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何謂「雙重束縛溝通」

何謂「雙重束縛溝通」

如果說在這個世界,最浩瀚的是宇宙的話,那最難測的恐怕就是人心。人心,又分為意識層面與潛意識層面。而所謂的「雙重束縛溝通」,就是人們在溝通中,其中一方意識層面的信息與潛意識層面的信息是相互矛盾的,讓另外一方左右為難,不知道該如何反應。

舉個生活中的例子:男女朋友交往期間,男朋友偷偷看了其他漂亮姑娘兩眼,被女朋友察覺。女朋友嘴上說沒什麼,但是行動上已經表現出了不快,故意不理男朋友。這個時候,男朋友往往不知道該如何反應,到底是向女朋友道歉還是假裝沒事發生?若是遇上一個不懂事的男生,以為女朋友沒有生氣,更肆無忌憚的看其他美女,估計他們離分手不遠了。

再舉個工作中的例子:某公司因為組織調整,需要裁員。當人力資源部門根據公司要求,做出相關計劃並執行時,公司高層又覺得HR部門過於絕情,不為員工考慮。最終的結果是被裁的員工傷心,裁員的HR委屈,最終一拍兩散,江湖再見。

相信以上的例子大家經常遇見,或者自己本身就是其中的某個角色。在任何高度互相依賴的關係中,雙重束縛溝通都具有很大的破壞性,不管是在生活或是工作的團隊中。

當我們意識到自我很容易出現「雙重束縛溝通」時,就需要透過心理動力學鏡頭看這種不良溝通模式,找到成因。萬幸的是心理學家已經研究出答案:兒童時期習得的溝通模式,形成了原始依戀關係,最終導致我們人際互動的方式。

依戀理論最重要的信條:個體在幼年時期至少需要和一個養護人形成依戀關係,才能有正常的社會與情緒發展。沒有形成這樣的依戀關係,個體就會留下永遠的心理創傷。關於心理依戀行為可以分為以下三類:安全依戀型、焦慮依戀型、迴避依戀型。安全依戀型的人最不容易雙重束縛溝通。

我們的家庭劇本,最終成為我們在其他團體中進行人際互動參照的劇本。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依戀關係與行為模式後,我們在生活或是工作中,就會謹言慎行,時刻反省,盡量避免雙重束縛溝通的發生。

最後說一句,我自己是明顯的迴避依戀型,這也導致我有時處理問題過於剛性,反省一下。

依戀風格自測:

1.我相對比較容易與人親近,不管是我依戀別人還是讓別人依戀我,都不會讓我感覺不自在。

2.我想與別人親近,越親近越好,可是我發現別人不願意與我那麼親近。

3.沒有親密關係,我並不覺得不自在。獨立自主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不喜歡依戀別人,也不喜歡別人依戀我。

(1/安全依戀型;2/焦慮依戀型;3/迴避依戀型)

推薦閱讀:

進食障礙|你可能不知道的10件事
獃子談管理:愛情心理學和管理行為學
孩子,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甜馨參加的節目表都有什麼?
總是對伴侶疑神疑鬼?你可能是關係中的低自尊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