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各階段黴菌毒素中毒的治療

豬採食帶有黴菌毒素的玉米後,出現生長發育停滯、繁殖障礙(死精、不孕、死胎等)、消瘦、抗病力下降等癥狀,給養豬生產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為了便於飼養者判斷和及時防治,現將不同的黴菌毒素中毒癥狀及其預防措施介紹如下。   一、黴菌毒素對豬的危害   1、黃曲霉毒素。是養豬生產中危害最嚴重的毒素。⑴是最強的免疫抑製劑,當豬採食受其污染的飼料後,首先免疫系統受到干擾,對疫病易感性提高,藥物治療效果差。⑵是凝血因子抑製劑,表現在傷處長時間流血不止及漿膜下層淤斑出血,小腸和結腸出血等。⑶侵害肝臟,致使肝功能下降,肝臟腫大,膽汁分泌減少,導致飼料中蛋白質和脂肪利用率下降10%以上。   2、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種生長在玉米、高粱和小麥上具有雌激素作用的黴菌毒素。臨床癥狀隨接觸劑量和豬的年齡而不同。飼料中含玉米赤霉烯酮1-5毫克/千克,可引起小母豬提前發情,外陰部水腫、脫垂和早熟性乳房發育;小公豬包皮增大、性慾降低和睾丸變小;成年母豬黃體滯留、不發情、假妊娠;妊娠母豬飼料中玉米赤霉烯酮超過30毫克/千克將出現早期胚胎死亡及流產。   3、赭麴黴毒素。是一種黴菌腎毒素,給豬飼餵含赭麴黴毒素1毫克/千克的飼料3個月,可引起腹瀉、厭食和脫水,出現生長遲緩,飼料利用率低,剖檢多見腎蒼白、堅硬,即橡皮腎。   4、新月黴毒素。飼餵含新月黴毒素的飼料,可引起皮膚直接刺激和壞死、淋巴系統嚴重損傷、胃腸炎和採食量下降,嚴重時導致豬拒食、嘔吐或心血管衰竭死亡。   5、麥角毒素。飼餵含麥角毒素的飼料,可在數天或數周內豬只表現精神沉鬱,採食減少,全身狀況不佳,通常出現後腿跛行,嚴重者尾巴、耳朵和蹄壞死。   6、念珠鐮孢霉和增生鐮孢霉。普遍存在於玉米中,飼料中含量高於120毫克/千克時,可引起肺水腫和胸腔積水,發病率高達50%,病死率50-90%。哺乳仔豬的臨床癥狀   患病仔豬常呈急性發作,並出現中樞神經癥狀,頭常彎向一側,頭頂豬欄,數天內死亡。

  1、病史經過及臨床癥狀

  2010年2-3月份,某豬場共有25隻妊娠母豬產仔,其中產活仔141頭,木乃伊50頭,死胎22頭。85%左右的初生小豬在出生時或出生後2-4d陸續出現腹式呼吸,體溫為39-40°C,有的伴隨腹瀉,哺乳仔豬陸續出現死亡。針對這一情況,該場將病豬分成鹽酸多西環素注射液處理組、統治(主要成分為小諾黴素與硫酸慶大黴素)處理組、氟苯尼考+強力黴素處理組,各治療3d,大約有30%左右的哺乳仔豬腹式呼吸癥狀減輕,但停葯後2-3d又出現腹式呼吸。後經不同獸醫分別將該病診斷為藍耳病、偽狂犬和副豬嗜血桿菌病,經相應方法處理後哺乳仔豬腹式呼吸癥狀和死亡現象仍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先後有24頭哺乳仔豬死亡,死亡率為17%。在處理哺乳仔豬腹式呼吸過程中,一開始沒有注意觀察哺乳仔豬的外陰變化,後來發現初生仔豬和其他哺乳仔豬外陰有紅腫現象,另外,哺乳期母豬發情比例達35%。除5頭保育豬(共16頭)有腹式呼吸外,其他各階段豬無腹式呼吸現象,且無發病和死亡現象,但有3頭後備豬出現過嘔吐。

  2、病理變化

  先後對1頭髮病活豬和24頭病死豬進行解剖,共同癥狀如下:血液凝固不良,心包和腹腔積水,有的豬肺臟水腫且其心尖葉胰變,切開肺臟後有血水流出,肝臟腫大變硬且切開後有血水流出,多數病死豬的胃黏膜出血,脾臟腫大呈紫黑色,腸系膜出血。

  3、診治措施

  3.1飼料檢查

  該場所用哺乳母豬料和哺乳仔豬開食料均為外購的顆粒料,對所用飼料抽樣後進行檢查,飼料無霉變味道;將顆粒飼料碾成粉末後放在瓷盤內,攤成薄層,放在暗室內用波長為365nm的紫外線,可見有黃綠色和藍紫色熒光,這說明飼料中含黃曲霉毒素。

  3.2處理措施

  要求飼料生產廠家重新生產哺乳母豬飼料和哺乳仔豬開食飼料,加大飼料中黴菌毒素吸附劑的添加量,給哺乳母豬和哺乳仔豬更換新生產的飼料;給豬飲用濃度為3%的硫酸鈉水,加快胃腸道黴菌毒素的排出,同時在飲水中加入維生素C、多維、蛋氨酸和葡萄糖,以增強解毒和護肝作用;對腹式呼吸較嚴重的哺乳仔豬肌注恩諾沙星和鹽酸多西環素注射液。經採取以上措施後,哺乳仔豬腹式呼吸現象逐漸得到控制。

  3.3診斷

  綜合以上處理結果並結合哺乳期母豬發情、哺乳仔豬外陰紅腫和其他各階段豬無發病死亡現象,初步認定哺乳仔豬的腹式呼吸和死亡是由飼料黴菌毒素中毒所引起。

  4、控制和減少黴菌毒素危害的措施

  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飼料原料被黴菌污染的現象越來越普遍,與此同時,為實現配方效益的最大化,越來越多可能已被黴菌毒素污染的加工副產品正在廣泛地被用於飼料生產,從而大大地增加了豬採食被黴菌毒素污染飼料後果的嚴重程度。在實際生產中,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減少因黴菌毒素對動物所造成的不利影響。

  4.1提高對外觀無發霉跡象的飼料原料的警覺性

  在飼料生產前要嚴格控制飼料原料的質量,杜決使用發霉的飼料原料,對可疑霉變原料應進行鑒別檢測並測定其黴菌毒素的含量。在生產配合飼料時要添加防霉劑和脫霉劑以防止飼料霉變和減少動物發生黴菌毒素中毒的現象。

  4.2提高對黴菌毒素中毒的警惕性,樹立黴菌毒素在飼料中沒有安全水平的概念

  一般來說,微量的黴菌毒素就可使動物發生中毒,如每千克飼料中含200-400μg黃曲霉毒素就會使動物出現生長受阻和免疫抑制現象;而當每千克飼料含1μg的F-2毒素時會使動物出現假髮情、陰戶紅腫現象。另外,不同黴菌毒素之間會產生毒理協同作用,從而放大黴菌毒素的毒性。因黴菌毒素慢性中毒所導致的初始癥狀不明顯,在臨床上不易被發現,特別是在群養條件下,部分豬因輕度中毒出現輕微的食慾減退、減重和貧血,很難引起飼養員和獸醫的注意,由此造成的漏診會給豬場帶來嚴重的後果和經濟損失。

  4.3提高對黴菌毒素鑒別診斷的能力

  黴菌毒素種類多,中毒後的臨床癥狀複雜多變,難於進行確診,使人們容易將黴菌毒素中毒癥狀與藍耳病、偽狂犬、鏈球菌和副豬嗜血桿菌病等疾病癥狀相混淆,延誤了治療時間,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感染了藍耳病、偽狂犬、鏈球菌和副豬嗜血的豬雖然也有腹式呼吸、腹腔積水、流產、死胎和木伊胎等現象,但這些疾病不會只感染哺乳仔豬,另外,這些疾病也不會使初生和哺乳期仔豬出現陰戶紅腫現象。

文章出自:中國豬網 http://www.pigcn.cn/生長豬臨床癥狀

  一般患病豬的病程較長並呈漸進性發作,患豬體溫正常,食慾逐漸減退直至廢絕,並常伴有腹痛、嘔吐、下痢或便秘等癥狀,糞便中常夾有粘液和血液,患豬面部、耳、四肢內側和腹部皮膚出現血斑、黃疸、貧血等癥狀,患豬生長發育遲緩。

母豬臨床癥狀

  一般母豬患病後體溫正常,皮膚出現黃疸,四肢乏力,糞便乾燥,並導致直腸出血,尿液顏色加深,甚至出現濃茶色尿樣(血紅蛋白尿),尤其是黃曲霉毒素中毒時此癥狀變現尤為明顯。懷孕母豬常出現產死胎、木乃伊、流產或新生仔豬死亡率上升等現象,並導致母豬產後出現發情不正常;發育成熟的青年母豬食用的飼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接近0.1mg/kg~0.15mg/kg時,青年母豬會出現陰門紅腫,子宮的體積和重量增加,並出現假髮情或臨產表現;產後哺乳逐漸出現拒食,變現為持續性發情或發情周期延長,嚴重影響哺乳期仔豬的成活率。

成年種公豬的臨床表現

  患病種公豬表現睾丸萎縮,並出現雌性化變化,包皮增大,睾丸萎縮,乳腺腫大,精子數減少,嚴重影響受配母豬的受胎率和產子數。


推薦閱讀:

全在這裡!手足癬診斷與治療
當心治療骨質疏鬆的誤區
腸外瘺的治療
(1)自擬「清顏湯」治療黃褐斑臨證分析
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皮膚病驗案舉隅

TAG:中毒 | 治療 | 黴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