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歷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兒-166 戰國諸王之楚考烈王

楚考烈王,羋姓,熊氏,名完(《史記》作元),是楚頃襄王的兒子。楚頃襄王在位時,將熊完立為太子。

楚頃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72年),楚頃襄王與秦國講和,派太子熊完到秦國作人質,同時派左徒黃歇前往秦國侍奉熊完。

楚頃襄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63年),楚頃襄王患病,熊完逃回楚國。同年秋天,楚頃襄王去世,熊完即位,是為楚考烈王。楚考烈王即位後,以黃歇擔任令尹,將淮北十二縣封給他,號春申君。

同年,楚考烈王由陳國故都陳郢(今河南淮陽)遷都壽春(今安徽壽縣)。楚、趙結盟,楚考烈王令春申君以八萬大軍,奔赴趙國。《戰國策》和《史記》說: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患之。春申君娶趙人李園之妹李嫣嫣。李嫣嫣有身孕後,獻於楚考烈王,生子被立為太子,即楚幽王。

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秦國對楚國發起進攻,以試探楚國態度。黃歇為奉行其「親秦附秦」路線,割讓州陵(今湖北咸寧西北)給秦國,楚國勢力更加衰弱,而秦國則對楚國繼續維持「善楚」政策。接著,秦國執行「遠交近攻」策略,兵鋒集中指向三晉。

秦命白起大舉攻韓,攻取野王(今河南沁陽),絕上黨通韓都新鄭之路。韓欲獻上黨與秦求和,但上黨郡守則欲以上黨與趙,聯趙抗秦。趙國接受,遣老將廉頗率軍守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以拒秦。秦命白起、王[齒乞](齕 音he)率軍進攻,廉頗堅壁固守,雙方相持達三年之久。公元前260年(楚考烈王三年),趙孝成王誤中秦反間計,改以無實踐經驗的趙括(趙奢子)取代廉頗,結果被白起打得大敗。趙括全軍覆沒,本人亦戰死,趙國從此削弱。此即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

公元前259年(楚考烈王四年),白起想乘勝進圍趙都邯鄲,攻滅趙國。范睢妒忌白起功勞,以秦軍疲勞應休息為由,建議允許趙、韓割地請和。秦昭王同意。秦退兵後,趙拒絕割地給秦,秦昭王又想派白起攻趙,白起認為時機不成熟,託病不出征。秦昭王改派五大夫王陵進攻趙都邯鄲。趙國軍民奮力抵抗,王陵失利。秦昭王重又想派白起出征,白起終稱病不行。秦昭王只得派王齕取代王陵,王齕亦攻邯鄲不勝。范睢於是薦舉鄭安平為將,加強對趙的進攻。在這嚴峻時刻,趙孝成王向魏、楚求救。公元前258年(楚考烈王五年),趙平原君趙勝奉命前來楚國。他想在門客中選拔二十名文武雙全的隨行人員,卻只選出十九人。這時一門客毛遂自薦隨往,趙平原君以為他在門下三年,未聞其能,不肯帶他去。毛遂說:「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趙平原君正在用人之際,就帶毛遂同去了。

趙平原君一行來到楚國,向楚考烈王陳述合縱抗秦的利害關係,從「日出」談到「日中」,楚考烈王還是猶豫不決。毛遂於是拔劍而前,走近楚考烈王說:「今楚地五千里,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以楚之強,天下弗能當。白起,小豎子耳,率數萬之眾,興師以與楚戰,一戰而舉鄢郢,再戰而燒夷陵,三戰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合縱者為楚,非為趙也。」楚考烈王羞愧,「唯唯」答應,「歃血而定縱」。趙平原君回國後,楚國出兵救趙(《史記·平原君列傳》。)這時,魏安釐王雖已出兵救趙,卻又害怕秦國報復,故命魏將晉鄙留軍壁鄴(今河北磁縣南),停止不進。魏信陵君懇請魏安釐王寵姬如姬竊取兵符,擊殺晉鄙,領兵大敗秦軍於邯鄲城下,秦將鄭安平投降,王?敗退,邯鄲之圍遂解。

這次救趙敗秦,魏信陵君起了重要作用,當然與楚國出兵也是分不開的。據《史記》的《春申君列傳》、《平原君列傳》等載,楚軍救趙的統帥是黃歇。然據《史記·楚世家》載,則是景陽。黃歇執掌楚國軍政大權,由黃歇主持調兵遣將,組織救趙行動,是無疑問的,而奔赴前線直接指揮作戰的,當是景陽。

秦罷邯鄲後,立即對魏國進行報復,攻取了安邑。第二年,即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七年),秦又攻韓、趙,韓、趙慘敗,各國震動。西周君恐懼,與諸侯聯合,出伊闕(今河南洛陽西南龍門)攻秦。秦昭王命秦將[扌]攻打西周,取河南(今洛陽西,西周君都邑),西周遂亡(公元前440年(周考王元年),周考王封弟揭於王城(今洛陽西,即河南),號西周,是為周桓公,亦稱西周君。故此西周,是周考王分封的諸侯國。這年西周亡,依附西周的周赧王亦卒,秦取九鼎寶器。)正在救趙解邯鄲之圍的楚將景陽,當秦攻韓、趙時,亦繼續率軍援趙,故《史記·楚世家》有「(楚考烈王)七年,(景陽軍)至新中,秦兵去」的記載。新中,《索隱》以「中」字誤,應為新市,在巨鹿境。《正義》:「新中,相州安陽縣也。七國時魏寧新中邑,秦莊襄王拔之,更名安陽也。」則此新中在安陽。

西周亡後,東周(公元前367年(周顯王二年),西周威公卒,少子公子根與太子朝爭立,韓、趙支持公子根叛立於鞏(今河南鞏縣西南),是為東周惠公。周王畿分裂為西、東兩部分,故自此又有「西周」和「東周」之稱。)君雖尚存,則再不稱王,從此史家以秦王紀年。故秦雖敗在邯鄲城下,但實力未減,仍取得重大勝利,楚等國援趙抗秦,雖解了邯鄲之圍,但三晉接著又遭到很大創傷,形勢對楚國日益不利。

前241年楚與諸侯共伐秦,無功而回,遷都壽春。 曾為了組織合眾,共謀討伐秦國,派人到周赧王處請求赧王以天下共主名義下達組建聯軍的要求,結果害得周赧王債台高築。 《戰國策》和《史記》說: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患之。春申君娶趙國人李園之妹李嫣。李園妹有身孕後,獻於考烈王,生子被立為太子,即楚幽王。楚哀王是楚幽王的同母弟,楚王負芻是楚哀王的庶兄,所謂「楚考烈王無子」顯然是說楚幽王出生前的情況,故楚王負芻的年齡小於楚幽王。

推薦閱讀:

雷峰塔的地宮發掘是怎樣的?
我喜歡的歷史書(大學版)
回眸歷史,你不該忘記的抗日戰爭二十四次大會戰(四)
傳奇楊玉環生平有哪些經歷?
引力理論指出M31和銀河系歷史上發生過碰撞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