在人為》、評論集《小說星空的閃電》等多部。2015年,他組織中國閃小說學會,主編《閃小說》雜誌,是漢語閃小說的發起人與主要代表作家之一。10、徐建英(湖北)一年來,徐建英走鄉訪鎮,尋找屬於鄂東南的民俗文化、風土人情和歷史人物,撰寫湖村系列小小說60篇。這一創作計劃,被列為湖北省作協2015年青年作家定點深入生活項目。

2016年度小小說十大熱點人物

1、劉建超:金麻雀網站總編輯,全國小小說學會聯盟秘書長。在創作之餘,年度內先後參與策劃、組織了「全國知名作家看金湖」、「全國知名作家看吳橋」「全國知名作家看橋頭」等「促創作、接地氣」的活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2、申平:立足嶺南,面向全國,年度內申報成立了廣東省小小說學會並任會長,堅持組織「小小說大講堂」,創辦《嶺南小小說》。擔任《小說選刊》的微小說欄目編輯,推薦力作。

3、於德北:堅持小小說的詩意寫作,致力於發現和推薦優秀的小小說作者。今年申報成立了吉林省小小說創作委員會,並被選舉為首任主任。

4、金狐:金湖縣作協主席。2016年7月,創意組織了「全國知名作家看金湖」活動,邀請多位小小說金麻雀獎獲得者等30餘人聚集金湖,採風研討,開拓了小小說活動新思維。

5、李凌:《荷風》《美塑》雜誌編輯。長期堅持以名家作品帶動本土小小說作家的成長,力爭辦成一本有特色、有影響的小小說雜誌。2016年10月,作為組織者之一,為「全國知名作家看橋頭」活動的成功舉辦盡心儘力。

6、劉國芳:撫州市作協主席。2016年組織主持了由撫州「臨川之筆」暨紀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全國小小說(微型小說)大賽徵文活動。為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小小說創作做出了努力。

7、紀東方:河北青年作家。熱心承辦「第五屆河北小小說獎「頒獎會暨「全國知名作家看吳橋」活動。出版小小說集《像鳥兒一樣飛翔》,多家單位聯合舉辦了「紀東方小小說作品研討會」。

8、劉公:2016年主編《陝西小小說20年精選》,百餘人入選,名家新銳,風格鮮明,各逞特色,作品涉及範圍廣泛,是多年來陝西小小說創作的集大成。

9、吳富明:三明市小小說學會會長。年度內多次舉辦「小小說大講堂」,到市圖書館和中學開展小小說講學和贈書等活動,與《三明新周報》共同主辦的全市「未來之星」作文大賽,將小小說作為主要的參評文體。

10、駱駝:四川省小小說學會副會長。年度內在《西南商報》副刊開設欄目,多次以專版形式整體推介小小說作品。負責中華微型小說網工作,大力扶持和培養新人。

推薦閱讀:

[轉載]密宗虹身金剛身成就圖文收集
[轉載]九、元辰出入篇
[轉載]短壽人的面相特徵
[轉載]毛.澤東因善於把握、運用「喜用神」而奪取天下
【轉載】表妹和表姐,一個43一個49

TAG:小說 | 轉載 | 全國 | 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