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風口、死於浪潮?智能音箱想讓消費者買單還得靠這兩點

生於風口、死於浪潮?智能音箱想讓消費者買單還得靠這兩點

【智家導讀】近幾年,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消費升級理念的深入,智能產品逐漸走進了大眾的視野,智能家居行業也掀起了一場激烈而持久的入口爭奪戰,智能音箱作為語音控制技術的載體曾一度被寄予厚望。

如今,智能音箱陷入百箱混戰模式,企業之間大打價格戰,很多人戲稱智能音箱「生於風口,死於浪潮",一個小小的音箱,究竟是有怎樣的魔力引得商業巨頭紛紛下水加入如此瘋狂的價格戰呢?

爭奪智能音箱背後更廣闊的智能家居市場

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加入智能音箱市場爭奪戰,天貓精靈、京東叮咚、小愛同學、小度等智能音箱面市之後,紛紛以不同程度的降價以及促銷模式來吸引消費者。其實,表面上看巨頭們感興趣的是音箱,而實際上他們爭奪的是智能音箱背後更加廣闊的智能家居市場。

智能音箱具備語音交互控制功能,能夠將家庭的智能生活場景服務嵌入其中,所以一直被認為是智能家居的新入口。廠商們通過把智能音箱賣給廣大消費者,從而獲得向客戶展示他們更為豐富的平台與服務的機會,智能家居市場才是廠商們未來真正的發力點。其次,廠商們也希望通過智能音箱的銷售來搜集用戶的反饋,通過了解用戶的使用情況,可以助力自身智能生活場景服務的改進。

大打價格戰加快市場普及速度

調查結果顯示,購買智能音箱後連接到智能家居設備的只佔到了6%,而對大多數用戶來說,它只不過是一個擺設,在使用的過程中更多的是為了獲取一些內容服務。由於上述情況的存在,很多消費者自然不願意為高價智能音箱買單,所以大打價格戰,以「燒錢補貼」的促銷策略吸引消費者成了各大廠商的殺手鐧。

以不足百元的價格買一款智能音箱嘗嘗鮮,哪怕功能沒有宣傳的那麼好,很多用戶也會願意為擁有這樣的智能體驗而買單,所以從搶佔市場的角度來看,打價格戰確實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以補貼價吸進消費者能夠快速的幫助廠商們走量,從而佔領更龐大的市場份額。

企業之間打價格戰,並不是長久之計,還可能會引發以下兩個問題:1、智能音箱同質化問題嚴重,缺乏創新;2、追求以低價策略「走量」而忽視了用戶體驗,所以從長遠角度來看,如果要提高自身競爭力,廠商們還得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努力。

1、不斷提升技術實力

想讓用戶為智能音箱買單,各大廠商還得關注到用戶的使用體驗,之前有不少網友反映自己買回家的智能音箱太雞肋,一些特別簡單的問題,智能音箱都回答不上來,而且會出現喚醒失敗的現象,由此可見,在推出智能音箱新品的同時,確實存在「欠打磨」的情況。

目前,智能音箱普遍存在以下幾大問題:反應不靈敏、喚醒失敗、語音語義理解能力不強、功能不完善、內容不豐富等,隨著智能家居落地速度的加快,用戶們對智能音箱的要求自然也會越來越高,想要佔領更廣闊的市場,廠商們還得不斷提升技術實力,為廣大消費者帶來更加良好的使用體驗。

2、加快內容服務升級

除了完善功能、提升技術實力之外,加快智能音箱的內容服務升級也顯得尤為迫切。畢竟,對於很多用戶來說,他們買智能音箱不僅是為了控制家中電器設備,起到生活服務的目的,他們還需要通過智能音箱獲取更加優質的內容服務,這也是智能音箱一直以來主推的功能之一。

現階段,各大廠商也在不斷完善智能音箱的內容服務,比如音樂、聽書、知識新聞、天氣查詢等,如何最大限度的滿足用戶的內容需求也是接下來廠商們需要努力的方向,這種趨勢也必將激發互聯網內容和服務廠商的快速成長。

更多智能家居行業資訊,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智家頭條】|【zhijiawangtoutiao】

推薦閱讀:

關於智能門鎖的一些數據誤區
對於智能家居而言,有線和無線,哪個更好?
400元打造智能家門,造起來!
更注重社交的Facebook智能音箱,能顛覆智能音箱市場嗎?

TAG:智能硬體 | 智能家居 | 智能音箱 |