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基督徒感情的聖化(一)

一、聖潔基督徒是誰呢?基督徒是聖徒,基督徒沒有成為聖徒以前是誰?是罪人,所以基督徒就是從罪人變成聖徒的這一些人。一個罪人能變成聖徒,是不是經過罪人自己的改革,自己的修身養性,自己的尋找真理,結果達到夢想的成全呢?不是!一個罪人變成聖徒,完全是出乎那聖潔的主,在祂永恆的旨意中間,使人分別為聖的計劃而成功的。所以,我們就要把這一件事工,跟神永遠的旨意合在一起來談。如果不是聖潔的上帝,要人在祂的聖潔上有分,那麼,救贖就不會臨到人的身上。所以當神許可人犯罪,祂就把自由放在原造的人潛在能裡面的時候,就定下了人被造而成為有道德功能的活物。所以,自由是一個絕對必須的潛在能,the absolute necessity in human potential.人之所以是人,因為人被造而有自由。人之所以是人,因為人有道德功能。而道德功能跟自由之間的關係,是絕對不能分開的。如果上帝要造一個不可能犯罪的人,祂很簡單,就不把自由放在人的潛在能裡面,這樣人就沒有可能有選擇,也沒有可能有善惡,沒有可能有犯罪的本能。如果人沒有犯罪的本能,人就是一個被計算機化,被機械化的,像機器人一樣的活物。而今天所有的動物,就在這個層次面領受了低級的生命,今天所有的生物,所有的動物,都有一些感情、理智、意志,本能與生活所需要的這些功能的存在,但是這些的動物就沒有道德的選擇,善惡的知識,聖潔污穢的分野,沒有這些行為中間向永恆的主負責任的道德功能。為這個緣故,人之所以是人,因為人有上帝的形像,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樣式而被造的,所以人代表上帝。而這一位上帝的道德本性,也就是神的絕對自由在祂自我的意識,和自我的決定中間,願意降服,也願意限制在祂其它本性中間的一個真正的原因。我再更清楚的講,我要這樣解釋,因為英國的一個大神學家叫作斯托得 (Stott, John R.W.) 他竟然講了一句我不能完全贊同的話,他說「連上帝的自由也不是絕對的。」這一句話使我認為上帝有非絕對的一部份的時候,這是不完美的。神之所以是神,因為神是唯一的絕對的絕對,在神以外的絕對,都是被絕對化的非絕對。而神本身是絕對的絕對,所以神本身就不可能有「不絕對」的事情,除非當第二位格道成肉身的時候,祂進入相對界的時候,這個絕對的上帝的兒子就來到相對的歷史過程中間,這樣過了一個「相對」的生活。但是,這個是道成肉身,「成」就變成一個程序,「成」就變成一個過段,「成」就變成原有的絕對,進入相對的一個動作,的一個程序。所以上帝的兒子曾經在相對界裡面,以絕對者的身份,對人發言,對人教訓,對人啟示,對人命令,吩咐人應當做的事情。這一段時間的中間,基督經歷了相對,而這個相對,卻不是他原有神性裡面的東西,所以神是絕對的絕對。這樣,神裡面除了道成肉身的歷史,在永恆中間,神沒有相對的。神與人之間的相對性,是因為人被造在相對界而產生的,而神本質中間就沒有相對。為這個緣故當我們說「上帝的自由也不是絕對」的時候,似乎冒犯了神的絕對的本性,所以我不能贊成同斯托得的這一句話語。但是我了解,我也明白,他講這一句話背後的神學動機,跟他合乎全本聖經的意義,所以我只能說「他用了不大恰當的名詞」,但是他的思想是沒有毛病的。為什麼斯托得說「上帝的自由不是絕對」呢?因為上帝不犯罪,上帝不做污穢的事情,上帝不做不公義的事情,上帝不做不良善的事情,所以上帝的自由,不能構到犯罪的那個層次裡面,「上帝沒有犯罪的自由,所以連上帝的自由也不是絕對的」,是從這一方面去看的。那麼,如果我們要糾正這個觀念,我們不同意這個名詞的話,我們要怎麼解釋呢?所以我花了一段的時間,好好思考,怎樣沒有削弱上帝的絕對性,卻能夠完美的了解到祂不犯罪的事情,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回事?你們對這有沒有興趣啊?當把你的思想引導到這裡的時候,你會感到「是啊,我從前都沒有這樣想,原來有這樣的一個困難,有這樣的課題,是我應當好好思想的。」我再說,我不能接受有一個名詞,就是「上帝有某一部份是不絕對的」這種描寫的辦法。我相信上帝是唯一的絕對的絕對,既然祂是絕對的絕對,在祂就沒有本性中間原來的那些非絕對的本質,成為構成祂神性的一部份。那麼,上帝不犯罪,上帝不背乎自己,上帝不爽約,上帝應許的,上帝所成就的,就是照祂所籌劃的,一定要成全,「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全這事」,在聖經中多次記載下來。這樣,怎麼解釋祂不犯罪的事情?豈不是等於祂的自由不絕對嗎?好像是,但是我認為不應當這樣講。所以,我個人所得的結論是「上帝的自由是絕對的,但是祂用祂絕對的本性和絕對的自由,願意把祂的自由跟祂所有其它所有的本性,一同synchronize,一同平行,協調,以致於沒有跟祂其它的本性有所抵觸。」這樣,上帝就以祂絕對的自由,把祂自己絕對的自由,很自由的放在祂本性的約束之下,所以其它的本性,就成為祂自由的一個範圍跟限制。這樣,了解之後,我們看見祂還是自由的,所以祂是用祂絕對的自由,把祂的自由放在祂其它本性約束之下,甘心情願,過一個絕對不犯罪的生活。這樣的上帝才是真正又聖潔,又絕對自由的上帝。所以祂的聖潔不是因為祂不能夠犯罪,祂的聖潔乃是因為祂不願意犯罪。祂的聖潔不是因為祂沒有這種能力,祂的聖潔乃是祂願意把祂的絕對自由,降服在祂其它的本性之下,甘願受約束,這也就是本體的靈性,以後,成為我們靈性絕對的榜樣。你明白了嗎?所以,這樣一位上帝才是值得我們敬拜,值得尊崇,值得榮耀的上帝,因為這一位上帝,是絕對不犯罪的上帝。這一位上帝是絕對用祂的自由,來降服於祂的聖潔,祂的良善,祂的公義,祂永恆的其它有關的道德所有的本性,感謝上帝!當你明白這一點的時候,你就知道什麼叫做「奉獻」,什麼叫作「順從」,什麼叫作「靈性」,什麼叫做「純正的信仰」。當你走這一條道路的時候,你就效法你的主,你願意把你的自由,也放在聖潔的約束下,放在良善的約束下,放在公義的約束下,放在愛的約束下的時候,那你這個就不是出於勉強,也不是出於受神權柄的指揮,更不是出於沒有辦法抵擋,不得不順從的這個範圍裡面,那才是靈性,那才是順從,那才是屬靈的生命,那才是真正的奉獻,那才是叫作純正的信仰。感謝上帝!從這裡我們講清楚了以後,我們再講到,神有一個很特殊的本性,是祂永遠是神,因為祂是絕對聖潔的。上帝是聖潔的上帝,上帝也是使人分別為聖的上帝,上帝是叫人用一切的聖潔來敬拜祂的上帝,所以這一位上帝是配得尊貴榮耀的,因為祂是聖潔的上帝。這就是「真神」與「假神」之間,本質上最大的不同。我再講一次,這個就是「真神」與「假神」之間本質上最大的不同。真神之所以是真神,因為祂是絕對聖潔的神。這一位絕對聖潔的神的這個聖潔,就成為祂之所以是真神最本質上,最絕對的成分。所以我們就從這裡看見,哪一個神是真神。這樣,我們又從這個角度去看,哪一個教會是真教會,哪一個神的僕人是真僕人,哪一個運動是真運動,哪一個教派,哪一個基督徒是真基督徒。因為許多的事都可以冒充都可以模仿,都可以用別的東西替代,但是聖潔是不能冒充的;聖潔是不可以用別的東西替代的;聖潔是本質的問題,而不單是樣式的問題。你不能裝一個聖潔的樣子,而沒有聖潔的本質,因為你不聖潔的本質,一定有一天會露出來的,只有真正的聖潔才顯明你在神的本性,神的性情上有分。為這個緣故,聖潔的上帝,祂要我們成為聖徒,而基督徒就是「從罪人變成聖徒的這種經歷的受造者」,這叫作「基督徒」。為這個緣故,基督徒既然是聖潔的人,基督徒是被聖化過。基督徒既然被聖化過,這個聖化就包括了理智、情感、意志整個的位格的各層面,整個位格的各部位。這樣,我們就應當有理智的聖化,有感情的聖化,有意志的聖化。我個人在大概二十八年以前,開始思想「感情聖化」的題目以後,我就繼續不斷思考,繼續不斷比較,繼續不斷查出聖經中間有關於「感情的聖化」這一方面的教訓,結果我發現,中外古今沒有這樣的一本書,也沒有這樣的一個題目,在台上被人講過。所以,幾乎你不能看見任何一個圖書館裡面,有一本叫作「基督徒感情的聖化」的書,所以我自己很尊重神在這方面給我所看見的。我自己很寶貴神在這方面給我所注意到的。我也很尊敬那些願意在這些題目中間下功夫的基督徒,我也非常看重為這個題目,前來聽道,參加聚會各地的弟兄姐妹。願上帝賜福給我們,不但是給我們聽,我們思想;不但思想,我們明白;不但明白,我們經歷;不但經歷,我們可以分享,我們明白有關感情的聖化的道理以後,怎麼樣叫別人從我們身上得著感情聖化的果子,對他們的啟發,對他們的影響,對他們產生的造就,因為我們無論做什麼事,要榮耀神,要造就人,阿們?而今天在這一方面失敗的人,是多而又多的人,所以我們看見了,有許多轟轟烈烈的教派,有許多人數多得不得了,好像特別興旺,特別蒙上帝賜福的教會,你發現這些數量增長的運動領袖,常常是沒有辦法達到聖潔本質的靈性的造就的境界的人,這是很可惜的事情!所以歷史繼續不斷顯明出來,誰是聖潔的,誰不是聖潔的。歷史繼續不斷把這個本質當作見證,來教導教會,使你們懂得分辨誰是跟隨主的,誰不是真正跟隨主的。所以「感情聖化」不是一個口號,感情聖化不是一些的講章,感情聖化也成為真正領受救恩,真正跟隨主,真正被聖靈充滿的人的一個見證,一個生活的記號。從樹結什麼果子,你就知道這個樹是怎樣的樹。兩方面,樹的本質跟果子的本質一定是一樣的。第二、樹品種跟樹的果子的品種一定一樣的。如果你種的蘋果,出的是芒果的果子,你會感到很奇怪,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你種的是葡萄,不可能產生蒺藜,如果你種的是無花果,不可能產生荊棘,這是耶穌基督講的(參:馬太福音:7 章16 節;路加福音:6 章 44 節)。所以「樹」跟「果」之間有兩方面的相同點,第一就是品種的相同點,第二就是質量的相同點。一個有這種品種的樹,一定產生有這樣品種的果子。照樣,有這種質量的樹,就會產生有這種質量的果子。這樣,我如果種的是甜的葡萄,為什麼後來生出來的果子是酸的葡萄呢?連耶和華都感到很奇怪,「我種的豈不是甜的葡萄種嗎?為什麼結出酸葡萄果出來呢?」(參:以賽亞書:5 章 4 節)這樣,你看見了,葡萄結葡萄,這不過是第一個階層。但是甜葡萄種應當出甜葡萄果,這是第二方面的階層。所以上帝不但有要我們在生命上產生生命,品種的符合性,上帝更要我們在聖潔上,產生聖潔的生活,品種的符合性。所以一個人真正跟隨主,他是跟隨聖父、聖子、聖靈這一位聖潔的上帝。一個人從神領受的生命,應當是聖潔的生命,領受聖潔的生命以後,所過的生活應當是聖潔的生活。阿們?所以感情的聖化,我特別用「化」這個字表示是一個程序,因為品種不在「程序」的範圍裡面,品種是在「地位」的範圍裡面。但是「生活」是在「程序」的範圍裡面。當我們看見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的時候,他說「我耶穌基督的僕人,寫信給上帝在哥林多的教會,就是聖徒」(參:哥林多前書:1 章 2節)。這樣,哥林多的教會,按地位而論,已經是聖徒了,按生活而論不是聖徒,而是胡塗。所以哥林多教會從質量來說,領受了聖徒的地位,從生活來說,還沒有過一個聖潔的生活,聖潔行為的表現,所以他們需要一個「化」。什麼化呢?程序上繼續被聖化,怎樣成聖。我們看成聖的「成」字,就是一個「變成」的意思,所以這就是「程序」,這就是在步驟當中,在程序當中。照樣,基督徒得救的那一天,我們領受的是地位,我們重生的時候,我們被稱為聖徒,我們從「地位」來說,我們已經是聖潔的。但是聖潔地位的人,為什麼過一個不聖潔的生活呢?因為他在程序上,還沒有跟隨主,還沒有經歷變化,還沒有繼續不斷在聖靈的引導之中,離開罪性所帶來的罪行的影響和形像。所以他需要繼續不斷更新變化,變成,化成有我們的主榮耀的身體的形像,化成有基督長成的身量。這樣,「地位」之後,還需要一個「程序」上的跟進,這就是所謂的 follow up,這就是所謂的得救以後,還要繼續做的事情。所以我們提到「感情的聖化」。今天我們講感情的聖化,是單單講一個整個的主題,那麼感情的聖化的主題講完了,才一步一步來看,怎樣經歷感情聖化的「次序」的問題。現在我們已經講,這是一個次序 a process,這是一個 program,所以我們就把上帝叫人成為聖徒和這個人,聖徒怎樣到達真正的成聖,之間的三個步驟先提出來:第一個步驟就是地位上成為聖徒。第二個步驟就是聖靈繼續不斷感動,感化,開導,光照,引導,責備,使我們進到成聖的地步。這個叫作「進展式的聖潔程序」。第三,就是聖潔的成全。我現在用英文講:第一,positional sanctification.第二,progressive sanctification.第三,the perfection of the sanctification.我再講一次,第一是 positional sanctification,地位上的聖潔。第二、就是程序上漸進的聖潔。第三,就是被成全的聖潔。所以第一,是positional sanctification, 第二是progressive sanctifcation,第三是 perfected sanctification。所以上帝聖化我們的時候,先把地位給我們,以後呢,從你領受聖徒地位以後,就繼續不斷,用祂的光照,祂的感動,跟祂聖靈的工作,動善工,直到成全善工的中間,是繼續不斷引導我們進到更聖潔,更聖潔的地步,那這是最漫長的一條道路。到最後,當我們離開世界的時候,當我們見主面的時候,當我們被帶到永恆的中間的時候,就有一個完成的,成全的,聖潔的,完全的這個成全。而這個完全的,聖潔的成全,也就是「被成全的聖徒」的意思。所以「被成全之義人」的意思,在希伯來書第十二章裡面,曾經提到這一句話,就是「被成全之義人的靈魂,是在主那裡,有天使,有立約的基督所流的血,永約的印記」(參:希伯來書:12 章 23 節)。 這些「被成全之義人的靈魂」,那所用的,不是一個主動的動詞,乃用的被動的動詞,the perfected, sanctify perfected 已經被成全的成全,被成全的義人。感謝上帝!這樣我們看見這三個步驟,也就是我們在不同的時刻,我們的聖潔的不同的狀況的三個描寫。第一、就是我們重生得救的時候,我們即刻領受新的地位,這個地位就把你從「罪人」變成「聖徒」的聖化。You are sanctified follow the position of being a sinner to become a saint. 你變成聖徒。你還沒有得救以前,你是罪人,你得救以後,你是聖徒。還沒有得救以前,你是上帝的仇敵。得救以後是神的兒女。還沒有得救以前,你是罪的奴僕,得救以後,你獻給義,做為一個聖潔的追求者,所以你這個聖徒的地位,是重生得救的時候領受的。你得救了嗎?我問你,你得救了嗎?如果你真正得救的,你應當記得,你是怎樣得救的。你沒有計劃,你沒有資格,你沒有條件做神的兒女的時候,神的恩典就臨到你了。正像保羅在大馬色的路上,他拿著的文書是有計劃,他計劃在路上到一半就信耶穌,是不是?他計划進城去殺基督徒,關基督徒,告基督徒,所以他有這個邪惡的計劃,在半路的時候,為什麼他成為得救的人?因為不是他的計劃,是神的計劃。所以是被動的。你今天能得救不是因為你的計劃,不是因為你的主動,也不是因為你願意信。這樣,亞米念派所講的,「上帝出救贖,你出信心」,所以「我們得救本乎恩也因著信,50/50 company 我們來做一個與神一同辦一個合作的有限公司。上帝啊,你出一半,我出一半,我們來公司合作吧!」這種教訓不是聖經的教訓,因為保羅從來沒有用信心接受主。當他得救的那一天,耶穌說,「現在你轉變了,你現在要信我了,不錯,我決定救你!」保羅得救的那一秒鐘,上帝說「你為什麼逼迫我?」(參:使徒行傳: 26 章 14 節)然後對他說「我派你做外邦人的使徒」(使徒行傳: 22 章 21 節)你看見沒有呢?所以他是在一個被動的地位得救的。今天如果有一些教會教導你,是因為你信得救,那麼你的信做為你得救真正的原因的話,這是懂聖經懂一半,而懂的另外一半他都不懂,使他所懂的變成沒有真正的意義。所以培根(Lord Francis Bacon, 1561-1626) 講一句很偉大的話,他說什麼?The small knowledge is great danger.「小知識是大危機」,大家說「小知識是大危機。」懂得一半的真理,是破壞全部的真理。衛理公會的創辦人衛斯理,到死不明白預定論,所以衛理公會所讀的韋斯利所有最偉大的書,沒有辦法得到這一方面的造就,因為他沒有辦法把不懂的東西,寫來做教課書來幫助別人,所以除非你從另外一個衛理公會的創辦人,懷特腓德 (George Whitefield, 1714-1770) 的書裡面找到平衡,你永遠到死的時候,你就缺乏了對預定論的了解。我們成為聖徒是出於被動,是出於神的主動,不是出於我們的條件,不是出於我「願意信」,不是出於我「夠好」,乃是出於神憐憫我,祂的主權。祂尋找,祂派耶穌基督,都是在我沒有接受,沒有認識,沒有可能信祂以前,早就在創世之前,在歷史之中,在我沒有生下來的時候,主動預備,成全了救恩,結果在我人生過程到一半的時候,祂叫我從死裡面活過來,祂借著所傳的道,蘇醒我的靈魂,我就這樣被蘇醒以後,我就被拯救了。所以一個人得救是因為神的主動,不是因為你的條件;一個人蒙恩是因為神的恩典,不是因為你的資格;一個人得救是因為神的救贖,不是因為你的信仰。這樣以後他再把這些道傳到你耳中的時候,就從道裡面,給你一個信的可能,因為「信道是從聽道來的」(參:羅馬書:10 章 17 節)。所以,你的信好像是一個主動,卻是被動的恩產生主動的可能。被動的恩,使你從死里復活以後,然後知道真理,你響應了從主那裡,主動賜給你的恩,使你的「主動」是建立在被蘇醒,被救活,被重生的過程中間的。感謝上帝!這樣,你很清楚的看見了這就是重生以後第一步,這就是成聖的地位。你成為聖徒,是因為祂的恩典。那你成為聖徒以後怎麼樣呢?你就開始追求了。開始追求的時候怎麼樣呢?你就開始恨惡自己的罪惡了,你就開始懊悔自己的罪惡了。你為什麼會懊悔呢?為什麼會恨惡呢?因為你有聖徒的良心,你有聖徒的敏感了,你有聖徒的感動了,所以你用聖徒的感動,看自己不聖的時候,「唉呀!」你說不對了。你用聖徒的眼光來看自己怎麼樣過這樣骯髒的生活?你懊悔了。這樣呢,你的悔改一定是你重生的結果,不是你的重生是你悔改的結果,這個叫作歸正神學,reformed theology。這個跟你們平常觀念很不一樣,對不對?你說「你要悔改你就可以得救!」「悔改吧!你就會得救。」誰會悔改?為什麼今天,教會越講道越少人,越為主工作越沒有果效?因為講的道似是而非。你今天一聽我這麼講,你感到很奇怪,你的頭腦起革命了!你發現這個跟我想的,跟從小聽的完全不一樣,到底一個人先悔改才得救,或者先重生得救以後才會悔改?要不要討論五分鐘,然後我們再繼續下去,或者你就要馬上繼續下去?我不想做一個「填鴨式」的傳道人,我要做一個「啟發式」的傳道人。我搞教育,搞了幾十年了。從一九五五年開始教書,現在是二00四年。我搞教育到現在,差不多多久了?五十年了。我十五歲開始教書,我懂得什麼叫做「教育學」,我懂得什麼叫做「教學法」,什麼叫作pedagogy,什麼叫作 psychology in education,我知道的。我告訴你,我十七歲那一年,在一個學校教書,我已經立志在一年裡面,吸收三個最老的老師四十年的教學經驗,一年裡面把它全部吸收來。到我教第二年的時候,我的學生聽我的話,達到的果效比那三個教了四十年的人所教導的果效,我的教導比他們更成功,因為我立了那個志願。我不是說我一立志就會達到,神就這樣憐憫我。所以,我怎麼知道我教導的比他們更成功呢?因為同一天都考書的時候,他們先讀我的不讀他的。所以我考書的成績,都全班都很好的時候,那一天有第二種考試的時候,他們都不好,表示他們更喜歡上我的課,更喜歡溫習我的考試。所以結果那些老師對我說,「以後你的課不要跟我同一天考書好不好?」我因為年輕就順服他,其實不大甘願。我知道什麼叫做教學,我知道什麼叫做教學法,我不是不懂教育學的人,我教書教了差不多五十年了,單單神學教育,今年四十年,而今年是最後一年。明年我不進課室教神學了,我只在各地開神學講座,我不再對一群的學生教神學,因為太多神學生給我失望!很多神學生在課堂裡面,他要的是學分,不是要學問。所以我不一定要繼續對他們講,對他們教。但是我到處講查經班,你們來不是為學位,所以我特別愛你們。我就是遺憾你們沒有考書,所以你們沒有去溫習,這是最可惜的事情。但你們渴慕的心是真的,不是假的,因為你不必來的,沒有人逼你來的,也沒有什麼來了得到學位的好處,是因為你要明白真理來,從這一點,我繼續做下去。另外,所有能教學的人數是在增加的,但是能主辦講座,能主辦解經大會的傳道人,是少而又少的,所以我不能放棄我長子的名分,你明白嗎?我繼續講下去了,所以我知道什麼叫做教學,什麼叫作教學我不是不知道的人,但我告訴你,我懂得教學法。那,這樣呢,我就知道怎樣在追聖潔的事情上,這個「地位」不夠,還需要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就需要繼續不斷蒙教導,繼續不斷蒙光照,繼續不斷順從引導才有可能。所以,從「地位」上你已經是聖潔的,但是,從生活上你還不是聖潔的,所以你需要繼續不斷在這個程序中間,過一個順從的生活,順從神,順從祂繼續不斷的教導,這是第二個步驟。但今天有許多的基督徒就只有得救,他就不要教導,基督徒只有重生,他就不需要再有一個新的更新一層的進步。我們剛才稍微提到了,是先重生然後才悔改,為什麼呢?這是歸正神學之所以被許多人拒絕的原因,因為這樣講,太靠近聖經的原意,但是太不近人情了。這樣講,很照聖經,全本聖經貫徹始終的原則,但是對普通被救贖,而還沒有被聖化的思想來說,是很難接受的。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多數人認為「是我信才得救嘛!」「是我悔改才有新生命嘛!」所以「我願意到主的面前,為罪痛哭悔改,祂憐憫我就赦免我的罪,我才得赦罪的嘛!」所以我們就把「我們」做是因,把我們當作是動因,是「我」悔改,「我」認罪,是「我」相信,打動上帝的心,我這個「動因」使神就把恩典給我,神就把赦罪給我,神就把憐憫給我,是因為我先感動祂的。而這不是聖經的教訓,因為聖經保羅說「我用上帝的道,繼續不斷等候」,等候什麼?「等候基督成形在你們心中」(參:加拉太書:4 章19 節),什麼意思呢?「我傳道給你們就盼望有一天基督的生命生在你們中間。」這樣,那個時候你重生了,是經過這一段繼續不斷用道栽培你,用道教訓你,用道對你講話,然後基督才成形在你心裏面。當基督成形在你心裏面的時候,那一天你領受新的生命,你領受新的生命以後,你就痛苦,你過的生活跟神的生命是不一樣的,那你就悔改。你因為聽了道才悔改,如果有一個人說「我是先悔改才得救的。」我問你,一個人是不是先聽道才悔改?我問你。是不是先聽道才悔改?或者悔改以後才決定聽道?先聽道才悔改。那請問,「重生」什麼時候開始,是從他悔改以後新生命掉下來開始?或上帝用道生他那一段整個聽道的時間,是整個的重生的過程之一?我們今天提到「生」的時候,我們常常受「生育」的現象所捆綁,我們的觀念常常受「哪一天生下來,就哪一天開始的影響」,而你不知道,還沒有把你生出來以前,你母親懷你九個多月,那是不是你新生命的開始啊?新生命的開始是「生下來」開始,或者「懷胎」開始?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明白為什麼不可墮胎,因為不是生下來的時候才有生命,在胎裡面的時候,就有生命了。這樣,重生是從道在你心中懷胎的時候,道在你心中還沒有成形以前,開始在你心中動工的時候開始。等到這個成為一個新的生命的種子,到有一天生下來的時候,你被生的那一天是你重生的「認知」起點,而不是你被重生的真正起點。你說「我的出生的日子,是某年某月某日。」我知道,但你的生命不是那時候開始的,你生命是從你懷胎的那個時候開始,那胚胎就成為必要生下來的起點了。阿們?所以聖靈用上帝的道,有關耶穌基督的道在你心中開始做工的時候,重生的步驟就開始在你生命中間運行,直到有一天聖靈到時間到了,把你生下來的那一天,你知道我今天重生得救了,那時候已經是變成你個人主觀的經歷。而這個主觀的經歷以前,是神主動的施恩,而神主動的施恩,經過一個很長的日子,然後你一生下來以後,你就知道你有新生命。有新生命就看不慣自己過的生活這麼敗壞,你就痛哭,你就悔改。所以,悔改是重生的結果,大家說「悔改是重生的結果。」很難明白嗎?現在可以明白嗎?歸正神學為什麼這樣難被人接受?因跟為人犯罪墮落以後理性的想法是不一樣的。墮落以後理性的想法,是從人的經驗做出發點,去明白上帝啟示的道,所以就把上帝的道局限,把上帝的道約束在我們有限的,錯誤的,被玷污的理性觀念中間。但是歸正神學是用神永世的計劃做出發點,用神主動的恩典做出發點去了解人為什麼會有這個,會有那個經驗,是因為神先開恩在我們心中運行。感謝上帝!你重生以後你就會悔改了。這樣,我用更簡單的一個比喻,剛才說你到底生出來那一天才有生命,或者你在胚胎的時候,被懷胎成功的時候,你就有生命?哪一個啊?你在胎裡面有就生命,對不對?好。第二、你是先生下來才哭,或者哭得半死媽媽才把你生下來?有哪一個在那邊哭,「我不要在這裡,太悶了,太悶了!哦!出來,把我生出來。」媽媽說「糟糕了,他在肚子裡面革命了。」就把他生出來。你是生出來才哭,或者是哭了才生出來?(生出來才哭。)所以我告訴你,你先重生才悔改。你說「聖經沒有這樣講啊?」「悔改」是什麼?悔改是照著上帝的聖潔感情,憂傷自己,痛悔自己犯過的罪。如果悔改不是這樣,那你的悔改就是「後悔犯罪」。「後悔犯罪」跟「悔改」是不一樣的。「後悔犯罪」是罪人可以自發的,用神的聖潔的感受,去懊悔自己違背神的罪惡而有的痛哭,是神工作的果效,那是「悔改」,不是「後悔犯罪」。彼得的悔改是悔改,猶大的後悔不是悔改!你說「是不是相差在有悔沒有改,所以叫做不是悔改?彼得有悔又有改所以叫做悔改?」不是!因為一個人後悔這是自然可能達的,這更是在面對不可承擔的咒詛跟審判的時候,那個時候知道受的刑罰大過他所能承擔的,他就後悔做了這些事,以致於今天這麼苦。那個是對痛苦的抗拒,而不是對罪惡的悔改。所以一個罪人在法官面前大哭,不是悔改,他是後悔他做壞事。後悔做壞事的人,不一定是恨惡罪惡,是懼怕刑罰。懼怕刑罰沒有聖化。懼怕刑罰還是以「愛己」的自私做出發。聖化的感情是對罪的痛恨,而不是對罪惡帶來的刑罰的逃避,你分辨清楚了嗎?對罪的逃避,對刑罰的抗拒,對要受的審判的懼怕,產生的痛苦不是「悔改」。而悔改是照上帝的旨意,因為上帝聖潔的感化,你發現自己違背了上帝的聖潔你就哭,這個叫做「悔改」。所以悔改絕對不可能由一個墮落的生命自己產生出來。悔改一定是神聖化了你的感情以後,你知道你做的是違背上帝聖潔的本質,你很痛苦,為什麼你傷上帝的心,所以你悔改。所以悔改是聖化的果子,而不是刑罰的懼怕。悔改不是天然被造墮落以後的生命可能自發的,悔改是聖潔的神要人在祂的聖潔上有分的時候,聖化人的感情產生的後果。你明白了這兩件事的不同,你這一生的靈性就不一樣了。我很盼望我們在這些最重要關鍵上,在重要的真理上有所覺悟,那我們以後在學習上帝的道的時候,可以免去許多不要的冤枉路。今天有很多在教會裡面名譽堂皇的執事,是對上帝的真理沒有多大明白,只是憑著熱心好像在社會辦公益的事情件,火熱殷勤的人一樣,所以他們沒有辦法用真理的造就,領人到上帝的面前,他們只能辦一些瑣碎的教會需要他幫忙的這些做到手忙腳亂的事情。結果呢,越做就越枯乾,靈性從來沒有得造就,沒有得建立,而且事奉的時候也沒有喜樂,因為他不是照著真理的原則事奉,是照著社會人的辦法來服務別的人。不同的地方,那邊是世俗的,這個是教會的,所以他以為這個就叫做「事奉主」了。當你因真理的明白,去開導別人的時候,你領受的喜樂是完全不一樣的,阿們?願主幫助我們。我們這樣查經,不是給你啊,多讀一些聖經,多明白,哇!就驕傲,高人一等,不是!要叫你心意更新而變化,要叫你觀念更正,歸向上帝。「觀念的更正」是歷史上最難做的事情,現在社會裡面最難做的事情,就是更正人的觀念。藍營的人一直藍一直藍下去,綠營的人一直綠一直綠下去,你怎麼講他都有反話,藍的反綠的,綠的反藍的,就是他們永遠在那個已經固定的觀念中間,一直下,一直深,越深,越深…沒有辦法出來。所以有一些大學生不要綠,不要藍,要多姿多采,結果呢?就近視。他們不是要這個,不是要那個,那要什麼?除了這個還有什麼?要神的道才是要緊的!回到神的真理才是要緊的。世界的思想都是死胡同,換湯不換藥!中國的政治每改朝換代一定要流血。注意聽這些話,所以你看見,改來改去,每一個新的朝代起來,都是轟轟烈烈,下去都是凄凄慘慘的。當共產黨起來的時候,以人類的救星自誇,當共產黨貪污的時候,變成全世界最敗壞的政權。所以世界上根本沒有一個真正的思潮,真正的榜樣可以成為我們的救星,只有上帝的道,把我們的觀念糾正過來,更新變化過來,歸向上帝,用上帝的聖潔看自己的污穢的時候,你才能真正悔改。阿們?這就是感情的聖化的開始 ---- 聖潔的地位。然後有了聖潔的地位不夠,你要有聖徒的學習。這就變成一生的責任。得救是一次的,得勝是經常不斷的,大家說,「得救是一次的,得勝是經常不斷的。」「重生的地位的悔改是一次的,成為聖潔繼續不斷的聖潔的悔改是每天的。」大家說。重生聖徒的悔改是一次的,但是過聖徒的生活要得勝,這個悔改是什麼?是每天的,每天要悔改,每天發現有什麼罪你再悔改,再悔改,再悔改。重生的悔改是一次,得救的悔改是一次的,得勝的悔改是天天的。每一天要靠著神聖潔的原則,神聖潔的生命的的眼光來看自己的敗壞,每一看見敗壞就再改,就再改,更新變化,繼續不斷的更改,你才能過聖潔的生活。到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那個時候不是聖徒的地位了,不是聖徒的這個繼續不斷的歸正,繼續不斷更新變化的程序,而是「應許的成全」。那個時候,他要把你從可能犯罪,可能不犯罪的地步中間,把你帶到永遠不能再犯罪的肯定裡面的。那個時候就是聖潔的成全,the perfected sanctification, the perfection of the sanctification。那個時候是completed, accomplished sanctification,被成全世界的聖徒,以後你永遠不能再犯罪。你已經被聖化到一個地步,神把那個永恆不犯罪的地位給你了。在我上個月的講座中間,我對你們提到了。是不是上個月?不是上個月,是去年的講座,給你們提到了奧古斯丁(St.Augustine,354-430) 的四個自由的時期,第四個時期是non pose peccare (Not able to sin) 無能犯罪,no possibility of commiting sin不再有可能犯罪了,那聖潔就齊全了。感謝上帝!我現在把這三個再提一下我就結束,然後再提到接下去的部份,就是我們的聖潔是從三方面的次序在聖經裡面教導我們的:第一、 就是得救的時候有了聖徒的地位。第二、 我們有了聖徒地位以後,我們繼續不斷在神的道光照,聖靈的感動,以及在我們心中動工的程序中間,越來越像我們的主,繼續不斷聖化,繼續不斷更新而變化,直到我們有基督的身量在我們裡面長成了。還沒有得救以前,是盼望基督成形在你心裡,得救以後呢,盼望「你長成基督的身量」(參:以弗所書:4章 13 節),你看見沒有呢?保羅說「我為你們受生產痛苦」,為什麼呢?「我要等到基督成形在你心中」,這就是重生以前的等候,第三、 基督成形之後呢?我正在盼望你們能夠繼續不斷長進過聖經的生活,直到長成基督的身量, grow unto the measurement of Jesus Christ. The measurement of Christ.像基督一樣的完美,像基督徒一樣的成全,像基督一樣的聖潔,像基督一樣的良善。這個是等候我們繼續不斷。我請問你,在教會裡聽道,每一次聽道你有更聖潔嗎?每一次聽上帝的道更親近主嗎?或者每一次聽道,你得到一些講章的材料可以再去講?有很多的人買我的錄音帶不是要聽道,是要偷講章,這些人很可憐!有的人參加我的聚會就抄抄抄....,好像很追求,有些人就用這些去告訴人家,他雖然不讀神學,講得也不錯。如果你是一個移民廳的職員,從這裡聽了移過去,移過去,在你身上從來沒有真正的運行,你不是蒙恩的人!你是白白得來,白白捨去,結果自己白白,什麼都沒有的。你是來也空空,去也空空,自己結果什麼都沒有的。但如果你說,「主啊,我要把你的話吃下去了,要咀嚼它,要消化它,成為我生命的部份,然後從我的生命中間化成我的生活,再化成我對別人勸勉的話語」的時候,那你就蒙恩了,因為真道在你身上先有了效用,先有了改變,然後再流露出去,這就是你得豐盛生命的分享,阿們?我們每一次聽道有更聖潔嗎?我們每一年作基督徒有更像我們的主嗎?如果有,你是在繼續聖化的過程中,如果沒有,你就是有了聖潔的地位,但是沒有聖潔的生活。只有聖道的聽解,只有聖道的移民,你不是被聖化的。最後,你有沒有盼望有一天耶穌基督來的時候,你在他的名冊裡面有分,因為祂一定要把你帶到完完全全聖潔的地步。那些人是誰呢?就是如今渴慕他來,繼續聖潔化自己的人。這是聖經的話語,「凡仰望他,等候他來的人,他們就潔凈自己」(參:約翰壹書:3 章 3 節),sanctify themselves,天天潔凈自己,使我見到主的時候,我配得見他,因為我保守我的衣服是潔白的。一個穿著白衣的新娘,會不會等他的新郎沒有來以前去玩泥土呢?你明白我在講什麼嗎?一個已經穿好了新娘衣的女子,她為什麼乖到那個地步,靜靜的等?你看過穿著新娘衣不動的人嗎?很少人穿著新娘衣跑來跑去,拉上拉下。我現在在我教會裡面,一兩千人的教會,我沒有辦法做新郎、新娘結婚的時候的講道。剛剛開始的時候,什麼通通沒有,我自己講。以後神差派一個一個學生出來做工了,我就把結婚的,把喪事的,全部交給他們,我完全不處理這些事。那麼,會友結婚我來嗎?不一定,因為忙到一個地步,我一年有三百多天在外面,我怎麼會來呢?所以我只有一個辦法,如果他們禮拜六結婚,我開會到一半的時候,我一定抽五分鐘下去,為新郎,新娘禱告,我再繼續開會下去,就不參加他們的。他們的婚禮我會出現,他們的婚宴我幾乎不出現,為什麼呢?因為「智慧的人在喪家,不在喜家」(參:傳道書:7 章 2 節),這聖經講的話語。所以如果一個人死了,喪家痛苦的時候,我常常會到。但是喜宴的時候我常常不到,但是這個婚事在教會進行的時候,我會來禱告一下。這表示什麼呢?在聖堂裡面舉行婚禮的重要性,是過於在餐館吃大菜的重要性,這個我會來。那麼,新娘、新郎看到我來禱告,他們很歡喜,唐牧師自己來了,就一定要跟我拍一張照片。那每次我下去的時候,都是他們婚禮還沒有開始以前幾分鐘我下去,比如說十點結婚,那我九點五十五分就從樓上下來,見了新郎、新娘。有時候婚禮應該十點開始的,但是有一些,比如說,伴郎沒有來,或者什麼原因,會拖了十分鐘、二十分鐘。我發現一件事情,在等候的時期,所有做新娘的都乖得不得了,靜靜的,動都不動,免得擦的粉飛掉了,免得一塊紅,一塊白在這裡。所以,乖乖的在那邊,靜靜的,保守聖潔,直到婚禮來到的時刻。這個就是約翰壹書第三章的意思,「凡等候他來的,必潔凈自己。」「凡盼望耶穌再來的,必潔凈自己。」我剛才問你三個問題,你得救了沒有?第二個問題。你每個禮拜聽道有沒有更聖潔?第三個問題,你有沒有真正等耶穌基督再來?你有沒有盼望他再來?如果你真正盼望耶穌再來,你一定做一件事 ---- 保守自己的聖潔。今天有多少基督徒是繼續不斷,時時刻刻,很儆醒的來保持自己,謹慎的使自己不落在玷污,罪惡,誘惑,失敗的中間?你以敬畏上帝的心,以愛自己的心,以尊重基督所流的寶血,以聖靈的引導,你順從,繼續不斷保守自己,繼續不斷過聖潔的生活,繼續不斷求主聖化你,直到有一天見主面的時候,這樣的人是有福氣的。當耶穌基督再來,我們要在羔羊的筵席中間,享受聖羔羊娶聖媳婦,就是教會,與他在聖潔中間永遠結合的那個喜樂,你需要聖化,你需要離開你污穢,墮落,犯罪,不敬畏的生活。二、為罪憂傷基督徒的感情是神所創造的,而基督徒的感情不但經歷神的創造,更經歷神的救贖。這樣,當我們講「救贖」的時候,我們是談到「全人救贖」,「全人救贖」的時候,整個位格都經歷救贖的恩典。在整個位格經歷救贖恩典的時候,我們有理性蒙救贖的經歷,我們有感情蒙救贖的經歷,我們有意志蒙救贖的經歷。凡被救贖的人就成為聖徒,從罪人的身份變成聖徒的地位,從罪人的生活變成聖徒的生活。這樣,整個被分別為聖,不但是地位的,也是生活的;不但是靈性的,也是身體的;不但是外在的,也是內含的。所以,我們的理性,我們的感情,我們的意志,也經歷聖化,經歷救贖。那上帝使我們過聖潔的生活的時候,祂一定是從理性先做起,為什麼呢?因為這是聖經的原則。上帝用什麼使人聖潔呢?上帝用什麼使人聖化呢?只有一個原理,用祂的道。這個道使人聖潔,然後與聖道相關的就是寶血跟聖靈。因為這個道成了肉身,而這個肉身為救贖我們流了血,擘開身體,流了他的血,捨去他的生命。所以,這樣,聖經給我們看見,人聖潔莫非在這三件事的裡面:第一、 上帝的道。第二、 基督的血。第三、 聖靈成聖的工作。神不在這三樣之外做聖潔的工作。你不要以為你多讀經你會聖潔,是因為你讀,那是因為經光照你聖潔。你不要以為你多參加聚會,你參與聚會你會聖潔,法利賽人天天參加聚會,但是他們沒有聖潔,法利賽人天天背誦聖經,他沒有聖潔。為什麼呢?因為他把自己的背誦,自己的了解當作是功勞。不是把上帝的道主動洗凈他的心,當作是恩典的源頭。所以這個,反本為末,輕重、次序完全倒置(本末倒置)的結果,人就沒有辦法過聖潔的生活。照樣的,你說甚至於如果我禱告,沒有人因為禱告成為聖潔,因為禱告不過是你心愿的一個表達,而心愿的表達,如果不是聖靈的引導,你的心愿的表達,常常是自私的一個訴求。所以,許多人在禱告中間是彰顯以自己為中心的生活。在禱告中間是以自私來表示,他在神面前何等不懂得照神的旨意定他的意志。所以,沒有人因為他多讀經,他讀他會聖潔,沒有人因為他多參與聚會他會聖潔,沒有人因為他禱告他會聖潔。你可以借著讀經求主用聖道潔凈你,那麼你借著禱告,懇求主改變你,你借著參加聚會,真心認識神的話語,真心渴慕主的道,那麼道做成潔凈的工作。所以真正使人聖潔的就是三樣:上帝的道,基督的寶血,以及聖靈的感動。大家說,「上帝的道,基督的寶血,以及聖靈的感動。」耶穌說,「我因為講給你們的話,你們已經潔凈了」(參:約翰福音:15 章 3 節)彼得說,「你們因為上帝的話,你們已經潔凈了」(參:彼得前書:1 章22 節)所以,道使人潔凈。詩篇說,「少年人用什麼潔凈他的行為呢?是要遵行你的話。」耶穌在約翰福音十七章十七節對父禱告的時候,他說「父啊,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這樣,我們看見了:第一、因為聖道,因為真理,所以我們聖潔。第二樣,因為我們在主面前,領受耶穌寶血的功勞,耶穌寶血洗潔凈我們,祂用血洗潔凈我們,所以耶穌的寶血做聖潔的工作。第三樣,你們受聖靈感動成為聖潔。因為信的話,聖靈使你們的心得著潔凈。這個是聖經很清楚給我們看見的事情,也就是彼得前書第一章告訴我們。還有,不但如此,聖經也給我們看見,因為聖靈洗凈你們的心,你因為信的緣故領受聖靈的潔凈,這是記載使徒行傳第十五章第八、第九節裡面的話語。所以這三樣。我再講一次,上帝用什麼潔凈人?第一、 上帝用聖經的真理潔凈人。第二、 上帝用耶穌的寶血潔凈人。第三、 上帝用聖靈的感動潔凈人。大家說:第一、上帝用聖經潔凈人。第二、用耶穌的血潔凈人。第三、用聖靈的感動潔凈人。所以當一個聚會,傳的是真正耶穌的道理,所講的是基督寶血的福音,所靠的是聖靈的工作的時候,那麼,這個聚會是好的。如果這個聚會是誇傳道人的榮耀,誇禮拜堂的偉大,誇我們宗派的歷史的話,這個聚會是不好的!你明白嗎?因為重點一亂了,神就不同在了。重點一錯了,神就不負責了。你不是照神的寶座做為出發點做工的話,聖潔的果效就不能產生了。為什麼有許多教會有聖堂,沒有聖徒呢?聖堂裡面充滿胡塗,不是充滿聖徒。為什麼只有聖壇,沒有聖道呢?你明白嗎?有聖堂,沒有聖徒,有聖壇,沒有聖道,因為站在台上的人,不是在講上帝的道,他是在講自己的經歷,講個人的得失,講生氣的事情,所以神就不賜福了!聖堂裡面,最重要的裡面有聖徒。聖壇最重要的,裡面有聖道。而聖者、聖品人或者上帝的聖潔的工人,最重要的是有聖靈的同在。這樣,有聖徒,有聖道,有聖靈同在,有耶穌的寶血所做的工作,那麼,這潔凈之工,就彰顯在我們中間了,感謝上帝!我們繼續傳下去,上帝一定是用真理開始的,為什麼呢?因為凡是不透過道來認知,那個信心不是神原則中的信心,the faith not in the principle of God。那麼,如果不是照著神原則的信心,是哪種信心呢? the faith in faith and faith derived from the self-confidence is not biblical faith. 請你注意,凡是從「自信心」產生的信仰不是神的,不是從神而來的。凡是對自己信心的果效加以信的,那不是神而來的信心,所以你要分開來。有幾種信心現在在教會裡面繼續不斷擴散,「你要信!信!你要信。」怎麼信呢?「你就是要信。」「怎麼信?」「就是你要信。」那麼,你要信,誰是信的源頭?「你啊,你自己要信啊,所以你用你自己的信來信上帝。」聖經沒有這樣講的。聖經說「你要信上帝。」那信上帝借著什麼?借著上帝的道,對不對?所以「信道是從聽道來的」(參:羅馬書:10 章17 節)。如果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講道的亂講,信的一定亂信!講道的講錯,信的一定信錯。講道的不照真理講,信的一定不照真理信,你明白嗎?所以,今天你說「我信,我很有信心。」你的信心可能是 faith in faith, faith derive from your self-confidence,那是心理學的信心,那是自我罪人為本的信心,那不是聖經原則的信心,不是上帝而來的信心,不是從道產生的信心。那這種信心很可怕!因為這種信心會動搖的,這種信心會因為你的感受不對,會拉回去的。所以有些人今天信,過五年「我不信了!」為什麼呢?因為他的信心,不是根基於神永恆的真理,是根基於他「自己要不要」的那一種宗教性的情操,出於那種「自信心」的信仰,出於那種心理上,有關於「信有果效」的那種迷信,從那邊產生出來的信,不是神原則的信心,不是聖經的真理產生出來的信心。所以歸正神學,reformed theology,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 faith comes by hearing, hearing comes by the word of Christ。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我盼望我們每個禮拜這樣查經,你懂得歸正神學為什麼這麼嚴謹,為什麼reformed theology 要這樣的要求,因為這就是對整個時代的宣告,也是對整個時代的宣判,對整個時代的批判。當教會不走這些聖經原則路線的時候,你可以得到很多的會友,很大的興旺,結果你越大就越羞辱,因為你離開上帝越遠。求主可憐我們!今天我們看見商業、經濟、金融這些市場,他們都用一個辦法,怎樣討好消費者,consumerism, market orientation business,這種economy,叫作市場經濟,market economy。市場需要什麼,我就見風轉舵,去討好他。人家愛什麼東西,我就放棄自己的原則,照他所喜愛的,做那種符合他味口的東西給他看。這樣的東西已經侵入教會了。所以,牧師看看現代人喜歡哪一種道,他就改頭換面,把道改成人喜歡的那種。他不是講神心中所定,在永恆中間的真理,以及人要在永世中間向神交待的,那個不變的道。他講的是市場所需要的道,這是很可惜的事情!這樣,上帝用真理使人成聖。第二方面呢,上帝就借著真理,使你感覺到太寶貴了,使你的愛愛上真理。你注意啊,那些良藥常常是苦口的,良言常常是逆耳的,對不對啊?忠言逆耳,還有,什麼?良藥苦口,真信,常常引起反感的。所以當你把真理傳出來的時候,人會恨你,人會氣你,人會不喜歡你。那麼,不等於,不因為人不喜歡你,就表示你是不對,不因為人恨你,表示你不是真理。耶穌基督說,「他們還沒有恨你以前,已經先恨我了。所以他們不要我,所以他們恨你,他們逼迫我,他們也一定要逼迫你」(參:約翰福音:15 章 18 節)。所以耶穌說,「沒有一個先生是給他的學生超越的。」這不是指「教育」的問題,這個是指「受苦」的問題。所以「學生不能比先生更高」(參:馬太福音:10 章 24 節;路加福音:6章 40 節),意思就是說,「如果他們逼迫我,他們也一定會逼迫你,你們沒有一個人受的苦比我更多的。」這樣,你看見他們恨真理,越知真理越痛恨它,越知道你是對的,越顯出自己不對,知道自己不對了,又不願意放棄自己的不對,結果就變成反對對的。反對對的,就絕對不對!因為他反對對的,他就用不對去反對對的。所以從這裡看見,人恨惡真理,就是感情不聖潔。當一個人愛真理的時候,就是感情聖潔,你明白了嗎?所以上帝一定用真理做起點,然後用感情相隨。這樣,理性聖化了以後,就產生了感情聖化,感情聖化以後呢,就產生意志聖化。什麼叫作「感情聖化」呢?就是你愛真理。你愛神所講的,然後照著神所講的聖道,來調整自己錯誤的情跟欲,這個就是感情聖化。所以用真理先聖化你的理性,然後用聖愛來聖化你的感情,以後再用聖潔的神永恆的意志,來聖化你的意志。所以上帝聖潔的旨意,就引導你暫時的定意,你在世界上的定意,「我要做什麼,我立志,我怎樣用我的自由,我要選擇什麼方向,我要走哪一條道路?」這些選擇的權柄,已經被上帝永恆的旨意所左右了。所以腓立比書第二章第十三節告訴我們,「我們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們心裡運行。」感謝上帝!這是聖經唯一的一次,意志跟意志的關係,神的意志跟人的意志的關係。我給它一個名稱叫作「意志的重套」,就是上帝的意志正在包圍著你的意志,然後引導你,使你願意照著祂的意思,來定你的方向。就像耶穌基督在客西馬尼園禱告的時候,所給我們看見的榜樣「不是照我的意思,是照你的意思。」意思就是說,我的意志的方向,現在已經符合於你的意志的方向,synchronization, synchronize of the will,這就是 sanctify。My will is sanctified through your will, by your will, so because of your will, your will is now influencing my will. Your direction is influencing my direction. Your decision is now influencing my decision. So I decide everything according to your decision. I make my direction according to your direction.這樣,上帝的意志就套住,引導,轉移我們的意志,這個叫作「意志的成聖」。我不知道是不是神引導我們,我們除了講感情聖化以後,應當再講意志的聖化的問題了。當你決定照著神的意志奉獻自己的時候,表示你的意志在聖化,你懂嗎?我想這些都是每天神做工的時候,我們可以經歷的事情,可惜我聽了六十多年,沒有聽見牧師講這些道理,好像沒有講台講這些,為什麼呢?因為沒有神學院教這些啊。所以神學畢業的人,以為「我已經畢業了,我已經懂聖經了。」結果講來講去,就是講他老師講的那一套,他老師講的那一套,是他老師的老師的那一套,他老師的老師的那一套是他老師的老師的老師的那一套,他老師的老師,是老老老老師的那一套,結果就是「老套」,老套一直套,套到現在,是老的那一套。我們不是說我們要新派,但是我們要更新變化,Transform through reform, refrom through transform. Renewal continuously,continue to renew yourself forever and ever, no stop, unceasing no ending. 這樣,就一直把你更新,更新了以後把你帶到聖經,結果你無論你講多少新鮮的東西,都沒有脫離聖經永遠的道理,阿們。你說「這一篇沒有聽過,哦,沒有聽過一定是新派。」不是!因為這一篇還是在聖經裡面。所以怎麼新,怎麼改,都在聖經的原則裡面。怎麼多,怎麼不同,都是相同在聖經裡面。阿們?神就這樣引導我們。感謝上帝!我越來越感到耶穌那句話,「活水江河」是真的,真的。我有時候想,如果傳道什麼都講出來了,講完了怎麼辦?沒有!講不完的。不相信,你看我就是一個見證,對不對呢?我在你們中間四年了,不是開玩笑的,我如果只有幾十篇講道,早就第一年講完了,對不對呢?但是還有,還有。你說新嗎?新。為什麼?很新鮮。你說新派嗎?一點不新派,因為很古老,是聖經裡面的話語,這些都是上帝的道。所以,今天你把這三樣分清楚了,上帝用真理來聖化我們的理性;用祂的聖愛來聖化我們的感情,然後用祂的意志,用祂永恆的旨意來聖化我們的意念,我們的意志,「我的意念高過你的意念」。這樣,你的理性聖化以後,你第二步,一定是感情聖化。感情聖化以後,第三步一定是意志聖化。所以,因為聽上帝的道,你喜歡聖潔的真理,在喜歡聖潔的真理,喜歡純正的真理,喜歡合乎聖經的道理,喜歡上帝親口講的話,這個「喜歡」就使你的感情愛真理了。所以你還沒有信主以前,你是恨主也恨真理,當你聽主以後,聽真理以後,你認識原來祂是主,然後當你明白祂是主以後,祂的真理變成你愛慕的內容。所以你愛真理,你就讀聖經,你愛真理,你就聽純正的道理,你愛真理,你就跟人討論。如果兩個傳道人在一起,常常討論一些偉大的教義問題,這是好傳道。如果兩個傳道人在一起,一直討論「你薪水多少?」「我的執事對我很不好!」,那是壞傳道。你懂嗎?因為他們是為了愛真理,渴慕真理,傳講真理,響應真理,要分享真理,繼續不斷談關於真理的事情,而那個愛真理,跟為真理的心越強的時候,神越賜福給他們。感謝上帝!那這個你明白了,這樣,整個人就從思想先改變,再進到感情的改變,再進到意志的改變的時候,結果你就沒有辦法再想自己的東西了,結果就變成想神所想。大家說,「想神所想。」你就愛神所愛,大家說,「愛神所愛。」你就定神所定的,大家說,「定神所定的。」那麼,這個到了,意志都順服的時候,你就說,「主啊!」你降服了,你順服,你隨從,你完全俯伏在祂面前的時候,這個叫作「敬拜」。所以「敬拜」這個字,worship 希伯來文的意思,bow down yorself,you bend down youself, you submit youslf, you become submissive person, obedient person, no more struggle of your freedom before the sovereignty, now you admit our God is a sovereignty God. 你現在承認我們的神,是有絕對主權的神。感謝上帝!那麼你說,看到,「哦,原來得救是因為祂主權的決定。我知道,對的,這個本來對的。」所以你對預定論沒有困難,你對神的絕對權威沒有困難,你對祂怎麼用祂的主權決定這個你沒有困難,因為什麼?因為承認祂是主了,這個是意志的聖化,你明白嗎?這樣,全人就降伏在上帝的面前,這種叫做什麼?叫做「敬拜上帝的人」。閩南話說,「他是拜上帝的人。」他是拜上帝的人,He is a God worshiper.我很喜歡。我們小的時候,在廈門,就把「這個不是拜上帝的,那個是拜上帝的。」「這個是拜假神的,那個是拜關公的,這個是拜神的,這個是拜上帝的。」有的人就很壞,「這個是吃教的。」他到禮拜堂去吃耶穌的餅乾,叫作「吃教」的,他是靠教給他飯吃的那種人。我們不是吃教的人,我們是拜上帝的人。拜上帝的人,什麼時候拜啊?啊,你說,「一個禮拜兩個鐘頭,做禮拜叫作拜上帝。」不是!哦,你說是「敬拜讚美那段時間拜上帝,其它的就不拜了。」不是!所謂「拜上帝」的人,是意志降服在上帝面前,一生一世跟著祂的旨意走的人,叫做「拜上帝的人」,你明白嗎?所以把敬拜讚美,變成一、二十分鐘,或者半個鐘頭的唱歌,舉手動搖才叫做「敬拜讚美」這是不對的觀念。敬拜或者禱告,不一定要在山上,因為在約翰福音第四已經突破了,「你們禱告,不在這山,也不在那山,你用心靈誠實敬拜上帝,因為上帝是個靈」(參:約翰福音:4 章 21-24 節)。這句話是全人類歷史宗教最大的超時間,超空間的突破,The greatest break through of religiosity over the limit of time and space. 沒有一個宗教沒有所謂「朝聖」的地方,只有基督教。為什麼呢?我們沒有什麼叫做「聖地」要去朝拜的。我們沒有什麼地區約束只有在那邊可以禱告的。我們沒有一個地方,或者一段時間是神特別在那裡臨在,在那裡垂聽禱告的。你不能說,「這裡比那裡更聖潔。」你不能說,這個地方比那個地方更親近上帝,因為「你們禱告不在這山,也不在那山,你們禱告是用心靈誠實,因為上帝是個靈。」你看見了沒有呢?所以,這樣呢,耶穌基督已經把突破和永恆性的真理傳出來,現在教會又回頭談論,在這裡叫作「禱告山」,那個叫作「禱告山」。在「禱告山」,好像在那裡禱告親近上帝,一下山就不親近的樣子。這些把祂又捆綁在空間時間的中間,所以,外邦人的宗教性,不是基督教真正的原則。所以我看見今天教會,實在是違背聖經的原理太遠了!不過太沒有太大的差錯,他要在一個地方特別禱告,就讓你,算了。但如果他說,「那個地方才有上帝的同在」,我就不同意了。「那一段時間才叫作敬拜讚美」,我也不同意了。而我這些不同意,不是故意唱反調的,是要把教會帶回到聖經的原則,你明白嗎?這就是叫作歸正。歸正就是 back to the Bible,not to the literal Bible, but to he general principle of the total revelation of God. 上帝整個啟示的總原則,你回來的時候,這個叫作 back to the Bible.好,那你把這個都弄清楚了,我們再現在專提到感情聖化的第一樣,今天我要與大家談的是「基督徒的憂傷」的問題。我們的感情裡面最難受的,就是當我們在憂谷中間,當我們在失敗中間,當我們流淚的時候,我們很難受。所以很多人在憂愁的過程中間,他靈性就進到低潮。所以我把憂愁當作第一個題目,基督徒是不是應該過一個憂愁的生活呢?基督徒是不是因為信主得救贖以後,我們感情上沒有痛苦,沒有憂傷呢?答案,不是的!所以,基督徒應當很清楚的看到,我們可能過一個很憂愁的生活。而這種憂愁竟然不是與世俗的憂愁一樣。保羅說,「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而基督徒的憂愁是叫人自恨,自訴、殷勤,振作起來」(參:哥林多後書:7 章 11 節)。所以「基督徒聖化的憂愁」是我們的第一講,有關於感情的聖化。聖經裡面給我們看見,憂愁不但不一定是跌倒,憂愁不但不一定是失敗,憂愁不但不一定是靈性的低潮,low tide of spirituality,no, not necessary,聖經相反的告訴我們,有一些聖潔的憂愁,是基督徒不可沒有的。所以,請你注意,上帝是憂傷的上帝。在別的宗教你會看到這樣的事情嗎?如果別的宗教有提到他們的神憂傷,常常是因為他們由人的憂傷投射到他們神明的生命中間去,就像費爾巴哈(Ludwing Feuerbach 1804-1872) 這個黑格爾 (George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 的學生,他與祁克果 (Soren Aabye Kierkegaard, 1813-1855),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 馬克思 (Karl Marx, 1813-1883) 和費爾巴哈,四個人一同成為黑格爾哲學的反動。那麼,在費爾巴哈的思想裡面,他說「所謂的上帝根本不是存在的,而是因為人把自己絕對化,投射出一個絕對的完美者,那個叫作「上帝」。所以他整個要講的話,就是聖經一句話的反面,他的意思就是說,聖經說,上帝是按照自己的形象樣式造人,費爾巴哈說,不是,「人是按照自己的形象樣式造上帝」,你明白了嗎?是人把自己投射出一個完美者,把他絕對化,就說那個是神。所以每次談到神,都是在談到人自己本性中間還沒有絕對化的那個東西,這是費爾巴哈說的。那費爾巴哈這個理論,當然我們是絕對不能接受的,因為他是反本為末,反因為果,反果為因,所以我們今天根本不值得討論他的事情,我不要再浪費這個時間談下去。那我們現在要思想的問題就是上帝創造我們以後,那麼,上帝有的憂傷的感情,也成為人有可以照著上帝憂傷的感情去憂傷的源本,所以神是憂傷的神。當別的宗教談到他們的神憂傷的時候,都是用人的失敗的那種感情,去投射到他們的神身上,像費爾巴哈所講的,但是聖經所講的完全不一樣。我剛才看了一片的 DVD,裡面是提到什麼?雅典跟雅典衛城上面那個在 1568 年被炸掉的情形,那是主前第六世紀就被建成功的,希臘文叫作Acropolis,你們去過的請舉手?有去過雅典衛城(Acropolis) 的請舉手?你知道我在講什麼?那是很漂亮的一座山,上面有巴特農 (Parthenon) 還有,提塞翁神廟 (Thisseion) 還有其它的最偉大的宗教廟宇,那是主前六百年,也就是說耶穌沒有到世界上以前六百年,希臘人建的那世界最美的。我認為是,為什麼呢?timless beauty,timeless beauty 就是說這種建築學不可能(注意聽哦),不可能因為時代的變遷,使你改觀認為它難看。那希臘人在主前第六世紀,6th centry before Christ,他們已經算出了柱子到什麼地方要彎一點,上面要小一點,下面要大一點。這樣你遠看,近看,都會感覺到它是很偉大而且不必改的,如果一個柱子是圓的,下面直徑四公尺,上面也四公尺,整個直直的,你在下面看的時候,感到上面太大,以後遠遠看的時候,感到直直的沒有味道。所以那種美感,整個尺寸的比例,後來經過了多久啊?兩千五百多年以後,才給近代的一些審美專家算出來,有 0.68 幾我忘記了,零點多少那比例之間的美。所以如果你做一個房子,四方形的,一定不好看,一定要長方形。所以聖所是一倍,至聖所是兩倍,所以這個是三對一的比例,那麼這個建築物就美麗了,多高,多矮,有尺寸的。人的身體也是這樣,你的軀幹跟腳,大概要差多少比例,才叫作「長腿美女」,你懂不懂?如果你多麼美麗,兩條腿像鴨那樣,妳就不好看了。那你這個鼻子很好看,下面這個長得不得了,就不好看了。所以這個比例多少,怎麼比多少,希臘人全部算出來了。所以你去看希臘那些雕像,你發現他們那個比例對得不得了,好像美到不能再美的樣子。那麼,每一個尺寸都對了,只是等看到真的人的時候,像雞皮一樣不好看,比例是對,皺得不得了,那就不好看。所以中國人,比例好像差一點,但皮膚好得不得了。我現在不是在論「美女」哦。但我告訴你,希臘人對「美」的觀念被後來的審美學發現,是對的。只有到了十九世紀以後,印象派的美術出來的時候,開始把一切的規律破壞了,所以你看畢加索(Pablo Picasso,1882-1973),那眼睛,鼻子,比例,全部就是用「神態」的表達,而沒有比例的美感,你聽明白嗎?我是在講 esthetics,講美學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esthetics。那麼,希臘人建了這些,到底多少的比例對多少比例,他不會剛剛好四方形,像這個比例是相當對的,因為這個地方是短,這個地方是長,然後這個地方,這個長兩倍的,那這個上面是這樣的,所以建築物像這樣也漂亮,這樣也漂亮,但四方方的就不漂亮,像一塊豆腐跑出來一樣,那不好看。所以這個比例在西方,在 Acropolis,早就算清楚了。所以直到現在你不奇怪,為什麼美國的白宮,為什麼美國的國會山莊,為什麼唐寧街的柱子,為什麼紐約的所有的證券交易中心的柱子,為什麼美國的國會大廈,還有美國的最高法院,還有莫斯科的波修瓦 (Bolshoi) 的那個柱子,都是希臘的。你明白嗎?因為後來所有的,還有很多的建築學,有哥德式,有巴洛克式,有洛可可,有仿羅馬式 (Romanesque Style),你知道我在講什麼嗎?還有中國的紅瓦綠頂,鉤心鬥角的那個屋頂,結果都不成世界氣候,都不成普世原則,為什麼呢?因為沒有那個美學中間那個比例的黃金定律。希臘人怎麼找到的?我不明白。這個民族啊,兩千五百年前比現在聰明很多了。他們最近,最偉大的,就是足球踢進了一粒,除此以外,希臘沒有什麼成就。最近幾十年來第一次爆冷門,足球踢進一粒,突然間聲名大躁!只有那一粒球踢了腳痛一點,就這樣了。但兩千六百年前他們已經弄清楚了。那我最近在看這 DVD,我是很喜歡建築學的,所以我發現希臘的建築的美是 timeless beauty。然後我把這些美的一些因素,放在我要設計的禮拜堂裡面,所以我盼望我設計的禮拜堂建完了以後,你會發現,這個不是隨便的,而這個是有一些固定的形式,不是跟人家的,原理上是有很多是從他們的觀念產生出來的創思的改造,那這些東西可以維持幾百年看不厭的東西。那到了一五六八年的時候,為什麼呢?因為土耳其跟希臘打仗,那他們就把炸彈的葯放在最堅固的廟裡面,因為這個都是很大的大理石,結果,一個炮彈打下來的時候,最先打到,就是打中這個炸藥庫,就把世界最美的建築把它炸掉了!所以你現在到希臘看 Acropolis,是斷垣殘壁,那些柱子一個一個都被炸彈炸碎過,上面的東西,再給英國的「文賊」,我講這句話,英國人在我也不怕就是了。這個叫作「文賊」,什麼叫作「文賊」呢?就是專門到別的國家去偷人家的國寶,人家的文物,把它帶回自己的國家表示他帝國很偉大,唯一的好處,就是他們放在博物館,保存得比原來的國家更安全一點點就是了,這是唯一的好處,他們是「文賊」。一個叫作埃爾金斯 (Lord Elgin) 的把Acropolis 最美的雕刻,一個一個搬回去放在大英博物館。所以如果你坐飛機到雅典,再第二站雅典到倫敦,你可以連下去,昨天看的屋頂沒有雕刻,今天看見雕刻在英國,是被人家偷去了!我就是這樣去的。所以一九七七年,我先到雅典看到沒有東西,到了倫敦就看到那些東西,這個就從那邊偷過來了。而因為英國的勢力強,這個土耳其的勢力弱,所以他沒有辦法要回他的國寶。等到有一天土耳其勢力比英國強十倍的時候,他就打一個電話,「拿回來!」他們就拿回來了。在英國大英博物館,還有一個文賊叫作斯坦因 (Marc Aurel Stein,1862-1943),這個是英國的賊,偷中國的什麼?敦煌千佛洞,莫高窟的一大堆的文物,放在大英國博物館。那個是斯坦因從中國做賊的,那麼埃爾金斯是在希臘做賊的,他們兩個還沒有悔改就死掉了。好,我們繼續講下去,越拖越長,沒有講「感情聖化」。那麼,當我看這個 DVD 在介紹的時候,裡面有一句話(他講錯一大堆),我想很多人盼望快快賺錢,就解釋建築物,亂解釋一場,解釋圖畫,亂解釋一場,求主赦免他們就是了!很像今天靈恩派的傳道人,亂解經一場,但是會友多,奉獻多,他就高興了,這都是很可憐的事情!他說什麼?「從那個時候開始,一、兩百年來,雅典上面的天不是比較多烏雲,比較混濁的,好像阿西娜 (Athena) 神,很傷心的樣子,因為她的廟給人家弄壞了。」這種神的感情是人想的,用人失敗會憂傷的感情,套在他們的神身上,去想他們的神的感情,聖經不是。每一次我看什麼東西回到聖經,你發現神的話太偉大了,聖經裡面給我們啟示了神的感情,絕對不是人投射的,是人感情的原版,是人感情的基礎,是人感情應當歸回的真正的榜樣,啊,從這裡看感情的聖化。聖父是憂傷的嗎?是的。聖子是憂傷的嗎?是。聖靈是憂傷的嗎?是。所以聖經說,上帝看世人,終日所想的都是罪惡,上帝就極其憂傷。不是因為上帝失敗祂憂傷,不是因為祂的廟給人家炸掉祂憂傷,祂是人憂傷的原版。所以你如果憂傷,你要回到神為什麼憂傷的基礎上面去。你明白嗎?第二樣、耶穌基督憂傷了的嗎?耶穌基督是憂傷的,所以他是憂患之子,他是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以賽亞書五十三章告訴我們,He is the son of the sorrows, the man of griefs. 都是多的,sorrows, griefs. Jesus was born into a world of griefs, andlife of sorrows. 耶穌基督充滿憂傷痛苦。為什麼耶穌到地上來充滿憂傷痛苦呢?因為他不但是像聖父那樣為人憂傷,祂來做人體會人的憂傷,叫人知道他體會別人的憂傷,因為他親身經歷憂傷。他經過的憂傷痛苦,不是為他自己,他經過的憂傷痛苦是為別人。他自己沒有犯罪,是為犯罪的人憂傷痛苦,是為我們憂傷痛苦,所以耶穌的憂傷痛苦,是我們憂傷痛苦的原版,是我們憂傷痛苦應當效法的真正的榜樣。聖父是憂傷的嗎?是。聖子是憂傷的嗎?是。聖靈是憂傷的嗎?是。保羅在以弗所書四章三十節,「你們不要叫上帝的聖靈擔憂;你們原是受了他的印記。」「你們不要叫上帝的聖靈擔憂」Lest the Spirit of God be sorrow because of you. 不要讓祂為你憂傷,為你痛苦。所以,這樣,父的憂傷,子的憂傷,靈的憂傷,就告訴我們,上帝是一位憂傷的上帝。所以基督徒如果有憂傷是沒有錯,基督徒的憂傷不是失敗。基督徒的憂傷,不一定要變成灰心失望,或者變成一個沒有盼望的人,自己自暴自棄,不是的。你相反的,要對主說,「主啊,求你聖化我的憂傷,使我的憂傷跟你的憂傷是合在一起的,使我的憂傷跟你的憂傷是協調的。」Synchronization of your griefs with the greifs of God. 意思就是說,「讓我們在上帝的憂傷中憂傷,讓我們與上帝一同憂傷。」中國人講「知識分子」,不是很會讀書的人叫「知識分子」。中國人講「知識分子」有一個特別的意思,什麼意思啊?「這個人是個知識分子」,這是很尊重的話語,這個是很高尚的品德,這個是全民族都要尊敬的人,才叫作「知識分子」。你說「知識分子」就是「讀完大學叫作知識分子」,那是很膚淺的,不學無術的人講法。知識分子是什麼?以國家的整個命運為自己心裏面最大的憂戚的這種人,叫作「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是什麼?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叫作「知識分子」。如果你所讀的書不過為了使你大賺錢,你不是知識分子。你是一個有學問的賊,你就用你的學問把全世界的錢,搞到你自己身上來你才甘願,你是一個很自私的人,不是知識分子。一個知識分子他會因為看見整個國家,整個民族,整個前途太憂傷了,他甚至有時會跳海自殺,像屈原這樣的人。一個知識分子看見整個世界都走錯路的時候,他憂心如焚,所以他可能就變成脫離紅塵,自己在山上去為世人寫一些警世之語,這個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是偉大的,偉大的知識分子是有負擔的,而這些負擔不是平民走卒所能明白的,這些知識分子他看見了別人沒有看見的,像孫中山先生所講的,他們是「先知先覺」,先感先應,先見先明,他看見別人沒有看見的,他感受別人沒有感受的,他明白別人還沒有明白的。所以,眾睡而獨醒,眾濁而獨清,這種頭腦才是叫作知識,這種頭腦的人叫作知識分子。所以一個知識分子先天下之憂而憂,當整個世界快要走滅亡的路而沒有覺悟的時候,他先跳起來,他先哭起來,他先發出警語,然後人家恨死他,「你不講好話,專講歹言!」但是他不管,他講。「無論如何,我講了,以後事情發生,我已經告訴你了,I told you already。」這個是知識分子。這樣的人多嗎?很少。今天大家要聽好話,所以今天很多人就為愛聽好話的人,做一個專講好話的演講家。今天教會很多,不是傳道人,是講道匠,要配合,要應付很多聽道匠的需要。這些聽道匠聽道多了,就變成「聽道精」,聽道精就產生「講道精」。而講道精講道匠,講完了以後,講的也好,聽的也好,都不去行。我們都知道要傳道,我們不傳道,然後叫作傳道人。今天的傳道人,是沒有傳道的傳道人,因為他只懂得對基督徒講道,不會對外邦人傳福音。而不傳福音的人是基督徒嗎?不要說是不是傳道人,傳道人不傳福音,還為自己說,「我是專一教導的,我不是傳福音的。」這個是自己欺騙自己,中了魔鬼的計而不知道。今天神學院越多,畢業的學生越少傳福音的人,所以今天做傳道的幾百個,請一個出來開佈道會,不敢。為什麼?因為傳道而不傳道。讀福音而不懂傳福音,為什麼呢?因為他的老師是不傳福音的,所以他的學生也不傳福音。所以今天的神學院老師,以後怎麼樣受審判我不知道。而今天很多神學生,還沒有讀神學以前是更努力傳福音,神學畢業以後更懶惰傳福音。你們有災禍了!我如果今天做為一個傳道人,我敢說我是傳道人,「我不傳福音的話,我就有災禍了!」(參:哥林多前書:9章16節)保羅講的話。求主憐憫我們!我們回到今天要講的。所以,知識分子,不是有知識而自己驕傲,自己享受的人,是一同分擔整個民族,整個國家的命運而痛苦,憂心如焚的這種人叫「知識分子」。所以世界上的知識分子他們的感情是很寶貴的,因為他是把整個個人的感情,跟整個民族的命運揉在一起,你聽明白了嗎?所以他講的話,他動的情,不是為自己,是為別人。基督徒感情的聖化更是如此。我們基督徒應當怎麼憂傷?我們基督徒應當怎麼思想?基督教的知識分子是什麼?基督教的知識分子是哪一種人?我問你,請你注意聽下面的話。我們不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因為這個兩個偉大的名詞,兩個偉大的句子,最大的缺點都是「天下」,我們是「天上」。找到沒有?我們「照天上之憂而憂,照天上之樂而樂。」我們照天父之憂而憂,我們照天父之樂而樂。這樣的屬靈的知識分子,不但可以成為教會裡面的先知功能的事奉者,也可以引導整個世界的真正的知識分子。當我們談「知識分子」的時候,基督教裡面沒有人,外面很多人,外面敢講話,基督教裡面沒有人敢講話。基督教只能討好現有的政府,討好現有的政權的政要,而沒有敢像施洗約翰,像伊萊賈,像這些偉大的先知,他們敢責備君王,敢為神的道而願意破釜沉舟,犧牲自我,願意把國家帶好的地步。這樣的人沒有!相反的,我們連我們的上帝正在憂傷什麼你也不知道,上帝正在喜樂什麼你也不知道,然後你還是照樣在天下看,天下之憂而憂。最糟糕的是,你也先天下之樂而樂。後天下之憂而憂,而不知當憂什麼。憂來憂去,憂自己患得患失的事情。這是很可憐的事情!我們墮落到什麼地步,我們不知道!我們今天敗壞到什麼地步,我們不知道!我們還以為我們會背很多聖經,我們可以講道,可以作見證,我們就很好了,求主可憐我們,聖化我們的感情, Sanctified our emotion. Our God is a God of griefs, Jesus Christ is the Lord of sorrows. The son of sorrows, the man of greifs.韓德爾 (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 一生所寫的詩歌裡面最偉大的,憂傷的感情的詩歌,我告訴你們,就是《彌賽亞》耶穌受難的那幾首。我個人認為那個深度是超過「哈利路亞大合唱」,超過 And the Glory of God. 超過 Worthy is the Lamb ,跟女低音唱:the world rjected, rejected of men… 接下去聽(旋律…),大概唱了三分鐘以後,突然轉間成這樣的旋律,他翻開後面的背,讓人鞭打他,他拿出他的臉,讓人吐口水在他身上。我相信韓德爾一生沒有再寫比這個更深的、靈性的詩歌,基督為我們受苦,為我們受難。他到世界上的時候,他不是過一個歡天喜地,過一個天天愜意,遊山玩水的生活。他到世界上成為憂患之子,他成為痛苦憂傷之子,常經常憂患,多受痛苦,英文都是用多數的,the son of sorrows, a man of griefs. 耶穌是憂傷的。聖靈是憂傷的,當聖靈重生了你以後,祂就住在你裡面了。當聖靈住在你裡面以後,就看這個初生的嬰兒怎麼長大。當一個母親看見孩子生病的時候,她好像自己生病一樣。母親看見她的孩子病重的時候,寧可自己死壽命加給孩子,這個叫作「母愛」。妳們做母親的就明白我在講什麼,我雖然講多麼多,我也不明白,因為我沒有做過母親。那為什麼母親在全家生病的時候,她不病。為什麼?因為她不能病,因為做母親的知道,「如果我病了,全家就死了,全家就沒有人照顧了,我不可以病。」所以母愛就使她沒有病,等到全部病好了,她整個病下去,為什麼?因為她也是人。你明白我在講什麼嗎?這個就是「後天下之病而病,後全家之病而病」,這個叫作母親。那,聖靈在你心中,祂就是像母愛那樣偉大,而且母愛是根據他的愛才有的。所以,祂不是像母愛,是母愛像祂。聖靈看見你病,祂痛苦,祂憂傷。聖靈看見你跟罪妥協,看見你懶惰傳福音。看見你沒有為主作見證,祂痛苦萬分!聖靈的憂傷,是成為我們憂傷的原版,聖靈的憂傷是成為我們憂傷的榜樣,所以感情的聖化一定從聖父、聖子、聖靈的憂傷,去重整自己。Readjust yourself, return to God, and to be saded of his sadness.這樣,我們理性的聖化,結局就是想神所想的。感情的聖化結局就是憂神所憂,樂神所樂,恨神所恨,嫉神所嫉,愛神所愛,憐神所憐,整個感情跟上帝的感情能夠變成協調,合一,順從,同心同意。「人若不同心,怎能同行呢?」(參:阿摩斯書:3 章 3 節)我們的感情跟我們的神,已經合而為一了沒有呢?親愛的弟兄姐妹,而耶穌基督就為這個緣故講了一句話,「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參:馬太福音:5 章 4 節)。大家說「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當耶穌把虛心當作享有天國的第一個原則的時候,接下去就說這種人是一個哀慟的人,為什麼呢?因為這些人進天國的時候,不是皆大歡喜進天國,他們是存著破碎的心進來的。所以,天國怎麼能夠臨到一個人身上呢?因為這些人以哀慟的心去享受天國。憂傷是照神的旨意,那麼,第一個憂傷,基督徒的第一個憂傷就是為罪悔改的憂傷,就是憂傷痛悔的心,就是為罪痛苦的憂傷,而這個憂傷是絕對必須,做為天國的入門必要的條件,感謝上帝!有一句話很感動我,這句話怎麼講呢?「世界偉大的建築史,都是選最好的材料來建造他們的房屋,建造他們偉大的建築的這些偉大的房屋,只有上帝用破碎心靈,建造祂的天國。」阿們?感謝上帝!世界最偉大的建築史都是告訴你,什麼石頭,什麼石頭,什麼石頭....。你可以在列寧格勒,現在改名叫作聖彼得堡,有誰去過的,你就知道我在講什麼?他們把烏拉耳山一種很貴的石頭叫作孔雀石(malachite),把它拿來做柱子,整個做柱子都是一塊的綠色的石頭。世界永遠不可能再有這樣的王宮了。我告訴你,因為現在沒有王了,所以不必做王宮了,因為不必做王宮,所以也不可能有這樣的王宮。當時的王權大到一個地步,他用幾十萬人做一個王宮,幾十萬人就要聽話。現在民主國家,有哪一個百姓要他的總統花這麼多錢,去建一個偉大的所謂王宮、總統府呢?沒有這個事情。所以現在民主國家的總統府都是很舊的建築物,你們用日本人留下的這個東西做總統府,難看死了!古老死了!印度尼西亞的總統府,小得不得了。以後我的禮拜堂要比那個大四十倍,那個柱子,那個中間那個房,整個當然他比我們大很多了,花園啦,什麼建築,但是中間那一部份是很小的。你注意哦,現在民主國家不會讓百姓許可他們的元首,動用這麼多的國庫去做所謂的「王宮」的事情。但是當三百0二年以前,彼得大帝宣布要建王宮的時候,最好的器材都帶來了。等到凱瑟琳女皇帝建冬宮的時候,她下令這個山的什麼石頭,那個山的什麼石頭,一個一個來。所以每一個大廳不同的建築,每一個大廳用的器材不同的山來的,每一個大廳的地毯,地的木頭的雕刻都是不一樣的花樣,她用所有最好的藝術家來建造一個王宮。所以我知道建築上有這些的慣例的時候,我讀到那一篇的時候我很感動,「世上偉大的建築史,都用了最好的材料建造他們的建築,只有我們的上帝,祂建造天國的每一塊石頭,都是憂傷破碎的心,憂傷痛悔的心上帝不輕看。所以我問你,天國是誰進去的?天國裡面的百姓是誰?是為罪痛苦的人,為罪悔改的人。而歸正神學告訴我們,悔改是道的結果,大家說,「悔改是聽道的結果。」如果你沒有聽過道,你的悔改,那不是悔改,那是後悔。而你的後悔是為什麼?因為怕受刑罰,凡是怕受刑罰的後悔,不是聖經的悔改。我一定要把你觀念中間一直改,改回聖經的,這個叫作歸正運動,明白了嗎? Reformed movement is to reform you to bring back to the Bible, to deform those non-bilical concepts, and to rebuild, reconstrcut every element of your spirituality with the bilical concept. 照著聖經的觀念,重建你思想中的每一個信仰的細節的時候,這個就是把你的歸正信仰建立起來。而你些錯誤的那些,都要一個一個拆毀,拆毀到完全沒有了,連根拔出來,你才會真正做一個好的基督徒。我再講,天國裡面,沒有一個是不悔改進來的,如果你是基督徒的後代,你真正悔改的經驗從來沒有過,你沒有進天國,你只有進禮拜堂。而你進天國一定是因為你個別認罪悔改,才變成天國的子民。而你個別認罪悔改是因為你明白福音。所以傳福音不單是對外面講,也是對基督徒的孩子講的。對外面講的是 evangelism,對基督徒的兒女,在教會裡面講的,這個叫作 re-evangelization,你懂嗎?重新再傳福音,因為每一代的人要自己明白福音。每一代的基督徒,要自己接受耶穌基督,每一代的教會的兒女,一定要自己悔改,自己憂傷痛悔。所以,無論你幾代的基督徒,我要問你,你做為基督徒,你曾經為你自己的罪痛苦過沒有?為你的罪哭,求主赦免。我不是說「啊!」大喊大叫的哭,你憂傷痛悔,你進入天國。「因為虛心的人有福了,他們必進天國,天國是他們的。」而「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耶穌基督把虛心跟哀慟整個八個福氣就連連到最後的時候,「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所以,這樣,天國子民,馬太福音五章、六章、七章,是天國子民的生活,從怎樣悔改開始,到為主受逼迫,從看到基督為我死接受祂,到最後肯為主死才甘願,整個靈性的生活,就完全記載在這三章裡面,做為整個倫理學,一個延伸出來的價值觀,感謝上帝!所以我們看見,基督徒的第一個憂傷是什麼?是為罪痛苦,悔改歸主的憂傷。這個憂傷是一定要有的,這個憂傷才使你變成聖徒。如果我們沒有為罪憂傷過,我們根本還沒有做聖徒。如果我們沒有為罪悔改過,我們根本還沒有進到被稱為聖徒的這個凈化的地位中間。所以,感謝上帝!基督徒有沒有憂傷?有。為什麼呢?因為父上帝是憂傷的上帝,子上帝是憂傷的救主,聖靈是憂傷的保惠師。所以聖徒應當有父、子、聖靈,同樣感情的憂傷。而基督徒的憂傷是怎樣的憂傷?我今天只講一點,為罪痛哭悔改的憂傷,大家說,「為罪痛哭悔改的憂傷。」那這種憂傷怎麼可能產生呢?這是最後一點了。為什麼基督徒會有第一種聖化的憂傷呢?是因為聖靈在你心中工作,所以你會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你們還記得我沒有去美國以前,最後一篇道講什麼嗎?講什麼?約翰福音十四、十五、十六章裡面五個關係,記得嗎?第一個關係是什麼?啊?聖靈與聖道的關係。第二個關係是什麼?聖靈與罪人的關係。第三個關係是什麼?聖靈與基督的關係。第四個關係是什麼?聖靈與教會的關係。第五個關係是什麼?聖靈與聖徒的關係。所以,聖靈與罪人的關係,是叫他悔改。聖靈與聖徒的關係,是作保惠師安慰建立、警戒、提醒、造就、堅固他。所以,這樣,聖徒是從罪人聖化以後,變成信仰的人,那個聖徒從罪人變成信徒,這個經歷什麼?就經歷聖靈這個工作,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以後呢?新的生命就來了。所以,我們看見新生命進來是因為道,所以道裡面有生命,而道產生了悔改,悔改以後就享受生命,所以生命,悔改,生命。那,這樣,福音派跟歸正神學有什麼不同呢?What is the different between evangelical and reformed?請你注意,福音派所講的,是「你若不悔改,你不能重生。」歸正說,「上帝先重生你,你才悔改。」哪一個對?你是先悔改才重生,或者先重生才悔改?啊?大聲一點,不要亂講哦。我再問,「你是先悔改才重生,或者先重生才悔改?」(先重生才悔改。)那麼,你還沒有悔改怎麼會重生?你什麼資格重生嘛?你都沒有悔改嘛!你看,我講一大聲你就靜下來了,還能敢為主受逼迫,我才不相信呢!信仰馬上動搖了。你怎麼會重生?原來(注意聽哦),我把這解完了,今天就結束了。原來所謂的「重生」,不是一秒鐘的事情,是整個過程。正像你媽媽生你的時候,不是生出來那一秒鐘,是懷孕九個月,以後生你下來,你懂嗎?「我是我媽媽生的」,這句話,不要單單了解,「砰!」那一天生下來。這句話要了解,你媽媽辛苦懷你九個月,最後把你生出來。而你媽媽生你,從她受孕,到她分娩,這一段的時間,九個多月的時間,就是她生你所需要的過程。而歸正神學看「重生」跟福音派的教會看「重生」不一樣的地方,福音派的教會看重生,就是你那一天我重生了!是生下來的重生。而歸正神學看重生,是聖經所講的四件事,「你們若不從聖靈生的」,「你們若不是從上帝生的」,「你們若不是從福音生的」,「你們若不是從道生的」。好,這四樣,四個名稱,在約翰福音,「聖靈和水生的。」在約翰福音第一章,「從上帝生的。」以後在雅各布書裡面,「從福音生的。」「你們借著道生的」,在彼得前書。這樣,「上帝生的」,「聖靈生的」,「道生的」,「福音生的」。大家說,「上帝生的,聖靈生的,道生的,福音生的。」好,所謂「道」,什麼「道」?福音的道,對不對?這福音就是上帝的道。Ok,所謂上帝生的,上帝借著誰生我們的?---- 聖靈。因為你們從上帝的靈生的,所以上帝用聖靈生你們。那麼聖靈用什麼生你啊?聖靈在你怎樣的過程中間感動你?用什麼東西感動你,以後你有生命?用什麼?用道 ---- 生命的道。聖靈是上帝的靈,所以上帝借著聖靈在你聽道的時候感動你因聽道產生信道,以後因信得生。這個全部關連起來,這個叫作「重生」。歸正神學是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otal principle and total process in the Bible. 整個聖經的程序,是上帝借著聖靈在你聽耶穌福音的道的時候,使你產生信心,把生命賜給信的人。所以,這樣,整個過程叫做「重生」。這樣,歸正神學說,「你重生以後,以後你就悔改了。」什麼意思呢?當這個生命在你裡面形成到最後,你發現「原來我是罪人」,你發現「我得罪上帝」,你就哭了。你哭的時候,你就是因為悔改,憂傷痛悔,所以你哭了。你的憂傷痛悔,不是你良心發現,那是猶大。猶大有沒有憂傷啊?有沒有?猶大有沒有後悔?猶大是不是悔改了?不是。為什麼呢?因為他的後悔,是罪人,是滅亡的人那種後悔。也就是每一個人做錯事,怕受刑罰的都會後悔。一個人在法院被判死刑的時候,他就哭了,那種哭不會使他得救。為什麼?因為那個哭,不過表示他如果早知道做那件事,以後是要被槍斃,他大概不會做。不等於說他現在知道那是錯,因為他現在所知道是苦,不是錯。他所知道的死,不是罪。你明白了嗎?所以你不是說「哦!」哭了,「主啊,你給我生命,因為我悔改了就重生。」因為悔改不是哭。真正的悔改,乃是指你知道你得罪上帝,而你怎麼會知道你得罪上帝?因為神的道這麼講。你怎麼會相信神的道?因為聖靈感動你。你怎麼會被聖靈感動?因為神的旨意要你得救,所以早就預定了。所以,這樣,從萬古以前的預定,到你生下以後有機會聽福音,到你從聽福音到有一天聽明白。到你聽明白以後產生信心,以後因為你明了道,感情痛苦,那個時候,你就說「主啊,我得罪你了!」那個憂傷痛悔,是聖靈的工作。這就是我講的第二個,關於聖靈與罪的關係,叫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你看見了沒有?先重生後悔改,怎麼解釋呢?請你注意聽。如果你沒有上帝的生命,跟上帝生命的本質跟感情,你就不會為自己的罪,多麼嚴重而傷痛(注意聽啊)。如果你沒有上帝的生命,以及上帝生命的本質跟感情,你就不可能有那種生命的感情去發現你的罪是多麼可惡,是多麼嚴重,是多麼得罪上帝,而痛哭流淚,傷心萬分。所以,這種痛哭,這種懊悔,是新生命的本質和新生命的感情產生出來的表現。這樣說,是先重生,後悔改,明白了嗎?如果你沒有上帝的生命,就沒有上帝那種感受去為罪痛哭,這個叫作先重生,後悔改。你說一個人說「我要信耶穌,我悔改,我以後不要做了,我就可以重生了嘛!」你的悔改是什麼?後悔所做的罪,怕受刑罰的苦,那個不是悔改。因為悔改一定包含兩個因素,因為道產生對神赦免的信心,因為道產生對罪的痛哭,跟對罪的認識的正確性,因為道的光照,產生自己已經得罪上帝的痛悔。因為道給你指望,使你產生對主赦罪的盼望跟景仰,那這個景仰使你回頭。所以悔改的人,一定在這兩個層次上:第一、離開罪惡。第二、歸向基督。這個叫做悔改。大家說,「離開罪惡,歸向基督。」從這兩句話你就明白了,猶大沒有悔改。猶大沒有歸向基督,而猶大對罪的了解,不是因為他認為,他得罪上帝,因為他現在懼怕刑罰,他發現他錯了。所以這種懊悔,連看無神論的那些比較好的文學家所寫的小說,人都會哭的。你看一些痛苦的人,你會與他一同哭的,那種哭不是悔改。所以,我說,《基督受難記》(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單單看電影很危險,除非你解釋,把道的光照耀他,因為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解釋,聽明白了,啊,才知道你不是因為看耶穌這麼苦,你同情他。你同情耶穌的哭,是你比他更厲害,他比你更可憐,那種「可憐耶穌的哭」不會使你悔改得救的,你明白嗎?要知道他是為你死,要知道你是因為得罪他,而他成為你的犧牲品,這種代贖性的了解,是道產生的果效。所以道使你重生,聖靈使你重生,上帝使你重生,就像母親懷胎你九個月以後,把你生出來。請問先生下來才哭,或者先哭才生下來?你記得嗎?你從前生下來才哭嗎?或者你在裡面說,「我太久了,我不要,我不要,讓我出來!」媽媽說,「好了,聽你的話,現在給你出來。」不是,你是生下來才哭,而且你生下來的時候,如果你是活的,你會哭,而哭了以後,你才會活。那因為哭才活嗎?不是,因為活會哭。是先活才哭,或者先哭才活?(先活才哭)然後呢?如果不哭就不會活,對不對?對嗎?是嗎?對不對?對啊。誰說不對?沒有人說不對。是「先活才哭」,對不對?後來哭了才會再活下去,對不對。所以是先哭還是先活?先活。啊,你就 reformed 了。啊,你今天晚上比較 reformed。因為你說「不哭怎麼會活?」我問你「不活怎麼會哭?」啊,你現在明白了。所以福音派是很好的,但是福音派是不夠的,All evnagleical is good, but not enough. 他們對聖經的了解是從果效,不是從整個原因的過程。所以,整個原因的過程加上果效,那就是 reformed 的神學。我今天怎麼會信?因為聽道。怎麼會聽道?因為有人傳道。怎麼有人傳道?因為上帝差遣。怎麼上帝差遣?因為上帝的主權。什麼時候上帝差遣?從創世以前。所以從預定看我今天信主的果效,不是因為我信所以我得救,「凡求告主名就必得救,所以我現在信所以我得救,我不信,上帝沒有辦法,所以我先哭才得救,我先哭才活。」reformed說「不是,上帝不給你生命你不能活,你不活你不會哭,你不會哭你就活不下去。」這不是活不出來,是活不下去。還沒有下去以前,已經下來了。活下來,再活下去,對不對?先「來」後「去」嘛!還不懂嗎?如果還不懂,大概你不是 reformed 的了,就是這樣。這是第一個憂傷。三、成聖之憂我們一同打開哥林多後書,哥林多後書第七章,我們從第八節開始念,一直念到第十一節:「我先前寫信叫你們憂愁;我後來雖然懊悔,如今卻不懊悔;因我知道那信叫你們憂愁,不過是暫時的。如今我歡喜,不是因你們憂愁,是因你們從憂愁中生出懊悔來;你們依著上帝的意思憂愁,凡事就不至於因我們受虧損了。因為依著上帝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你看!你們依著上帝的意思憂愁,從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訴、自恨、恐懼、想念、熱心、責罰 [ 或作自責 ]; 在這一切事上你們都表明自己是潔凈的。」今天我們要思想第二種憂傷,the second kind of the holy grief in Christian life,是成聖之憂。悔改是一生一次使你得到新的生活,因為你有新生命就表現在悔改跟新的生活的當中。而,以後繼續不斷的路程就是一個成聖的路程了。我們悔改的那一天是地位的改變,我們一生一世繼續不斷的悔改,繼續不斷的後悔,繼續不斷的自恨、自訴、自責的這種悔改,那是多數的,不是一次。所以,使我們彰顯我們領受新生命的這種悔改只有一次,但是使我們繼續不斷使我們追求聖潔生活的悔改是永遠不結束的。是不是一個還沒有信主的人,當他聽了道,然後神感動他的時候他要悔改,以後信主以後就不需要悔改了呢?不是的。是不是你重生得救的那一天,你哭,你為罪傷心,求主赦免的時候,你悔改,以後得救以後你就不需要悔改了呢?不是!你不要忘記主耶穌升天之後再寫七封信給那個時候小亞細亞的教會,第一封是給以弗所,最後一封是給老底嘉。在這七封信裡面有四次提到,「你要悔改」,「你要悔改」,「你要悔改」,「你要悔改」。這些是教會,這些是得救的人,所以不是你剛信主那一天,你認罪悔改,是一個一蹴可及,一勞永逸永遠不需要悔改。而是你得救以後,已經在教會成為整個耶穌真身體的一部份,而且是耶穌基督自己承認的教會,主耶穌還對以弗所,對撒狄,對老底嘉說,「你要悔改」,「你要悔改」。這樣,悔改就不是只有一次的,悔改是每時每刻都要悔改的。當一個基督徒聽一篇道,裡面突然出現一句話是對他有所責備,而他發現,「是,我得罪神了!」他就有責任要悔改。這樣就繼續不斷使他潔凈。主耶穌說「你們已經潔凈了,但我還要給你們洗腳。」為什麼呢?你們身體潔凈了,你腳不潔凈,你的腳還要再洗凈,你明白嗎?你已經重生了,你已經悔改了,你已經有了新的生命了,但你在生活裡面還有許多的細節是不潔凈的,你要再對付,你要再潔凈,你要再悔改。continuous, unceasingly, no stop, you should repent always,繼續不斷悔改,悔改,悔改。什麼時候想到罪跪下悔改,什麼時候發現神的光照耀你,悔改!教會有信仰,有行為,又能分辨出誰是假使徒,像以弗所這樣好的教會我們應當滿意了,今天很少有這樣的教會。但是耶穌說,「你卻失去了起初的愛心,所以你要悔改。你從哪裡跌倒,要起來。」這表示說,這樣好的教會還要悔改,no excuse, no exception, there is no man so fulfilled, so accomplished, so perfect, that he need not to repent. 沒有這樣的人。沒有一個人完全到已經成全到不必再悔改,沒有這樣的人。每一個人每時每刻發現,有什麼困難,有什麼骯髒,有什麼渣滓,有什麼虧欠的時候,有什麼瑕疵,你就要再悔改。而這個悔改跟起先,你蒙神拯救,得救重生時候的悔改不一樣的,因為那是地位上的悔改,這個是生活上的悔改。所以,地位上的悔改,重生以後你悔改,那是一生一次的。但是生活上成聖的悔改,是每時每刻的,每月每日每年,每時每刻,需要的時候你就要悔改。所以這個是為了什麼?成聖。「啊!」你說「我的眼睛很清潔了」,因為很清潔了那麼你的眼睛就不可能有了嗎?不,當一粒沙進去的時候,你的眼睛怎麼樣呢?受不了,雖然已經洗澡,已經乾淨了,但是因為有一粒小小的塵埃,妨礙裡面的活動的時候,你就很敏感的覺悟到,你眼睛的活動自由受剝奪,你眼睛自由的存在受威脅,你眼睛的那個健全的狀態正在受破損,所以你馬上就要把它弄起來。你能不能說「等我有一百粒沙才來弄,做一次弄。」不能的。你就弄,一粒就弄,每時每刻弄,這就叫做成聖的潔凈,成聖的悔改。基督徒的成聖的悔改是不厭其煩,基督徒的成聖的悔改是有罪必改,基督徒成聖的悔改是繼續不斷盼望光照可以儘快發現自己的毛病。你越快發現自己的毛病,你越快改你就越過繼續不斷過享受聖潔的生活,感謝上帝!加爾文 (John Calvin, 1509-1546) 有一句話很偉大,他說「一個聖人不是一個沒有犯罪的人。」孔子也講過這個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所以,聖人還有三分錯。加爾文講差不多好像意思的話, A Saint is a man not without committing sin. A Saint is a man with great sensitivity toward the small sins. 一個聖人是一個對小罪惡有大敏感的人,叫作聖人。大家說「一個聖人是對小罪惡有大敏感的人。」雖然很小的罪,有很大的敏感。很小的錯誤有很大的覺悟,很小的毛病,你有很大的傷痛,那你就是一個聖人。沒有一個人是沒有罪的,我不要你們來聽道以後把我的講章當作你的材料,再去講,沒有用的。你要先對你講,你自己真正吸收,消化,真正悔改,領受每一句話。否則的話,你不過是一個把真理搬來搬去的人。我已經對你講幾次了,我這四十七年沒有一篇講章是抄人家的,我敢負責任,因為每一句話都是我掙扎在神面前,這是很困難的事情。一天到晚要講道,每一句都要自己掙扎出來,你說容易不容易?很不簡單,所以我講每一句話我斬釘截鐵,很勇敢的對你講,而我盼望我的聽眾把這些話吸收進去不單當作你知識的一部份,更成為你行為實際的一部份,然後你所行的跟你所聽的,你所行的跟你所知的連結在一起的時候,能力就在你身上。阿們? great sensitivity toward the small sins. 小小的罪,很大的敏感。一個犯罪習慣的人,一個胡塗人是一個 low senetivty to the great sins. 你有很慢的,很慢的,很遲鈍的敏感性來對付大的罪惡。「大罪不要緊」,你就是胡塗人。「小罪很敏感」,你就是聖人,就是這樣簡單。那麼,今天我們讀的聖經告訴我們,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的時候說,「我從前寫信給你們的時候,我就很憂傷。後來過一段時間我發現,你們收到我的信以後,你們就改了,所以我就不再憂傷,也不再懊悔了。原來我寫的信給你們憂傷,但卻產生一個不懊悔的懊悔來。所以我現在就不懊悔我從前曾經懊悔的那件事情。我舉一個例子,你寫一封信,這封信你寄到郵筒裡面的時候,「糟糕了!」你放進去不能拿回來對不對?「唉呀!糟糕了,我剛才寫得太硬了,我這寫的信寄出去沒有辦法拿回來了。」所以你要去做一個鑰匙來開怕人家說你是賊,那用手進去拿比這個手洞更大,你沒辦法拿回來,你就眼巴巴看著那郵筒。「那怎麼辦呢?這封信到了,他看了會怎麼樣呢?如果他看了自殺怎麼辦?那我就變成借刀殺人了,無意殺人了。那怎麼辦呢?我講的話很硬,我對他責備得很厲害,這封信寄出去了,我懊悔寫這封信。」有這樣的經驗嗎?等到信到了,你就問人家,「誒,我幾天前寄一封信到你隔壁,你給我注意哦,你隔壁有沒有自殺?你注意他有沒有什麼困難?告訴我他在看的時候。」隔壁就很注意了,那個人就拿信去看。看了以後,搥胸,頓足,氣得不得了!後來過兩天以後,他就改變了,他發現你講的對。你的信寫得很嚴厲,但是裡面是真理。所以那個人慢慢慢改變,改變。後來有人告訴你了,「他從前做的很多錯事,自從你寫信給他以後呢?他氣得要命,後來慢慢慢改了,改改改了。」所以你說「我懊悔寫這封信給,現在,我不再懊悔了,我不懊悔我懊悔從前懊悔,我本來不必懊悔。」我懊悔,因為我怕給他憂傷,他的憂傷給他產生改變,而他改變以後變成更好,所以我現在好懊悔為什麼我從前懊悔?因為我給他產生了永不懊悔的懊悔,所以我現在可以不必懊悔了。這就是這封信,保羅用了這樣的詞句是全本聖經沒有第二處的,這個是唯一的一處。我先前寫信叫你們憂愁,I cause you to be grief. You become so sorrowful because of my letter. 後來雖然我懊悔,如今卻不後悔。曾經後悔,現在不後悔,不後悔什麼?不後悔我曾經後悔過的。那麼,我不後悔,因為我從前後悔,現在我不再後悔,表示我從我的後悔改過來了,悔改我為什麼要後悔,本來不必後悔的,現在我改了,我悔改了。連保羅都有這種「懊悔的悔改」,這個 regret from the regrets. I am regret, I was regretted, but now I don"t regret any more, I do not regret, I regret why I regret before. 我懊悔為什麼從前我要懊悔,我本來不必懊悔的,所以我現在懊悔我為什麼要懊悔?那個是對懊悔的懊悔,大家說,「對懊悔的懊悔」,就變成本來不必懊悔了。現在變成又氣又回頭,又付錢又拿回來,已經講了,已經懊悔了,又收回,這是對懊悔的懊悔,這是感情的問題了。我告訴你,感情的聖化,聖經不是沒有東西的,是很少人看見這些東西。所以這個你聽了,你說「對啊,原來有這樣的事啊,聖經都有。」但是你從來沒有聽過,也沒有這樣的書啊。你到基督教書店看幾千本,也沒有看到關於這一類的書。幾乎都沒有提,所以聖經裡面多少書裡面的寶藏,我們從來沒有挖出來。當你看到,你會,「啊,原來是如此。」這個保羅啊,保羅是使徒啊。使徒會做錯事嗎?錯。錯什麼?錯後悔。為什麼呢?他太過溺愛聽眾了。「我不敢罵你,免得你傷心,那我就不知道怎麼收拾了。我不敢講你,免得你反感,我就不知道要怎麼挽回了。所以我一講了,「糟糕了!已經講了,那麼,他們一定很難過。」那保羅就懊悔為什麼我講那一篇道,為什麼講那樣重的話,為什麼寫那一封信,我收不回來了,他們聽了很憂傷,怎麼樣呢?結果呢,既然收不回來,他就注意看,注意看,因為我的信憂傷的人,跟那個沒有看過這個信不憂傷的人,那個不憂傷的人一天到晚嘻皮笑臉,一直嘻皮,笑臉,笑臉,嘻皮。而這個收到信的人就憂傷,憂傷以後就一直流淚,流淚就改,改了就變成聖潔的生活。他說,「對啊,我那樣講沒有錯啊,好在我講了。我從前懊悔我講,現在我懊悔我從前懊悔。我現在懊悔為什麼我從前懊悔,我現在不必再那樣懊悔了,我後悔為什麼我那個時候要懊悔,所以我現在已經對自己說不必懊悔,繼續就是繼續,反正講的是真理。」你明白嗎?這保羅對自己感情的經歷有這樣的變化,對自己感情的變化他有這樣的訴說,所以他說,「我曾經懊悔寫信給你們」,後來呢,「我發現這個信對你們大有益處,我現在不必再懊悔了。」許多傳道人失敗在哪裡?失敗在應當講的話不講,因為沒有傷過人的心,他很感謝主,「我沒有做錯事。」以後有許多的你要先傷他,然後讓他刺激,讓他思想,讓他回醒,以後他悔改的時候,你說「原來我曾經傷過他。」而這個「傷他」不是一種毀滅性的傷害,而是一種建造性的傷害。正像你要把一個毒瘤從一個人身上切除出來的時候,你要先在他沒有毒瘤的地方先開刀。而這個開刀是引來傷痛的,這個開刀是給他反感的,這個開刀是很困難的。那怎麼辦呢?要不要開?要。但是我告訴你,很多專門開刀的人沒有帶麻醉藥。我們年輕人事奉主,最大的毛病是什麼?見義勇為,據理力爭,照邏輯行事。都是聖經的話,都沒有錯,但是都缺乏愛心。你明白嗎?You are doing something right, your are saying something right, but you do it in wrong way. 因為你缺乏愛,缺乏真正的造就性。所以聖經說,你講誠實話,要「用愛心講誠實話」(參:以弗所書:4 章 15 節)。保羅呢,你看,因為他充滿愛心,所以他發信的時候,他懊悔。他懊悔為什麼?因為他不要傷人,他的動機還是偉大的。但是到了不得不要傷人的時候,他怎麼辦?他就要忍耐等候看神借著他應該講而講的話,做了什麼工作。有哪一個母親孩子不先傷自己的?打在兒身上,痛在娘心上。感情。我們是感情的活物,我們是照著神的形象樣式造的。神是愛,所以我們是會愛而需要被愛的。那麼,你會愛的時候,你要知道,你也需要被愛,那麼你對別人要知道你怎麼待人,你應當主動,因為你要人怎麼待你,你要怎麼待人(參:馬太福音:7 章 12 節;路加福音:6 章 31 節)。所以保羅講應當講的話,但是他難過。因為他不得不這樣講,這是偉大的愛。偉大的愛在必要傷人的時候,捨不得人受傷,所以寫了信以後懊悔。但是結果呢,因為這個傷人是出於真理的愛,所以結果就產生了被傷的人悔改了。一後悔改了以後保羅說,「對啊,我那樣做沒有錯啊。我講那些話沒有錯啊,那個時候我很難過,我不願意他受傷,因為我愛他們。但原來這種愛,在真理裡面是需要建造他,需要改變他的,所以這些話還是應該講的。」所以保羅說,「我曾經懊悔,懊悔我寫那個信給你們,但是後來我看見你們很好,我就不再懊悔了,因為懊悔我的懊悔。因為我知道那信叫你們憂愁是因為你們從憂愁中生出懊悔來。」你看,現在變成產生了對方的懊悔可。我同你講了話以後,我很憂愁。憂愁以後你說,我錯了!好在他告訴我,「我這樣做不對」,你就後悔了。那你那個後悔是什麼?是一個照上帝的意思後悔,所以就有價值。所以,現在我們就把後悔,後悔後悔,後悔對後悔的後悔,憂傷以後的後悔,把它歸正兩類,一種是有價值的後悔,第二種是沒有價值的懊悔。沒有價值的懊悔是懊悔以後就去死;有價值的懊悔,懊悔以後就好好活。我們都知道什麼叫做後悔,對不對?人間最難過的時刻常常是在後悔的時機裡面。 regret consist one of the most sorrowful moment in our life. 我們的生命中間最難過的時刻之一, 是我們後悔的時候。很多人做錯事後悔以後就自殺了,因為他知道不能挽回了。有的人做錯事後悔了,從此以後就不再做錯,就一生永遠走正路了。所以後悔就分兩種,一種的後悔是至於死的後悔,一種的後悔是進到豐盛的新生命的後悔。那麼,我們怎麼分別這兩種呢?是根據什麼原則分辨這種的後悔和那種後悔不同的地方在哪裡?就是一件事 ---- 照上帝的意思憂愁,跟不照上帝的意思憂愁。猶大死以前很憂愁。彼得,耶穌見他的時候,他也很憂愁。猶大的憂愁後來去自殺,彼得的憂愁後來回頭堅固別的弟兄,這是耶穌說的,「西門!西門!」耶穌已經改名了,對嗎?你不要再叫做西門,你要叫做什麼?彼得。耶穌給他改名以後,然後耶穌從來不叫他彼得,你注意嗎?耶穌說「你要改彼得,但是我是不叫你彼得的。你要改彼得,但是我叫你西門。」為什麼呢?你慢慢想嘛!因為你本來可以做彼得,但是你不大像,還是西門好了。你本來是基督徒,但是我不叫你基督徒,我叫你胡塗。因為照 potential,你是可以作基督徒,但是照實際,你是胡塗。「按名你是活的,其實你是死的,外表看你很富有,其實你是貧窮,是瞎眼,是赤身露體的」(參:啟示錄:3 章 17 節)。我們的主很清楚,最清楚我們的靈性的就是我們的主,我們不要再誇了,不要遮蓋自己,沒有用的。No one is clearer than Christ in understanding who you are.我們常常對自己製造假像,製造假的衣服遮蓋自己,看起來很好看。上帝說不必再假了,穿多漂亮都沒有用,我看到你內心很貧窮。所以,「西門!西門!」(你注意啊)「西門!西門!我告訴你,今天雞沒有叫兩次以前,你要否認我三次。」雞才叫兩次,你會叫三次?「不可能的!我絕對不會否認你。」耶穌如果是我們啊,學生對我們講,我就說「你跟我哪一個厲害?豈有此理,這樣沒有禮貌,你還敢跟我辯論,你知道我是上帝的兒子嗎?你不過是一個打魚的人。」耶穌不這樣講,耶穌說「撒旦要篩你如同篩麥子一樣,我已經為你禱告了,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參:路加福音:22 章 32 節)。我們的主是這樣對門徒的,我們對同工沒有主那樣偉大,我們常常據理力爭,很勇敢對同工。我們的主不是如此,我們的主,猶大要出賣他,他還拿東西給他吃,那一餐請他吃飯以前還先替他洗腳。我們要學的東西太多了!那麼,彼得那一天要否認他,他還告訴他,跟他辯論的時候,他不辯論。他說,「我告訴你。」他沒有說,「不必辯了,如果要辯你知道我是誰?我是創造你的口的,豈有此理,你還以為你很有口才嗎?」耶穌不講些話,耶穌就讓他那個時候哭得最傷心,我講的話是對的,不是我錯,是你錯,但我現在告訴你,你回頭會堅固弟兄。你注意,耶穌從來沒有叫彼得叫彼得的,耶穌給他新的名,然後叫他舊的名,為什麼?這是要提醒你,你是不配的,你不配叫作基督徒,你不配叫作使徒,你不配叫作門徒,你只配叫作胡塗。「你不配叫作彼得,你不配叫作新的名字,你只配叫作西門,所以我叫你。」那耶穌有沒有說,「誒,我為什麼叫你西門?本來你就像西門不像彼得。」耶穌不這麼講的,耶穌已經把偉大的盼望給他,你要名叫彼得,You will call Peter. Give you new name, new hope, new potential that is potential within you. I know that, but I still call you Simon. Simon? Simon. Your old name Simon.但是當耶穌復活以後,對他見的人,對他說,「你們去告訴門徒和彼得。」啊!那個時候耶穌叫彼得了,不叫西門了,為什麼呢?因為耶穌知道復活以後,彼得真正悔改了,他有資格做彼得了。聖經裡面這麼多偉大的思想,這麼多偉大的真理是我們沒有好好思考,沒有好好去研究的時候,我們查不出來,這本書很偉大是不是呢?你們越聽越感到很偉大,是不是?然後你們耳朵就慢慢懂得不要再隨便聽道了,那些亂講道的人有災禍了!你不要再隨便讀經比賽,「我比你讀得更多章了」,好好去思考。保羅說,「我寫信給你們,寫信給你們的時候,你們憂愁,後來發現你們憂愁以後就懊悔,懊悔那些錯的事情。而且那個懊悔使你改,改成今天這麼對。那個懊悔使你一次經過難受的痛苦,經過死蔭的幽谷,經過水火頭,現在你們變得這麼豐盛,這麼聖潔,這麼偉大,這麼成全,我感覺到那一個懊悔是必要的,而我叫你們憂愁是必要的,而我從前的後悔是不必要的,所以我就懊悔為什麼從前我懊悔。我這個懊悔是可以懊悔的懊悔,但是你們呢?因為我寫給你們的話是好的,叫你憂傷,你就生出了永不後悔的懊悔。所以,這樣呢,保羅自己的後悔都沒有他們後悔的價值了。因為你們的後悔是不必再懊悔的,而我的後悔是後來可以懊悔的。表示我曾經有了錯的感情,而你那一次懊悔是對的感情,你看見沒有?這裡面隱藏著很深的道理,我沒有看到一本心理學更深的描寫人曾經有這樣的掙扎的。我每次把聖經看完,再看普通哲學的書,心理學的書,「世上的小學!」沒有什麼特別的。所以我們有真正的原因,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最大的心理學家要回到神的道,最大的哲學家應當回到上帝的道,因為神的真理高過一切,阿們?當然,不是因為你「阿們」才是真的。親愛的弟兄姐妹們,今天講台怎麼樣把神的道高舉到一個地步,叫世界上最有智慧,最聰明,最深入思想的人說「主啊,你的道深哉,你的奧秘豐富到一個地步,我要把一切榮耀歸給你!你是在一切的事上你都居首位,你是萬王之王,你是萬主之主。」好,所以,「哥林多教會啊,你們那個憂愁是為什麼不必再後悔的?為什麼你們不會後悔你們的後悔呢?因為你們的憂愁是照著上帝的意思憂愁。」那有很多憂愁呢,不是照著上帝的意思憂愁。如果我把這句話講得簡單,就是說,「神旨意中的憂愁」。大家說,「神旨意中的憂愁。」我作基督徒從兩歲的時候,我的家歸主,我受洗,到我十七歲,我歸正堅信,一直到作傳道現在這幾十年,我沒有聽過一個牧師講上帝的旨意包括「叫人憂愁」的。你們常會問這個問題,「什麼叫作上帝旨意?」今天提到一個感情上的旨意,按照上帝的意思憂愁,這是上帝的旨意。The grief according to the will of God. The sorrow in the will of God.這種聖潔的憂愁是神旨意中間要我們有的感情。基督徒感情的聖化,聖化你的憂愁,使你的憂愁跟上帝的憂愁連在一起;使你的憂愁跟上帝旨意中間要你憂愁的事連在一起。「主啊,我照你憂傷的事而憂傷,當你看見我這些事你憂傷的時候,我也為我這些事憂傷,我的憂傷是你的旨意連在一起。」那就是很偉大的感情。照上帝的旨意憂愁,跟照犯罪以後自己的思想憂愁。照永恆的旨意憂愁,跟照暫時的受苦憂愁完全不同兩件事。所以,猶大的憂傷結果沒有出路,那個憂傷的結果就是死路一條!而彼得的憂傷就記得,原來主耶穌說,我已經為你禱告了,你回頭之後要堅固你的弟兄,那我現在回頭吧,我為我的罪憂傷,我為什麼三次否認主,他就自己痛哭。痛哭完了以後痛定思痛,從今開始,照著主的應許,我回頭,堅固我的弟兄。彼得是一個漁夫,全世界最偉大的漁夫就是彼得跟約翰,因為這兩個人寫的信,從加利利海的程度來看,從來沒有人可以像他們影響千千千萬萬萬萬的人,在這兩千年裡面。讀過彼得書信的人,比讀李白、杜甫的更多。受彼得、約翰影響的人,比受蘇格拉底 (Socrates,469-399 B.C.)、柏拉圖(Plato 427-347 B.C.)、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 的更多。為什麼?因為他們雖然是漁夫,是不學無術的人,是主的手摸過的人。阿們?所以彼得憂傷。「主啊,我為什麼否認你三次?」憂傷以後呢,懊悔,我錯了,我否認主三次,那個懊悔就使他永遠不回頭了。他不必再為這個懊悔去懊悔。保羅寫信懊悔,後來懊悔他懊悔,而彼得這種懊悔是永遠不再懊悔的懊悔。unregretable regret. 大家說,unregretable regret. 永不後悔的懊悔。我第一次發現這一段然後把它講成一篇文章的時候,後來我心裡很感動,原來聖經有這種感情,有這種描寫,有這種經歷,有這種教訓,使我們對照的時候,發現我們有時講話以後後悔,但是那些不一定要後悔,有時候我們後悔,是永遠不後悔的。永不後悔的後悔要怎麼解釋呢?永不後悔的後悔就是一次後悔,後悔對了。有一個人菲律賓娶老婆娶錯了,後來天天吵,到最後亂七八糟,過了二十年以後,整個家庭亂七八糟,他問我,「你跟我一樣年輕的時候都沒有結過婚,為什麼你一結就結對呢?為什麼我一結就結錯呢?你是憑什麼經驗?」我說「哪裡有經驗?結婚哪裡可以有經驗?」「那沒有經驗怎麼會有經驗?」沒有經驗怎麼會有經驗?我說,「恩典嘛!」「那為什麼上帝沒有給我恩典?」不是,你不聽話,為什麼不聽話呢?我已經跟你說不要跟這個人結婚,你不聽話,你說「不要緊,主有恩典。」我真的對他講過,因為他們來一直吵一直吵,還沒有結婚以前就吵,以後這個女的來找我,「我跟他一直吵,你看怎麼樣?」我說,「很簡單,不必結婚。」你跟他一直吵,還沒有結婚就一直吵,結婚以後怎麼樣?還沒有結婚以前炒肉,炒麵,結婚以後炒飯。米煮成飯了,吵不完,所以現在分開。我講過,他不聽的。所以我說,這一生哪,老實對你講,你是我的好朋友,我勸你兩次你不聽,所以今天這麼慘。不聽,你是外表很軟的人,每次對你講,你「嘿嘿嘿」,裡面從來不改。你沒有順服,你沒有謙卑,謙卑不是「嘿嘿嘿」,那個就是奴才像。謙卑是注意聽,「對」,去改,那個叫作謙卑。humility is the sincerity to repant, sincerity to change,humble yourself to correct yourself 那個叫作「謙卑」。真正的謙卑不是外型的,真正的謙卑不是態度的,真正的謙卑是心志上歸回真理的願意自我修改,自我懊悔,那個懊悔呢,是不必再懊悔的。好,我問你,現在我講完這個我就跳下去,你悔改的那一天,你很懊悔你的罪惡有沒有啊?我為什麼犯這個罪?我為什麼得罪主?我為什麼讓我的主傷心?耶穌基督為我死,我現在知道我錯了,我悔改了。你這個悔改會不會再懊悔?有沒有可能有一天到天上說「我懊悔那一天信耶穌?我為什麼那一天要懊悔悔改?錯了!」會不會?沒有人為他悔改信耶穌去後悔的。因為他這個悔改是照著天上的的旨意懊悔,就產生了永不後悔的懊悔,明白了?沒有人因為他悔改信耶穌而後悔,除非他是假的。如果他是真正因為重生以後產生對罪憂傷的後悔,這個就是永遠中間只可記念,只可感謝主曾經有這個後悔而不需要對這個後悔再產生後悔的這個真正的後悔。unregretable regret 就這樣明白了。那你明白了,我就可以跳下去了,否則我就繼續再講了。明白了嗎?那這種不後悔的後悔是只有一次嗎?不是,這種永不後悔的後悔就是每次發現真理正在光照你,發現自己對真理的不忠馬上就回頭的時候,那個感情都是聖潔的。每一次再發現自己不對,每一次再痛悔自己,每一次再歸正到神的真理的時候那種憂傷都是有價值的。而那種憂傷,那種後悔都是不需要再後悔的後悔。所以那種憂傷,那種後悔就使你永永遠遠可記念的,每一次都是對的。Unregretable regret is so precious, so valuable it must be remembered forever and ever. 永遠繼續不斷回想,感謝主,我那一天曾經後悔。感謝主,那一天我曾經憂傷。感謝主,那一天我曾經因為知道自己錯痛哭流淚,改了以後就不再犯了。每一次這個後悔就有永恆的價值,每一次這個後悔就使你進到生命更進一層,更靠近主,更像祂的地步,而這個後悔都是永遠不可忘記的,繼續記得,繼續記得。保羅在這裡講的這種後悔是很有價值的。所以,接下去,他說,「如今我歡喜不是因為你們憂愁。」啊,因為你很憂愁,我打你打到很苦我很快樂,那神精病!有一種人是把孩子打得半死她就認為「我是很偉大的母親,你看,敢打孩子。你們敢不敢,打到這樣,你看腫了,流血,流膿,多麼有權威。」那神精病!有的老師弄到全部不及格,他就感到他很厲害,「我的學生沒有一個懂我教的。你看我多深,我的學問多高,你看,最高的才二十八分。所以我的一百分,他們二十八分,他們都差我四倍,你懂嗎?」還有一些老師分數太便宜了,在印度尼西亞曾經有一個英文老師,他充滿愛心,他教德文,給你十個題目,你錯你一個他給你九十九,錯十個還九十分。同學們很感激,因為錯五個還有九十五,結果,越感激他,越沒有學問。因為全部錯還九十分,一定升級的,以後那些人德文全部不能講。因為每一次講講錯還盼望得到九十分,哪裡有盼望?有一些老師,威嚴到一個地步,弄到你一文不值。有一個老師他弄到好像自己比別不厲害得不得了,把大家教到全部不懂,他也驕傲。還有一些的師反過來,隨便教還給你很高分,你不作功課還給你畢業。庸師害學生,像庸醫殺人一樣。保羅說,「我寫信叫你憂愁,如今我高興,不是因為我叫你憂愁,因為我叫你憂愁以後產生了一個果效,就是因為你的憂愁你知道你的罪,你就成了聖潔,我發現你進步,所以我高興。」我們都有給父母親打過的經驗,有沒有?打過留下痕迹,然後怎麼辦呢?然後你看著那個痕迹你就想起給他打了以後我怎樣醒悟,我怎樣改過,我怎樣自己勉強自己,從今以後悔改自己,我怎樣追求。有一個教育學家他是專教生物學的,很偉大的生物學家,有一天,他突然間把他衣服脫下來給學生看他身上幾個疤痕,是他父親用藤打他,永遠不能消退的痕迹在他身上。然後他說「你知道嗎?那一次我痛苦得不得了,我哭了幾天,因為太痛了!結果呢?我就把那個藤鞭收起來,沒有丟掉,做紀念。以後我一生一世就因為那個藤鞭打過,我就專門研究藤。」他就進到那個植物,森林裡面就專門研究藤,一生就變成藤專家。所以他留下那個鞭傷做記號,「這個是使我成功的原因。」我父親說「像你這樣的孩子,還有前途嗎?」就把我毒打,就那一次把我打醒!今天教會不能進步,為什麼?因為太多假先知,你給他一點東西他就「平安了!」就安慰你。所以,一個人如果需要鞭打的時候,你不要替他求情,一個人需要傷痛的時候,你不要替他解圍;一個人需要管教的時候,請你不要為他預備逃城;當一個人真正需要上帝的鞭策,改正的時候,求主給他有能力承擔,而不是替他免罪。上帝許多時候讓我們受管教的時候,好像沒有給我們開路,只有管教到真正受痛苦,受傷到這個程度,然後大哭,以後沉睡,才有盼望。而受管教過的孩子睡得特別熟,你不相信你看看,特別是管教完了叫他睡在媽媽的床上。打了,「在這裡睡,睡在媽媽床上。」他甘願了,他睡得很甜,睡得很熟。我的母親打過我,用皮帶,整個皮脫下來!以後呢,我睡醒的時候,她睡在我旁邊,已經替我包好了。我看見她很不好意思,我不要看她的臉,不是因為我不喜歡她,我知道我得罪她,我不應該看她,我沒有資格看她,所以我看到鞭傷再看她,再看鞭傷,結果我就反過來了。那是最後一次被打,以後我一生就改變了。今天的講台,只有安慰,沒有責備。今天的佈道,只有愛,沒有公義。保羅在這些大人物的面前,他講的是公義、節制跟將來的審判,所以使那些大官嚇到不知道要怎麼樣(參:使徒行傳:24 章 25 節),這種佈道現在沒有了。你明白我在講什麼嗎?我們只製造一個皆大歡喜,以後你回去高興,我也高興,看到很多人來,「啊!我這個佈道會成功了!」你看到這個講員滿面笑容,好像天堂已經降到人間了。結果你從來不知道你是個罪人,你也不知道耶穌為你的罪死。我們的佈道會就是逢場做戲,快快樂樂。我在倫敦佈道,人數四百人,過一個禮拜以後有人帶一大堆歌星去,人數一千人,他說「這個才是成功。」而我那一天講了很重要的道理,有些人忘記,但有一些人真正明白這些道理。我們今天到底要做什麼工作?保羅說我是可以寫信叫你痛哭憂傷,而以後我發現你的憂傷產生了永不後悔的懊悔的時候,我知道我現在不需要懊悔,我可以歡喜因為你曾經有過這個經驗。親愛的弟兄姐妹們,接下去,「你們從憂傷中生出後悔,你們依著上帝的意思憂傷,凡事就不至於因我們受虧損了。」什麼意思呢?不要因為我不講應該講的話,以致於你們受虧了。我告訴你,你有時候在一個教會很久,結果,越久你在那個教會受的虧損越大!因為那個教會沒有講應該講的道。你明白我在講什麼嗎?你沒有聽到責備的話,你在那個教會沒有長進,你在那個教會中間沒有改正,你在那個的教會中間不知道你錯在哪裡。因為只有安慰,只有逢場做戲,只有娛樂性,只有很多歌星啦,很多娛樂的人物在那裡來麻醉你的良心,哇!你感到很舒服。聚會不是尋找肉體舒服的地方,聚會不是一天到晚從禮拜一到禮拜六做苦工,禮拜天來得到安慰的地方。聚會是從神的話得著造就,得著糾正,得著責備,得著督促,得著安慰,得著勸勉,得著改正的地方。所以,「我這樣做,就知道你們不會因我受虧損了。」「我告訴你,我講過那些話,我寄過那方信給你痛哭,所以你如今不因為我受虧損,我為你感謝上帝!」保羅是這樣的傳道人。「如果我沒有講那些話,你們是受虧損的。」保羅對以弗所教會的長老,把他們叫來,在靠近以弗所的港口,特羅亞的地方,保羅對他們說什麼?「凡上帝的旨意我沒有一件避諱不對你們講的」(參:以弗所書:20 章 27 節), 意思就是說,「應當講的我都講了,所以你們不可能因為我受虧損,因為我已經講了。」我們如果今天做傳道的人,避開一些人不愛聽的道,專講人喜歡聽的道,我們就不是上帝忠心的僕人。我們只講讓人家喜歡聽的題目,專做一個必然成功的講員,是很失敗的傳道人!你明白我在講什麼嗎?我在聖經裡面找「哦,這個題目好講,人家喜歡聽。」「啊,這個題目會感動人。」專講人喜歡聽的道理,那麼,把上帝的旨意,給人的一大部份的那重要的東西都免掉了,你有什麼資格替上帝節省?我聽說 Good TV 把我很多批判靈恩派的道都把它剪掉了,為什麼?「因為一個鐘頭太長了,要剪。」剪的時候就剪我批判靈恩派的道理。我問你,你們是誰?你們有什麼資格改正我的神學?我是神學院長,我教四十年神學,你們這些 Good TV 的編輯的人,你們受過多少訓練?你好像是我的老師可以剪掉這個,剪掉那個。我永遠不再給 Good TV 播了,現在我老實告訴你,我說「我要一個 copy,因為是我的東西。」他們要五萬美金,聽到嗎?要一個 copy 要五萬美金,因為從前沒有,佈道團沒有跟他談,校園團契跟他談,沒有談清楚。他播的時候沒有給佈道團一塊錢,他來錄,現在每一支要從頭算,要五萬美金。這是台灣,我為什麼要到這裡來?我為什麼要辛辛苦苦每個禮拜來?那麼,講的一些剪掉,一些不剪掉,根據他「這個對我的教會不好,這個對我 Good TV不好,我有自由剪你的。」你是誰?你現在敢不敢把保羅的書信剪掉這個,剪掉那個?不要笑!如果保羅在你敢不敢?不在你也不敢。你不敢把伊萊賈這句話不必講,那句話講,因為「對我來說,講這句話對我的教會不好,對那個教會好,我就講,因為我的立場是這樣,伊萊賈不適合我,我剪掉它,保羅不適合我,我剪掉它。」你聽懂嗎?我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我是一個真正為神的道繼續不斷掙扎幾十年,把神的道怎麼講清楚,負責任的。今天把神的道當作做生意的人,這種傳道人太多了!就講一些好聽的道,不好聽的不要講,那個就是什麼?就是把上帝的話修剪,把上帝的道摘錄,把上帝的道隨便取捨。保羅說「好在那封信我寄了,我講了,雖然講了以後你們很憂愁,現在我不必再憂愁,我也不再懊悔我從前曾經懊悔,為什麼?我發現那封信我講了以後你們憂愁就生出後悔來,是照著上帝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永不後悔的懊悔來,你們這樣做就表示你們沒有從我受虧損。」什麼意思?我沒有虧損你們,上帝交待我講的我都講了。今天如果你的愛人寫信給你,有人偷看把幾段剪掉,剩下一部份給你,你有沒有受虧損啊?今天神如果要教會聽最難聽的話,我們因為怕你反對我,就把它剪掉,有沒有受虧損啊?如果我想「這篇道我講了,教會執事生氣,就給我薪水少,為了使我不要虧損我就把這個拿掉,結果聽眾受虧損。」傳道人不是為薪水,傳道人是講上帝要他講的,講完了你不喜歡,你甚至把我趕走,我還是照樣講,因為神叫我講!我怎麼可以把上帝託付我寫給你們的信把它剪掉一部份呢?不能的,為什麼?因為這是神要我講的。所以保羅是一個什麼傳道人?保羅說「凡是出於上帝的旨意我沒有一樣避諱不講給你們聽的。」包括這一段,「我曾經寄這封信,而且我不必懊悔,因為這封信帶來你們一個好的悔改。你們改正了,你們悔改了,你們歸正了,這是很好的事情。」感謝上帝!我剛才沒有講完,香港來錄我的音,我也給他免費播。我給你免費播,這個東西我多辛苦啊,每一篇道理是幾十年掙扎的,對不對呢?你看看,你播柯林頓 (Bill Clinton) 的東西,看看柯林頓給你免費播不?你看播一個哲學家,一個解經家的有沒有免費播?免費的,你播免費你知道你來這裡錄了你就免費播了。香港說「你給我播,我謝謝你」,然後把母帶還給我們。「這是你的東西,我們尊重你。」那是懂得規矩的。而這個 Good TV 是比較注靈恩派,所以怎樣做事有基督教的原則沒有,是不一樣的。你久久越來越看清楚。好,我們繼續講下去。所以保羅現在說,你們就不從我們被虧損,為什麼?我已經講了,十節,大家一同讀:「因為依著上帝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那,這表示什麼呢?「以致得救」是說「從前沒有得救」嗎?「以致得救」是表示從前沒有得救嗎?如果沒有得救怎麼會照著上帝的意思憂愁?要照著上帝的意思懊悔呢?所以這個「以致得救」是「以致顯出你是一個得救的人的樣子來,以致於你可以真正享受得救的實際。」接下去,「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你看!你們依著上帝的意思憂愁,從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訴、自恨、恐懼、想念、熱心、責罰」幾種啊?幾?七種。你看,有七種聖潔的憂傷的感情產生的果子,聖潔的後悔,聖潔的憂愁,照著上帝的意思憂傷,生出沒有後悔的後悔以後,結果呢,結出了七種的果子出來。你就殷勤了,哦,從前是懶散的,現在殷勤了;從前是隨便的,現在是認真的,現在很殷勤了。有的人參加聚會是應付,應付的;有的人聽道是敷衍敷衍的,有的人是不好意思不得不來的,所以一面聽一面玩指甲,一面聽一面拿紙張,拿紙條;一面聽,一面看東看西,「今天有幾個漂亮的女孩子在這裡。」你是懶散的,你是敷衍的。現在不是,你是殷勤的。不但如此,「自訴」。一個人懂得自訴,這個人很懂公義,只能訴別人的人,是以為自己行公義,而自訴的人是很公義的人。「我是不對的,不要講別人。」一天到晚怪這個不對,那個不對,這個不好,那個不好,而沒有怨訴自己的人,你不要做他的朋友。那你說「如果一天到晚訴自己,從來沒有訴別人」,那也太可憐了!人與人的關係,人與己的關係可以分成四種,一種是 You are all OK, I am not OK. 第二種是 You are not OK, only I am OK.第三種是 We are all OK, you are OK. 第四種是 No one is OK, You are not OK, I am not OK. 世界上是只有這四種人。如果 You are all OK, I not OK,他的禱告就是,「主啊,快快來!世界末日算了,全部死光了,同歸於盡就好了。」You are all OK, I am OK. 什麼都 OK 的人就是從來不知天高地厚,叫全世界繼續淪亡也不管了,反正對的。這個人犯罪,all OK. 那個同性戀homosexual OK,那個人女同性戀,lesbian,OK,這個人 OK, all OK, everybody is OK. 犯罪 OK,上天堂 OK,下地獄也 OK. 沒有救藥的,這種人。不過這種人可能會比較長命一點,因為他不殺人,人也不殺他,不殺來殺去嘛!所以很自然的。第三種 I am OK, you are not OK.「你們都不對,只有我對。」這種人是自義的人,而這種人以後的結果是什麼?最嚴重的時候就是殺人,不嚴重的就恨一大堆人。他太分明了。第四種人,You are all OK. Only I myself is no OK.這種人就自卑,這種人就痛苦,這種人最嚴重的時候就自殺。「你們都沒有事,你們都好,世界是你們的,不是我的,我就死好了,I am not OK。」這裡講的「自訴」不是這種,太厲害的自訴是不好的。但是自訴的人就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會自己笑自己,會自己輕看自己,會自己找出自己錯在哪裡,自訴的人是會改正的。我們從今天開始,不要做一個只欣賞自己,而只怨訴別人的人,我們也不要做一個只欣賞別人,而完全只怨訴自己的人。我們要做一個懂得照著主的意思憂愁,然後看主所看到我的缺點要我改的,去改。我自訴的分就是那個神要我改的那一部份。我對自己不滿的地方,就是我還沒有達到上帝要求的那一部份。that"s all. 那這樣,我就改正了。因為上帝不要因為我有缺點,以致於輕看自己到完全毫無一是的地步,以致於自暴自棄,自殺,自絕,不是那樣。而照上帝的意思憂愁就知道,「哦,原來上帝不喜歡的是這一部份,好,我知道了,我把這部份改掉,我要自訴,回到對的部份來,這是聖潔的憂愁。第三樣,你就生出什麼呢?自恨,而自己恨自己,這不簡單,當聖靈做工的時候人會自己責備自己,自己厭惡自己,自己發現自己不對的地方。只誇自己,只愛自己,只炫耀自己的人是不知羞恥的人。自己對自己說,「我為什麼這麼做,我不應該這麼做,我討厭自己做這件事」,這樣的人,可以過聖潔的生活,你的靈性會起來。有一些人的靈性沒有起來,幾十年一樣,就是外表看起來好好的,沒有改。有的人聽一句對自己有所責備的話,發現是真理,「唉喲!怎麼我自己沒有知道,要人家講才知道,感謝主!透過祂對我講這句話,你就改變了。」「唉呀!我怎麼會這麼笨?我怎麼會做這樣的事情?我怎麼沒有發現自己,改變」。自恨,很要緊,How do you dealt yourself,你怎樣待自己?就會決定以後變成怎樣的人,How do you talk to yourself. 你對自己講什麼話,will determine your future. 就決定你的前途。特別是當你受苦的時候。當一個人受苦的時候,當一個人憂愁的時候,一定變成面對自我孤立的存在,existing in himself. 所以這自我孤立存在的時候就有自我的分開,主體自我對客體的相對性,relativity in between I myself as a subject and I myself as an object. 這個是只有人才有,動物沒有的。所以當你最苦的時候,你常常愛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這種現象是人之共同興趣,人同此心,心同此性。所以每一個人在受苦的時候,都喜歡孤獨,然後把自己跟所有的群眾分開來,深思,自察,自醒,然後自己評論自己。自己評論自己是很危險的,但是自己評論自己,也是很的幸福的。那麼,為什麼說自己評論自己是很危險的?self-estimate is very dangerous, but at the same time self-estimate is very very fortunate,你還能自己評論自己的時候,表示你還懂得以客觀跟主觀,好好對待自己。為什麼說很危險呢?因為當你自己衡量自己的時候,你沒有真正的尺寸,就隨便量的時候,你就達到很可怕的結論。現在一公尺多長,不再用那個白金的尺量了。「白金」叫作platinum,platinum是比黃金更貴很多的東西,所以如果手錶是用白金做的,數量一定是黃金的,最少最少五十到五分之一,比如說百達翡麗 (Patek Philippe) 或者勞力士,他做鋼表做一萬個,他做金錶最多做三百個,你明白嗎?紅金的一百個,白金的一百個,黃金的一百個。如果他做金的一百個,他用白金做的,最多十個,有時候只有兩個。所以有一個百達翡麗的白金的表platinum 是一九五幾年的,後來拍賣到差不多一百萬美金,因為那太少了,物以稀為貴。所以,這個白金為什麼貴呢?因為少而貴,而哪一個擁有的人感到我是全世界只有幾個人有的其中之一,哇就很驕傲了。物以稀為貴,因為我,也變成稀罕的人,「所以這個東西太少,我也是很少人有的,所以我也貴起來了。」對不對呢?結果呢,他的手錶可以賣貴,他自己不一定賣的貴。好了,不講那個事情。那麼,用這個白金做之所以貴是為什麼?因為白金硬到一個步,磨那個表的機器,用這個東西磨鋼表可以磨一百個就壞了,磨這個白金磨兩個就壞了,因為太硬了!所以這個東西變成相當絕對的這一個標準的具體的物質。所以你說「我的尺是一公尺。」我去買一個尺,你怎麼知道你今天在什麼地方的那個店買的尺,那一公尺是真正的一公尺呢?你說這個公司是很可靠的,那個公司憑什麼告訴你,他的尺一公尺就是一公尺,憑什麼他的公尺給你可靠呢?你明白為什麼嗎?因為他們要根據一個全世界公認的一把尺,照著那個長度,而且在哪一個溫度裡面,去決定量到的那個東西,又回到那個溫度的房間中間,去量的時候去做才是標準的。我有一次量我的鏡框,因為是圖畫裂了,這個鏡框破了,玻璃破了,我去量的時候,量的時候好好的,拿回來裝不進去,因為我的尺跟那個玻璃店的尺不一樣,差一毫釐。就再拿去割那一毫釐割得半死,慢慢慢弄弄弄得半死才放進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嗎?因為我的尺根據的標準,跟他的尺根據的標準不一樣,否則就是我的尺一直用了很久,拉來拉去拉長了,所以變成不標準了!那真正的標準是什麼?當然現在沒有問題,現在用 laser,現在用雷射嘛,雷射「咻!」多少長就多少長,一定的,那是絕對不能錯誤的。但是從前還沒有研究,發明出雷射的時候,用白金,白金測量,是放在法國全世界公認的一個地方,而那一把尺的長度,是所有世界做尺的工廠一定要在那邊對照才可以做尺的。而那一把尺是「母尺」,那一把尺是最基本一個的尺,是標準的尺,而那把尺放在那個房間裡面,溫度都要調準才可以的,那個叫作「標準」,你明白了哦。那麼,這個尺成為一切尺的標準,所以你知道,那現在我問你,你衡量自己的時候,你說「我這個人不好」,你根據什麼呢?「因為我看大家都很好,我就不好了。」啊,你是根據別人看自己,所以你根據別人看自己,你有危險,因為別人的尺寸準不準呢?啊,你說「我不比別人,我憑著自己看自己。」而你自己准嗎?也很危險對不對,所以我說「自我衡量最危險的,但是自我衡量也是很幸福的,因為還懂得衡量,不懂自量的人,是很危險的。今天我跟許牧師,他回新加坡,我從香港到台北來,我們一同坐巴士。一上巴士就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子,才十六歲,來就坐在我的對面,同一輛巴士,十六歲的女孩子。後來我就開始對她談話了,「你信耶穌嗎?」她說「我媽媽是信耶穌的」,「妳是做什麼的?妳有沒有讀書?」「有。」「妳做什麼?」「我是模特兒。」後來講來講去,她很不滿意她的人生。她漂亮得不得了,我告訴你,我就不問她的名字,沒有興趣就是了,因為我就是要傳福音給她。她爸爸不信主,她媽媽信主。那麼她對我講一些話,是什麼?就是說,「我感到上帝不愛我。」「我沒有感覺到祂對我有什麼關係。」我就對她說「有的人五官不全,有的人滿身是病,有的人,世界有一半的人,有百分之四十的人一天只有賺一塊美金,妳還不滿意嗎?」她是用人來量自己,用什麼?用比她更出名的歌星。她十六歲就盼望變成第一流的,我就對她說「知足常樂,妳一定要懂得上帝怎麼愛妳」,就傳福音給她。所以每一個人都會衡量自己,你衡量自己的時候,你根據什麼?所以,一個人「照著上帝的意思憂愁」,哇!這句話很重的,你怎麼知道上帝的意思,你明白嗎? according to the will of God and estimate yourself, according to the emotion of God, that you set up your own emotion of situation, your condition.這樣,你是照上帝的憂愁而憂愁呢?或者照著別的憂愁而憂愁呢?你是照著上帝的標準看自己,還是照著自己的標準看自己,這是很重要的問題,當然我今天不是談 self-esteem 的問題,因為這個太大了,我講羅馬書第二章的時候,用六次談這個題目,今天我們沒有時間談了,我們繼續下去。從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訴、自恨。以後呢?恐懼。結出的第四個果子,是恐懼害怕。怕什麼?怕做錯?怕受刑罰?怕什麼?怕得罪人?怕什麼?怕叫聖靈擔憂,這個後面這一點最重要。所以你把每一次聖經提的每一個字,把它分析了以後呢,最高的標準一定在聖經那裡,最高的標準一定在上帝那裡。因為如果你今天是因為怕受罪,所以你不做錯事的話,那你是自私的。那如果你怕受罪,怕受刑罰所以你不犯罪,你還是自私的。如果你怕得罪上帝,你怕叫聖靈擔憂的時候,那是你願意過一個討神喜悅,與真理合在一起的生活,不一樣。所以你的恐懼是為什麼?這是第四樣。第五樣呢?想念。我們許多時候只顧自己,只想自己,沒有想念那些美好的,想念那些偉大的榜樣,想念古聖先賢,想念那些在歷史中間為我們做了犧牲,做了我們榜樣的那些人。想念我們的主。主耶穌基督要我們想念他,他說「你們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參:路加福音:22 章 19 節)。我們這一生要思慕耶穌基督,要想念耶穌基督。所以希伯來書第一章提到他超越天使,第二章提到了他超越亞倫。第三章,我們認為使者,我們認為祭司,大祭司的耶穌。所以第一章先談天使,天使是使者嗎?第二講亞倫,亞倫是祭司嗎?第三章他超過先知,他超過天使,他超過祭司。「我們認為大祭司,大使徒的耶穌,你們要思念他」(參:希伯來書:3 章 1 節),想念。我們今天想念,根據什麼?「主啊,我聖潔的感情,我要怎樣憂傷,我要想念我的主在地上怎麼憂傷。我要用他的憂傷,用他的感情來衡量自己。」第六樣是什麼?熱心。你有了神的感情來調整自己的時候,你就變成因為神而火熱起來。你不要因為別人而火熱起來,也不要因為某一種目的而火熱起來,因為那種火熱常常是表面上的,那種火熱常常變成狂熱。但你照著上帝的憂愁而憂愁,照著上帝的感情定情,照著上帝的意念來定你的意念,照著上帝所思想的來思想的時候,你的熱心,是照著神的溫度來定溫的,照著神的意念來定意念的。熱心。結果呢?七、責罰。責罰就是對自己很嚴厲的批判,和自己處罰,自己處罰自己,自己責備自己,這些都是聖靈的工作。我們今天把聖靈的工作,已經限制到一個叫作行神跡奇事,醫病這個就叫作「聖靈的工作」,講方言就叫作聖靈的工作。而加爾文主義,歸正神學在歷史上最偉大的聖靈論的貢獻,是把「聖靈」跟「救恩」的施行完全連在一起,one of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of Calvinism, reformed theology is the synchronize the work of Holy Spirit and the execution of the soteriology.所以上帝的救贖,上帝預定揀選的選民,在萬世以前所定的,然後在福音傳的時候,聖靈怎麼做工,直到他們認識耶穌基督,他們怎樣重生,怎樣成聖,直到最後,怎樣被聖靈把他帶到一個完全成全的地步,來迎接耶穌基督的再來,這個整個是聖靈的工作。這樣重要的東西我們不記得,我們只記得「這個」叫做聖靈的工作,聖經沒有講的!所以今天靈恩派的人,是把本丟掉了,捨本逐末!舍重就輕,把重點跟次要的,完全顛倒過來了。所謂的聖靈工作,是聖靈工作曾經發生過一些現象,不是聖靈的工作。而所謂聖靈的工作,聖靈啟示,聖靈重生人,聖靈印證人,聖靈使人成聖,聖靈感動人,聖靈榮耀基督,聖靈引導人進入真理,聖靈使人悔改,聖靈使人過聖潔的生活,聖靈結出果子,使人榮耀上帝。這些聖靈的工作都不講的,你看到了沒有?耶穌說,聖靈來叫人自己責備自己(參:約翰福音:16 章 8 節),對不對啊?特別是你悔改得救的時候,罪人變成聖徒的時候,真正的工作的果效,就看見他有沒有自己責備自己。為罪,為義,為審判,表示他聽過了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的道理,才會自己責備自己。所以,「因為你們有了這種憂愁,因為你們看過我寫給你們的信,結果呢,你們的憂愁變成了後悔,你們的後悔永不懊悔,因為你們的後悔,是建立在照著上帝的意思憂愁的這種感情上。所以,你們就生出了,殷勤、自訴、自恨、恐懼、想念、熱心、責罰這七個果子。」最後一句話「在這一切事上你們都表明自己是」,是什麼?「潔凈的。」你們不是骯髒的,不是污穢的,你們是潔凈的。為什麼呢?你們會自訴、會自恨、會責罰,會熱心,會殷勤,你們會懂得怎樣改正你自己,因為你要潔凈,潔凈。你看見了一隻羊,當牠走走走,腳踏到泥潭的時候,牠怎麼樣?那羊牠要潔凈自己。牠不要,牠不要骯髒,牠的腳乾淨的時候牠走,骯髒牠一定要弄乾凈。基督徒是這樣的,基督徒照著上帝的旨意憂愁,有一點罪在他身上他就不舒服。在一切自恨、自訴、熱心、殷勤、責罰這些東西在身上都顯出了,表示你們是潔凈的,你們要潔凈。一個照著上帝旨意憂愁的人是很敏感的。一個照著上帝旨意憂愁的人,是不願意讓罪沾在身上,不願意讓罪惡在身上掌權,所以他一定要潔凈自己。在一切這些事情上,都顯明你們是潔凈的,這是感情聖化。第二樣,上個禮拜我講一樣。一個基督徒聖化的感情,第一方面是什麼?為罪憂傷,「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參:馬太福音:5 章 4 節)。第二個是成聖之憂,因為這些人一定在上帝的聖潔上有份。大家說,「在上帝的聖潔上有份」,為什麼呢?因為是照著上帝的意思憂愁,照著上帝的旨意憂愁。所以你要禱告,「主啊,你所憂的,求你幫我,使我要照你的憂而憂。你所不愛的,照著你不愛的不愛。你所恨的,你給我照你所恨的恨。你所要責備的,求你使我明白,照著你的責備來責備我自己。我會自訴、自恨、自己責備我自己,我會自己責罰自己,我會殷勤、熱心,想念你這一切,在所有的事情上,表明我在這一切事上,我都是潔凈的」,過一個這樣的聖潔生活。那這種人就繼續不斷使自己成聖,成聖,成聖....。你還記得成聖的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地位成聖。第二個步驟,生活成聖。第三個步驟,完全成聖。「地位成聖」是得救那一天。「生活成聖」是繼續不斷到耶穌再來的這整個的步驟,那這個又叫作「生活得勝」。而成全的得勝,是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身體得贖。所以,這樣,我們得救的時候有三個部份,我們的聖潔有三部份:聖潔的地位,聖潔的狀態,跟聖潔的成全,大家說「聖潔的地位,聖潔的狀態,跟聖潔的成全。」 processional sanctification,progressive sanctification and accomplishment of sanctification.在這個聖化的過程中間,就要繼續不斷,依照上帝的意思憂愁。阿們?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我們站起來禱告。四、哀世之憂第三個憂傷是什麼呢?也就是嘆世之憂。基督徒在這個世界上,蒙救贖之後,神不是把我們就帶去,神把我們留在這個世界,所以這就是基督徒困難的地方,因為基督徒得救以後,我們有了新的生命,但是我們不能脫離我們舊生活的環境。這樣,我們要把新生命借著新生活表達出來的時候,就產生了我們新生活的模式,跟舊生活經歷之間緊張的衝突的關係。所以我們就活在一個「聖靈與情慾相爭,情慾與聖靈相爭」的緊張關係中間。我們基督徒在地上得救以後,沒有一天是真正安寧的,因為我們在心靈的深處,已經得著赦罪的平安,但是我們在世俗的交往,在我們環境的接觸中間,我們沒有辦法過一個不爭戰的生活。為這個緣故,我們基督徒就比非基督徒在地上度日更多艱難;我們基督徒比非基督徒在地上度日,有更多的交戰,有更多的衝突,有更多的緊張關係,是非基督徒從來沒有經歷過,也是非基督徒從來不能明白的事情,這是基督徒的十字架。做為基督徒,有基督徒的十字架;做為傳道人,有傳道人的十字架;做為福音使者,有福音使者的十字架,做為教會的長老執事,有作為長老執事的十字架;各人要背他的十字架來跟隨主,各人要在他的職分中間,照著神給他的恩,來度過一個得勝的生活;各人要在他十字架中間,靠著神的力量來交戰,靠著神的力量來與魔鬼宣戰,使我們可以過一個得勝的生活。為這個緣故,我們在地上的生活,是一個與天上的生活不一樣,與世人生活不一樣,與沒有信主以前的時候的生活是不一樣,是與許多偉大的人的生活也是不一樣。他們經歷過的,可能是我們不必經歷那麼深,那麼多的試煉;他們已經得勝過的,可能是我們現在還沒有得勝的。所以我們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重擔,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困難,每一個人有個別的,完全不同的,獨特性的爭戰,是我們一定要親自面對的。但是我們親身面對的時候,我們根本不是靠自己,因為撒旦最喜歡基督徒靠自己,而靠自己的人,是很痛苦的!靠自己爭戰的人,會發現信主以後的生活,比還沒有信主以前更痛苦,更困難。但是你靠主得勝你自己的時候,你就知道,挑起主的擔子,負耶穌基督的軛,學祂的樣式原是輕省,原來容易的。所以耶穌基督說,「你們要負我的軛,你們要學我的樣式,你們要挑我的擔子,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參:馬太福音:11 章 29-30 節)。我在這裡順便提到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的一首詩歌。His yoke is easy.這首詩歌是很優美,但是不容易唱。容易聽的詩歌,是不容易唱的詩歌,因為這首詩歌在全本《彌賽亞》裡面,是很獨特的一種作曲法,跟其它的詩歌不一樣的地方,它甚至是用很難的音,放在很高的調裡面,所以這是人的歌喉很難達到的一件事情。所以我有時候感到,這樣的詩歌是很大的諷刺,因為題目是 easy, but, when you sing it, it is not easy。 His yoke is easy,「依」唱高音容易不容易啊?「嗚」.... 就很容易了,對不對?「哦」....就很容易了,ea....s....y 這個很難唱的。所以,唱得好,很好聽,唱不好很難聽!不但如此,這是韓德爾唯一的一首,在最高音的時候用 E,不是用 A,不是用 O,不是用 U,是用 easy,唯一的一首,為什麼?我只能說,神的美意就是如此,很難明白的。第二樣、全本《彌賽亞》,無論男音,無論女音,最高的音是 A,只有這首歌,是降B,比 A 更高一點點。所以為什麼這樣?我也不明白,但我也知道,分析整個彌賽亞的樂譜的時候,發現「他的軛是容易的」這首詩歌,唱的時候是不容易的。但是等唱會的時候,你發現,它太美了!而且聽來的時候,是那樣的美,那樣的輕省,那樣的引人入勝,使人被帶到一個更絕妙的地步裡面。(旋律)有一點,那一點,照我的想像,就是韓德爾故意放進去,使你感到那個擔子是輕的,輕省的,是很美的一首詩歌。當你真正順服神的工作的時候,你就感到你的生活一切困難都可以過去,如果你以不順服,不甘願的心做事,你感到最容易的工作,你都考不及合,你都不能度過這個難過。為什麼?最容易的度不過,最難的可以度過,只差你是不是願意,你是不是順從?為什麼以色列人,在耶利哥大城面前他們最後勝利,在艾城這麼小的城市,他們一敗塗地?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驕傲,他們不對付自己,他們中間有一個亞干偷了,藏了不應當存的東西。這個不誠實,就像一隻的死蒼蠅,把整罐的香膏完全味道搞壞了(參:傳道書:10 章 1 節)!變成使整罐香膏發臭的真正的原因。這樣,最大的城市可以倒下來,最小的城市可以攻不下,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順從神,沒有按照上帝的旨意。所以上帝的擔子是困難的嗎?是!上帝的擔子是容易的嗎?是!對誰是困難的?對誰是容易的?對肯順從的人,多大的擔子都是容易的。對不甘心的人,多小的擔子都是千斤重擔。求主幫助我們,給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好叫我們不必在微不足道的小卒面前我們敗北,我們可以在最大的仇敵的將軍面前,我們完全得勝。為什麼要在一些小卒面前完全投降呢?是因為我們不順從,我們不靠上帝。所以我剛才說,撒旦最盼望的就是我們靠自己,而靠自己的人是最痛苦的,靠自己的人是一定要失敗的。只有當我們依靠神的時候,祂的大能的膀臂托住我們,祂的笑臉幫助我們,祂要使我們下垂的手,發酸的腿挺起來,力上加力,到錫安朝見上帝。我們在地上的日子是困難的,我們的環境是可怕的,我們的仇敵是強大的,我們四周圍的誘惑是甜蜜的,罪惡給我們捆綁的力量是很強大的,但是我們要知道,「在我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參:約翰壹書:4 章 4 節)。大家說,「在我們裡面的,比在世界上的更大。」所以憑著這個信心,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那請你注意,我們不應當要像羅得的樣子,為什麼呢?因為羅得是因為貪戀世俗,貪戀世界的成功,貪戀世界的財富,所以他義人的腳,一步一步移動到惡人的中間去,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羅得選擇了肥沃之地,羅得選擇了容易的地方,他選擇了比較容易奮鬥,容易發財,更順利,更適合於自己的地方。今天照樣只有兩種事奉的人,一種是跑艱難的路線,一種是走容易的路線,If you choose only easy live, you will never success in the eyesight of God. If you only choose porperity, easy, that is also a slippery way. 那容易的路,常常是滑倒的路!因為那些向下跑的,一定是更容易快的人。因為快的原因,因為他向下滑,所以很快。「看哪,那傳福音的人,他們的腳登山何等佳美」(參:以賽亞書:52 章 7 節;那鴻書:1 章 15 節)。登山的人不是向下,是向上,而向上一定是艱苦的。許多的教會要順利,要成功,要容易的路線,所以這些的教會他們要容易,要順利,他們就一直走下坡。有一些的教會,一些傳道人,他們不選容易的路,不選順利,不選一定要成功的路,選了神旨意的道路,是在困難中間,直到死,看不見成功。但這些人死了以後,大大的復興就馬上來了!你說他看不見嗎?他在天上看得很清楚,為什麼一定要在我們有生之年看見自己的成就呢?為什麼一定要在我們還沒有死以前,看見人家尊崇我們呢?不需要。因為我們不是為今生而活著,是為來生而活著。所以,羅得跟亞伯拉罕不一樣的,亞伯拉罕說,「你我不可相爭,你的僕人與我的僕人也不可相爭,看哪,大地在你面前,你選,你選要的,你選好的,留下的交給我」(參:創世記:13 章 8-9 節)羅得這個年輕人很好意思,他想「亞伯拉罕是老人家,就快要退休的,我把好的地先選了,把壞的交給他。」我告訴你,當一個年輕人有機會選的時候,就為自己想的時候,以後一定是失敗的!你們不要以為很聰明,可以騙老人。你們不要以為你有機會看得到先搶先爭,你先爭為自己先爭,你就是顯出你自己的愚昧。所以羅得選了所多瑪、蛾摩拉,他要在那裡發財,要在那裡順利,他不要走艱難的,不要走困難的道路,「讓亞伯拉罕去吧!因為這個年齡不退休,什麼時候退休?這是我的時代,我的選擇,這是年輕人的世界,不是你的地方,你這個伯父,去吧!你走到貧瘠的山地,我跑到富饒的平原中間。」在肥沃的地方,他建立他的家園,他發展他的事業,他爭取他的財寶。結果呢?爭取到的一切的一切,沒有爭取到,因為神用硫磺火把所多瑪、蛾摩拉,包括他所得到的一切財寶,完全付諸一炬,完全燒盡了,這樣,他所存的都不能歸他自己。親愛的弟兄姐妹們,羅得是一個義人,但是因為他選擇了比較順利,肥沃,比較富庶,比較有利自己的生活,所以他義人的腳步,走到罪人的世界中間去,注意聽這些話。雖然如此,我們所聽的道都是罵羅得,都是責備羅得,但是有一天我自己讀經的時候,在彼得後書裡面,讀到一句話,「那義人羅得,在他們中間,義心天天傷痛」,我才醒過來了!原來上帝不像牧師們一直批評羅得,上帝知道羅得不好,但是上帝還講一句公道的話 ---- 羅得是義人。羅得為什麼被稱為是義人,因為他雖然在罪人的中間,他沒有跟他們同流合污,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今天我們在台北的地方,台北的地方已經變成全亞洲,可能除了日本以外,最多同性戀的地方。今天我們在台北這地方,已經變成道德敗壞到一個跟先進的國家差不多,變成我們已經一點沒有輸給他們的地步。這是在墮落的事情上名列前矛,在道德敗壞的社會裡面,我們已經與世界所謂「最先進的墮落國家」已經看齊了,在這樣的時代中間,我們的環境就像所多瑪、蛾摩拉一樣,就等上帝的審判突然來到,把我們整個社會,把我們的整個世界把它消滅掉了。那這樣的時候,請問我們誰有這個覺悟呢?羅得是不是跟他們走?沒有!羅得還是義人,他知道他是出於上帝,他知道他跟她們拜偶像的人是不一樣的,他知道他是蒙揀選,有亞伯拉罕的信仰,雖然他不要跟亞伯拉罕一同走窄路,但他要亞伯拉罕信仰所得到的好處。今天有許多的基督徒是這樣,「我要天堂,但我不要十字架。我要復活,但是我不要死。我要樂園,但我不要客西馬尼園。我要冠冕,我不要各各他。我要神的賜福,我不要付代價。我要恩典,我不要盡責任。」今天有許多的基督徒就像羅得一樣。亞伯拉罕跟他不同的地方,亞伯拉罕的靈性是平衡的,神的應許跟他的順從是協調的;未來的獎賞跟今天的順從是協調的;上帝給他的恩典跟他的信仰是協調的;上帝給他的話語跟他的順服是協調的。所以,這樣在亞伯拉罕的靈性裡面,不是「求恩」的靈性,乃是一個合乎恩典地位的靈性,這就是保羅在以弗所書第四章講的,「我今天為基督坐牢的,在囚犯裡面,在這個監牢的位分裡面勸你們,蒙受的恩和你們的行為要相稱」(參:以弗所書:4 章 1 節)。「你們行事為人要與蒙受之恩相稱。」這個「相稱」希臘文的意思就是英文的 balance, balance between the grace you receive from God and the life you manifest for God. You balance in between of the grace from God and manifest the grace in your good works before the sinners in this world. Let people know that you react to the grace of God by showing your goodness, showing your good work. 所以你用你的美好,良善的行為,把你神領受的恩典表現出來的時候,你的行事為人與蒙召之恩就相稱了。今天有很多的基督徒要不要恩典?要。要不要責任?不要。要不要應許?要。建立信仰呢?不要。要不要賞賜?要。要不要十字架?不要。要不要復活?要。要不要死?不要。要不要冠冕?要。要不要客西馬尼園?不要。他要的就是那個很簡單的,很順利的,不必付代價的,白白的恩典臨到我,「因為你是滿有慈愛的,你是有大能的,你是賜福的上帝。上帝啊!我到你面前來,因為我需要你的福氣。」這些人以後要怎麼樣呢?他們以後要先看到暫時的福氣,侵吞了他們永遠的福分;他們要看到暫時的財寶,奪去了他們永遠的資產;他們要看見他暫時領受的成功,使他們在永恆中間蒙受羞辱。因為羅得最後不能從所多瑪、蛾摩拉,拿一點點成就出來,然後離開滅亡之城,他要空手離開,你看見了沒有?雖然如此,羅得,上帝說「他是義人。」因為上帝說他是義人,我不敢隨便說他不是義人,因為神說的,他是義人。他是一個什麼義人?一個保守自己過聖潔生活,在骯髒污穢的世代中間,能夠潔身自好的一個義人,這是第一方面。第二樣、他是一個能夠教養兒女,給他們在災難的,敗壞的,傷風敗德的世界中間,守住童貞的義人,所以羅得是一個義人。當那些男人看見有兩個上帝的使者,進到羅得的房子裡面,他們就圍著他的房子,敲門,大聲呼喊,「請把這兩個男人(原文是男的)交出來,我們要與他發生性交關係!我們要與他們交合!」所以你看這兩個天使,一定長得很英俊,這兩個天上來的使者被羅得接待進家的時候,全城的男人性慾發做,「把他們交出來,我們要跟這個英俊的男人來交合,與他發生性關係!」羅得知道來意清楚了,也知道他們的敗壞臨到自己的家了,他講了一句話,聖經記載下來。「哦,父兄們,你們不要做這個事,如果你們真的需要的話,我有兩個女兒,還是處女,我可以交給你。」我不是說他隨便把女兒的道德這樣出賣掉,我在這裡所看見的他寧願保護神的使者,而犧牲自己家庭的利益,而且他是很難不做這個事情,因為他們這些人可以把他殺死,全家都可以殉難的。所以這個時候,他為了滿足那些人的獸慾,他把自己從小好好培養到現在還是處女的女兒,都願意犧牲掉,這是做父親多麼痛苦的事情。但是至少這句話神啟示下來,證明他們兩個女兒沒有受玷污,兩個女兒沒有受環境的影響,他的兩個女兒到那一天還是處女。妳還沒有結婚,妳是處女嗎?妳說妳是基督徒,妳還聖潔嗎?我們是不是保守我們的兒女在神面前,結婚以前還是聖潔的?羅得是義人,因為神這麼記載,我不敢否定,我只能說,「感謝主,他自己聖潔,他也教導他家人聖潔。」羅得雖然過了這樣的生活,但是他的心,永遠沒有平安,他賺錢的時候,他得著快樂,想到這些罪人在他的四周的時候,他的義心傷痛,這變成羅得在世界上,一個很大的諷刺,也成為他對後代的聖徒一個很大的警戒,更成為我們應當好好思考和學習的一個前人。親愛的弟兄姐妹們,前車可鑒,我們看見聖經記載過這樣一個聖徒,義心傷痛。從某一個角度來看,我們佩服他,因為一個義人應當有這樣的心志,看見環境敗壞的時候,非常痛苦。看見四周圍道德越來越低落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幫助他們,我們自哀,我們自苦,為他們的緣故,我們不知道怎樣,我們愛莫能助。但是,另外一個問題,也成為我們的警戒,因為羅得根本沒有意思,想離開所多瑪、蛾摩拉,他在那裡賺錢嘛!在那裡生活得很好嘛!所以,這樣,一方面賺罪人的錢,一方面為罪人難過。一方面在罪惡的世界中間得利,一方面在罪惡的世界中間良心控告,這種生活是很困難的生活,是很痛苦的生活。那當我們不是故意到所多瑪、蛾摩拉去,而是生的時候就被生在所多瑪、蛾摩拉的時候,那你是不是應當離開這個世界呢?「上帝啊,我在這個世界活不下去了,因為他們道德敗壞。我要到一個地方去比較好的,沒有罪的,比較清潔的,比較靠近主的,沒有試探的,在那裡好好過我基督徒成聖得勝的生活」呢?主說,「不是的,我拯救你們,卻沒有叫你們脫離這個世界,乃是要叫你們在這個世界中間,過一個得勝的生活」(參:約翰福音:17 章 15 節)。這個就是我們與羅得又不同的地方了。我們現在是被生在這個罪惡的世界中間,羅得是自己選擇跑到罪人中間去生活。而選擇跑到罪人中間去生活,如果是為了傳福音,那就是偉大的聖徒。耶穌基督是自己選擇到世界罪人的中間,來做福音的使者,成為神所差遣的救主。所以基督是自己選擇到罪人中間來過生活的,而羅得是,不是要去救他們,乃是要在他們中間過一個,與他們一同可以發展,有許多的金錢,許多世界福利的生活,所以動機是不一樣的。從一方面來看,羅得有義心傷痛;從一方面來看,羅得有對世界貪心,使他選擇了世俗的道路,所多瑪、蛾摩拉的生活。那麼,這種就在矛盾、痛苦的中間,產生不必要的衝突。那我們基督徒是被生在這樣的時代,我們被生在這樣的社會中間,那我們怎麼樣呢?我們當然不能夠逃避,因為一個逃避的人,不是一個可能有見證果子的人;一個逃避社會的宗教,不是基督教信仰的宗教。基督教不是出世的宗教,基督教是一個入世的宗教;基督教不是逃避現實的宗教,基督教是承認,接受,又有能力超過,超越,來改變現實的一個宗教。基督教不是把沙土挖了,把自己的頭埋在沙土中間的這種「自欺欺人」的宗教,基督教的信仰,乃是面對可惡的世界,而沒有受它玷污,而能夠把聖潔的能力,從天上的主那裡,透過我們流露出來去,來感化人,使人歸向主的這樣的人生。感謝上帝!我有一個很好的同工,他已經離開世界了。這個同工他有一個女兒,在比利時很著名的一個大學讀書,魯汶 (Leuven), Leuven 就是伊拉斯姆 (Desiderius Erasmus, 1469-1536) 的學校,馬丁路德的時代,已經是當時最好的學校之一,我自己到過那個學校去看過,他們的校園幾百年,他們的牆都有爬藤,整個校園的樹木多得不得了,整個文化、氣息,深到一個地,你一進到裡面,好像不久你就會看到莎士比亞(Shakespeare, William, 1564-1616) 出來,好像看到那些古人出來,那種氣氛一樣的。那麼 lwving 就是伊拉斯姆跟馬丁路德的時代,就已經出名的一個學校。這個學校裡面有兩種大學,一種是用比利時文讀的大學,一種是給那些外國人到那邊留學讀的大學。那麼,這兩個不同程度的都拿到同樣學位。所以如果你從魯汶大學 (Leuven University) 畢業的時候,他如果寫是比利時部門的,你的程度就高很多了;如果是international 部門的,你的程度就低很多了。為什麼了?是不是他看不起國際的人士?是不是他看不起外國學生?不是。因為他知道這些人來讀了以後,回到外國去,是為了管理他們的國家,無論讀政治,無論讀法律,無論讀什麼,回去的時候,為了適合當地,所以他們就為世界各國造就人才。為世界各國造就人才的時候,他們知道,有許多外國來讀的學生程度是比較低的,他們如果讀畢業了,不必像他們在比利時要求那麼高,回去就有足夠的份量,來應付他們那些國家法律沒有嚴謹的歐洲的那個地步的需要了,所以就變成兩個程度來辦學校。你明白我的意思嗎?所以如果你從魯汶畢業的時候,我要看是哪一種文憑。我不能說,「哇!你這個學校畢業的,你真是了不起。」那我這個同工,他考上的是比利時的學校,不是國際的,所以他程度高得不得了。當他從高中畢業,考上那個大學要去讀的時候,在高中的時候,他們老師給他們避孕丸,所以每一個女孩子都要吃避孕丸。所以當這些高中生拿到避孕丸,每一個都吃的時候,這個學生說,「我不需要。」老師說,「不可以!政府規定高中的女孩子都要吃避孕藥。」她再說「我不需要,我有自己的避孕丸。」老師問她說「妳什麼避孕丸?哪一個廠做的,什麼名字?」她說「我的避孕丸叫作耶穌基督。」全班就笑起來了!這老師就以為她開玩笑,「無論如何妳一定要吃。」她說「無論如何我不吃,因為我是敬畏上帝的人,我有耶穌基督住在我心裏面。」她們再笑她,然後她從當然沒有亂來過。當她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從歐洲,從美國飛到比利時去參加她的畢業典禮。我的孩子拿碩士我是不會去的,博士我才會去,但這個同工有好見證,我曾經為她的女兒作了這個見證,所以我一定要去看她。她拿到碩士畢業的時候,我非常為她感謝上帝,因為這是個聖潔的家庭,聖潔的見證,一個亞洲人在歐洲為主作見證,一個很好的果子,感謝上帝!從小聽過我們講道,從小明白上帝的道理的人,是不一樣的,阿們?她為別人很難過,為自己很持守。一個基督徒要有這樣的憂傷,怎樣的憂傷呢?看見世界的敗壞而憂傷。那哪一種基督徒會有這種聖潔的感情呢?就是內心有主,已經有主所給他的聖潔標準的人。有這種標準的人,他才會用這個標準去對照,看見這個世界不象樣,然後他痛苦。今天為什麼有很多的基督徒看見世界敗壞,他不但不感到痛苦,他說,「原來這樣,如果這樣我也可以。」所以他不但沒有嘆世之憂,他有走向世界的趨向,他有羨慕世人野蠻的自由,他有蠢蠢欲動像外邦人一樣的性慾的發作。他不是有嘆世之憂,他不是有警世之能,他不是有救世之愛,他乃是有貪愛世界,效法世界,暗暗羨慕世人所有的野蠻的行為,這是很可憐的事情!我們的感情是聖化的嗎?我們的憂傷是聖潔的嗎?如果我們的憂傷是聖潔的,讓我們為世界的敗壞憂傷,讓我們為道德的低落憂傷,為我們學校的裡面,我們四周的朋友,為我們在學校的宿舍中間,那些與我們一同讀書的人,或者與我們一同教書的,在公司裡面與我們一同上班的人,他們所講的話,他們所想的事,他們所看的,他們所做的那些下流的,那些沒有標準的,那些敗壞的行為,我們為他們憂傷。「那義人的心,天天傷痛。」我讀了很受感動,我們從這些的話要提醒自己,「我不屬於這個世界,我未來是歸屬永恆的主,在聖潔的國度裡面,與祂合而為一」,所以我應當在今生預備來生,我們在暫時預備永恆,prpare to meet your God。三千年前,先知阿摩司說,「你要預備迎見你的上帝」(參:阿摩斯書:4 章 12 節)。當你見祂面的時候,如果你在罪惡中間,你就很羞愧了。當你見祂面的時候,你是與世人同流合污的,你沒有辦法辯明,你真正有屬於主的生命。當你見祂面的時候,你滿身污穢,你要羞愧。所以「我們見祂面的時候,我們不至於羞愧」,這是約翰壹書所講的話語。求主幫助我們,「凡向他有這指望的人,就潔凈自己」(參:約翰壹書:3 章 3 節),those who are expecting the second coming of Jesus Christ, you should purify yourself. If you are truly waiting for His return, you should purify yourself.每時每刻潔凈自己,像一個新娘,她穿了一件新娘衣,以後新郎來迎娶她的時候,不會因為新郎遲了兩個鐘頭她說「我先去放風箏好不好?我先去玩水好不好?我先去跟小孩子跑來跑去,然後我玩玻璃球。」等玩到一半的時候新郎來了,發現她滿身都是髒的,她喝了咖啡滴了好幾十滴在這裡,她玩了骯髒的泥土擦了身,潔白的新娘衣也變黑,絕對不是如此!我們絕對不是如此。所以聖經說,「凡對耶穌基督再來有指望的人,就潔凈自己」,這是在我觀念中間基督徒的聖潔的動力從哪裡來的裡面,思考到的五樣動力裡面的最後一樣,the purification because waiting the second coming of Jesus Christ. The holiness as a result of expecting His return.當你真正盼望耶穌再來的時候,你一定會鞭策自己。當你真的盼望耶穌基督再來,你一定會自己省察自己,你會自己責備自己,然後自己對自己說「我要過聖潔的生活,等候祂來。」好,我現在告訴你那一天我作了五首詩歌,其中一首我不拿出來的,我現在告訴你。那首詩歌的旋律也是很美的,那首詩歌的旋律是我從來沒有聽過,門德爾頌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 的第二個交響樂,後來我一聽的時候,嚇了一跳,因為他的旋律跟我的旋律很多相同的地方。門德爾頌的第二交響樂,原是他的第五交響樂,他的第五交響樂,原是他的第二交響樂,門德爾頌第三交響樂叫作《蘇格蘭》,門德爾頌第四個交響樂叫作《義大利》,門德爾頌第五交響樂叫作《改教交響樂》,Reformation Symphony 以后里面的旋律....。用這個主題作音樂的有三個人,除了馬丁路德那首詩歌,被譜成改教,《上主是我堅固堡壘》以外,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也用這個主題,作了一首交響樂。除此以外,門德爾頌用這個主題,作了第五交響樂,而這個第五原是第二,第二原是第五。在他的第二交響樂裡面,有一個主題在序樂裡面出現,在最後一首歌再出現,(旋律)而這一句在我那首詩歌裡面出現,我沒有聽過它,還是original 因為不是聽他而來的,我是放在第二句裡面。第一句(旋律)。副歌(旋律)。那為什麼我不拿出來唱呢?因為那首詩歌的字,我感到不是太好。字是什麼呢?很好,但是下面的副歌的那些詞,好像跟整個我的神學,後來感覺到不大對,所以我沒有拿出來。那我現在告訴你為什麼我不拿出來,到底是什麼字,免得你猜得半死。「當主再來時你在哪裡?主再來的時候你在哪裡?在賭館裡或在舞廳里?」在賭博館裡面呢?或者在跳舞廳裡面呢?「當主再來時你在哪裡?你能坦然見他否?」你能不能坦然見祂否?那副歌怎麼樣講呢?「若你正在讀聖經,若你正跪下禱告,若你正在作見證,主來何喜樂!」好不好?好。應該不錯了,但是不對的。為什麼?主來的時候,可能你不在作見證,主來的時候,可能你在睡覺。因為耶穌說,「我來的時候睡覺,一個睡一個拿去」(參:馬太福音:24 章 39-41 節;路加福音:17 章 34-36 節)。剛好作見證主來,那些西半球的怎麼辦?所以我感到這個不對,所以我就不拿出來用,對不對?我是很盼望主來的時候,我正在作見證,「哦,唐崇榮在這裡!」哦把你提去了,「你看,這個作見證的人!」那是很自私,因為那些西半球的人都在睡覺,我們這裡作他們睡,我們睡他們做,他們做我們睡,對不對?所以不可能每一個人都是那樣,所以這首詩歌,就沒有多大價值了。凡是沒有多大價值的東西,就不會存到永遠,與其拿出來不如不拿出來,但是要告訴你不拿出來的理由是什麼,就是這個。我小的時候最怕的是什麼?最怕我洗澡洗到一半還沒有穿衣服,耶穌就來了。哇!那個時候我十一、二歲,很怕耶穌來,還來不及穿衣服,被提了,人家都有衣服,我沒有怎麼辦?後來我大了,我發現這個也不要緊,因為那個時候榮耀的衣裳,就馬上充滿我們了,不需要再怕了,不過小時候那個單純的心,還是很可愛,對不對呢?那個單純的心主還是很喜悅的,不過不能作成詩歌就是了。「當主來的時候,你在洗澡嗎?」怎麼講?這怎麼可以作成聖詩呢?就是這樣。而這首詩歌以後要有適當的詞,我可能會再用,是這樣。因為我相信那一天一整天裡面我一直被音樂充滿,後來就寫了五首歌,其中一首就是這個,就是「若你曾愛過耶穌」,我相信是神的感動。結果我那一天充滿音樂,使我一天一直想,然後就把五首詩歌寫下來。親愛的弟兄姐妹們, 當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你在做什麼?Are you prepare already? Are you purify yourself everyday? 當基督再來的時候,你已經預備好,以聖潔的心等候祂嗎?當基督再來的時候,你有聖潔的感情來渴慕祂來嗎?我們就不應當隨著世界的敗壞而跌倒,我們不應當順著世界的誘惑而犯罪,我們不應當就照著世界的試探而下陷。我們應當為世人痛哭,為世風日下哀嘆,為四周敗壞的人傷心代禱,因為這種聖潔的憂傷,是基督徒第三個偉大的憂傷。求主幫助我們,給我們從今天開始,為台北哭,為台灣哭,為這一代的青年人哭。現在的文章,比起四、五十年前,我們在高中念書我們的文章,是很不一樣的。我還記得我班裡面高中裡面,有一天有一個女孩子突然間不出現,永遠看不見了。後來去查,原來她被人強姦了,那個時候被強姦是羞到無地自容,是永遠不見面,就搬到別的城市,他爸爸把她搬到幾千公里外面,直到今天,從來沒有見過那位同學,因為她不要名譽不好。但現在的時代呢?一個女人還沒有結婚跟過幾十個男人睡覺,她不但不懂羞恥,她還告訴你經驗如何,她還教導女人要怎樣享受。這是一個怎樣的時代?這是一個很可憐,很可悲的時代!我們在這個時代作基督徒,讓我們回到聖經。「義心天天傷痛!」這種聖潔的憂傷,是可以使世界迴轉的憂傷。如果你到巴黎奧塞美術館 (d"Orsay Museum) 裡面去,你會發現有一張圖畫,掛在整個博物館正中的地方。那個圖畫是描寫羅馬帝國衰亡以前淫亂的生活。那個圖畫中間,旁邊,每一個角落,都有人抱著很美麗的女人,她們的身材美到一個地步,就像天仙一樣。這一次印度尼西亞有一個人結婚,他把整個旅館四邊的牆壁,都用仿製的美麗的大圖畫把它重新裝飾,而且單單為了那些裝飾,他花了差不多六十萬美金,為了他的女兒結婚,請我去。是一個基督徒的哥哥,因為我認識他以後對他傳過福音,我勉強去應付一下,跟他握手我就回家,我婚禮我從來不去吃。我婚禮幾千個人,印度尼西亞那大的婚禮,是幾千個人一次,我來了見了面握了手,我就出去,然後去小店去吃一碗餛飩麵就是了。我不要在幾千人中間浪費時間,我沒有那麼多時間。我一看到那副畫,哇!這麼美。後來我對他弟弟說,「你哥哥那一天孩子結婚,掛那幅畫是不對的,因為那是淫亂的圖畫,那不是美女的圖畫。」他說「是嗎?」我說「當然是啊。」「怎麼會這樣呢?」因為你們不懂嘛,你們沒有文化禮節,沒有文化修養,所以看美麗的圖畫,就掛在那裡,一個抱一個,像什麼樣呢?因為那個題目就是「羅馬帝國滅亡以前的情形」。「國之將興必有禎祥,國之將亡必見妖孽」(參《中庸》二十四章)。孟子講了這句話,這是提醒世世代代,妖孽出現的時候,就是滅亡要來的時候。可惜的是,妖孽都很美的,妖怪都很美的,當這些以美女、美男的身份出現,而道德的醜惡被遮蓋的時候,你的良心就黑暗了。而連基督徒都與世界同流合污的時候,那麼,世界就沒有盼望了。今天台北有哪幾個聖徒,心為道德敗壞的社會傷痛?有哪些人的憂傷是被聖靈聖化的?讓這些人跪下來代禱,哀哭,在神面前呼籲,求主賜下復興,從教會開始,求主復興教會,從我,從你開始,我們站起來禱告。五、骨肉之憂晚安!我們今天要講「基督徒的憂傷」的最後一堂,還記得上個禮拜講什麼嗎?嘆世之憂。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社會越來越敗壞的時候,基督徒的感情應當是怎麼樣的?我們是不是與世界同流合污?我們是不是與世界的世風日下,沒有道德的生活,與他們一同共鳴?或者我們有一個嘆世之憂,像羅得,「義人的心天天傷痛」(參:彼得後書:2 章 9 節)。這個與神同憂,與神同苦,主看人的思想「整天所想的盡都是惡,主就極其憂傷後悔」(參:創世記:6 章 5-6 節)。我們今天有這樣的心志,有這樣的感情面對這個世界嗎?今天我們要看最後一個憂傷,我們大家一同打開羅馬書第九章,羅馬書第九章,第一節一直到第五節:「我在基督里說真話,並不謊言,有我良心被聖靈感動,給我作見證;我是大有憂愁,心裡時常傷痛。為我弟兄,我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他們是以色列人;那兒子的名分、榮耀、諸約、律法、禮儀、應許,都是他們的;列祖就是他們的祖宗,按肉體說,基督也是從他們出來的;他是在萬有之上,永遠可以稱頌的上帝。阿們。」我們大家一同讀,第一到第三節:「我在基督里說真話,並不謊言,有我良心被聖靈感動,給我作見證;我是大有憂愁,心裡時常傷痛。為我弟兄,我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阿們。」我們再一次低頭禱告:「主啊,求你賜福今天的聚會,正像你賜福以往的聚會一樣。你賜福今天到你面前來的人,正像你過去每一次的聚會,你都賜福到你面前來的人。當我們願意謙卑受教,以虛心的耳朵領受你的話語的時候,求主你教導人的聖靈,就在我們心中引導我們,引導我們的思想,引導我們的意念,使我們回到你話語的中間。我們弟兄姐妹同心合意,奉耶穌基督得勝的名,吩咐撒旦離開這個地方,求你不叫牠在我們中間有絲毫攪擾的工作,因為牠在你裡面原是毫無所有。你願意把你的得勝賜給我們,使我們借著基督,仗著基督的十字架可以誇勝。你聽我們的禱告,感謝讚美,奉主耶穌基督得勝的尊名求的。阿們。」我們今天要講第四次基督徒憂傷的問題,在第一次的時候我們提到,基督徒的第一個憂傷就是「為罪痛苦的憂傷」,這個憂傷是我們感情中間最寶貴的一個憂傷的開始,因為這個憂傷的開始,就產生了一個新地位表現出來的新生活。而使我們能夠為罪痛苦的,是因為我們領受了新生命,領受新生命以後就照著新生命的原則,領受新生命以後就照著新生命的本質為罪憂傷。一個沒有神生命的人,不可能用神的眼光看罪是嚴重的。一個沒有神本性的人,沒有辦法看見罪是與神的旨意相違背的,所以能為罪憂傷,真正為罪憂傷,就是有新生命的一個記號。所以我們就從這裡得到一個總原則,是「生命」先於「感情」,而「新生命」先於「新感情」。「上帝既然救贖我們脫離從世俗而來的敗壞,就使我們得以在祂的性情上有份」(參:彼得後書:1 章 4 節),所以一個真正重生的人,真正重生的記號,就從他為罪痛哭憂傷的真實性,那個真正悔過的表現就證明出來了,感謝上帝!所以,這樣,歸正神學就把「重生」和「悔改」之間的關係的先後次序,跟福音派做了一個調整,不是我悔改以後我就有足夠的條件可以領受上帝給我的新的生命,相反的,因為神把新的生命放在我裡面,我才能夠用新生命的感情來看到罪的可怕,為罪憂傷。所以,重生是在悔改之先,不是在悔改之後。雖然如此,重生並不是一件即刻發生的事情,而是一段相當有距離的一個時間,以致於道傳入你的耳中,就成為一個種子在你裡面要做成新生命的工作,正像保羅對哥林多(加拉太)的人所講的話,「我為你們忍受生產之難,直到基督成形在你們裡面」(參:加拉太書:4 章 19 節)。這樣,自從你聽道開始,一直到你真正重生得救,那是一段的日子,有的人是很短的,有的人是很長的。而這一段的日子,我們就用好像女子懷胎,直到她生孩子,她整個懷胎的過程,也就是道在你裡面形成新生命的過程,整個的總合就是「重生」的過程。而重生的日子,重生的時刻,就像你生下來的時候那一個時刻一樣。而這個新生命的降臨,就產生了在世界哀哭的開始,所以一個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參:馬太福音:5 章 4 節)。天國是誰的?是虛心的人的,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當神把新生命給人的時候,人才會真正為罪哀哭。那些受法官判罪而為罪哀哭的人,不等同於聖經裡面重生得救的人,用神聖潔的感情為罪憂傷的哀哭,因為那種哀哭是出於懼怕,是出於良心的責備,而不是新生命聖靈光照的果效。第二個悲哀,就是因為遵行神的旨意,照著上帝的意思憂愁(參:哥林多後書:7 章 9-11 節),這是自潔之憂,這是成聖之憂。一個基督徒領受新生命以後,他就要過一個聖潔的生活,所以當他的身上,當他的思想,當他的心靈有一些罪的糾纏,有一些撒旦的攻擊,以及對罪的妥協的這些的狀況的時候,他一定會感到很難過,所以按照上帝的旨意而憂愁,就生出永不後悔的懊悔出來。「永不後悔的懊悔」也就是說,我們在永恆中間,不會因為這種憂傷而感覺到我們是笨的,為什麼那個時候哭得這麼幼稚?為什麼那個時候我們傷心到這個程度?因為我們沒有人生的經驗。不是的,這種按照上帝的意思產生的憂傷,是有永恆性的價值,而且也沒有後悔的必要,因為這種後悔,是不需再後悔的後悔。而這種憂傷就生出自訴,自省,能夠責罰,熱心,殷勤,就改過,使我們繼續不斷,願意享受在聖潔中間而得著的喜樂,因為聖潔的靈住在哪裡?聖潔的靈就幫助人有能力與自己的情慾開戰,與自己的情慾爭戰的結果,得勝的,就充滿了聖靈所給他的喜樂,這是第二種的喜樂。而第二種的憂愁產生,就是真正因向罪宣戰而得到的果效,也就變成喜樂了。第三種憂愁,就是上個禮拜我們所講的,我們在犯罪的世界中間,我們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道德淪落的環境中間,看見人的痲痹,人以罪為樂的時候,我們非常傷痛。那這種「義心的傷痛」,就證明基督徒不是與世界同流合污的人,基督徒要做中流砥柱,基督徒要做時代的見證人,正像希伯來書第十一章所提的,「挪亞動了敬畏的心,所以他就定了那世代的罪。」一個人能夠在一個時代中間做全時代的定罪人,這是何等威嚴的事情,「挪亞向上帝動了敬畏的心,他就定了那世代的罪。」今天我們這樣的人在哪裡呢?我們今天對世界的敗壞,對文化的墮落,對人性的以罪為樂,以罪為榮的這種世界的道德越來越敗壞的這個社會,我們有怎樣的敏感,有怎麼樣的反應?這是第三種的憂愁。現在,我們談到第四種憂愁,這是什麼憂愁呢?這是一個真正得救的人,才可能有的憂愁。這種憂愁是真正得救,又除了得救之外,有比得救更豐盛的生命的程度的人才能有的憂愁,也就是思念到別人還沒有得救的憂愁。這是骨肉之憂,這個是對同胞滅亡所擔負的憂傷,對我們的親族,我們的自己人,我們的同血統的同胞,對我們四周圍的人,廣泛更大的一個範圍,就是全世界沒有信主的人,我們為他們憂傷。那保羅在這裡是講得最透徹,也是最露骨的,他是一個基督徒,是一個勸人在各樣最悲哀的環境中間,要常常喜樂的一個偉大的使徒。「我再說你們要喜樂,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你們要喜樂」(參:腓立比書:4 章 4 節)。一個叫別人要喜樂的人,自己在這裡很露骨的承認,「我老實講,我大有憂愁。」所以這個不是很「反合性」嗎?這個不是好像很矛盾嗎?為什麼一個連在監牢中間,還可以勸人喜樂的人,自己突然間不打自招,承認他自己是常常憂愁的人呢?所以這個就變成基督教信仰中間的反合性,The Christian paradoxical faith。我們在最豐盛的時候,有時候還是感到心靈貧窮,願意主多多給我們;當我們在最貧窮的時候,感覺到心靈豐富,因為主使我們樣樣都有;當我們在最糟糕的時候,無論自己多麼卑微,需要繼續不斷仰望主;當我們在最卑微的時候,我們感到自己一點不在任何一個人之下。所以你看見這些反合性的詞句,經常出現在聖經(特別新約)的中間。保羅有時候說,「我一點不在最大的使徒之下」(參:哥林多後書:11 章 5 節),保羅卻有時反過來說,「我在使徒中間,原是最小的」(參:哥林多前書:15 章 9 節);以弗所書:3 章 8 節)。這些又高,又低,又豐富,又貧窮,又喜樂,又憂愁的東西,不是反覆無常,不是朝秦暮楚,不是出爾反爾,不是雙重人格,不是精神分裂,乃是「反合性」的真理。你明白了這些反合性的真理的時候,你用這個總原則去看聖經,你就不會以為聖經毛病百出,許多漏洞,所以前後不一致。其實,越明白反合性的人,就越靠近真理。越明白反合性的人,就越不被字句所捆綁,所限制以致於直到死亡的地步,因為「字句是叫人死,唯有精意是叫人活」(參:哥林多後書:3 章 6 節),所以一個基督徒明白反合性的道理,他的信仰就不容易動搖了。有許多人咬文嚼字,有許多人斷章取義,有許多人就憑著片斷的真理,來遮蓋全本聖經統一性的總原則,所以他們就掉在那些「井底蛙」的狹窄中間,掉在那些自掘,自己挖坑自己埋葬自己的這種矛盾的中間,這是很危險的事情!保羅在這裡很誠實的,很坦白的,很露骨的說,「我老實講,我不說謊,我是常常傷痛,極其難過。」他說「我在基督里說真話,並不謊言,我良心被聖靈感動給我作見證。」所以他這個真心的話是良心可以作證,而且又被聖靈所感動,所以這個是「雙重見證」的話語,聖靈感動我的良心,來證明我講的這一句話是真的。「我是常常心中極其難過,大有傷痛,為骨肉至親,就是以色列人得救的問題,我盼望,如果可能的話,我甚至被咒詛與基督分離也不要緊,只要可以讓他們得救,我可以犧牲自己,我不顧自己生命的安危,自己的得失,自己的生死,只要別人能得救。」我相信一個佈道者,不要說佈道家,因為「佈道家」是那些已經有一個到家的本領的那些專有的一些的人。而「佈道者」是每一個基督徒都應當達到的,每一個基督徒都應當傳福音,每一個基督徒都應當關懷別人的靈魂,每一個基督徒都應當是一個佈道者,以佈道的身份,活在神面前的人。每一個佈道者都應當有這種感情,有這種聖潔的感情,有這種高貴的感情,做為推動自己,催逼自己,主導自己在事奉的中間,繼續不斷做佈道工作的這種事奉。「我心裡大有憂愁,時常傷痛,為我的弟兄,為我骨肉至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今天有許多的佈道家,他們不是用這樣的心情來佈道,因為他們根本不是顧人得救滅亡的事情,他們只是顧著自己有沒有表現,有成果,可以拍照片留下來告訴他人他有多大成就。那,這些動機一偏差的時候,你佈道的信息就沒有那屬靈的傷痛產生出來的能力。如果你的動機有所偏差的時候,你就不能以真正的愛,去觸動人內心深處對基督的福音需要的時候,所需要的所受的感動。為這個緣故,一個傳道人在台上講的道是在表演呢?是在善誘人家來看他自己工作的果效呢?或是真正關心到人靈魂得救的問題,這是很大的差別。保羅說,「有人為利混亂上帝的道」(參:哥林多後書:2 章 17 節)。 保羅說,「有人是為了肚腹傳上帝的道」(參:羅馬書:16 章18 節;腓立比書:3 章 19 節)。保羅說「有人為了嫉妒傳上帝的道。有人為了紛爭,然後他才熱心傳上帝的道」(參:腓立比書:1章 15-17 節)。最後一句話說,「無論如何基督是被傳開了」(參:腓立比書:1 章 18 節)。那就表示人的動機不能成全神的美意,人錯誤的動機也不能破壞神的計劃。但是,雖然如此,這些人存錯誤的動機來事奉主,無論是為了肚腹吃飽,把佈道當作一種得利的專業,或者把佈道當作表彰自己才能的一種事業,或者把佈道當作一種可以混亂人的耳目的一種職業,這些不對的東西,聖經都記載了,但是這些都不能使人產生真正對真理的渴慕,對道的嚮往,對神的救恩的需求的這種心理。所以每一個佈道者,我再說,不一定單單局限在「佈道家」這狹窄的範圍裡面,每一個基督徒做佈道工作的,都應當有這種神聖的感情,這種尊貴的感情,這種榮耀的感情。就是看到人滅亡,你難過,看到人離開主,看到人不認識主,看到人咒詛,抵擋,懷疑,甚至攻擊主的時候,你心中非常的難過。你有過這樣的感情嗎?你看見別人沒有信主的時候,對他們反對主的情形,你是恨他或者愛他呢?你是為他難過,或者為他氣得不得了呢?我想這種愛,就顯出你的靈性程度到什麼地步。有許多時候,我們很討厭那些反對主的人,然後我們就因為討厭他們這樣反對我的主,我們就以為自己因討厭他們,我們就特別屬於很愛主這一批的人裡面了。我告訴你,完全不是的,所以當你越愛主的時候,你也應當要愛主所愛的人。而主所愛的人不是那些愛祂的人,才是主所愛的人,主所愛的人也包括那些最抵擋祂,最反對祂的人,那些最攻擊祂,最抗拒祂的人,也包含在主所愛的人中間。不過這些人還沒有在主的大愛中間經過改變,所以他現在對主的反抗,你要從他的誠實去欣賞他,從他還不認識主,只能做到那個地步去了解他,看到他以後的可能性去爭取他。為這個緣故,一個真正豐盛靈性的人,他是站在爭取性的主動立場,去看反對主的人以後的可能性是什麼,也看到自己在這些反對主的人面前,是神特別給我們機會,可以顯出福音的大能,顯出自己領受的機會跟恩典,原是超過我們所想所求的。親愛的弟兄姐妹,如果把你派到一個個個都預備信耶穌的地方,你一傳就每一個人信主,你一傳就每一個悔改,你感到你很偉大嗎?如果把你派到一個沒有人抗拒,沒有人反對,沒有人懷疑你所傳的道,你一傳就每一個來聽道的人都到台前來悔改,你感到這是神特別的恩典嗎?今天有許多人盼望所做的佈道工作,就是這一種的佈道工作,而這不是聖經的教訓!因為佈道就是要人與神接觸,然後借著基督的十字架,使神的恩臨到人,使人的罪帶到基督面前,而讓祂的寶血洗凈人,然後他的靈重生人,這樣,人與神之間的際遇,the encounter between God and man 是以神做主動的,不是以人做主動的。因為「不是我們先愛上帝,是上帝先愛我們」(參:約翰壹書:4 章 10 節),而神與人相會的時候,那一剎那,絕對不是一件皆大歡喜,各有所嘗,各有所享的時候。當神與人會見的那一剎那,常常是最痛苦的經歷,特別在罪人這一方面,是很可怕的,很痛苦的,甚至是終生難忘的一個經驗。所以第一次與主相會的時候,不是嘻皮笑臉,聽道感到很好聽,然後你就得救了。第一次與主相會的時候,是大光照耀,把你所建立的文化,你借著教育,你借著民族,借著你的文化,借著歷史所建立起來的人生觀,完全打破的一剎那,那個時候,神是要你把你骯髒污穢的,以葉子的枯乾衣服遮蓋自己的義行,完全脫下來!而讓義袍遮蓋你的羞辱。那就像亞當犯罪以後,用親手摘下的葉子,變成一個能枯乾的裙子來遮蓋自己的羞辱,而神為他預備的是皮衣要給他穿上,遮蓋他的羞辱,「你一定要先脫下你的,我才把我為你預備的給你披上去。」那一個悔改的人,乃是一個要放下自己所可誇的,一切過去你所以為自以為義,以為你從文化,以為你從宗教,以為你從修身養性,從你的道德的成就裡面,所建立起來可誇的東西,都完全垮下去之後,神的恩典,神的救贖,神白衣的袍,才現在可以遮蓋你的羞辱,為這個緣故我們看見,悔改乃是一件放棄自我,歸向基督;放棄罪惡,歸向聖潔,離開黑暗歸向光明,離開偶像,歸向真神的一個全人的總轉向,而這個整個的轉向,就使我們永遠不回頭,走過去曾經走過錯誤的道路,這個才叫作「悔改」。為這個緣故,要叫一個人悔改,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凡是聽一兩次道,就大大高興歡喜就變成信耶穌的人,這些人的信仰到底建立在怎樣的真理,跟怎樣對這種真理接受的感情中間,是很難猜到的,很難明白的。而聖經告訴我們,一個真正與神相會的人,起點都是晴天霹靂;與神相會的開端,都是要放棄你自我,撇下你自己的義行,以自己為可以誇,可以靠的那種傲慢,完全打碎之下,你才能回到上帝面前。所以,康多能 (Kantonen),就是芬蘭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神學家,他講一句話,「與神相會,原是很痛苦的一個開端」,而這個痛苦的開端是非常必要的。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悔改的那一天,是他苦得不得了的日子。照樣,保羅悔改的那一天,是他要摔下來,很難接受,完全不能明白,與他的經驗,與他的理性,與他的教育,與他的宗教所曾經有過的過去的,所有的成績完全不相同的事情,所以這一個開始,是一個痛苦的開始,而這個開始就使他永遠不回頭了。為這個緣故,當我們傳福音的時候,我們不是製造「皆大歡喜」的場面,我們傳福音的時候,是正在很認真的做一件,把靈魂從撒旦手中搶奪過來歸向上帝的工作。所以,為這個緣故,每一個佈道者,都應當有這種神聖的感情,都應當有這種榮耀的感情,什麼感情呢?為罪人傷痛的感情。那些從來沒有為罪人傷痛的佈道者,他怎麼佈道,一定是達到只有膚淺的地步。一個只有用各樣的快樂的辦法,吸引人,用歌星,用跳舞使人喜歡參加聚會的人,還沒有給他們看見上帝的榮耀,因為上帝的榮耀在救贖的事情上,是透過十字架彰顯出來的。上帝的榮耀在救贖的事情上,是透過沒有神跡的各各他彰顯出來的。所以一個人因神跡產生信心,因為看了神跡而得著的信心,這種信心不是「因信道從聽道而來」(參:羅馬書: 10 章 17 節)的這個果效所產生出來的果子。信道既是從聽道而來,聽道是從基督的話而來,而基督是被釘十字架,從死里復活的基督。為這個緣故,當你為罪人沒有得救傷痛的時候,你是因為先受到基督為罪人傷痛的十字架經歷所打動你的心,才付出這個感情的。這樣你就很清楚了,我們怎麼領人歸主呢?我們怎麼傳福音呢?我們不是傳一個偉大的盼望,有很多的約,上帝要給你很多的禮物的這種福音。因為這種福音是與世界所謂的「福音」相差無幾的本質的福音,而聖經裡面所提的福音是先透過十字架才有復活;透過死才有冠冕;透過與撒旦爭戰才有得勝;透過基督必須受害才有神的榮耀,在各各他以後,彰顯在復活的大能的身上的這個次序。所以這個次序不能顛倒,這個次序是必須的,「基督必須受害」(參:使徒行傳:26 章 23 節),這是一件絕對不可顛倒,也不可忘記,不可忽略的一個事實。那麼,基督在十字架的憂傷痛苦,他為罪人所擔當的憂患,多經患難,常經痛苦,多受患難,是憂患之子。這一個,也就是後來你為罪人不懂得為自己的罪憂傷,而替他們憂傷,不知道自己的滅亡是何等可怕,而替他們憂愁的那種憂傷。正像耶穌基督在橄欖山上,望著耶路撒冷的時候,他對耶路撒冷說,「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他為他們哀哭。「我多次聚集你們,如同母要聚集小雞,只是你們不願意。看哪!你們將要成為荒場。那個時候是有斷牆斷垣殘壁,有落瓦廢墟充滿著你,因為你的日子將要來到」(參:馬太福音:23 章 37-38 節;路加福音:13 章 34-35 節)。那個時候,整個耶路撒冷,沒有人看到這一點,整個耶路撒冷,沒有人為自己將要來的悲劇,將要達到的可怕的光景而哀哭,是耶穌基督為他們哀哭,而他們不懂得為自己哀哭。所以,這種哀哭來到我們身上的時候,也就使我們看見了這些非基督徒以後受審判,那個不能承當的日子的痛苦,我們替他們哀哭,因為我們看見了他們自己所沒有看見的。親愛的弟兄姐妹,保羅說,「我實實在在講,我講真話,我不謊言,有我良心被聖靈感動給我作見證,我是大有憂愁,心裡時常傷痛。」「時常傷痛」,這個是指 frequency,也就是他傷痛的頻數,那麼,我「大有憂愁」,這個是指傷痛的份量,他是大大傷心,他是常常傷心。這個份量越深,也就是你對滅亡的人的愛越大的一個記號。次數越多,也就是你預備心,為他們傳福音的份量越多的時候。所以,我們如果對罪人的滅亡無動於衷,我們要傳什麼福音呢?我們對罪人以後要受的審判,那個可怕的程度毫無知覺,我們會用怎樣的感覺來把福音傳給他們呢?我們對他們犯的罪在神面前是何等的可惡,何等的敗壞,沒有深切的認識,我們要怎樣把救恩的偉大,向他們講明出來呢?那,這些東西都成正比。你知道人犯罪何等可怕,那你就把福音的恩典,那恩典的寶貴看到何等高的程度,這是正比。你看見多少人滅亡,跟你要為多少人傳福音的這個心志,也照樣成為正比。你對人在罪惡中間的痛苦了解多少,你就想像他們得救以後要達的喜樂有多大,也成為正比。那這些的數學,這些的比例,就是成為你生命豐盛到什麼地步的一個記號了。我們今天說,「啊,這個人生命很豐盛!」為什麼呢?因為他最多參加聚會。」最多參加聚會的人,一定生命很豐盛嗎?不一定。「這個人生命很豐盛,因為他背了很多的聖經。」背很多聖經的人生命很豐盛嗎?「這個人生命很豐盛,因為他奉獻了很多的錢。」若是這樣,窮人永遠生命不能豐盛了,因為他們只能奉獻很少的錢。若是這樣的話,那些殘廢的,不能常常參加聚會的人,生命永遠不能豐盛。若是這樣,那些年紀很輕就離開世界,沒有足夠的年日來事奉主的人,他們就沒有辦法過一個豐盛的生命。但是聖經告訴我們,「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參:路加福音:12 章 15 節),人的生命不在乎日子長短,人的生命,不在乎人對他的毀譽是怎樣的。一個人的生命豐富不豐富,從幾個方面來看:第一、他對神的真理真正的了解,和遵行有多少?這個「遵行多少」,就成為他了解以後能夠實際把它表達出來,在生命中間遵行出來的一個實踐,這個份量,就是他的生命有多少。第二、一個人生命豐盛,看他體貼聖靈多少,看他明白上帝的心意多少,因為「體貼肉體就是死,體貼聖靈就是生命平安」(參:羅馬書:8 章 6 節)。你要順服神,你要體會神的心意,你要體貼聖靈的引導。所以當你順服聖靈引導多的時候,也就是你的生命豐盛的時候。你對神的真理明白多,而遵行多的時候,也就是你的生命豐盛的時候。第三樣、一個人生命豐盛,不單是對神的真理明白,遵行多少。不單是對神的旨意,神的心意體貼,神的引導順服多少。第三樣、對神託付我們的工作,我們忠心多少?我們做多少?這是生命豐盛的記號。一個人明白上帝的計劃,表示神所啟示給他的,他是深深思考,他是深體會,然後深深順從,然後照著神託付他的工作,盡心竭力去做的人,是生命豐盛的人。你做父的工作,正像耶穌基督從十二歲說,「豈不知我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參:路加福音:2 章 49 節)正像耶穌基督說,「我父做工,直到今日,我也做工」(參:約翰福音:5 章 17 節)。所以他做多少神的工,也就是生命豐盛的一個記號。不但如此,第四樣,你能夠結出多少聖靈透過你的順從能結出來的果子多少,那就是你的生命多少的一個記號。主耶穌說,「我們從果所知道樹,因為好樹結好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你豈能從荊棘來摘葡萄呢?你豈能從蒺藜上面摘到無花果呢?你沒有辦法從荊棘摘到葡萄,你也沒有辦法從蒺藜摘到無花果,你只能從葡萄樹上你摘到葡萄,你只能從無花果樹上摘到無花果」(參:馬太福音:7 章 16-18節)。所以這個定律,就是生命的豐盛,跟生命的品種,就是你能結出的果子來表現出來。為這個緣故,一個人生命豐盛到什麼地步,看他順從聖靈所結出的聖靈的果子豐盛到什麼地步?這是第四樣。第五樣,一個人生命豐盛到什麼地步就是他與主一同為罪人的憂傷,憂傷到什麼地步,然後了解到罪人的需要到什麼地步,然後把罪人帶出他們的罪惡,進到基督的豐盛到什麼地步,從這個地方你知道他的生命豐盛不豐盛。親愛的弟兄姐妹們,保羅說「我是大有憂傷」,我是「時常憂傷」,這種憂傷的「時常性」,這個憂傷的「大大憂傷的份量性」就證明他靈性的豐盛是到了這個地步。一個人如果靈性不豐盛,他沒有可能把感情花在別人的身上,把感情用在別人的需要的身上。一個人越為自己就越貧窮,一個人越只為自己做事,為自己保留一切,就表示他自己需要的太多,他需要太多也就等於他缺乏太多。所以「我必不至缺乏。」「我必不至缺乏」也就是「我沒有任何需求」的意思。「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詩篇:23 篇 1 節),I shall not want. I want nothing else. I want nothing more, because I am enough. 我不缺乏,也就是我豐富了;我不缺乏,也就是我滿足了。而一個人在神面前一天到晚為自己求,以自己的需要的有多少一直求,一直求,就表示他沒有足夠的生命分享與人。所以一個人生命的豐盛,不在乎他自己求多少為自己,乃是他給多少給別人,當他越多給別人的時候,就表示他是越豐盛的,所以生命因給而豐盛起來,而給的多就是豐盛真正的記號。所以當我們把我們的生命來分享與人的時候,也就是我們的生命操練豐盛的時候。當我們把我們生命裡面所有神的恩典分享與人的時候,也就是我們的生命在豐盛的記號中間,可以把果子表現出來的時候。為這個緣故,一個人豐盛要從這裡來看。那你從這裡看見,保羅沒有太多自己憂愁的日子,保羅沒有需要為自己憂傷的這個時間,為什麼呢?因為他常常憂傷是為別人,他大有憂傷是為別人。而為了別人,是為那些打他的,恨他的,反抗他的人嗎?不是,是為那些同胞還不認識他所認識的主,在這一件事情上,我們不可自私。請你注意,在許多事情上我們不可自私,但在另外一些事情上,我們一定要自私。在「悔改」的事情上,一定要認自己的罪,不必認別人的罪,你要很自私的只認自己的罪。但是在關係到別人的需要的時候,不可以自私。你只要看到別人的需要,不要太多顧念到自己的需要。你把這些反合性的道理操練成功了,你就很自然的,很主動的,可以說很機械性的,不需要再故意思想做作,他會流露的很自然。什麼時候應當禱告,什麼時候應當憂愁,已經操練慣了,而且常常憂愁,是甘心憂愁,大有憂愁,是不後悔的憂愁。為什麼呢?為別人,為別人的需要,為許多沒有得救的人,為許多不認識主的人,為他們常常傷痛。這種憂傷是聖潔的,是榮耀的,是偉大的,是神所喜悅的,是基督徒感情聖化裡面,很重要的一種感情。請問你有沒有為人難過呢?你有沒有為人傷心呢?有嗎?我十幾歲的時候,聽一個傳道人在奮興會裡面,我們那個時候沒有什麼研經會,查經會,培靈會,就是幾年有傳道人來,到我們地方開一、兩次奮興會。我注意聽,有沒有聽一些話,是可以餵養我們靈性需要的,可以刺激我們更愛主的,可以提醒我們所有的缺點,可以更正我們許多的虧欠的,就是這樣。那麼他講,他說「有一個人已經禱告了一整年,後來上帝給他錢就離開英國,坐船坐了差不多三個多月才到中國來,那他已經禱告了整年,就是要到中國傳福音,因為愛中國人的靈魂。所以他從倫敦坐船,一直到了非洲的好望角轉過來。那個時候都還沒有蘇伊士運河,那是十九世紀的時候,他參加英國的宣教團體,到中國來傳福音。當他一到中國,一上岸的時候,第一件看見的事情是什麼?就是一個棺材從他面前抬過去,那後面吹喇叭的,和那些許多和尚,還有那些許多親人在後面哭哭啼啼的,跟著送葬的人過去的時候,他整個人發獃。他第一句話在他心中湧起的是,你如果昨天來,可能還可以對他傳福音,你遲來一天了!然後他就自己想像,我如果再等一天又多少人死,再等一個月又多少人死,再等一年又多少人死。他說當他第一天腳踏上岸的時候就受感動,中國人天天這麼多人死,我應該快快傳福音給他們。後來做傳道做了二十年以後,他自己在神面前認罪,他說「我看棺材來來去去,無動於衷,每天都是這樣,不會像那一天為什麼我遲來,為什麼我不早一點來,那起初的愛心已經沒有了。」今天我們傳福音的工作也是如此,可能當你蒙召的那一天,你很敏感別人沒有得救的問題,可能你剛剛得救的那一天,你想起你爸爸來,想起你媽媽來,想起你的親人他們還沒有信主的時候,你非常的難過,但是現在呢?你做基督徒做久了,你嘻皮笑臉,你無動於衷,你麻木不仁,你視若無睹。看見人滅亡,看見不信主的人走了,你就用「預定論」安慰自己說,「他們大概是預定滅亡的吧,是與我沒有關係的。」親愛的弟兄姐妹,有誰比保羅更明白預定論的?我問第二個問題,有誰比保羅更熱心傳福音?你看見在保羅的身上,這兩件事不互相抵觸,在保羅一生的生命中間,你看見他不會因為預定的教理,使他產生懶惰傳福音的果效,不會因為神有祂的主權,就忘記了他應當努力把上帝的信息,福音的大能傳開。這兩件事他是配合得很好的,所以他有生之年不忘記佈道的工作,他有生之年他不忘記求神給他能力,有生之年保羅不忘記許多人還沒有得救。那保羅每一次到一個地方去,他先給猶太人機會,當猶太人拒絕他以後,他就跑到外邦人那裡去。那這就表示什麼呢?他不會忘記自己的同胞。在我年輕的時候,我常常聽計志文牧師講這句話,「中國人不傳福音給中國人,誰傳給中國人?起來,奉獻自己,一次奉獻,永不收回。」他那時候講那樣的話,是很需要的,因為那以前,都是外國宣教士來傳道,中國人不傳道,所以他就把「外國宣教士都肯到中國來傳道,難道中國人自己不起來向中國人傳道嗎?」把這個變成他一生一世的呼喊。後來他喊了幾十年以後,我感覺到應該喊另外一種聲音,「難道中國人只對中國人傳道嗎?為什麼中國人不到外面去,對別的國家的人傳道?」很可惜的,包括我自己很遺憾的,我的事奉,我到世界各地去還是多數對中國人傳道,還是很少對外國人傳道。好在神在我九歲半的時候把我帶到印度尼西亞,而我在印度尼西亞有很多時候是對印度尼西亞人傳道,因為是福音是普世性的,大家說,「福音是普世性的」。雖然福音要顧念自己的同胞,大家說,「福音要顧念自己的同胞」,但不要忘記福音的普世性。在這裡我們看見,保羅在全世界各地傳福音的時候,他是以普世胸懷向外族進軍。但是當他把福音寫給羅馬人書的時候,他沒有忘記為自己的骨肉至親,留下一份常常傷痛,常常憂愁,大大憂傷的同胞的愛的感情。這種聖潔的感情,就是「骨肉之憂」是你我應該有的。我們全華人,在全世界超過十三億五千萬人口,這十三億五千萬的人口,絕大多數是在中國大陸,以後在台灣兩千三百萬的華人,以後在香港有六百七十萬的華人,以後在新加坡有差不多兩百八十萬華人,加上印度、馬來人和其它差不多四百萬新加坡人,在印度尼西亞可能有五百到一千萬的華人。在泰國,在菲律賓,在其它東南亞地方,只有差不多一千萬的華人。除此以外,在美國,在加拿大,在澳洲,在歐洲,有另外好幾百萬的華人,這是我們的骨肉至親。請問,我們對骨肉至親,我們做了什麼工作?我們盡了什麼責任?我們對他們傳了福音沒有呢?對他們的滅亡,我們有什麼感受?我們今天對自己生意的失敗,金錢的賠本,金錢的損失我們非常非常敏感。但是對我們的骨肉至親,他們沒有信主,他們要滅亡,他們要被神所丟棄,他們不要上帝的這種與神以後永遠隔絕的傷痛,我們沒有敏感。所以我們今天真正在傳福音的人,少而又少,我們真正願意開口,叫別人與我們一同明白福音的信息,做傳福音工作的人,我們少而又少。所以求主幫助我們,給我們的得回這種心志,而這種的心志,也就是教會復興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教會復興根據幾個重點:第一個重點就是對耶和華的敬畏,曉得祂的忿怒是教會復興的開端。教會復興因為我們清楚知道我們離開上帝太遠了。教會復興,因為我們知道神對我們有所要求。教會復興因為我們知道當我們在罪中的時候,我們干犯了祂的聖怒。所以,摩西年老的時候在詩篇第九十篇裡面提到兩句相似的話語,「誰曉得你忿怒的權勢呢?」第二句,「誰按照你該受的敬畏曉得你的忿怒呢?」這兩句話,都是教會復興的鑰匙。當你拿了這一把鑰匙,「主啊,原來你是這麼可畏的,我們是這樣骯髒污穢,是羞辱干犯你的聖怒的人。」你就痛哭悔改,你就悔改自新,你就求主赦免,復興就賜下來了。「我的子民如果迴轉,謙卑在我面前認罪,我就要醫治他的地,我就要使他復興過來」(參:歷代志下:7 章 14 節),這是上帝的應許。所以復興是根據人對神的聖怒,對神的敬畏,對神的公義,對神嚴格的要求有所了解的這把鑰匙開起來的,這是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復興從對神的真理豐盛的了解,跟嚴謹的遵行所發現的自己的虧欠的覺悟產生出來的。我們教會怎麼會復興呢?我們讀到上帝的話,我發現我們離開太遠了。我們讀到上帝的話,我們發現許多我們沒有做到。讀到上帝的話,你發現原來還有這麼多的應許,是我還沒有達到的。那我們憑著信心和一個聖潔的動機在祂面前回頭,這復興就開始了。復興從什麼時候開始呢?復興從知道神的聖怒,從知道祂的心開始的。知道神的道,領受祂豐富的應許開始的。第三樣,復興從哪裡開始的呢?復興的第三個開始,也就是從抓住神,尋求祂的面,尋求祂的能力開始的。所以,哪裡有復興,一定清楚知道我們的上帝臉上的表情是什麼。我們看見哪裡有復興,那裡一定有一些主的僕人,清楚知道神能力的秘訣在哪裡。所以這樣呢,禱告就變成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步驟了。我不是說禱告能叫人復興,禱告如果可以叫人復興的話,禱告本身就變成一個工具,禱告本身變成一個內容,這是不對的!禱告不過是我們到神面前的一個態度,到神面前的一個需要的表達,本身是完全沒有功勞可言的。沒有人因為禱告而變成聖潔的,沒有人因為禱告而變成復興,乃是透過禱告求主潔凈我們,透過禱告求主復興我們,所以禱告是對神需要的一個表現,而禱告的本身不是任何功勞,更不是神做工的恩典的內容,最多是恩典的工具而已,你要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只要我們求神的面,求神的能力,我們就復興起來了。復興從哪裡再表現出來呢?復興從每一個人參與服事的時候的份量產生出來的,所以教會裡面,如果有越多的百分比的弟兄姐妹參與聖工,越多百分比的弟兄姐妹一同事奉,越多百分比的弟兄姐妹被聖靈所感動,被聖靈所差派,去傳福音,領人歸主,那這個教會就是一個復興的教會。不但如此,最後一樣,復興從哪裡看出來?從結出福音的果子的份量,來看出這個教會復興的程度在哪裡。如果我們可以結出很多,從不信變成信主的人這種生命的果子的話,那麼這表示神的復興豐豐富富臨到我們的中間。所以在初期的教會的時候,「上帝把得救的人數天天加給他們」(參:使徒行傳:2 章 47 節),你念過這一節聖經嗎?這表示他們真正做,而神就印證他們所做的工作。他們真心傳,神就把信賜給人。所以到了第五章的時候,彼得就講一句話,「你把悔改的心,把赦罪之恩,賜給以色列人」(參:使徒行傳:5 章 31 節)。你看,連悔改的心,都不是人求恩的條件,是神的賞賜。你看,赦罪之恩,不是人求的結果,是神賜下,人才能求的原因。所以你把赦罪之恩,你把悔改的心賜給以色列人,所以他們悔改了,他們得著赦免了,這是復興,神的恩典臨到的一個表現。我們願意看到這些復興的果效嗎?我們願意看到這些復興的記號嗎?願上帝幫助我們,給我們從這些復興真正的原理中間我們追求,求主賜福給我們。那麼,當復興來到的時候,有一大批的基督徒,開始為沒有得救的人跪下,流淚,禱告。剛才當恩惠姐妹說,「我們一同開聲禱告的時候」,我不知道別的地方如何?我只知道我附近的地方,差不多沒有聲音。我再注意聽,幾乎全場聲音小得不得了。照我知道的,我是在那一帶最大聲禱告的人。我們台北的人禱告,像螞蟻出聲音一樣!我們的禱告會冷冷落落。我當然不是很羨慕那些為自己的好處呱呱叫的禱告會,因為那種禱告會跟巴力的先知的禱告會差不多一樣的。今天靈恩派大聲大喊的禱告,其中有很多的自私的表達,是逼上帝照他的意思走,而不是照聖經裡面所定的原則的禱告。禱告是從信來的,而信是從道來的。所以,這樣,「你若不信,怎麼求呢?」「你若不聽,怎麼信呢?」(參:羅馬書:10 章 14 節)這些觀連的這個有機的關係是什麼呢?---- 明白真理以後產生純正的信仰, 照著純正的信仰發出應該要求的禱告。所以這個禱告不是你會喊叫的禱告,是你照著神的道應當求什麼,不當求什麼,那種正統的表達,那才叫做禱告。「你若不信,你怎麼求呢?」你禱告要照著神的應許,照著神的真理的原則,照著神所賜下的恩典,照著神在你心裡中間,聖靈的感動來禱告。所以不是我禱告去感動上帝,更不是我禱告去搖動上帝那個不動的手。是上帝感動我禱告,而當上帝感動你的時候,你不禱告,或者為什麼上帝不感動你禱告,那就是復興的問題了。這復興的問題就是神怎樣感動你禱告,而你是照著神的感動,照著神已經啟示的聖經的原則,照著神正在引導你現在聖靈的感動,雙方面去配合禱告,那這個禱告,應當把為不信的人代求放在裡面,這是很重要的。保羅為以色列人他禱告,為以色列人得救的問題,他願意受咒詛,保羅為以色列人沒有信主的事情,他大有傷痛,心中極其悲哀。「我是大有憂愁,我時常傷痛」,為什麼?為弟兄,為骨肉至親,他痛苦,痛苦到一個地步,他就在神面前講了一句非常可怕的話語,而這句話在聖經中間,一共相同意義的詞句只有出現兩次。一次就是剛才我們所讀的新約保羅在在羅馬書所講的,另外一次就是摩西為以色列人在上帝面前所禱告的聲音。這兩次的禱告,都是好像違背真理的反合性,但是卻是聖徒永遠的榜樣。摩西當他看見以色列人剛硬的時候,他向上帝求,上帝說「算了,不必為他們求,我要把他們消滅掉,然後我就興起你代替以色列族,現在流便、西緬、利未、猶大、但、拿弗他利、迦得、亞設、以薩迦、西布倫、約瑟、便雅憫等等,這十二支派的人我都把他滅絕掉,我就不要以色列國,我就要一個「摩國」,就是摩西的子孫的國,好不好?」「啊!求之不得,上帝啊,從此以後就「摩國」代替「以國」了,如果能夠的話,中華民國代替滿清國,台灣國代替中華民國,以後再有山地同胞把別人全部趕走,我們才是原住民,「原住民國」。每一個把自己興起的,把別人趕走的就叫做獨立,這個是最好的。」所以摩西說,「好得不得了,原來輪到我了,姓「以」的要完蛋了,姓「摩」的起來了。」我告訴你,二十世紀我最不滿意的是什麼?是孫中山開國剛剛十多年,毛澤東就建黨要推翻孫中山所做的。而毛澤東所做的,跟孫中山所做的哪一個更先進?孫中山更先進,因為他已經以民主的制度立國,毛澤東又跑回一種封建的共產主義,獨自專攬大權的獨裁主義來立國,所以這個完全是很自私的行動,你聽明白嗎?對岸很討厭我就是因為我常常講毛澤東,我不大多批評別人,鄧小平批評一點,但毛澤東我一定批評的,因為孫中山立國的時候,那個心懷是廣大的,他對中華民族是負責任的,他對整個世界應當走的路向,是看清楚的,而毛澤東是看不清楚的,因為他是為自己,結果共產黨不是共產黨治國,是他老毛一個人治國。所以如果那一天上帝不是對摩西說,是對毛澤東說,「我把所有的廢掉,立你跟你的子子孫孫」,他一定說「阿們!」「阿們!」他一定贊成。你看清楚了嗎?所以當上帝對摩西講這句話的時候,摩西怎麼樣講?摩西是歷世歷代偉大領袖的聖范。摩西是我們每一個基督徒做領袖的人最好的模範。「你不要滅以色列國,如果你把他滅掉了,人家要說你們的上帝是只能把人帶出埃及,沒有辦法把人帶進迦南的上帝。前功盡棄的上帝,不是為我,是為你的名的緣故。」(參:出埃及記:3 章 32 節;申命記: 9 章 25-29 節)難道上帝不知道要他提醒嗎?上帝老人家忘記了。那對摩西就「哦,對了,謝謝你給我進言,不然我老糊塗做錯事了。」是不是這樣呢?上帝早都知道了。你沒有禱告祂都知道了,而且祂這樣講,不是因為祂不懂,祂這樣講,祂要叫眾人知道,你是哪一種人。我甚至不說祂要知道你是哪一種人,上帝連摩西是哪一種人上帝都知道,而上帝借著這件事,使世界知道摩西是哪一種人,你明白嗎?所以,有人認為摩西那個時候,忽然間靈性比上帝好一點,因為上帝要滅絕,不夠愛心,摩西提醒祂,後來祂就挽回過來了,上帝就後悔祂要做的事情了。不是的,我告訴你,上帝根本不是要知道摩西的動機如何,上帝早就知道了。上帝也不是要摩西改正,因為上帝早就知道了。上帝要歷世歷代的人知道,摩西是一個怎樣偉大的領袖,是試試看用這樣的話,來告訴他,挑戰他,看他怎麼響應。今天很有很多的人在這樣的機會中間,一定好像以為自己與上帝同心,「主啊,願你成全你的旨意,你所要的我都給你成就」,然後就把自己掉在很可怕的坑裡面去。「落在耶和華的手中,是極其可怕的事情」(參:希伯來書:10 章 31 節)!這一節聖經很少人講, 我們今天只以為神是大愛而已,神有時候用挑戰的話,試驗的話叫你把你的愚蠢,把你的無知,把你的幼稚彰顯出來,你不要跟上帝開玩笑。上帝說「摩西啊,我滅絕以色列族,我興起你的後代成為一個大族,沒有以色列,就是摩西跟他的後代,好不好?」摩西說,「不要!請你不要,我不是為我的帝國,我不是為我的家,不是為我,如果是這樣,求你從生命冊中間,塗去我的名。」摩西講這句話,這是聖經唯一的一次,突然間有一段沒有記載,只有點點點點的地方。全本聖經每一句都是一直連下去的,一直連下去的,從來沒有一段是停下來的,這個是唯一的一次,為什麼呢?摩西的禱告到這裡,沒有話講了,摩西不知道怎麼講下去,就是哭泣,他就在那裡抽泣,在那裡哭。所以,到後來神啟示聖經的時候,要人明白摩西那個時候憂傷到什麼地步,就讓它變成點點點,那幾點不是用墨水點的,是用摩西的眼淚點的。這樣,歷世歷代的人就知道有這樣的領袖,愛同胞的心深到這個地步,他不是愛自己。如果客家人只愛客家,台灣人只愛台灣,福建人只愛福建,那中國應該分成幾百個國才對。如果姓毛的只愛毛,姓蔣的只愛蔣,姓鄧的只愛鄧,中國應該分成幾千家幾萬家才對。我們今天需要一個有心懷廣大,有骨肉之憂,有這廣大心胸的人。願主的恩主的愛,使我們脫離民族主義,甚至把全世界當做自己的一家,阿們?全世界教會的復興,全世界的子民的復興,全世界是我的家。約翰?韋斯利 (John Wesley, 1703-1791) 所以偉大,因為他說「全世界是我的教區」,The world is my parish. 蘇格拉底 (Socrates, 469-399 B.C.)之所以偉大,因為蘇格拉底說「I am the citizen of the world.」耶穌基督不是說「我是全世界的公民」,耶穌反過來說,「讓全世界做我的門徒。」蘇格拉底最偉大的話是I am the citizen of the world. 耶穌最偉大的話Let the whole world become my citizen. 因為祂是神。今天我要每一個人,不要單單顧自己的宗派,你有你的宗派沒有錯,正如我也有我的宗派,但我不能綁在我的宗派裡面,我應當努力去把福音傳給別人,使別人也可以在福音上得到好處,使別人也可以回到聖經的原則。歸正神學可以建立教會,因為正統,凡正統教義的人都可以建立教會,但是歸正神學不是單單為歸正,它歸正神學的精神,是呼籲全世界的基督徒一同歸正,回到聖經裡面。阿們?這樣,當每一個不同的宗派,最後都歸正到神的話中間的時候,那就是以弗所書第一章第十節所講的,「將來所定的日期在基督里,全世界所有的,都在基督里同歸於一了」(參:以弗所書:1 章 10 節),就達到那個地步。所以,Reformed theology is not monopolized by a denomination. It is a glorious invitation for the whole world, the whole church, whole denominations to return to the Bible. 這個精神,就要每一個基督徒回到神的真理,神的話語的中間。而如果有人把歸正當做是眾宗派之間的一個宗派,與人不同,而自以為義,那求主赦免你,因為原先無論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無論加爾文 (John Calvin, 1509-1564),絕對沒有重新建立教義的野心,也沒有建立自己教會的野心。而馬丁路德最恨的一個字,就是「路德會」,「什麼叫作路德會?怎麼路德有教會?怎麼教會是路德的?」他最討厭的這句話,而路德會的人還聽不懂這句話,現在還有路德會。而加爾文有沒有加爾文會?沒有,他說 return to the Bible, reformed,回到聖經,回到聖經。所以,歸正神學,回到神的話語,但願全世界歸耶穌。我有一首歌一九六一年就做了,到現在沒有拿出來唱,「願全世界歸耶穌」,因為後來感這句話,有一些語病在裡面,願全世界歸耶穌,盼望全世界每一個人都信主,原來是神所預定的選民後來會信主,所以我沒有拿出來。(旋律…)願全世界歸耶穌,應該翻成「願福音傳遍地極,願福音傳遍地極使萬民都歸耶穌。」你有這種憂愁,你有這種負擔,你這種代禱,你是偉大的人。主啊,不要為我,為你的子民。如果為你的子民,我就是被你從生命冊上除掉,我也甘願。舊約只有一次,新約也只有一次,就是為了以色列人,我必須受咒詛與基督隔離,我也願意。「主啊,如果我的骨肉,我的同胞有一天歸,我做一個滅亡的人,你不要我,不要緊,盼望我的民族歸向你。」還有另外一首詩歌,我也沒有拿出來的,「願我同胞歸向你」。(旋律…)我曾經寫這首詩的時候,流很多眼淚,但願我同胞歸向耶穌基督,但願我同胞歸向耶穌基督,但是我不能進去傳。那個時候完全隔絕,香港是香港,大陸是大陸,台灣是台灣,大陸是大陸,有一天,中國的乒乓球隊整團到美國去,回來的時候跟我同一架飛機,哦!我看見那些人,跟印度尼西亞的華僑很不一樣,印度尼西亞華僑都黑黑的,他們都白白的。我就很想衝出去就跟他們傳福音,但沒有辦法,他們圍在一起,他們的教練在那邊,別人不能親近他們。哦,心裡一直哼那首詩歌,「但願我同胞早日歸向你,但願我同胞早日歸向你,何時我可以在骨肉至親中間,為你做見證?」今天我很遺憾的說,我可以在莫斯科講道,我可以在雅加達講道,我可以在回教的國家的街頭向人傳道,不能在我自己生的祖國,我在大陸不可以上講台講道,這是一個怎樣的政府呢?我不明白。我可以對你說,如果有一天,神給我開了在中國大陸傳道方便的門,不是福音的門,為我可以方便傳福音的門,可能我就離開印度尼西亞,我就死在那裡。只要我的同胞早日歸向上帝,因為那個地方還沒有開,所以我還常常到處先跑一段時間,願神的旨意成就,我們站起來禱告。
推薦閱讀:

與基督同為後嗣(馬丁路德)
基督徒能吃血嗎?
世界上最偉大的預言 | 舊約聖經中預言耶穌是彌賽亞的證據
信心與行為 - 談談套路
追求卓越,基督徒工作的野心和夢想

TAG:感情 | 基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